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行政区划
西晋的行政区划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于原蜀汉和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了两个州,最终灭亡时共有二十一州。
概況
西晉時繼承曹魏的豫、兗、青、徐、雍、涼、冀、幽、并、荊、揚、梁、益14州,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中國,得原吳的揚、荊、交、廣4州,並在司隸地區設置司州。晉武帝在位期間從雍、涼2州中分出設置秦州,分益州南中地區設置寧州,分幽州遼東地區設置平州,共計19州。晉惠帝在位期間分荊、揚2州設置江州,晉懷帝在位期間分荊、江、廣3州設置湘州,最終得21州。
疆域
西晉承襲曹魏領土,統一後領有孫吳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肅、雲南,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官制
州級
西晉各州的長官仍按照東漢末及曹魏舊制,設置刺史或牧,但州牧僅為少數,由資望高的重臣擔任,設置視人而定,如衛瓘為青州刺史,後加青州牧;東海王司馬越為豫州牧。牧秩二千石,刺史為六百石。東漢末以後,刺史還掌握兵權,有都督出鎮地方兼刺史之制,西晉不少州也由都督兼任刺史,負責本州軍事、民政或鄰近數州軍事,稱號以都督諸軍為上,監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權任各有差別。但有的都督並不兼任刺史。這一時期,亦有單為刺史而不領兵者,稱為單車刺史。 其輔官有別駕、治中、諸曹從事等。
郡級
西晉各郡設置太守。王國為皇子或皇族封地,地位同郡;國置相,太康十年(289年)後改為內史,由朝廷任命,性質同太守,皆為第五品。
西晉因曹魏諸王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壅隔,以致孤立而亡。晉武帝為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在泰始元年(265年)初大封同姓藩王,依人口多寡封國諸王,有大國、次國、小國三種類型,如平原、汝南、琅邪、扶風、齊、為大國;梁、趙、樂安、燕、安平、義陽為次國,其餘為小國。但藩王大都留於京師或出任都督,並不至所封之國,咸寧三年(277年)始遣藩王赴國,分別規定所封戶數、領軍人數等,實際上未全部實行,藩王仍僅食租稅,王國官並不掌握地方政權,「法同郡縣,無成國之制」。西晉藩王擁有的很大權力,主要不是源於所轄王國,而是來自領兵出鎮地方。最終,日漸權大的諸王引起了「八王之亂」,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縣級
西晉各縣大者設縣令,小者設縣長。至於公國、侯國,其地位同縣。
其他
三國時,魏﹑吳均在其州縣境內屯田,設置各級農官管理。西晉泰始二年後,罷廢各級農官,或改置為郡縣。
兩漢時,西域設都護府,東漢安帝始設長史府,以班勇為西域長史,長史駐地不一。魏晉時,據樓蘭古城出土魏晉簡牘文書,知這時長史府治海頭(今新疆若羌東北樓蘭古城)。
沿革
以下州郡縣沿革,根據近人著作及有關之史志典籍整理而成,主要依據書目如下:
其餘書目見參考資料覽。見於《晉書·地理志》,後世典籍無明確交代或記載不清楚之縣份列為無考縣份。
司州
兗州
豫州
冀州
幽州
平州
并州
雍州
涼州
秦州
梁州
益州
寧州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管理。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州治在滇池縣(今雲南省晉寧縣東)。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除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後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
郡級行政區
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寧州,領建寧、興古、雲南、永昌4郡,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領建寧、興古、雲南永昌、牂柯、越巂、朱提7郡,又立益州郡(後改名晉寧郡)。建興元年(313)析牂柯郡置平夷、夜郎2郡,析雲南郡置河陽郡,計領郡11。
- 雲南郡
- 曹魏舊郡。郡治雲南縣(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領雲南、梇棟、青蛉、楪榆、姑復、邪龍、遂久7縣。咸寧五年(279年)增領雲平、永寧2縣。永嘉五年(311年)楪榆、永寧2縣移屬河陽郡,西晉末領雲南、梇棟、青蛉、姑復、邪龍、遂久、雲平7縣。
- 興古郡
- 曹魏舊郡。郡治勝休縣(今雲南省江川縣北)[參 1],領勝休、句町、宛溫、漏臥、西豐(269年改名毋棳)、賁古、鐸封、進乘、西隨9縣。增領律高(275年置)、漢興(281年置)、都唐(281年左右置)3縣,至西晉末不變。
- 建寧郡
- 曹魏舊郡。郡治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靡、穀昌、連然、秦臧、雙柏、俞元、脩雲、泠丘、滇池、建伶16縣。晉時改牧靡縣為牧麻縣(晉初);新置談槀、漏江、同樂3縣(皆晉武帝時)。太安2年(303年),雙柏、秦臧、連然、建伶、穀昌、滇池、俞元7縣移屬益州郡。西晉末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麻、脩雲、泠丘、談槀、漏江、同樂12縣。
- 永昌郡
- 曹魏舊郡。郡治不韋縣(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比蘇、永壽、南涪、雍鄉8縣[註 1]。永嘉五年(311年)比蘇縣移屬河陽郡。西晉末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永壽、雍鄉、南涪7縣。
- 牂柯郡
- 曹魏舊郡。郡治且蘭縣(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領且蘭、談指、夜郎、毋斂 鄨、平夷、同並7縣。增領萬壽(晉初置)、并渠2縣(晉初置),廢同并縣(279年廢)。永嘉五年(311年)平夷、鄨2縣移屬平夷郡,夜郎、談指2縣移屬夜郎郡。西晉末領且蘭、毋斂 萬壽、并渠4縣。
- 夜郎郡
- 永嘉五年(311年)析牂柯郡夜郎、談指2縣置郡,[參 2]郡治夜郎縣(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至西晉末不變。
縣級行政區
寧州(州治:滇池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寧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雲南郡 (7) |
梇棟縣 | 雲南縣 | 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 | 雲南郡(265-316) | |
梇棟縣 | 今雲南省姚安縣北 | 雲南郡(265-316) | |||
青蛉縣 | 今雲南省大姚縣 | 雲南郡(265-316) | |||
姑復縣 | 今雲南省永勝縣東南 | 雲南郡(265-316) | |||
邪龍縣 | 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 雲南郡(265-316) | |||
遂久縣 | 今雲南省麗江市城區 | 雲南郡(265-316) | |||
雲平縣 | 今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雲南郡(279-316) | 咸寧五年(279年)置縣。[參 4] | ||
興古郡 (12) |
勝休縣 | 勝休縣 | 今雲南省江川縣北 | 興古郡(265-316) | |
句町縣 | 今雲南省廣南縣 | 興古郡(265-316) | |||
宛溫縣 | 今雲南省丘北縣南 | 興古郡(265-316) | |||
漏臥縣 | 今雲南省羅平縣 | 興古郡(265-316) | |||
毋掇縣 | 今雲南省華寧縣南 | 興古郡(265-316) | 曹魏為西豐縣,泰始五年(269年)復名毋掇縣。[參 5] | ||
賁古縣 | 今雲南省蒙自縣 | 興古郡(265-316) | |||
鐔封縣 | 今雲南省丘北縣西南 | 興古郡(265-316) | |||
進乘縣 | 今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 | 興古郡(265-316) | |||
西隨縣[參 6] | 今雲南省元陽縣一帶 | 興古郡(265-316) | |||
律高縣 | 今雲南省華寧縣東南 | 興古郡(275-316) | 咸寧元年(275年),分建寧郡修雲、俞元2縣地置縣,以安置流民。[參 7] | ||
都唐縣 | 地望不詳 | 興古郡(281-316) | 太康二年(281年)置縣。[參 8] | ||
漢興縣 | 今貴州省興義市 | 興古郡(281?-316) | 太康二年(281年)左右置縣。[參 9] | ||
建寧郡 (12) |
味縣 | 味縣 | 今雲南省曲靖市 | 建寧郡(265-316) | |
昆澤縣 | 今雲南省宜良縣 | 建寧郡(265-316) | |||
存邑縣 | 今雲南省宣威市 | 建寧郡(265-316) | |||
新定縣 | 今雲南省普安縣北 | 建寧郡(265-316) | |||
毋單縣 | 今雲南省澄江縣東南 | 建寧郡(265-316) | |||
同瀨縣 | 今雲南省馬龍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
牧麻縣 | 今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北 | 建寧郡(265-316) | 曹魏名牧靡縣,疑晉初時改名。 | ||
修雲縣 | 今雲南省彌勒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
泠丘縣 | 今貴州省盤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
