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行政区划
西晋的行政区划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于原蜀汉和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了两个州,最终灭亡时共有二十一州。
概況
西晉時繼承曹魏的豫、兗、青、徐、雍、涼、冀、幽、并、荊、揚、梁、益14州,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中國,得原吳的揚、荊、交、廣4州,並在司隸地區設置司州。晉武帝在位期間從雍、涼2州中分出設置秦州,分益州南中地區設置寧州,分幽州遼東地區設置平州,共計19州。晉惠帝在位期間分荊、揚2州設置江州,晉懷帝在位期間分荊、江、廣3州設置湘州,最終得21州。
疆域
西晉承襲曹魏領土,統一後領有孫吳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肅、雲南,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官制
州級
西晉各州的長官仍按照東漢末及曹魏舊制,設置刺史或牧,但州牧僅為少數,由資望高的重臣擔任,設置視人而定,如衛瓘為青州刺史,後加青州牧;東海王司馬越為豫州牧。牧秩二千石,刺史為六百石。東漢末以後,刺史還掌握兵權,有都督出鎮地方兼刺史之制,西晉不少州也由都督兼任刺史,負責本州軍事、民政或鄰近數州軍事,稱號以都督諸軍為上,監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權任各有差別。但有的都督並不兼任刺史。這一時期,亦有單為刺史而不領兵者,稱為單車刺史。 其輔官有別駕、治中、諸曹從事等。
郡級
西晉各郡設置太守。王國為皇子或皇族封地,地位同郡;國置相,太康十年(289年)後改為內史,由朝廷任命,性質同太守,皆為第五品。
西晉因曹魏諸王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壅隔,以致孤立而亡。晉武帝為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在泰始元年(265年)初大封同姓藩王,依人口多寡封國諸王,有大國、次國、小國三種類型,如平原、汝南、琅邪、扶風、齊、為大國;梁、趙、樂安、燕、安平、義陽為次國,其餘為小國。但藩王大都留於京師或出任都督,並不至所封之國,咸寧三年(277年)始遣藩王赴國,分別規定所封戶數、領軍人數等,實際上未全部實行,藩王仍僅食租稅,王國官並不掌握地方政權,「法同郡縣,無成國之制」。西晉藩王擁有的很大權力,主要不是源於所轄王國,而是來自領兵出鎮地方。最終,日漸權大的諸王引起了「八王之亂」,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縣級
西晉各縣大者設縣令,小者設縣長。至於公國、侯國,其地位同縣。
其他
三國時,魏﹑吳均在其州縣境內屯田,設置各級農官管理。西晉泰始二年後,罷廢各級農官,或改置為郡縣。
兩漢時,西域設都護府,東漢安帝始設長史府,以班勇為西域長史,長史駐地不一。魏晉時,據樓蘭古城出土魏晉簡牘文書,知這時長史府治海頭(今新疆若羌東北樓蘭古城)。
沿革
以下州郡縣沿革,根據近人著作及有關之史志典籍整理而成,主要依據書目如下:
其餘書目見參考資料覽。見於《晉書·地理志》,後世典籍無明確交代或記載不清楚之縣份列為無考縣份。
司州
兗州
豫州
冀州
幽州
平州
西晉泰始十年(274年)分幽州遼東地區5郡設置平州。[參 1]州治所在襄平縣(今遼寧省遼陽市)。範圍在今遼寧省鐵嶺、新民、朝陽以南及撫順、丹東以西,北朝鮮一部分。後於東晉初年為鮮卑人慕容為鮮卑族慕容氏的首領慕容廆控制此地。
郡級行政區
- 遼東郡
- 曹魏舊郡,郡治襄平縣(今遼寧省遼陽市),領襄平、汶、安市、新昌、西安平、北豐、平郭、東沓、遼隊9縣。西晉時北豐、平郭、東沓、遼隊4縣已不可考証,增置居就、樂就、力城3縣(不詳何時)。咸寧三年(277年)封齊王司馬攸之子司馬蕤為遼東王,遼東郡改為遼東國,太康四年(283年)徙封東萊王,廢國為郡。[參 2]西晉末領襄平、汶、安市、新昌、西安平、居就、樂就、力城8縣。
縣級行政區
平州(州治:襄平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平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昌黎郡 (2) |
昌黎縣 | 昌黎縣 | 今遼寧省義縣 | 昌黎郡(265-316) | |
賓徒縣 | 今遼寧省錦州市北 | 昌黎郡(265?-316) | 疑晉時置縣。 | ||
遼東郡 (8) |
襄平縣 | 襄平縣 | 今遼寧省遼陽市 | 遼東郡(265-316,遼東國277-283) | |
汶縣 | 今遼寧省營口市 | 遼東郡(265-316,遼東國277-283) | |||
安市縣 | 今遼寧省營口市東北 | 遼東郡(265-316,遼東國277-283) | |||
新昌縣 | 今遼寧省海城市東北 | 遼東郡(265-316,遼東國277-283) | |||
西安平縣 | 今遼寧省丹東市 | 遼東郡(265-316,遼東國277-283) | |||
居就縣 | 今遼寧省鞍山市東南 | 遼東郡(?-316,遼東國277-283) | 晉時置縣。 | ||
樂就縣 | 疑在今遼寧省遼東半島一帶 | 遼東郡(?-316,遼東國277-283) | 晉時置縣。 | ||
力城縣 | 疑在今遼寧省遼東半島一帶 | 遼東郡(?-316,遼東國277-283) | 晉時置縣。 | ||
北豐縣 | 今遼寧省瓦房店市 | 遼東郡(?) | 無考縣份。 | ||
平郭縣 | 今遼寧省蓋州市 | 遼東郡(?) | 無考縣份。 | ||
東沓縣 | 今遼寧省普蘭店市 | 遼東郡(?) | 無考縣份。 | ||
遼隧縣 | 今遼寧省海城市 | 遼東郡(?) | 無考縣份。 | ||
玄菟郡 (3) |
高句麗縣 | 高句驪縣 | 今遼寧省瀋陽市東 | 玄菟郡(265-316) | |
望平縣 | 今遼寧省瀋陽市西 | 玄菟郡(265-316) | |||
高顯縣 | 今遼寧省鐵嶺市 | 玄菟郡(265-316) | |||
樂浪郡 (6) |
朝鮮縣 | 朝鮮縣 | 今朝鮮平壤市城區 | 樂浪郡(265-316) | |
屯有縣 | 今朝鮮黃海北道黃州郡 | 樂浪郡(265-316) | |||
渾彌縣 | 今朝鮮平安南道安州市東南 | 樂浪郡(265-316) | |||
遂城縣 | 今朝鮮平壤市西 | 樂浪郡(265-316) | |||
鏤方縣 | 今朝鮮平安南道陽德郡 | 樂浪郡(265-316) | |||
駟望縣 | 今朝鮮平壤市東北 | 樂浪郡(265-316) | |||
帶方郡 (7) |
帶方縣 | 帶方縣 | 今朝鮮黃海北道沙里院市南 | 帶方郡(265-316) | |
列口縣 | 今朝鮮黃海南道殷栗郡大同江入海口南岸 | 帶方郡(265-316) | |||
南新縣[註 1] | 今朝鮮黃海南道信川郡北 | 帶方郡(265-316) | 曹魏為昭明縣,晉時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名。 | ||
長岑縣 | 今朝鮮黃海南道長淵郡北 | 帶方郡(265-316) | |||
提奚縣 | 今朝鮮黃海北道平山郡西南 | 帶方郡(265-316) | |||
含資縣 | 今朝鮮黃海北道瑞興郡 | 帶方郡(265-316) | |||
海冥縣 | 今朝鮮黃海南道海州市一帶 | 帶方郡(265-316) |
并州
西晉并州州治所在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範圍在今山西省中部以北的太原、長治、晉城、晉中、陽泉4市全境,呂梁、忻州2市中東部,大同、朔州2市南部一帶。永興元年(304年)劉淵在平陽建立漢國以後,除太原郡一帶,并州各地大多淪陷。[參 3]建興四年(316年)十二月,并州刺史劉琨棄守晉陽逃亡幽州,并州全境易手。[參 4]
郡級行政區
西晉并州領太原、上黨、西河、樂平、雁門、新興6郡,至西晉末不變。
- 太原郡
- 曹魏舊郡,郡治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領晉陽、陽曲、榆次、於離、盂、狼孟、陽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鄔13縣。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瓖為太原王,太原郡改為太原國。永安元年(304年)三月司馬穎封其子司馬廓為中都王,太原國改為中都國,[註 2]光熙元年(306年)十月中都王司馬廓被殺,國廢為太原郡。晉末廢狼孟縣,領晉陽、陽曲、榆次、於離、盂、陽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鄔12縣。
- 上黨郡
- 曹魏舊郡,郡治泫氏縣(今山西省高平市)[參 5],領泫氏、壺關、潞、屯留、長子、高都、襄垣、銅鞮、涅、陭氏、穀遠、陽阿12縣。西晉初陽阿縣改屬樂平郡,廢陭氏、穀遠2縣,增置武鄉縣。西晉末領泫氏、屯留、長子、壺關、高都、銅鞮、涅、襄垣、潞、武鄉10縣。
- 西河國
- 曹魏舊郡,咸寧三年(277年)封陳王司馬斌為西河王,西河郡改為西河國。[參 6][參 7]郡治茲氏縣(今山西省汾陽市),領茲氏(西晉初名隰城縣)、離石、中陽、界休4縣。光熙元年(304年)為劉淵攻取。
- 雁門郡
- 曹魏舊郡,郡治廣武縣(今山西省代縣西南),領廣武、原平、汪陶、劇陽4縣。西晉初置崞、葰人、繁畤3縣,新興郡平城、馬邑2縣來隸,廢劇陽縣。永嘉以後置樓煩、陰館2縣,廢汪陶、葰人2縣,西晉末領廣武、原平、平城、馬邑、崞、繁畤、樓煩、陰館8縣。
- 新興郡
- 曹魏舊郡,郡治九原縣(今山西省忻州市),領九原、定襄、雲中、廣牧、平城、馬邑、慮虒7縣。西晉初廢慮虒縣,平城、馬邑2縣移屬雁門郡,新置晉昌縣。元康年間(291-299)一度更名晉昌郡。[參 8][註 3]西晉末領九原、定襄、雲中、廣牧、晉昌5縣。
縣級行政區
并州(州治晉陽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并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太原郡 (12) |
晉陽縣 | 晉陽縣 | 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陽曲縣 | 今山西省陽曲縣西南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榆次縣 | 今山西省晉中市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於離縣 | 地望不詳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盂縣 | 今山西省陽曲縣北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陽邑縣 | 今山西省晉中市南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大陵縣 | 今山西省文水縣東北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祁縣 | 今山西省祁縣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平陶縣 | 今山西省文水縣南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京陵縣 | 今山西省平遙縣東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中都縣 | 今山西省平遙縣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鄔縣 | 今山西省平遙縣西南 | 太原郡(265-316,太原國265-304,中都國304-306) | |||
狼孟縣 | 今山西省陽曲縣 | 太原國(265-?,太原郡265) | 西晉末時廢縣。[參 9] | ||
上黨郡 (10) |
泫氏縣 | 泫氏縣 | 今山西省高平市 | 上黨郡(265-316) | |
屯留縣 | 今山西省屯留縣北 | 上黨郡(265-316) | |||
長子縣 | 今山西省長子縣 | 上黨郡(265-316) | |||
壺關縣 | 今山西省潞城市西 | 上黨郡(265-316) | |||
高都縣 | 今山西省晉城市 | 上黨郡(265-316) | |||
銅鞮縣 | 今山西省沁縣南 | 上黨郡(265-316) | |||
涅縣 | 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 | 上黨郡(265-316) | |||
襄垣縣 | 今山西省襄垣縣北 | 上黨郡(265-316) | |||
潞縣 | 今山西省潞城市東北 | 上黨郡(265-316) | |||
武鄉縣 | 今山西省榆社縣北 | 上黨郡(?-316) | 晉時析涅縣西北置武鄉縣。[參 10] | ||
陭氏縣 | 今山西省臨猗縣 | 上黨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參 11] | ||
穀遠縣 | 今山西省沁源縣南 | 上黨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參 12] | ||
西河國 (4) |
隰城縣 | 隰城縣 | 今山西省汾陽市 | 西河國(265-316,西河郡265-277) | 曹魏為茲氏縣,西晉時改名隰城縣。[參 6] |
離石縣 | 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 西河國(265-316,西河郡265-277) | |||
中陽縣 | 今山西省孝義市 | 西河國(265-316,西河郡265-277) | |||
界休縣 | 今山西省介休市東 | 西河國(265-316,西河郡265-277) | |||
樂平郡 (4) |
沾縣 | 沾縣 | 今山西省和順縣北 | 樂平郡(265-316) | |
樂平縣 | 今山西省昔陽縣 | 樂平郡(265-316) | |||
上艾縣[註 4] | 今山西省陽泉市東南 | 樂平郡(220-265) | |||
轑陽縣 | 今山西省左權縣 | 上黨郡(265-?)→樂平郡(?-316) | 曹魏為陽阿縣,西晉時改名轑陽縣。[參 13] | ||
壽陽縣[註 5] | 今山西省壽陽縣 | 樂平郡(?-316) | 西晉時析太原郡榆次縣東北置壽陽縣,西晉末廢縣。[參 14] | ||
雁門郡 (8) |
廣武縣 | 廣武縣 | 今山西省代縣西南 | 雁門郡(265-316) | |
原平縣 | 今山西省原平市 | 雁門郡(265-316) | |||
平城縣 | 今山西省大同市 | 新興郡(265-266?)→雁門郡(266?-316)[參 15] | |||
馬邑縣 | 今山西省朔州市 | 新興郡(265-266?)→雁門郡(266?-316){[參 16] | |||
崞縣 | 今山西省渾源縣西 | 雁門郡(?-316) | 西晉時復置縣。{[參 17] | ||
繁畤縣 | 今山西省渾源縣西南 | 雁門郡(?-316) | 西晉時復置縣。[參 18] | ||
樓煩縣 | 今山西省原平市東北中陽鄉大陽村 | 雁門郡(?-316) | 西晉末復置縣。[參 19] | ||
陰館縣 | 今山西省朔州市東南 | 雁門郡(?-316) | 西晉末復置縣。[參 19] | ||
劇陽縣 | 今山西省應縣東北 | 雁門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參 20] | ||
汪陶縣 | 今山西省應縣西 | 雁門郡(265-310前) | 西晉末已廢縣。[參 19] | ||
葰人縣 | 今山西省繁峙縣 | 雁門郡(?-310前) | 西晉時復置縣。西晉末已廢縣。[參 21] | ||
新興郡 (5) |
九原縣 | 九原縣 | 今山西省忻州市 | 新興郡(265-316,晉昌郡291?-295?) | 東漢末年僑治太原郡陽曲縣,後成為實縣,統領太原郡境內五原郡之民。[參 22] |
定襄縣 | 今山西省定襄縣 | 新興郡(265-316,晉昌郡291?-295?) | |||
雲中縣 | 今山西省原平市西 | 新興郡(265-316,晉昌郡291?-295?) | |||
廣牧縣 | 今山西省壽陽縣西北 | 新興郡(265-316,晉昌郡291?-295?) | |||
晉昌縣 | 今山西省定襄縣西北 | 新興郡(?-316,晉昌郡291?-295?) | 西晉時置縣。[註 7] | ||
慮虒縣 | 今山西省五台縣東北 | 新興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參 23] |
雍州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陝西省關中地區,甘肅省黃河以東地區,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全部。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漢趙主劉聰攻陷長安,俘晉愍帝,至此雍州淪沒。
郡級行政區
西晉雍州初領11郡,略陽(原名廣魏)、天水、南安、隴西、武都5郡於泰始五年(269年)移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5郡與陰平郡復歸雍州。元康六年(296年)陰平、武都2郡移屬梁州。七年(297年)略陽、天水、南安、隴西4郡移屬秦州。增置始平郡(266年置)。西晉末領7郡。
- 京兆郡
- 曹魏舊郡,郡治長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領長安、霸城、杜陵、鄭、新豐、藍田、上洛、商、長陵、高陸、池陽、陰槃、下邽13縣。西晉初省長陵縣,上洛、商2縣移屬上洛郡,下邽縣移屬馮翊郡,池陽縣移屬扶風郡,[註 8]馮翊郡萬年縣來隸。西晉末領長安、杜陵、霸城、藍田、高陸、萬年、新豐、陰槃、鄭9縣。
- 馮翊郡
- 曹魏舊郡,郡治臨晉縣(今陜西省大荔縣東朝邑鎮),領臨晉、頻陽、蓮勺、重泉、郃陽、夏陽、粟邑、萬年、祋祤、懷德10縣。西晉初省懷德、祋祤2縣,萬年縣移屬京兆郡,京兆郡下邽縣來隸,太康年間(280-289)臨晉縣改名大荔縣。晉惠帝時期置衙縣,旋廢。西晉末領大荔、下邽、重泉、頻陽、粟邑、蓮芍、郃陽、夏陽8縣。
- 扶風郡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司馬亮為扶風王,改為扶風國;太康十年改封南陽王司馬柬為秦王,封國移至於此,改為秦國,至秦王司馬鄴繼任晉皇帝後改為扶風郡。[參 24]郡治槐里縣(今陜西省興平市東南),泰始二年(266年)移治池陽縣(今陜西省涇陽縣西北),領槐里、安陵、武功、鄠、始平、郿、雍、汧、陳倉、美陽、茂陵、隃麋、栒邑、杜陽14縣。西晉初省茂陵、隃麋、栒邑、杜陽4縣;槐里、始平、武功、鄠4縣移屬始平郡(266年);京兆郡池陽縣來隸(約266年)。元康中(291-299)復置好畤縣。西晉末領池陽、郿、雍、汧、陳倉、美陽、好畤7縣。
- 安定郡
- 曹魏舊郡,郡治臨涇縣(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領臨涇、朝那、烏氏、西川、高平、彭陽6縣。西晉初新平郡鶉觚縣來隸,廢高平、彭陽2縣,增置陰密、都盧2縣。西晉末領臨涇、朝那、烏氏、西川、鶉觚、陰密、都盧7縣。
- 始平郡
- 泰始二年(266年)分扶風郡置。[參 25]咸寧三年(277年)封晉武帝司馬炎之子司馬裕為始平王,改稱始平國,至太康十年(289年)改封始平王司馬瑋為楚王,始平國除為郡。[參 26]郡治槐里縣(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領槐里、始平、武功、鄠4縣。咸寧四年(278年)增置蒯城縣,太康年間增置盩厔縣(283年後)。至西晉末不變。
縣級行政區
雍州(州治長安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雍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京兆郡 (9) |
長安縣 | 長安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 京兆郡(265-316) | |
杜陵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 京兆郡(265-316) | |||
霸城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 京兆郡(265-316) | |||
藍田縣 | 今陝西省藍田縣東 | 京兆郡(265-316) | |||
高陸縣 | 今陝西省高陵縣 | 京兆郡(265-316) | |||
萬年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 馮翊郡(265-266)→京兆郡(266-316) | |||
新豐縣 | 今陝西省渭南市南 | 京兆郡(265-316) | |||
陰槃縣[註 10] |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北 | 京兆郡(265-316) | |||
鄭縣 | 今陝西省華縣 | 京兆郡(265-316) | |||
長陵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 京兆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參 27] | ||
馮翊郡 (8) |
大荔縣 | 大荔縣 | 今陝西省大荔縣 | 馮翊郡(265-316) | 曹魏為臨晉縣,太康年間(280-289)改名。[參 28] |
下邽縣 | 今陝西省華縣西北 | 京兆郡(265-266)→馮翊郡(266-316) | |||
重泉縣 | 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南 | 馮翊郡(265-316) | |||
頻陽縣 | 今陝西省浦城縣西 | 馮翊郡(265-316) | |||
粟邑縣 | 今陝西省白水縣西北 | 馮翊郡(265-316) | |||
蓮芍縣 | 今陝西省浦城縣南 | 馮翊郡(265-316) | |||
郃陽縣 | 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 | 馮翊郡(265-316) | |||
夏陽縣 | 今陝西省韓城市西南 | 馮翊郡(265-316) | |||
祋祤縣 | 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 馮翊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參 29] | ||
懷德縣 | 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南 | 馮翊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 | ||
衙縣 | 今陝西省澄城縣西南 | 馮翊郡(290後-306前) | 晉惠帝時置縣,旋廢。[參 30] | ||
扶風郡 (7) |
槐里縣 ↓ 池陽縣 |
池陽縣 | 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 京兆郡(265-266)→扶風郡(266-316,扶風國266-290,秦國290-314) | |
郿縣 | 今陝西省扶風縣東南 | 扶風郡(265-316,扶風國266-290,秦國290-314) | |||
雍縣 | 今陝西省鳳翔縣南 | 扶風郡(265-316,扶風國266-290,秦國290-314) | |||
汧縣 | 今陝西省隴縣南 | 扶風郡(265-316,扶風國266-290,秦國290-314) | |||
陳倉縣 | 今陝西省寶雞市東 | 扶風郡(265-316,扶風國266-290,秦國290-314) | |||
美陽縣 | 今陝西省扶風縣北 | 扶風郡(265-316,扶風國266-290,秦國290-314) | |||
好畤縣[註 11] | 今陝西省乾縣東南 | 扶風郡(291?-316,秦國291?-314) | 元康年間(291-299)置縣。[參 31] | ||
茂陵縣 |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 | 扶風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參 32] | ||
隃麋縣 | 今陝西省千陽縣東 | 扶風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參 33] | ||
栒邑縣 | 今陝西省旬邑縣東北 | 扶風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參 34] | ||
杜陽縣 | 今陝西省麟遊縣西北 | 扶風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參 35] | ||
安定郡 (7) |
臨涇縣 | 臨涇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 | 安定郡(265-316) | |
朝那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南 | 安定郡(265-316) | |||
烏氏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東 | 安定郡(265-316) | |||
西川縣 | 今陝西省旬邑縣北 | 安定郡(265-316) | |||
鶉觚縣 | 今甘肅省靈台縣 | 新平郡(265-266)→安定郡(266-316) | |||
陰密縣 | 今甘肅省靈台縣西南 | 安定郡(?-316) | 西晉時復置縣。[參 36] | ||
都盧縣 | 今甘肅省靈台縣北 | 安定郡(283-316) |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左右置縣。[註 12] | ||
高平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 安定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參 37] | ||
彭陽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 | 安定郡(265-266?) | 西晉初廢縣。[參 38] | ||
北地郡 (3) |
泥陽縣 | 泥陽縣 | 今陝西省耀縣南 | 北地郡(220-265) | |
富平縣 | 今陝西省富平縣 | 北地郡(220-265) | |||
靈州縣 | 今陝西省富平縣 | 北地郡(282-316) | 太康三年(282年)置縣。[參 39] | ||
新平郡 (2) |
漆縣 | 漆縣 | 今陝西省彬縣 | 新平郡(265-316) | |
邠邑縣[註 13] | 今陝西省旬邑縣北 | 新平郡(?-316) | 晉武帝時分漆縣置邠邑縣。[參 40] | ||
始平郡 (6) |
槐里縣 | 槐里縣 |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 | 扶風郡(265-266)→始平郡(266-316,始平國277-289) | |
始平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 | 扶風郡(265-266)→始平郡(266-316,始平國277-289) | |||
武功縣 | 今陝西省眉縣東 | 扶風郡(265-266)→始平郡(266-316,始平國277-289) | |||
鄠縣 | 今陝西省戶縣 | 扶風郡(265-266)→始平郡(266-316,始平國277-289) | |||
蒯城縣 | 今陝西省寶雞市西 | 始平郡(278-316,始平國278-289) | 咸寧四年(278年)分陳倉縣置蒯城縣。[參 41] | ||
盩厔縣[註 14] | 今陝西省周至縣東終南鎮 | 始平郡(283後-316,始平國283後-289) | 太康四年(283年)以後置縣。[參 42] |
涼州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範圍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市以西的地區,青海省東北地區。西晉末為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寔所控制。
郡級行政區
西晉涼州初領金城、西平、武威、張掖、西、酒泉、敦煌、西海8郡,金城郡於泰始五年(269年)移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復歸涼州。增置晉昌郡(295年置)、武興郡(約301年置)、晉興郡(約301年置)。西晉末領11郡。
- 金城郡
- 曹魏舊郡,泰始五年(269年)移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復歸涼州。郡治榆中縣(今甘肅省蘭州市東),領榆中、允街、金城、浩亹、白土、令居、允吾7縣。晉時廢允吾縣(泰始年間廢)及令居縣(咸寧年間廢)。涼州張寔時復置令居、枝陽2縣己復置。西晉末領榆中、允街、金城、白土、浩亹、令居、枝陽7縣。
- 武威郡
- 曹魏舊郡,郡治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南),領姑臧、宣威、倉松、顯美、揟次、武威、鸇陰、祖厲、媼圍9縣。西晉時廢鸇陰、祖厲、武威、媼圍4縣(約晉初);張掖郡番和、驪靬2縣來隸(約晉初);復置祖厲縣(約301年)。西晉末領姑臧、宣威、揟次、倉松、顯美、驪靬、番和、祖厲8縣。
- 張掖郡
- 曹魏舊郡,郡治觻得縣(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領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番和、驪靬7縣。西晉時番和、驪靬2縣移屬武威郡(約晉初),刪丹縣移屬西郡(約晉初);廢氐池縣(267年以後);觻得縣改名永平縣,昭武縣改名臨澤縣(280年以前)。西晉末領永平、臨澤、屋蘭3縣。
- 酒泉郡
- 曹魏舊郡,郡治祿福縣(今甘肅省酒泉市),領祿福、表氏、樂涫、玉門、會水、安彌、延壽、沙頭、乾齊9縣。晉時乾齊縣移屬敦煌郡(西晉初),增置騂馬縣(280年以前),沙頭縣移屬晉昌郡(295年)。西晉末領祿福、會水、安彌、樂涫、表氏、玉門、延壽、騂馬8縣。
- 敦煌郡
- 曹魏舊郡,郡治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市西),領敦煌、效穀、廣至、龍勒、冥安、淵泉、宜禾、伊吾8縣(不詳何時)。晉時酒泉郡乾齊縣來隸。增置昌蒲、陽關2縣(280年以前置)。元康五年(295年)宜禾、伊吾、冥安、淵泉、廣至5縣移屬晉昌郡。[參 43]西晉末領敦煌、龍勒、效穀、乾齊、昌蒲、陽關6縣。
- 武興郡
- 西晉永寧年間(301-302),涼州刺史張軌上表請於姑臧縣西北設立武興郡,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下領武興、大城、烏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監等8縣。[參 44]治今甘肅省永昌縣水源鎮杜家寨村、北地村一帶。
- 晉興郡
- 西晉永寧年間(301-302),涼州刺史張軌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置晉興郡,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下領晉興、枹罕、永固、臨津、臨鄣、廣昌、大夏、遂興、罕唐、左南等10縣。[參 44]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北。
縣級行政區
涼州(州治姑臧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涼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金城郡 (7) |
榆中縣 | 榆中縣 |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 金城郡(265-316) | |
允街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南 | 金城郡(265-316) | |||
金城縣 |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 金城郡(265-316) | |||
白土縣 | 今甘肅省永靖縣和青海省民和縣之間 | 金城郡(265-316) | |||
浩亹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 金城郡(265-316) | |||
令居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 金城郡(265-266?,?-316) | 泰始年間廢縣,[註 15]西晉末時已復置。[註 16] | ||
枝陽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南 | 金城郡(?-316) | 魏、晉時廢縣,西晉末時已復置。[註 17] | ||
允吾縣 |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 金城郡(265-280?) | 太康元年(280年)以前廢縣。[註 18] | ||
西平郡 (4) |
西都縣 | 西都縣 | 今青海省西寧市 | 西平郡(265-316) | |
臨羌縣 | 今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 西平郡(265-316) | |||
安夷縣 | 今青海省西寧市東 | 西平郡(265-316) | |||
長寧縣 | 今青海省西寧市北 | 西平郡(265-316) | |||
破羌縣 | 今青海省樂都縣東 | 西平郡(265-?) | 晉時廢縣。[註 19] | ||
武威郡 (8) |
姑臧縣 | 姑臧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 | 武威郡(265-316) | |
宣威縣 | 今甘肅省民勤縣西南 | 武威郡(265-316) | |||
揟次縣 | 疑在今甘肅省古浪縣北 | 武威郡(265-316) | |||
倉松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 | 武威郡(265-316) | |||
顯美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東 | 武威郡(265-316) | |||
驪靬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南 | 張掖郡(265-?)→武威郡(?-316) | |||
番和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 張掖郡(265-?)→武威郡(?-316) | |||
祖厲縣 |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南(西晉初) 今甘肅省民勤縣境(西晉末) |
武威郡(265-266?,301?-316) | 晉時廢縣,永寧元年(301年)左右涼州刺史張軌於故武威縣近側另設祖厲縣。[參 45] | ||
武威縣 | 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 武威郡(265-266?) | 晉時廢縣。[註 20] | ||
鸇陰縣 |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北 | 武威郡(265-266?) | 晉時廢縣。[參 46] | ||
媼圍縣 | 疑在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北一帶 | 武威郡(265-266?) | 晉時廢縣。[註 21] | ||
張掖郡 (3) |
永平縣 | 永平縣 |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 張掖郡(265-316) | 曹魏時名觻得縣,晉時改名。[參 47] |
臨澤縣 |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 張掖郡(265-316) | 曹魏時名昭武縣,晉時改名。[參 48] | ||
屋蘭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 張掖郡(265-316) | |||
氐池縣 | 今甘肅省民樂縣 | 張掖郡(265-?) | 晉泰始三年(267年)以後廢縣。[註 22] | ||
西郡 (5) |
日勒縣 | 日勒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 西郡(265-316) | |
刪丹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 | 張掖郡(265-266)→西郡(266-316) | |||
仙提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 | 西郡(266?-316) |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參 49] | ||
萬歲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 西郡(266?-316) |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參 49] | ||
蘭池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北 | 西郡(266?-316) |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參 49] | ||
酒泉郡 (8) |
祿福縣 | 祿福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 | 酒泉郡(265-316) | |
會水縣 |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北 | 酒泉郡(265-316) | |||
安彌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 | 酒泉郡(265-316) | |||
樂涫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 酒泉郡(265-316) | |||
表是縣 |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 | 酒泉郡(265-316) | |||
玉門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265-316) | |||
延壽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南 | 酒泉郡(265-316) | |||
騂馬縣 | 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北 | 酒泉郡(?-316) | 晉時置縣。[註 23] | ||
敦煌郡 (6) |
敦煌縣 | 敦煌縣 |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 敦煌郡(265-316) | |
龍勒縣 |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 敦煌郡(265-316) | |||
效穀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 敦煌郡(265-316) | |||
乾齊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265-266?)→敦煌郡(266?-316) | |||
昌蒲縣 | 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 敦煌郡(266?-316) | |||
陽關縣 |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 敦煌郡(266?-316) | |||
西海郡 (1) |
居延縣 | 居延縣 |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 西海郡(265-316) | |
晉昌郡 (8) |
冥安縣 | 冥安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 |
