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Dr the Honourable Jin Yong 金庸 博士 | |
---|---|
出生 | 查良鏞 1924年2月6日 中國浙江省海宁县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
职业 | 作家 |
配偶 | 杜治芬
|
亲属 | 儿子: 查传侠、查传倜 女兒: 查传詩、查传訥 同族兄弟: 查良铮、查良钊、查良鉴 |
金庸,大紫荊勳賢,OBE(英語:Louis Cha Leung-yung[註 1],1924年2月6日—[1]),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武俠小說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屢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对华人影视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亦奠定其成為华人知名作家的基礎。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他亦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后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2]。
生平
求学
金庸出自浙江海宁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世居海寧縣袁花鎮,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孙查揆的后裔[3],出生於中華民國13年3月10日,農曆甲子年二月初六(公元1924年3月10日),1929年5月入讀家鄉海寧縣袁花鎮小學。1936年入嘉興一中读初中,离开家乡。1937年日军入侵,因战事而随学校辗转余杭、临安、丽水等地,后1938年於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初中部就读[4]。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他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收效不凡[5]。1941年因在壁报上寫諷刺訓導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麗絲漫遊記》被其開除,校长張印通介绍他轉學去了衢州[6]。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1946年赴上海東吳大学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7],1948年畢業。2005年10月,已81岁的金庸离开香港,往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取得歷史碩士、博士學位。[8] 2009年開始,以远程教育方式在北京大學修讀中文系博士,2013年8月畢業。
創作事业
1946年秋,查良鏞進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调往香港分社。1950年赴北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求职,但因不满其外交政策而归并重入《大公报》。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期间与同事梁羽生相识为友。而后總編輯羅孚安排查与梁寫武俠小說於副刊連載,梁羽生編寫《龍虎鬥京華》,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寫《書劍恩仇錄》,引起轟動,頓時金梁齊名。1956年,与同写武侠小说的梁羽生和百剑堂主在报上开设专栏《三剑楼随笔》,三人合写随笔,给“新派武侠”留下了一段历史见证。1956年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9]。1959年於自辦的《明報》上連載《神鵰俠侶》。1953年至1958年期间,他曾以林歡作筆名,為長城電影公司編寫劇本,其中《絕代佳人》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金章獎。更曾合作導演過兩部電影,與程矮高合導《有女懷春》及胡峰合導《王老虎搶親》。也曾以姚馥蘭為筆名撰寫電影評論,还为电影歌曲填词[10]。
創辦報刊
1959年,查良鏞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後來推出包括《明報晚報》、《明天一屋瘀報月刊》和《明報週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報》系列報刊,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註冊成立“明報企業有限公司”,當年3月2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明報集團1991年度的盈利接近一億元,1991年明報集團香港上市後,他退出報業管理層,於是他從此去周遊列國、教書、靜修、遊山玩水、研經,他在1991年的《資本雜誌》的《九十年代香港華人億萬富豪榜》名列中排第64位,他亦被譽為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11]
