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氏力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Oscarcwk留言 | 贡献2017年8月27日 (日) 04:10 列表:​ 加入強烈熱帶風暴帕卡)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氏力場(英語:Li's Field/Li's Force Field),或稱「熱帶氣旋屏蔽系統」,是一個廣泛於香港流傳的惡搞文化

香港市民不滿熱帶氣旋吹襲香港時,香港天文台(下簡稱「天文台」)沒有發出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下簡稱「懸掛風球」或「發出信號[1]),致大批市民在暴風下仍不能停工、停課,並質疑天文台和以香港首富李嘉誠為首的商界官商勾結,或受制於商界壓力,就罔顧市民安全,無論風勢如何強烈,最高也只發三號信號,以免股市停市和大多數行業停工而使商界利潤減少,因而作出譏諷的惡搞。後來演變為譏諷李嘉誠設立了能阻擋、甚至控制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及速度的「李氏力場」,避免因停工、停市而招致「經濟損失」。

背景

當有熱帶氣旋吹襲香港,而其威脅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時,香港大多數行業停工,所有學校停課,股市也停市(下簡稱「停工停市」),大多數上班族不用上班,從而獲得額外假期(下稱「打風假」)(但這只是約定俗成勞工處的建議,並沒有任何法例規定,且如天文台取消所有八號或以上信號時,距離正常下班時間尚有若干小時或以上(勞工處建議為3小時,即如下午6:00下班,則為下午3:00或之前),則要立即恢復上班,2小時內回到工作崗位[2])。亦因地理環境關係,吹襲香港的熱帶氣旋,通常都不會強烈至造成災難性破壞,加上香港基建良好及高度都市化,即使熱帶氣旋襲港,也極少造成傷亡,所以縱使熱帶氣旋是自然災害,但香港市民卻普遍不恐懼,反而有祈盼熱帶氣旋吹襲以享「打風假」的「盼風文化」。

但約2004年起,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一帶的熱帶氣旋,多次對香港採「過門而不入」的路徑,先向香港附近一帶移動,多個氣象機構均預測會正面吹襲香港或在香港近距離掠過,但當接近香港若干距離,大多數上班族以為香港快將受其吹襲、天文台因而發出八號信號在即,滿懷希望地以為「打風假」在望之際,有關熱帶氣旋卻往往像是遇到甚麼阻力似的忽然轉向,改為較遠離香港的移動路徑,甚至V形或U形反彈至遠離香港,天文台因而沒有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打風假」希望落空。

更壞的,是「打風假」落空之餘,可能還有異常難受的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及嚴重空氣污染:不少熱帶氣旋不吹襲香港,而吹襲香港東北面,即台灣福建一帶,這會使香港會受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出現極端酷熱翳焗的天氣, 市區可達攝氏34度以上,新界地區更高數度[3];同時因極端高溫,使光化煙霧現象活躍,促使臭氧迅速形成,加上風勢微弱,使懸浮粒子空氣污染物難以消散,煙霞特別嚴重,造成嚴重空氣污染,空氣污染指數水平(1995年6月至2013年12月29日)/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健康風險級別(2013年12月30日起),可達甚高至嚴重[4][5],且往往不會帶來水。這情況下,上班族不單不獲「打風假」,還要在異常難受的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及嚴重空氣污染下,如常上班工作,即同時承受「打風假」欠奉、異常難受的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及嚴重空氣污染這「三重災難」,實在苦不堪言。

即使部份熱帶氣旋能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卻又往往「不合時機」,不是在主流工作時間,而是在晚上凌晨周末等,這些大多數上班族本身已是休假的時間,「打風假」也是落空[6][7][8]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使大多數上班族祈昐多時的「打風假」屢屢落空,更壞的,是有時還要受前述「三重災難」之苦,民間怨氣怒火早已靜靜積聚沸騰。至2006年8月3日,發生派比安事件(下文詳述),更使市民積聚多時的怒火爆發,有市民把怒火發洩在香港首富李嘉誠身上,批評天文台和以李嘉誠為首的商界官商勾結,或受制於商界壓力,就罔顧市民安全,無論風勢如何強烈,也只發最高三號信號(周末、晚上至凌晨等非主流工作時間及非股市交易時段除外),以免八號或以上信號導致停工停市而使商界利潤減少。

後來演變至以日本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內的「絕對恐怖領域」(Absolute Terror FIELD,A.T.フィールド ,簡稱「絕對領域」或「A.T.力場」)作為藍本,「虛構」李嘉誠設立了能阻擋熱帶氣旋吹襲香港的「李氏力場」,能使熱帶氣旋接近香港若干距離便轉向,以遠離香港,避免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導致停工停市;又或能控制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以使其在晚上、淩晨、周末等非主流工作時間及非股市交易時段「抵港」,期間即使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大多數上班族也不獲打風假,股市也不受影響。而且如前述,當熱帶氣旋偏離香港,趨向香港東北面的台灣至福建一帶,香港在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得同時承受「打風假」欠奉、異常難受的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及嚴重空氣污染這「三重災難」,市民因而大量使用冷氣降溫及阻隔污濁的空氣。因此,「李氏力場」「發功」使熱帶氣旋偏離香港,除了使八號或以上信號不會發出,能避免停工停市外,亦能增加售電量,對擁有售電業務(電能實業)的李嘉誠企業王國而言,可謂一石二鳥之舉。

此外,李嘉誠企業王國旗下,為香港島南丫島供電的電能實業,電費比為新界九龍及大多數離島供電的中電集團昂貴,陰謀論者認為,「傳說」中,運作「李氏力場」需耗大量電力,於是向電能實業的用戶「開刀」,收取較貴電費以補貼運作「李氏力場」的電力成本。

「李氏力場」表面雖然是「超自然現象」,潛台詞是因天文台隸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諷刺其疑因此偏坦商界或受制於商界壓力,為免停工停市而使商界利潤減少,故不在主流工作時間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以及對大財團壟斷地產霸權的無聲抗議。

對於「李氏力場」的傳言,天文台回應,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是以市民安全為首要,並不會考慮有關經濟或商業活動因素,天氣狀況的評估只會以數據及科學理論支持[9]。現任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出席一個講座時,斬釘截鐵地回應:「當然沒有啦!」[10],可是在《蘋果日報》的Facebook專頁上遭受網民責罵,甚至指斥天文台官商勾結[11]

歷史沿革

1999年

早在1999年,已有網民質疑是否有若干勢力影響熱帶氣旋襲港,能使懸掛八號或以上風球的時間,刻意避開主流工作時間

該年使天文台懸掛八號或以上風球的熱帶氣旋,多達5個[12],數量之多,以單一年份計,為自1946年有紀錄至今,70年以來的雙冠之一(另一個是1964年[13],但當中只有颱風約克的懸掛八號或以上風球時間(9月16日凌晨3:15至同日晚上10:10),是與主流工作時間完全重疊,能為大多數上班族提供全日「打風假」(約克襲港期間,天文台更一度懸掛十號風球,為自1983年9月9日的颱風愛倫襲港後,超過16年以來首次)。颱風瑪姬「晚來朝去」,6月7日凌晨12:30懸掛八號風球,同日上午10:30改掛三號風球,如前述,因距離主流正常下班時間尚有3小時以上,因此大多數上班族,僅能稍為延遲上班時間,就要狼狽地趕往上班,最多僅獲上午「打風假」,只有全日制及上午校學生「受惠」全日停課。至於另3者,即颱風利奧颱風森姆強烈熱帶風暴錦雯 ,懸掛八號風球的時間,竟「湊巧地」全數為星期日。即是說,多達5個熱帶氣旋使天文台懸掛八號或以上風球,但大多數上班族僅獲1天全日「打風假」及1天稍為延遲上班。當時已有網民大嘆可惜,並質疑是否有甚麼維護商界利潤的「勢力」,能控制熱帶氣旋只會於星期日或凌晨襲港,從而避免停工停市,並使大多數上班族不獲「打風假」;又質疑若當時不是星期日,天文台是否也會懸掛八號或以上風球[14]

八號或以上風球特多(但「打風假」卻沒有特多)的1999年後,2000年卻是另一極端,全年也沒有八號或以上風球[15]

2001年7月(玉兔事件)

2001年7月5日,颱風尤特襲港,天文台於當日下午7:30懸掛八號風球,7月6日下午1:40改掛三號風球[16],又是「不合時機」,大多數上班族僅獲上午「打風假」後,又要狼狽趕往上班,但不一會又到下班時間,全日「打風假」又落空。

玉兔事件

7月25日,颱風玉兔襲港,天文台在當日凌晨12:30至晚上7:40懸掛八號風球,為時長達19小時10分,且與主流工作時間完全重疊,大多數上班族喜迎全日「打風假」。但因玉兔環流細小(烈風圈半徑只有160公里),加上路徑比預期偏西30公里(預測在香港西南面約150公里掠過,結果在香港西南偏南約180公里掠過),結果該次八號風球期間,僅香港南部海域、大嶼山南部及長洲等這少數兼非核心地區受烈風吹襲,香港市區及廣泛地區的天氣,並不如傳統印象中的八號風球般惡劣;而且澳門比香港更接近玉兔,但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卻反而只懸掛三號風球深圳珠海等其他鄰近城市的氣象部門,也沒有發出同樣嚴重的警告信號。結果雖然一般市民沒有太大反響,但自由黨時任主席田北俊香港總商會時任總裁翁以登等商界代表,猛烈評擊天文台在不算惡劣的天氣下誤掛八號風球,造成「不必要」的停工停市,使香港經濟遭巨大損失(損失額則有30億及40億港元兩種說法)[17][18];連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後來成為行政長官)也加入批評,指日後掛風球要謹慎[19]。天文台為免再被商界評擊,於此事後對懸掛風球/發出信號的態度漸趨保守,慢慢地只根據維多利亞港(下簡稱「維港」)內的風力(即啟德自動氣象站測風範圍)作為懸掛風球/發出信號的唯一標準,間接促成2006年派比安事件,也就是「李氏力場」的緣起。

2001年8月 至 2006年7月 (玉兔事件後 至 派比安事件前)

前述2001年玉免事件後,天文台對懸掛風球/發出信號的態度漸趨保守,只根據維港內的風力,作為懸掛風球/發出信號的唯一標準,但是天文台此舉是忽略了維港內風力已受建築物屏蔽,會比市區其他當風的測風站錄得較低風力讀數。

