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堵车站
七堵车站 Qidu Station | |||||
---|---|---|---|---|---|
位置 | 基隆市七堵区长兴里东新街2之1号 | ||||
地理坐标 | 25°5′34.58″N 121°42′50.94″E / 25.0929389°N 121.7141500°E | ||||
运营者 | 台湾铁路管理局 | ||||
途经线路 | 纵贯线 基隆轻轨(计划中) | ||||
距离 | 6.0 |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半路堤式地面车站 | ||||
月台 | 岛式月台四座 | ||||
其他信息 | |||||
车站代码 | 094 | ||||
电报码 | ㄑㄉ | ||||
车站等级 | 一等站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纵贯线:1891年10月20日 基隆轻轨:预定于2022年通车营运[1]。 | ||||
进出人次 |
| ||||
|
七堵车站位于中华民国基隆市七堵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的铁路车站。七堵车站是刘铭传铁路[注 1]的中途站,当时在本站现址设立八堵站。总督府将清代铁路改线后,1897年改称七堵站[4],并同时兴建木造站房[5]:20。1899年八堵车站设立后改称七堵站。1966年铁路局在七堵车站设立七堵调车场,由于站场不敷使用,将本站分割成前后两站,原站作为停靠北上列车的“前站”,在东边距700m的[6]:89长兴里另兴建的停靠南下列车“后站”[5]:20,前后站之间以地下道相通。因这个局面经常造成旅客的不便,在台铁地下化工程七堵调车场整建计划中,将前后站进行合并,并在后站站址改建新站房及月台,于2007年启用,前站则遭到废止后,接下来前后站合并且配合台铁大改点之后本站正式取代松山车站成为西部干线对号列车的起点和终点。七堵车站是纵贯线对号快车的主要起、终点站,不仅是七堵区的交通枢纽,也是铁路局唯一拥有4个月台的车站[7]。后七堵车站至南港车站之间的路段增建第三轨(实际未进南港站区,在北边一点汇入),舒缓早已过载的运量。
历史
分割前
清代
光绪十三年(1887年)福建台湾巡抚刘铭传由于商务与军事考量[8][5]:8,且为建造台湾省城时便于运输建材[8],上《拟兴修台湾铁路折》[5]:9,奏请清政府兴建台北至台南的铁路。5月20日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并立即动工[5]:9由台北经~基隆段铁路[5]:8,是继唐胥铁路后中国第二条官办铁路[9]:45。同时发行铁路股票至南洋招募基金[6]:74。十七年(1891年)10月20日基隆~水返脚(今汐止)段铁路通车,于七堵前站站址设八堵站。十九年(1893年)福建台湾巡抚邵友濂因资金不足与工程艰钜[9]:45,中止铁路铺设至台南的计划[6]:73。1月23日台北至新竹段铁路通车。鸡笼~新竹段铁路总长106.1km[6]:73,每日仅往返两班列车。[6]:9
日治时期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甲午战争时清兵为阻挡日军前进而破坏铁路,后日军南下时陆续进行抢修[10]。7月2日台北至新竹的铁路恢复运转,作为军事运输之用[10]。9月临时台湾铁道队抵达基隆[11]:117。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临时台湾铁道队鉴于清朝所建的铁路蜿蜒迂回,将刘铭传铁路大幅改线[12]:150。7月公布民众乘车许可[11]:117。于基隆~新竹段每日往返两班列车,后增加为往返四班[6]:79。三十年(1897年)5月26日在原八堵站址设立七肚站[13]:27,为乙等站。恢复货运业务。8月11日恢复客运业务。基隆~台北间每日往返三班列车,中午则配合轮船启航时间加开往返一班[13]:27。三十二年(1899年)7月20日于基隆~七肚间设立八堵临时车站,同时七肚站改名七堵站。[13]:27
前、后站
1968年开始兴建七堵调车场[6]:89。1970年4月30日开始兴建七堵后站[14]。1971年1月24日七堵后站完工启用[14]。2月9日北上、南下列车临时迁至后站营运[14]。1972年站内路段实施铁路电气化。1月7日北上列车迁回前站,前、后站业务正式分拆[14]。3月1日七堵调车场启用。1973年1月兴建七堵货柜站。1978年10月31日国道一号完工通车,造成长途旅客流失。1984年增停复兴号。1990年6月1日升等为一等站,但前站业务以甲种简易站型式办理。8月1日七堵调车场与本站合并。1993年11月16日增停莒光号(41次)[14]。1995年前站木造站房进行翻修,失去原有的风貌。1999年3月增停自强号(2003次及2009次)[14]。2006年8月3日七堵调车场改建启用。同时南下列车改经新站房,后站同时停用。同月后站站房拆除。[14]
合并后
2007年1月21日于原后站址改建的新场站正式启用,前站随之废止。同时发行1000套纪念车票[15]。2008年1月31日新站第一月台启用。5月15日配合铁路局改点,本站取代松山车站成为纵贯线主要对号快车的发车和终点站。8月1日开放使用悠游卡等电子票证。2010年7月28日前站旧站房由基隆市文化局指定为历史建筑。2013年4月26日新站西出口启用。
车站构造
现况
