跳转到内容

陈自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sktsktsk64留言 | 贡献2017年4月17日 (一) 05:19 首段:​ 调整格式、排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陳自中(1238年—1276年),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人,南宋末大都督行軍司馬。

陳自中在1276年提兵拒守閩浙交界分水關,護送秀王趙與擇入閩。 陳自中在分水關阻擊南侵的元軍十多日,多次給予蒙古鐵騎以迎頭痛擊。 「食盡援絶,軍帥欲降之,不從,朝服南向,再拜而死。」 在泉州與元軍作戰時壯烈犧牲,家眷全被虜往大都,最終英勇殉國。 後被追封為溫國公,諡號康順。母親為溫國太夫人,稱楊太夫人。[1]他的兄長陳宜中是南宋末年的宰相。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屬屠睢率師50萬平百越。秦軍開辟了一條由江西循余乾水(今信江)越過武夷山入閩境浦城,折向龍泉、麗水 至溫州的道路。秦末,東甌王率軍從鄱陽令吳芮助漢滅秦及秦亡後又助劉邦滅項羽,都走此路。當時東甌(今溫州)除海道外,隻有這條古道與其他地區相通。宋時 對此道路進行改善,龍泉青瓷除走水路外,也有由官吏商販經此道販運至溫州港口集散。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北後,從句章(今寧波)到東甌及東甌至閩越之間有一條沿海的陸路已貫通,以東甌至閩越一段較早,即由今溫州,經 瑞安、平陽、福鼎至福州。《漢書·朱買臣傳》記:「東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除,千人不能上。」泉山即今大羅山,該路是當時沿海一帶軍事要道。當時溫州至瑞安、平陽古道有三條:西路傍山是最早的古道﹔東路沿海濱,三國孫吳建立橫嶼船屯後,此道更為重要﹔中路是溫瑞平運河塘路,五代吳越 後成為主要通道。平陽向南有橫陽古道和南港古道。橫陽古道是濱海道路,自平陽越橫陽江(今鰲江)、金鄉、馬站至蒲門,與閩省沙埕相接,浙閩商販由此出入, 宋代閩省財賦亦由此海口轉運。南港古道由平陽縣城起經錢倉、靈溪、橋墩門至分水關。平陽城至橋墩門是沿河塘路,為後漢天福(公元947年)吳越王錢弘宗修 築。橋墩門至分水關浙閩古道終點為分水關,在浙閩交界山腰處,海拔398米,為五代閩王所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和閩王常交戰於此。宋末永嘉陳自中隨秀王入閩 自盡於此。清代馬森作《分水關》詩雲:「山關閩土盡,徵路楚山近。曉霧連空暗,炎天過雨晴。人來千樹杪,鳥雜百泉聲。每憾篌輿闊,唯從石罅行。」

東晉南朝時古道有所發展

東晉、南朝溫州的陸路交通在兩漢、東吳基礎上有所發展。南朝宋元嘉五年至八年(公元428—431年),永嘉太守謝靈運開通剡縣(今嵊縣)至始 豐(今天台)通回浦(今臨海)古道。此後,從錢塘(今杭州)、山陰(今紹興)至回浦、永嘉(今溫州)可不繞道句章、鄞縣。該道對浙江南北交通起了很大作用。

唐代的古道以長安為中心,浙江境內有兩條。一條是自杭州經越州(今紹興)至明州(今寧波)。宋靖康(1126—1127年)時,此道經奉化、寧 海、臨海、黃岩、大荊、樂清至溫州(南宋為瑞安府),長約750裡,此為海濱古道,自唐至清均為驛道。另一條是自睦州(今建德)經蘭溪、婺州(今金華)、 永康、縉雲、處州(今麗水)、青田至溫州,長約680裡,是浙江中部至南部的要道,自唐至清也是驛道。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樂清知縣劉默捐俸修築樂城通恩門至琯頭塘路,長約80裡。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永嘉郡守沈樞築溫州至瑞安間70裡塘河,「石塘百裡,巨石縱橫麟萃」,塘岸全用大石塊構築,成為一條平直的大道。

元代的驛道稱大道,南路通浙江至福州。其中嚴州(今建德)至麗水走陸路,麗水至溫州走水路。慶元(今寧波)、台州至樂清走陸路,樂清至溫州走水 路。道路修治由地方官負責。《元典章》規定每年九月一日起平治道路,令佐貳官監督附近居民修理,十一月一日使畢,重要道路陷壞積水影響行旅,則不拘時月差 本地人修理。元代曾強令拆溫瑞塘路河岸石塊築城,塘路損壞。

明、清的古驛道都以北京為中心。明嘉靖元年(1522年)曾修溫瑞南塘橋梁47座。明萬歷間(1573—1619年),推官王允麟署樂清縣掾,開新路自琯頭經烏牛,越勝美尖北長界嶺、羅溪抵港頭,過江至府城。

清代稱驛道為官馬大路和官馬支路。浙江境內有5條官馬支路,其中從寧波至溫州、從蘭溪至溫州均與原徑相同。初時溫州官路由衢州、龍游、越侵雲嶺 至遂昌鬆陽下甌江經麗水至溫州。清順治八年(1651年)閩浙總督駐衢州,將溫州官路改走遂昌,不久又改原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瑞安邑人洪 守一捐資並發起修築瑞安東門至帆游堤塘40余裡、橋梁50余座。

行善者紛紛在古道上建路亭

溫州的古道,驛道開通後,行善事者紛紛建造路亭,瑞安寺前的下馬亭、伏虎亭、浮舟亭都建於宋紹興至咸淳年間。明、清代建亭更盛,尤以清乾隆、道 光年間為多。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將建路亭列為民間交通設施項目,民建公助造路亭。1990年底,全市尚有路亭、路廊2000余座。

路亭、路廊大多建在山道嶺背、或渡頭橋邊、或縣鄉鎮界,供行人憩息。清咸豐十年(1860)在樂清清江建有清江渡頭亭。清光緒三十一年 (1905年)八月在瑞安飛雲江渡北岸新建「待渡亭」,亭聯寫道:「少住為佳,看南浦飛雲,西山雨卷」﹔「請君快渡,趁一帆風正,兩岸潮平」。1922年 文成縣南田鄉華蓋山和天耳山之間建有「辭嶺亭」,以志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棣篡位,劉基次子劉玉被逮入京時,與家鄉親友辭別於此。1940年在瑞 安和今甌海交界處的帆游堤塘上建有「永瑞亭」,楹聯寫道:「談談笑笑聽聽口音,坐坐行行歇歇腳力」。平陽與瑞安水陸交通要津的平陽宋橋鄉方安橋頭建有著名 的「普濟亭」,日間行人避風雨,夜間供行旅投宿。1979年5月,由福鼎、泰順、平陽三縣人民政府撥款,在分水關南三岔口聯建「友誼亭」,以志三縣人民和睦相處。

古代路亭多為石、木結構,民國時期大多為磚木結構,新中國重建和新建的路亭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溫州的民間路亭造型獨特,優雅別致,是獨具一格的民間建築文物。[2]

參考文獻

  1. ^ 《乾隆溫州府志》卷二八
  2. ^ 《溫州市交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