宜禾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 |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 |||
伊吾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北 |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 |||
淵泉縣[註 24] |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 |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 |||
廣至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 |||
沙頭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 |||
會稽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 | 晉昌郡(295-316) | 西晉元康五年(295年)置縣。[參 43] | ||
新鄉縣 | 今甘肅省瓜州縣西南 | 晉昌郡(295-316) | 西晉元康五年(295年)置縣。[參 43] | ||
武興郡 (8) |
武興縣 | 武興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西北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武興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大城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大城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烏支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烏支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襄武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襄武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晏然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水源鎮杜家寨村、北地村一帶。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晏然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新鄣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新鄣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平狄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平狄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司監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司監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晉興郡 (10) |
晉興縣 | 晉興縣 | 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北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晉興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枹罕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境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枹罕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永固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北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永固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臨津縣 | 今甘肅省臨夏縣西北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臨津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臨鄣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臨鄣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廣昌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廣昌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大夏縣 |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北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大夏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遂興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遂興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罕唐縣 | 地望不詳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罕唐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
左南縣 | 今甘肅省永靖縣境 | 武興郡(301?-316) |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左南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44] |
秦州
西晉泰始五年(269年)分雍、涼、梁3州置,州治所在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範圍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黃河以東不包括慶陽市的全部地區。太康三年(282年)廢州併入雍、涼2州。元康七年(297年)復分雍、梁2州置秦州,州治所在上邽縣(今甘肅省天水市)。[參 50]太興二年(319年)秦州刺史陳安投降前趙主劉曜,秦州至此淪沒。[參 51]
郡級行政區
秦州初置時領略陽、天水、南安、隴西、武都、陰平、金城7郡。後廢秦州,略陽、天水、南安、隴西、武都、陰平6郡移屬雍州,金城郡移屬涼州。後復置時領略陽、天水、南安、隴西(以上4郡原屬雍州)、武都、陰平(以上2郡原屬梁州)6郡;增置狄道郡(297年左右)、安故郡(308年左右)。西晉末領8郡。
- 隴西郡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司馬泰為隴西王,改稱隴西國,元康六年(296年)左右司馬泰改封高密王,隴西國除。[參 52]郡治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領襄武、首陽、臨洮、狄道、河關、枹罕6縣。西晉時廢枹罕縣,元康年間(291-299)狄道、臨洮、河關3縣移屬狄道郡。西晉末領襄武、首陽2縣。
- 狄道郡
- 西晉元康年間(291-299)分隴西郡3縣置,郡治狄道縣(今甘肅省臨洮縣),領狄道、臨洮、河關、洮陽、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9縣,[參 53]永嘉二年(308年)左右張軌將臨洮、洮陽2縣移屬安故郡。西晉末,領狄道、河關、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7縣。
縣級行政區
秦州(州治上邽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秦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隴西郡 (2) |
襄武縣 | 襄武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 | 隴西郡(265-316,隴西國266-296) | |
首陽縣 | 今甘肅省渭源縣北 | 隴西郡(265-316,隴西國266-296) | |||
枹罕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 隴西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註 29] | ||
南安郡 (3) |
獂道縣 | 豲道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 | 南安郡(265-316) | |
中陶縣 |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 | 南安郡(265-316) | |||
新興縣[註 30] |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 | 南安郡(265-316) | |||
天水郡 (6) |
冀縣 | 冀縣 | 今甘肅省甘谷縣 | 天水郡(265-316) | |
上邽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 | 天水郡(265-316) | |||
始昌縣 | 今甘肅省禮縣東北 | 天水郡(265-316) | 曹魏時名西縣,西晉時改名始昌縣(不詳何時)。[參 55] | ||
新陽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 天水郡(265-316) | |||
顯親縣[註 31] | 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 | 天水郡(265-316) | |||
成紀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東 | 天水郡(265-316) | |||
阿陽縣 | 今甘肅省靜寧縣西南 | 天水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參 56] | ||
略陽郡 (4) |
臨渭縣 | 臨渭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 | 略陽郡(265-316,廣魏郡265-268?) | |
平襄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西 | 略陽郡(265-316,廣魏郡265-268?) | |||
略陽縣 | 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 | 略陽郡(265-316,廣魏郡265-268?) | |||
清水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 | 略陽郡(266?-316,廣魏郡266?-268?) | 西晉時置縣。[參 57] | ||
隴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北 | 廣魏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參 58] | ||
武都郡 (6) |
下辨縣 | 下辨縣[註 32] | 今甘肅省成縣西北 | 武都郡(265-316) | |
河池縣 | 今甘肅省徽縣西北 | 武都郡(265-316) | |||
沮縣 | 今陝西省略陽縣東 | 武都郡(265-316) | |||
武都縣 | 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 | 武都郡(265-316) | |||
故道縣 | 今陝西省寶雞市南 | 武都郡(265-316) | |||
上祿縣[註 33] | 今甘肅省西和縣東南 | 武都郡(282-?) | 原東漢廢縣,太康三年(282年)復置縣。[參 59] | ||
羌道縣 | 今甘肅省宕昌縣西南 | 武都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 | ||
陰平郡 (2) |
陰平縣 | 陰平縣 | 今甘肅省文縣 | 梓潼郡(265-269)→陰平郡(269-316) | |
平武縣 | 今四川省平武縣北 | 梓潼郡(265-269)→陰平郡(269-316) | 曹魏為廣武縣,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平武縣。[參 60] | ||
狄道郡 (7) |
狄道縣 | 狄道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 | 隴西郡(265-296,隴西國266-296)→狄道郡(297?-316) | |
河關縣[註 34] | 今青海省同仁縣北 | 隴西郡(265-296,隴西國266-296)→狄道郡(297?-316) | |||
遂平縣 | 地望不詳 | 狄道郡(297?-316) |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參 53] | ||
武街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西 | 狄道郡(297?-316) |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參 53] | ||
始興縣 | 地望不詳 | 狄道郡(297?-316) |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參 53] | ||
第五縣 | 地望不詳 | 狄道郡(297?-316) |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參 53] | ||
真仇縣 | 地望不詳 | 狄道郡(297?-316) |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參 53] | ||
安故郡 (5) |
安故縣 | 安故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東南 | 安故郡(308?-316) | 永嘉二年(308年)左右與安故郡同時設置。[註 27] |
石門縣 | 今甘肅省臨潭縣東石門鄉 | 安故郡(308?-316) | 永嘉二年(308年)左右與安故郡同時設置。[註 27] | ||
桑城縣 | 今甘肅省岷縣西北 | 安故郡(308?-316) | 永嘉二年(308年)左右與安故郡同時設置。[註 27] | ||
臨洮縣 | 今甘肅省岷縣 | 隴西郡(265-296,隴西國266-296)→狄道郡(297?-308?)→安故郡(308?-316} | |||
洮陽縣 | 今甘肅省臨潭縣西南 | 狄道郡(297?-308?)→安故郡(308?-316} |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參 53] |
梁州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永嘉二年(308年)至五年(311年)州治在新城(今湖北省房縣)。[參 61]其範圍相當今陝西省留壩、佛坪等縣以南,西鄉、鎮巴以西,重慶市大部,四川省川北地區,及貴州省桐梓、道真、正安等縣地,後期擴大至湖北省西北部。永寧元年(301年)以後梁州各地陸續淪陷,建興元年(313年)流人楊武攻陷梁州州治南鄭,[參 62]西晉末梁州轄域僅剩今湖北省西北部一隅。
郡級行政區
西晉梁州初領7郡,後增置陰平(269年以前)、新都(266年置,285年廢)、宕渠(元康年間)3郡。泰始五年(269年)陰平郡移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廢州,武都、陰平2郡來隸,元康七年(297年)武都、陰平2郡復移屬秦州。元康六年(296年)荊州魏興、上庸、新城3郡來隸。[參 63]永寧元年(301年)廣漢郡陷沒,太安元年(302年)梓潼、巴西、宕渠3郡陷沒,巴郡、巴東、涪陵3郡因與梁州州治南鄭交通中斷,於永興元年(304年)交由益州暫管。[參 64]建興元年(313年)流人楊武攻陷漢中郡。西晉末,梁州僅領魏興、上庸、新城3郡。
- 漢中郡
- 曹魏舊郡,郡治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領南鄭、褒中、沔陽、樂城、南鄉5縣。西晉時南鄉縣改名西鄉縣(281年改名),樂城縣改名成固縣(280年以前),增置蒲池、黃金、興道3縣。太康十年(289年)封淮南王司馬允之子司馬迪為漢王,漢中郡改為漢國,永寧元年(301年)以後改封漢王司馬固為濟南王,國除為郡。[參 65]永嘉元年(307年)李雄攻克漢中,五年(311年)為梁州刺史張光所收復。[參 66]建興元年(313年)為流人楊武攻陷。[參 62]
- 梓潼郡
- 曹魏舊郡,郡治梓潼縣(今四川省梓潼縣),領梓潼、涪、漢德、漢壽、劍門、白水、陰平、廣武8縣。泰始年間(265-269以前)陰平、廣武2縣移屬陰平郡;增置武連、黃安2縣。太安元年(302年)梓潼郡陷沒,永嘉四年(310年)短暫收復梓潼郡,明年(311年)正月為成漢李驤攻陷。[參 67]
- 廣漢郡
- 曹魏舊郡,咸寧三年(277年)封齊王司馬攸之子司馬贊為廣漢王,改稱廣漢國。太康元年(280年)司馬贊死,明年廣漢國除國為郡。[參 68]郡治雒縣(今四川省中江縣西),泰始二年(266年)移治廣漢縣(今四川省射洪縣南),領雒、什邡、綿竹、新都、陽泉、郪、廣漢、德陽、五城9縣。西晉初廢郪、陽泉、五城3縣;泰始二年(266年)雒、新都、綿竹、什邡4縣移屬新都郡,於太康六年(285年)復歸。永寧元年(301年)為李特所攻陷。[參 69]
- 巴西郡
- 曹魏舊郡,郡治閬中縣(今四川省閬中市),領閬中、西充國、南充國、安漢、宕渠、宣漢、漢昌7縣。西晉初廢宣漢縣(後復縣),增置蒼溪、岐愜、平州3縣。元康年間(291-299)宕渠、漢昌、宣漢3縣移屬宕渠郡。太安元年(302年)巴西郡陷沒,永嘉四年(310年)短暫收復巴西郡,明年(311年)正月為成漢李驤攻陷。[參 67]
- 魏興郡
- 曹魏舊郡,郡治平陽縣(今湖北省鄖西縣西北),領平陽(280年改名興晉)、西城、安陽(280年改名安康)、魏陽、錫5縣。西晉初廢魏陽縣,增置長利(283年置)、洵陽(283年置)、鄖鄉(284年置)3縣。西晉末領興晉、安康、西城、錫、長利、洵陽、鄖鄉7縣。
- 上庸郡
- 曹魏舊郡,永康二年(301年)左右封晉武帝司馬炎之子清河王司馬遐三子司馬銓為上庸王,[註 35]改稱上庸國;光熙元年(306年)改封豫章王,上庸國除國為郡。[參 71]郡治上庸縣(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領上庸、武陵、巫(280年改名北巫)、安富、廣昌(280年改名庸昌)、建始(晉初改名微陽)6縣。[註 36]西晉初增置上廉縣(晉初置),廢庸昌縣(281年廢)。西晉末領上庸、安富、北巫、武陵、微陽、上廉6縣。
- 新都郡(廢除)
- 泰始二年(266年)分廣漢郡雒、新都、綿竹、什邡4縣置,郡治雒縣(今四川省中江縣西)。咸寧三年(277年)封晉武帝之子司馬該為新都王,改稱新都國。太康四年(283年)司馬該死,新都國除國為郡。[參 72]太康六年(285)廢郡併入廣漢郡。[參 73]
縣級行政區
梁州(州治南鄭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梁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3年1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漢中郡 (8) |
南鄭縣 | 南鄭縣 | 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
褒中縣 | 今陝西省漢中市北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
沔陽縣 | 今陝西省勉縣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
西鄉縣 | 今陝西省西鄉縣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曹魏時名南鄉縣,太康二年(281年)改名西鄉縣。[參 74] | ||
成固縣 | 今陝西省成固縣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曹魏時名樂城縣,西晉時改名成固縣。[參 75] | ||
蒲池縣 | 地望不詳 | 漢中郡(280前-316,漢國289-301) | 西晉時置縣。[註 37] | ||
黃金縣 | 今陝西省西鄉縣北 | 漢中郡(280前-316,漢國289-301) | 西晉時置縣。[註 37] | ||
興道縣 | 地望不詳 | 漢中郡(280前-316,漢國289-301) | 西晉時置縣。[註 37] | ||
梓潼郡 (8) |
梓潼縣 | 梓潼縣 | 今四川省梓潼縣 | 梓潼郡(265-316) | |
涪縣[註 38] | 今四川省綿陽市 | 梓潼郡(265-316) | |||
漢德縣 | 今四川省劍閣縣北 | 梓潼郡(265-316) | |||
晉壽縣 | 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 | 梓潼郡(265-316) | 曹魏時名漢壽縣,太康元年(280年)改名晉壽縣。[參 76] | ||
劍閣縣 | 今四川省劍閣縣北 | 梓潼郡(265-316) | 曹魏時名劍門縣,西晉初改名劍閣縣。[註 39] | ||
白水縣 | 今四川省廣元市西北 | 梓潼郡(265-316) | |||
武連縣 | 地望不詳 | 梓潼郡(280前-316) | 西晉時置縣。[註 39] | ||
黃安縣 | 地望不詳 | 梓潼郡(280前-316) | 西晉時置縣。[註 39] | ||
廣漢郡 (7) |
雒縣 ↓ 廣漢縣 |
廣漢縣 | 今四川省射洪縣南 | 廣漢郡(265-316,廣漢國277-280) | |
德陽縣 | 今四川省遂寧市東南 | 廣漢郡(265-316,廣漢國277-280) | |||
五城縣 | 今四川省中江縣 | 廣漢郡(265-266?、278-316,廣漢國278-280) | 西晉初廢縣,咸寧四年(278)復置縣,太康六年(285年)廢縣,元康七年(297年)又復縣。[參 77] | ||
雒縣 | 今四川省中江縣西 | 廣漢郡(265-316,廣漢國277-280) | |||
什邡縣[註 40] | 今四川省什邡市 | 廣漢郡(265-266)→新都郡(266-285,新都國277-283)→廣漢郡(285-316) | |||
綿竹縣 | 今四川省綿竹市東南 | 廣漢郡(265-266)→新都郡(266-285,新都國277-283)→廣漢郡(285-316) | |||
新都縣 | 今四川省新都縣 | 廣漢郡(265-266)→新都郡(266-285,新都國277-283)→廣漢郡(285-316) | |||
陽泉縣 | 今四川省德陽市西北孝泉鎮 | 廣漢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註 41] | ||
郪縣 | 今四川省三台縣南郪江鎮 | 廣漢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參 78] | ||
巴西郡 (7) |
閬中縣 | 閬中縣 | 今四川省閬中市 | 巴西郡(265-316) | |
西充國縣 | 今四川省閬中市南 | 巴西郡(265-316) | |||
南充國縣 | 今四川省南部縣 | 巴西郡(265-316) | |||
安漢縣 | 今四川省南充市 | 巴西郡(265-316) | |||
蒼溪縣 | 地望不詳 | 巴西郡(?-316) | 西晉初置縣。[註 42] | ||
岐愜縣 | 地望不詳 | 巴西郡(?-316) | 西晉初置縣。[註 42] | ||
平州縣 | 今四川省平昌縣 | 巴西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置縣。[參 79] | ||
宕渠郡 (3) |
宕渠縣 | 宕渠縣 | 今四川省渠縣東北 | 巴西郡(265-296?)→宕渠郡(296?-316) | |
漢昌縣 | 今四川省巴中縣 | 巴西郡(265-296?)→宕渠郡(296?-316) | |||
宣漢縣 | 今四川省儀隴縣東 | 巴西郡(265-266?)→(廢縣)→宕渠郡(290前-316) | 西晉初廢縣,(不詳何時)後復置縣。[參 80] | ||
新城郡 (4) |
房陵縣 | 房陵縣 | 今湖北省房縣 | 新城郡(265-316) | |
綏陽縣 | 今湖北省興山縣西北 | 新城郡(265-316) | 曹魏名綏陽縣,西晉初改名秭歸縣,太康二年(281年)恢復舊縣名。[參 81] | ||
昌魏縣 | 今湖北省房縣南 | 新城郡(265-316) | |||
沶鄉縣 | 今湖北省南漳縣西南 | 新城郡(265-316) | |||
魏興郡 (7) |
興晉縣 | 興晉縣 | 今湖北省鄖西縣西 | 魏興郡(265-316) | 曹魏名平陽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興晉縣。[參 82] |
安康縣 | 今陝西省石泉縣東南 | 魏興郡(265-316) | 曹魏名安陽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安康縣。[參 83] | ||
西城縣 | 今陝西省安康市 | 魏興郡(265-316) | |||
錫縣 | 今陝西省白河縣 | 魏興郡(265-316) | |||
長利縣 | 今湖北省鄖西縣西南 | 魏興郡(283-316) |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分錫縣置。[參 84] | ||
洵陽縣 | 今陝西省旬陽縣 | 魏興郡(283-316) |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置縣。[參 85] | ||
鄖鄉縣 | 今湖北省鄖縣 | 魏興郡(284-316) | 西晉太康五年(284年)置縣。[參 86] | ||
魏陽縣 | 今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西黃龍鎮 | 魏興郡(265-316) | 西晉時不可考。 | ||
上庸郡 (6) |
上庸縣 | 上庸縣 | 今湖北省竹山縣南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
安富縣 | 地望不詳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
北巫縣 | 地望不詳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曹魏名巫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平定東吳後,改名北巫縣,以區別江南的巫縣。[參 87] | ||
微陽縣 |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北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曹魏名建始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平定東吳後,改名微陽縣,以區別建平郡的建始縣。[參 88] | ||
上廉縣 | 今陝西省平利縣西北 | 上庸郡(280前-316,上庸國301-306) | 西晉時置縣,縣名以水名上廉水命名。[參 89] | ||
武陵縣[註 43] |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
庸昌縣 | 地望不詳 | 上庸郡(265-281) | 曹魏名廣昌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庸昌縣,明年廢縣。[參 90] |
益州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永興元年(304年)州治巴郡(今重慶市中心),永嘉四年(310年)治巴東(今重慶市奉節縣)。[參 91]其範圍相當今四川省黑水縣至木里藏族自治縣一線以東的川西、川中、川南、川西南等地,及雲南省昭通市、貴州省中西部一帶。永寧元年(301年)以後益州各地陸續淪陷,太安二年(303年)李雄攻陷益州州治成都,[參 92]西晉末益州轄域僅剩今重慶市東部一隅。
郡級行政區
西晉益州初領12郡,泰始七年(271年)雲南、興古、建寧、永昌4郡移屬寧州,至太康五年(284年)寧州廢州復歸。太安二年(303年)南中的建寧、興古、雲南、永昌、牂柯、越巂、朱提七郡再度移屬寧州,同時,李雄攻陷成都,蜀郡、汶山、漢嘉3郡淪陷。永興元年(304年)涪陵、巴郡、巴東3郡交由益州暫管。[參 64]。永嘉五年(311年)後犍為、江陽、巴郡3郡陸續淪陷。西晉末,益州僅領涪陵、巴東2郡。
- 成都國
- 曹魏舊郡,郡治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領成都、廣都、繁、江原、臨邛、郫6縣。太康十年(289年)晉武帝司馬炎之子司馬穎封為成都王,蜀郡改稱成都國。[參 93]太安二年(303年)李雄攻陷蜀郡。[參 92]
- 涪陵郡
- 曹魏舊郡,郡治漢復縣(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南),領漢復、涪陵、漢平、漢葭、萬寧5縣。西晉末與梁州交通中斷,交由益州暫管。[參 64][註 44]
- 巴東郡
- 曹魏舊郡,郡治永安縣(今重慶市奉節縣),領永安(後改名魚復)、朐忍、羊渠(後廢縣改置南浦縣)、漢豐、北井5縣。泰始五年(269年)北井縣移屬建平郡。西晉末與梁州交通中斷,交由益州暫管。[參 64]
縣級行政區
益州(州治成都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益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3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成都國 (6) |
成都縣 | 成都縣 | 今四川省成都市 | 成都國(265-316,蜀郡265-289) | |
廣都縣 | 今四川省雙流縣東北 | 成都國(265-316,蜀郡265-289) | |||
繁縣 | 今四川省新都縣西北 | 成都國(265-316,蜀郡265-289) | |||
江原縣 | 今四川省雙流縣西 | 成都國(265-316,蜀郡265-289) | |||
臨邛縣 | 今四川省邛崍市 | 成都國(265-316,蜀郡265-289) | |||
郫縣 | 今四川省郫縣 | 成都國(265-316,蜀郡265-289) | |||
犍為郡 (5) |
武陽縣 | 武陽縣 | 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 | 犍為郡(265-316) | |
南安縣 | 今四川省樂山市 | 犍為郡(265-316) | |||
僰道縣 | 今四川省宜賓市 | 犍為郡(265-316) | |||
資中縣 | 今四川省資陽市 | 犍為郡(265-316) | |||
牛鞞縣 | 今四川省簡陽市 | 犍為郡(265-316) | |||
汶山郡 (8) |
緜虒縣 | 汶山縣 | 今四川省茂縣 | 汶山郡(265-316) | 曹魏名綿虒縣,西晉時改名汶山縣。[參 95] |
升遷縣 | 今四川省松潘縣北 | 汶山郡(265-316) | 曹魏名氏道縣,西晉時改名升遷縣。[參 96] | ||
都安縣 | 今四川省郫縣西北 | 汶山郡(265-316) | |||
廣陽縣 | 今四川省茂縣西北 | 汶山郡(265-316) | 曹魏名汶江縣,西晉時改名廣陽縣。[參 97] | ||
興樂縣 | 今四川省松潘縣北 | 汶山郡(265-316) | 曹魏名白馬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興樂縣。[參 98] | ||
平康縣 | 今四川省松潘縣西南 | 汶山郡(265-316) | |||
蠶陵縣 | 今四川省茂縣北 | 汶山郡(265-316) | |||
廣柔縣 | 今四川省汶川縣西北 | 汶山郡(265-316) | |||
漢嘉郡 (4) |
漢嘉縣 | 漢嘉縣 | 今四川省天全縣東北 | 漢嘉郡(265-316) | |
徙陽縣 | 今四川省天全縣 | 漢嘉郡(265-316) | |||
嚴道縣 | 今四川省滎經縣 | 漢嘉郡(265-316) | 三國時名新道縣,西晉時改名嚴道縣。[註 46] | ||
旄牛縣 | 今四川省漢源縣 | 漢嘉郡(265-316) | |||
江陽郡 (3) |
漢安縣 | 江陽縣 | 今四川省瀘州市 | 江陽郡(265-316) | |
符節縣 | 今四川省合江縣 | 江陽郡(265-316) | 曹魏名符節縣,西晉時改名符縣。[參 99] | ||
漢安縣 | 今四川省內江市 | 江陽郡(265-316) | |||
涪陵郡 (5) |
漢復縣 | 漢復縣 | 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南 | 涪陵郡(265-316) | |
涪陵縣 | 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 涪陵郡(265-316) | |||
漢平縣 | 今重慶市武隆縣西北 | 涪陵郡(265-316) | |||
漢葭縣[註 47] | 今重慶市黔江區西 | 涪陵郡(265-316) | |||
萬寧縣 | 地望不詳 | 涪陵郡(265-316) | |||
巴郡 (4) |
江州縣 | 江州縣 | 今重慶市 | 巴郡(265-316) | |
墊江縣 | 今重慶市合川區 | 巴郡(265-316) | |||
臨江縣 | 今重慶市忠縣 | 巴郡(265-316) | |||
枳縣 | 今重慶市涪陵區 | 巴郡(265-316) | |||
巴東郡 (4) |
永安縣 | 魚復縣 | 今重慶市奉節縣 | 巴東郡(264-265) | 曹魏時名永安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魚復縣。[參 100] |
朐忍縣 | 今重慶市雲陽縣西 | 巴東郡(264-265) | |||
南浦縣 | 今重慶市萬州區 | 巴東郡(264-265) | 曹魏時名羊渠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廢羊渠縣改置南浦縣。[參 101] | ||
漢豐縣[註 48] | 今重慶市開縣 | 巴東郡(264-265) |
寧州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管理。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州治在滇池縣(今雲南省晉寧縣東)。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除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後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
郡級行政區
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寧州,領建寧、興古、雲南、永昌4郡,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領建寧、興古、雲南永昌、牂柯、越巂、朱提7郡,又立益州郡(後改名晉寧郡)。建興元年(313)析牂柯郡置平夷、夜郎2郡,析雲南郡置河陽郡,計領郡11。
- 雲南郡
- 曹魏舊郡。郡治雲南縣(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領雲南、梇棟、青蛉、楪榆、姑復、邪龍、遂久7縣。咸寧五年(279年)增領雲平、永寧2縣。永嘉五年(311年)楪榆、永寧2縣移屬河陽郡,西晉末領雲南、梇棟、青蛉、姑復、邪龍、遂久、雲平7縣。
- 興古郡
- 曹魏舊郡。郡治勝休縣(今雲南省江川縣北)[參 102],領勝休、句町、宛溫、漏臥、西豐(269年改名毋棳)、賁古、鐸封、進乘、西隨9縣。增領律高(275年置)、漢興(281年置)、都唐(281年左右置)3縣,至西晉末不變。
- 建寧郡
- 曹魏舊郡。郡治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靡、穀昌、連然、秦臧、雙柏、俞元、脩雲、泠丘、滇池、建伶16縣。晉時改牧靡縣為牧麻縣(晉初);新置談槀、漏江、同樂3縣(皆晉武帝時)。太安2年(303年),雙柏、秦臧、連然、建伶、穀昌、滇池、俞元7縣移屬益州郡。西晉末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麻、脩雲、泠丘、談槀、漏江、同樂12縣。
- 永昌郡
- 曹魏舊郡。郡治不韋縣(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比蘇、永壽、南涪、雍鄉8縣[註 49]。永嘉五年(311年)比蘇縣移屬河陽郡。西晉末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永壽、雍鄉、南涪7縣。
- 牂柯郡
- 曹魏舊郡。郡治且蘭縣(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領且蘭、談指、夜郎、毋斂 鄨、平夷、同並7縣。增領萬壽(晉初置)、并渠2縣(晉初置),廢同并縣(279年廢)。永嘉五年(311年)平夷、鄨2縣移屬平夷郡,夜郎、談指2縣移屬夜郎郡。西晉末領且蘭、毋斂 萬壽、并渠4縣。
- 夜郎郡
- 永嘉五年(311年)析牂柯郡夜郎、談指2縣置郡,[參 103]郡治夜郎縣(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至西晉末不變。
縣級行政區
寧州(州治:滇池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寧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雲南郡 (7) |
梇棟縣 | 雲南縣 | 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 | 雲南郡(265-316) | |
梇棟縣 | 今雲南省姚安縣北 | 雲南郡(265-316) | |||
青蛉縣 | 今雲南省大姚縣 | 雲南郡(265-316) | |||
姑復縣 | 今雲南省永勝縣東南 | 雲南郡(265-316) | |||
邪龍縣 | 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 雲南郡(265-316) | |||
遂久縣 | 今雲南省麗江市城區 | 雲南郡(265-316) | |||
雲平縣 | 今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雲南郡(279-316) | 咸寧五年(279年)置縣。[參 105] | ||
興古郡 (12) |
勝休縣 | 勝休縣 | 今雲南省江川縣北 | 興古郡(265-316) | |
句町縣 | 今雲南省廣南縣 | 興古郡(265-316) | |||
宛溫縣 | 今雲南省丘北縣南 | 興古郡(265-316) | |||
漏臥縣 | 今雲南省羅平縣 | 興古郡(265-316) | |||
毋掇縣 | 今雲南省華寧縣南 | 興古郡(265-316) | 曹魏為西豐縣,泰始五年(269年)復名毋掇縣。[參 106] | ||
賁古縣 | 今雲南省蒙自縣 | 興古郡(265-316) | |||
鐔封縣 | 今雲南省丘北縣西南 | 興古郡(265-316) | |||
進乘縣 | 今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 | 興古郡(265-316) | |||
西隨縣[參 107] | 今雲南省元陽縣一帶 | 興古郡(265-316) | |||
律高縣 | 今雲南省華寧縣東南 | 興古郡(275-316) | 咸寧元年(275年),分建寧郡修雲、俞元2縣地置縣,以安置流民。[參 108] | ||
都唐縣 | 地望不詳 | 興古郡(281-316) | 太康二年(281年)置縣。[參 109] | ||