談槀縣 | 今貴州省盤縣西 | 建寧郡(280前-316) | 晉武帝時置縣。[參 10] | ||
漏江縣 | 今雲南省瀘西縣 | 建寧郡(280前-316) | 晉武帝時置縣。[參 11] | ||
同樂縣 | 今雲南省陸良縣 | 建寧郡(280後-316) | 晉武帝時置縣。[參 12] | ||
永昌郡 (7) |
不韋縣 | 不韋縣 | 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 | 永昌郡(265-316) | |
嶲唐縣 | 今雲南省雲龍縣西南 | 永昌郡(265-316) | |||
哀牢縣 | 今雲南省盈江縣 | 永昌郡(265-316) | |||
博南縣 | 今雲南省永平縣西南 | 永昌郡(265-316) | |||
永壽縣[註 1] | 今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永昌郡(265-316) | |||
雍鄉縣[註 1] | 今地不明 | 永昌郡(265-316) | |||
南涪縣[註 1] | 今雲南省景洪市 | 永昌郡(265-316) | |||
朱提郡 (5) |
南昌縣 | 朱提縣 | 今雲南省昭通市城區 | 朱提郡(265-316) | |
南廣縣 | 今雲南省鹽津縣 | 朱提郡(265-316) | |||
漢陽縣 | 今貴州省六盤水市西北 | 朱提郡(265-316) | |||
南秦縣 | 今雲南省鎮雄縣 | 朱提郡(265-316) | 曹魏名南昌縣,太康元年(280年)改。[參 13] | ||
堂狼縣 | 今雲南省巧家縣東 | 朱提郡(265-316) | 晉時置縣。[參 14][註 2] | ||
越巂郡 (5) |
邛都縣 | 邛都縣 | 今四川省西昌市東南 | 越巂郡(265-316) | |
會無縣 | 今四川省會理縣 | 越巂郡(265-316) | |||
定筰縣 | 今四川省鹽源縣 | 越巂郡(265-316) | |||
卑水縣 | 今四川省昭覺縣東南 | 越巂郡(265-316) | |||
臺登縣 | 今四川省冕寧縣南 | 越巂郡(265-316) | |||
闡縣 | 今四川省越西縣東 | 越巂郡(265-?) | 晉初廢縣。 | ||
蘇祁縣 | 今四川省西昌市北 | 越巂郡(265-?) | 晉初廢縣。 | ||
潛街縣 | 今四川省雷波縣東北 | 越巂郡(265-?) | 晉初廢縣。 | ||
安上縣 | 今四川省屏山縣 | 越巂郡(265-?) | 晉時不可考。 | ||
馬湖縣 | 今四川省雷波縣北 | 越巂郡(265-?) | 晉初廢縣。 | ||
牂柯郡 (4) |
且蘭縣 | 且蘭縣 | 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 | 牂柯郡(265-316) | |
毋歛縣 | 今貴州省獨山縣 | 牂柯郡(265-316) | |||
萬壽縣 | 今貴州省甕安縣 | 牂柯郡(265?-316) | 晉時置縣。[參 15] | ||
并渠縣 | 今地不詳 | 牂柯郡(280前-316) | 晉時置縣。[註 3] | ||
同並縣 | 今雲南省彌勒縣境內 | 牂柯郡(255-279) | 咸寧五年(279年)廢縣。[參 16] | ||
晉寧郡 (7) |
滇池縣 | 滇池縣 | 今雲南省澄江縣西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榖昌縣 | 今雲南省昆明市東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連然縣 | 今雲南省安寧市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秦臧縣 | 今雲南省祿豐縣東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雙柏縣 | 今雲南省雙柏縣南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俞元縣 | 今雲南省澄江縣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建伶縣[註 4] | 今雲南省晉寧縣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平夷郡 (2) |
平夷縣 | 平夷縣 | 今貴州省畢節市城區東北 | 牂柯郡(220-311)→平夷郡(311-316) | |
鄨縣 | 今貴州省遵義市 | 牂柯郡(220-311)→平夷郡(311-316) | |||
夜郎郡 (2) |
夜郎縣 | 夜郎縣 | 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牂柯郡(220-311)→夜郎郡(311-316) | |
談指縣 | 今貴州省貞豐縣西北 | 牂柯郡(220-311)→夜郎郡(311-316) | |||
河陽郡 (4) |
河陽縣 | 河陽縣 | 今雲南省大理市東鳳儀鎮 | 河陽郡(311-316) | 永嘉五年(311年)置縣。 |
楪榆縣 | 今雲南省大理市北 | 雲南郡(265-311)→河陽郡(311-316) | |||
永寧縣 | 今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及鶴慶縣一帶[註 5] | 雲南郡(279?-311)→河陽郡(311-316) | 咸寧五年(279年)左右置縣。[註 6] | ||
比蘇縣 | 今雲南省雲龍縣 | 永昌郡(265-311)→河陽郡(311-316) |
青州
西晉青州州治所在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參 17]永嘉以後移治廣固縣(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參 18]範圍在今山東省的東從海山東半島而西至泰山、黃河東岸一帶。永嘉年間以後,山東郡邑相繼被石勒攻陷。西晉末青州為曹嶷佔據。
郡級行政區
西晉青州初領北海、東萊、齊、濟南、樂安5郡。西晉初徐州城陽郡來屬,增置長廣郡(277年)、高密國(296年置)、平昌郡(300年置),計領9郡。
- 齊國
- 曹魏舊郡,郡治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領臨淄、西安、昌國、般陽、廣饒、廣、東安平、臨朐、益都、新沓、新汶、南豐12縣。西晉初廢益都、南豐、新汶、新沓4縣,廣、臨朐2縣移屬東莞郡。太康四年(283年)濟南郡歷城、平陵、祝阿、於陵、鄒平、隰陰、菅、著8縣來隸,同年復歸濟南郡。[參 19]永康元年(300年)高密國廣、臨朐2縣來隸,[註 7]永嘉五年(311年)廣縣改名廣固縣,郡治亦移於此。[參 18]西晉末領廣固、臨淄、西安、東安平、廣饒、昌國、般陽、臨朐8縣。
- 濟南國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遂為濟南王,郡改為濟南國。咸寧三年(277年)其子司馬耽徙封中山王,廢國為郡。[參 20]郡治東平陵縣(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領東平陵、於陵、歷城、東朝陽、菅、著、鄒平、土鼓、梁鄒、台、漯陰、祝阿12縣。西晉時廢土鼓、台、於陵3縣,東平陵縣改名平陵縣。咸寧年間(275-279)梁鄒、東朝陽2縣移屬樂安國。太康元年(280年)以前於陵縣復置。太康四年(283年)濟南郡廢郡併入齊國,同年復郡。永嘉年間(307-312)復置濟南國,[參 19]永嘉年間(307-312)復改為濟南國,[參 21]郡治移往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參 22]又廢鄒平縣。西晉末領歷城、平陵、著、於陵、菅、漯陰、祝阿6縣。
- 北海國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陵為北海王,[參 23]太康四年(283年)又封齊王司馬攸子司馬寔為北海王。[參 24]郡治平壽縣(今山東省濰坊市南),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營陵、劇7縣。西晉初營陵縣移屬城陽郡(約265年),劇縣移屬東莞郡(265年,300年左右復歸)。西晉末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劇6縣。
- 樂安郡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鑒為樂安王,郡改為樂安國。太安元年(302年)樂安王司馬冰被廢,廢國為郡。[參 25]郡治高苑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領高苑、臨濟、博昌、蓼城、壽光、千乘、樂安、利、益9縣。西晉時廢千乘、樂安2縣,[參 26][參 27]咸寧年間(275-279)濟南郡梁鄒、東朝陽2縣來隸。[參 19]西晉末領高苑、臨濟、博昌、利、益、蓼城、壽光、梁鄒、東朝陽9縣。
- 高密國[註 10]
- 曹魏為城陽郡,郡治東武縣(今山東省諸城市),[參 28]領東武、莒、諸、壯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姑幕、黔陬、朱虛12縣。西晉初北海國營陵縣來隸,朱虛縣移屬東莞國。[註 11]泰始五年(269年)至七年(271年)立晉武帝子司馬景及司馬憲為城陽王,無子國除。太康十年(289年)莒、姑幕、諸、東武4縣移屬東莞郡,[參 29]東莞郡安丘、廣、劇、臨朐4縣來隸,郡治移往黔陬縣(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註 10]元康六年(296年)左右,徙封隴西王司馬泰為高密王,[參 30]城陽郡改置高密國。[參 31]劇、臨朐十一縣為高密國。」[註 13];《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併北海,晉惠帝又分城陽立。」}}永康元年(300年)平昌、安丘2縣移屬平昌郡,劇縣移屬北海國,廣、臨朐2縣移屬齊國。[參 18]西晉末領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夷安、營陵7縣。
- 東萊郡
- 曹魏舊郡,郡治掖縣(今山東省掖縣),領掖、黃、當利、盧鄉、曲城、惤、長廣、不其、牟平、昌陽、挺11縣。西晉時廢牟平(311年前復縣)[參 32]、昌陽[參 33]2縣。咸寧三年(277年)長廣、不其、挺3縣移屬長廣郡。[參 34]太康四年(283年)遼東王司馬蕤徙封東萊王,郡改為東萊國。永寧元年(301年)東萊王司馬蕤被廢為庶人,國廢為郡。[參 35]西晉末領掖、當利、盧鄉、曲城、黃、惤、牟平7縣。
