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饭
憶苦飯是文革期間,為了“憶苦思甜”而形成的活動。在制度的安排之下,請假通常是不允許的。
舉行時間
舉行憶苦飯活動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春節、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國慶日、家人的生日或學生的農忙勞動時。有的是在學校、單位烹製,有的是把隊伍拉到農村請農民烹製,有的還自己做,讓自己的孩子吃,讓他們知道吃食的不易。九十年代以後,這樣的活動基本上就銷聲匿跡了。
材料成份
這種飯食的材料的選擇因地制宜,但都是品質粗劣的食材,反正越難吃憶苦思甜的效果越好。有的是用玉米麵、山芋乾、山芋粉蒸成窩頭,有的是用麩子和玉米麵混合後蒸窩頭,有的是用爛菜葉、芋頭花、南瓜花、蘿蔔纓或野菜煮米糠,有的是麩子和白菜幫加些鹽做的糊糊。
有的組織者有意不放鹽,或用樹葉、草根、碎稻殼煮。據傳還有用房頂的茅草切段拌上稀泥再加上煮了十二小時的皮帶放上大量的粗鹽,有時還加幾塊炭或者一勺土等等。烹製好以後,窩頭、粥狀或稀薄的糊糊或飯看上去是灰黑的。
慣例
吃飯以前,往往還要先聽憶苦報告。有的是播放像成占武、顧阿桃、收租院等內容的錄音,有的是請苦大仇深的人現身說法,說舊社會怎麼窮,怎麼受地主老財的剝削壓迫,怎麼牛馬不如,怎麼饑餓難擋。聽得人們難過流淚,還要唱憶苦歌,“天上佈滿星,月芽亮晶晶。生產隊裡開大會,訴苦把冤伸……”(《不忘階級苦》)
吃的時候,班團幹部、積極分子要起帶頭示範作用。無論多苦澀難吃,哪怕就象嚼木頭渣子吃豬食一樣,人們都得忍著,強撐著往下嚥。不能有絲毫的為難、抱怨、退縮,甚至不能有生理性的反彈、抵觸,因為這是考驗每個人思想覺悟和階級感情的關鍵時刻。就像宗教性的神聖感和強制性,如果抗不住,你平時的表現(學習成績好、肯吃苦、工作突出)就都白費了。越是吃得順當,或強忍難受吃完飯,越是能夠贏得讚賞。如果還添飯就更好了。至於是否會出現不消化或拉肚子,就是需要自己去克服解決的問題了。如果真有這種情況發生,也是憶苦思甜成效的一部分。更加能讓參加者體會到過去勞苦大眾的生活真實和新舊社會兩重天。
只是,偶爾也會出現喜劇性場面:憶苦飯做得不地道,由於製作者心軟而在材料選擇上沒往難吃的方向使勁,讓參加者感覺舊社會的日子也不難過嘛。 如果沒有人提意見,就馬馬虎虎過去了。如果被人指出,就要引起嚴重關注,列入總結經驗教訓的範圍,成為整改的內容。
比喻用法
2000年代的漢語口語裡也保留了把難吃的飯稱作“憶苦飯”的用法。
其他地區的類似活動
有報導說美國一些中小學校和幼稚園也舉行類似憶苦飯的活動。辦法是安排3天“要飯”課,要來的麵包粗糙、分量不足,菜也是水煮土豆塊加2片肥豬肉(美國人普遍不吃肥肉)。
老師教育說,100年前美國無家可歸者比今天高1倍,今天仍有100萬無家可歸,而全世界還有2億人靠乞討為生——他們的飯菜比你們的午餐更差。3天的“乞討”饑餓讓孩子感到難過:反映說乏力、頭暈,感覺注意力難以集中,說“十分想念”家裡的飯菜。
舉辦這樣活動的宗旨,主要是為幫助孩子懂得珍惜糧食,學會同情窮人,並獲取國際知識。
參考資料
- 王小波—《憶苦飯》
- 钱武立《难忘“六一”忆苦饭》,载《南京晨报》2004年6月2日
- 傑夫《吃憶苦飯的往事》,載“華夏知青網”
- 《美國孩子流行吃“憶苦飯”》,載“美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