漢興縣 | 今貴州省興義市 | 興古郡(281?-316) | 太康二年(281年)左右置縣。[參 110] | ||
建寧郡 (12) |
味縣 | 味縣 | 今雲南省曲靖市 | 建寧郡(265-316) | |
昆澤縣 | 今雲南省宜良縣 | 建寧郡(265-316) | |||
存邑縣 | 今雲南省宣威市 | 建寧郡(265-316) | |||
新定縣 | 今雲南省普安縣北 | 建寧郡(265-316) | |||
毋單縣 | 今雲南省澄江縣東南 | 建寧郡(265-316) | |||
同瀨縣 | 今雲南省馬龍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
牧麻縣 | 今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北 | 建寧郡(265-316) | 曹魏名牧靡縣,疑晉初時改名。 | ||
修雲縣 | 今雲南省彌勒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
泠丘縣 | 今貴州省盤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
談槀縣 | 今貴州省盤縣西 | 建寧郡(280前-316) | 晉武帝時置縣。[參 111] | ||
漏江縣 | 今雲南省瀘西縣 | 建寧郡(280前-316) | 晉武帝時置縣。[參 112] | ||
同樂縣 | 今雲南省陸良縣 | 建寧郡(280後-316) | 晉武帝時置縣。[參 113] | ||
永昌郡 (7) |
不韋縣 | 不韋縣 | 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 | 永昌郡(265-316) | |
嶲唐縣 | 今雲南省雲龍縣西南 | 永昌郡(265-316) | |||
哀牢縣 | 今雲南省盈江縣 | 永昌郡(265-316) | |||
博南縣 | 今雲南省永平縣西南 | 永昌郡(265-316) | |||
永壽縣[註 49] | 今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永昌郡(265-316) | |||
雍鄉縣[註 49] | 今地不明 | 永昌郡(265-316) | |||
南涪縣[註 49] | 今雲南省景洪市 | 永昌郡(265-316) | |||
朱提郡 (5) |
南昌縣 | 朱提縣 | 今雲南省昭通市城區 | 朱提郡(265-316) | |
南廣縣 | 今雲南省鹽津縣 | 朱提郡(265-316) | |||
漢陽縣 | 今貴州省六盤水市西北 | 朱提郡(265-316) | |||
南秦縣 | 今雲南省鎮雄縣 | 朱提郡(265-316) | 曹魏名南昌縣,太康元年(280年)改。[參 114] | ||
堂狼縣 | 今雲南省巧家縣東 | 朱提郡(265-316) | 晉時置縣。[參 115][註 50] | ||
越巂郡 (5) |
邛都縣 | 邛都縣 | 今四川省西昌市東南 | 越巂郡(265-316) | |
會無縣 | 今四川省會理縣 | 越巂郡(265-316) | |||
定筰縣 | 今四川省鹽源縣 | 越巂郡(265-316) | |||
卑水縣 | 今四川省昭覺縣東南 | 越巂郡(265-316) | |||
臺登縣 | 今四川省冕寧縣南 | 越巂郡(265-316) | |||
闡縣 | 今四川省越西縣東 | 越巂郡(265-?) | 晉初廢縣。 | ||
蘇祁縣 | 今四川省西昌市北 | 越巂郡(265-?) | 晉初廢縣。 | ||
潛街縣 | 今四川省雷波縣東北 | 越巂郡(265-?) | 晉初廢縣。 | ||
安上縣 | 今四川省屏山縣 | 越巂郡(265-?) | 晉時不可考。 | ||
馬湖縣 | 今四川省雷波縣北 | 越巂郡(265-?) | 晉初廢縣。 | ||
牂柯郡 (4) |
且蘭縣 | 且蘭縣 | 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 | 牂柯郡(265-316) | |
毋歛縣 | 今貴州省獨山縣 | 牂柯郡(265-316) | |||
萬壽縣 | 今貴州省甕安縣 | 牂柯郡(265?-316) | 晉時置縣。[參 116] | ||
并渠縣 | 今地不詳 | 牂柯郡(280前-316) | 晉時置縣。[註 51] | ||
同並縣 | 今雲南省彌勒縣境內 | 牂柯郡(255-279) | 咸寧五年(279年)廢縣。[參 117] | ||
晉寧郡 (7) |
滇池縣 | 滇池縣 | 今雲南省澄江縣西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榖昌縣 | 今雲南省昆明市東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連然縣 | 今雲南省安寧市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秦臧縣 | 今雲南省祿豐縣東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雙柏縣 | 今雲南省雙柏縣南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俞元縣 | 今雲南省澄江縣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建伶縣[註 52] | 今雲南省晉寧縣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平夷郡 (2) |
平夷縣 | 平夷縣 | 今貴州省畢節市城區東北 | 牂柯郡(220-311)→平夷郡(311-316) | |
鄨縣 | 今貴州省遵義市 | 牂柯郡(220-311)→平夷郡(311-316) | |||
夜郎郡 (2) |
夜郎縣 | 夜郎縣 | 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牂柯郡(220-311)→夜郎郡(311-316) | |
談指縣 | 今貴州省貞豐縣西北 | 牂柯郡(220-311)→夜郎郡(311-316) | |||
河陽郡 (4) |
河陽縣 | 河陽縣 | 今雲南省大理市東鳳儀鎮 | 河陽郡(311-316) | 永嘉五年(311年)置縣。 |
楪榆縣 | 今雲南省大理市北 | 雲南郡(265-311)→河陽郡(311-316) | |||
永寧縣 | 今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及鶴慶縣一帶[註 53] | 雲南郡(279?-311)→河陽郡(311-316) | 咸寧五年(279年)左右置縣。[註 54] | ||
比蘇縣 | 今雲南省雲龍縣 | 永昌郡(265-311)→河陽郡(311-316) |
青州
西晉青州州治所在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參 118]永嘉以後移治廣固縣(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參 119]範圍在今山東省的東從海山東半島而西至泰山、黃河東岸一帶。永嘉年間以後,山東郡邑相繼被石勒攻陷。西晉末青州為曹嶷佔據。
郡級行政區
西晉青州初領北海、東萊、齊、濟南、樂安5郡。西晉初徐州城陽郡來屬,增置長廣郡(277年)、高密國(296年置)、平昌郡(300年置),計領9郡。
- 齊國
- 曹魏舊郡,郡治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領臨淄、西安、昌國、般陽、廣饒、廣、東安平、臨朐、益都、新沓、新汶、南豐12縣。西晉初廢益都、南豐、新汶、新沓4縣,廣、臨朐2縣移屬東莞郡。太康四年(283年)濟南郡歷城、平陵、祝阿、於陵、鄒平、隰陰、菅、著8縣來隸,同年復歸濟南郡。[參 120]永康元年(300年)高密國廣、臨朐2縣來隸,[註 55]永嘉五年(311年)廣縣改名廣固縣,郡治亦移於此。[參 119]西晉末領廣固、臨淄、西安、東安平、廣饒、昌國、般陽、臨朐8縣。
- 濟南國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遂為濟南王,郡改為濟南國。咸寧三年(277年)其子司馬耽徙封中山王,廢國為郡。[參 121]郡治東平陵縣(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領東平陵、於陵、歷城、東朝陽、菅、著、鄒平、土鼓、梁鄒、台、漯陰、祝阿12縣。西晉時廢土鼓、台、於陵3縣,東平陵縣改名平陵縣。咸寧年間(275-279)梁鄒、東朝陽2縣移屬樂安國。太康元年(280年)以前於陵縣復置。太康四年(283年)濟南郡廢郡併入齊國,同年復郡。永嘉年間(307-312)復置濟南國,[參 120]永嘉年間(307-312)復改為濟南國,[參 122]郡治移往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參 123]又廢鄒平縣。西晉末領歷城、平陵、著、於陵、菅、漯陰、祝阿6縣。
- 北海國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陵為北海王,[參 124]太康四年(283年)又封齊王司馬攸子司馬寔為北海王。[參 125]郡治平壽縣(今山東省濰坊市南),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營陵、劇7縣。西晉初營陵縣移屬城陽郡(約265年),劇縣移屬東莞郡(265年,300年左右復歸)。西晉末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劇6縣。
- 樂安郡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鑒為樂安王,郡改為樂安國。太安元年(302年)樂安王司馬冰被廢,廢國為郡。[參 126]郡治高苑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領高苑、臨濟、博昌、蓼城、壽光、千乘、樂安、利、益9縣。西晉時廢千乘、樂安2縣,[參 127][參 128]咸寧年間(275-279)濟南郡梁鄒、東朝陽2縣來隸。[參 120]西晉末領高苑、臨濟、博昌、利、益、蓼城、壽光、梁鄒、東朝陽9縣。
- 高密國[註 58]
- 曹魏為城陽郡,郡治東武縣(今山東省諸城市),[參 129]領東武、莒、諸、壯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姑幕、黔陬、朱虛12縣。西晉初北海國營陵縣來隸,朱虛縣移屬東莞國。[註 59]泰始五年(269年)至七年(271年)立晉武帝子司馬景及司馬憲為城陽王,無子國除。太康十年(289年)莒、姑幕、諸、東武4縣移屬東莞郡,[參 130]東莞郡安丘、廣、劇、臨朐4縣來隸,郡治移往黔陬縣(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註 58]元康六年(296年)左右,徙封隴西王司馬泰為高密王,[參 52]城陽郡改置高密國。[參 131]劇、臨朐十一縣為高密國。」[註 25];《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併北海,晉惠帝又分城陽立。」}}永康元年(300年)平昌、安丘2縣移屬平昌郡,劇縣移屬北海國,廣、臨朐2縣移屬齊國。[參 119]西晉末領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夷安、營陵7縣。
- 東萊郡
- 曹魏舊郡,郡治掖縣(今山東省掖縣),領掖、黃、當利、盧鄉、曲城、惤、長廣、不其、牟平、昌陽、挺11縣。西晉時廢牟平(311年前復縣)[參 132]、昌陽[參 133]2縣。咸寧三年(277年)長廣、不其、挺3縣移屬長廣郡。[參 134]太康四年(283年)遼東王司馬蕤徙封東萊王,郡改為東萊國。永寧元年(301年)東萊王司馬蕤被廢為庶人,國廢為郡。[參 2]西晉末領掖、當利、盧鄉、曲城、黃、惤、牟平7縣。
縣級行政區
青州(州治:臨淄縣(310年前)、廣固縣(311年後)) |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青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齊國 (8) |
臨淄縣 ↓ 廣固縣 |
廣固縣 | 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南(310年前) 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311年後) |
齊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齊國(300-316) | 曹魏為廣縣,永嘉五年(311年)青州刺史曹嶷加固城池,改名廣固縣。[參 132] |
臨淄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臨淄區 | 齊國(265-316) | |||
西安縣 | 今山東省桓臺縣東 | 齊國(265-316) | |||
東安平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臨淄區皇城鎮 | 齊國(265-316) | |||
廣饒縣 | 今山東省廣饒縣東北 | 齊國(265-316) | |||
昌國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南 | 齊國(265-316) | |||
般陽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 齊國(265-316) | |||
臨朐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齊國(300-316) | |||
益都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138] | ||
南豐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139] | ||
新汶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139] | ||
新沓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南淄川區 | 齊國(265-283?) |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前廢縣。[參 139] | ||
濟南國 (7) |
平陵縣 ↓ 歷城縣 |
歷城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 | 濟南郡(265-283)→齊國(283-316) | |
平陵縣 | 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 | 濟南郡(265-283)→齊國(283-316) | 曹魏時為東平陵縣,晉時更名。[參 140] | ||
著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於陵縣 |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南 | 濟南郡(265-?,中間廢縣,?-283)→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西晉時廢縣,[參 141]太康元年(280年)前復縣。[參 142] | ||
菅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隰陰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南孫耿鎮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曹魏時為漯陰縣,西晉時改名隰陰縣。[參 143] | ||
祝阿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北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土鼓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 | 濟南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參 144] | ||
台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東 | 濟南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參 145] | ||
鄒平縣[註 62] | 今山東省高青縣西南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濟南郡283-307?) | 西晉永嘉元年(307年)以後廢縣。[參 146] | ||
北海國 (6) |
平壽縣 | 平壽縣 | 今山東省濰坊市南 | 北海國(265-316) | |
下密縣 | 今山東省昌邑市東 | 北海國(265-316) | |||
膠東縣 | 今山東省平度市 | 北海國(265-316) | |||
即墨縣 | 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 | 北海國(265-316) | |||
都昌縣 | 今山東省昌邑市 | 北海國(265-316) | |||
劇縣 | 今山東省壽光市南 | 北海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5?)→東莞郡(285?-289)→ 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北海國(300?-316) |
|||
樂安郡 (9) |
高苑縣 | 高苑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臨濟縣 |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博昌縣 |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利縣[註 63] |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益縣[註 63] | 今山東省壽光市東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蓼城縣 | 今山東省利津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壽光縣 | 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梁鄒縣 |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北 | 濟南郡(265-266?)→齊國(266?-275?)→樂安郡(275?-316,樂安國275?-302) | |||
東朝陽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北 | 濟南郡(265-275?)→樂安郡(275?-316,樂安國275?-302) | |||
千乘縣 |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 樂安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127] | ||
樂安縣 | 今山東省博興縣北 | 樂安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128] | ||
高密國 (7) |
東武縣 ↓ 黔陬縣 |
黔陬縣[註 64] | 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 | 城陽郡(265-296,城陽國269-271)→高密國(296-316) | |
壯武縣 | 今青岛市即墨区西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淳于縣 |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北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昌安縣 |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南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高密縣 | 今山東省高密市東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夷安縣[註 65] | 今山東省高密市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營陵縣 | 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 | 北海國(265-?)→高密國(?-316,城陽郡?-296) | |||
東萊郡 (7) |
掖縣 | 掖縣 | 今山東省掖縣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當利縣 | 今山東省掖縣西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盧鄉縣 | 今山東省掖縣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曲城縣 | 今山東省招遠市西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黃縣 | 今山東省蓬萊市東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惤縣 | 今山東省蓬萊市西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牟平縣 | 今山東省煙臺市西牟平區 | 東萊郡(265-266?,311前-316) | 西晉時廢縣,西晉永嘉五年(311年)以前復縣。[參 132] | ||
長廣郡 (4) |
不其縣 | 不其縣 | 今青岛市城阳区南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長廣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東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挺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南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昌陽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 | 東萊郡(265-266?)→(中間廢縣)→長廣郡(298-316) | 西晉時廢縣,併入長廣縣,元康八年(298年)復置縣。[參 133] | ||
平昌郡 (5) |
安丘縣 | 安丘縣 | 今山東省安丘市西南 | 琅邪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 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平昌郡(300-316) |
|
平昌縣 |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北 | 高密國(265-300,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平昌郡(300-316) | |||
朱虛縣[註 59] | 今山東省臨朐縣東南柳山鎮 | 城陽郡(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300)→平昌郡(300-316) | |||
姑幕縣[註 66] | 今山東省安丘市南石埠子鎮[註 67]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00)→平昌郡(300-316) | |||
東武縣[註 68] | 今山東省諸城市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00)→平昌郡(300-316) |
徐州
西晉徐州州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參 147]範圍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北和山東省東南部地區。
郡級行政區
西晉徐州領有彭城、下邳、東海、琅邪、廣陵、城陽6郡。西晉初城陽郡移屬青州,增置東莞(265年置,277年廢,284年後復置)、臨淮(280年置)、蘭陵(291年置)、東安(297年置,304年後廢)、淮陵(301年置)、堂邑(304年置)等郡國,西晉末領10郡國。
- 彭城國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權為彭城王。[參 148]郡治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領彭城、留、傅陽、武原、呂、梧6縣。咸寧年間(275-280)左右沛國廣戚縣來隸。[註 69]晉惠帝元康年間(291-299)魯國蕃、薛2縣來隸。[參 149]西晉末領彭城、留、傅陽、武原、呂、梧、廣戚、蕃、薛9縣。
- 下邳國
- 曹魏為下邳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晃為下邳王,郡改為下邳國。[參 150]郡治下邳縣(今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領下邳、睢陵、夏丘、取慮、僮、良成、下相、司吾、徐、淮陵、曲陽11縣。西晉初廢曲陽縣,[參 151]新置凌縣(不詳何時)。[參 152]太康元年(280年)以後淮陵、司吾、下相、徐4縣移屬臨淮郡,[參 153]凌縣改名北凌縣。[參 152]西晉末領下邳、良城、睢陵、夏丘、取慮、僮、北凌7縣。
- 東海國
- 曹魏舊郡,郡治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領郯、祝其、朐、襄賁、昌慮、厚丘、蘭陵、承、戚、合鄉、利城11縣。太康元年增置贛榆縣。[參 154]元康元年(291年)蘭陵、承、戚、合鄉、昌慮5縣移屬蘭陵郡,[參 155]八月封隴西王司馬泰之子司馬越為東海王,郡改為東海國。[參 156]西晉末領郯、祝其、朐、利城、厚丘、襄賁、贛榆7縣。
- 琅邪國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倫為琅邪王,[參 157]咸寧三年(277年)改封趙王,改封東莞王司馬伷為琅邪王。[參 158]郡治開陽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領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東安、東莞、安丘、費9縣。泰始元年(265年)以後東安、東莞、安丘3縣移屬東莞國,泰山郡華縣來隸。咸寧三年(277年)東莞廢國併入琅邪國,琅邪國增領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蒙陰、東安10縣,太康五年(284年)以後復立東莞郡,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8縣移屬東莞郡。元康七年(297年)東安縣移屬東安國。西晉末領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費、華、蒙陰8縣。
- 東莞郡
- 曹魏時曾置郡,後廢。晉泰始元年(265年)分琅邪、城陽、齊、北海4郡國置東莞國,封晉宗室司馬伷為東莞王。[參 158]郡治東莞縣(今山東省沂水縣),領東莞、朱虛、安丘、蓋、臨朐、劇、廣、蒙陰、東安9縣,咸寧三年(277年)廢國併入琅邪國。[參 130]太康五年(284年)左右復分琅邪國置,[註 70]郡治不變,領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8縣。太康十年(289年)城陽郡莒、姑幕、諸、東武4縣來隸,[參 130]東莞郡安丘、廣、劇、臨朐、營陵5縣移屬城陽郡,郡治移往莒縣(今山東省莒縣)。[註 58]元康七年(297年)蓋縣移屬東安郡,[參 159]永康元年(300年)朱虛、姑幕、東武3縣移屬青州平昌郡。[註 61]西晉末領莒、東莞、諸3縣。
- 廣陵郡
- 曹魏舊郡,郡治淮陰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領淮陰、淮浦、海西3縣。晉平吳後增置射陽(280年置)、輿(280年後置)、海陵(280年置)、廣陵(280年後置)、鹽瀆(281年置)、凌(281年置)、江都(285年置),至西晉末不變。太康十年(289年)至太熙元年(290年)曾短暫立司馬遹為廣陵王,但未就國。
- 臨淮郡
-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國淮南一帶置郡,[參 153]郡治盱眙縣(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領盱眙(280年後置)、淮陵、司吾、下相、徐、東陽(280年後置)、高山(280年後置)、贅其(280年後置)、潘旌(280年後置)、高郵(280年置)、堂邑(太康年間置)11縣。永寧元年(301年)淮陵、司吾、下相、徐4縣移屬淮陵國,[註 71]永興元年(304年)堂邑縣移屬堂邑郡。[參 160]西晉末領盱眙、東陽、高山、贅其、潘旌、高郵6縣。
- 東安郡
- 晉惠帝永平元年(291年)以東莞郡東安縣置東安國,作為東安王司馬繇的封國,三月廢東安國及東安縣。[參 161]元康七年(297年)分東莞、泰山2郡置,[參 159]郡治蓋縣(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領蓋、新泰2縣。永寧元年(301年)復封司馬繇為東安王,郡改為東安國,永興元年(304年)東安王司馬繇被殺後,不久廢國。[參 162]
縣級行政區
徐州(州治:彭城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徐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彭城國 (9) |
彭城縣 | 彭城縣 | 今江蘇省徐州市 | 彭城國(265-316) | |
留縣 |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 彭城國(265-316) | |||
傅陽縣[註 72] |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 彭城國(265-316) | |||
武原縣[註 72] |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 彭城國(265-316) | |||
呂縣 | 今江蘇省徐州市東 | 彭城國(265-316) | |||
梧縣[註 72] | 今江蘇省蕭縣南 | 彭城國(265-316) | |||
廣戚縣[註 72] |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 沛國(265-277)→彭城國(277-316) | |||
鄒縣 | 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 | 魯國(265-299?,魯郡265-275)→彭城國(300-316) | |||
蕃縣 | 今山東省滕州市 | 魯國(265-299?,魯郡265-275)→彭城國(300-316) | |||
下邳國 (7) |
下邳縣 | 下邳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良城縣 | 今江蘇省邳州市東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睢陵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 |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 |||
夏丘縣 | 今安徽省泗縣東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取慮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南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僮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南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北凌縣[註 73] | 今江蘇省泗陽縣西北 | 下邳國(?-316) | 西晉時置凌縣,因與廣陵郡凌縣重名,太康二年(281年)改名。[參 152] | ||
曲陽縣 | 今江蘇省沭陽縣 | 下邳國(265-?,下邳郡265) | 西晉時廢縣。[參 151] | ||
東海國 (7) |
郯縣 | 郯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祝其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朐縣 |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西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利城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厚丘縣 | 今江蘇省沭陽縣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襄賁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贛榆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北 | 東海國(280-316,東海郡280-291)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參 154] | ||
琅邪郡 (8) |
開陽縣 | 開陽縣北 | 今山東省臨沂市 | 琅邪國(265-316) | |
臨沂縣 | 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北 | 琅邪國(265-316) | |||
陽都縣 | 今山東省沂南縣南磚埠鎮 | 琅邪國(265-316) | |||
繒縣 | 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 琅邪國(265-316) | |||
即丘縣 | 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 | 琅邪國(265-316) | |||
費縣 | 今山東省費縣北 | 琅邪國(265-316) | |||
華縣 | 今山東省費縣 | 泰山郡(265)→琅邪國(266?-316) | |||
蒙陰縣 | 今山東省蒙陰縣南 | 泰山郡(265)→琅邪國(266?-316) | |||
東莞郡 (3) |
東莞縣 ↓ 莒縣 |
莒縣 | 今山東省莒縣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16) | |
東莞縣 | 今山東省沂水縣 | 琅邪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316) | |||
諸縣 |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 | 城陽郡(265-284?,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4?-316) | |||
廣陵郡 (10) |
淮陰縣 | 淮陰縣[註 74] | 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 | 廣陵郡(265-316) | |
淮浦縣 | 今江蘇省漣水縣 | 廣陵郡(265-316) | |||
海西縣[註 75] | 今江蘇省灌南縣東南 | 廣陵郡(265-316) | |||
射陽縣 | 今江蘇省寶應縣東 | 廣陵郡(280-316) |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參 164] | ||
輿縣 | 今江蘇省揚州市西 | 廣陵郡(220-265)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76] | ||
海陵縣 | 今江蘇省泰州市 | 廣陵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參 165] | ||
廣陵縣 | 今江蘇省揚州市 | 廣陵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76] | ||
鹽瀆縣 | 今江蘇省鹽城市 | 廣陵郡(281-316) |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縣。[參 166] | ||
凌縣[註 77] | 今江蘇省泗陽縣 | 廣陵郡(281-316) |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縣。[參 167] | ||
江都縣 | 今江蘇省揚州市南 | 廣陵郡(285-316) |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六年(285年)復置縣。[參 168] | ||
臨淮郡 (6) |
盱眙縣 | 盱眙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78] |
東陽縣 | 今江蘇省金湖縣西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78] | ||
高山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南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78] | ||
贅其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西南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78] | ||
潘旌縣 | 地望不詳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78] | ||
高郵縣 | 今江蘇省高郵市 | 臨淮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參 169] | ||
蘭陵郡 (5) |
承縣 | 承縣 | 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蘭陵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戚縣 | 今山東省微山縣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合鄉縣 | 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昌慮縣 | 今山東省棗莊市西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東安郡 (2) |
蓋縣 | 蓋縣 | 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 | 泰山郡(265)→東莞郡(266?-297,東莞國266?-277)→東安郡(297-316,東安國297-304?) | |
新泰縣 | 今山東省新泰市 | 泰山郡(265-297)→東安郡(297-316,東安國297-304?) | 曹魏為平陽縣,西晉泰始年間(265-274)改名新泰縣。[參 170] | ||
東安縣 | 今山東省沂南縣北 | 琅邪國(265-290)→東安國(291) | 元康元年(291年)左右廢縣。[註 79] | ||
淮陵國 (4) |
淮陵縣 | 淮陵縣 | 今安徽省明光市東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司吾縣 | 今江蘇省宿遷市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下相縣 | 今江蘇省宿遷市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徐縣 | 今江蘇省泗洪縣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堂邑郡 (1) |