縣級行政區
青州(州治:臨淄縣(310年前)、廣固縣(311年後)) |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青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齊國 (8) |
臨淄縣 ↓ 廣固縣 |
廣固縣 | 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南(310年前) 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311年後) |
齊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齊國(300-316) | 曹魏為廣縣,永嘉五年(311年)青州刺史曹嶷加固城池,改名廣固縣。[參 32] |
臨淄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臨淄區 | 齊國(265-316) | |||
西安縣 | 今山東省桓臺縣東 | 齊國(265-316) | |||
東安平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臨淄區皇城鎮 | 齊國(265-316) | |||
廣饒縣 | 今山東省廣饒縣東北 | 齊國(265-316) | |||
昌國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南 | 齊國(265-316) | |||
般陽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 齊國(265-316) | |||
臨朐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齊國(300-316) | |||
益都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39] | ||
南豐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40] | ||
新汶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40] | ||
新沓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南淄川區 | 齊國(265-283?) |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前廢縣。[參 40] | ||
濟南國 (7) |
平陵縣 ↓ 歷城縣 |
歷城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 | 濟南郡(265-283)→齊國(283-316) | |
平陵縣 | 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 | 濟南郡(265-283)→齊國(283-316) | 曹魏時為東平陵縣,晉時更名。[參 41] | ||
著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於陵縣 |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南 | 濟南郡(265-?,中間廢縣,?-283)→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西晉時廢縣,[參 42]太康元年(280年)前復縣。[參 43] | ||
菅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隰陰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南孫耿鎮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曹魏時為漯陰縣,西晉時改名隰陰縣。[參 44] | ||
祝阿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北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土鼓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 | 濟南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參 45] | ||
台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東 | 濟南郡(265-266?) | 西晉時廢縣。[參 46] | ||
鄒平縣[註 15] | 今山東省高青縣西南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濟南郡283-307?) | 西晉永嘉元年(307年)以後廢縣。[參 47] | ||
北海國 (6) |
平壽縣 | 平壽縣 | 今山東省濰坊市南 | 北海國(265-316) | |
下密縣 | 今山東省昌邑市東 | 北海國(265-316) | |||
膠東縣 | 今山東省平度市 | 北海國(265-316) | |||
即墨縣 | 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 | 北海國(265-316) | |||
都昌縣 | 今山東省昌邑市 | 北海國(265-316) | |||
劇縣 | 今山東省壽光市南 | 北海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5?)→東莞郡(285?-289)→ 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北海國(300?-316) |
|||
樂安郡 (9) |
高苑縣 | 高苑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臨濟縣 |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博昌縣 |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利縣[註 16] |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益縣[註 16] | 今山東省壽光市東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蓼城縣 | 今山東省利津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壽光縣 | 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梁鄒縣 |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北 | 濟南郡(265-266?)→齊國(266?-275?)→樂安郡(275?-316,樂安國275?-302) | |||
東朝陽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北 | 濟南郡(265-275?)→樂安郡(275?-316,樂安國275?-302) | |||
千乘縣 |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 樂安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26] | ||
樂安縣 | 今山東省博興縣北 | 樂安國(265-?) | 西晉時廢縣。[參 27] | ||
高密國 (7) |
東武縣 ↓ 黔陬縣 |
黔陬縣[註 17] | 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 | 城陽郡(265-296,城陽國269-271)→高密國(296-316) | |
壯武縣 | 今青岛市即墨区西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淳于縣 |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北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昌安縣 |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南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高密縣 | 今山東省高密市東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夷安縣[註 18] | 今山東省高密市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營陵縣 | 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 | 北海國(265-?)→高密國(?-316,城陽郡?-296) | |||
東萊郡 (7) |
掖縣 | 掖縣 | 今山東省掖縣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當利縣 | 今山東省掖縣西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盧鄉縣 | 今山東省掖縣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曲城縣 | 今山東省招遠市西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黃縣 | 今山東省蓬萊市東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惤縣 | 今山東省蓬萊市西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牟平縣 | 今山東省煙臺市西牟平區 | 東萊郡(265-266?,311前-316) | 西晉時廢縣,西晉永嘉五年(311年)以前復縣。[參 32] | ||