2002年強烈熱帶風暴黃蜂為例,天文台在8月17日晚上10:45發出一號信號,其後黃蜂持續接近香港;8月19日 下午1:48,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報,明確表示「今日後期及明早港內有機會吹強風,天文台將會在未來一兩小時發出三號強風信號[20],但約兩小時後的下午3:55,卻指「未來數小時風力顯著加強的機會不大」,推翻原有決定,沒有改發三號信號[21],然而,在該兩小時內,天文台已把黃蜂由熱帶風暴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黃蜂移動連度雖然顯著加速至時速25公里,但其移動方向整天都保持相當穩定,沒有轉向至偏離香港的趨勢,實在令人難以明白天文台為何在短短兩小時內,會認為黃蜂對香港的威脅大減[22];晚上7:00,啟德自動氣象站錄得一小時平均風速達時速41公里的強風程度,8月20日凌晨1:00,九龍尖沙咀天星碼頭錄得一小時平均風速達時速40公里,只差時速1公里便達強風程度。然而港內錄得強風後,天文台在熱帶氣旋警報中隻字不提,只提及香港西南部離岸及高地吹強風[23];8月20日上午6:30,取消一號信號。黃蜂影響香港期間,天文台只發一號信號。

2003年7月23日超強颱風伊布都襲港,天文台於晚上10:40發出八號信號;7月24日上午5:00,伊布都在香港西南280公里處掠過,為最接近香港的距離,天文台卻於上午5:22發佈熱帶氣旋警報指「預料颱風伊布都將於短期內開始移離本港,屆時對香港的威脅將有所降低。」[24],事實上,當時伊布都正處於最接近香港的位置,短期內伊布都和香港的距離也不見得會大幅拉遠、對香港的威脅也不見得會大幅減輕;上午6:30,天文台宣佈兩小時內改發三號信號;上午8:00,伊布都距香港西南約280公里,和上午5:00最接近香港時的距離相同,有23,500人口的長洲,當時風力仍達烈風上限,仍等同九號信號般強勁, 但天文台卻在上午8:15改發三號信號[25]。天文台此舉,似乎是刻意在主流上班時間前改發三號信號,以免再因八號信號造成停工停市而被商界評擊「造成巨額經濟損失」;大多數上班族,要在仍然猛烈的風勢下,兩小時內回到工作崗位,使交通十分擠擁,市面一片狼狽混亂;天文台事後亦承認,改發三號信號時,只考慮了維港的風力,亦未有考慮市民上班的交通因素[26][27]。同年的颱風杜鵑在9月2日襲港期間,天文台曾一度發出九號信號,而杜鵑遠離和減弱速度較預期快,天文台於是急急改發較低信號及取消信號,未有視乎實際情況。

2004年7月16日熱帶風暴圓規襲港,天文台在上午9:45發出俗稱八號預警的「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並在上午11:45發出八號信號,不少上班族已回到工作崗位、甚至已經工作了一兩小時,才知道即將改發八號而匆匆下班回家,批評天文台為何不能早一兩小時發出八號信號(而在八號預警發出前,天文台只表示「改發八號信號機會頗高」而未有明確表示將於何時發出八號信號)。

約2004年起,多個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一帶的熱帶氣旋,移動路徑本來直指香港或香港附近一帶,但當接近香港約400至600公里範圍,大多數上班族以為香港快將受其吹襲、天文台因而發出八號信號在即,滿懷希望地以為「打風假」在望之際,有關熱帶氣旋卻往往像是遇到甚麼阻力似的忽然轉向,最終遠離香港,天文台因而沒有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打風假」希望落空,更壞的,是有不少趨向香港東北面的台灣福建一帶,使香港受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出現前述的「打風假」欠奉、異常難受的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及嚴重空氣污染這「三重災難」,苦不堪言;有部份甚至遠在香港東北800公里外的台灣以東時,已忽然V形或U形反彈,連香港800公里範圍也無法進入[28]。有部份甚至是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日本氣象廳等多個先進國家的氣象機構,均預測其路徑會正面吹襲香港或在香港近距離掠過,唯獨天文台預測其會採取偏離香港、對香港威脅較小的路徑,結果是天文台預測準確,仿佛天文台早就掌握了某些獨家而神秘的資訊或能力,能更勝多個先進國家氣象機構,獨家預知熱帶氣旋必然會轉向至遠離香港。

以2006年的颱風珍珠為例,珍珠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形成後,以西及西北路徑越過菲律賓中部,進入南海中部;5月15日,珍珠在香港以南約800公里,路徑突然右轉90度,轉向北移動,直指香港,當時多個海外氣象機構均預測珍珠會正面吹襲香港,唯有天文台預測珍珠會採偏離香港路徑,引來網民恥笑,並滿懷希望地以為「打風假」在望。5月18日,珍珠改向東北偏北移動,開始偏離香港方向並開始減弱,最後在香港以東約200多公里掠過,在廣東東部登陸,天文台最高只發出三號信號[29],「打風假」希望落空,網民失望之餘,對天文台「單挑」成功,也感嘖嘖稱奇。

自2001年7月25日玉兔襲港後,至2008年8月6日北冕襲港前,這長達超過7年的歲月期間,雖然曾有6個熱帶氣旋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30],但全部「不合時機」,均為「晚來朝去」或「下午來晚去」,無一與主流工作時間完全重疊,大多數上班族不獲全日「打風假」,最多僅能延遲上班或提早下班。而自2004年7月16日從圓規襲港後,至2007年8月10日帕布襲港,這長達超過3年期間,任何時段也沒有八號或以上信號[31]2005年2006年,全年也沒有八號或以上信號。

以上種種奇怪的現象,使獲得「打風假」的希望多次落空,有時還要受前述「三重災難」之苦,當時已引起網民議論紛紛及怨聲載道,雖然尚未興起「李氏力場」之說,但民間怨氣怒火早已靜靜積聚沸騰。

2006年8月及11月(派比安事件 及 西馬侖事件)

派比安事件

2006年8月3日,颱風派比安襲港,發生被稱為「史上最強三號波」的派比安事件,終使市民積聚多時的怒火爆發,也促成了「李氏力場」之說。

當日颱風派比安在香港之西南約260公里掠過,期間香港廣泛地區受烈風暴風吹襲,風勢比過去10年的所有八號信號、甚至部份九號信號時更強烈。風暴吹襲期間,全港塌樹672宗;559班航班受阻;九廣東鐵(即現港鐵東鐵綫紅磡羅湖段及西鐵綫紅磡至尖東段,不包括當時未通車的東鐵綫上水落馬洲段)11小時內4度服務受阻(包括3度風暴吹塌樹木壓著路軌或電纜、1度疑因天氣惡劣致供電不穩所致的短暫停電);昂坪自動氣象站最高錄得陣風時速217公里,每小時平均風速也有時速174公里,遠超蒲福風級最高級別12級的時速118公里,其後該自動氣象站更被風暴吹壞 [32];一段攝於尖沙咀天星碼頭的新聞片段,可見碼頭的資源回收箱被烈風吹至倒在地上滑行,一女途人被其撞擊至倒下,然後要抱著旗桿以免自己被吹走,情況驚險[33]。但天文台最高只發出三號信號,以致大批市民在烈風或暴風吹襲下,仍不能停工,情況混亂狼狽且驚險。

天文台表示,因維港內(即啟德自動氣象站測風範圍)沒有錄得持續烈風(即時速63至87公里風速)或以上的風力,不達發出八號信號的標準(事實上當時啟德自動氣象站一度錄得每小時65公里的烈風程度10分鐘平均風速),所以只發出三號信號。

事件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公眾認為當時應發出八號信號,對天文台只發出三號信號的做法猛烈批評及嚴厲譴責[34],指天文台此舉是沒有按實際情況發出適當信號,使大批市民在烈風或暴風吹襲下仍不能停工,罔顧市民安全。大量市民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天文台和時任台長林超英行政失當,公署更估計是兩天內收到最多投訴的紀錄[35],氣象愛好者組織香港地下天文台台長兼該組織網誌網主方志剛發表網誌「你知道天文台欺騙了你嗎?」[36],質疑天文台只發三號信號的做法和對派比安定位不準,文章有超過10萬人次瀏覽,為當時新浪博客瀏覽人次的第一位。

8月4日早上,時任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出席港台一台節目《千禧年代》就事件作解釋,除一再堅稱維港內沒有錄得持續烈風,不達發出八號信號的標準外,又指只參考維港港內風力作發出信號/懸掛風球的唯一標準,是1970年代起至當時約30年來的一貫做法;又指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只是一個數字,不能照顧所有市民,他建議市民自行到天文台網頁查看各區風力、雨量等資料,以決定是否外出,不應依賴警告信號,並堅稱在事件上做法正確,沒有政治或商業考量。但事實上,自約1970年代起,政府已開始於遠離維港的新界地區大量發展新市鎮,並遷入大量人口,市民居住及活動範圍,早已遠超維港兩岸,「唯維港」的做法已不合時宜,且以偏概全並不能顧及絕大多數市民;香港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及一眾網民,指出自1997年至當時的多次熱帶氣旋襲港期間,維港旁的啟德及尖沙咀天星碼頭風力,達到林超英所指的八號信號標準的,只有1999年的颱風約克及2003年颱風杜鵑這兩次(前者更最高達十號信號,後者亦達九號信號),但天文台除該兩次外,尚有多次發出八號信號/懸掛八號風球 [37][38],林超英所指明顯與事實不符;此外,大多數市民身為受僱的上班族,本身身不由己,只能以天文台的警告信號作為是否停工的唯一標準,僱主不會容許上班族依照林超英所言:(在天文台沒有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時)不「依賴」警告信號,而憑天文台網頁的各區風力、雨量資料,就自行決定是否外出(往上班或外勤工作)。故林超英這些不負責任且謊話連篇的言論,更使市民火上加油,激發市民進一步猛烈炮轟。

正當公眾猛烈批評及嚴厲譴責天文台之際,有市民發現港府架構中,天文台是隸屬經濟發展及勞工局(2007年7月改組後,隸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39];但事實上天文台成立以來,已經隸屬當時的經濟科),開始質疑隸屬經濟發展及勞工局的天文台偏坦商界,與之官商勾結,或受制於商界壓力,就罔顧市民安全,故意只發三號信號,以免八號信號導致停工停市而使商界利潤減少,此說法在網上迅速流傳,並得到不少網民認同,有網民把怒火發洩在香港首富、也是商界之首的李嘉誠身上,認為天文台受制於李嘉誠,李嘉誠不准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因而得出此惡搞名稱。有網民綜合科學及實際情況,得出「李氏力場」的「運作原理」,「李氏力場」之說於這段時間開始興起。

西馬侖事件

2006年的颱風西馬侖是其中一個被普遍認為是李氏力場的「傑作」,之後這種現象開始廣泛地去流傳。在圖中,可見西馬侖移動路徑本來直指香港,但突然V形轉向,仿佛被甚麼東西擋著而無法吹襲香港。