堂邑縣 | 堂邑縣 | 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西北 | 臨淮郡(280後-304)→堂邑郡(304-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160] |
荊州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其範圍相當於今河南省西南部(南陽大部分,信陽西南),陝西省東南部(安康大部分、商洛南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重慶市東部一小部分,江西省萍鄉市及周邊,湖北省、湖南省大部分地區,貴州省東部。後期範圍縮小為今河南省西南部(南陽大部分,信陽西南),湖北省大部分地區,湖南省雪峰山以北地區及貴州省東部。
郡級行政區
西晉荊州初領南陽、南鄉、襄陽、江夏、魏興、上庸、新城7郡。泰始元年(265)置義陽國。咸寧元年(275年)設置建平郡。太康元年(280年)平吳,原吳國荊州的南郡、宜都、建平、江夏、武陵、天門、長沙、衡陽、湘東、零陵、昭陵、桂陽12郡及揚州的安成郡來屬;同年分南郡置南平郡,原孫吳的建平郡併入西晉的建平郡,原孫吳的江夏郡改名武昌郡,昭陵郡改名邵陵郡;九年(288年)增置隨郡,十年(289年)南鄉郡改為順陽國。元康元年(291年)武昌、桂陽、安成3郡移屬江州,六年(296年)魏興、上庸、新城3郡移屬梁州,九年(299年)增置竟陵、建昌2郡。永寧二年(302年)置新野國。永嘉年間(307-313)分南郡置成都郡。永嘉元年(307年),長沙、衡陽、湘東、邵陵、零陵、建昌6郡移屬湘州。建興年間(313-316)廢成都郡併入南郡。西晉末領14郡。
- 江夏郡
- 江夏郡在三國時由魏、吳分治,曹魏江夏郡治安陸縣上昶城(今湖北省雲夢縣),領石陽、鄳、安陸、南新市、平春5縣。晉平吳後,原吳國江夏郡的雲杜、竟陵2縣來隸,石陽縣改名曲陵縣。太康年間(280-289)平春、鄳2縣移屬義陽國。元康九年(299年),雲杜、竟陵、南新市3縣移屬竟陵郡。光熙元年(306年)增置灄陽縣。西晉末領安陸、曲陵、灄陽3縣。
- 襄陽郡
- 曹魏舊郡,郡治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領襄陽、宜城、中盧、鄀、山都、臨沮、旍陽、邔、編9縣。晉平吳後鄀、旍陽、編3縣移屬南郡,立上黃縣。永寧二年(302年)山都縣移屬新野國。永寧元年(304年)封楚王司馬瑋之子司馬範為襄陽王,郡改為襄陽國,永嘉五年(311年)被石勒殺害,國除為郡。[參 171]西晉末領襄陽、宜城、中盧、臨沮、邔、上黃6縣。
- 南陽國
- 曹魏舊郡,咸寧三年(277年)汝南王司馬柬改封南陽王,南陽郡改為南陽國,太康十年(289年)國除為郡,光熙元年(306年)平昌公司馬模晉封南陽王,郡再次改為國。[參 172]郡治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領宛、西鄂、雉、魯陽、犨、博望、堵陽、葉、舞陰、比陽、冠軍、酈、涅陽、育陽、朝陽、安眾、湖陽、穰、鄧、蔡陽、棘陽、新野、安昌、隨、平氏、復陽、平林、義陽28縣。[註 80]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安昌、平林、平氏、義陽4縣移屬義陽國,太康元年(280年)新野、穰、鄧、蔡陽、隨、棘陽、朝陽7縣移屬義陽國。廢復陽(晉時廢縣)、湖陽(晉初廢縣)、安眾(晉初廢縣)2縣。西晉末領宛、西鄂、雉、魯陽、犨、育陽、博望、堵陽、葉、舞陰、比陽、涅陽、冠軍、酈14縣。
- 順陽國
- 曹魏為南鄉郡,郡治南鄉縣(今湖北省淅川縣西南),領南鄉、酇、順陽、丹水、武當、析、陰、筑陽8縣。後增置汎陽縣(284年置)。太康十年(289年)扶風王司馬暢改封順陽王,南鄉郡改為順陽國。義陽國朝陽縣來隸[註 81]。永嘉五年(311年)劉聰攻破洛陽,司馬暢下落不明。後國除為郡。[參 173]
- 義陽郡
- 曹魏時曾置,後廢。泰始元年(265年)晉武帝封宗室司馬望為義陽王,分南陽郡4縣置義陽國。郡治安昌縣(今湖北省棗陽市南),領安昌、平林、平氏、義陽4縣。後增置厥西縣(晉初置縣)。太康元年(280年)南陽郡的新野、穰、鄧、蔡陽、隨、棘陽、朝陽7縣來隸,郡治移往新野縣(今河南省新野縣)[參 174]。太康年間(280-289)江夏郡平春、鄳2縣來隸。太康九年(288年)隨、平林2縣移屬隨郡。永寧元年(301年)義陽王司馬威助趙王司馬倫謀反篡位失敗,被晉惠帝處死,國除為郡。永寧二年(302年)新野、棘陽、蔡陽、鄧、穰5縣移屬新野國。朝陽縣移屬順陽國。[註 81]西晉末領安昌、平氏、義陽、厥西、平春、鄳6縣。
- 建平郡
- 泰始五年(269年)置建平都尉,領巫(269年自吳取得)、北井(原屬巴東)、泰昌(分巫縣置)、建始(269年自吳取得)4縣,咸寧元年(275年)改為建平郡,郡治巫縣(今四川省巫山縣北),領巫、北井、泰昌、建始4縣。晉平吳後原吳國建平郡秭歸、興山2縣來隸,[參 175]增置信陵、沙渠2縣,廢建始縣(284年廢,後復置)。西晉末領巫、北井、建始、泰昌、信陵、秭歸、興山、沙渠8縣。
- 南郡
- 孫吳舊郡,晉平吳後郡治仍在江陵縣(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領江陵、華容、枝江、作唐、孱陵5縣。晉平吳,作唐、孱陵2縣移屬南平郡,襄陽郡旌陽、鄀、編3縣來隸,增置州陵、當陽、石首、監利4縣。永興元年(304年)監利、州陵、華容3縣移屬成都郡,建興年間(313-316)復歸。西晉末領江陵、鄀、旌陽、華容、枝江、編、當陽、州陵、石首、監利10縣。
- 武陵國
- 曹魏咸熙元年(264年)曹魏遣漢葭縣長郭純為武陵太守,入侵吳國武陵郡,攻略黔陽、遷陵等縣,後吳將鍾離牧擊敗郭純並收復該地。西晉泰始初立武陵郡,領黽陽、黔陽2縣,咸寧元年(275年)廢郡,所領各縣均廢。[參 176]晉平吳後得吳國武陵郡,郡治仍在臨沅縣(今湖南省常德市),領臨沅、漢壽(原名吳壽)、沅陵、辰陽、酉陽、鐔城、沅南、遷陵、龍陽9縣。[註 83]後廢辰陽縣,增置舞陽、黚陽2縣。永興元年(304年)東武公司馬澹晉封武陵王,改為武陵國。[參 177]西晉末領臨沅、漢壽、沅陵、酉陽、鐔城、沅南、遷陵、龍陽、舞陽、黚陽10縣。
- 新野國
- 永寧元年(301年)新野縣公司馬歆跟隨齊王司馬冏討伐趙王司馬倫有功,永寧二年(302年)晉封新野王,分義陽、襄陽2郡置新野國。郡治新野縣(今河南省新野縣),領新野、棘陽、蔡陽、穰、鄧、山都6縣。[參 181]永嘉五年(311年)石勒攻略河南,新野王司馬劭遇害。後國除為郡。[參 182]
- 成都郡(廢除)
- 因李雄攻破成都,永嘉年間(307-313)分南郡置成都郡,作為華容縣王司馬遵的封地。郡治華容縣(今湖南省監利縣西北),領華容、州陵、監利、豐都4縣。建興年間(313-316年)廢郡併入南郡。[參 183]
縣級行政區
荊州(州治:江陵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荊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95%; font-size:85%; text-align:center"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江夏郡 (3) |
安陸縣 | 安陸縣 | 今湖北省雲夢縣 | 江夏郡(265-316) | |
曲陵縣 | 今湖北省漢川市西北 | 江夏郡(265-316) | 曹魏為石陽縣,太康元年(280年)改名曲陵縣。[參 184] | ||
灄陽縣 | 今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西南 | 江夏郡(306-316) | 光熙元年(306年)分安陸縣東置縣。[參 185] | ||
襄陽郡 (6) |
襄陽縣 | 襄陽縣 | 今湖北省襄陽市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宜城縣 | 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鄭集鎮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中盧縣 | 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南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臨沮縣 | 今湖北省遠安縣西北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邔縣 | 今湖北省宜城市北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上黃縣 | 今湖北省南漳縣東南 | 襄陽郡(280-316,襄陽國304-311) | 太康元年(280年)左右分臨沮、中廬2縣置上黃縣。[參 186] | ||
南陽國 (14) |
宛縣 | 宛縣 | 今河南省南陽市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西鄂縣 | 今河南省南陽市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雉縣 | 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魯陽縣 | 今河南省魯山縣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犨縣 | 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西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育陽縣[註 86] | 今河南省新野縣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博望縣 | 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堵陽縣 | 今河南省方城縣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葉縣 | 今河南省葉縣西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舞陰縣 | 今河南省社旗縣東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比陽縣 | 今河南省泌陽縣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涅陽縣 | 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冠軍縣 | 今河南省鄧州市西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酈縣 | 今河南省內鄉縣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復陽縣 | 今河南省桐柏縣西 | 南陽郡(?) | 晉初廢縣。(不詳何時) | ||
安眾縣 | 今河南省鄧州市東北 | 南陽郡(?) | 晉初廢縣。[註 87] | ||
湖陽縣 | 今河南省唐河縣西南 | 南陽郡(265-2?) | 晉初廢縣併入棘陽縣。[參 187] | ||
順陽國 (10) |
南鄉縣 | 南鄉縣 |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酇縣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順陽縣 | 今河南省內鄉縣西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丹水縣 |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武當縣 | 今湖北省鄖縣東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析縣 | 今河南省西峽縣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陰縣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筑陽縣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汎陽縣 | 今湖北省穀城縣西 | 順陽國(284-316,南鄉郡284-289) | 太康五年(284年)置縣。[參 188] | ||
朝陽縣[註 81] | 今河南省新野縣西 | 南陽郡(265-280)→義陽國(280-301)→義陽郡(301-302)→順陽國(302-316) | |||
義陽郡 (6) |
安昌縣 ↓ 新野縣 ↓ 安昌縣 |
安昌縣 | 今湖北省棗陽市南 | 南陽郡(265)→義陽郡(266-316,義陽國266-301) | |
平氏縣 | 今河南省桐柏縣西 | 南陽郡(265)→義陽郡(266-316,義陽國266-301) | |||
義陽縣 | 今河南省桐柏縣東 | 南陽郡(265)→義陽郡(266-316,義陽國266-301) | |||
厥西縣 | 今湖北省棗陽市東 | 義陽郡(?-316,義陽國?-301) | 晉初置縣。[參 189] | ||
鄳縣[註 88] | 今河南省信陽市 | 江夏郡(265-280?)→義陽郡(280?-316,義陽國280?-301) | |||
平春縣[註 88] | 今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西北 | 江夏郡(265-280?)→義陽郡(280?-316,義陽國280?-301) | |||
建平郡 (8) |
巫縣 | 巫縣 | 今四川省巫山縣北 | 建平郡(269-316,建平都尉269-274) | 原為吳地,建衡元年(269年)晉攻取此縣。[參 190] |
北井縣 | 今重慶市巫山縣北 | 巴東郡(264-269)→建平郡(269-316,建平都尉269-274) | |||
泰昌縣[註 89] | 今重慶市巫山縣北 | 建平郡(269-316,建平都尉269-274) | 泰始年間(265-274)置縣。[註 90] | ||
建始縣 | 今湖北省建始縣 | 建平郡(269-316,建平都尉269-274) | 原為吳地,建衡元年(269年)以後入晉。太康五年(284年)廢縣,後復置縣。[參 191] | ||
信陵縣 | 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西樂天溪鎮 | 建平郡(279-316) | 原為吳地,咸寧五年(279年)入晉。 | ||
秭歸縣 | 今湖北省秭歸縣駐地茅坪鎮 | 建平郡(280-316) | 原為吳地,太康元年(280年)降晉。 | ||
興山縣 | 今湖北省興山縣北 | 建平郡(280-316) | 原為吳地,太康元年(280年)入晉。 | ||
沙渠縣 | 今湖北省恩施市 | 建平郡(280-316) | 原為吳地,吳末時縣廢地入晉。太康元年(280年)置縣。[參 192] | ||
南郡 (10) |
江陵縣 | 江陵縣 | 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 南郡(280-316) | |
枝江縣 | 今湖北省枝江市西北 | 南郡(280-316) | |||
當陽縣 | 今湖北省荊門市西南 | 南郡(280-316) | 吳末時為西晉所取。 | ||
鄀縣 | 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 | 襄陽郡(265-280)→南郡(280-316) | |||
旌陽縣 | 今湖北省枝江市東北 | 襄陽郡(265-280)→南郡(280-316) | |||
編縣 | 今湖北省荊門市西北 | 襄陽郡(265-280)→南郡(280-316) | |||
石首縣 | 今湖北省石首市 | 南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註 91] | ||
州陵縣 | 今湖北省洪湖市東北,長江北岸 | 南郡(280-307?)→成都郡(307?-?)→南郡(?-316) | 太康元年(280年)置縣。[參 193] | ||
華容縣 | 今湖北省監利縣西北 | 南郡(280後-307?)→成都郡(307?-?)→南郡(?-316) | 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廢縣,後復置縣。[參 194] | ||
監利縣 | 今湖北省監利縣東北 | 南郡(283,284-307?)→成都郡(307?-?)→南郡(?-316) | 吳時廢縣,太康四年(283年)復置縣,後廢縣併入華容縣;五年(284年)復分華容縣置縣。[參 195] | ||
豐都縣 | 地望不詳 | 成都郡(307?-?) | 永興元年(304年)分華容、州陵、監利3縣置縣,建興年間(313-316)縣廢併入監利縣。[參 183] | ||
宜都郡 (3) |
夷道縣 | 夷道縣 | 今湖北省宜都市 | 宜都郡(280-316) | |
夷陵縣 | 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 | 宜都郡(280-316) | 孫吳為西陵縣,晉平吳後復名夷陵縣。[參 196] | ||
佷山縣 | 今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西,清江北岸 | 宜都郡(280-316) | |||
武陵郡 (10) |
臨沅縣 | 臨沅縣 | 今湖南省常德市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漢壽縣 | 今湖南省常德市東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孫吳為吳壽縣,晉平吳後復名漢壽縣。[參 197]。 | ||
沅陵縣 | 今湖南省沅陵縣南,沅江東岸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酉陽縣 | 今湖南省永順縣東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鐔城縣 | 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沅南縣 | 今湖南省常德市西北,桃源縣東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遷陵縣 | 今湖南省保靖縣東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龍陽縣 | 今湖南省龍山縣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舞陽縣 | 今湖南省懷化市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晉平吳後置縣。[參 198] | ||
黚陽縣 | 地望不詳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晉平吳後置縣。[參 199] | ||
辰陽縣 | 今湖南省辰溪縣西南,辰江之北 | 武陵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參 200] | ||
天門郡 (5) |
零陽縣 | 零陽縣 | 今湖南省慈利縣東北 | 天門郡(280-316) | |
充縣 | 今湖南省桑植縣 | 天門郡(280-316) | |||
漊中縣 | 今湖南省慈利縣西,漊水南岸 | 天門郡(280-316) | |||
臨澧縣 | 地望不詳 | 天門郡(283-316) | 太康四年(283年)置縣。[參 201] | ||
澧陽縣 | 地望不詳 | 天門郡(283-316) | 太康四年(283年)置縣。[參 202] | ||
南平郡 (4) |
作唐縣 ↓ 江安縣 |
江安縣 | 今湖北省公安縣 | 南平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置縣。[參 203] |
作唐縣 | 今湖南省安鄉縣北 | 南郡(280)→南平郡(280-316) | |||
孱陵縣 | 今湖北省公安縣西 | 南郡(280)→南平郡(280-316) | |||
安南縣[註 92] | 今湖南省華容縣 | 南平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分江安縣置縣。[參 204] | ||
隨國 (2) |
隨縣 | 隨縣 | 今湖北省隨州市 | 南陽郡(265-280)→義陽國(280-288)→隨國(288-316) | |
平林縣 | 今湖北省隨縣東北 | 南陽郡(265-280)→義陽國(280-288)→隨國(288-316) | |||
竟陵郡 (3) |
雲杜縣 | 雲杜縣 | 今湖北省京山縣駐地新市鎮 | 江夏郡(280-299)→竟陵郡(299-316) | |
南新市縣 | 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 | 江夏郡(265-299)→竟陵郡(299-316) | |||
竟陵縣 | 今湖北省潛江市西北 | 江夏郡(280-299)→竟陵郡(299-316) | |||
新野國 (6) |
新野縣 | 新野縣 | 今河南省新野縣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棘陽縣 | 今河南省南陽市南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蔡陽縣 | 今湖北省棗陽市西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穰縣 | 今河南省鄧州市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鄧縣 | 今湖北省襄陽市北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山都縣[註 94] | 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北 | 襄陽郡(265-302)→新野國(302-316) |
揚州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省壽縣)。其範圍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大別山、巢湖以北一帶。太康元年(280年)西晉平吳後範圍擴大到江蘇、安徽2省長江以南,浙江省全部,江西省(不含宜春)、福建省(不含漳州南部沿海)大部分。元康元年(291年)以後縮小至不包括江西、福建2省以外的區域。
郡級行政區
西晉揚州初領淮南、廬江2郡。泰始年間(265-274)增置安豐郡並移屬豫州。太康元年(280年)平吳,增領原孫吳揚州的廬江(同年併入晉的廬江郡)、蘄春(同年廢郡併入武昌、安豐2郡)、丹陽、新都(同年改名新安)、吳郡、吳興、會稽、東陽、臨海、建安、豫章、鄱陽、廬陵、臨川等郡。後增置宣城(281年置)、毗陵(281年置,311年改名晉陵)、晉安(282年置)、南康(282年置)、歷陽(304年置)、義興(304年置)6郡。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7郡移屬江州。西晉末領13郡
- 淮南郡
- 曹魏舊郡,郡治壽春縣(今安徽省壽縣),領壽春、成德、下蔡、義成、西曲陽、平阿、合肥、陰陵8縣。[註 95]晉平吳後,增置歷陽、當塗、逡遒、全淑、阜陵、東城、烏江、鍾離8縣。太康十年(289年)改封晉武帝子司馬允為淮南王,淮南郡改為淮南國。[參 205]永興元年(304年)歷陽、烏江2縣移屬歷陽郡。永嘉五年(311年),漢趙劉聰攻破洛陽,淮南王司馬祥被殺,國除為郡。[參 206]晉末領壽春、成德、下蔡、義成、西曲陽、平阿、合肥、陰陵、當塗、逡遒、全淑、阜陵、東城、鍾離14縣。
- 廬江郡
- 廬江郡在三國時期由魏、吳分治。曹魏廬江郡治六安縣(今安徽省六安縣北),領六安、灊、安風、陽泉、雩婁、蓼、安豐、松滋8縣。[註 96]泰始年間(265-274)安風、雩婁、蓼、安豐、松滋5縣移屬安豐郡。晉平吳後,領原孫吳廬江郡皖縣,並增置舒、龍舒、居巢、臨湖、襄安5縣。太康二年(281年)武昌郡尋陽縣來隸。永興元年(304年)尋陽縣移屬尋陽郡。永興元年(304年)至光熙元年(306年)為成都王司馬穎之子司馬普封國,稱廬江國。西晉末領六安、灊、陽泉、皖、舒、居巢、臨湖、襄安、龍舒9縣。
- 丹陽郡
- 孫吳舊郡,晉平吳後郡治仍在秣陵縣(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南秣陵鎮),領秣陵(原名建業)、丹陽、蕪湖、宛陵、宣城、涇、石城、陵陽、春穀、句容、永世(原名永平)、安吳、寧國、廣德、懷安、臨城、始安、臼陽18縣。[註 97]臼陽、始安2縣晉時不可考。增置臨江(280年置,281年改名江寧)、溧陽(280年置)、湖熟(280年置)、江乘(280年置)、于湖(281年置)、建鄴(282年置)。太康二年(281年)宛陵、宣城、陵陽、安吳、臨城、石城、涇、春榖、廣德、寧國、懷安11縣移屬宣城郡。永興元年(304年)永世縣移屬義興縣,旋而復歸。[參 207]建興四年(316年)建鄴縣改名建康縣。西晉末領秣陵、丹陽、蕪湖、句容、永世、江寧、溧陽、湖熟、江乘、于湖、建鄴11縣。
- 吳郡
- 孫吳舊郡,晉平吳後郡治仍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領吳、嘉興、海鹽、富春、婁、錢唐、建德、桐廬、壽昌(原名新昌)、毗陵、武進、雲陽12縣。太康二年(281年)毗陵、武進、雲陽、無錫4縣移屬毗陵郡。增置鹽官(約280年置)、海虞(283年分吳縣置)、新城(太康末置,後廢)3縣。太康十年(289年)晉武司馬炎封其子司馬晏為吳王,郡改為吳國,永嘉五年(311年)為劉曜所殺,國除為郡。西晉末領吳、嘉興、海鹽、富春、婁、錢唐、建德、桐廬、壽昌、鹽官、海虞11縣。
- 吳興郡
- 孫吳舊郡,晉平吳後郡治仍在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南),領烏程、陽羨、餘杭、臨安(原名臨水)、武康(原名永安)、故鄣、於潛、安吉、原鄉9縣。增置東遷(282年分烏程置)、長城(282年分烏程置)2縣。永興元年(304年)陽羨縣移屬義興郡。西晉末領烏程、臨安、餘杭、武康、於潛、故鄣、安吉、原鄉、東遷、長城10縣。
- 臨海郡
- 孫吳舊郡,晉平吳後郡治仍在章安縣(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江北章安街道),領章安、永寧、松陽、臨海、始豐(原名南始平)、安固(原名安陽)、羅江7縣。[註 99]太康二年(282年)羅江縣移屬晉安郡。增置寧海(280年分臨海置)、始陽(283年置,後改名橫陽)。西晉末領章安、臨海、始豐、永寧、松陽、安固、寧海、橫陽8縣。
- 晉陵郡
- 孫吳時為毗陵典農校尉,管轄吳郡西部3縣。西晉平吳後,於太康二年(281年)改置為毗陵郡,永嘉五年(311年)改名晉陵郡。郡治丹徒縣(今江蘇省鎮江市東),後移治毗陵縣(今江蘇省常州市),領丹徒(原名武進)、毗陵(311年改名晉陵)、曲阿(原名雲陽)、無錫(280年置)、武進(281年分丹徒、曲阿置)、延陵(281年分曲阿置)、暨陽(281年分無錫、毗陵置)。西晉末領7縣。[參 210]
- 義興郡
- 西晉永興元年(304年)分丹陽、吳興2郡置,[參 212]郡治陽羨縣(今江蘇省宜興市西南),領陽羨、永世、義鄉(304年分陽羨、長城置)、國山(304年分陽羨置)、臨津(304年分陽羨置)、平陵(304年分永世置)6縣。後永世縣移屬丹陽郡(不知何時)。西晉末領陽羨、義鄉、國山、臨津、平陵5縣。
縣級行政區
揚州(州治:建康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揚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淮南郡 (14) |
壽春縣 | 壽春縣 | 今安徽省壽縣 | 淮南郡(265-316,淮南國289-311) | |
成德縣 | 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 | 淮南郡(265-316,淮南國289-311) | |||
下蔡縣 | 今安徽省鳳臺縣 | 淮南郡(265-316,淮南國289-311) | |||
義成縣 | 今安徽省蚌埠市西北 | 淮南郡(265-316,淮南國289-311) | |||
西曲陽縣 | 今安徽省淮南市東南 | 淮南郡(265-316,淮南國289-311) | |||
平阿縣 | 今安徽省淮南市北 | 淮南郡(265-316,淮南國289-311) | |||
合肥縣 | 今安徽省合肥市 | 淮南郡(265-316,淮南國289-311) | |||
陰陵縣 | 今安徽省長豐縣西北 | 淮南郡(265-316,淮南國289-311) | |||
當塗縣 | 今安徽省蚌埠市西南 | 淮南郡(280-316,淮南國289-311) | 漢舊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參 214] | ||
逡遒縣 | 今安徽省肥東縣東 | 淮南郡(280-316,淮南國289-311) | 漢舊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參 214] | ||
全椒縣 | 今安徽省全椒縣 | 淮南郡(280-316,淮南國289-311) | 漢舊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註 100] | ||
阜陵縣 | 今安徽省全淑縣東南 | 淮南郡(280-316,淮南國289-311) | 漢舊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註 100] | ||
東城縣 | 今安徽省定遠縣東南 | 淮南郡(280-316,淮南國289-311) | 漢舊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註 100] | ||
鍾離縣 | 今安徽省蚌埠市東 | 淮南郡(280-316,淮南國289-311) | 漢舊縣。晉平吳後,於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縣。[參 214] | ||
廬江郡 (9) |
六安縣 | 六安縣 | 今安徽省六安市北 | 廬江郡(265-316,廬江國304-306) | |
灊縣 | 今安徽省六安市南 | 廬江郡(265-316,廬江國304-306) | |||
陽泉縣 | 今安徽省壽縣西南 | 廬江郡(265-316,廬江國304-306) | |||
皖縣 | 今安徽省潛山縣 | 廬江郡(280-316,廬江國304-306) | |||
舒縣 | 今安徽省舒城縣 | 廬江郡(280-316,廬江國304-306) | 漢舊縣,晉平吳後復置縣。[註 101] | ||
龍舒縣 | 今安徽省霍山縣東南 | 廬江郡(280-316,廬江國304-306) | 漢舊縣,晉平吳後復置縣。 | ||
居巢縣 | 今安徽省巢湖市 | 廬江郡(280-316,廬江國304-306) | 漢舊縣,晉平吳後復置縣。[註 101] | ||
臨湖縣 | 今安徽省潛山縣 | 廬江郡(280-316,廬江國304-306) | 漢舊縣,晉平吳後復置縣。[註 101] | ||
襄安縣 | 今安徽省無為縣西南 | 廬江郡(280-316,廬江國304-306) | 漢舊縣,晉平吳後復置縣。[註 101] | ||
丹陽郡 (11) |
秣陵縣 | 秣陵縣 | 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南秣陵鎮 | 丹陽郡(280-316) | 孫吳為建業縣,晉平吳後改名秣陵縣。[參 215] |
丹陽縣 | 今安徽省當塗縣東北丹陽鎮 | 丹陽郡(280-316) | |||
蕪湖縣 | 今安徽省蕪湖市東 | 丹陽郡(280-316) | |||
句容縣 | 今江蘇省句容市駐地華陽鎮 | 丹陽郡(280-316) | |||
永世縣 | 今江蘇省溧陽市南天目湖鎮古縣村附近 | 丹陽郡(280-304)→義興郡(304-?)→丹陽郡(?-316) | 孫吳為永平縣,晉平吳後改名永世縣。[參 216] | ||
江寧縣 | 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 丹陽郡(280-316) | 晉平吳後分秣陵縣置臨江縣,太康二年(281年)改名江寧縣。[參 217] | ||
溧陽縣 | 今江蘇省高淳縣東、固城湖東北岸 | 丹陽郡(280-316) | 吳時為溧陽屯田都尉,晉平吳後改置溧陽縣。[參 218] | ||
湖熟縣 | 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南湖熟街道 | 丹陽郡(280-316) | 吳時為湖熟典農都尉,晉平吳後改置湖熟縣。[參 219] | ||
江乘縣 | 今江蘇省句容市西北 | 丹陽郡(280-316) | 吳時為江乘典農都尉,晉平吳後改置江乘縣。[參 220] | ||
于湖縣 | 今安徽省當塗縣 | 丹陽郡(281-316) | 吳時為于湖督農都尉,晉平吳後改置于湖縣。[參 221] | ||
建康縣 | 今江蘇省南京市 | 丹陽郡(282-316) | 晉平吳後於太康三年(282年)分秣陵縣置建鄴縣,建興元年(316年)避晉愍帝司馬鄴名諱,改名建康縣。[參 222] | ||
始安縣 | 地望不詳 | 丹陽郡(?) | 晉時已廢縣。 | ||
臼陽縣 | 疑今江蘇省茅山一帶 | 丹陽郡(?) | 晉時已廢縣。 | ||
吳郡 (11) |
吳縣 | 吳縣 | 今江蘇省蘇州市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
嘉興縣 | 今浙江省嘉興市南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
海鹽縣 | 今浙江省平湖市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
富春縣[註 102] | 今浙江省富陽市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
婁縣 | 今江蘇省崑山市北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
錢唐縣 | 今浙江省杭州市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
建德縣 | 今浙江省建德市東梅城鎮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
桐廬縣 | 今浙江省桐廬縣東北橫村鎮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
壽昌縣 | 今浙江省建德市西南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孫吳為新昌縣,晉平吳後改名壽昌縣。[參 223] | ||
鹽官縣 | 今浙江省海寧市西南鹽官鎮 | 吳郡(280-316,吳國289-311) | 吳時為海昌屯田都尉,晉平吳後改置鹽官縣。[參 224][註 103] | ||
海虞縣 | 地望不詳 | 吳郡(283-316,吳國289-311) |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分吳縣置縣。[參 225] | ||
新城縣 | 今浙江省富陽市南 | 吳郡(289?-?) | 吳時置縣,後廢。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復置縣,後又廢縣。[參 226] | ||
吳興郡 (10) |
烏程縣 | 烏程縣 | 今浙江省湖州市南 | 吳興郡(280-316) | |
臨安縣 | 今浙江省臨安市北 | 吳興郡(280-316) | 孫吳為臨水縣,晉平吳後改名臨安縣。[參 227] | ||
餘杭縣 | 今浙江省餘杭市餘杭區西南餘杭街道 | 吳興郡(280-316) | |||
武康縣 | 今浙江省德清縣西 | 吳興郡(280-316) | 孫吳為永安縣,晉平吳後改名武康縣。[參 228] | ||
於潛縣 | 今浙江省臨安市西 | 吳興郡(280-316) | |||
故鄣縣 | 今浙江省安吉縣西北 | 吳興郡(280-316) | |||
安吉縣 | 今浙江省安吉縣西南 | 吳興郡(280-316) | |||
原鄉縣 | 今浙江省安吉縣北 | 吳興郡(280-316) | |||
東遷縣 | 地望不詳 | 吳興郡(282-316) | 太康三年(282年)分烏程縣置縣。[參 229] | ||
長城縣 | 地望不詳 | 吳興郡(282-316) | 太康三年(282年)分烏程縣置縣。[參 230] | ||
會稽郡 (10) |
山陰縣 | 山陰縣 | 今浙江省紹興市 | 會稽郡(280-316) | |
上虞縣 | 今浙江省上虞市 | 會稽郡(280-316) | |||
餘姚縣 | 今浙江省餘姚市 | 會稽郡(280-316) | |||
句章縣 | 今浙江省餘姚市東南 | 會稽郡(280-316) | |||
鄞縣 | 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東北 | 會稽郡(280-316) | |||
鄮縣 | 今浙江省寧波市東,鄮山北麓 | 會稽郡(280-316) | |||
始寧縣 | 今浙江省嵊州市和上虞市交界處 | 會稽郡(280-316) | |||
剡縣 | 今浙江省嵊州市 | 會稽郡(280-316) | |||
永興縣 | 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 | 會稽郡(280-316) | |||
諸暨縣 | 今浙江省諸暨市城區 | 會稽郡(280-316) | |||
東陽郡 (9) |
長山縣 | 長山縣 | 今浙江省金華市 | 東陽郡(280-316) | |
烏傷縣 | 今浙江省義烏市 | 東陽郡(280-316) | |||
太末縣 | 今浙江省龍游縣城區 | 東陽郡(280-316) | |||
信安縣 | 今浙江省衢州市 | 東陽郡(280-316) | 孫吳為新安縣,晉平吳後改名信安縣。[參 231] | ||
豐安縣 | 今浙江省浦江縣南 | 東陽郡(280-316) | |||
吳寧縣 | 今浙江省東陽市東北 | 東陽郡(280-316) | |||
定陽縣 | 今浙江省江山市北 | 東陽郡(280-316) | |||
永康縣 | 今浙江省永康市 | 東陽郡(280-316) | |||
遂昌縣 | 今浙江省遂昌縣 | 東陽郡(280-316) | 孫吳為平昌縣,晉平吳後改名遂昌縣。[參 232] | ||
新安郡 (6) |
始新縣 | 始新縣 | 今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西北南山島附近 | 新安郡(280-316,新都郡280) | |
遂安縣 | 今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西南 | 新安郡(280-316,新都郡280) | 孫吳為新定縣,晉平吳後改名遂安縣。[參 233] | ||
黟縣 | 今安徽省黟縣東 | 新安郡(280-316,新都郡280) | |||
歙縣 | 今安徽省歙縣駐地徽城鎮 | 新安郡(280-316,新都郡280) | |||
海寧縣 | 今安徽省休寧縣北 | 新安郡(280-316,新都郡280) | 孫吳為海陽縣,晉平吳後改名海寧縣。[參 234] | ||
黎陽縣 | 今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 | 新安郡(280-316,新都郡280) | |||
臨海郡 (8) |
章安縣 | 章安縣 | 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江北章安街道 | 臨海郡(280-316) | |
臨海縣 | 今浙江省臨海市東南 | 臨海郡(280-316) | |||
南始平縣 | 今浙江省天台縣 | 臨海郡(280-316) | 孫吳為南始平縣,晉平吳後改名始豐縣。[參 235] | ||
永寧縣 | 今浙江省溫州市 | 臨海郡(280-316) | |||
松陽縣 | 今浙江省松陽縣西北 | 臨海郡(280-316) | |||
安固縣 | 今浙江省瑞安市西北西嶴高架橋一帶 | 臨海郡(280-316) | 孫吳為安陽縣,晉平吳後改名安固縣。[參 236] | ||
寧海縣 | 今浙江省寧海縣 | 臨海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分臨海縣北部置寧海縣。[參 237] | ||
橫陽縣 | 今浙江省平陽縣 | 臨海郡(283-316) | 晉太康四年(283)分安固縣置始陽縣,後改名橫陽縣。[參 238] | ||
宣城郡 (11) |