長廣郡 (4) |
不其縣 | 不其縣 | 今青岛市城阳区南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長廣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東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挺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南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昌陽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 | 東萊郡(265-266?)→(中間廢縣)→長廣郡(298-316) | 西晉時廢縣,併入長廣縣,元康八年(298年)復置縣。[參 33] | ||
平昌郡 (5) |
安丘縣 | 安丘縣 | 今山東省安丘市西南 | 琅邪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 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平昌郡(300-316) |
|
平昌縣 |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北 | 高密國(265-300,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平昌郡(300-316) | |||
朱虛縣[註 11] | 今山東省臨朐縣東南柳山鎮 | 城陽郡(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300)→平昌郡(300-316) | |||
姑幕縣[註 19] | 今山東省安丘市南石埠子鎮[註 20]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00)→平昌郡(300-316) | |||
東武縣[註 21] | 今山東省諸城市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00)→平昌郡(300-316) |
徐州
西晉徐州州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參 48]範圍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北和山東省東南部地區。
郡級行政區
西晉徐州領有彭城、下邳、東海、琅邪、廣陵、城陽6郡。西晉初城陽郡移屬青州,增置東莞(265年置,277年廢,284年後復置)、臨淮(280年置)、蘭陵(291年置)、東安(297年置,304年後廢)、淮陵(301年置)、堂邑(304年置)等郡國,西晉末領10郡國。
- 彭城國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權為彭城王。[參 49]郡治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領彭城、留、傅陽、武原、呂、梧6縣。咸寧年間(275-280)左右沛國廣戚縣來隸。[註 22]晉惠帝元康年間(291-299)魯國蕃、薛2縣來隸。[參 50]西晉末領彭城、留、傅陽、武原、呂、梧、廣戚、蕃、薛9縣。
- 下邳國
- 曹魏為下邳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晃為下邳王,郡改為下邳國。[參 51]郡治下邳縣(今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領下邳、睢陵、夏丘、取慮、僮、良成、下相、司吾、徐、淮陵、曲陽11縣。西晉初廢曲陽縣,[參 52]新置凌縣(不詳何時)。[參 53]太康元年(280年)以後淮陵、司吾、下相、徐4縣移屬臨淮郡,[參 54]凌縣改名北凌縣。[參 53]西晉末領下邳、良城、睢陵、夏丘、取慮、僮、北凌7縣。
- 東海國
- 曹魏舊郡,郡治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領郯、祝其、朐、襄賁、昌慮、厚丘、蘭陵、承、戚、合鄉、利城11縣。太康元年增置贛榆縣。[參 55]元康元年(291年)蘭陵、承、戚、合鄉、昌慮5縣移屬蘭陵郡,[參 56]八月封隴西王司馬泰之子司馬越為東海王,郡改為東海國。[參 57]西晉末領郯、祝其、朐、利城、厚丘、襄賁、贛榆7縣。
- 琅邪國
-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倫為琅邪王,[參 58]咸寧三年(277年)改封趙王,改封東莞王司馬伷為琅邪王。[參 59]郡治開陽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領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東安、東莞、安丘、費9縣。泰始元年(265年)以後東安、東莞、安丘3縣移屬東莞國,泰山郡華縣來隸。咸寧三年(277年)東莞廢國併入琅邪國,琅邪國增領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蒙陰、東安10縣,太康五年(284年)以後復立東莞郡,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8縣移屬東莞郡。元康七年(297年)東安縣移屬東安國。西晉末領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費、華、蒙陰8縣。
- 東莞郡
- 曹魏時曾置郡,後廢。晉泰始元年(265年)分琅邪、城陽、齊、北海4郡國置東莞國,封晉宗室司馬伷為東莞王。[參 59]郡治東莞縣(今山東省沂水縣),領東莞、朱虛、安丘、蓋、臨朐、劇、廣、蒙陰、東安9縣,咸寧三年(277年)廢國併入琅邪國。[參 29]太康五年(284年)左右復分琅邪國置,[註 23]郡治不變,領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8縣。太康十年(289年)城陽郡莒、姑幕、諸、東武4縣來隸,[參 29]東莞郡安丘、廣、劇、臨朐、營陵5縣移屬城陽郡,郡治移往莒縣(今山東省莒縣)。[註 10]元康七年(297年)蓋縣移屬東安郡,[參 60]永康元年(300年)朱虛、姑幕、東武3縣移屬青州平昌郡。[註 14]西晉末領莒、東莞、諸3縣。
- 廣陵郡
- 曹魏舊郡,郡治淮陰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領淮陰、淮浦、海西3縣。晉平吳後增置射陽(280年置)、輿(280年後置)、海陵(280年置)、廣陵(280年後置)、鹽瀆(281年置)、凌(281年置)、江都(285年置),至西晉末不變。太康十年(289年)至太熙元年(290年)曾短暫立司馬遹為廣陵王,但未就國。
- 臨淮郡
-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國淮南一帶置郡,[參 54]郡治盱眙縣(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領盱眙(280年後置)、淮陵、司吾、下相、徐、東陽(280年後置)、高山(280年後置)、贅其(280年後置)、潘旌(280年後置)、高郵(280年置)、堂邑(太康年間置)11縣。永寧元年(301年)淮陵、司吾、下相、徐4縣移屬淮陵國,[註 24]永興元年(304年)堂邑縣移屬堂邑郡。[參 61]西晉末領盱眙、東陽、高山、贅其、潘旌、高郵6縣。
- 東安郡
- 晉惠帝永平元年(291年)以東莞郡東安縣置東安國,作為東安王司馬繇的封國,三月廢東安國及東安縣。[參 62]元康七年(297年)分東莞、泰山2郡置,[參 60]郡治蓋縣(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領蓋、新泰2縣。永寧元年(301年)復封司馬繇為東安王,郡改為東安國,永興元年(304年)東安王司馬繇被殺後,不久廢國。[參 63]
縣級行政區
徐州(州治:彭城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徐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彭城國 (9) |
彭城縣 | 彭城縣 | 今江蘇省徐州市 | 彭城國(265-316) | |
留縣 |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 彭城國(265-316) | |||
傅陽縣[註 25] |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 彭城國(265-316) | |||
武原縣[註 25] |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 彭城國(265-316) | |||
呂縣 | 今江蘇省徐州市東 | 彭城國(265-316) | |||
梧縣[註 25] | 今江蘇省蕭縣南 | 彭城國(265-316) | |||
廣戚縣[註 25] |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 沛國(265-277)→彭城國(277-316) | |||
鄒縣 | 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 | 魯國(265-299?,魯郡265-275)→彭城國(300-316) | |||
蕃縣 | 今山東省滕州市 | 魯國(265-299?,魯郡265-275)→彭城國(300-316) | |||
下邳國 (7) |
下邳縣 | 下邳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良城縣 | 今江蘇省邳州市東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睢陵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 |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 |||