10月31日,該年太平洋颱風季最強的熱帶氣旋颱風西馬侖橫過呂宋後轉向西北移動,進入距離香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於當日下午2:20發出一號信號,當時西馬侖集結於香港之東南偏南約590公里。其後,西馬侖續向西北偏北移動,路徑直指香港;大多數上班族以為罕有的11月「打風假」在望之際,11月2日,西馬侖距香港之東南偏南約430公里時,路徑忽然徹底改變V形反彈,由向西北偏北直指香港,改為向西南偏南移動,最終遠離香港,「打風假」希望又落空;11月3日,天文台取消所有信號。西馬侖移動路徑之詭異,像是有一股神秘奇特的力量,不讓它接近香港而將之「彈走」,最終使「打風假」又落空,一眾網民失望之餘,也嘖嘖稱奇。

「李氏力場」之說的演變

「李氏力場」之說,初期是譏諷天文台偏坦以李嘉誠為首的商界,或受制於商界壓力,為免八號或以上信號導致停工停市而使商界利潤減少,故在主流工作時間內,無論風勢如何強烈,也只發最高三號信號;經西馬侖事件後,演變至以日本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內的「絕對恐怖領域」(Absolute Terror FIELD,簡稱「絕對領域」或「A.T.力場」)作為藍本,「虛構」李嘉誠設立了能控制熱帶氣旋移動方向及速度的「李氏力場」,能使熱帶氣旋接近香港若干距離便轉向,以遠離香港,避免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導致停工停市;又或能控制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以使其在晚上、凌晨、周末等非主流工作時間及非股市交易時段「抵港」,期間即使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也不會為大多數上班族提供「打風假」,股市也不受影響。而西馬侖像是刻意一接近香港便「彈走」的奇特移動路徑,至今仍被視為「李氏力場」的代表作。

2007年

2007年,天文台因應前述派比安事件,就熱帶氣旋警告系統作全面檢討,並實行新措施。當中修訂了發出三號及八號信號的參考風力標準,由以往只參考啟德自動氣象站的維港內風力,擴展至參考啟德、青衣長洲沙田打鼓嶺赤鱲角機場西貢濕地公園2013年起,以流浮山取代)這8個涵蓋全港的近海平面自動氣象站,如其中半數(即4個)或以上錄得或預料錄得的風力達強風或烈風程度,而且風勢可能持續,便必須發出相應之三號或八號信號[40],新措施於2007年起生效。事實上,派比安襲港期間,這8個自動氣象站全部錄得強風,當中5個錄得烈風,更有2個錄得暴風,天文台亦承認,根據新標準,派比安襲港時,是應發出八號信號。

8月9日,熱帶低氣壓帕布於香港以南近距離掠過,天文台於當日凌晨2:40發出三號信號,帕布於同日上午6:00首次最接近香港,距天文台總部以南僅約35公里,但由於帕布當時僅有熱帶低氣壓強度,其風力不足以發出八號信號,故仍維持三號信號。有網民認為在「李氏力場」「發功」下,只會讓這些較弱、不足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的熱帶氣旋襲港。隨後帕布遠離香港,香港風力減弱,同日上午11:15,天文台取消所有信號。其後帕布繼續向香港之西南移動,進一步遠離香港。

但8月10日上午,帕布移動路徑徹底改變,「回馬槍」轉向180度,以偏東北路徑直逼珠江口,直指香港而行,並加速移動且增強為熱帶風暴。同日下午2:30,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這是自2004年7月16日熱帶風暴圓規襲港後,超過3年以來,首次的八號信號,也是自2000年強烈熱帶風暴瑪莉亞以來,香港首個「回馬槍」熱帶氣旋,亦為1946年有紀錄以來,首次有熱帶氣旋在首次襲港時沒有發出八號信號,卻在「打回頭」時發出八號信號。

有網民估計,這可能由於當日股市急跌(提早收市下跌646.65點或2.88%)[41],故暫時關閉「李氏力場」以把帕布拉回,讓八號信號發出使股市停市。

唯對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當時已過了大半個工作天,「打風假」僅屬稍為提早下班,還要面對大批市民同時在烈風中,爭相使用交通工具的混亂和狼狽之苦。

2008年

2008年,有4個熱帶氣旋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42],當中有兩個能為大多數上班族提供全日「打風假」。

6月24日,颱風風神襲港,天文台於當日晚上10:45發出八號信號,6月25日上午11:15改發三號信號,又是「不合時機」「晚來朝去」,大多數上班族僅獲上午「打風假」,又要狼狽趕往上班,只有中小學生「受惠」全日停課。

8月,強烈熱帶風暴北冕颱風鸚鵡先後襲港,並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分別為8月6日上午5:40至下午5:15、8月22日上午7:40至8月23日凌晨2:40,兩者均與主流工作時間(幾乎)完全重疊,大多數上班族,終享闊別長達超過7年(自2001年7月25日的颱風玉兔後)的全日「打風假」。相比之前長達超過7年不獲全日「打風假」,此時卻僅相距短短15天,便兩享全日「打風假」,實在異常離奇極端及罕見。有網民估計,這可能是因當時即將或正值舉行北京奧運,李嘉誠身在北京觀賞賽事,同時把「李氏力場」暫借北京,以作奧運期間為北京抵擋沙塵暴之用,故在香港暫時失效,使期間香港極罕有地短期內兩現全日「打風假」,而長期被沙塵暴吹襲的北京,期間卻有少見的好天氣。

的確,北京奧運過後,「李氏力場」即「回港」及恢復「正常」,之後仍出現多次熱帶氣旋採偏離香港路徑,或八號或以上信號「晚來朝去」的「正常狀態」。自鸚鵡後,至今超過9年期間,共17個熱帶氣旋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但能再為大多數上班族提供全日「打風假」的熱帶氣旋,只有3個,分別是2011年颱風納沙2016年超強颱風海馬和2017年強颱風天鴿

9月23日,颱風黑格比襲港,天文台於當日下午6:00發出八號信號,9月24日上午6:30改發三號信號,時間上完全「無用」,大多數上班族的「打風假」希望又落空,只有中小學生「受惠」全日停課。

2009年

2009年,也和2008年北京奧運以外時期的情況相若。颱風莫拉菲強烈熱帶風暴天鵝颱風巨爵先後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43],但全部「不合時機」「晚來朝去」,大多數上班族的「打風假」希望仍落空。

7月18日,颱風莫拉菲襲港,天文台於當日晚上11:30發出八號信號(期間更一度發出九號信號),7月19日上午6:40改發三號信號。

8月4日,強烈熱帶風暴天鵝襲港,天文台於當日晚上9:40發出八號信號,8月5日凌晨3:40改發三號信號。

以上兩者,時間上完全「無用」,大多數上班族的「打風假」希望又落空。

9月14日,颱風巨爵襲港,天文台於當日下午5:55發出八號信號,9月15日上午10:15改發三號信號,大多數上班族僅能稍為延遲上班時間,又要狼狽趕往上班,又是只有中小學生「受惠」全日停課。

自從該年9月14至15日颱風巨爵襲港後,至2011年9月29日颱風納沙襲港,這超過兩年期間,任何時段也沒有發出過八號或以上信號[44]

綜合2008年及2009年而言,分別有4個及3個,即共7個熱帶氣旋,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但對大多數上班族來說,只有兩個提供全日「打風假」、兩個最多僅提供上午「打風假」、3個完全「無用」。而「湊巧地」,兩個全日「打風假」均在即將或正值舉行北京奧運期間出現,而期間北京出現少有的好天氣,因而產生「李氏力場」暫借北京之推測,「李氏力場」之說盛極一時。

2010年

2010年,全年也沒有八號或以上信號。

2010年強烈熱帶風暴獅子山 路徑原本直指香港,但後來像刻意避開香港似的,香港天文台最終只發出一號風球,雖然是受到同期的颱風圓規熱帶風暴南川影響,但是其異常軌跡被認為是「李氏力場」的代表作之一。

8月下旬,強烈熱帶風暴獅子山在香港東南偏南約600公里形成,並向西北偏北移動,路徑直指香港一帶;依照此移動路徑,獅子山有望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並為大多數上班族提供「打風假」;但後來獅子山受同期的颱風圓規熱帶風暴南川影響,產生藤原效應,獅子山路徑出現多次變化,先在香港東南約260公里處V形轉向,由向北轉為向東南偏東,開始遠離香港,其後又轉向東北偏北,趨向香港東北面、台灣西南海域一帶,香港在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又一次遭「三重災難」[45][46],其後又轉向西北,最終在福建登陸並減弱,在香港以北的廣東內陸掠過。獅子山影響香港期間,天文台只發出一號信號,「打風假」希望又落空之餘,還要承受「三重災難」。

10月,被喻為本世紀最強颱風的超強颱風鮎魚,包括天文台在內的多個氣象機構,均預測會正面吹襲香港及對香港造成嚴重風災,雖然闊別超過兩年的「打風假」終有機會再現,但鮎魚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內時,路徑卻出現多次變化,且減速移動,預計於10月23日星期六才最接近香港,對五天工作(通常星期六休假)的上班族來說,「形同虛設」,鮎魚是否「有用」成疑,有網民懷疑「李氏力場」又再「發功」,使鮎魚減速以致不能「趕及」星期五襲港,致「打風假」落空;結果鮎魚接近香港400公里範圍時,又是像遇到甚麼阻力,刻意與香港保持400公里距離似的,沿香港400公里範圍邊緣走過,最後在廣東東部登陸,鮎魚影響香港期間,天文台最高只發出三號信號[47],「打風假」希望又落空。

由於此兩熱帶氣旋路徑奇特,也是像遇到甚麼阻力、刻意與香港保持距離似的;而該年影響香港的5個熱帶氣旋:颱風康森颱風燦都、強烈熱帶風暴獅子山 、颱風凡亞比及超強颱風鮎魚,實際最接近香港的位置,皆比最初的預測為遠,加上全年沒有八號或以上信號、超過兩年沒有全日「打風假」(自2008年8月22日颱風鸚鵡襲港後),再加上該年香港100公里範圍內,沒有任何熱帶氣旋,就像有一股神秘奇特的力量把熱帶氣旋「彈走」,故「李氏力場」之說又再盛行一時。

2011年

2011年5月8日至10日,熱帶風暴艾利菲律賓以東形成後,先後向西北及北移動,至台灣及菲律賓之間,距香港東南約800公里時,又是像遇到甚麼阻力似的,忽然V形反彈至向東北移動,持續遠離香港。5月9日,天文台百周年紀念大樓「湊巧地」出現電力故障,有網民把兩者聯想在一起,懷疑「李氏力場」正在「發功」以「彈走」艾利,且「發功」時耗電過多致天文台電力故障[48]