查良鏞為《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以「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為美談。1960年代,由于中苏交恶,中国大陆安全无保障并面临威胁,开始积极发展研究核武器,陈毅在1963年提出了“核裤论”:“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查于1964年在《明报》發表《要裤子不要核子》社評,反对在贫穷情况下造原子弹。左翼报纸《大公报》、《文匯報》、《新晚報》等以「反共反華」、「親英崇美」、「背叛民族立場」回應。直到最后陈毅出面制止了左派的攻击[4]。虽然明报系列并非激进刊物,但文化大革命爆发時,查良鏞和《明報》公開对其持反對態度。在《明報月刊》40週年的撰文上,金庸也直言刊物是和文革對著幹,具體展現在紀錄彭德懷功績、出版吳晗的《謝瑤環》劇本,極力捍衛中國傳統文化和批判錯誤抨擊[12]。查遂被被香港左派分子罵為「漢奸」、「走狗」、「豺狼鏞」;更曾受死亡恐嚇,一度離開香港暫避。回港後一路受香港政府特別保護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4]。
1973年春,查良镛曾应中華民國政府之邀前往台湾,并与蒋经国见面会谈。文革结束后,金庸在1981年与1984年来到中國大陆访问,并先后在北京与邓小平和胡耀邦会谈[13]。随后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宣告成立,金庸作为委员之一,任基本法政治體制起草小組的港方負責人兼經濟體制起草小組成員。因香港政制方案乃基本法中最为核心且争议最大,直至1988年方案尚未成型。1988年,金庸與查濟民提出了備受爭議的“政制协调方案”(又称「雙查方案」、主流方案)。這個方案相對當時各界所提出的眾多方案中比較保守,因而被認為有礙民主進程而得不到港人支持,查回港后有各种针对他的示威抗议发生。实际上查之本意为给民主派李柱铭、司徒华两人留出余地,但当天两人沉默以示抗议,使得最为保守的这一方案得以通过,大出查氏所料。然中央政府當時认为正是底限所在,故其后作修改并被納入基本法使用至今。1989年北京发生了八九民运。5月20日,“首都戒严令”发布当天,查良鏞辭去基本法草委、諮委職務,结束了从政生涯[14]。金庸对武力镇压学生表示伤心。[15]同年在《明報》創辦三十年慶祝茶會上宣佈卸下社長職務,只擔任集團董事長。
1991年明報企業上市,查良鏞任董事長並簽訂三年服務合約,與于品海達成協議由智才技術性收購明報企業。1993年曾对香港总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进行笔战,同年两会期间赴北京訪問,並獲江澤民接見[13]。同年4月宣佈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職務,改任名譽主席,更將明報集團售予于品海,宣佈全面退休[16]。
1994年查良鏞返鄉参加嘉興一中90周年校庆并于嘉興高專興建「金庸圖書館」[6]。图书馆落成後再斥資1400萬在西湖興建「雲松書舍」,供個人藏書、寫作和與文友交往雅集之用。1996年秋當「雲松書舍」落成後,查良鏞改變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資興建的書舍,現已成為杭州的新旅遊景點,內藏金庸作品及手跡陳列室等。
2006年12月完成劍橋大學碩士論文《初唐皇位繼承制度》(The imperial succession in early Tang China)。2010年完成劍橋大學博士論文《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
公職
- 香港廉政公署市民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法律改革委員會委員(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1985年至1989年)
- 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6年至1997年)
-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2009年9月-)
所获荣衔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不能詳列,主要包括:
- 大英帝國官佐勳章勋衔(1981年)、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勋衔(1992年)、法國文化部法國藝術及文學司令勋衔(2004年[17]);
- 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荣誉院士;
- 國立政治大學、香港大学[18]、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树仁大学、澳門大學等校荣誉博士;
- 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廣州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吉林大学[19]等校名誉教授;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原为院长及博导,后辞去[20])、终身教授;
- 1998年,获香港市政局颁授“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香港(及海外)文学艺术协会颁授“当代文豪金龙奖”,同获此奖的还有巴金和冰心。
- 2000年,获香港政府颁赠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 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编号10930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21]。
- 2003年3月,位於澳門新馬路的文化會館開設金庸圖書館,金庸親臨開幕並任榮譽顧問,館藏內有中、英、日、泰、印尼文版金庸小說。