夏丘縣 | 今安徽省泗縣東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取慮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南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僮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南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北凌縣[註 26] | 今江蘇省泗陽縣西北 | 下邳國(?-316) | 西晉時置凌縣,因與廣陵郡凌縣重名,太康二年(281年)改名。[參 53] | ||
曲陽縣 | 今江蘇省沭陽縣 | 下邳國(265-?,下邳郡265) | 西晉時廢縣。[參 52] | ||
東海國 (7) |
郯縣 | 郯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祝其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朐縣 |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西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利城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厚丘縣 | 今江蘇省沭陽縣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襄賁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贛榆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北 | 東海國(280-316,東海郡280-291)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參 55] | ||
琅邪郡 (8) |
開陽縣 | 開陽縣北 | 今山東省臨沂市 | 琅邪國(265-316) | |
臨沂縣 | 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北 | 琅邪國(265-316) | |||
陽都縣 | 今山東省沂南縣南磚埠鎮 | 琅邪國(265-316) | |||
繒縣 | 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 琅邪國(265-316) | |||
即丘縣 | 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 | 琅邪國(265-316) | |||
費縣 | 今山東省費縣北 | 琅邪國(265-316) | |||
華縣 | 今山東省費縣 | 泰山郡(265)→琅邪國(266?-316) | |||
蒙陰縣 | 今山東省蒙陰縣南 | 泰山郡(265)→琅邪國(266?-316) | |||
東莞郡 (3) |
東莞縣 ↓ 莒縣 |
莒縣 | 今山東省莒縣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16) | |
東莞縣 | 今山東省沂水縣 | 琅邪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316) | |||
諸縣 |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 | 城陽郡(265-284?,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4?-316) | |||
廣陵郡 (10) |
淮陰縣 | 淮陰縣[註 27] | 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 | 廣陵郡(265-316) | |
淮浦縣 | 今江蘇省漣水縣 | 廣陵郡(265-316) | |||
海西縣[註 28] | 今江蘇省灌南縣東南 | 廣陵郡(265-316) | |||
射陽縣 | 今江蘇省寶應縣東 | 廣陵郡(280-316) |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參 65] | ||
輿縣 | 今江蘇省揚州市西 | 廣陵郡(220-265)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29] | ||
海陵縣 | 今江蘇省泰州市 | 廣陵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參 66] | ||
廣陵縣 | 今江蘇省揚州市 | 廣陵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29] | ||
鹽瀆縣 | 今江蘇省鹽城市 | 廣陵郡(281-316) |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縣。[參 67] | ||
凌縣[註 30] | 今江蘇省泗陽縣 | 廣陵郡(281-316) |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縣。[參 68] | ||
江都縣 | 今江蘇省揚州市南 | 廣陵郡(285-316) |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六年(285年)復置縣。[參 69] | ||
臨淮郡 (6) |
盱眙縣 | 盱眙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31] |
東陽縣 | 今江蘇省金湖縣西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31] | ||
高山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南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31] | ||
贅其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西南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31] | ||
潘旌縣 | 地望不詳 | 臨淮郡(280後-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註 31] | ||
高郵縣 | 今江蘇省高郵市 | 臨淮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參 70] | ||
蘭陵郡 (5) |
承縣 | 承縣 | 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蘭陵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戚縣 | 今山東省微山縣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合鄉縣 | 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昌慮縣 | 今山東省棗莊市西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東安郡 (2) |
蓋縣 | 蓋縣 | 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 | 泰山郡(265)→東莞郡(266?-297,東莞國266?-277)→東安郡(297-316,東安國297-304?) | |
新泰縣 | 今山東省新泰市 | 泰山郡(265-297)→東安郡(297-316,東安國297-304?) | 曹魏為平陽縣,西晉泰始年間(265-274)改名新泰縣。[參 71] | ||
東安縣 | 今山東省沂南縣北 | 琅邪國(265-290)→東安國(291) | 元康元年(291年)左右廢縣。[註 32] | ||
淮陵國 (4) |
淮陵縣 | 淮陵縣 | 今安徽省明光市東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司吾縣 | 今江蘇省宿遷市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下相縣 | 今江蘇省宿遷市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徐縣 | 今江蘇省泗洪縣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堂邑郡 (1) |
堂邑縣 | 堂邑縣 | 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西北 | 臨淮郡(280後-304)→堂邑郡(304-316) | 晉平吳後置縣。[參 61] |
荊州
揚州
交州
廣州
江州
湘州
首長列表
司州
兗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王彥 | 刺史 | ||
袁孚 | 刺史 | ||
田徽 | 刺史 | -313 |
豫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李毅 | 刺史 | ||
劉喬 | 刺史 | ||
閻鼎 | 刺史 |
冀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李義 | 刺史 |
幽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高光 | 刺史 | ||
石鮮 | 刺史 | ||
石堪 | 刺史 | ||
和演 | 刺史 | -304 |
平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傅詢 | 刺史 | ||
鮮于嬰 | 刺史 |
并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司馬騰 | 刺史 | ||
劉卞 | 刺史 | ||
劉琨 | 刺史 |