9月29日,颱風納沙襲港,天文台於當日上午4:40發出八號信號,至同日下午4:10改發三號信號,與主流工作時間幾乎完全重疊,改發三號信號時亦已距離主流下班時間不足3小時,大多數上班族,終享闊別超過3年(自2008年8月22日的颱風鸚鵡後)的全日「打風假」 [49]。這也是2009年9月14至15日颱風巨爵襲港後,超過兩年以來,首個八號或以上信號[50]。這次「李氏力場」的失效原因,有網民懷疑是因為近月股市表現不濟,加上美國股市急跌,故暫時關閉「李氏力場」以讓納沙襲港,籍以使股市停市(但翌日港股追回跌幅,下跌418.65點或2.32%[51],保護股市之目的還是失效)。如從較科學之角度分析,納沙一直保持距離香港約300公里外,過往熱帶氣旋在此距離掠過時,天文台通常只發出三號信號,這可能是「李氏力場」故意使納沙與香港保持這距離,故「李氏力場」仍有一定效用;但納沙環流廣闊,烈風圈半徑接近400公里,故「李氏力場」還是失守。而且自此之後,要在逾5年之後的2016年10月21日,大多數上班族才可以再獲全日「打風假」,該逾5年間,仍多次出現熱帶氣旋偏離香港及八號信號「晚來朝去」情況,可見「李氏力場」即使失守,也只屬極偶然極個別事件。

2012年

2012年熱帶風暴杜蘇芮強颱風韋森特颱風啟德先後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52],但全部「不合時機」,大多數上班族的「打風假」希望又落空。

6月29日,熱帶風暴杜蘇芮襲港,天文台於當日晚上11:05發出八號信號,6月30日凌晨3:25改發三號信號,為時僅4小時20分且在深夜,時間上完全「無用」,大多數上班族的「打風假」希望又落空。

7月23日,強颱風韋森特襲港,天文台於當日下午5:40(接近主流下班時間)發出八號信號;其後更一度發出九號及十號信號(自1999年9月16日颱風約克後,香港已近13年、包括整個2000年代均沒有十號信號);7月24日上午10:10,改發三號信號,又一次的「晚來朝去」,大多數上班族僅能稍為延遲上班時間,又要狼狽趕往上班。有部分網民指出「李氏力場」這次失效,懷疑與7月23日香港股市出現大跌市(下跌587.33點或2.99%)[53]有關,但實際上這次的八號或以上信號,是7月23日傍晚,股市收市後才發出,而且又是「晚來朝去」,翌日大多數上班族僅能稍為延遲上班,股市亦下午復市且續跌(下跌150點或0.8%)[54],這次「李氏力場」是否失效,或是否因股市跌市而暫時關閉「李氏力場」,以讓韋森特襲港籍以使股市停市,是有商榷餘地。

「李氏力場」自被韋森特「突破」後瞬間恢復「正常」,其後短期內連續對兩個熱帶氣旋:颱風啟德及強颱風天秤有效「發功」,甚至「突破」拉尼娜現象。

8月16日,颱風啟德襲港,天文台於當日晚上10:15發出八號信號,8月17日上午6:20改發三號信號,又一次時間上完全「無用」的「不合時機」「晚來朝去」,「打風假」又再落空。

8月24日,強颱風天秤橫經台灣後,集結在香港以東約530公里,天文台於當日晚上10:40發出一號信號,其時香港受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又一次出現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其後天秤繼續向西移動,逐漸接近香港;天秤於8月26日凌晨1:00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東南偏東約290公里掠過;同日上午,天秤緩慢向南移動,開始遠離香港,其後天秤和超強颱風布拉萬產生藤原效應,天秤尾隨布拉萬,「回馬槍」式轉向東移動遠離香港,天文台於同日下午4:40取消一號信號。其後天秤繼續遠離香港,再次登陸台灣,並向韓國方向移動。天秤影響香港期間,天文台只發出一號信號,且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香港又再承受「打風假」欠奉、異常難受的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及嚴重空氣污染這「三重災難」[55][56][57][58]

2012年是連續第2年出現拉尼娜現象,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通常會有較多熱帶氣旋在8月至10月襲港,但2012年自8月天秤後,卻反而再沒有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59],2012年香港的風季以天秤作結,致該年成為香港繼2004年後,首次在9月沒有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9月是熱帶氣旋襲港的最高峰月份),也是香港有紀錄以來,首次於拉尼娜現象期間的9月沒有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綜觀2012年,3個八號或以上信號的熱帶氣旋,其中一個更一度達十號信號,但對大多數上班族來說,全部「不合時機」,1個僅能稍為延遲上班,兩個完全「無用」,加上天秤的詭異移動路徑,再加上拉尼娜現象下,通常會有較多熱帶氣旋在8月至10月襲港,但該年9月及以後,卻反而沒有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情況異常離奇。有網民認為這是「李氏力場」有效「發功」,「李氏力場」異常強橫。

2013年

2013年超強颱風尤特超強颱風天兔先後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60],但均「不合時機」,大多數上班族祈盼多時的全日「打風假」仍然落空。

8月,超強颱風尤特橫經菲律賓後,路徑曾經一度指向香港,及後其路徑開始改變,不少網民隨即指出「李氏力場」正在「發功」,但其後終吹襲香港,天文台於8月14日凌晨1:40發出八號信號,至同日上午仍維持,大多數上班族因而不用上班,以為終獲祈盼多時的「打風假」,但天文台宣佈的風暴消息中,先後出現「八號信號會在早上大部份時間維持」、「在下午考慮是否改發三號信號」、「下午2時前後考慮改發三號信號」等字句,像暗示八號信號不會完全覆蓋主流工作時間,下午隨時會因改發三號信號而要恢復上班,對全日「打風假」未敢樂觀,不少上班族享用「打風假」的同時,還要時刻留意風暴消息,以便一旦天文台改發三號信號時,便要立即趕往上班,甚是煎熬。上午11:50,天文台宣佈確定在下午2時前後改發三號信號,已幾乎對全日「打風假」「判了死刑」。

尤特於約下午1:00最接近香港,當時風勢亦最為猛烈,天文台卻於下午1:40改發三號信號,由於主流下班時間一般為下午6:00左右,距離當時仍有3小時以上,依照勞工處的建議,大多數上班族仍要2小時內,即下午3:40前回到工作崗位,全日「打風假」又落空,且狼狽地趕往上班後,短時間便下班,上班沒意義,卻礙於勞工處的復工安排建議而必須上班,情況尷尬,且浪費時間及交通費 [61](湊巧地,2001年同樣命名為尤特的颱風,也是「晚來朝去」 ,也是下午1:40改掛三號風球[62])。加上改發三號信號後,風勢仍居高不下,而且上午的風暴消息中,天文台多次使用下午「考慮」改發三號信號的字眼,而不用明確的下午「會」改發三號信號,意思含糊,叫人難以理解,結果惹來廣泛批評。事後,時任天文台助理台長鄭楚明在《天文台網誌》發表文章《如何決定轉波》[63],進一步解釋在下午1:40改發三號信號的決定及使用「考慮」字眼的原因,根據天文台256公里雷達圖像,以及網誌附上一張由天文台雷達及中國國家氣象中心的廣東雷達數據合成的雷達拼圖,均顯示尤特的雨帶沒有覆蓋香港,而香港南面水域,甚至整個珠江口以南海域亦沒有強烈雨帶發展,香港已經失去風力飆升的誘因,加上烈風影響地區沒有擴大,按照派比安事件後所指定的8個自動氣象站而言,除當日上午6:00,赤鱲角/機場剛好及極短暫受烈風吹襲之外,烈風都僅局限於長洲。有網民質疑是「李氏力場」一再「發功」,使尤特雨帶減弱,逼使天文台在下午2:00前改發三號信號,使大多數上班族下午仍須上班。

9月,「李氏力場」再次「發功」,超強颱風天兔橫經台灣南部後,向西逼近香港,包括天文台在內的多個氣象機構,均預測天兔會正面吹襲香港並帶來嚴重風災,天文台罕有發表網誌,形容天免是中秋節假期的「不速之客」[64],更史無前例地高調警示,在未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時,便呼籲市民提高警覺,盡快完成防風措施。其後天免離奇轉向汕尾,且提早登陸,9月22日下午6:40(星期日且是傍晚,非主流工作時間),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9月23日凌晨至早上,「李氏力場」再度「發功」,天免離奇極速減弱,9小時內由強颱風極速減弱為熱帶低氣壓;同日上午9:20,改發三號信號,又一次的「晚來朝去」,大多數上班族再一次稍為延遲上班時間後,又要狼狽趕往上班,祈盼多時的全日「打風假」又再次落空,又是只有中小學生「受惠」全日停課。有網民指「李氏力場」一再「發功」,甚至把不惜把天兔逼向接近李嘉誠家鄉的潮汕地區,也要「保護」香港免受天兔吹襲。

11月1日,颱風羅莎進入香港之東南偏東約760公里,向西北偏西移動。天文台在同日下午3:20發出一號信號。羅莎繼續向西北偏西移動,移動路徑指向香港附近一帶。11月2日,其移動速度大幅減慢,幾乎停滯不前。11月3日,羅莎繼續幾乎停滯不前之餘,更轉趨減弱,羅莎於同日下午2:00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以南約220公里掠過,其後路徑忽然V形反彈,改向西南移動,並在當晚進一步減弱為熱帶風暴,天文台在同日晚上10:50取消所有信號。羅莎的形成日期、移動路徑、轉向及減弱的情況,均與2006年「李氏力場」的代表作颱風西馬侖幾乎一樣,有網民認為這是「李氏力場」一再「發功」下,再一次「製作」出西馬侖式的代表作。

2014年

2014年,只有颱風海鷗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65],但「不合時機」,大多數上班族祈盼多時的全日「打風假」仍然落空。

7月22至23日,颱風麥德姆吹襲台灣,對香港的影響,則是又一次受其外圍下沉氣流影響,承受「打風假」欠奉、異常難受的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及嚴重空氣污染這「三重災難」,部份地區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健康風險級別,達最惡劣級別的10+「嚴重」水平[66]

9月中旬,颱風海鷗進入南中國海後,轉向較遠離香港的偏西方向並加速移動,預計「又」會是晚上時最接近香港,網民懷疑是「李氏力場」「發功」,把海鷗推至較遠離香港,並使其加速移動以讓其於晚上時最接近香港,以免日間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9月15日下午10:30,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但風暴消息中,提及「市民早上上班上學前,應密切留意最新風暴消息」,似有計劃在上午主流上班時間前改發三號信號,使「打風假」再次落空;9月16日上午10:40,改發三號信號,再一次慣性似的「晚來朝去」,大多數上班族祈盼多時的全日「打風假」又再次落空,再一次的稍為延遲上班時間後,又要狼狽趕往上班,又是只有中小學生「受惠」全日停課。湊巧地,當日上午8:00,蘋果公司首天接受網上預訂iPhone 6及iPhone 6 Plus,使能稍為延遲上班時間的用家和炒家,得以趁著短暫「打風假」,安坐家中進行「秒殺」搶購。