宛陵縣 | 宛陵縣 | 今安徽省宣州市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宣城縣 | 今安徽省宣城市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陵陽縣 | 今安徽省石台縣東北太平湖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安吳縣 | 今安徽省涇縣西南黃村鎮安吳村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臨城縣 | 今安徽省青陽縣南5里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石城縣 | 今安徽省馬鞍山市東南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涇縣 | 今安徽省涇縣西北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春穀縣 | 今安徽省繁昌縣四北、長江東岸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廣德縣 | 今安徽省廣德縣西南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寧國縣 | 今安徽省寧國市西南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懷安縣 | 今安徽省寧國市東南寧墩鎮 | 丹陽郡(280-281)→宣城郡(281-316) | |||
晉陵郡 (7) |
丹徒縣 ↓ 晉陵縣 ↓ 丹徒縣 |
丹徒縣 | 今江蘇省鎮江市東丹徒區 | 吳郡(280-281)→晉陵郡(281-316,毗陵郡281-311) | 孫吳為武進縣,晉平吳後於太康三年(282年)改名丹徒縣。[參 239] |
晉陵縣 | 今江蘇省常州市 | 吳郡(280-281)→晉陵郡(281-316,毗陵郡281-311) | 孫吳為毗陵縣,永嘉五年(311年)改名晉陵縣。[參 240] | ||
曲阿縣 | 今江蘇省丹陽市 | 吳郡(280-281)→晉陵郡(281-316,毗陵郡281-311) | 孫吳為雲陽縣,晉平吳後於太康三年(282年)改名曲阿縣。[參 241] | ||
無錫縣 | 今江蘇省無錫市 | 吳郡(280-281)→晉陵郡(281-316,毗陵郡281-311) | 吳時廢縣,晉平吳後復置縣。[參 242] | ||
武進縣 | 今江蘇省丹陽市東 | 晉陵郡(281-316,毗陵郡281-311) | 太康二年(281年)分丹徒、曲阿2縣置。[參 243] | ||
延陵縣 | 今江蘇省丹陽市東南 | 晉陵郡(281-316,毗陵郡281-311) | 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縣置。縣名取自鄉名延陵鄉。[參 244] | ||
暨陽縣[註 104] | 今江蘇省江陰市東南 | 晉陵郡(281-316,毗陵郡281-311) | 太康二年(281年)分無錫、毗陵2縣置縣。[參 245] | ||
歷陽郡 (2) |
歷陽縣 | 歷陽縣 | 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 | 淮南郡(280-289)→淮南國(289-304)→歷陽郡(304-316) | 漢舊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參 214] |
烏江縣 | 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北 | 淮南郡(285-289)→淮南國(289-304)→歷陽郡(304-316) | 漢舊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六年(285年)分東城縣復置縣。[參 246] | ||
義興郡 (5) |
陽羨縣 | 陽羨縣[註 105] | 今江蘇省宜興市西南 | 吳興郡(280-304)→義興郡(304-316) | |
義鄉縣 | 今浙江省長興縣北部煤山鎮尚儒村 | 義興郡(304-316) | 永興元年(304年)分陽羨、長城2縣置。[參 247] | ||
國山縣 | 今江蘇省宜興市西南張渚鎮五洞橋附近 | 義興郡(304-316) | 永興元年(304年)分陽羨縣置。[參 248] | ||
臨津縣 | 今江蘇省宜興市西北 | 義興郡(304-316) | 永興元年(304年)分陽羨縣置。[參 249] | ||
平陵縣 | 今江蘇省溧陽市西 | 義興郡(304-316) | 永興元年(304年)分永世縣置。[參 250] |
交州
孫吳舊州,太康元年(280年)平吳來屬,州治所在龍編縣(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內市東天德江北岸)。其範圍相當於今廣東雷州半島、廣西南部的防城港、欽州、北海及越南北部。
郡級行政區
孫吳交州領合浦、珠崖、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7郡,西晉平吳後廢珠崖郡併入合浦郡,太康三年(282年)復置日南郡。西晉末領7郡。
- 合浦郡
- 孫吳舊郡,郡治合浦縣(治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北縣東北),領合浦、南平、毒質、朱盧、平山、連道、昌平7縣。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珠官、徐聞縣來隸,昌平、連道、平山3縣移屬合浦屬國;增置蕩昌、晉始2縣,廢朱盧縣。西晉末領合浦、南平、毒質、徐聞、珠官、蕩昌、晉始7縣
- 交趾郡
- 孫吳舊郡,郡治龍编縣(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內市東天德江北岸),領龍編、苟漏、望海、嬴婁、西於、武寧、朱鳶、曲陽、交興、北帶、稽徐、定安、武安(後改名南定)、軍平(後改名海平)14縣,至西晉末未變。
- 九真郡
- 孫吳舊郡,郡治胥浦縣(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清化省清化市西北),胥浦、移風、都龐、常樂、建初、扶樂、無編7縣。晉平吳後增置津梧(分移風縣置)、松原(分建初縣置)、高安(分常樂縣置)、寧夷、軍安5縣,廢都龐、無編2縣。西晉末領胥浦、移風、建初、常樂、扶樂、津梧、松原、高安、寧夷、軍安10縣。
- 九德郡
- 孫吳舊郡,郡治九德縣(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乂安省榮市),領九德、咸驩、陽成(281年改名陽遂)、越裳、都洨、扶芩、曲胥、朱吾、西卷、比景、盧容11縣。太康三年(282年)盧容、朱吾、西卷、比景4縣移屬日南郡,增置南陵、蒲陽、西安3縣,廢越裳縣。西晉末領九德、咸驩、陽遂、扶芩、曲胥、都洨、南陵、蒲陽、西安9縣。
- 日南郡
- 孫吳時為九德郡日南屬國,領盧容1縣,太康三年(282年)改置日南郡。[參 251]。郡治盧容縣(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承天順化省順化市北),領盧容、朱吾、西卷、比景、象林(282年左右置)、無勞(太康年間置)、壽泠(289年置)7縣,至西晉末未變。
縣級行政區
交州(州治:龍編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交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合浦郡 (7) |
合浦縣 | 合浦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東北 | 合浦郡(280-316) | |
南平縣 | 地望不詳 | 合浦郡(280-316) | |||
毒質縣 | 地望不詳 | 合浦郡(280-316) | |||
徐聞縣 | 今廣東省徐聞縣南 | 珠崖郡(280)→合浦郡(280-316) | |||
珠官縣 | 今廣東省徐聞縣南 | 珠崖郡(280)→合浦郡(280-316) | |||
蕩昌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 | 合浦郡(280-316) | 晉平吳後分合浦縣置。[參 253] | ||
晉始縣 | 地望不詳 | 合浦郡(283後-316) | 晉武帝太康年間(280-289)置縣。[參 254] | ||
朱盧縣 | 地望不詳 | 合浦郡(280) | 西晉平吳後廢縣。 | ||
交趾郡 (14) |
龍編縣 | 龍編縣 | 今越南河內市東天德江北岸 | 交趾郡(280-316) | |
苟漏縣 | 今越南河内市石室縣 | 交趾郡(280-316) | |||
望海縣 | 今越南北江省北江市西南梂江北岸 | 交趾郡(280-316) | |||
嬴婁縣 | 今越南北寧省順成縣隴溪社 | 交趾郡(280-316) | |||
西於縣 | 今越南河內市北東英縣古螺社 | 交趾郡(280-316) | |||
武寧縣 | 今越南北寧省北寧市 | 交趾郡(280-316) | |||
朱鳶縣 | 今越南河內市東南紅河西岸 | 交趾郡(280-316) | |||
曲陽縣[註 106] | 今越南海陽省海陽市附近 | 交趾郡(280-316) | |||
交興縣 | 地望不詳 | 交趾郡(280-316) | |||
北帶縣 | 今越南興安省文林縣附近 | 交趾郡(280-316) | |||
稽徐縣 | 今越南海陽省海陽市西計瑟一帶 | 交趾郡(280-316) | |||
定安縣[註 107] | 今越南河南省 | 交趾郡(280-316) | |||
南定縣 | 今越南南定省東南 | 交趾郡(280-316) | 孫吳名武安縣,西晉平吳後改名南定縣。[參 255] | ||
海平縣 | 今越南廣寧省先安縣 | 交趾郡(280-316) | 孫吳名軍平縣,西晉平吳後改名海平縣。[參 256] | ||
新昌郡 (6) |
麊泠縣 | 麊泠縣 | 今越南富壽省北 | 新昌郡(280-316) | |
嘉寧縣 | 今越南河內市西巴位縣 | 新昌郡(280-316) | |||
吳定縣 | 今越南宣光省 | 新昌郡(280-316) | |||
封山縣 | 地望不詳 | 新昌郡(280-316) | |||
臨西縣 | 今越南富壽省 | 新昌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 | ||
西道縣 | 今越南安沛省 | 新昌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 | ||
武平郡 (7) |
平道縣 | 平道縣[註 108] | 今越南永福省安樂縣 | 武平郡(280-316) | |
武興縣 | 地望不詳 | 武平郡(280-316) | |||
進山縣 | 地望不詳 | 武平郡(280-316) | |||
根寧縣 | 地望不詳 | 武平郡(280-316) | |||
安武縣 | 地望不詳 | 武平郡(280-316) | |||
扶安縣 | 今越南太原省南普安縣 | 武平郡(280-316) | |||
封溪縣[註 109] | 今越南永福省安樂縣東 | 武平郡(280-316) | |||
九真郡 (10) |
胥浦縣 | 胥浦縣 |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西北 | 九真郡(280-316) | |
移風縣 |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北馬江南岸 | 九真郡(280-316) | |||
建初縣 |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東 | 九真郡(280-316) | |||
常樂縣 |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東 | 九真郡(280-316) | |||
扶樂縣 | 地望不詳 | 九真郡(280-316) | |||
津梧縣 |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北 | 九真郡(280-316) | 晉平吳後分移風縣置。[參 257] | ||
松原縣 |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西南 | 九真郡(280-316) | 晉平吳後分建初縣置。[參 258] | ||
高安縣 |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南 | 九真郡(280後-316) | 晉平吳後分常樂縣置。[參 259] | ||
寧夷縣 | 地望不詳 | 九真郡(280後-316) | 晉太康年間(280-289)置縣。[參 260] | ||
軍安縣 | 今越南清化省肇山縣納山一帶 | 九真郡(280後-316) | 晉太康年間(280-289)置縣。[參 261] | ||
無編縣 | 今越南清化省靜嘉縣西龍施 | 九真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參 262] | ||
都龐縣 |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北 | 九真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參 263] | ||
九德郡 (9) |
九德縣 | 九德縣 | 今越南乂安省榮市 | 九德郡(280-316) | |
咸驩縣 | 今越南乂安省演州縣西 | 九德郡(280-316) | |||
陽遠縣[註 110] | 今越南乂安省榮市東 | 九德郡(280-316) | 孫吳名陽成縣,晉平吳後改名陽遠縣。[參 264] | ||
扶芩縣 | 地望不詳 | 九德郡(280-316) | |||
曲胥縣 | 地望不詳 | 九德郡(280-316) | |||
都洨縣 | 今越南乂安省榮市西北 | 九德郡(280-316) | |||
南陵縣 | 地望不詳 | 九德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265] | ||
蒲陽縣 | 地望不詳 | 九德郡(280-316) | 晉平吳後分陽遠縣置。[參 266] | ||
西安縣 | 地望不詳 | 九德郡(280後-316) | 晉太康年間(280-289)置縣。[參 267] | ||
越裳縣 | 今越南河靜省河靜市西北 | 九德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參 268]。 | ||
日南郡 (7) |
盧容縣 | 盧容縣 | 今越南承天順化省順化市北 | 九德郡(280-282)→日南郡(282-316) | |
朱吾縣 | 今越南廣平省洞海市南麗水縣 | 九德郡(280-282)→日南郡(282-316) | |||
西卷縣 | 今越南廣治省廣治河與甘露河合流處 | 九德郡(280-282)→日南郡(282-316) | |||
比景縣 | 今越南廣平省南部,日麗江流域地區 | 九德郡(280-282)→日南郡(282-316) | |||
象林縣 | 疑今越南廣南省會安市西南一帶 | 日南郡(282-316) | 太康三年(282年)時已置縣。[參 269] | ||
無勞縣 | 地望不詳 | 日南郡(289?-316) | 晉太康年間(280-289)分比景縣置縣。[參 270] | ||
壽泠縣 | 地望不詳 | 日南郡(289-316) | 晉太康十年(289年)分西卷縣置縣。[參 271] |
廣州
孫吳舊州,太康元年(280年)平吳來屬,州治所在番禺縣(今廣東省廣州市)。範圍在今廣東省(不含北部清遠、韶關部分及雷州半島)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不含西北部桂林部分及南部的防城港、欽州、北海)的大部分。
郡級行政區
孫吳廣州領南海、蒼梧、鬱林、高涼、桂林、高興6郡,西晉平吳後,荊州始興、始安、臨賀3郡及交州合浦屬國來隸。太康年間廢高興郡,永嘉元年(307年)始興、始安、臨賀3郡移屬湘州。西晉末領6郡。
- 蒼梧郡
- 孫吳舊郡,郡治廣信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領廣信、端溪、高要、建陵、新寧(280年改名寧新)、猛陵、鄣平、豐城、臨允9縣。增置都羅(280年置)、武城(280年置)、元溪(280年置)、丁留(286年置)4縣。西晉末領13縣。
- 鬱林郡
- 孫吳舊郡,郡治陰平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領布山、阿林、安廣、臨浦(280年改名領方)、陰平(280年改名鬱平)、新邑、建始(280年改名安始)、長平(280年改名晉平)、廣鬱、懷安10縣。晉平吳後廢廣鬱、懷安2縣,桂林郡武安縣來隸(同時改名武熙),增置安遠縣(285年置)。西晉末領鬱平、布山、阿林、新邑、晉平、安始、領方、安廣、武熙、安遠10縣。
- 桂林郡
- 孫吳舊郡,郡治武安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西),領武安、潭中、中留、桂林、武豐、粟平、軍騰7縣。晉平吳後武安縣移屬鬱林郡,郡治移往潭中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東南),廢中留、桂林縣,增置洋平(280年置)、龍剛(280年置)、夾陽(280年置)3縣。西晉末領潭中、武豐、粟平、軍騰、洋平、龍剛、夾陽7縣。
- 寧浦郡
- 本合浦北部都尉,晉平吳後改置合浦屬國,太康七年(286年)改為寧浦郡。郡治昌平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南),領昌平(280年改名寧浦)、平山、興道(280年置)、吳安(280年置)、始定(280年分平山置)、澗陽(286年分寧浦置)6縣。西晉末領縣同前。
縣級行政區
廣州(州治:番禺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廣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南海郡 (6) |
番禺縣 | 番禺縣 | 今廣東省廣州市 | 南海郡(280-316) | |
四會縣 | 今廣東省四會市城區 | 南海郡(280-316) | |||
增城縣 | 今廣東省增城市東北 | 南海郡(280-316) | |||
博羅縣 | 今廣東省博羅縣 | 南海郡(280-316) | |||
龍川縣 | 今廣東省龍川縣西 | 南海郡(280-316) | |||
平夷縣 | 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西司前鎮 | 南海郡(280-316) | |||
揭陽縣 | 今廣東省揭陽市西北 | 南海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 | ||
蒼梧郡 (13) |
廣信縣 | 廣信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 | 蒼梧郡(280-316) | |
端溪縣 | 今廣東省德慶縣城區 | 蒼梧郡(280-316) | |||
高要縣 | 今廣東省肇慶市 | 蒼梧郡(280-316) | |||
建陵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縣西南 | 蒼梧郡(280-316) | |||
寧新縣[註 111]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南蒼梧縣境 | 蒼梧郡(280-316) | 孫吳名新寧縣,晉平吳改名寧新縣。[參 274] | ||
猛陵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西北、潯江北岸 | 蒼梧郡(280-316) | |||
鄣平縣 | 地望不詳 | 蒼梧郡(280-316) | |||
豐城縣[註 112] | 地望不詳 | 蒼梧郡(280-316) | |||
臨允縣 | 今廣東省新興縣南 | 蒼梧郡(280-316) | |||
都羅縣 | 地望不詳 | 蒼梧郡(280-316) | 晉平吳後分建陵縣置縣。[參 275] | ||
武城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南縣東 | 蒼梧郡(280-316) | 晉平吳後分建陵縣置縣。[參 275] | ||
元溪縣 | 今廣東省肇慶市西 | 蒼梧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276] | ||
丁留縣 | 地望不詳 | 蒼梧郡(286-316) | 太康七年(286年)以蒼梧郡蠻夷賓服而置縣。[參 277] | ||
鬱林郡 (10) |
鬱平縣 | 鬱平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 鬱林郡(280-316) | 孫吳名陰平縣,晉平吳改名鬱平縣。[參 278] |
布山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西南 | 鬱林郡(280-316) | |||
阿林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東南 | 鬱林郡(280-316) | |||
新邑縣 | 地望不詳 | 鬱林郡(280-316) | |||
晉平縣 | 地望不詳 | 鬱林郡(280-316) | 孫吳名長平縣,晉平吳改名晉平縣。[參 279] | ||
安始縣 | 地望不詳 | 鬱林郡(280-316) | 孫吳名建始縣,晉平吳改名安始縣。[參 280] | ||
領方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西南 | 鬱林郡(280-316) | 孫吳名臨浦縣,晉平吳改名領方縣。[參 281] | ||
安廣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北 | 鬱林郡(280-316) | |||
武熙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西 | 桂林郡(280)→鬱林郡(280-316) | 孫吳名武安縣,晉平吳改名武熙縣。[參 282] | ||
安遠縣 | 地望不詳 | 鬱林郡(285-316) | 太康六年(285年)置縣。[參 283] | ||
廣鬱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東南 | 鬱林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 | ||
懷安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南 | 鬱林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參 284] | ||
桂林郡 (7) |
潭中縣 | 潭中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東南 | 桂林郡(280-316) | |
武豐縣 | 地望不詳 | 桂林郡(280-316) | |||
粟平縣 | 地望不詳 | 桂林郡(280-316) | |||
軍騰縣 | 地望不詳 | 桂林郡(280-316) | |||
洋平縣 | 地望不詳 | 桂林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285] | ||
龍剛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山縣 | 桂林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286] | ||
夾陽縣 | 地望不詳 | 桂林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287] | ||
中留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東南 | 桂林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參 288] | ||
桂林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東南 | 桂林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 | ||
高涼郡 (8) |
安寧縣 | 安寧縣 |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 | 高涼郡(280-316) | |
高涼縣 | 今廣東省陽江市北 | 高涼郡(280-316) | |||
思平縣 | 今廣東省恩平市北 | 高涼郡(280-316) | |||
廣化縣 |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 |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 |||
海安縣 | 今廣東省台山市西南 |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 孫吳時名海寧縣,晉平吳後改名海安縣。[參 289] | ||
化平縣 | 今廣東省化州市 |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 |||
莫陽縣[註 113] | 今廣東省陽春市西 |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 |||
西平縣 | 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北 | 高興郡(280-283?)→高涼郡(283?-316) | |||
寧浦郡 (6) |
寧浦縣 | 寧浦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南 |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 孫吳時名昌平縣,晉平吳後改名寧浦縣。[參 290] |
平山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北 |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 |||
興道縣[註 114]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東南 |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 吳末時已廢縣,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註 115] | ||
吳安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 |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291] | ||
始定縣[註 116] | 地望不詳 | 寧浦郡(280-316,合浦屬國280-286) | 晉平吳後分平山縣置縣。[參 292] | ||
澗陽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西南 | 寧浦郡(286-316) | 西晉太康七年(286年)分寧浦縣置縣。[參 293] |
江州
西晉元康元年(291年)分揚、荊2州共10郡置江州,州治所在南昌縣(今江西省南昌市)。州名取自長江古名江水。[參 294]範圍在今江西省及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區。
郡級行政區
江州領原揚州的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7郡,荊州的武昌、桂陽、安成3郡。永興元年(304年)增置尋陽郡。永嘉元年(307年)桂陽郡移屬湘州。西晉末領10郡。
- 豫章郡
- 孫吳舊郡,晉平吳後郡治仍在南昌縣(今江西省南昌市),領南昌、海昏、新淦、建城、望蔡(原名上蔡)、永修、建昌、吳平(原名漢平)、豫寧(原名西安)、彭澤、艾、康樂(原名陽樂)、豐城(原名富城)、新吳、宜豐15縣。晉平吳後鄱陽郡鍾陵縣來隸。永嘉元年(307年)彭澤縣移屬尋陽郡。太康十年(289年)封晉武帝之子司馬熾為豫章王,郡改為豫章國,永嘉五年(311年)豫章王司馬端被立為皇太子,國除為郡。[參 295]西晉末領15縣。
- 鄱陽郡
- 孫吳舊郡,晉平吳後郡治仍在鄱陽縣(今江西省鄱陽縣東北),晉平吳後鄱陽郡治移往廣晉縣(今江西省鄱陽縣北石門街鎮)[參 296],領鄱陽、餘汗、鄡陽、上饒、葛陽、樂安、鍾陵、廣晉(原名廣昌)、歷陵(原名歷陽)9縣。後廢上饒縣,鍾陵縣移屬豫章郡,增置晉興縣。西晉末領廣晉、鄱陽、樂安、餘汗、鄡陽、歷陵、葛陽、晉興8縣。
- 廬陵郡
- 孫吳舊郡,郡治高昌縣(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晉平吳後郡治移往石陽縣(今江西省吉水縣東北)[參 297],領石陽、高昌、西昌、巴丘、東昌、遂興(原名新興)、吉陽、興平、陽豐(原名陽城)、雩都、贛、南野、南康(原名南安)、揭陽、寧都(原名陽都)、平固(原名平陽)16縣。太康三年(282年),廬陵南部都尉改置南康郡,都尉管轄的廬陵郡南部7縣移屬南康郡。西晉末領9縣。
- 臨川郡
- 孫吳舊郡,郡治南城縣(今江西省南城縣東南),晉平吳後,郡治移往臨汝縣(今江西省撫州市西南),[參 298]領臨汝、西豐(原名西平)、新南城(原名南城)、東興、南豐、永城、宜黃、安浦、西寧(原名西城)、新建10縣。至西晉末不變。
- 建安郡
- 孫吳舊郡,晉平吳後郡治仍在建安縣(今福建省建甌市南),領建安、侯官、建平、邵武(原名昭武)、吳興、將樂、延平(原名南平)、晉安(原名東安)8縣,增置東平縣。太康三年(282年)晉安、侯官2縣移屬晉安郡。西晉末領建安、吳興、東平、建陽、將樂、邵武、延平7縣。
- 南康郡
- 孫吳時置廬陵南部都尉,管轄廬陵郡南部7縣,西晉平吳後,於太康三年(282年)改置為南康郡。郡治雩都縣(今江西省于都縣北)[參 299],領雩都、贛、平固(原名平陽)、南康(原名南安)、揭陽、南野、寧都(原名揚都)7縣,至西晉末不變。
- 武昌郡
- 孫吳名江夏郡,晉平吳後改孫吳江夏郡為武昌郡[參 301],郡治武昌縣(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領武昌、柴桑、陽新、沙陽(原名沙羨)、竟陵、雲杜、下雉6縣。後蘄春郡高陵(原名安豐)、邾、尋陽3縣來隸,增置鄂、沙羨2縣,廢下雉縣。太康二年(281年)尋陽縣移屬廬江郡,[參 213]邾縣移屬弋陽郡,竟陵、雲杜2縣移屬江夏郡,高陵縣疑後來廢縣。永興元年(304年)柴桑縣移屬尋陽郡。西晉末領武昌、陽新、沙陽、沙羨、鄂5縣。
縣級行政區
江州(州治:南昌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江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豫章郡 (15) |
南昌縣 | 南昌縣 | 今江西省南昌市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海昏縣 | 今江西省新建縣東北象山鎮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新淦縣 | 今江西省樟樹市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建城縣 | 今江西省高安市城區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望蔡縣 | 今江西省上高縣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孫吳為上蔡縣。晉平吳後改名望蔡縣。[參 304] | ||
永修縣 | 今江西省永修縣西北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建昌縣 | 今江西省奉新縣西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吳平縣 | 今江西省樟樹市西吳城鄉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孫吳為漢平縣。晉平吳後改名吳平縣。[參 305]。 | ||
豫寧縣 | 今江西省武寧縣西甫田鄉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孫吳為西安縣。晉平吳後改名豫寧縣。[參 306]。 | ||
艾縣 | 今江西省修水縣西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康樂縣 | 今江西省萬載縣東北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孫吳為陽樂縣。晉平吳後改名康樂縣。[參 307] | ||
豐城縣 | 今江西省豐城市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孫吳為富城縣。晉平吳後改名豐城縣。[參 308] | ||
新吳縣 | 今江西省奉新縣西會埠鎮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宜豐縣 | 今江西省宜豐縣北 | 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鍾陵縣[註 118] | 今江西省進賢縣西羅溪鎮 | 鄱陽郡(280)→豫章郡(280-316,豫章國289-311) | |||
鄱陽郡 (8) |
廣晉縣 | 廣晉縣 | 今江西省鄱陽縣北石門街鎮 | 鄱陽郡(280-316) | 孫吳為廣昌縣。晉平吳後改名廣晉縣。[參 309] |
鄱陽縣 | 今江西省鄱陽縣東北 | 鄱陽郡(280-316) | |||
樂安縣 | 今江西省德興市東北 | 鄱陽郡(280-316) | |||
餘汗縣 | 今江西省餘干縣駐地玉亭鎮 | 鄱陽郡(280-316) | |||
鄡陽縣 | 今江西省新建縣東北鄱陽湖中 | 鄱陽郡(280-316) | |||
歷陵縣 | 今江西省德安縣東北 | 鄱陽郡(280-316) | 孫吳為歷陽縣。晉平吳後改名歷陵縣。[註 119] | ||
葛陽縣 | 今江西省弋陽縣江北弋江鎮 | 鄱陽郡(280-316) | |||
晉興縣 | 地望不詳 | 鄱陽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註 119] | ||
上饒縣 | 今江西省上饒市 | 鄱陽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參 310] | ||
廬陵郡 (9) |
石陽縣 | 石陽縣 | 今江西省吉水縣東北 | 廬陵郡(280-316) | |
高昌縣 | 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 | 廬陵郡(280-316) | |||
西昌縣 | 今江西省泰和縣西 | 廬陵郡(280-316) | |||
巴丘縣 | 今江西省峽江縣 | 廬陵郡(280-316) | |||
東昌縣 | 今江西省吉安市南永和鎮 | 廬陵郡(280-316) | |||
遂興縣 | 今江西省萬安縣縣治贛江西岸 | 廬陵郡(280-316) | 孫吳名新興縣,晉平吳後復名遂興縣。[參 311] | ||
吉陽縣 | 今江西省永豐縣東南古縣鎮 | 廬陵郡(280-316) | |||
興平縣 | 今江西省永豐縣東北 | 廬陵郡(280-316) | |||
陽豐縣 | 今江西省吉水縣東北八都鎮 | 廬陵郡(280-316) | 孫吳名陽城縣,晉平吳後改名陽豐縣。[參 312] | ||
臨川郡 (10) |
臨汝縣 | 臨汝縣 | 今江西省撫州市西南 | 臨川郡(280-316) | |
西豐縣 | 今江西省撫州市南 | 臨川郡(280-316) | 孫吳名西平縣,晉平吳後改名西豐縣。[參 313] | ||
南城縣 | 今江西省南城縣東南 | 臨川郡(280-316) | 孫吳名南城縣,晉平吳後改名新南城縣。[參 314] | ||
東興縣 | 今江西省黎川縣東北 | 臨川郡(280-316) | |||
南豐縣 | 今江西省廣昌縣東 | 臨川郡(280-316) | |||
永城縣 | 今江西省黎川縣北 | 臨川郡(280-316) | |||
宜黃縣 | 今江西省宜黃縣東 | 臨川郡(280-316) | |||
安浦縣 | 今江西省樂安縣西南 | 臨川郡(280-316) | |||
西寧縣 | 今江西省崇仁縣南 | 臨川郡(280-316) | 孫吳名西城縣,晉平吳後改名西寧縣。[參 315] | ||
新建縣 | 今江西省樂安縣北 | 臨川郡(280-316) | |||
建安郡 (7) |
建安縣 | 建安縣 | 今福建省建甌市南 | 建安郡(280-316) | |
吳興縣 | 今福建省浦城縣 | 建安郡(280-316) | |||
建陽縣 | 今福建省建陽市東 | 建安郡(280-316) | 孫吳名建平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四年(283年)改名建陽縣。縣名取在山之陽為名。[參 316] | ||
邵武縣 | 今福建省邵武市 | 建安郡(280-316) | 孫吳名昭武縣,晉平吳後改名邵武縣。[參 317] | ||
將樂縣 | 今福建省將樂縣 | 建安郡(280-316) | |||
延平縣 | 今福建省南平市 | 建安郡(280-316) | 孫吳名南平縣,晉平吳後改名延平縣[參 318]。 | ||
東平縣 | 地望不詳 | 建安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註 121] | ||
南康郡 (7) |
雩都縣 | 雩都縣 | 今江西省于都縣北 | 廬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
贛縣 | 今江西省贛州市西 | 廬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
南野縣 | 今江西省南康市南 | 廬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
南康縣 | 今江西省贛州市西 | 廬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孫吳名南安縣,晉平吳後改名南康縣。[參 319] | ||
陂陽縣 | 今江西省寧都縣東南 | 廬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孫吳名揭城縣,晉平吳於太康五年(284年)改名陂陽縣。縣名取自河名陂陽水。[參 320] | ||
寧都縣 | 今江西省寧都縣南 | 廬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孫吳名揚都縣,晉平吳後改名寧都縣。[參 321] | ||
平固縣 | 今江西省興國縣南 | 廬陵郡(280-282)→南康郡(282-316) | 孫吳名平陽縣,晉平吳後改名平固縣。[參 322] | ||
晉安郡 (8) |
候官縣 | 候官縣 | 今福建省福州市 | 建安郡(280-282)→晉安郡(282-316) | |
晉安縣 | 今福建省南安市東豐州鎮 | 建安郡(280-282)→晉安郡(282-316) | 孫吳名東安縣,晉平吳後改名晉安縣。[參 323]。 | ||
羅江縣 | 地望不詳,勞榦考證當在福建省東北部沿海。 | 臨海郡(280-282)→晉安郡(282-316) | |||
原豐縣 | 今福建省福州市 | 晉安郡(282-316) | 孫吳時置建安典船校尉於此,太康三年(282年)改置縣。[參 324] | ||
新羅縣 | 今福建省連城縣南 | 晉安郡(282-316) | 與晉安郡同時在太康三年(282年)設置。[註 123] | ||
宛平縣 | 地望不詳 | 晉安郡(282-316) | 與晉安郡同時在太康三年(282年)設置。[註 123] | ||
同安縣 | 今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 | 晉安郡(282-316) | 與晉安郡同時在太康三年(282年)設置。[註 123] | ||
溫麻縣 | 疑在今福建省連江縣南一帶 | 晉安郡(283-316) | 太康四年(283年)置縣。[參 325] | ||
安成郡 (7) |
平都縣 | 平都縣 | 今江西省安福縣東南,瀘水東岸 | 安成郡(280-316) | |
宜春縣 | 今江西省宜春市 | 安成郡(280-316) | |||
新渝縣[註 124] | 今江西省新余市西 | 安成郡(280-316) | |||
永新縣 | 今江西省永新縣西 | 安成郡(280-316) | |||
安復縣 | 今江西省安福縣西北,瀘水北岸 | 安成郡(280-316) | 孫吳名安成縣,晉平吳後改名安復縣。[參 326] | ||
萍鄉縣 | 今江西省蘆溪縣 | 安成郡(280-316) | |||
廣興縣 | 今江西省蓮花縣南 | 安成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327] | ||
武昌郡 (5) |
武昌縣 | 武昌縣 | 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 武昌郡(280-316,江夏郡280) | |