雍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唐彬 | 刺史 | -294 | |
劉卞 | 刺史 | ||
劉沈 | 刺史 | ||
賈疋 | 刺史 | -313 | |
麴允 | 刺史 | 313- |
涼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牽弘 | 刺史 | 270-271 | 泰始七年(271年)四月討伐北地胡,兵敗被殺。 |
楊欣 | 刺史 | 271-278 | 即牽弘後任。咸寧四年(278年)六月與河西鮮卑若羅拔能等戰於武威,兵敗被殺。 |
張軌 | 刺史 | -314 | |
張寔 | 刺史 | 314-316 |
秦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胡烈 | 刺史 | 269-270 | 首任秦州刺史。泰始六年(270年)六月,討鮮卑禿髮樹機能於萬斛堆,兵敗被殺。 |
皇甫重 | 刺史 | ||
張輔 | 刺史 | ||
裴苞 | 刺史 | ||
司馬保 | 刺史 |
梁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羅尚 | 刺史 | 太康末年-300 | 羅尚任職梁州刺史。永康元年(300年),羅尚代替战死的耿滕為益州刺史。 |
張光 | 刺史 |
益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皇甫晏 | 刺史 | ?-272 | 泰始八年(273年)受益州牙門張弘誣陷謀反,被殺。 |
王濬 | 刺史 | 272-280 | |
赵廞 | 刺史 | 296(元康六年)-300 | 赵廞起兵,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後來,赵廞被殺。 |
耿滕 | 刺史 | 300的短時間 | 成都内史耿滕接替赵廞;赵廞派兵抵抗,耿滕戰死。 |
罗尚 | 刺史 | 300-(太安二年)303以後 | 成都於任內被李雄佔領。 |
寧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李毅 | 刺史 | ||
王遜 | 刺史 |
青州
徐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王渾 | 刺史 | ||
嵇喜 | 刺史 | ||
高誕 | 刺史 | ||
裴盾 | 刺史 | 309-311 |
荊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胡烈 | 刺史 | 265-269 | 胡烈魏末時任職荊州刺史,入晉後未變。泰始五年(269年)二月,轉任秦州刺史。 |
楊肇 | 刺史 | ||
宋岱 | 刺史 | ||
劉弘 | 刺史 | ||
王澄 | 刺史 | ||
周顗 | 刺史 | ||
陶侃 | 刺史 | ||
石崇 | 刺史 |
揚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牽弘 | 刺史 | ||
應綽 | 刺史 | ||
陳徽 | 刺史 | ||
曹武 | 刺史 | ||
劉機 | 刺史 |
交州
廣州
江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應邈 | 刺史 | ||
衛展 | 刺史 | 永嘉中(307-313) |
湘州
人名 | 職位 | 在位期間 | 備注 |
---|---|---|---|
苟眺 | 刺史 |
出處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騰休長,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志》屬興古,何志故屬建寧,晉武帝從興古治之,遂以屬焉。」
- ^ 2.0 2.1 2.2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太安二年,惠帝復置寧州,又分建寧以西七縣別立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益州郡曰晉寧,分䍧牱立平夷、夜郎二郡。」;卷81〈王遜傳〉:「永嘉四年,治中毛孟詣京師求刺史……朝廷憐之,乃以遜為南夷校尉、寧州刺史……與孟俱行,道遇寇賊,逾年乃至……於是莫不振服,威行寧土。又遣子澄奉表勸進於元帝,帝嘉之,累加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假節,校尉、刺史如故,賜爵褒中縣公。遜以地勢形便,上分牂柯為平夷郡,分朱提為南廣郡,分建寧為夜郎郡,分永昌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為晉寧郡,事皆施行。」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東河陽太守,晉懷帝永嘉五年,寧州刺史王遜分永昌、雲南立。」;《華陽國志》卷4〈南中志〉:「河陽郡,刺史王遜分雲南置。屬縣四。」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雲平長,晉武帝咸寧五年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毋棳令,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志》屬興古。劉氏改曰西豐,晉武帝泰始五年,復為毋棳。」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律高令,漢舊縣,屬益州郡,後省。晉武帝咸寧元年,分建寧郡修雲、俞元二縣間流民復立律高縣。」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都陽令,何志晉成帝立。案《晉起居注》,太康二年置興古之都唐縣,疑是。」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漢興令,二漢、魏無,晉地志有,屬興古郡。」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談槁令,漢舊縣,屬牂牁。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漏江令,漢舊縣,屬牂牁。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同樂令,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南秦長,本名南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堂狼令,前漢屬犍為,「狼」作「琅」。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朱提。」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萬壽令,晉武帝立。」
- ^ 《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同並長,漢舊縣,前漢作同並,屬牂牁。晉武帝咸寧五年省,哀帝復立。」
- ^ 《通典》卷171〈州郡一〉:「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分為十九州部……青治臨淄。」
- ^ 18.0 18.1 18.2 《晉書》卷15〈地理志下〉:「自永嘉喪亂,青州淪沒石氏。東萊人曹嶷為刺史。造廣固城。」;《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晉永嘉五年,東萊牟平人曹嶷為刺史所築,有大澗,甚廣固,故謂之廣固。」
- ^ 19.0 19.1 19.2 《晉書》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明年(太康四年……以濟南郡益齊國。」〈文六王·樂安平王鑒傳〉:「咸寧初,以齊之梁鄒益封[註 8]。」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遂為濟南王。……〔咸寧三年徙〕濟南王耽為中山王。」;卷37〈宗室·濟南惠王遂傳〉:「濟南惠王遂,字子伯,宣帝弟魏鴻臚丞恂之子也……武帝受禪,封濟南王。泰始二年薨。二子:耽、緝。耽嗣立,咸寧三年徙為中山王。是年薨,無子,緝繼。成都王穎以緝為建威將軍,與石熙等率眾距王浚,沒於陣,薨。無子,國除。」
- ^ 《晉書》卷34〈武十三王·吳敬王晏傳〉:「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沒于賊。」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景帝三年為濟南郡,理東平陵,屬青州。晉永嘉之後,郡移理歷城。」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司馬陵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晉書》卷3〈武帝紀〉:「〔太康四年〕二月己丑,立長樂亭侯寔為北海王。」;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以攸子寔為北海王。」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弟司馬〕鑒為樂安王。」;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封齊王冏子冰為樂安王。」;卷38〈文六王·樂安平王鑒〉:「樂安平王鑒,字大明,初封臨泗亭侯。武帝踐阼,封樂安王。帝為鑒及燕王機高選師友,下詔曰:『樂安王鑒、燕王機並以長大,宜得輔導師友,取明經儒學,有行義節儉,使足嚴憚。昔韓起與田蘇游而好善,宜必得其人。』泰始中,拜越騎校尉。咸寧初,以齊之梁鄒益封,因之國,服侍中之服。元康初,徵為散騎常侍、上軍大將軍,領射聲校尉。尋遷使持節、都督豫州軍事、安南將軍,代清河王遐鎮許昌,以疾不行。七年薨,子殤王籍立。薨,無子,齊王冏以子冰紹鑒後。以濟陰萬一千二百一十九戶改為廣陽國,立冰為廣陽王。[註 9]冏敗,廢。」
- ^ 26.0 26.1 《魏書》卷106中〈地形志〉:「千乘,前漢屬千乘,後漢屬,晉罷。」;《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千乘縣〉:「千乘縣,漢舊縣,後漢屬樂安國,晉省之。」