9月17日下午,熱帶低氣壓鳳凰馬尼拉以東約134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空形成,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動,路徑本來趨向香港或廣東西部一帶。9月18日上午,增強為熱帶風暴。9月19日掠過呂宋北部後,在距離香港東南約600公里處時,路徑忽然90度轉向,改為採偏北路徑,由本來趨向香港或廣東西部一帶,改為趨向台灣南部,有網民懷疑,這樣的路徑有被「李氏力場」「彈走」之嫌。而鳳凰對香港的影響,則是又一次「三重災難」,9月19日天氣酷熱且空氣污濁,15個空氣監測站中,有13個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健康風險級別,均錄得最惡劣級別的10+「嚴重」水平 [67]

2015年

2015年,和2014年情況相若,只有颱風蓮花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68],但「不合時機」,大多數上班族祈盼多時的全日「打風假」仍然落空。反之「三重災難」卻有3次之多。

7月,颱風蓮花初時採取向西北偏西移動路徑,橫過菲律賓進入南海後,忽然90度角向北急轉彎,接近廣東東部後,又忽然90度角向西急轉彎,直指包括香港在內的廣東東部沿岸;7月9日上午,天文台預測蓮花會接近本港,並即將在下午發出八號信號,引來不少網民討論,其兩次90度角急轉彎並逐步接近香港,有網民一度懷疑「李氏力場」失效,但亦有指這將又是一個「晚來朝去」的八號信號,「李氏力場」不算失效。同日下午4:40,接近主流下班時間,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有網民指出,對於幾乎每次八號信號也是傍晚或晚上,約主流下班時間才發出,已感由失望變成麻木,亦認為「(股市)收市掛八號」已經成為「李氏力場」的慣性動作,亦預計八號信號會於翌日凌晨取消,「打風假」希望又再度落空。隨後蓮花迅速減弱,該次八號信號期間,市面幾乎無風無雨,蓮花成為超過40年以來最弱的八號信號,同時亦是2007年擴大發出三號及八號信號的參考範圍後,首個連三號信號也不達標的八號信號,及首次沒有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烈風的八號信號。有網民質疑,如此無風無雨的情況,要是在上午主流上班時間前,天文台還會否發出八號信號,以讓大多數上班族可延遲上班甚至獲全日「打風假」。八號信號僅維持5小時30分,同日晚上10:10改發三號信號。網民稱蓮花為史上最弱八號波,又戲稱相關現象為「蓮花一現」。

此外,2015年整個8月及9月,均沒有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自1946年有紀錄至今70年以來首次,情況異常罕見;天文台預測該年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的熱帶氣旋數目,原定為4至7個,8月下旬修訂為3至6個,最終只有預測下限的3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69]

2015年除了熱帶氣旋欠奉外(更遑論全日「打風假」),還異常酷熱。其中8月7日及8日,超強颱風蘇迪羅吹襲台灣,香港又再承受「三重災難」[70]。而且該次「三重災難」極為嚴重,8月7日,全港15個空氣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健康風險級別,全部先後錄得最惡劣級別的10+「嚴重」水平,其中以下午4:00最為惡劣,當時除塔門空氣監察站錄得10「甚高」水平外,其餘14個空氣監察站均錄得最惡劣級別的10+「嚴重」水平,為該指數成立以來最差[71][72] (此紀錄於2016年7月9日下午4:00被打破);8月8日,天文台總部錄得高達攝氏36.3度,打破香港的最高溫紀錄(此紀錄於2017年8月22日下午2:00被打破);同日,33個自動氣象站,過半數錄得比天文台總部更高溫,跑馬地更達攝氏37.9度 [73][74],該年亦有多項破紀錄高溫[75]

不久後,8月22日、23日的颱風天鵝、9月下旬的颱風杜鵑,也是相若的情況,趨向台灣,香港又再接二連三承受「三重災難」。有網民認為,這可能是李氏在蘇迪羅一役後仍意猶未盡,所以故技重施所致,又認為把熱帶氣旋「彈」至台灣一帶以產生「三重災難」,是除「(股市)收市掛八號」外,另一「李氏力場」最愛的慣性招牌動作,這可使市民不獲「打風假」之餘,還要大量使用冷氣降溫及阻隔污濁的空氣,以增加李嘉誠企業王國旗下電能實業的售電量。

2016年

2016年,颱風妮妲超強颱風海馬先後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雖然颱風妮妲依然「不合時機」,不過颱風海馬終於給大多數上班族帶來祈盼多時的全日「打風假」。不過「三重災難」卻仍有4次之多。

7月8日,超強颱風尼伯特吹襲台灣,為全台灣大多數上班族提供一天「打風假」,該颱風在翌日於福建登陸,香港又一次承受「三重災難」,尤以7月9日下午4:00最為惡劣,極端酷熱翳焗天氣及嚴重空氣污染,均在此時達最惡劣水平。當時天文台總部錄得攝氏35.6度,為本年最高溫,更是自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7月天,僅比1968年錄得的攝氏35.7度低攝氏0.1度,其中跑馬地錄得最高攝氏37.9度,黃大仙、上水、打鼓嶺、沙田、元朗、石崗等地區亦錄得攝氏37度或以上。同時,全港16個空氣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健康風險級別,均錄得最惡劣級別的10+「嚴重」水平,是該指數自2013年推出以來,首次全「爆錶」[76][77]

8月1日,「李氏力場」之說緣起的派比安事件10週年在即,颱風妮妲襲港,天文台於8月1日晚上8:40發出八號信號,8月2日中午12:40改發三號信號,再一次的「晚來朝去」,大多數上班族,再一次享用半天「打風假」後,又得狼狽趕往上班。

另外,8月1日中午,香港政府新聞網的facebook專頁,發佈妮妲襲港在即的消息時,提及「李氏力場」:「李氏力場今次會唔會發揮作用呢?」[78],幽默一番,隨即引起網民討論,有網民認為,這是連香港政府官方,也承認「李氏力場」真正存在。

9月中旬至下旬,僅約半個月內,西北太平洋一帶便連接出現3個熱帶氣旋:超強颱風莫蘭蒂強颱風馬勒卡強颱風鮎魚,但全部吹襲台灣,為全台灣大多數上班族提供數天「打風假」,香港又再接二連三承受「三重災難」。

9月27日,香港受強颱風鮎魚下沉氣流影響,下午約3:45,天文台總部錄得攝氏34.9度高溫,打破2013年9月錄得的攝氏34.7度高溫,為自1963年9月錄得攝氏35.2度以來,近53年來最熱9月天,打破9月下半月最高溫紀錄。至下午4:30,上水錄得攝氏36.8度,為全港最高溫,跑馬地、濕地公園及黃大仙都超過攝氏36度,另十多個地區都超過攝氏35度。此外,多區空氣污染於9月26日及27日「爆錶」,26日下午,全港16個空氣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健康風險級別,均錄得7「高」至10「甚高」水平,除了東區、深水埗、葵涌、將軍澳和塔門,其他空氣監測站均達8至10的「甚高」水平,屯門達10,元朗、東涌和大埔均達9[79];27日下午,多區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都超過8或以上,下午3:00,中環路邊監測站達至10的「甚高」水平,東涌及屯門更達10+「嚴重」水平[80] 。最終,天文台只發出一號信號。

2016年6月本港錄得13天酷熱日,6至8月整個夏季則有37天酷熱日[81],全年更有38天酷熱日[82],全部都是天文台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多。受天氣酷熱影響,市民大量使用冷氣,以增加李嘉誠企業王國旗下電能實業的售電量。

10月上旬,熱帶風暴艾利移至香港東南約250公里範圍時,卻停滯多天,未有進一步進逼香港,結果逐漸被東北季候風「陰乾」成為低壓區,艾利影響香港期間,天文台只發出一號信號。惟艾利之殘餘低壓區移至香港西南約800公里,離開「李氏力場」範圍時,卻「復活」為熱帶低氣壓。

10月中下旬,華南地區罕有地受到雙颱風吹襲,其中強颱風莎莉嘉疑被「李氏力場」「彈走」至吹襲海南,天文台最高只發出三號信號,李氏力場又再大發神威。但緊跟其後的超強颱風海馬,終於突破「力場」,天文台原預測海馬會吹襲較遠離香港的廣東東部或福建西部一帶,但其後海馬路徑較原預測偏西,變得更接近香港;結果海馬最終使天文台於10月21日上午6:10至下午5:20發出八號信號,與主流工作時間(幾乎)完全重疊,大多數上班族繼兩個月前颱風妮妲襲港後,再次喜獲「打風假」,更是闊別超過5年(自2011年9月29日的颱風納沙後)的全日「打風假」。這也是繼1995年颱風斯寶後,首次在10月發出八號信號;是自1946年有紀錄以來,第15次在10月或以後發出八號信號[83];亦是自1974年10月後,42年來最遲發出的八號信號[84][85];更是自1946年以來,第4遲襲港的颱風[86]。有網民認為這是因之前「李氏力場」「發功」「彈走」莎莉嘉,但趕不及在海馬襲港前回復足夠能量以「擋走」海馬,最終令力場「失守」。

2017年

2017年,熱帶風暴苗柏熱帶風暴洛克強颱風天鴿先後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雖然熱帶風暴苗柏熱帶風暴洛克依然「不合時機」,不過強颱風天鴿令大多數上班族獲全日「打風假」,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即1號、3號、8號四個方向、9號和10號)於2017年均有發出,是自1971年以來首次。

6月中旬,在熱帶風暴苗柏剛進入距離香港800公里範圍時,天文台預測其會移向香港以東200公里的廣東東部,引起部分網民懷疑力場嘗試「發功」「彈走」苗柏,但苗柏卻採取偏西北方向移動,終使天文台在6月12日下午5:20發出8號信號,是自1999年至今18年來首次於6月中旬發出8號信號[87][88][89]。但由於晚間正面襲港,又是「晚來朝去」,因此實際上不算突破「李氏力場」。6月13日凌晨4:40,改發三號信號,「打風假」希望又再一次落空。[90]

7月23日,熱帶風暴洛克正面侵襲香港,天文台在上午9:20發出八號信號,但由於當天是星期日,因此對大多數上班族而言是「無用」。值得一提的是今次是自1999年9月26日強烈熱帶風暴錦雯襲港後,首次於星期日日間發出八號信號。該次八號信號期間,8個測風站的風速不但不達烈風程度,連三號信號標準的強風程度也全不達標。約上午10:00,洛克在西貢東郊野公園附近登陸後迅速減弱,下午1:20,改發三號信號,八號信號只維持4小時,成為史上第3短八號信號[91][92],也是史上最弱八號信號。不少市民質疑,如此微弱的風勢,若當天不是星期日,天文台是不會發出八號信號[93][94][95][96]