-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随即以81岁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碩士、博士學位。
- 2009年,獲頒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2]
- 2010年,英國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院士和哲學博士學位[23];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09香港藝術發展獎」之「終身成就獎」[24]。
- 2011年,國立清華大學授予金庸名譽博士學位。[25]
- 2013年夏季,以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26]
筆名
當年金庸與梁羽生訂下武俠小說之約時,曾想過筆名的問題。後來決定把自己名字的“鏞”字一分為二(金庸於2007年出版的《金庸散文》中亦有提到),成為“金庸”。這就成為了他的筆名。他還有「查理」、「姚馥蘭」、「樂宜」和「林歡」等筆名 。
作品
金庸的作品以小说为主,兼有政论、散文等。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幾乎每隔十年就會掀起一股熱潮。最早期金庸熱是從港澳開始,接著延燒到台灣,其后是在中國大陸造成影响,可說金庸熱潮燃燒至整個華語圈。近年來金庸作品也被翻譯成日文等其他文字。
小說
金庸小說之間經常有所關係,除了《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與《笑傲江湖》外,《碧血劍》與《鹿鼎記》,《書劍恩仇錄》與《飛狐外傳》與《雪山飛狐》皆有關聯。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十五本小說中的十四本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新序》)。1970年的《越女劍》未入對聯內。
金庸小說列表如下:
作品名稱[表注 1] | 首次刊載(連載)日期[27] | 首次刊載刊物[27] | 總字數(萬) |
---|---|---|---|
書劍恩仇錄 | 1955年2月8日 – 1956年9月5日 | 新晚報 | 51.3 |
碧血劍 | 1956年1月1日 – 1956年12月31日 | 香港商報 | 48.8 |
射鵰英雄傳 | 1957年1月1日 – 1959年5月19日 | 香港商報 | 91.8 |
雪山飛狐 | 1959年2月9日 – 1959年6月18日 | 明報 | 13 |
神鵰俠侶 | 1959年5月20日 – 1961年7月5日 | 明報 | 97.9 |
飛狐外傳 | 1960年 – 1961年 | 武俠與歷史 | 43.9 |
白馬嘯西風 | 1961年 | 明報 | 6.7 |
鴛鴦刀 | 1961年 | 明報 | 3.4 |
倚天屠龍記 | 1961年7月6日 – 1963年9月2日 | 明報 | 95.6 |
連城訣 | 1963年 | 東南亞周刊 | 22.9 |
天龍八部 | 1963年9月3日 – 1966年5月27日 | 明報和南洋商報 | 121.1 |
俠客行 | 1966年6月11日 – 1967年4月19日 | 明報 | 36.4 |
笑傲江湖 | 1967年3月18日 1967年4月20日 – 1969年10月12日 |
新明日報[28] 明報 |
97.9 |
鹿鼎記 | 1969年10月24日 – 1972年9月23日 | 明報 | 123 |
越女劍 | 1970年 | 明報晚報 | 1.6 |
- ^ 網頁上點擊該列標題「作品名稱」即可按金庸作品首字詩「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順序排列。
這些作品初於報刊連載,即甚受讀者歡迎;經作者集結修訂單行出版後,在華文圈廣爲流傳,尤以長篇作品更為暢銷。其作品大量并多次被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影視集團改編攝製成電視劇和電影。陳世驤曾說:“金庸武俠小說可與元劇之異軍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一人而已[29]。”
總覽金庸的幾部成熟武俠作品,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他的小說中塑造了新的武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瀟灑,聰明正直的傳統模式,亦展現出他對種族仇殺的負面態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評論者稱為“俠之大者”。
小说版本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其後由「偉青書店」作單行本出版,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名《金庸作品集》,由明河社出版。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30]。
金庸每十年一次的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變動,引來不少迴響。陳墨認為,新修版雖然改善舊作中的錯漏之處,卻又產生新的問題。倪匡在《四看金庸小說》中,形容看到新版《射鵰英雄傳》後,“懷疑自己得失憶症,因為改動得實在太多了!”倪匡早前也表示:“小說文字,激情比合文法重要。在創作過程中,作者和筆下的人物、故事,在感情上溶為一體,是一種直接的感情上的結合”,“有不少人,包括我在內,喜歡舊版多於新版。”[31]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臺灣的遠流出版社、廣州的廣州出版社(2005年底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香港的明河社。