- ^ 27.0 27.1 《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博興縣〉:「博興縣,本漢樂安縣,屬千乘郡,後漢屬樂安國,晉省之。」
- ^ 《太平寰宇記》卷24〈河南道·密州莒縣〉:「漢文帝二年封朱虛侯章為城陽王,都莒,魏明帝以為城陽郡,莒縣屬焉,而城陽郡徙理東武。」
- ^ 29.0 29.1 29.2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及太康元年,復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分琅邪置東莞郡。……太康十年,以青州城陽郡之莒、姑幕、諸、東武四縣屬東莞。」;《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東莞太守,晉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咸寧三年,復以合琅邪,太康十年復立。」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司馬泰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十年,又置平昌郡。又分城陽之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營陵、安丘、大、[註 12];《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併北海,晉惠帝又分城陽立。」
- ^ 32.0 32.1 32.2 《魏書》卷106中〈地形志中〉:「牟平,二漢屬東萊,晉罷,後復。」;《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晉永嘉五年,東萊牟平人曹嶷為刺史所築。」
- ^ 33.0 33.1 33.2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長廣太守〉:「昌陽令,晉惠帝元康八年,分長廣縣立。」;《魏書》卷106中〈地形志〉:「昌陽,二漢屬東萊,後罷,晉惠帝復。」;《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萊州萊陽縣〉:「萊陽縣,二漢昌陽縣,屬東萊郡,晉省之,其後復置。」
- ^ 34.0 34.1 《晉書》卷15〈地理志下〉:「長廣郡,咸寧三年置。」;《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長廣太守,本長廣縣,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云故屬東萊。《起居注》,咸寧三年,以齊東部縣為長廣郡。」
- ^ 《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立齊王子蕤為遼東王。……〔太康四年〕徙遼東王蕤為東萊王。」;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東萊王蕤、左衛將軍王輿謀廢齊王冏,事泄,蕤廢爲庶人,輿伏誅,夷三族。」;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蕤字景回,出繼遼東王定國。太康初,徙封東萊王。……及冏輔政……與左衛將軍王輿謀共廢冏。事覺,免為庶人。」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十年(當作永康元年),又置平昌郡。」;《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平昌太守,故屬城陽,魏文帝分城陽立,後省,晉惠帝又立。」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濟南太守,漢文帝十六年,分齊立。晉世濟岷郡,云魏平蜀,徙蜀豪將家於濟、河,故立此郡。安帝義熙中土斷,併濟南。案《晉太康地志》無濟岷郡。」
- ^ 《晉書》卷5〈懷帝紀〉:「〔永嘉元年〕二月辛巳,東萊人王彌起兵反,寇青、徐二州,長廣太守宋羆、東牟太守龐伉並遇害。」
- ^ 《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益都縣〉:「益都縣,本二漢廣縣,地屬齊國,晉廢之。」
- ^ 40.0 40.1 40.2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33頁注釋1。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濟南太守〉:「平陵令,漢舊縣,至晉并曰東平陵。」;《魏書》卷106中〈地形志二中〉:「平陵,二漢、晉屬,曰東平陵,後改。」
- ^ 孔祥軍謂於陵縣太康以後廢。案《宋書·州郡志》引《永初郡國》有於陵縣,則《輿地廣記》「晉省之」當是言西晉初省縣。
- ^ 《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淄州長山縣〉:「本二漢於陵縣地,屬濟南郡,晉省之。」
- ^ 《宋書》卷29〈符瑞志下〉:「晉武帝咸寧五年七月戊辰,白烏見濟南隰陰」;《春秋左傳正義》卷58〈哀公十年〉杜預注:「濟南有隰陰縣。」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濟南太守〉:「土鼓令,漢舊縣,晉無。」
-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35頁注釋1。
- ^ 《太平寰宇記》卷19〈河南道十九〉:「鄒平縣,本漢舊縣,屬濟南郡,後漢及晉並不改。永嘉之亂,其縣遂廢。」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權為彭城王。」;卷37〈宗室·彭城穆王權傳〉:「彭城穆王權,字子輿,宣帝弟魏魯相東武城侯馗之子也。初襲封,拜冗從僕射。武帝受禪,封彭城王,邑二千九百戶。」
- ^ 《晉書》卷37〈彭城穆王權傳〉:「子康王釋立,官至南中郎將、持節、平南將軍,分魯國蕃、薛二縣以益其國。」;《宋書》卷35〈州郡志一·彭城太守〉:「蕃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薛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晃為彭城王。」;卷37〈宗室·下邳獻王晃傳〉:「下邳獻王晃……武帝受禪,封下邳王。」
- ^ 52.0 52.1 《宋書》卷35〈州郡志二·豫州刺史·潁川太守〉:「曲陽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魏書》卷106中〈地形志〉:「曲陽,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罷。」
- ^ 53.0 53.1 53.2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南彭城太守〉:「北淩令,本屬南下邳,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下邳。本名淩,而廣陵郡舊有淩縣,晉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淩縣非舊土而同名,改為北淩。」;《太平寰宇記》卷17〈何南道·宿州符離縣〉:「北陵城,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漢書·地理志》:『凌縣,屬泗水國。』《輿地志》:『有陵縣。』《太康地志》云:『屬下邳。』晉武帝以南有廣陵,故曰北陵。」
- ^ 54.0 54.1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太康元年,復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臨淮郡,漢置,章帝以合下邳,太康元年復立。」;《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復分下邳之淮南為臨淮郡,治盱眙。」
- ^ 55.0 55.1 《宋書》卷35〈州郡志一·蘭陵太守〉:「贛榆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海。魏省,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56.0 56.1 《太平寰宇記》卷23〈河南道·忻州承縣〉:「承縣……本漢舊縣……晉惠帝分東海之蘭陵、承、戚、合鄉、昌慮五縣置蘭陵郡,理承城。」
- ^ 《晉書》卷4〈惠帝紀〉:「〔永平元年八月〕辛未,立隴西世子越為東海王。」;卷59〈東海孝獻王越傳〉:「東海孝獻王越……別封東海王,食六縣。」
- ^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倫為琅邪王。……〔咸寧三年徙〕琅邪王倫為趙王。」;卷59〈趙王倫傳〉:「趙王倫……武帝受禪,封琅邪郡王……咸寧中,改封於趙。」
- ^ 59.0 59.1 《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叔父司馬〕伷為東莞王……〔咸寧三年徙〕東莞王伷為琅邪王。」;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傳〉:「琅邪武王伷……武帝踐阼,封東莞郡王,邑萬六百戶。……伷鎮禦有方,得將士死力,吳人憚之。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封琅邪王,以東莞益其國。……太康四年薨,時年五十七。臨終表求葬母太妃陵次,並乞分國封四子,帝許之。」
- ^ 60.0 60.1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東安太守〉:「東安太守,東安故縣名,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屬東莞,晉惠帝分東莞立。」
- ^ 61.0 61.1 61.2 《晉書》卷15〈地理志下〉:「〔元康〕七年……分臨淮置淮陵郡,以堂邑置堂邑郡。」;《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秦郡太守〉:「堂邑本為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晉又屬臨淮。晉惠帝永興元年,分臨淮淮陵立堂邑郡。」