7月29及30日,颱風納沙熱帶風暴海棠吹襲台灣,香港又一次承受「三重災難」。受到兩個熱帶氣旋的下沉氣流影響,7月29日普遍地區最高氣溫上升至攝氏34度或以上,其中打鼓嶺、沙田、黃大仙、跑馬地、元朗公園及北潭涌更高達攝氏36度或以上[97][98]。7月30日更酷熱,下午4:30分,天文台總部錄得攝氏34.8度,刷新今年最高氣溫紀錄,其中上水、沙田、黃大仙、九龍城、西貢、跑馬地、深水埗及赤鱲角更升穿攝氏37度[99]。空氣質素方面,7月29日下午5:00,全港16個空氣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健康風險級別,有15個錄得最惡劣級別的10+「嚴重」水平,只有「後花園」塔門錄得9「甚高」水平[100]。7月30日下午4:30,全部路邊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均錄得10「甚高」或10+「嚴重」水平,其中銅鑼灣情況最惡劣;至於13個一般監測站,將軍澳及屯門均錄得10+「嚴重」水平;餘下有9個一般監測站,均錄得「10」「甚高」水平[101]

8月22日,受強颱風天鴿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又一次承受「三重災難」。下午2:00,天文台總部錄得攝氏36.6度高溫,打破2015年8月8日之36.3度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的新高,而大部份分區氣溫亦達攝氏37度以上,濕地公園更錄得攝氏39度。天文台預測天鴿在香港以東約150公里登陸。有網民懷疑李氏力場又「發功」。但天鴿採取比天文台預測更偏西的路徑移動並急劇增強,隨著其迫近香港,最終突破「李氏力場」,並使天文台在23日上午5:20發出八號信號,更先後在上午8:10及9:10,分別改發九號及十號信號,也是自2012年強颱風韋森特後,首個九號及十號信號。大多數上班族,繼2016年颱風海馬後,再一次獲全日「打風假」。值得一提的是,是次為踏入21世紀後,天文台首次在日間發出十號信號。

至今現況及小結

2006年派比安事件後,至今已逾11年,這11年間,共有21個熱帶氣旋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102],但對大多數上班族來說,能提供全日「打風假」的,只有強烈熱帶風暴北冕颱風鸚鵡颱風納沙超強颱風海馬強颱風天鴿5個,即僅佔23.81%;能延遲上班或提早下班的,則有10個,佔47.62%;完全「無用」的,則有6個,佔28.57%(由於小數點後二位四捨五入,故總數未必是100%)。

以上只計算了天文台有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的情況,並沒有計算部份熱帶氣旋疑受「李氏力場」「發功」影響至偏離香港,以致不能發出八號信號,又或使之趨向台灣至福建一帶,使香港出現「三重災難」,市民因而大量使用冷氣,以增加李嘉誠企業王國旗下電能實業的售電量的情況。

2001年7月25日的颱風玉兔後,大多數上班族一度長達超過7年不獲全日「打風假」;至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期間,疑因「李氏力場」暫借北京,以在北京奧運期間為北京抵擋沙塵暴,以致期間香港極罕見及離奇地相距短短15天便兩現全日「打風假」,同時北京出現罕見的好天氣;北京奧運過後,即2008年8月22日的颱風鸚鵡後,至今超過8年,共14個熱帶氣旋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竟多達12個均是「晚來朝去」或「下午來晚去」,亦有多次原預測熱帶氣旋會正面吹襲香港或在香港近距離掠過,但其後忽然離奇轉向至偏離香港的情況;2011年9月29日的颱風納沙後,至2016年9月這超過5年期間,大多數上班族仍未再獲全日「打風假」;「湊巧地」,2014年及2015年,連續2年的情況也是相若:每年1個「不合時機」的八號信號,提供1個延遲上班或提早下班的「不完整」「打風假」,外加數次「三重災難」。以上種種離奇得難以解釋的「湊巧」,有網民認為就是「李氏力場」造成,且功能已加強,不單可「彈走」熱帶氣旋,更能控制其移動速度,使其於晚上最接近香港,翌日上午離去,以免每次也「彈走」熱帶氣旋以引起民間懷疑,亦可避免影響上班。「李氏力場」之說仍然盛行。直至2016年10月21日,超強颱風海馬才為上班族帶來闊別5年的全日「打風假」。

列表

以下列出1983年至2006年派比安事件前,天文台懸掛/發出的八號或以上信號、及其對大多數上班族的影響。要注意的是,此表只列出天文台有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的情況,並沒有列出部份熱帶氣旋疑受「李氏力場」「發功」影響至偏離香港,以致不能發出八號信號,又或使之趨向台灣至福建一帶,使香港出現「三重災難」,市民因而大量使用冷氣,以增加李嘉誠企業王國旗下電能實業的售電量的情況,亦沒有列出像派比安事件般,天文台沒有按實際情況發出八號信號的情況,故「李氏力場」的影響力,實際上遠超下表所列。

熱帶氣旋 八號或以上信號懸掛/發出時間 改掛/改發三號信號時間 對大多數上班族的影響[103] 對全日制中小學生的影響[104]
超強颱風愛倫 1983年9月8日16:45 1983年9月9日17:37 首天:稍為提早下班
次天:全日「打風假」
首天:無(已下課)
次天:全日「打風假」
颱風喬伊 1983年10月13日11:45 1983年10月13日22:15 下午「打風假」,上班僅一兩小時便在午飯前下班,變相幾乎全日「打風假」 下午「打風假」,午飯前提早下課
強烈熱帶風暴雲茵 1984年6月25日04:30 1984年6月25日07:10 無(深夜時段) 全日「打風假」
颱風哈爾 1985年6月24日04:15 1985年6月24日20:00 全日「打風假」 全日「打風假」
颱風戴絲 1985年9月6日01:10 1985年9月6日06:10 無(晚上至深夜時段) 全日「打風假」
超強颱風蓓姬 1986年7月11日15:30 1986年7月12日02:15 稍為提早下班 無(已下課或暑假中)
颱風韋恩 1986年8月20日22:00 1986年8月21日02:00 無(晚上至深夜時段) 無(暑假中)
颱風布倫達 1989年5月20日05:15 1989年5月20日23:15 全日「打風假」 無(星期六)
超強颱風戈登 1989年7月17日17:30 1989年7月18日09:10 首天:稍為提早下班
次天:稍為延遲上班,午飯前回到工作崗位
無(暑假中)
強烈熱帶風暴布倫登 1991年7月23日21:00 1991年7月24日10:00 稍為延遲上班,午飯前回到工作崗位 無(暑假中)
強烈熱帶風暴加里 1992年7月22日05:45 1992年7月22日16:15 全日「打風假」 無(暑假中)
強颱風高蓮 1993年6月27日10:30 1993年6月27日22:25 無(星期日) 無(星期日)
颱風泰莎 1993年8月20日16:00 1993年8月21日00:30 稍為提早下班 無(暑假中)
強烈熱帶風暴貝姬 1993年9月17日02:50 1993年9月17日15:10 全日「打風假」 全日「打風假」
颱風黛蒂 1993年9月26日09:15 1993年9月26日16:00 無(星期日) 無(星期日)
強烈熱帶風暴海倫 1995年8月11日22:30 1995年8月12日14:15 全日「打風假」 無(暑假中)
強颱風肯特 1995年8月31日13:00 1995年8月31日21:00 下午「打風假」,午飯後提早下班 無(暑假中)
颱風斯寶 1995年10月3日05:10 1995年10月3日11:30 上午「打風假」,午飯後回到工作崗位 全日「打風假」
超強颱風莎莉 1996年9月9日02:15 1996年9月9日05:40 無(深夜時段) 全日「打風假」
颱風維克托 1997年8月2日12:00 1997年8月3日03:30 下午「打風假」,午飯前提早下班 無(暑假中)
颱風利奧 1999年5月2日13:30 1999年5月2日17:30 無(星期日) 無(星期日)
強颱風瑪姬 1999年6月7日00:30 1999年6月7日10:30 稍為延遲上班,午飯前回到工作崗位 全日「打風假」
颱風森姆 1999年8月22日12:30 1999年8月23日03:50 無(星期日) 無(暑假中)
颱風約克 1999年9月16日03:15 1999年9月16日22:10 全日「打風假」 全日「打風假」
強烈熱帶風暴錦雯 1999年9月26日05:20 1999年9月26日14:10 無(星期日) 無(星期日)
颱風尤特 2001年7月5日19:30 2001年7月6日13:40 上午「打風假」,午飯後回到工作崗位,但短時間便下班 全日「打風假」
颱風玉兔 2001年7月25日00:30 2001年7月25日19:40 全日「打風假」 無(暑假中)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 2002年9月11日13:40 2002年9月12日01:40 下午「打風假」,午飯後提早下班 下午「打風假」,午飯後提早下課
超強颱風伊布都 2003年7月23日22:40 2003年7月24日08:15 稍為延遲上班 無(暑假中)
強颱風杜鵑 2003年9月2日14:20 2003年9月3日01:30 下午「打風假」,午飯後提早下班 下午「打風假」,午飯前提早下課(教育統籌局在三號信號發出後便立即宣佈全港停課)
熱帶風暴圓規 2004年7月16日11:45 2004年7月16日19:20 下午「打風假」,上班僅一兩小時便在午飯前下班,變相幾乎全日「打風假」 無(暑假中)

註:1987年、1988年、1990年、1994年、1998年、2000年、2005年至2006年派比安事件前均沒有熱帶氣旋令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