其它作品
- 袁崇焕评传: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学术性著作;收录在《碧血剑》中。
- 在台所见、所闻、所思:明报出版社1972年出版。
政論
金庸曾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在《大公報》的專欄上写随笔。另為《明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以「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為美談。著名的政论包括上文所提及的“裤核论”、与《大公报》的笔战以及文革时期的诸多时政评论。
金學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說,倪匡乃第一人。倪匡提出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專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32]。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當台灣遠景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随着台湾解严,一直被认定为禁书的金庸小说随之出版。在1980年,远景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33]。
「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
當金庸小說在中國大陸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
- 第四次华山论剑
陕西电视台的《开坛》栏目于2003年10月8日邀请金庸上华山[34],参加「华山论剑」活动,主会场设在华山的北峰,海拔高度1561米,除了金庸、主持人和嘉宾外,还有十几位网友。
- 金庸食譜
香港美食家如蔡瀾、唯靈等曾與鏞記酒家合作推出「射鵰英雄宴」,主要為仿製黃蓉為洪七公烹調的菜式,但因材料及製法刁鑽,雖獲好評而未能成為日常供應的餐單。
金學研究書目(普及類)
臺灣遠景、遠流、香港明窗、明報等出版社曾出版名家的金學評論集:
- 倪匡:《我看金庸小說》、《再看金庸小說》、《三看金庸小說》、《四看金庸小說》、《五看金庸小說》(下半部為陳沛然所著)
- 吳靄儀:《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金庸小說的情》
- 楊興安:《金庸筆下世界》、《金庸小說十談》、《漫談金庸筆下世界》、《續談金庸筆下世界》
- 溫瑞安:《談笑傲江湖》、《析雪山飛狐與鴛鴦刀》、《天龍八部欣賞舉隅》
- 項莊:《金庸小說評彈》
- 陳墨:《金庸小說賞析》
- 陳沛然:《情之探索與神鵰俠侶》
- 舒國治:《讀金庸偶得》
- 蘇墱基:《金庸的武俠世界》
- 薛興國:《通宵達旦讀金庸》
- 潘國森:《話說金庸》、《雜論金庸》、《總論金庸》、《武論金庸》
- 合著(三毛、董千里、羅龍治、林燕妮、翁靈文、杜南發等):《諸子百家看金庸》(五輯)
衍生產品
金庸的作品广为传播,除了以小說流傳,也曾被多次拍攝、製作成影视作品、廣播劇、舞台劇、漫畫、動畫乃至電腦遊戲,深入全球華人社會的民心,對當代青年的影響極其廣泛。香港文化博物館特設金庸館,於2017年2月28日揭幕,透過300多項展品,展示查良鏞博士武俠小說的創作歷程與貢獻。
電影
第一部搬上銀幕的金庸小說是《射鵰英雄傳》。为2集的粵語電影,由香港峨嵋電影公司於1958年拍摄。
部份改編版本雖然和原著有顯著的不同,甚至只是借用其形式,如香港電影《東邪西毒》,但仍可見金庸小說啟發了其他作品的創作。對於各電視和電影版本的金庸小說故事,可參閱上列小說條目。
動畫
- 《神鵰俠侶》
漫畫
- 《射鵰英雄傳》(全38冊,李志清)
- 《射鵰英雄傳》(漫畫)黃玉郎
- 《神鵰俠侶》(全18冊,黃展鳴)
- 《神鵰俠侶》(漫畫)黃玉郎
- 《笑傲江湖》(全26冊,李志清)
- 《倚天屠龍記》(全25冊,馬榮成)
- 《侠客行》(全27冊,林业庆)
- 《雪山飞狐》(全20冊,馬榮成)
- 《鹿鼎记》(全60冊,司徒剑侨)
- 《书剑恩仇录》(全30冊,何志文)
- 《天龙八部》(漫畫全100冊)黃玉郎
電腦遊戲
单机遊戲
- 金庸群俠傳-智冠科技
- 金庸水浒传
- 神鵰俠侶-昱泉國際
- 笑傲江湖-昱泉國際
- 天龍八部-智冠科技
- 倚天屠龍記/新倚天屠龍記/真.倚天屠龍記-智冠科技
- 射鵰英雄傳(PS版)-SCEH
- 鹿鼎記皇城爭霸(DOS)、鹿鼎記2(Windows)-智冠科技
- 金庸無雙(RMXP)-亞擎團隊
- 金庸群俠傳2、3(Flash)-半瓶神仙醋
線上遊戲
- 武林群俠傳 Online(智冠科技)[1][2]
- 金庸群俠傳 Online(中華遊戲網)[3]
- 金庸群俠傳 Online 2(香港中華網龍)[4]
- 金庸群俠傳 Online 3(香港中華網龍)
- 金庸無雙[5]
- 天龍八部 Online(搜狐製作,台灣遊戲新幹線代理,香港Gameone代理)[6],马来西亚CIBMall代理)[7]
- 天龍八部 Online 2(搜狐製作,台灣遊戲新幹線代理,香港Gameone代理)[8], 马来西亚CIBMall代理)[9]
- 神雕侠侣(智冠科技)[10]
- 笑傲江湖 Online(昱泉国际)[11]
- 東邪西毒 Online[12]
- 九陰真經 Online[13][14]
- 鹿鼎記 Online(搜狐畅游)[15]
- 武林至尊(哈克娱乐)[16]
- 独孤九剑[17]
- 武林之王[18]
- 七剑群侠传[19]
- 倚天[20]
- 俠客時代[21]
- 倚天屠龙记[22]
- 書劍恩仇錄 (北京麒麟遊戲)[23]
- 神雕[24]