- ^ 《晉書》卷4〈惠帝紀〉:「〔永平元年三月壬寅,以〕東安公繇為尚書左僕射,進封東安王。……庚戌,免東安王繇……徙帶方。」
- ^ 《晉書》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九月,追東安王繇復其爵。……〔永興元年〕八月戊辰,穎殺東安王繇。」;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傳〉:「東安王繇……初拜東安公……以功拜右衛將軍,領射聲校尉,進封郡王……廢徙帶方。永康初,征繇,復封,拜宗正卿,遷尚書,轉左僕射。惠帝之討成都王穎,時繇遭母喪在鄴,勸穎解兵而降。及王師敗績,穎怨繇,乃害之。後立琅邪王覲子長樂亭侯渾為東安王,以奉繇祀。尋薨,國除。」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淮陵太守〉:「淮陵太守,本淮陵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屬臨淮,惠帝永寧元年,以為淮陵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射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海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山陽太守〉:「鹽城令,舊曰鹽瀆,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凌令,前漢屬泗水,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又立,屬廣陵。」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江都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六年復立。」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高郵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輿地廣記》卷20〈淮南東路·通州〉:「高郵縣,漢屬廣陵國。東漢屬廣陵郡。吳省之。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屬臨淮郡。」
- ^ 《晉書》卷14〈地理志〉:「新泰,故曰平陽。」;《太平寰宇記》卷23〈河南道二十三〉:「新泰縣,春秋時魯平陽邑也。宣公八年城平陽。注云:『今泰山有平陽縣,漢為東平陽縣,屬泰山郡。』按河東有平陽縣,故此為東也。後漢省,魏復立平陽,晉武帝太始中改為新泰縣,屬太山郡,後屬東安郡。《記》云:『舊名平陽,太始中鎮南將軍羊祜此縣人也,表改為新泰縣,屬泰山郡。』晉惠帝割屬東安,宋因之。」
注釋
- ^ 1.0 1.1 1.2 1.3 洪亮吉《補三國疆域志》及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將永壽、南涪、雍鄉3縣列為蜀漢永昌郡屬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從洪、吳二人說法列為蜀漢屬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未有史料可証明蜀漢有此3縣,未列為蜀漢屬縣。
- ^ 劉琳認為朱提郡尚領有堂狼縣,蜀漢時復置(劉琳《華陽國志校注》頁416注釋1);孔祥軍認為晉初復立(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23-124)。
- ^ 孔祥軍認為晉初置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25)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份。
- ^ 劉琳考証認為當在此地。(劉琳《華陽國志校注》第452頁)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定在今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北,然據譚其驤說,永寧縣則成為河陽郡的飛地。
- ^ 劉琳據雲平縣建縣時間推測。(劉琳《華陽國志校注》第451頁)
- ^ 牟發松列西晉末廣縣屬齊郡,臨朐縣屬平昌郡,案《晉書·齊王冏傳》「倫篡,遷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欲以寵安之」,疑永寧元年(301年)以前趙王司馬倫為安撫齊王司馬冏,將此二縣劃屬齊國封地。
- ^ 據《晉書·齊獻王攸傳》記載「明年(太康四年)……以濟南郡益齊國」,梁鄒縣在太康四年以前屬濟南郡,這裡疑當作「咸寧初,以濟南之梁鄒益封」。卷34〈武十三王·吳敬王晏傳〉:「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沒于賊。」
- ^ 「以濟陰萬一千二百一十九戶改為廣陽國,立冰為廣陽王」二句,疑是衍文。
- ^ 10.0 10.1 10.2 據李錫甫考証,晉代高密國的前身即漢、晉的城陽郡。太康十年(289年)城陽郡與東莞郡相互交換各自的領縣,城陽郡的莒、姑幕、諸、東武4縣劃歸東莞郡管轄,東莞郡的安丘、廣、劇、臨朐4縣也移歸城陽郡管轄,陽城郡的郡治遷移到黔阪縣。《晉書·地理志》記載的「城陽之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營陵、安丘、大、劇、臨朐十一縣」均為城陽郡元康年間(291-299)時期所轄的全部縣數,後改名為高密國。永康元年(300年)設平昌郡,可能即專為封司馬模為郡公所分置,雖後來進封南陽王,但平昌郡並未廢除,仍繼續為郡,並據《大清一統志》考証得出平昌郡治安丘縣,領安丘、平昌2縣。劇縣移屬北海國後,高密國最終尚領有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夷安、營陵、廣、臨朐9縣。(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第259-264頁,1977年6月)
- ^ 11.0 11.1 孔祥軍認為太康中(282-283)短暫隸屬東莞郡,後來歸屬城陽郡直至西晉終結。(《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1頁)
- ^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19云:「東莞有廣縣,此云大者,疑避隋煬諱改之。」
- ^ 據《晉書·高密文獻王泰傳》記載「瑋既誅,乃以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守尚書令與改封高密王均在同時,據《晉書·惠帝紀》,司馬泰守尚書令時間在元康六年(296年)正月。
- ^ 14.0 14.1 李錫甫考証得出平昌郡領有安丘、平昌2縣,但據其地理,其周邊的東莞郡朱虛、姑幕、東武3縣當為平昌郡管轄。
- ^ 《晉書·地理志》作「鄒縣」。
- ^ 16.0 16.1 《晉書·地理志》誤作「利益縣」。
- ^ 孔祥軍列為魏時隸屬東萊郡,晉時移屬城陽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89頁)
- ^ 《晉書·地理志》無夷安縣。
- ^ 孔祥軍列為魏時隸屬東萊郡,晉時移屬城陽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89頁)
- ^ 姑幕故城,石埠子歷史上那些事兒……
- ^ 《晉書·地理志》列為青州城陽郡屬縣,孔祥軍據《宋書·州郡志》注引《晉太康地志》,認為晉太康元年(280年)至四年(283年)間東武縣短暫隸屬東莞郡,後又復歸陽城郡。(《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40頁注釋7)但是《晉書·地理志》記載,東武縣劃歸東莞郡在太康十年(289年)。
- ^ 胡阿祥等以廣戚縣在魏末已屬彭城國領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3頁)。孔祥軍僅言太康三年(282年)前已屬彭城國(《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44注釋4)。廣戚縣改隸彭城國大概與公丘縣同時,在咸寧三年(277)前後。
- ^ 據《晉書·琅邪武王伷傳》記載司馬伷太康四年去世時,「臨終表求葬母太妃陵次,並乞分國封四子,帝許之」,則東莞郡復置年份當在明年,即太康五年(284年)左右。《宋書·州郡志》記載在太康十年,疑有誤。
- ^ 24.0 24.1 孔祥軍考証淮陵郡領縣僅得司吾及徐2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703-704頁)。據《宋書·州郡志》與郡名及地理位置,臨淮郡北方的淮陵及下相2縣當屬淮陵國管轄。
- ^ 25.0 25.1 25.2 25.3 胡阿祥等認為傅陽、武原、梧、廣戚4縣在永嘉之亂後見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3頁)
- ^ 《晉書·地理志》作「凌縣」。
- ^ 吳增僅及譚其驤認為淮陰縣三國時隸屬廣陵郡。孔祥軍據《水經注》「又東北至下邳淮陰城西西」之文,認為三國時淮陰縣屬下邳郡,西晉時移屬廣陵郡。然而《水經》原文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 29.0 29.1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51-152頁。
- ^ 《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 31.0 31.1 31.2 31.3 31.4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52-153頁。
- ^ 東安縣東晉時未見,疑在永平元年(291年)三月廢東安王司馬繇時,東安縣連同被廢。
參考資料
書籍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歐陽忞,《輿地廣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