以下列出2006年派比安事件後至今,天文台發出的八號或以上信號、及其對大多數上班族的影響。

熱帶氣旋 八號或以上信號發出時間 改發三號信號時間 對大多數上班族的影響 對全日制中小學生的影響
強烈熱帶風暴帕布 2007年8月10日14:30 2007年8月10日21:40 下午「打風假」,午飯後提早下班 無(暑假中)
強颱風風神 2008年6月24日22:45 2008年6月25日11:15 上午「打風假」,午飯後回到工作崗位 全日「打風假」
強烈熱帶風暴北冕 2008年8月6日05:40 2008年8月6日17:15 全日「打風假」 無(暑假中)
颱風鸚鵡 2008年8月22日07:40 2008年8月23日02:40 全日「打風假」 無(暑假中)
強颱風黑格比 2008年9月23日18:00 2008年9月24日06:30 無(晚上至深夜時段) 全日「打風假」
颱風莫拉菲 2009年7月18日23:30 2009年7月19日06:40 無(深夜時段) 無(暑假中)
強烈熱帶風暴天鵝 2009年8月4日21:40 2009年8月5日03:40 無(晚上至深夜時段) 無(暑假中)
颱風巨爵 2009年9月14日17:55 2009年9月15日10:15 首天:稍為提早下班
次天:稍為延遲上班,午飯前回到工作崗位
全日「打風假」
颱風納沙 2011年9月29日04:40 2011年9月29日16:10 全日「打風假」 全日「打風假」
熱帶風暴杜蘇芮 2012年6月29日23:05 2012年6月30日03:25 無(晚上至深夜時段) 無(晚上至深夜時段)
強颱風韋森特 2012年7月23日17:40 2012年7月24日10:10 首天:稍為提早下班
次天:稍為延遲上班,午飯前回到工作崗位
無(暑假中)
颱風啟德 2012年8月16日22:15 2012年8月17日06:20 無(晚上至深夜時段) 無(暑假中)
超強颱風尤特 2013年8月14日01:40 2013年8月14日13:40 上午「打風假」,午飯後回到工作崗位,但短時間便下班 無(暑假中)
超強颱風天兔 2013年9月22日18:40 2013年9月23日09:20 稍為延遲上班,午飯前回到工作崗位 全日「打風假」
颱風海鷗 2014年9月15日22:30 2014年9月16日10:40 稍為延遲上班,午飯前回到工作崗位 全日「打風假」
颱風蓮花 2015年7月9日16:40 2015年7月9日22:10 稍為提早下班 無(已下課或暑假中)
颱風妮妲 2016年8月1日20:40 2016年8月2日12:40 上午「打風假」,午飯後回到工作崗位 無(暑假中)
超強颱風海馬 2016年10月21日06:10 2016年10月21日17:20 全日「打風假」 全日「打風假」
強烈熱帶風暴苗柏 2017年6月12日17:20 2017年6月13日04:40 稍為提早下班 無(教育局雖提早於下午3時宣佈停課,但已接近學生放學時段,事實上絕大部分學校正舉行考試,均早於這段時間放學,除了部份遲於下午4:00放學的學生能提早下課)
熱帶風暴洛克 2017年7月23日09:20 2017年7月23日13:20 無(星期日) 無(暑假中)
強颱風天鴿 2017年8月23日05:20 2017年8月23日17:10 全日「打風假」 無(暑假中)
強烈熱帶風暴帕卡 2017年8月27日05:10 2017年8月27日 無(星期日) 無(暑假中)

註:2010年沒有熱帶氣旋令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

熱帶氣旋以外

有網民認為不單能阻擋熱帶氣旋,還能阻擋暴雨等其他惡劣天氣和災害。例如前述2008年即將或正值舉行北京奧運期間,長期被沙塵暴吹襲的北京出現少見的好天氣,有網民就認為這是「李氏力場」暫借北京,奧運期間在北京「發功」抵擋沙塵暴所致,同時解釋了為何當時香港極罕見及離奇地相距短短15天便兩現全日「打風假」。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核洩漏危機,有網民發現本來將吹至中國帶有放射塵的雲層,突然轉變軌跡返回原來的位置,認為是「李氏力場」「發功」。2012年,全球盛傳瑪雅預言該年12月21日為世界末日,也有網民創作了一些「李氏力場」阻擋世界末日的改圖[105]

2014年5月8日晚上,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幾乎等同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若在上午主流上班時間前發出,大部份上班族可延遲甚至不用上班)。在《蘋果日報》的Facebook專頁上,大量網民表示「李氏力場」會令他們在翌日早上須上班。5月11日晚上,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後,同樣情況再次出現,顯示在網民眼中,「李氏力場」的影響力已由熱帶氣旋擴展至暴雨等其他惡劣天氣和災害。

「賭牆」

「賭牆」(粵語讀音同賭場)是澳門版的「李氏力場」,其意義與「李氏力場」大同小異。由於博彩業是澳門的經濟支柱,而風暴吹襲對澳門賭場收入有影響,加上澳門氣象局被批評多次沒有按實際情況而懸掛適當風球(由2007年至今至少13次,而同期香港天文台則只有約3次),網民以香港李氏力場為藍本,衍生出「賭牆」惡搞文化。

2016年8月2日,澳門受颱風妮妲吹襲,氣象局在實測烈風下仍維持三號風球,拒絕改掛八號風球,市民要在當天早上妮妲最接近澳門之時在暴風雨下冒著危險上班,網民諷刺澳門的「賭牆」更勝香港的「李氏力場」。事後公眾猛烈批評及譴責局長馮瑞權,要求其辭職。兩天後(4日),馮在公眾壓力下道歉,承諾會重新檢視及修改懸掛風球的行政法規內的各項標準。惟市民認為他不適合當局長,應該要辭職。

科學解釋

香港一帶區域於2000年代後期較少受熱帶氣旋吹襲,原因在於香港東南的南海的中層氣流經常出現高氣壓,「擋走」了低氣壓的熱帶氣旋[106]。換言之所謂的「李氏力場」並非真正的力場,而是香港和澳門附近的高氣壓。但有人認為,這些高氣壓,正正就是「李氏力場」製造出來以阻擋熱帶氣旋,更是「李氏力場」真正存在的「證據」[107]

至於八號或以上信號的發出時間,甚少與主流工作時間(幾乎)完全重疊,因而不能為大多數上班族提供全日「打風假」,也可以解釋是因一星期有168小時,但主流工作時間一般僅有約45至50小時,僅佔約27%至30%,所以「命中率」偏低也是無可厚非。

流行文化

「李氏力場」的流傳程度非常高,不少流行文化都有其蹤影。

2010年

2010年4月1日愚人節,香港免費報章《都市日報》舉行「18年後都市日報」惡搞活動,發行了「出版日期」為2028年4月1日之《都市日報》,公開讓讀者投稿「創作」2028年4月1日的「新聞」,其中一篇作品,就是「俗稱『李氏力場』的熱帶氣旋屏蔽系統研發成功,因此天文台決定廢除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108]」。

網民「赤沙之狐」製作了「李氏力場」Flash遊戲,玩法是在東南亞地圖上,有大量熱帶氣旋,一旦熱帶氣旋靠近香港,即要開啟「李氏力場」並把鼠標移至其風眼將之彈走(颱風可合并而增強,按「李氏力場」之後要待一會兒),以免其吹襲香港,一旦香港被其吹襲,恒生指數即急速下跌,下跌至零或負數時,遊戲即結束 [109]

2013年

無綫電視劇集《衝上雲霄II》,張智霖飾演的飛機師「Cool魔」,向憂慮颱風襲港影響航機升降的同事說:「你不知道香港有堵牆保護嗎?就算有颱風也會晚上才來,第二天就走了」,即為暗喻「李氏力場」使熱帶氣旋「晚來朝去」[110][111]

2015年

雅虎香港製作了一條以「李氏力場」為題的攪笑宣傳片[112],講述2012年8月17日,颱風啟德逼近香港,操帶潮洲口音粵語的「李先生」向一名「力場部」職員指示:全港18區,每區一名「李氏同鄉」按一個鈕,便能「發動」「李氏力場」;該「力場部」職員表示有6名「李氏同鄉」因事不能按鈕,在少了6人下,恐「李氏力場」力量不足,但「李先生」仍堅持「發動」「李氏力場」,「力場部」職員無奈照辦,結果雖「發動」了「李氏力場」,但疑因少了6人按鈕以致力量不足,結果被啟德「突破」,最後電台廣播,稱天文台將於10分鐘內懸掛八號風球(發出八號信號),一眾上班族喜獲「打風假」,欣喜若狂。

現實中,2012年8月17日確實因颱風啟德襲港而發出了八號信號,可惜發出時間為8月16日晚上10:15,8月17日上午6:20便改發三號信號,又是「晚來朝去」,對大多數上班族而言,完全「無用」。

2016年

8月1日中午,颱風妮妲襲港在即,香港政府新聞網的facebook專頁發佈相關消息時,提及「李氏力場」:「李氏力場今次會唔會發揮作用呢?」[113]。有網民認為,這是連香港政府官方,也承認「李氏力場」真正存在。

代表作

「證據」

以下列出1995年後不少能夠證明李氏力場存在的「證據」,可見全部熱帶氣旋的路徑方向,都是先向香港附近一帶移動,但最後也會改為採取偏離香港、對香港威脅較小之移動路徑,甚至反方向移動或突然急劇減弱。当中就像是遇到甚麼力量阻擋,刻意和香港保持距離似的。這還未計算部份熱帶氣旋雖然使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但「不合時機」的情況。

實際情況

上述的熱帶氣旋移動路徑其實都能用氣象學角度解釋,見下表:

熱帶氣旋名稱 年份 實際情況
西馬侖 2006年 受到東北季候風阻礙,滯留一段時間後改向西南移動。
薔薇 2008年 受到「雙颱效應」(或「藤原效應」)影響,被其他熱帶氣旋牽制而出現飄忽不定的路徑。
芭瑪 2009年 受到「雙颱效應」(或「藤原效應」)影響,再受到東北季候風阻礙,路徑飄忽不定。
鮎魚 2010年 受到東北季候風影響,路徑飄忽不定。
獅子山 2010年 受到「雙颱效應」(或「藤原效應」)影響,被其他熱帶氣旋牽制而出現飄忽不定的路徑。
艾利 2011年 由始至終都沒有預測會吹襲香港,使艾利剛好觸及香港警戒範圍的短暫西北路徑只是短期波動。
天秤 2012年 受到「雙颱效應」(或「藤原效應」)影響,被其他熱帶氣旋牽制而出現飄忽不定的路徑。
羅莎 2013年 西馬侖「翻版」,受到東北季候風阻礙,滯留一段時間後改向西南移動。
紅霞 2015年 副熱帶高壓脊減弱,紅霞移至該高壓脊的西側,因而轉向東北移動,吹襲台灣和日本。
蓮花 2015年 受到「雙颱效應」(或「藤原效應」)影響,被其他熱帶氣旋牽制而出現飄忽不定的路徑。
蘇迪羅 2015年 受到副熱帶高壓脊影響, 因而避开香港並趨向台灣。
天鵝 2015年 受到「雙颱效應」(或「藤原效應」)影響,被其他熱帶氣旋牽制而出現飄忽不定的路徑。
莫蘭蒂 2016年 受到台灣島地形影響,因而避開香港並趨向福建。
艾利 2016年 受到東北季候風影響,路徑飄忽不定。