- 降龙十八掌[25]
- 逆天訣之降龍十八掌[26]
網頁遊戲
抄襲及仿冒作品
1980年代時,曾有人以“鏞公”為筆名著書《射鵰前傳》、《神鵰前傳》之類的作品,無論包裝和印制都與金庸的作品集極之相似,撰寫故事以外的情節。在香港部份租售舊小說的書店仍然存在。在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的抄襲的作品,不但书名类似,而且署名作者也和金庸很类似,如“金童”、“全庸”、“金康”、“金庸新”等。
家族和亲属
婚姻
1948年與杜治芬結婚,後離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名為朱玫,新聞記者出身,生二子二女[35]。
1976年,金庸與朱玫感情破裂,主動提出離婚,並娶年輕二十九年的林樂怡為妻,金庸迷稱秀麗嫻雅的林樂怡為「小龍女」,二人一直恩愛至今。
同族先祖
- 明清之交的名人查继佐是金庸先生的祖先之一,此人在《聊斋志异》与《觚胜雪莲》中有记载,蒲松龄在其作品中赞扬此人“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觚胜雪莲》中记述查继佐“才华丰艳,而风情潇洒。常谓满眼悠悠,不堪酬对;海内奇杰,非从尘埃中物色,未可得也”。金庸先生在其封笔之作《鹿鼎记》当中也曾提及此人生平。然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查繼佐年譜》裡,查繼佐本人亦否認有此事,說:「葛如,方布衣野走,世傳余有一飯之恩,懷之而思報。其實無是也。是則公在時已傳其事,故公為之辨。」乾隆時詩論家吳騫也認為此傳聞事不可靠。
- 查慎行是清康熙年间的有名诗人,“查慎行,字初白,海宁人。少受学黄宗羲。于经通于《易》。性喜作诗,游览所至,辄有吟咏,名闻禁中”,他的作品深受康熙皇帝喜爱,曾供职於南书房。
- 查嗣庭在雍正時期,因「維民所止」,被認為是雍正去頭,遭受文字獄。
家族
- 金庸的父亲查枢卿在1950年代初中共发动的镇反运动中以反革命罪被处决。
- 著名詩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有人認為《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的形象是來自於金庸心中徐志摩的形象。
- 金庸與作家瓊瑤有家族關係,金庸的堂妹为瓊瑤的舅母[註 2]。
- 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远房姑母。所以金庸称蒋百里的女儿蒋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为表姐(实际没有血缘关系)。
- 企業家查濟民是比金庸高三輩的族尊。
- 金庸堂兄弟查良鑑曾任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中華民國最高法院院長,其弟查良釗,人在台灣。
- 近代著名翻译家和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为金庸远房堂兄。
- 金庸族弟查良燮,艺名张文良,原为相声社团德云社演员,曾为相声演员何云伟首位捧哏,2003年因病去世。
- 金庸表哥蔣復璁曾任台灣故宮博物院院長(撰於《連城訣》後記)。
- 台灣搖滾樂團櫻桃幫、原子邦妮主唱查查〈本名查家雯〉是金庸侄孫女[36]。
軼事
关于作品
- 金庸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據說是金庸自小在浙江家鄉流傳的故事(見後記)。
- 《連城訣》後記中陳述金庸該部小說靈感來源,乃來自兒時家鄉長工和生少年時期悲慘經驗(類似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情節),原本被打成殘廢、父母氣死、未婚妻改嫁兇手,而兇手也準備在牢中害死他;後來,和生獲金庸祖父查文清搭救,於是便在查家任長工,但金庸的父母都不會太差使他。金庸小時候常跟他在一起,卻始終不知道他姓名,上述事件,乃和生有次病重自以为將死時告訴金庸的往事。
- 據說,金庸寫小說之同時,曾經喜歡某女明星被拒(應該說無下文,對方應該是電影女星夏夢,金庸認識時已作為人婦)。因此像小說中部分角色,都有類似經驗,諸如令狐沖、游坦之、韋小寶、余魚同。
- 著名科幻、武俠小說家倪匡先生是金庸的好友。1965年曾在金庸外遊欧洲時代筆《天龍八部》,至今引以为豪,然金庸修订后已全部去除(但阿紫眼盲仍未更動,僅由金庸將爾後情節略作發揮與修改)。
其人
- 金庸會上海話和粵語,1973年4月訪問中华民国總統蔣經國,自言「蔣經國,我跟他說上海話,大家都是浙江人...談起話來,就像同鄉一般,都是浙江,感覺很親切」。[37]
- 傳說金庸對古典樂十分喜好,判別能力超強。可以隨便聽過一段樂句,就告訴你這是哪位作曲家的哪首作品。
- 金庸愛車,跑車为尤。
- 接受訪談時,金庸認為自己像張無忌(《倚天屠龍記》),妻子像夏青青(《碧血劍》)。
- 金庸在《鹿鼎記》后記中,表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是《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神鵰俠侶》和《飛狐外傳》(在新修版《鹿鼎記》中的後記加入了《天龍八部》)。
-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后記中,表示自己最愛的女性人物是小昭(《倚天屠龍記》)。
- 曾开除金庸的國立政治大學(其前身即中央政治學校)于2007年5月19日,授予金庸榮譽博士學位[38]。
- 金庸於香港大學設立“查良鏞學術基金”,並擔任主席,主力邀講各國學者定期舉行學術講座和研討會。
- 香港大學於2009年2月27日成立國際金庸研究會。研究會並非註冊社團,由金庸及前港大中文系主任單周堯教授擔任顧問,創會會長為李思齊教授及伍懷璞教授,現任會長為港大文學院黎活仁副教授[39]。
相關
注释
参考文献
- ^ 金庸90大壽 面對90後世代仍是經典. 中时电子报. 2014-03-11.