陽新縣 | 今湖北省陽新縣西,通山縣東交界處 | 武昌郡(280-316,江夏郡280) | |||
沙羨縣 | 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 | 武昌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328] | ||
沙陽縣 | 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後移治今湖北省嘉魚縣[參 328] | 武昌郡(280-316,江夏郡280) | 孫吳名沙羨縣,晉平吳後改名沙陽縣。[參 328] | ||
鄂縣 | 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西 | 武昌郡(280-316) | 晉太康元年(280)分武昌縣置縣。[參 329] | ||
高陵縣[註 125] | 疑今湖北省羅田縣內 | 蘄春郡(280)→武昌郡(280-?) | 孫吳名安豐縣,晉平吳後改名高陵縣。[參 213]疑不久廢縣。[註 126] | ||
下雉縣 | 今湖北省陽新縣東,富水南岸 | 江夏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 | ||
尋陽郡 (3) |
柴桑縣 | 柴桑縣 | 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 武昌郡(280-304)→尋陽郡(304-316) | |
尋陽縣 | 今湖北省黃梅縣西南 | 武昌郡(280-281)→廬江郡(281-304)→尋陽郡(304-316) | |||
彭澤縣 | 今江西省湖口縣東 | 豫章郡(280-307)→尋陽郡(307-316) |
湘州
西晉永嘉元年(307年)分荊州6郡、江州1郡,廣州3郡合置湘州。[參 330]州治所在臨湘縣(今湖南省長沙市)。其範圍相當於今湖南省洞庭湖、雪峰山以南,廣東省北部清遠、韶關部分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桂林部分。
郡級行政區
湘州領原荊州的長沙、衡陽、湘東、零陵、邵陵、建昌6郡,江州桂陽郡,廣州臨賀、始安、始興3郡,共計10郡。至西晉末不變。
- 長沙郡
- 孫吳舊郡,太康十年(289年)晉武帝司馬炎封其子司馬乂為長沙王,郡改為長沙國,元康元年(291年)徙封常山王,國除為郡;永寧元年(301年)復徙長沙王,郡改為國,永嘉五年(311年)長沙王司馬碩被劉聰殺害,國除為郡。[參 331]郡治臨湘縣(今湖南省長沙市),領臨湘、攸、下隽、醴陵、羅、吳昌、劉陽、建寧8縣。晉平吳後增置蒲圻(280年置)、巴陵(280年置)2縣。元康九年(299年)下隽、巴陵、蒲圻3縣移屬建昌郡。西晉末領臨湘、攸、醴陵、羅、吳昌、劉陽、建寧7縣。
- 衡陽郡
- 孫吳舊郡,郡治湘南縣(今湖南省湘潭縣東,漣水北岸古城),領湘南、連道、益陽、臨烝、湘鄉、重安、烝陽、湘西、衡陽、新陽10縣,晉平吳後臨烝縣移屬湘東郡,[參 332]。新陽縣改名新康縣(280年改名)[參 333],衡陽縣改名衡山縣(晉惠帝元康年間改名)[參 334]。西晉末領湘南、湘鄉、益陽、新康、衡山、重安、烝陽、湘西、連道9縣。
- 湘東郡
- 孫吳舊郡,郡治酃縣(今湖南省衡陽市東),領酃、荼陵、陰山、新平、梨陽、新寧6縣。晉平吳後臨烝縣來隸,[參 332]梨陽縣改名利陽縣(280年改名)。[參 335]西晉末領酃、新平、利陽、陰山、荼陵、新寧、臨烝7縣。
- 邵陵郡
- 孫吳時名昭陵郡,晉平吳後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名邵陵郡。郡治昭陵縣(今湖南省邵陽市),領邵陵(原名昭陵)[參 337]、邵陽(原名昭陽)[參 338]、南高平(原名高平)[參 339]、都梁、夫夷、新城6縣。增置建興(280年分邵陵置)[參 340]、武剛(280年分都梁置)[參 341],廢新城縣(永嘉年間廢)[參 342]。西晉末領邵陵、邵陽、南高平、都梁、夫夷、建興、武剛7縣。
- 始安郡
- 孫吳舊郡,郡治始安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領始安、荔浦、平樂、尚安、永豐、始陽6縣。晉時置常安縣(280年置),尚安縣改名熙平縣(280年改)。西晉末領始安、荔浦、平樂、熙平、常安、永豐、始陽7縣。
縣級行政區
湘州(州治:臨湘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湘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長沙郡 (7) |
臨湘縣 | 臨湘縣 | 今湖南省長沙市 | 長沙郡(280-316,長沙國289-291、301-311) | |
攸縣 | 今湖南省攸縣東北 | 長沙郡(280-316,長沙國289-291、301-311) | |||
醴陵縣 | 今湖南省醴陵市 | 長沙郡(280-316,長沙國289-291、301-311) | |||
羅縣 | 今湖南省汨羅市西北 | 長沙郡(280-316,長沙國289-291、301-311) | |||
吳昌縣 | 今湖南省平江縣東南 | 長沙郡(280-316,長沙國289-291、301-311) | |||
劉陽縣 | 今湖南省瀏陽縣東北 | 長沙郡(280-316,長沙國289-291、301-311) | |||
建寧縣 | 今湖南省株洲市東北 | 長沙郡(280-316,長沙國289-291、301-311) | |||
衡陽郡 (9) |
湘南縣 | 湘南縣 | 今湖南省湘潭縣東,漣水北岸古城 | 衡陽郡(280-316) | |
湘鄉縣 | 今湖南省湘鄉市 | 衡陽郡(280-316) | |||
益陽縣 | 今湖南省益陽縣東 | 衡陽郡(280-316) | |||
新康縣 | 今湖南省寧鄉縣西南 | 衡陽郡(280-316) | 孫吳名新陽縣,晉平吳後改名新康縣。[參 333] | ||
衡山縣 | 今湖南省衡山縣南 | 衡陽郡(280-316) | 孫吳名衡陽縣,晉元康年間(291-299)改名衡山縣。[參 334] | ||
重安縣 | 今湖南省衡陽縣西北 | 衡陽郡(280-316) | |||
烝陽縣 | 今湖南省邵東縣東南佘田橋鎮 | 衡陽郡(280-316) | |||
湘西縣 | 今湖南省株洲縣南王十萬鄉,湘江北岸 | 衡陽郡(280-316) | |||
連道縣 | 今湖南省漣源市東,漣水南岸 | 衡陽郡(280-316) | |||
湘東郡 (7) |
酃縣 | 酃縣 | 今湖南省衡陽市東 | 湘東郡(280-316) | |
茶陵縣 | 今湖南省茶陵縣東北 | 湘東郡(280-316) | |||
陰山縣 | 今湖南省衡東縣東南 | 湘東郡(280-316) | |||
新平縣 | 今湖南省常寧市東北 | 湘東郡(280-316) | |||
利陽縣 | 地望不詳 | 湘東郡(280-316) | 孫吳名梨陽縣,晉平吳後改名利陽縣。[參 335] | ||
新寧縣 | 今湖南省常寧市西南 | 湘東郡(280-316) | |||
臨烝縣 | 今湖南省衡陽市 | 衡陽郡(280)→湘東郡(280-316) | |||
零陵郡 (11) |
泉陵縣 | 泉陵縣 | 今湖南省永州市 | 零陵郡(280-316) | |
祁陽縣 | 今湖南省祁東縣東南 | 零陵郡(280-316) | |||
永昌縣 | 今湖南省祁東縣西 | 零陵郡(280-316) | |||
零陵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東北界首鎮 | 零陵郡(280-316) | |||
洮陽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縣西北 | 零陵郡(280-316) | |||
觀陽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灌陽縣東,灌江東岸 | 零陵郡(280-316) | |||
營浦縣 | 今湖南省道縣東北 | 零陵郡(280-316) | |||
營道縣 | 今湖南省寧遠縣東南 | 零陵郡(280-316) | |||
泠道縣 | 今湖南省寧遠縣東 | 零陵郡(280-316) | |||
舂陵縣 | 今湖南省寧遠縣西 | 零陵郡(280-316) | |||
應陽縣[參 345] | 今湖南省東安縣東北蘆洪市鎮 | 零陵郡(291後-316) | 晉惠帝元康年間(291-299)分觀陽縣置縣。[參 336] | ||
邵陵郡 (7) |
邵陵縣 | 邵陵縣 | 今湖南省邵陽市 | 邵陵郡(280-316,昭陵郡280) | 孫吳名昭陵縣,晉平吳後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名邵陵縣。[參 337] |
邵陽縣 | 今湖南省邵東縣東北 | 邵陵郡(280-316,昭陵郡280) | 孫吳名昭陽縣,晉平吳後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名邵陽縣。[參 338] | ||
南高平縣 | 今湖南省隆回縣東北,新邵縣西交界處 | 邵陵郡(280-316,昭陵郡280) | 孫吳名高平縣,晉平吳後改名南高平縣。[參 339] | ||
都梁縣 | 今湖南省隆回縣 | 邵陵郡(280-316,昭陵郡280) | |||
夫夷縣 | 今湖南省邵陽市西,資水西岸 | 邵陵郡(280-316,昭陵郡280) | |||
建興縣 | 今湖南省洞口縣東南 | 邵陵郡(280-316,昭陵郡280) | 晉平吳後分邵陵縣置縣。[參 340] | ||
武剛縣[參 346] | 今湖南省武岡市 | 邵陵郡(280-316,昭陵郡280) | 晉平吳後分都梁縣置縣。[參 341] | ||
新城縣 | 今湖南省邵東縣東 | 邵陵郡(280-313前,昭陵郡280) | 晉懷帝永嘉年間(307-313)廢縣併入邵陽縣。[參 342] | ||
桂陽郡 (6) |
郴縣 | 郴縣 | 今湖南省郴州市 | 桂陽郡(280-316) | |
便縣 | 今湖南省永興縣駐地便江鎮 | 桂陽郡(280-316) | |||
耒陽縣 | 今湖南省耒陽市 | 桂陽郡(280-316) | |||
南平縣 | 今湖南省藍山縣東北古城 | 桂陽郡(280-316) | |||
臨武縣 | 今湖南省臨武縣東 | 桂陽郡(280-316) | |||
晉寧縣 | 今湖南省資興市西南 | 桂陽郡(220-280) | 孫吳名陽安縣,晉平吳後改名晉寧縣。[參 343] | ||
臨賀郡 (6) |
臨賀縣 | 臨賀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東南 | 臨賀郡(280-316) | |
封陽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東南信都鎮 | 臨賀郡(280-316) | |||
馮乘縣 | 今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西南 | 臨賀郡(280-316) | |||
富川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鍾山縣駐地鍾山鎮 | 臨賀郡(280-316) | |||
謝沐縣 | 今湖南省江永縣西南 | 臨賀郡(280-316) | |||
興安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東北桂嶺鎮 | 臨賀郡(280-316) | 孫吳名建興縣,晉平吳後改名興安縣。[參 347]。 | ||
始安郡 (7) |
始安縣 | 始安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 始安郡(280-316) | |
荔浦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縣西南 | 始安郡(280-316) | |||
平樂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樂縣東北沙子鎮 | 始安郡(280-316) | |||
熙平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東北 | 始安郡(280-316) | 孫吳名尚安縣,晉平吳後改名熙平縣。[參 348]。 | ||
永豐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縣西北 | 始安郡(280-316) | |||
始陽縣 | 地望不詳 | 始安郡(280-316) | |||
常安縣 |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鹿寨縣中渡鎮 | 始安郡(280-316) | 晉平吳後分桂林郡武豐縣地置,並移屬始安郡。[參 349] | ||
始興郡 (7) |
曲江縣 | 曲江縣 | 今廣東省韶關市東南 | 始興郡(280-316) | |
桂陽縣 | 今廣東省連州市 | 始興郡(280-316) | |||
含洭縣 | 今廣東省英德市西北浛洸鎮 | 始興郡(280-316) | |||
湞陽縣 | 今廣東省英德市東 | 始興郡(280-316) | |||
中宿縣 | 今廣東省清新縣西北 | 始興郡(280-316) | |||
始興縣 | 今廣東省韶關市東北 | 始興郡(280-316) | |||
陽山縣 | 今廣東省韶關市東北 | 始興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350] | ||
建昌郡 (3) |
下雋縣 | 下雋縣 | 今湖北省通城縣西北 | 長沙郡(280-299,長沙國289-291)→建昌郡(299-316) | |
巴陵縣 | 今湖南省岳陽市 | 長沙郡(280-299,長沙國289-291)→建昌郡(299-316) | 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置縣。[參 351] | ||
蒲圻縣[註 127] | 今湖北省嘉魚縣西南陸溪鎮 | 長沙郡(280-299,長沙國289-291)→建昌郡(299-316) | 吳末時已廢縣,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參 352] |
首長列表
司州
兗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王彥 | 刺史 | ||
袁孚 | 刺史 | ||
田徽 | 刺史 | -313 |
豫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李毅 | 刺史 | ||
劉喬 | 刺史 | ||
閻鼎 | 刺史 |
冀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李義 | 刺史 |
幽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高光 | 刺史 | ||
石鮮 | 刺史 | ||
石堪 | 刺史 | ||
和演 | 刺史 | -304 |
平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傅詢 | 刺史 | ||
鮮于嬰 | 刺史 |
并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司馬騰 | 刺史 | ||
劉卞 | 刺史 | ||
劉琨 | 刺史 |
雍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唐彬 | 刺史 | -294 | |
劉卞 | 刺史 | ||
劉沈 | 刺史 | ||
賈疋 | 刺史 | -313 | |
麴允 | 刺史 | 313- |
涼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牽弘 | 刺史 | 270-271 | 泰始七年(271年)四月討伐北地胡,兵敗被殺。 |
楊欣 | 刺史 | 271-278 | 即牽弘後任。咸寧四年(278年)六月與河西鮮卑若羅拔能等戰於武威,兵敗被殺。 |
張軌 | 刺史 | -314 | |
張寔 | 刺史 | 314-316 |
秦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胡烈 | 刺史 | 269-270 | 首任秦州刺史。泰始六年(270年)六月,討鮮卑禿髮樹機能於萬斛堆,兵敗被殺。 |
皇甫重 | 刺史 | ||
張輔 | 刺史 | ||
裴苞 | 刺史 | ||
司馬保 | 刺史 |
梁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羅尚 | 刺史 | 太康末年-300 | 羅尚任職梁州刺史。永康元年(300年),羅尚代替战死的耿滕為益州刺史。 |
張光 | 刺史 |
益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皇甫晏 | 刺史 | ?-272 | 泰始八年(273年)受益州牙門張弘誣陷謀反,被殺。 |
王濬 | 刺史 | 272-280 | |
赵廞 | 刺史 | 296(元康六年)-300 | 赵廞起兵,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後來,赵廞被殺。 |
耿滕 | 刺史 | 300的短時間 | 成都内史耿滕接替赵廞;赵廞派兵抵抗,耿滕戰死。 |
罗尚 | 刺史 | 300-(太安二年)303以後 | 成都於任內被李雄佔領。 |
寧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李毅 | 刺史 | ||
王遜 | 刺史 |
青州
徐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王渾 | 刺史 | ||
嵇喜 | 刺史 | ||
高誕 | 刺史 | ||
裴盾 | 刺史 | 309-311 |
荊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胡烈 | 刺史 | 265-269 | 胡烈魏末時任職荊州刺史,入晉後未變。泰始五年(269年)二月,轉任秦州刺史。 |
楊肇 | 刺史 | ||
宋岱 | 刺史 | ||
劉弘 | 刺史 | ||
王澄 | 刺史 | ||
周顗 | 刺史 | ||
陶侃 | 刺史 | ||
石崇 | 刺史 |
揚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牽弘 | 刺史 | ||
應綽 | 刺史 | ||
陳徽 | 刺史 | ||
曹武 | 刺史 | ||
劉機 | 刺史 |
交州
廣州
江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應邈 | 刺史 | ||
衛展 | 刺史 | 永嘉中(307-313) |
湘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苟眺 | 刺史 |
出處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十年〕二月,分幽州五郡置平州。」卷14〈地理志上〉:「咸寧二年十月,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置平州。」
- ^ 2.0 2.1 《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立齊王子蕤為遼東王。……〔太康四年〕徙遼東王蕤為東萊王。」;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東萊王蕤、左衛將軍王輿謀廢齊王冏,事泄,蕤廢爲庶人,輿伏誅,夷三族。」;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蕤字景回,出繼遼東王定國。太康初,徙封東萊王。……及冏輔政……與左衛將軍王輿謀共廢冏。事覺,免為庶人。」
- ^ 《晉書》卷5〈孝懷孝紀〉:「〔永嘉元年三月〕并州諸郡為劉元海所陷,刺史劉琨獨保晉陽。」
- ^ 《晉書》卷5〈孝愍帝紀〉:「〔建興四年十一月〕司空長史李弘以并州叛,降於勒……〔十二月〕劉琨奔薊,依段匹磾。」
- ^ 《魏書》卷106上〈地形志二上〉:「玄氏,二漢、晉屬上黨郡治。」
- ^ 6.0 6.1 《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汾州西河縣〉:「本漢茲氏縣也,曹魏於此置西河郡,晉改為國,仍改茲氏縣為隰城縣。」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司馬斌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惠帝改新興為晉昌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太原府陽曲縣〉:「狼孟故城……漢以為縣,屬太原郡,晉末省。」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儀州榆社縣〉:「本漢涅氏縣地也,晉於縣西北三十五里置武鄉縣,屬上黨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2〈河東道·晉州冀氏縣〉:「本漢陭氏縣地也,屬上黨郡,至晉省。」
- ^ 《太平寰宇記》卷50〈河東道·大通監綿上縣〉:「本穀遠縣地,晉省穀遠。」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儀州〉:「今州理即漢上黨郡之涅氏縣地也,後漢於此置陽阿縣,屬上黨郡。晉改為轑陽,屬樂平郡;本漢涅氏縣地,後漢於此置陽阿縣,屬上黨郡。晉改為轑陽縣,屬樂平郡。」;《太平寰宇記》卷44〈河東道·遼州〉:「今州即漢上黨郡之涅氏縣地也,後漢於此置陽阿縣,屬上黨郡。晉改為轑陽,屬樂平郡;在漢為涅縣之地,後漢於此置陽阿縣,俱屬上黨郡。晉改為轑陽縣,屬樂平郡。」
- ^ 《太平寰宇記》卷40〈河東道一〉:「本漢榆次縣地,晉於此置壽陽縣,屬樂平郡,晉末省。」;《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二〉:「壽陽縣,本漢榆次縣地,西晉於此置受陽縣,屬樂平郡,永嘉後省。」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雲州〉:「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雲中、雁門、西河遂空。曹公鳩集荒散,又立平城縣,屬新興郡。晉又改屬雁門。」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朔州〉:「漢末大亂,郡遂荒廢,建安中曹公又立馬邑縣,屬新興郡。晉改屬雁門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代州崞縣〉:「本漢舊縣,因山為名,屬雁門郡。漢末荒廢,晉初又置。」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代州繁畤縣〉:「本漢舊縣,屬雁門郡。漢末匈奴侵寇,舊縣荒廢,晉又置繁畤縣。」
- ^ 19.0 19.1 19.2 《魏書》卷1〈序紀〉:「〔穆帝三年〕晉懷帝進帝大單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國懸遠,民不相接,乃從琨求句注、陘北之地。琨自以托附,聞之大喜,乃徙馬邑、陰館、樓煩、繁畤、崞五縣[註 6]之民於陘南。」
- ^ 《輿地廣記》卷19〈蔚州善陽縣〉:「本劇陽縣,漢屬雁門郡……東漢復曰劇陽,晉省之。」
- ^ 《大清一統志》卷114〈代州〉:「漢置葰人縣,屬太原郡,後漢省。晉復置,屬雁門郡,永嘉後廢。」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忻州秀容縣〉:「本漢陽曲縣地,屬太原郡。後漢末於此置九原縣,屬新興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代州五台縣〉:「本漢慮虒縣,屬太原郡,因慮虒水為名也,晉省。」;《太平寰宇記》卷49〈河東道·代州五台縣〉:「本漢慮虒縣,屬太原郡,因慮虒水為名也,晉省。」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叔父司馬〕亮為扶風王;〔太康十年十一月〕改封南陽王〔司馬〕柬為秦王。」;卷5〈孝愍帝紀〉:「孝愍皇帝諱鄴,字彥旗,武帝孫,吳孝王晏之子也。出繼後伯父秦獻王柬,襲封秦王……〔永嘉〕六年九月辛巳,奉秦王為皇太子。建興元年夏四月……壬申,即皇帝位。」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始平郡,泰始二年置。」;《宋書》卷37〈州郡志三〉:「始平太守,晉武帝泰始二年,分京兆、扶風立。」
- ^ 《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春正月……立皇子裕為始平王……庚寅,始平王裕薨。……八月癸亥……立皇子瑋為始平王……〔太康十年〕改封始平王〔司馬〕瑋為楚王。」;卷5〈孝懷愍帝紀〉:「孝愍皇帝諱鄴,字彥旗,武帝孫,吳孝王晏之子也。出繼後伯父秦獻王柬,襲封秦王……〔永嘉〕六年九月辛巳,奉秦王為皇太子。建興元年夏四月……壬申,即皇帝位。」
- ^ 《輿地廣記》卷13〈陝西永興軍路〉:「長陽陵城,屬左馮翊。後漢屬京兆尹。晉省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馮翊縣,本漢臨晉縣,故大荔城,秦獲之,更名。舊說秦築高壘以臨晉國,故曰臨晉。晉武帝改為大荔縣。」;《太平寰宇記》卷28〈關西道四〉:「馮翊縣,本漢臨晉縣,……晉武帝改為大荔。」
- ^ 《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本漢祋翊縣地,屬左馮翊,晉屬頻陽。」;《太平寰宇記》卷31〈關西道七〉:「本漢祋祤縣地,屬左馮翊。晉為頻陽地。」;《輿地廣記》卷14〈陝西永興軍路〉:「本漢祋翊縣地,屬左馮翊。東漢因之。晉省焉。」
- ^ 《太平寰宇記》卷28〈同州白水縣〉:「彭衙城:故地在今縣東北六十里,有故城。《左氏》謂:『秦、晉戰於衙彭。』即此也。後漢安帝以上郡避羌寇,寄理於此,因省衙縣。晉惠帝再置,尋又省焉。」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好畤,郡治。前漢屬,後漢、晉罷,後復。」;《長安志》卷19:「好畤,莽曰好邑,後漢省,晉元康中復,於舊縣東南二里置好畤縣。」
- ^ 《太平寰宇記》卷27〈關西道三〉:「茂陵……至宣帝始為縣,晉併入始平縣。」
- ^ 《輿地廣記》卷15〈陝西秦鳳路〉:「二漢隃麋縣地,屬右扶風。晉省之。」
- ^ 《輿地廣記》卷14〈陝西永興軍路〉:「漢之栒邑,即故豳國,周之先公劉所居,屬右扶風。東漢因之……晉省焉。」
- ^ 《太平寰宇記》卷30〈關西道六〉:「《郡國縣道記》云:杜陽,晉省。」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二下〉:「陰密,前漢屬安定,後漢罷,晉復。」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二下〉:「高平,二漢屬安定,晉罷。」
- ^ 《輿地廣記》卷16〈陝西秦鳳路〉:「二漢屬安定郡,晉省之。」
- ^ 《宋書》卷48〈傅弘之傳〉:「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陽人。傅氏舊屬靈州,漢末郡境為虜所侵,失土寄寓馮翊,置泥陽、富平二縣,靈州廢不立,故傅氏還屬泥陽。晉武帝太康三年,復立靈州縣。」;《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靈武,前漢屬北地,後漢罷,晉復。」
- ^ 《太平寰宇記》卷34〈關西道十〉:「後漢興平元年,分安定之鶉觚、右扶風之漆,置新平郡……歷魏、晉同之,晉武帝分漆縣置邠邑縣。」
- ^ 《史記正義》卷98〈傅靳蒯成列傳〉:「《括地志》云:蒯亭在河南西十四里苑中。《輿地志》云蒯成縣故陳倉縣之故鄉聚名也,周緤所封也。晉武帝咸寧四年,分陳倉立蒯成縣,屬始平郡也。」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盩厔,漢武帝置,屬。後漢、晉罷,後復。」;《元和郡縣圖志》卷2〈關內道二〉:「盩厔縣,漢舊縣,武帝置,屬右扶風。後漢省,晉復立。」;《太平寰宇記》卷30〈關西道六〉:「盩厔縣,本漢舊縣也。武帝置,屬右扶風。後漢省,晉武復立。」
- ^ 43.0 43.1 43.2 43.3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宜安、深泉、廣至等五縣,分酒泉之沙頭縣,又別立會稽、新鄉,凡八縣為晉昌郡。」
- ^ 44.00 44.01 44.02 44.03 44.04 44.05 44.06 44.07 44.08 44.09 44.10 44.11 44.12 44.13 44.14 44.15 44.16 44.17 44.18 44.19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永寧中,張軌為涼州刺史,鎮武威,上表請合秦雍流移人於姑臧西北,置武興郡,統武興、大城、烏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監等縣。又分西平界置晉興郡,統晉興、枹罕、永固、臨津、臨鄣、廣昌、大夏、遂興、罕唐、左南等縣。」《元和郡縣圖志》卷39〈隴右道上〉:「永嘉末,前涼張軌分〔金城郡〕立晉興郡。」卷40〈隴右道下〉:「嘉麟縣,本漢宣威縣地,前涼張軌於此置武興郡。」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祖居,前漢屬,罷,後復,屬武威,晉罷。」;《元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下〉:「烏蘭縣,本漢祖厲縣地,屬安定郡,後漢屬武威郡。前涼張軌收其縣人,於涼州故武威縣側近別置祖厲縣。」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鶉陰,郡治。前漢屬安定,後漢屬武威,晉罷。」
- ^ 《元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下〉:「本漢角樂得縣,屬張掖郡。本匈奴角樂得王所居,因以名之。晉改名永平縣。」
- ^ 《輿地廣記》卷17〈陝西路甘州張掖縣〉:「漢昭武縣,屬張掖郡,晉改曰臨澤。」
- ^ 49.0 49.1 49.2 《太平寰宇記》卷152〈隴右道·甘州刪丹縣〉:「本漢舊縣也,屬張掖郡。後漢興平二年分置西郡,以刪丹縣屬焉。晉分刪丹置蘭池、萬歲、仙提三縣。」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合七郡置秦州,鎮冀城。太康三年,罷秦州,并雍州。〔元康〕七年,復立,鎮上邽。」
- ^ 《晉書》卷6〈元帝紀〉:「〔太興二年四月〕,秦州刺史陳安叛,降于劉曜。」
- ^ 52.0 52.1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泰為隴西王。」;卷4〈惠帝紀〉:「〔元康〕六年春正月,大赦。太尉、隴西王泰為尚書令。」;卷37〈宗室列傳〉:「瑋既誅,乃以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註 25]
- ^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惠帝分隴西之狄道、臨洮、河關,又立洮陽、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六縣,合九縣置狄道郡,屬秦州。」
- ^ 《元和郡縣圖志》卷39〈隴右道上〉:「魏分隴右為秦州,因秦邑以為名,後省入雍州。晉復改漢陽為天水郡,武帝泰始中又立秦川郡,與州同理。」[註 28]
- ^ 《水經注》卷20:「《晉書地道志》:天水始昌縣,故城西也。」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阿陽,前漢屬天水,後屬漢陽,晉罷。」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清水令,前漢屬天水,後漢為天水漢陽,無此縣。《晉太康地志》屬略陽。」;《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清水,前漢屬天水,後漢罷,晉復屬。」;《輿地廣記》卷15〈陝西秦鳳路〉:「漢屬天水郡,東漢省之。晉復置。」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隴城,前漢屬天水,後漢屬漢陽,晉罷。」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上祿令,漢舊縣,後省,晉武帝太康三年又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三·北陰平太守〉:「平武令,蜀立曰廣武,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嘉二年〕更用順陽內史江夏張光為刺史,治新城。」
- ^ 62.0 62.1 《晉書》卷5〈孝愍帝紀〉:「〔建興元年〕十一月,流人楊武攻陷梁州。」
- ^ 63.0 63.1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惠帝復分巴西置宕渠郡,統宕渠、漢昌,宣漢三縣,并以新城、魏興、上庸合四郡以屬梁州。」
- ^ 64.0 64.1 64.2 64.3 64.4 《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興元年春正月,尚至江陽,軍司辛寶詣洛表狀。詔書權統巴東、巴郡、涪陵三郡,供其軍賦。」
- ^ 《晉書》卷3〈武帝紀〉:「〔太康十年〕立濮陽王子迪為漢王。」;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秋七月甲午,立吳王晏子國為漢王。」;卷64〈武十三王傳〉:「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
- ^ 《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嘉元年〕夏五月,雄遣李離、李雲、李璜、李鳳入漢中。……〔五年〕梁州刺史張光復治漢中。」
- ^ 67.0 67.1 《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太安元年〕梓潼太守張演委倉庫走巴西,巴西郡丞毛植、五官襄班舉郡降特。……〔永嘉〕四年,天水文石殺雄太宰李國,以巴西降尚。梓潼、巴西還屬。……五年,春正月,李驤破涪城,獲〔譙〕登,巴西、梓潼復為雄有。」
- ^ 《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立齊王子贊為廣漢王。;〔太康元年〕十二月戊辰,廣漢王贊薨。」
- ^ 《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寧元年〕冬十月……〔李〕特等得廣漢。」
- ^ 《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嘉〕四年,天水文石殺雄太宰李國,以巴西降尚。梓潼、巴西還屬。初,巴西譙登詣鎮南謂荊州督鎮南將軍劉弘。請兵。鎮南無兵,表為揚烈將軍、梓潼內史,義募三巴蜀漢民為兵,克服州郡。先征宕渠,殺雄巴西太守馬脫。」
- ^ 《晉書》卷5〈孝懷帝紀〉:「光熙元年十一月……癸酉,即皇帝位……永嘉元年……三月……庚午,立豫章王詮為皇太子。」;卷64〈武十三王傳〉:「銓初封上庸王,懷帝即位,更封豫章王。二年,立為皇太子。」
- ^ 《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八月癸亥,立皇子該為新都王;〔太康四年〕冬十一月戊午,新都王該薨。」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新都郡,泰始二年置」,「又分廣漢置新都郡」,「太康六年九月,罷新都郡并廣漢郡」。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漢中太守〉:「西鄉令,蜀立曰南鄉,晉武帝太康二年更名。」;《元和郡縣圖志》卷22〈山南道三·洋州〉:「本漢漢中郡成固縣地,先主分成固立南鄉縣,為蜀重鎮。晉改為西鄉縣。」
- ^ 《輿地廣記》卷32〈利州路〉:「二漢屬漢中郡,蜀改為樂城,晉復故。」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晉壽太守〉:「晉壽令,屬梓潼。何志晉惠帝立。按《晉起居注》,武帝太康元年,改梓潼之漢壽曰晉壽。」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廣漢太守〉:「伍城令,晉武帝咸寧四年立,太康六年省,〔元康〕七年又立。」
- ^ 《輿地廣記》卷31〈梓州路〉:「二漢屬廣漢郡,晉省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巴西太守〉:「平州令,晉武帝太康元年,以野民歸化立。」
- ^ 《方輿勝覽》卷59〈夔州路達州〉:「後漢分宕渠置宣漢……劉璋分屬巴西郡,晉省宣漢縣。」;《宋書》卷38〈州郡志四·南宕渠太守〉:「宣漢令,前漢無,後漢屬巴郡,《晉太康地志》無。」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新城太守〉:「綏陽令,魏立,後改為秭歸,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為綏陽。」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興太守〉:「興晉令,魏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安康太守〉:「安康令,二漢安陽縣,屬漢中,漢末省。魏復立,屬魏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何云魏立,非也。」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興太守〉:「錫縣令,前漢長利縣,屬漢中,後漢省。晉武帝太康四年復立,屬魏興。」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興太守〉:「旬陽令,前漢有,後漢無,晉武帝太康四年復立。」
- ^ 《水經注》卷28〈沔水〉:「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謂之鄖鄉灘。縣,故黎也,即長利之鄖鄉矣。《地理志》曰:有鄖關。李奇以為鄖子國。晉太康五年,立以為縣。」
-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証:「洪《志》郡屬,有北巫縣,蓋據晉志。案太和二年魏所分新城之巫,上無「北」字,吳宜都郡雖亦有巫縣,與魏分立,無取南北以為識別。及晉武平吳,南北一家,始於巫縣之在北者,加「北」字以別於南。沈《志》引何《志》云晉武帝立北巫縣,亦以晉武改為北巫,遂誤云晉武立也。」(《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第2886頁)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上庸太守〉:「微陽令,魏立曰建始,晉武帝改。」
- ^ 《太平寰宇記》卷141〈金州利平縣〉:「本漢西城地,兩漢及魏蓋為西城縣地。晉於今縣南平利川置上廉縣,取上廉水為名。」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興太守〉:「廣昌子相,何志屬上庸,晉成帝立。晉地記,武帝太康元年,改上庸之廣昌為庸昌,二年省。疑是魏所立。」
- ^ 《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興元年〕冬,〔益州刺史羅〕尚移屯巴郡。……〔永嘉四年〕南陽韓松為〔益州〕刺史、〔西夷〕校尉,治巴東。」
- ^ 92.0 92.1 《晉書》卷4〈惠帝紀〉:「〔太安二年〕三月,李特攻陷益州。荊州刺史宋岱擊特,斬之,傳首京師。夏四月,特子雄復據益州……十一月……李雄自郫城攻益州刺史羅尚,尚委城而遁,雄盡有成都之地。」
- ^ 《晉書》卷3〈武帝紀〉:「〔太康十年〕立皇子穎為成都王。」
- ^ 94.0 94.1 《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嘉〕五年春正月……雄眾攻僰道,走犍為太守魏紀,殺江陽太守姚襲。」
- ^ 《太平寰宇記》卷176〈茂州汶川縣〉:「本漢綿虒縣地,晉置汶川州於此。[註 45]」
- ^ 《水經注》卷33:「江水自天彭闕東逕汶關,而歷氐道縣北。漢武帝元鼎六年,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以統之。縣本秦始皇置,後為升遷縣也。」
- ^ 《元和縣圖志》卷32〈劍南道中〉:「汶山縣,本漢汶江縣地,晉改為廣陽縣,屬汶山郡。」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南晉壽太守〉:「興樂令,二漢、魏無。《晉太康地記》云:元年更名。本曰白馬,屬汶山。」
- ^ 《輿地廣記》卷31〈梓州路〉:「本漢符縣地,屬犍為郡……東漢曰符節,晉復為符,屬江陽郡。」