參考文獻

引用出處

  1. ^ 「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還是「懸掛」風球? 昔日香港天文台總部警署等部份政府建築物前,設有「信號站」,當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時,會在各信號站懸掛俗稱「風球」或「波」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實物標誌,以讓市民(尤其是漁民)得悉,結束時「除下」,故稱「懸掛/除下風球」,或稱「掛波/扯波/落波」等。1960年代,全港曾多達42個信號站。隨著電子傳媒和通信科技的急速發展和普及,「懸掛實物標誌」的做法已顯得過時,1970年代起漸漸淘汰,信號站陸續結束運作,至2001年12月31日,最後一個信號站——長洲信號站結束運作,「懸掛/除下風球」在香港正式成為歷史。從此「懸掛風球」、「仍然懸掛」、「除下風球」分別改稱「發出信號」、「仍然生效/維持」、「取消信號」。雖然「懸掛/除下風球」、「掛波/扯波/落波」等已成歷史詞彙,但由於已深入民心多年,故民間至今仍保留作為俗稱。本條目根據事件發生年份,2001年及之前的事件稱「懸掛/除下風球」,2002年起則稱「發出/取消信號」。
  2. ^ 勞工處 颱風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小冊子。,第25頁的建議
  3. ^ 香港天文台 教育資源 淺談酷熱天氣。 (二) 熱帶氣旋
  4. ^ 空氣極度污染 元朗指數逾200,香港《蘋果日報》,2012年8月2日,受颱風蘇拉外圍下沉氣流影響,香港出現極端高溫及嚴重空氣污染。
  5. ^ 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可能達至嚴重水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15年8月7日,受超強颱風蘇迪羅外圍下沉氣流影響,香港出現極端高溫及嚴重空氣污染。
  6. ^ 李氏力場與香港人辦公時間的關係 網民製作的統計圖表,統計自1997年7月至2015年7月,天文台發出(懸掛)八號或以上信號(風球)的時間、與主流上班時間重疊的情況,發出(懸掛)八號或以上信號(風球)時間為藍色、主流工作時間為黃色,兩者重疊為綠色,可見相比藍黃兩色,綠色明顯偏少。
  7. ^ 黃子華 2006 兒童不宜 颱風篇黃子華棟篤笑系列的第9輯:《兒童不宜》,其中一段譏諷香港的「盼風文化」及八號信號總是「晚來朝去」。
  8. ^ 網民繪製譏諷八號或以上信號只會在深夜或假日發出的漫畫。
  9. ^ 天文台指掛波不涉經濟 強調市民安全最重要,《am730》,2010年10月26日
  10. ^ 學生信有「李氏力場」 天文台長:梗係無啦! ,《蘋果日報》,2014年5月10日
  11. ^ 無咁嘅事~學生信有「李氏力場」 天文台長:梗係無啦!,《蘋果日報》Facebook專頁,2014年5月10日
  12.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1999年八號或以上風球
  13.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1946年至今八號或以上風球/信號
  14. ^ 唔放假都唔黎打風!!!,hk.politics新聞組,1999年8月22日,網民就颱風森姆於星期日襲港的討論(該年唯一為大多數上班族提供全日「打風假」的颱風約克,當時尚未襲港)
  15.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0年八號或以上風球
  16.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1年八號或以上風球
  17. ^ 商界質疑天文台掛錯波,《星島日報》,2001年7月26日
  18. ^ 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 颱風玉兔代表商界的立法會議員田北俊颱風玉兔襲港期間是否應懸掛八號風球,向時任天文台台長林鴻鋆提出質疑的信件。
  19. ^ 問責官隱形任由台長「祭旗」蘋果日報》,2006年8月5日
  20. ^ 天 氣 稿 第 110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1. ^ 天 氣 稿 第 134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2. ^ 香港氣象交流中心 強烈熱帶風暴黃蜂
  23. ^ 天文台網頁 在黃蜂影響下,本港各站在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時所錄得的最高陣風、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及風向
  24. ^ 天 氣 稿 第 042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5. ^ 天 氣 稿 第 079 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6. ^ 香港氣象交流中心 超級颱風伊布都
  27. ^ 天文台捱轟 太早除風球 颱風過後上班族迫爆車站蘋果日報》,2003年7月25日
  28. ^ 香港網絡大典 李氏力場對抗熱帶氣旋記錄表
  29. ^ 香港氣象交流中心 超級颱風珍珠
  30.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1年7月至2008年8月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31.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4年7月至2007年8月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32. ^ 點解唔掛八號波?蘋果日報》,2006年8月4日
  33. ^ 三號風球下被垃圾筒K.O.的女人,2006年颱風派比安襲港期間的新聞片段
  34. ^ 請用科學來說服我──寫於「三號」風球之後香港獨立媒體網》,2006年8月6日,其中一篇譴責天文台在派比安襲港時只發出三號信號的文章
  35. ^ 台長拒認錯﹕掛波無酌情,《星島日報》,2006年8月5日
  36. ^ 你知道天文台欺騙了你嗎?》,《氣象‧人‧語》,2006年8月3日
  37. ^ 天文台長聞風不動蘋果日報》,2006年8月5日
  38.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1997年1月至2006年8月八號或以上風球/信號
  39.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組織圖
  40. ^ 香港天文台2006年熱帶氣旋警告系統檢討及2007年新措施
  41. ^ 提早收市港股瀉646點蘋果日報》,2007年8月11日
  42.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8年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43.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9年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44.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45. ^ 今日酷熱33℃ 空氣污染指數高 ,《蘋果日報》,2010年9月1日
  46. ^ 「獅子山」釀空污 藍帽子跑山中暑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2010年9月1日
  47. ^ 南海中層高氣壓 擋襲港颱風,《明報》,2010年10月23日
  48. ^ 李氏力場2011年首次開動,《肥醫生@西九龍貧民區》網誌,2011年5月10日
  49. ^ 天降假期喜睇戲影浪蘋果日報》,2011年9月30日
  50.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51. ^ 2011年9月30日收市指數蘋果日報》,2011年10月1日
  52.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12年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53. ^ 港股「打大風」 下一站萬八蘋果日報》,2012年7月24日
  54. ^ 淡友屠牛逐層剝蘋果日報》,2012年7月25日
  55. ^ 預計今晚及未來兩日空氣污染指數會維持於「甚高」水平《香港政府新聞網》,2012年8月24日
  56. ^ 受布拉萬影響 天秤今「打回頭」蘋果日報》,2012年8月26日
  57. ^ 「天秤」餘威 明後日33℃東方日報》,2012年8月26日
  58. ^ 「天秤」走了 今明續酷熱東方日報》,2012年8月27日
  59.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12年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60.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13年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61. ^ 兩點前落波 打工仔鬧天文台玩嘢 來回三個鐘 為返工兩小時蘋果日報》,2013年8月15日
  62. ^ 12年兩個尤特 三個1:40巧合蘋果日報》,2013年8月15日
  63. ^ 如何決定轉波,《天文台網誌》,2013年8月16日
  64. ^ 中秋節假期的不速之客,《天文台網誌》,2013年9月19日
  65.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14年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66. ^ 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嚴重水平《香港政府新聞網》,2014年7月22日
  67. ^ 空氣污染爆錶蘋果日報》,2014年9月20日
  68.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15年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69. ^ 【氣象講場】1946年來8、9月首次冇風打 力場作怪? ,《蘋果日報》,2015年9月30日
  70. ^ 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可能達至嚴重水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15年8月7日,受超強颱風蘇迪羅外圍下沉氣流影響,香港出現極端高溫及嚴重空氣污染。
  71. ^ 15個一般及路邊空氣監察站昨宣告淪陷,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一度達10+,屬最高嚴重水平。下午4時污染達到高峯,其中14站標誌一律轉黑蘋果日報》,2015年8月8日
  72. ^ [1] 環境保護署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過去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記錄,2015年8月
  73. ^ 天文台昨錄36.3℃ 130年來最熱高溫持續 今有狂風雷暴蘋果日報》,2015年8月9日
  74. ^ 破高溫紀錄的一天,天文台新聞公報,2015年8月8日
  75. ^ 酷熱的二零一五年夏季,《天文台網誌》,2015年9月25日
  76. ^ 今高溫35.6度 半世紀最火熱7月天 空氣污染爆錶全黑色警告
  77. ^ 35.6℃高溫襲港 半世紀7月最熱 首次16個空氣監測站全爆錶
  78. ^ 【來勢洶洶】天文台發出咗三號強風信號!,《政府新聞網》,2016年8月1日 12:18
  79. ^ 「鮎魚」未到污染先到 多區空氣污染爆燈
  80. ^ 熱浪趕在鮎魚前端逼港 半世紀最熱9月天 暫最高34.9度
  81. ^ 今夏酷熱日 勢破132年紀錄
  82. ^ 今年38日酷熱 53年新高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10-09.
  83. ^ 專家指受東北季候風影響 十月受颱風吹襲無常見
  84.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1974年至2016年10月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85. ^ 海馬襲港42年來最遲掛的8號波
  86. ^ 【十月打風】近21年來首個十月八號波 「海馬」史上第4遲襲港
  87. ^ 18年來最早8號風 早來颱風有玄機?
  88. ^ 6月上旬掛8號波 18年來首次
  89. ^ 苗柏襲港:首個風掛8號 對上一次係幾時?
  90. ^ 八號風球「苗柏」持久力不足 打工仔想放假?勿抱太大期望!
  91. ^ 打邊爐都耐過你 洛克成33年短命8號波之一
  92. ^ 【洛克風球】史上第三短八號波 天文台料晚上有驟雨 夜校復課
  93. ^ 天文台掛8號波 網民鬧爆:有史以來最快
  94. ^ 【短命8號波】助理台長指依路徑和安全判斷 聽眾不接受解釋 質疑星期日影響少才掛波
  95. ^ 弱勢8號波8站數據無一達標 天文台再惹質疑
  96. ^ 洛克襲港:八號波,有冇錯?
  97. ^ 天文台指納沙與海棠下沉氣流致天氣酷熱
  98. ^ 雙旋夾台港受氣流影響多區36°C 明日續熱爆
  99. ^ 天文台錄34.8℃今年最高溫! 8區更達37℃
  100. ^ 納沙下沉氣流影響 全港15區污染達10+爆錶
  101. ^ 空氣污染嚴重 三區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爆標」
  102.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06年8月至2017年8月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103. ^ 這裡以六天工作制,每天工作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6時,如八號信號下午2時仍然生效,該天便不用上班為例。另外不包括少部分在晚間工作的上班族情況
  104. ^ 不包括因補課或其他活動而需在星期六及長假期間回校的個別情況
  105. ^ 譏諷「李氏力場」抵擋世界末日的漫畫
  106. ^ 南海中層高氣壓 擋襲港颱風,《明報》,2010年10月23日
  107. ^ 李氏力場堅 十號波都冇假放 《蘋果動新聞 HK Apple Daily》,2013年8月15日,在片段1:23秒,解說高氣壓「擋走」熱帶氣旋
  108. ^ 〈18年後都市日報〉,《都市日報》,2010年4月1日
  109. ^ 林忌. 李氏力場遊戲. [2014年2月7日]. 
  110. ^ 無綫電視劇集《衝上雲霄II》,張智霖飾演的飛機師「Cool魔」暗喻「李氏力場」使熱帶氣旋「晚來朝去」的對白
  111. ^ Chilam露出鳥 吸218萬觀眾 ,《蘋果日報》,2013年7月24日
  112. ^ 「李氏力場」運作大揭秘!見證打工仔大戰「李氏力場」今次誰勝誰負?雅虎香港
  113. ^ 【來勢洶洶】天文台發出咗三號強風信號!,《政府新聞網》,2016年8月1日 12:18

傳媒報道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