- ^ 金庸徐志摩瓊瑤 原是一家親. 中央通訊社. 2013-12-27.
- ^ 洪水铿 等著 《海宁查氏家族文化研究》 ISBN 7308049655
- ^ 4.0 4.1 4.2 傅国涌. 金庸传.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
- ^ 金庸的招数
- ^ 6.0 6.1 金庸与嘉兴的深厚渊源—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 ^ 金庸生平大事年表
- ^ 金庸:81岁骑着单车穿行在剑桥大学小路上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6年01月04日
- ^ 閱讀焦點 | 郭靖不笨──金庸小說趣談 | 新舊對照(1)
- ^ 第二章 少年金庸(4). 传记吧. 2008-11-09 [2009-07-28].
- ^ 金庸和他的《明报》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与特别策划>百年报人传奇历史>学者文人 2003年03月17日
- ^ 40年《明报月刊》:文革间的独立声音_读书_凤凰网
- ^ 13.0 13.1 金庸与中共领导人的交往--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 ^ 金庸和《基本法》
- ^ 台视新闻 1989/06/20 金庸对六四镇压表示伤心
- ^ 于品海:连环记|河南九博人才网
- ^ Louis Cha Awarded French Honor of Arts
- ^ 查良鏞:名譽社會科學士,1986年
- ^ 金庸先生受聘我校名誉教授. 吉林大学新闻网. 2008年10月9日 [2008年10月13日].
- ^ 金庸改任浙大人文学院名誉院长—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
- ^ 国际小行星以“金庸”命名- 王朝网络
- ^ 金庸獲頒2008終身成就獎. 明報專訊. 2008-03-05 (中文(繁體)).
- ^ 高齡86歲 金庸從劍橋博士班畢業了!. NOWnews今日新聞網. 2010-09-11 (中文(繁體)).
- ^ 得獎名單 |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香港藝術發展局
- ^ 本校頒授金庸「名譽博士學位」 - 國立清華大學-首頁故事
- ^ 畢業證書網上曝光 金庸獲北大博士
- ^ 27.0 27.1 陳鎮輝. 武俠小說逍遙談. 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2000: 56–58.
- ^ 金庸館今開幕 展《笑傲江湖》手稿,星島日報,2017-03-01
- ^ 陈世骧先生书函|新侠网
- ^ 金庸作品集介绍
- ^ 倪匡《我看金庸小說》
- ^ 李怀宇. 时代周报专访金庸:办报纸是拼命,写小说是玩玩. 时代周报. 2009-03-09. (原始内容 (再版)存档于2015-09-03) (中文(中国大陆)).
金庸:我不赞成有“金学”!
- ^ 沈登恩纪念馆—同怀网
- ^ 金庸华山论剑
- ^ 金庸回憶第一段婚姻含淚:是她背叛了我
- ^ 金庸侄孫女查查參加大陸選秀 意外爆叔公身體欠安 ETtoday影劇 2012年06月25日刊登
- ^ 《傑出華人系列:查良鏞》第29-30分鐘片段,香港電台製作,1997年8月2日播映。
- ^ 政大80校慶頒授查良鏞、張忠謀、林懷民名譽博士學位
- ^ 香港大學正式成立國際金庸研究會
- ^ 金庸雲松書舍
外部連結
- 宋偉杰:〈民族國家.個人身份.歷史記憶——論金庸小說的胡漢恩仇〉。
- 宋偉杰:〈金庸小說的成長主題與性别政治〉。
- 《金庸傳》 ISBN 962-357-709-5 明報出版社出版
- 金庸網
- 金庸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金庸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
- 金庸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 金庸在时光网上的簡介(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