- ^ 《華陽國志》卷1〈巴志〉:「魚復縣,郡治。公孫述更名白帝。章武二年,改曰永安。咸熙初復。」《宋書》卷37〈州郡志三·巴東公相〉:「魚復侯相,漢舊縣,屬巴郡,劉備章武二年,改為永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舊。」
- ^ 《華陽國志》卷1〈巴志〉:「迄吳平,巴東省羊渠置南浦。」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騰休長,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志》屬興古,何志故屬建寧,晉武帝從興古治之,遂以屬焉。」
- ^ 103.0 103.1 103.2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太安二年,惠帝復置寧州,又分建寧以西七縣別立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益州郡曰晉寧,分䍧牱立平夷、夜郎二郡。」;卷81〈王遜傳〉:「永嘉四年,治中毛孟詣京師求刺史……朝廷憐之,乃以遜為南夷校尉、寧州刺史……與孟俱行,道遇寇賊,逾年乃至……於是莫不振服,威行寧土。又遣子澄奉表勸進於元帝,帝嘉之,累加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假節,校尉、刺史如故,賜爵褒中縣公。遜以地勢形便,上分牂柯為平夷郡,分朱提為南廣郡,分建寧為夜郎郡,分永昌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為晉寧郡,事皆施行。」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東河陽太守,晉懷帝永嘉五年,寧州刺史王遜分永昌、雲南立。」;《華陽國志》卷4〈南中志〉:「河陽郡,刺史王遜分雲南置。屬縣四。」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雲平長,晉武帝咸寧五年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毋棳令,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志》屬興古。劉氏改曰西豐,晉武帝泰始五年,復為毋棳。」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律高令,漢舊縣,屬益州郡,後省。晉武帝咸寧元年,分建寧郡修雲、俞元二縣間流民復立律高縣。」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都陽令,何志晉成帝立。案《晉起居注》,太康二年置興古之都唐縣,疑是。」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漢興令,二漢、魏無,晉地志有,屬興古郡。」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談槁令,漢舊縣,屬牂牁。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漏江令,漢舊縣,屬牂牁。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同樂令,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南秦長,本名南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堂狼令,前漢屬犍為,「狼」作「琅」。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朱提。」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萬壽令,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同並長,漢舊縣,前漢作同並,屬牂牁。晉武帝咸寧五年省,哀帝復立。」
- ^ 《通典》卷171〈州郡一〉:「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分為十九州部……青治臨淄。」
- ^ 119.0 119.1 119.2 《晉書》卷15〈地理志下〉:「自永嘉喪亂,青州淪沒石氏。東萊人曹嶷為刺史。造廣固城。」;《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晉永嘉五年,東萊牟平人曹嶷為刺史所築,有大澗,甚廣固,故謂之廣固。」
- ^ 120.0 120.1 120.2 《晉書》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明年(太康四年……以濟南郡益齊國。」〈文六王·樂安平王鑒傳〉:「咸寧初,以齊之梁鄒益封[註 56]。」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遂為濟南王。……〔咸寧三年徙〕濟南王耽為中山王。」;卷37〈宗室·濟南惠王遂傳〉:「濟南惠王遂,字子伯,宣帝弟魏鴻臚丞恂之子也……武帝受禪,封濟南王。泰始二年薨。二子:耽、緝。耽嗣立,咸寧三年徙為中山王。是年薨,無子,緝繼。成都王穎以緝為建威將軍,與石熙等率眾距王浚,沒於陣,薨。無子,國除。」
- ^ 《晉書》卷34〈武十三王·吳敬王晏傳〉:「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沒于賊。」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景帝三年為濟南郡,理東平陵,屬青州。晉永嘉之後,郡移理歷城。」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司馬陵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晉書》卷3〈武帝紀〉:「〔太康四年〕二月己丑,立長樂亭侯寔為北海王。」;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以攸子寔為北海王。」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弟司馬〕鑒為樂安王。」;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封齊王冏子冰為樂安王。」;卷38〈文六王·樂安平王鑒〉:「樂安平王鑒,字大明,初封臨泗亭侯。武帝踐阼,封樂安王。帝為鑒及燕王機高選師友,下詔曰:『樂安王鑒、燕王機並以長大,宜得輔導師友,取明經儒學,有行義節儉,使足嚴憚。昔韓起與田蘇游而好善,宜必得其人。』泰始中,拜越騎校尉。咸寧初,以齊之梁鄒益封,因之國,服侍中之服。元康初,徵為散騎常侍、上軍大將軍,領射聲校尉。尋遷使持節、都督豫州軍事、安南將軍,代清河王遐鎮許昌,以疾不行。七年薨,子殤王籍立。薨,無子,齊王冏以子冰紹鑒後。以濟陰萬一千二百一十九戶改為廣陽國,立冰為廣陽王。[註 57]冏敗,廢。」
- ^ 127.0 127.1 《魏書》卷106中〈地形志〉:「千乘,前漢屬千乘,後漢屬,晉罷。」;《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千乘縣〉:「千乘縣,漢舊縣,後漢屬樂安國,晉省之。」
- ^ 128.0 128.1 《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博興縣〉:「博興縣,本漢樂安縣,屬千乘郡,後漢屬樂安國,晉省之。」
- ^ 《太平寰宇記》卷24〈河南道·密州莒縣〉:「漢文帝二年封朱虛侯章為城陽王,都莒,魏明帝以為城陽郡,莒縣屬焉,而城陽郡徙理東武。」
- ^ 130.0 130.1 130.2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及太康元年,復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分琅邪置東莞郡。……太康十年,以青州城陽郡之莒、姑幕、諸、東武四縣屬東莞。」;《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東莞太守,晉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咸寧三年,復以合琅邪,太康十年復立。」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十年,又置平昌郡。又分城陽之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營陵、安丘、大、[註 60];《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併北海,晉惠帝又分城陽立。」
- ^ 132.0 132.1 132.2 《魏書》卷106中〈地形志中〉:「牟平,二漢屬東萊,晉罷,後復。」;《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晉永嘉五年,東萊牟平人曹嶷為刺史所築。」
- ^ 133.0 133.1 133.2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長廣太守〉:「昌陽令,晉惠帝元康八年,分長廣縣立。」;《魏書》卷106中〈地形志〉:「昌陽,二漢屬東萊,後罷,晉惠帝復。」;《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萊州萊陽縣〉:「萊陽縣,二漢昌陽縣,屬東萊郡,晉省之,其後復置。」
- ^ 134.0 134.1 《晉書》卷15〈地理志下〉:「長廣郡,咸寧三年置。」;《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長廣太守,本長廣縣,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云故屬東萊。《起居注》,咸寧三年,以齊東部縣為長廣郡。」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十年(當作永康元年),又置平昌郡。」;《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平昌太守,故屬城陽,魏文帝分城陽立,後省,晉惠帝又立。」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濟南太守,漢文帝十六年,分齊立。晉世濟岷郡,云魏平蜀,徙蜀豪將家於濟、河,故立此郡。安帝義熙中土斷,併濟南。案《晉太康地志》無濟岷郡。」
- ^ 《晉書》卷5〈懷帝紀〉:「〔永嘉元年〕二月辛巳,東萊人王彌起兵反,寇青、徐二州,長廣太守宋羆、東牟太守龐伉並遇害。」
- ^ 《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益都縣〉:「益都縣,本二漢廣縣,地屬齊國,晉廢之。」
- ^ 139.0 139.1 139.2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33頁注釋1。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濟南太守〉:「平陵令,漢舊縣,至晉并曰東平陵。」;《魏書》卷106中〈地形志二中〉:「平陵,二漢、晉屬,曰東平陵,後改。」
- ^ 孔祥軍謂於陵縣太康以後廢。案《宋書·州郡志》引《永初郡國》有於陵縣,則《輿地廣記》「晉省之」當是言西晉初省縣。
- ^ 《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淄州長山縣〉:「本二漢於陵縣地,屬濟南郡,晉省之。」
- ^ 《宋書》卷29〈符瑞志下〉:「晉武帝咸寧五年七月戊辰,白烏見濟南隰陰」;《春秋左傳正義》卷58〈哀公十年〉杜預注:「濟南有隰陰縣。」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濟南太守〉:「土鼓令,漢舊縣,晉無。」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35頁注釋1。
- ^ 《太平寰宇記》卷19〈河南道十九〉:「鄒平縣,本漢舊縣,屬濟南郡,後漢及晉並不改。永嘉之亂,其縣遂廢。」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權為彭城王。」;卷37〈宗室·彭城穆王權傳〉:「彭城穆王權,字子輿,宣帝弟魏魯相東武城侯馗之子也。初襲封,拜冗從僕射。武帝受禪,封彭城王,邑二千九百戶。」
- ^ 《晉書》卷37〈彭城穆王權傳〉:「子康王釋立,官至南中郎將、持節、平南將軍,分魯國蕃、薛二縣以益其國。」;《宋書》卷35〈州郡志一·彭城太守〉:「蕃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薛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晃為彭城王。」;卷37〈宗室·下邳獻王晃傳〉:「下邳獻王晃……武帝受禪,封下邳王。」
- ^ 151.0 151.1 《宋書》卷35〈州郡志二·豫州刺史·潁川太守〉:「曲陽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魏書》卷106中〈地形志〉:「曲陽,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罷。」
- ^ 152.0 152.1 152.2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南彭城太守〉:「北淩令,本屬南下邳,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下邳。本名淩,而廣陵郡舊有淩縣,晉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淩縣非舊土而同名,改為北淩。」;《太平寰宇記》卷17〈何南道·宿州符離縣〉:「北陵城,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漢書·地理志》:『凌縣,屬泗水國。』《輿地志》:『有陵縣。』《太康地志》云:『屬下邳。』晉武帝以南有廣陵,故曰北陵。」
- ^ 153.0 153.1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太康元年,復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臨淮郡,漢置,章帝以合下邳,太康元年復立。」;《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復分下邳之淮南為臨淮郡,治盱眙。」
- ^ 154.0 154.1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蘭陵太守〉:「贛榆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海。魏省,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155.0 155.1 《太平寰宇記》卷23〈河南道·忻州承縣〉:「承縣……本漢舊縣……晉惠帝分東海之蘭陵、承、戚、合鄉、昌慮五縣置蘭陵郡,理承城。」
- ^ 《晉書》卷4〈惠帝紀〉:「〔永平元年八月〕辛未,立隴西世子越為東海王。」;卷59〈東海孝獻王越傳〉:「東海孝獻王越……別封東海王,食六縣。」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倫為琅邪王。……〔咸寧三年徙〕琅邪王倫為趙王。」;卷59〈趙王倫傳〉:「趙王倫……武帝受禪,封琅邪郡王……咸寧中,改封於趙。」
- ^ 158.0 158.1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叔父司馬〕伷為東莞王……〔咸寧三年徙〕東莞王伷為琅邪王。」;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傳〉:「琅邪武王伷……武帝踐阼,封東莞郡王,邑萬六百戶。……伷鎮禦有方,得將士死力,吳人憚之。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封琅邪王,以東莞益其國。……太康四年薨,時年五十七。臨終表求葬母太妃陵次,並乞分國封四子,帝許之。」
- ^ 159.0 159.1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東安太守〉:「東安太守,東安故縣名,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屬東莞,晉惠帝分東莞立。」
- ^ 160.0 160.1 160.2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元康〕七年……分臨淮置淮陵郡,以堂邑置堂邑郡。」;《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秦郡太守〉:「堂邑本為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晉又屬臨淮。晉惠帝永興元年,分臨淮淮陵立堂邑郡。」
- ^ 《晉書》卷4〈惠帝紀〉:「〔永平元年三月壬寅,以〕東安公繇為尚書左僕射,進封東安王。……庚戌,免東安王繇……徙帶方。」
- ^ 《晉書》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九月,追東安王繇復其爵。……〔永興元年〕八月戊辰,穎殺東安王繇。」;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傳〉:「東安王繇……初拜東安公……以功拜右衛將軍,領射聲校尉,進封郡王……廢徙帶方。永康初,征繇,復封,拜宗正卿,遷尚書,轉左僕射。惠帝之討成都王穎,時繇遭母喪在鄴,勸穎解兵而降。及王師敗績,穎怨繇,乃害之。後立琅邪王覲子長樂亭侯渾為東安王,以奉繇祀。尋薨,國除。」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淮陵太守〉:「淮陵太守,本淮陵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屬臨淮,惠帝永寧元年,以為淮陵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射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海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山陽太守〉:「鹽城令,舊曰鹽瀆,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凌令,前漢屬泗水,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又立,屬廣陵。」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江都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六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高郵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輿地廣記》卷20〈淮南東路·通州〉:「高郵縣,漢屬廣陵國。東漢屬廣陵郡。吳省之。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屬臨淮郡。」
- ^ 《晉書》卷14〈地理志〉:「新泰,故曰平陽。」;《太平寰宇記》卷23〈河南道二十三〉:「新泰縣,春秋時魯平陽邑也。宣公八年城平陽。注云:『今泰山有平陽縣,漢為東平陽縣,屬泰山郡。』按河東有平陽縣,故此為東也。後漢省,魏復立平陽,晉武帝太始中改為新泰縣,屬太山郡,後屬東安郡。《記》云:『舊名平陽,太始中鎮南將軍羊祜此縣人也,表改為新泰縣,屬泰山郡。』晉惠帝割屬東安,宋因之。」
- ^ 《晉書》卷59〈楚隱王瑋傳〉:「永寧元年,追贈驃騎將軍,封其子範為襄陽王,拜散騎常侍,後為石勒所害。」
- ^ 《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八月癸亥〕徙……汝南王柬為南陽王。……〔太康十年〕改封南陽王柬為秦王」;卷4〈惠帝紀〉:「〔光熙元年〕進平昌公模為南陽王。
- ^ 《晉書》卷3〈武帝紀〉:「〔太康十年〕徙扶風王暢為順陽王。」;卷38〈宣五王傳〉:「暢字玄舒。改封順陽王……永嘉末,劉聰入洛,不知所終。」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伯父望為義陽王。」;《水經注》卷30:「闞駰言:晉太始中,割南陽東鄙之安昌、平林、平氏、義陽4縣,置義陽郡於安昌城。又《太康記》、《晉書‧地道記》并有義陽郡,以南陽屬縣為名。」;《太平寰宇記》卷142〈山南東道·鄧州南陽縣〉:「晉太康元年置義陽郡,居新野縣,屬荊州。」[註 82]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晉又有建平都尉,領巫、北井、泰昌、建始四縣。晉武帝咸寧元年,改都尉為郡,於是吳、晉各有建平郡。太康元年吳平,併合。」
- ^ 《三國志》卷60〈鍾離牧傳〉:「永安六年,蜀并于魏,武陵五谿夷與蜀接界,時論懼其叛亂,乃以牧為平魏將軍,領武陵太守,往之郡。魏遣漢葭縣長郭純試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遷陵界,屯于赤沙,誘致諸夷邑君,或起應純,又進攻酉陽縣,郡中震懼。牧……即率所領,晨夜進道,緣山險行,垂二千里,從塞上,斬惡民懷異心者魁帥百餘人及其支黨凡千餘級,純等散,五谿平。」;《宋書》卷37〈州郡志三〉:「晉末平吳時,峽中立武陵郡,有黽陽、黔陽縣,咸寧元年併省。」
- ^ 《晉書》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傳〉:「武陵莊王澹字思弘。初為冗從僕射,後封東武公……齊王冏輔政……澹與妻子徙遼東……得還。拜光祿大夫、尚書、太子太傅,改封武陵王。」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南平郡,吳置,以為南郡,太康元年改曰南平。」;《宋書》卷37〈州郡志三·南平內史〉:「晉武帝太康元年,分南郡江南為南平郡,治作唐,後治江安。」
- ^ 《晉書》卷37〈宗室傳〉:「隨穆王整,兄弈卒,以整為世子。歷南中郎將,封清泉侯,先父望薨,追贈冠軍將軍。武帝以義陽國一縣追封為隨縣王。子邁嗣。太康九年,以義陽之平林益邁為隨郡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竟陵太守,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界立。」;《水經注》卷28:「沔水又南逕石城西,城因山為固,晉太傅羊祜鎮荊州立,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置竟陵郡,治此。」
- ^ 《水經注》卷31:「晉咸寧[註 84]二年,封大司馬扶風武王少子歆為新野郡公,割南陽(當作義陽)五屬棘陽、蔡陽、穰、鄧、山都封焉。」
- ^ 《晉書》卷5〈孝懷帝紀〉:「〔永嘉五年〕東海世子毗及宗室四十八王尋又沒于石勒。」;卷38〈宣五王傳〉:「〔歆〕無子,以兄子劭為後,永嘉末沒于石勒。」
- ^ 183.0 183.1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時蜀亂,又割南郡之華容、州陵、監利三縣別立豐都,合四縣置成都郡,為成都王穎國,居華容縣。愍帝建興中,併還南郡,亦併豐都於監利。」卷59〈成都王穎傳〉:「永嘉中,立東萊王蕤子遵為穎嗣,封華容縣王。後沒於賊,國除。」;《水經注》卷32:「北臨中夏水,自縣東北逕成都郡故城南,晉永嘉中,西蜀阻亂,割華容諸城為成都王穎國。」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安陸太守〉:「江夏又有曲陵縣,本名石陽,吳立。晉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石陽曰曲陵。」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江夏太守〉:「羨陽子相,晉惠帝世,安陸人朱伺為陶侃將,求分安陸東界為此縣。」[註 85]
- ^ 《水經注》卷28〈沔水〉:「晉武帝平吳,割臨沮之北鄉、中廬之南鄉立上黃縣,治軨鄉。」
- ^ 《輿地廣記》卷8〈京西南路·唐州湖陽縣〉:「湖陽縣,故蓼國,二漢屬南陽郡,晉省入棘陽。」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始平太守〉:「汎陽令,晉武帝太康五年立,屬南鄉,仍屬順陽。」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南義陽太守〉:「厥西令,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義陽。」
- ^ 《三國志》卷41〈霍峻傳〉注引《襄陽記》:「憲還,襲取吳之巫城。」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建平太守〉:「〔太康〕五年,省建始縣,後復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建平太守〉:「沙渠令,晉起居注,太康元年立。」
- ^ 《宋書·卷三十七·州郡志三·巴陵太守》:「州陵侯相,漢舊縣,屬南郡,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疑是吳所省也。」
- ^ 《宋書·卷三十七·州郡志三·南郡太守》:「華容公相,漢舊縣,晉武太康元年省,後復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巴陵太守〉:「監利侯相,按《晉起居注》,太康四年,復立南郡之監利縣,尋復省之。言由先有而被省也,疑是吳所立,又是吳所省。」;《元和郡縣圖志》卷21〈山南道·復州監利縣〉:「本漢華容縣地也,晉武帝太康五年分立監利縣,屬南郡。」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宜都太守〉:「夷陵令,漢舊縣,吳改曰西陵,晉武帝太康元年復舊。」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武陵太守〉:「漢壽伯相,吳曰吳壽,晉武帝復舊。」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武陵太守〉:「舞陽令,前漢作無陽,後漢無,《晉太康地志》有。」;《記纂淵海》卷14〈荊湖北路·沅州廬陽縣〉:「本漢武陵郡無陽縣,晉置舞陽縣。」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武陵太守〉:「黚陽長,二漢無,《晉太康地志》有。」
- ^ 《輿地廣記》卷14〈荊湖北路·辰州辰溪縣〉:「二漢辰陽縣,屬武陵郡,晉省之。」;《記纂淵海》卷14〈荊湖北路·沅州廬陽縣〉:「辰溪,本漢武陵郡辰陽縣,晉省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天門太守〉:「臨澧令,晉武帝太康四年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天門太守〉:「澧陽令,晉武帝太康四年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南平太守〉:「江安侯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南平太守〉:「安南令[註 93],晉武帝分江安立。」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司馬允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晉書》卷64〈武十三王傳〉:「〔祥〕拜散騎常侍洛京傾覆,為劉聰所害。」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義興太守〉:「義興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分吳興之陽羨、丹陽之永世立。永世尋還丹陽。」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揚州刺史〉:「新安太守,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孫權分丹陽立曰新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及晉平吳,分丹楊之宣城、宛陵、陵陽、安吳、涇、廣德、寧國、懷安、石城、臨城、春穀十一縣立宣城郡,理宛陵。」「宣城郡,太康二年置。」;《宋書》卷35〈州郡志一·揚州刺史〉:「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為宣城郡,治宛陵,而丹陽移治建業。」「宣城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分丹陽立。」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毗陵郡吳分會稽無錫已西為屯田,置典農校尉。太康二年,省校尉為毗陵郡;又以毗陵郡封東海王世子毗,避毗諱,改為晉陵。」;《宋書》卷35〈州郡志一·晉陵太守〉:「晉陵太守,吳時分吳郡無錫以西為毗陵典農校尉。晉武帝太康二年,省校尉,立以為毗陵郡,治丹徒,後復還毗陵。東海王越世子名毗,而東海國故食毗陵,永嘉五年,元帝改為晉陵。始自毗陵徙治丹徒」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永興元年,分淮南之烏江、歷陽二縣置歷陽郡。」;《宋書》卷36〈州郡志二·歷陽太守〉:「歷陽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分淮南立,屬揚州。」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永興元年,以周玘創義討石冰,割吳興之陽羨并長城縣之北鄉置義鄉、國山、臨津并陽羨四縣,又分丹陽之永世置平陵及永世,凡六縣,立義興郡,以表玘之功,並屬揚州。」;《宋書》卷35〈州郡志一·義興太守〉:「義興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分吳興之陽羨、丹陽之永世立。永世尋還丹陽。」
- ^ 213.0 213.1 213.2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尋陽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省蘄春郡,以尋陽屬武昌,改蘄春之安豐為高陵及邾縣,皆屬武昌。二年,以武昌之尋陽復屬廬江郡。」
- ^ 214.0 214.1 214.2 214.3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歷陽、當塗、逡道(逡遒之誤)諸縣,二年,復立鍾離縣,並二漢舊縣也。三國時,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此諸縣並在江北淮南,虛其地,無復民戶。吳平,民各還本,故復立焉。」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丹陽尹〉:「建康令,本秣陵縣。漢獻帝建安十六年置縣,孫權改秣陵為建業。晉武帝平吳,還為秣陵。」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丹陽尹〉:「永世令,吳分溧陽為永平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丹陽尹〉:「江寧令,晉武帝太康元年,分秣陵立臨江縣。二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丹陽尹〉:「溧陽令,漢舊縣。吳省為屯田〔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丹陽尹〉:「湖熟令,漢舊縣。吳省為典農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琅邪太守〉:「江乘令,漢舊縣。本屬丹陽,吳省為典農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淮南太守〉:「于湖令,太康二年分丹陽縣立,本吳督農校尉。」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丹陽尹〉:「建康令,本秣陵縣。漢獻帝建安十六年置縣,孫權改秣陵為建業。晉武帝平吳,還為秣陵。太康三年,分秣陵之水北為建業。愍帝即位,避帝諱,改為建康。」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郡太守〉:「壽昌令,吳分富春立新昌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郡太守〉:「鹽官令,漢舊縣。《吳記》云:『鹽官本屬嘉興,吳立為海昌都尉治,此後改為縣。』非也。」;《水經注》卷29:「穀水又東南徑嘉興縣西,穀水又東南徑鹽官縣故城南,舊吳海昌都尉治。晉太康中分嘉興立。《太康地道記》:吳有鹽官縣。」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郡太守〉:「海虞令,晉武帝太康四年,分吳縣之虞鄉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郡太守〉:「嘉新城令,浙江西南名為桐溪,吳立為新城縣,後并桐廬。《晉太康地志》無。張勃云:『晉末立。』疑是太康末立,尋復省也。」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興太守〉:「臨安令,吳分餘杭為臨水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興太守〉:「武康令,吳分烏程、餘杭立永安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興太守〉:「東遷令,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吳興太守〉:「長城令,晉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東陽太守〉:「信安令,漢獻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立曰新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東陽太守〉:「遂昌令,孫權赤烏二年,分太末立曰平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新安太守〉:「遂安令,孫權分歙為新定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新安太守〉:「海寧令,孫權分歙為休陽縣,晉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臨海太守〉:「始豐令,吳立曰始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記》卷98〈江南東道·台州天台縣〉:「《輿地志》:吳初置,為南始平縣,晉太康元年更名始豐。」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永嘉太守〉:「安固令,吳立曰羅陽,孫皓改曰安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臨海太守〉:「寧海令,何志,漢舊縣。按二漢《志》無,晉《太康地志》有。」;《嘉定赤城志》卷1:「晉武帝太康元年,……析臨海之北置寧海縣。」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永嘉太守〉:「橫陽令,晉武帝太康四年,以橫藇船屯為始陽,仍復更名。」;《嘉定赤城志》卷1:「晉武帝太康元年改始平為始豐……四年,析安固置橫陽縣名。」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東海太守〉:「徒令,本屬晉陵,古名朱方,後名谷陽,秦改曰丹徒。孫權嘉禾三年,改曰武進。晉武帝太康三年,復曰丹徒。」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晉陵太守〉:「晉陵令,本名延陵,漢改曰毗陵,後與郡俱改。」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晉陵太守〉:「曲阿令,本名雲陽,秦始皇改曰曲阿。吳嘉禾三年,復曰雲陽。晉武帝太康二年,復曰曲阿。」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晉陵太守〉:「無錫令,漢舊縣。吳省,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東海太守〉:「武進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丹徒、曲阿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晉陵太守〉:「延陵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鄉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晉陵太守〉:「暨陽令,晉武帝太康二年,分無錫、毗陵立。」
- ^ 《太平寰宇記》卷457〈淮南道·和州烏江縣〉:「晉太康六年於東城界置烏江縣。」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義興太守〉:「義鄉令,故屬長城、陽羨,立郡分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義興太守〉:「國山令,故屬陽羨,立郡分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義興太守〉:「臨津令,故屬陽羨,立郡分立。」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又分丹陽之永世置平陵。」;《宋書》卷35〈州郡志一·丹陽尹〉:「義興又有平陵縣,董覽《吳地志》云:晉分永世。」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秦象郡,漢武元鼎六年更名,吳省,晉武帝太康三年復立。」;《太平寰宇記》卷165〈嶺南道鬱林州南流縣〉:「廢牢州……秦為象郡地,二漢屬日南郡,吳省,晉平吳復置。」;《水經注》卷36〈溫水〉:「晉太康三年,省日南郡屬國都尉,以其所統盧容縣置日南郡。」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交州〉:「平吳後,省珠崖入合浦。」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合浦太守〉:「蕩昌長,晉武分合浦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合浦太守〉:「晉始長,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交趾太守〉:「南定令,吳立曰武安。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交趾太守〉:「海平令,吳立曰軍平,晉武改名。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津梧長,晉武帝分移風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松原令,晉武帝分建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高安令,何志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吳錄》晉分常樂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寧夷長,何志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真太守〉:「軍安長,何志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此縣,而交趾有軍平縣。」
- ^ 《輿地廣記》卷38〈廣南路〉:「本無編,二漢屬九真郡,晉省之。」
