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層
外观
電子層,或稱電子殼或電子殼層,是原子物理學中,一組擁有相同主量子數n的原子軌道。電子層組成為一粒原子的電子序。這可以證明電子層可容納最多電子的數量為(但倒数第一层只能容纳2个,倒数第二层只能容纳8个,倒数第三层只能容纳18个),這種全滿的電子層稱為「閉合殼層」。
亨利·莫塞萊和查尔斯·巴克拉的X-射線吸收研究首次於實驗中發現電子層。巴克拉把它們稱為K、L和、M(以英文字母排列)等電子層。這些字母後來被n值1、2、3等取代。它們被用於分光鏡的西格班記號法。
電子層的名字起源於波耳模型中,電子被認為一組一組地圍繞著核心以特定的距離旋轉,所以軌跡就形成了一個殼。
历史
主电子层
电子层从内向外分别是:K,L,M,N,O,P以及Q,或记作1,2,3,4,5,6以及7。
亚层
每个电子层由至少一个亚层组成,且每一个都占据了一个原子轨道。比如,最里面的主电子层(K)有一个亚层1s;L层有两个亚层,2s和2p;M层有3s,3p和3d;N层有4s,4p,4d和4f;O层有5s,5p,5d,5f亚层,理论上可以有更多亚层,但锕系元素的电子层都只占有5f亚层的一部分。
亚层符号 | ℓ | 极限电子数 | 主层 | 命名來源 |
---|---|---|---|---|
s | 0 | 2 | 每个主层 | sharp |
p | 1 | 6 | 第二层及以上 | principal |
d | 2 | 10 | 第三层及以上 | diffuse |
f | 3 | 14 | 第四层及以上 | fundamental |
g | 4 | 18 | 第五层及以上 | f 的后一个字母 |
参考资料
- Tipler, Paul & Ralph Llewellyn (2003). Modern Physics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ISBN 0-7167-4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