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公司
外觀
中央電影公司(英文:Central Motion Pictures Company),全名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影。1954年9月1日成立,半世紀以來走過「健康寫實主義」到「臺灣新電影」的發展目標;迄今製作之劇情片有230多部,培植李行、李安、侯孝賢、蔡明亮及楊德昌等知名電影導演,成為大多數台灣人的歷史記憶的一部份;其中,深獲國際好評的有《喜宴》、《飲食男女》、《愛情萬歲》、《河流》等。新銳導演吳宏翔的處女作《心靈之歌》是中影拍的最後一部電影。目前中影主要業務是代理國外(非荷里活)文藝電影,最大宗收入為不動產租金收入。
- 中影擁有完整的影業垂直整合系統﹝從製片、攝影棚、沖印、杜比錄音、剪輯、發行到映演機構﹞,體系內有中影文化城、中影後製中心、真善美戲院、梅花戲院。
大事紀要
- 1954年,中影發行第一部電影《梅崗春回》。
- 2005年,隨着「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中影與中國電視公司及中國廣播公司等原來是中國國民黨所經營的媒體,股份移轉給由「榮麗投資公司」(中國時報集團的控股公司)擁有。
- 2006年2月28日,中影文化城及製片廠宣佈停止營運。文化城留下5位員工,與鄰近的中影製作中心續留人員共約10人,看管中影片庫及文化城內電器設備。
- 2006年5月,中影民營化,由羅玉珍女士及莊婉均女士購入國民黨名下之82.56%中影股權,委任合約介紹人、國民黨中常委、立法委員蔡正元任董事長,新經營團隊進駐中影,同時欲將中央電影公司的全名改為「中影股份有限公司」(但經濟部尚未通過此項變更登記),新任董事長為蔡正元、副董事長為莊婉均。
- 2006年6月23日,中央電影公司董事會通過將中央電影公司的全名改為「中影股份有限公司」,仍然簡稱「中影」。
(請注意:以下文字來源可疑,未能盡信。)
- 2006年7月,蔡董事長收回台銀持有之特別股,遭到官股提出假處分等民事訴訟,台銀及合庫並遭蔡正元趕出董事會。
- 2006年10月,新買方解任蔡正元董事長職位。據報導,蔡正元涉嫌以偽造文書手法,將買方持有中影股權之控股公司股份全數過戶至自己及其兒子蔡博倫名下。新買方發存證信函要求蔡正元立即辭去中影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並要求歸還佔有之中影股權,並因此衍生許多法律訴訟。
- 2007年1月,新買方召開董事會,選出新任董事長吳成麟先生。蔡正元及其立法院助理群隨即退出中影辦公室,並攜走中影所有之現金、存摺、支票及債券基金共計新台幣五億七千萬元。
- 2007年3月,蔡正元另行於台北市忠孝東路租屋成立辦公室,以薪資要求員工選邊站,共有五名中影老員工和蔡正元立法院助理群至中影上班。但蔡正元以其仍擁有之法定身份,以律師函要求客戶及承租戶一律匯入其中影帳戶,但拒絕由中影公司帳戶支付中影一切大樓之水電費、管理保全費、事務費、維修費、公司貨款等,新買方以自有資金支應一切費用,以維持有半世紀優良傳統之中影公司能得以繼續營運。
- 2007年5月,蔡正元以其具登記名義董事長身份,欲將中影業務中之電影拍片、製片、發行、放映廢除,並由其國會助理暨原中影業務部副理李奕杜提出變更登記。經中影買方提出陳情後,經濟部、行政院新聞局及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均將申請駁回,半世紀來之台灣電影文化旗艦險遭浩劫。
- 2007年6月,中央投資公司向蔡正元提出假扣押及假處分,並使用國民黨立委提名權影響力,連同中影新買方強力要求其交出遭霸佔已久之經營權。蔡正元原欲利用其自行召開之中影股東會,通過減資、資產處分以及廢除電影拍片、製片、發行、放映業務之公司章程變更,遭到郭台強、莊婉均等買方以律師存證信函阻止股東會召開,並用股東會中以肢體動作強力阻撓。
中影官方資料
中央電影公司電影技術中心(前身為國民黨營中影製片廠)於民國95年12月民營化之後,隸屬新經營團隊進駐之後由業務部管轄,中影公司新任董事長為吳成麟先生;新任業務部經理為徐金珠小姐;本技術中心下設技術總監一名,掌管技術、沖印兩組。
技術中心位於環境優美的士林外雙溪,地處依山傍水人文薈萃之地,擁有四十六年電影製片歷史的優良傳統,期間為台灣電影製作出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留名影史的光影記憶,培養出為數眾多的電影技術人才,目前台灣電影技術中堅多出自此一片廠可以佐證,是台灣最重要且是唯一整合攝影、燈光、剪輯、錄音、沖映、放映的電影專業技術環境!本中心不僅擁有數座國內唯一媲美荷里活環球影城的收音場棚,還有最具規模的杜比認證混音空間,業界標準ARRI 535B電影攝影機,ARRI全系列HMI燈光組,專業AVID非線性電影剪輯系統,最完善的電影沖映放映環境,是台灣電影技術人才養成最重要的媒體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