- ^ 《方輿紀要》卷112〈安南清化府〉:「後漢省,三國吳復置,晉初廢。」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浦陽令,晉武帝分陽遠立。陽遠,吳立曰陽成,太康二年更名,後省。」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南陵長,何志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王隱有。」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浦陽令,晉武帝分陽遠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西安長,何志晉武帝立。《太康地志》無。《吳錄》亦無。」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九德太守〉:「越常長,何志吳立,《太康地志》無。」
- ^ 《水經注》卷36〈溫水〉:「晉太康三年,省日南郡屬國都尉,以其所統盧容縣置日南郡及象林縣之故治。」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無勞長,晉武分比景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日南太守〉:「壽泠令,晉武太康十年,分西卷立。」
- ^ 《大清一統志》卷447〈肇慶府〉:建安二十五年,孫權置高涼郡,又分高涼置安寧縣為郡治,晉因之。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武帝後省高興郡。」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臨慶內史〉:「寧新令:二漢無,當是吳所立,屬蒼梧。」卷38〈州郡志四·蒼梧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新寧曰寧新。」
- ^ 275.0 275.1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都城令,何志晉初分建陵立,今無建陵縣。按《太康地志》唯有都羅、武城縣。」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晉康太守〉:「元溪令,《晉太康地志》屬蒼梧。」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蒼梧太守〉:「丁留令,晉武帝太康七年,以蒼梧蠻夷賓服立,囗作丁溜。」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鬱平令,吳立曰陰平,晉武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晉平令,吳立曰長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安始令,吳立曰建始,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領方令,漢舊縣,吳改曰臨浦,晉武復舊。」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武熙令,本曰武安,應是吳立,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故屬鬱林。」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安遠令,晉武帝太康六年立,屬鬱林。」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懷安令,何志吳改,未知先何名。《吳錄》地理無懷安縣名。《太康地志》無。」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陽平令,《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云新置。按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洋平縣,疑是。」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龍定令,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桂林之龍岡,疑是。《永初郡國》、何、徐並云龍定。」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夾陽,晉武帝太康元年分龍岡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鬱林太守〉:「中溜令,漢舊縣,屬鬱林,《晉太康地志》無。」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海安男相:吳曰海寧,晉武改名。《太康地志》屬高興。」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寧浦令,《晉太康地記》本名昌平,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吳錄》有此縣,未詳。」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吳安令,《吳錄》無。」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始定令,《晉太康地記》有,《永初郡國》無。」「又云晉分平山為始定,寧浦為澗陽。」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寧浦太守〉:「澗陽令,晉武帝太康七年立。」「又云晉分平山為始定,寧浦為澗陽。」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元年,有司奏,荊、揚二州疆土廣遠,統理尤難,於是割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宋書》卷37〈州郡志三〉:「江州刺史,晉惠帝元康元年,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十郡為江州。初治豫章。」
- ^ 《晉書》卷5〈孝懷帝紀〉。
- ^ 《元和郡縣圖志》卷28〈江南道四·饒州〉:「鄱陽縣,孫權分豫章置鄱陽郡,理於此。晉武帝改為廣晉。」
- ^ 《元和郡縣圖志》卷28〈江南道四·吉州〉:「吉州,本秦廬陵,屬九江郡。獻帝興平二年,分豫章於此置廬陵郡,晉太康中移郡於石陽縣廬陵縣……本漢石陽縣,晉移郡於此」
- ^ 《方輿紀要》卷86〈江西四〉:「三國吳太平二年,分屬臨川郡郡治臨汝縣。晉、宋以後因之。」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南康郡,太康三年置。」;《元和郡縣圖志》卷28〈江南道四·虔州〉:「孫權嘉禾五年,分廬陵立南部都尉,理雩都,晉武帝太康三年罷都尉,立為南康郡,至永和五年移理贛。」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晉安郡,太康三年置。」;《宋書》卷37〈州郡志三〉:「晉安太守,晉武帝太康三年,分建安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武昌太守,《晉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為武昌郡。」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尋陽太守〉:「柴桑男相,二漢屬豫章,晉屬武昌。(尋陽)郡既立,治此。」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永興元年,分廬江之尋陽、武昌之柴桑二縣置尋陽郡,屬江州……懷帝永嘉元年,又以豫章之彭澤縣屬尋陽郡。」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望蔡子相,漢靈帝中平中,汝南上蔡民分徙此地,立縣名曰上蔡,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吳平侯相,漢靈帝中平中立曰漢平,吳更名。[註 117]」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豫寧侯相,漢獻帝建安中立,吳曰西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記》卷106〈洪州武寧縣〉:「古西安縣也,漢獻帝建安中分海昏縣立西安縣,至晉太康元年改為豫寧。」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康樂侯相,吳孫權黃武中立曰陽樂,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豫章太守〉:「豐城侯相,吳立曰富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鄱陽太守〉:「廣晉令,吳立曰廣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鄱陽太守〉:「上饒男相,吳立。《太康地志》有,王隱《地道》無。」;《輿地廣記》卷24〈江南東路·信州上饒縣〉:「吳置,晉省之,宋復置。」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廬陵太守〉:「遂興男相,吳立曰新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廬陵太守〉:「陽豐男相,吳曰陽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臨川內史〉:「西豐侯相,吳立曰西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記》卷110〈撫州臨川縣〉:「吳太平二年,以臨汝縣為臨川郡,於郡南更置西平縣,晉改為西豐。」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臨川內史〉:「南城男相,漢舊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曰新南城。」
- ^ 《太平寰宇記》卷110〈撫州〉:「吳太平二年以南城、臨汝二縣置臨川郡,更增置宜黃、安浦、新建、西平、西城、東興、南豐、永城八縣。至晉改西平為西豐,改西城為西寧。」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建安太守〉:「建陽男相,《晉太康地志》有。」;《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建州建陽縣〉:「本上饒縣地,吳分置建平縣,晉太元(當作太康)四年改為建陽。」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建安太守〉:「邵武子相,吳立曰昭武,晉武帝更名。」
- ^ 《太平寰宇記》卷100〈南劍州〉:「本古之南平縣餘跡也,自晉武帝時為延平縣。」[註 120]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廬陵太守〉:「南康公相,吳立曰南安[註 122],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太平寰宇記》卷108〈虔州信豐縣〉:「獻帝初平二年分南壄立南安縣,晉武帝改為南康。」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陂陽男相,吳立曰揭陽,晉武帝太康五年,以南康(原誤作「西康」)揭陽移治故陂陽縣,改曰陂縣,然則陂陽先已為縣矣。後漢郡國無,疑是吳所立而改曰揭陽也。」;《太平寰宇記》卷108〈虔州虔化縣〉:「吳嘉禾五年置揭陽縣,晉太康五年改為陂陽縣,以陂陽水為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寧都子相,吳立曰楊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舊唐書》卷40〈地理志三〉:「虔化,吳分贛立陽都縣,晉改為寧都。」;《太平寰宇記》卷108〈虔州虔化縣〉:「吳大帝分贛縣立陽都縣,《吳錄》、《地志》屬廬陵南部,晉武帝改為寧都。」;《元和郡縣圖志》卷28〈江南道四·虔州虔化縣〉:「本漢贛縣地,吳寶鼎三年初置新都,晉太康元年改為寧都。」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南康公相〉:「平固侯相,吳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晉安太守〉:「晉安男相,吳立曰東安,晉武帝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晉安太守〉:「原豐令,晉武帝太康三年,省建安典船校尉立。」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晉安太守〉:「溫麻令,晉武帝太康四年,以溫麻船屯立。」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安成太守〉:「安復侯相,漢舊縣,本名安成,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安成太守〉:「廣興侯相,《晉太康地志》有此縣,何云江左立,非也。」
- ^ 328.0 328.1 328.2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江夏太守〉:「沙陽男相,二漢舊縣,本名沙羡,屬武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又立沙羡,而沙陽徙今所治。」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巴陵太守〉:「鄂令,漢舊縣,屬江夏。吳改鄂為武昌,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鄂縣,而武昌如故。」
- ^ 《晉書》卷5〈懷帝紀〉:「〔永嘉元年八月〕分荊州、江州八郡為湘州。」;卷15〈地理志下〉:「懷帝又分長沙、衡陽、湘東、零陵、邵陵、桂陽及廣州之始安、始興、臨賀九郡置湘州;懷帝永嘉元年,又以臨賀、始興、始安三郡凡二十縣為湘州。」
- ^ 《晉書》卷59〈長沙厲王乂傳〉:「長沙厲王乂,字士度,武帝第六子也。太康十年受封……瑋既誅,乂以同母,貶為常山王,之國……頃之,遷驃騎將軍、開府,復本國……永嘉中,懷帝以乂子碩嗣,拜散騎常侍,後沒于劉聰。」
- ^ 332.0 332.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湘東太守〉:「臨烝伯相,吳屬衡陽,《晉太康地志》屬湘東。」
- ^ 333.0 333.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衡陽內史〉:「新康男相,吳曰新陽。」
- ^ 334.0 334.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衡陽內史〉:「衡山男相,吳立曰衡陽,晉惠帝更名。」
- ^ 335.0 335.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湘東太守〉:「利陽、新平(張勃《吳錄》有此二縣,利作梨,晉作利音)。」
- ^ 336.0 336.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零陵內史〉:「應陽男相,晉惠帝分觀陽立。」
- ^ 337.0 337.1 《記纂淵海》卷13〈荊湖南路·寶慶府〉:「晉改昭陵為邵陵。」
- ^ 338.0 338.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邵陵太守〉:「邵陽男相,吳立曰昭陽,晉武改。」
- ^ 339.0 339.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邵陵太守〉:「高平男相,吳立。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曰南高平。」
- ^ 340.0 340.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湘東太守〉:「建興男相,晉武帝分邵陵立。」
- ^ 341.0 341.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湘東太守〉:「武剛令,晉武分都梁立。」
- ^ 342.0 342.1 《輿地紀勝》卷59〈寶慶府〉:「《寰宇記》云:吳置,晉永嘉中併入邵陽縣。」
- ^ 343.0 343.1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桂陽太守〉:「晉寧令,漢順帝永和元年立,曰漢寧,吳改曰陽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曰晉寧。」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湘州刺史〉:「建昌郡,晉惠帝元康九年,分長沙東北下雋諸縣立。」
- ^ 《晉書地理志》誤列此縣。
- ^ 《晉書地理志》未列此縣份。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臨慶內史〉:「興安侯相,吳立曰建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元和郡縣圖志》卷7〈嶺南道·賀州桂嶺縣〉:「本漢臨賀縣之地,吳分置建興縣,屬臨賀郡。晉改為興安縣。」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始建內史〉:「熙平令,吳立為尚安,晉武改。」
- ^ 《太平寰宇記》卷162〈嶺南道〉:「本漢潭中縣地。晉太康元年分吳所置武豐縣,置長安縣(當作常安縣)於此。」;《宋書》卷38〈州郡志四·桂林太守〉:「常安,《太康地志》有而王隱無。」
- ^ 《宋書》卷38〈州郡志三·廣興公相〉:「陽山侯相,漢舊縣,後漢曰陰山,屬桂陽。吳始興郡無此縣,當是晉後立。」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巴陵太守〉:「巴陵男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屬長沙。」
- ^ 《宋書》卷37〈州郡志三·江夏太守〉:「蒲圻男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
注釋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作晉時置縣,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認為漢代昭明縣即後來的南新縣,蓋以今地位置相同所作的判斷。改名原因當與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有關。
- ^ 司馬廓封中都王之年史書無載,疑在永安元年(304年)三月司馬穎封皇太弟之際。
- ^ 據《晉書·地理志》記載「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宜安、深泉、廣至等五縣,分酒泉之沙頭縣,又別立會稽、新鄉,凡八縣為晉昌郡」,則并州晉昌郡恢復原名新興郡的年份在元康五年(295年)左右。
-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三國時屬常山郡,晉時改屬樂平郡。
- ^ 《水經注》卷6及《魏書·地形志》均作「受陽」。「受」「壽」古代通用。
- ^ 牟發松認為西晉末置陰館、樓煩2縣,廢汪陶、葰人2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89頁注釋4)
- ^ 孔祥軍認為西晉初置縣。(《晉書地理志校注》第87頁注釋6)
- ^ 孔祥軍認為曹魏時屬扶風郡屬縣。
- ^ 孔祥軍等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謂太康三年(282年)置,旋廢。《魏書·地形志》記載「靈武,前漢屬北地,後漢罷,晉復」,《晉書·麴允傳》記載「曜聞而轉寇上郡,允軍于靈武,以兵弱不敢進。曜後復圍北地,太守麴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騎赴之。去城數十里,群賊繞城放火,煙塵蔽天,縱反間詐允曰:『郡城已陷,焚燒向盡,無及矣。』允信之,眾懼而潰。後數日,麴昌突圍赴長安,北地遂陷」,《劉聰載記》記載「劉曜又進軍,屯於粟邑。麴允飢甚,去黃白而軍於靈武」、「北地饑甚,人相食啖,羌酋大軍須運糧以給麴昌,劉雅擊敗之。麴允與劉曜戰于磻石谷,王師敗績,允奔靈武」,綜合以上所記,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時北地郡增置靈州縣,至漢趙劉聰時期已改名靈武縣。何時改名不明。
- ^ 《晉書·地理志》作「陰般縣」。
- ^ 《晉書地理志校注》及《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未列此縣。
- ^ 孔祥軍引《太平寰宇記》卷32引《晉太康地記》云「安定郡,領臨涇、朝那、烏氏、鶉觚、陰密、西川六縣,屬雍州」之文判定此縣當在太康四年增置。(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頁95)
- ^ 《晉書地理志》作「汾邑縣」。
- ^ 《晉書地理志校注》及《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未列此縣。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98-99頁。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174頁。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174頁。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98-99頁。
- ^ 孔祥軍據《輿地廣志》之文認為晉時未廢破羌縣,《晉書地理志》漏列破羌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0頁)
- ^ 孔祥軍據《晉書·地理志》無武威縣,認為晉時已廢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0頁)
- ^ 孔祥軍據《晉書地理志》無媼圍縣,認為晉時已廢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0頁)
- ^ 孔祥軍據《晉書·地理志》無氐池縣,《宋書·符瑞志》泰始三年(267年)尚見氐池縣的記載,認為晉時廢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0頁)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2頁。
- ^ 《晉書地理志》避唐帝諱作「深泉」。
- ^ 25.0 25.1 據《晉書·高密文獻王泰傳》記載「瑋既誅,乃以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守尚書令與改封高密王均在同時,據《晉書·惠帝紀》,司馬泰守尚書令時間在元康六年(296年)正月。
- ^ 據《華陽國志·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漢七郡置梁州。治漢中」及《晉書·地理志上》「陰平郡泰始中置」、「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合七郡置秦州」可知,咸熙元年(264年)時已廢陰平郡,又據《晉書·地理志上》「梁州之陰平」之文可知廢郡後當併入梓潼郡。
- ^ 27.0 27.1 27.2 27.3 鄭炳林《前涼行政地理區劃初探(沙州河州)》,敦煌學輯刊,1993年。
- ^ 《元和郡縣圖志》原文疑有誤,「秦川」應作「秦州」,「郡」字當斷為後句,全文應作「魏分隴右為秦州,因秦邑以為名,後省入雍州。晉復改漢陽為天水郡,武帝泰始中又立秦州,郡與州同理」。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6頁。
-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曹魏無考縣份。
- ^ 《晉書地理志》作「顯新縣」。
- ^ 《晉書地理志》作「下辯縣」。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孔祥軍等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列為武都郡廢縣。《宋書·州郡志》「上祿令,漢舊縣,後省,晉武帝太康三年又立」,則《晉書·地理志》缺漏此縣。
- ^ 《晉書地理志》遺漏此縣。
- ^ 司馬銓封上庸王之事,疑在其父司馬遐於永康元年(300年)去世後的隔年發生。
- ^ 孔祥軍考証認為魏末上庸郡領縣有安樂縣,無武陵縣。
- ^ 37.0 37.1 37.2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12-113頁。
- ^ 《晉書地理志》作「涪城」,《績漢書·郡國志》、《華陽國志·漢中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均作「涪」。
- ^ 39.0 39.1 39.2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13頁
- ^ 《晉書地理志》作「什方縣」。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14頁。
- ^ 42.0 42.1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16頁。
- ^ 孔祥軍考証認為魏末廢武陵縣,至晉太康年間(280-289)復置縣。(《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66頁)
- ^ 涪陵郡至咸和元年(326年)才被成漢攻陷。
- ^ 孔祥軍認為「汶川州」當為「汶山縣」之訛。(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21頁)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2頁注釋4。
- ^ 三國時縣名為「漢髮縣」。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份。
- ^ 49.0 49.1 49.2 49.3 洪亮吉《補三國疆域志》及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將永壽、南涪、雍鄉3縣列為蜀漢永昌郡屬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從洪、吳二人說法列為蜀漢屬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未有史料可証明蜀漢有此3縣,未列為蜀漢屬縣。
- ^ 劉琳認為朱提郡尚領有堂狼縣,蜀漢時復置(劉琳《華陽國志校注》頁416注釋1);孔祥軍認為晉初復立(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23-124)。
- ^ 孔祥軍認為晉初置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25)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份。
- ^ 劉琳考証認為當在此地。(劉琳《華陽國志校注》第452頁)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定在今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北,然據譚其驤說,永寧縣則成為河陽郡的飛地。
- ^ 劉琳據雲平縣建縣時間推測。(劉琳《華陽國志校注》第451頁)
- ^ 牟發松列西晉末廣縣屬齊郡,臨朐縣屬平昌郡,案《晉書·齊王冏傳》「倫篡,遷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欲以寵安之」,疑永寧元年(301年)以前趙王司馬倫為安撫齊王司馬冏,將此二縣劃屬齊國封地。
- ^ 據《晉書·齊獻王攸傳》記載「明年(太康四年)……以濟南郡益齊國」,梁鄒縣在太康四年以前屬濟南郡,這裡疑當作「咸寧初,以濟南之梁鄒益封」。卷34〈武十三王·吳敬王晏傳〉:「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沒于賊。」
- ^ 「以濟陰萬一千二百一十九戶改為廣陽國,立冰為廣陽王」二句,疑是衍文。
- ^ 58.0 58.1 58.2 據李錫甫考証,晉代高密國的前身即漢、晉的城陽郡。太康十年(289年)城陽郡與東莞郡相互交換各自的領縣,城陽郡的莒、姑幕、諸、東武4縣劃歸東莞郡管轄,東莞郡的安丘、廣、劇、臨朐4縣也移歸城陽郡管轄,陽城郡的郡治遷移到黔阪縣。《晉書·地理志》記載的「城陽之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營陵、安丘、大、劇、臨朐十一縣」均為城陽郡元康年間(291-299)時期所轄的全部縣數,後改名為高密國。永康元年(300年)設平昌郡,可能即專為封司馬模為郡公所分置,雖後來進封南陽王,但平昌郡並未廢除,仍繼續為郡,並據《大清一統志》考証得出平昌郡治安丘縣,領安丘、平昌2縣。劇縣移屬北海國後,高密國最終尚領有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夷安、營陵、廣、臨朐9縣。(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第259-264頁,1977年6月)
- ^ 59.0 59.1 孔祥軍認為太康中(282-283)短暫隸屬東莞郡,後來歸屬城陽郡直至西晉終結。(《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1頁)
- ^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19云:「東莞有廣縣,此云大者,疑避隋煬諱改之。」
- ^ 61.0 61.1 李錫甫考証得出平昌郡領有安丘、平昌2縣,但據其地理,其周邊的東莞郡朱虛、姑幕、東武3縣當為平昌郡管轄。
- ^ 《晉書·地理志》作「鄒縣」。
- ^ 63.0 63.1 《晉書·地理志》誤作「利益縣」。
- ^ 孔祥軍列為魏時隸屬東萊郡,晉時移屬城陽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89頁)
- ^ 《晉書·地理志》無夷安縣。
- ^ 孔祥軍列為魏時隸屬東萊郡,晉時移屬城陽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89頁)
- ^ 姑幕故城,石埠子歷史上那些事兒……
- ^ 《晉書·地理志》列為青州城陽郡屬縣,孔祥軍據《宋書·州郡志》注引《晉太康地志》,認為晉太康元年(280年)至四年(283年)間東武縣短暫隸屬東莞郡,後又復歸陽城郡。(《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40頁注釋7)但是《晉書·地理志》記載,東武縣劃歸東莞郡在太康十年(289年)。
- ^ 胡阿祥等以廣戚縣在魏末已屬彭城國領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3頁)。孔祥軍僅言太康三年(282年)前已屬彭城國(《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44注釋4)。廣戚縣改隸彭城國大概與公丘縣同時,在咸寧三年(277)前後。
- ^ 據《晉書·琅邪武王伷傳》記載司馬伷太康四年去世時,「臨終表求葬母太妃陵次,並乞分國封四子,帝許之」,則東莞郡復置年份當在明年,即太康五年(284年)左右。《宋書·州郡志》記載在太康十年,疑有誤。
- ^ 71.0 71.1 孔祥軍考証淮陵郡領縣僅得司吾及徐2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703-704頁)。據《宋書·州郡志》與郡名及地理位置,臨淮郡北方的淮陵及下相2縣當屬淮陵國管轄。
- ^ 72.0 72.1 72.2 72.3 胡阿祥等認為傅陽、武原、梧、廣戚4縣在永嘉之亂後見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3頁)
- ^ 《晉書·地理志》作「凌縣」。
- ^ 吳增僅及譚其驤認為淮陰縣三國時隸屬廣陵郡。孔祥軍據《水經注》「又東北至下邳淮陰城西西」之文,認為三國時淮陰縣屬下邳郡,西晉時移屬廣陵郡。然而《水經》原文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 76.0 76.1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51-152頁。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 78.0 78.1 78.2 78.3 78.4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52-153頁。
- ^ 東安縣東晉時未見,疑在永平元年(291年)三月廢東安王司馬繇時,東安縣連同被廢。
- ^ 孔祥軍考証認為曹魏南陽郡領縣尚有山都、襄鄉2縣。
- ^ 81.0 81.1 81.2 新野郡於永寧二年(302年)置郡,據《水經注》記載,領新野、棘陽、蔡陽、穰、鄧、山都6縣,朝陽縣在《晉書·地理志》屬南陽郡,在新野郡西,若歸入南陽郡則必成為其郡飛地,殊為怪異。《宋書·州郡志》朝陽縣屬順陽郡,疑朝陽縣在之前早已劃歸順陽國,時間在太康十年(289年)或永寧二年(302年)之間。
- ^ 孔祥軍考証認為義陽郡於太康元年(280年)擴大領縣數量,由5縣增加到12縣。
- ^ 孔祥軍認為吳末武陵郡尚領有黔陽縣。
- ^ 孔祥軍認為咸寧二年(276年)置新野郡,太康元年(280年)廢郡,晉惠帝時再度置郡。《晉書·扶風武王駿傳》記載司馬歆「太康中,詔封新野縣公」,後隨齊王司馬冏討伐趙王司馬倫,有功「以勳進封新野郡王」,封國由縣國晉升為郡國,時間在永寧元年(301年)至二年(302年)間,以此推測「咸寧」應為「永寧」之誤。
- ^ 《晉書·陶侃傳》記載「陳敏之亂,弘以侃為江夏太守」,此事在永興二年(305年)十二月以後,而明年(光熙元年,306年)十一月晉惠帝死,故置灄陽縣當在這段時間。
- ^ 《晉書地理志》作「淯陽縣」。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冊,第710頁。
- ^ 88.0 88.1 孔祥軍以該2縣在《晉書·地理志》及《輿地廣記》均列屬江夏郡,認為《宋書·州郡志》引《晉太康地志》有誤。
- ^ 《晉書地理志》作「秦昌縣」。
- ^ 孔祥軍引《輿地廣記》,認為泰昌在太康中分秭歸置縣,《宋書·州郡志》記載建平都尉領縣有泰昌,實誤。(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66-167頁)然而泰昌縣在今重慶市巫山縣北,秭歸縣今湖北省秭歸縣,地理相距甚遠,疑《宋書》不誤,《輿地廣記》有誤。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58頁。
- ^ 《晉書地理志》作「南安縣」。
- ^ 孔祥軍引胡阿祥《宋書州郡志彙釋》認為點校本《宋書》改作「南安」有誤。(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68-169頁)
- ^ 孔祥軍據《三國志·孫權傳》南陽5縣降吳及《水經注》割南陽5縣置新野郡,屬縣有「山都」,認為魏、晉時屬南陽郡。然而《水經注》封司馬歆新野郡公年代可能有誤,吳、魏相互敵對,吳國應不可能承認魏國新設的政區,山陽縣東漢屬南陽郡管轄,或有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 ^ 孔祥軍認為曹魏尚有全淑、阜陵2縣,計魏末淮南郡有10縣。
- ^ 孔祥軍認為魏廬江郡尚有龍舒縣,計魏末廬江郡有9縣。
- ^ 孔祥軍統計吳丹陽郡有15縣,無臼陽、寧國、懷安3縣。
- ^ 孔祥軍統計認為孫吳會稽郡尚領東陽郡的新安、平昌、吳寧、定陽、豐安、永康6縣。
- ^ 孔祥軍統計認為孫吳臨海郡尚領初寧縣,疑即永寧縣之誤寫。
- ^ 100.0 100.1 100.2 全椒、阜陵、東城3縣當在《宋書·州郡志》的「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歷陽、當塗、逡道諸縣」當中。
- ^ 101.0 101.1 101.2 101.3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87頁。
- ^ 《晉書地理志》誤作富陽縣。
- ^ 陳健梅認為《水經注》及《吳記》說法為是,晉太康年間置鹽官縣。
- ^ 《晉書地理志》作既陽縣。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孔祥軍認為晉平吳時廢縣,太康四年(283年)後復置。
- ^ 《晉書地理志》作「曲昜縣」。「昜」即「陽」。
- ^ 《晉書地理志》作「安定縣」。
- ^ 《晉書地理志》誤作「武寧縣」。
- ^ 孔祥軍引用晉初人郭義恭《廣志》有「交趾封溪縣」一文,認為封溪縣晉時屬交趾郡,並言《晉書地理志》有誤。(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205頁。)然而或有沿用舊史地理的可能性。(如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出版於2012年,但書中所注的今地位置以2004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為准,相差8年。今人所注今地位置年代尚且無法與書籍出版年代相合,何況古人。)
- ^ 《晉書地理志》作「陽遂縣」。
- ^ 《晉書地理志》作「新寧縣」。
- ^ 《晉書地理志》作「農城縣」。
- ^ 《晉書·地理志》作「黃陽縣」。
- ^ 《晉書地理志》誤作「連道縣」。
-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據《宋書·州郡志四》「興道令,晉武帝太康元年,以合浦北部營之連道立。吳錄有此縣,未詳」的記載,認為吳時名興道縣,後似見廢,故沈約以未詳疑之,至太康元年似於合浦北部之連道鄉再置興道縣。
- ^ 孔祥軍以《晉書》無此縣,認為太康四年廢。《晉書地理志》重出「昌平縣」(寧浦縣前縣名),或疑為始定縣之誤。
- ^ 中華書局點校本《宋書》校刊記「水經贛水注:「牽水又東逕吳平縣,舊漢平也。晉太康元年,改為吳平矣。」此作吳更名,誤」。
- ^ 孔祥軍認為晉時置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98頁)陳健梅據《太平寰宇記》卷106〈信州·弋陽縣〉「建安十五年孫權分鍾陵置鄱陽郡」一文,認為三國時鄱陽郡有鍾陵縣。(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第120頁)
- ^ 119.0 119.1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99-200頁。
- ^ 孔祥軍認為似乎在太康元年平吳時改南平為延平。(《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96頁)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95頁。
- ^ 中華書局點校本《宋書》誤作「安南」。
- ^ 123.0 123.1 123.2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96頁。
- ^ 《晉書地理志》作「新諭」,《宋書州郡志》作「新喻」,然據《元和郡縣圖志》卷28「吳孫皓分置新渝縣,因渝水為名。天寶後相承作『喻』,因聲變也」之文,應皆為「新渝」之誤。
- ^ 《晉書地理志》作「官陵」。
- ^ 高陵原名安豐,屬江北的蘄春郡。據《宋書州郡志》,原同屬蘄春郡的邾縣與高陵一起劃入武昌郡,但《晉書地理志》邾縣歸屬江北的弋陽郡,故在江北的高陵可能與邾縣一起劃歸弋陽郡。但弋陽郡領縣無高陵,江南的武昌郡卻有官陵,疑武昌郡官陵即高陵,後來廢縣。
- ^ 胡阿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四編〈西晉諸州郡縣沿革〉依據《宋書州郡志》「蒲圻男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本屬長沙」一文,列為長沙郡屬縣。然而蒲圻縣在下雋、巴陵2縣之北,依胡阿祥說則成長沙郡飛地。《宋書州郡志》載「建昌郡,晉惠帝元康九年,分長沙東北下雋諸縣立」,蒲圻縣必在「長沙東北下雋諸縣」之中。
參考資料
書籍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歐陽忞,《輿地廣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