营运状态: 普悠玛号:停靠(南下)273次、271次、283次、447次。 (北上)288次、282次、432次。 东部干线 普悠玛号:部分皆不停靠。 太鲁阁号:部分班次皆不停靠。 莒光号:除624次不停靠外,其余都有停靠。 观光团体列车:停靠北上(顺行)74次。 自强号:(南下)逆行427次、177次、175次、181次、129次、149次、473次、117次、 115次,除410次、239次、439次外不停靠。 东部干线 自强号:停靠北上(顺行)204次。 (北上)逆行484次、128次、272次、170次、112次。 太鲁阁号:停靠285次、278次。 七堵是少数区间车和自强号以及莒光号起始点。
站房
七堵车站位于自治街地下道西侧,东兴街与光明路间。站房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楼高四层,由毅成建设承建。一、二层为售票大厅,三、四层供规划为社区活动中心使用,月台层位于第三层[16]。大厅内有铁路警察进驻的铁路警察局七堵派出所。旅客服务通道内设有服务台与手机充电站,二楼设有阅览室并展示车站的历史沿革。因周边地形有所起伏,车站中心两侧地势较低,七堵车站为半路堤式车站,大厅设于月台区下方。
七堵调车场
月台区北侧为七堵调车场,简称“七调”。七堵调车场于1965年开始测量,1968年动工兴建,并于1972年竣工使用,主要的业务是对货运列车实施调度与编组。后因铁路货运量需求大减,1990年将七堵车站升为一等站,以便办理七堵调车场移交事项。同年8月七堵调车场脱离台北运务段管辖,并入七堵车站管理。1994年改建为平面式调车场,驼峰式调车场的设备与号志楼亦陆续拆除,同时S400型柴电机车也成为七堵调车场作业时的专用车种[14]。南港专案实施后七堵调车场改以客车调车为主,用以取代南港调车场。货车调车则萎缩仅剩行控中心以西少数股道,部分转移至五堵货场。
七堵调车场启用时,系采用驼峰调车设备,其特征为在车场中间有一座隆起的小坡。调车作业设有自动分类装置及车辆自动减速器,按车辆重量自动调整至其应行减低之速度,每日约能调度2400辆车。而号志设备均集中在号志楼内的表示盘上,以便控制场内设备状态与路线的应用情况,也可减少调车时必须进行的多方联系。[14]
货运列车驶入到达线后,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车截处理,并将货车种类、号码、装载状况以无线电向车号室报号,计划人员将列车摘解内容以分解单传送调度员。货车发车时,输送中心将停留分解线群之货车,依运向别实施过滤计划,以编组单传送至编组运转室,按上、下行别进行编组,此时车长亦需出场,施行列车检点,并与司机互相通报,并以地上扬声器通报位于号志楼副站长,转报调度员指令开车。
货运专列到达时,七堵调车场丙工作班即依据编组单,将货柜车、军运列车分别调移至货柜、军事运输专用线,水泥斗车、砂石车调移至五堵货场相关股道卸货。七堵调车场亦办理货车修护,每日分中午、傍晚两次将检修完毕的货车调出,并将待修车全数调进,周而复始,每日工作量约50辆左右。
七堵调车场曾保存过许多珍贵的车辆文物,如大物车、R0型柴电机车、花东线LDH200型柴液机车与信大水泥的货车移动机。[11]:22
月台
原七堵后站仅有一座岛式月台,于南港专案中改建为岛式月台四座。其中第一月台供南下、第二月台供北上列车停靠,南港~七堵间的三轨分别对应1B、2A与2B月台。南下列车主要停靠1B月台,北上列车主要停靠2B月台,2A月台则提供列车通过[7]。第二月台南端有一小月台,供基隆往返宜兰线、或平溪线之间的区间车使用。在第一、二月台的通道层有类似马路的行人专用号志,平时为绿灯,只有列车发车时变为红灯。第三月台月台主要是停靠纵贯线始发列车,而以本站为终点的列车也会驶抵第三月台。第四月台只有少数列车停靠,4B月台则没有客运列车停靠。[7]
月台路线配置
1 2 |
1A 1B |
■西部干线(逆行) | 往 台北、台中、高雄、屏东、潮州 方向 (包含来自东部干线的直通列车) |
■东部干线(逆行) | 往 台北、树林、台中、台南 方向(从花莲、台东上行之列车) | ||
3 3A 4 |
2A 2C(P3A) 2B |
■西部干线(顺行) | 往 八堵、基隆 方向 |
■东部干线(直通/跨线顺行) | 往 宜兰、苏澳、花莲、台东方向 | ||
■东部干线(顺行)往基隆区间车 | 由 宜兰、苏澳、花莲 发车往 基隆 方向 | ||
■西部干线(逆行发车)晨间一部分区间车 | 往 台北、桃园、苗栗 方向 | ||
5 6 |
3A 3B |
■西部干线(逆行发车) | 往 台北、高雄、屏东 方向 |
■东部干线(顺行)一部分区间车 | 往 宜兰、苏澳 方向(限 3A 月台) | ||
■东部干线(逆行)、一部分往基隆区间车 | 由 宜兰、苏澳、花莲 发车往 基隆 方向(限 3A 月台) | ||
7 8 |
4A 4B |
■西部干线(顺行到达) | 往 小月台(员工月台)、七堵调车场(入库)方向 |
■西部干线(逆行发车) | 往 台北、苗栗、台中、高雄 方向 |
前、后站时期
七堵前站
七堵前站 | |
---|---|
七堵驿 | |
位置 | 台湾基隆市七堵区光明路23号 |
材料 | 黑瓦、桧木 |
建成时间 | 日治时期 |
公众参观 | 开放时间:星期一~星期五 10:00-16:00 参观费用:免费 |
使用者 | 台湾铁路管理局 |
所有者 | 国有 |
官方名称 | 七堵前站 |
类型 | 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车站 |
详细登录资料 |
七堵前站旧站房原位于基隆市七堵区光明路底。七堵车站改建时,南下与北上的轨道分轨,前站仅通过至基隆与宜兰线的列车,后2007年停用。停用后的七堵前站移交基隆市文化局,经评估可忠实重组。遂将拆下的建材仔细编号,加上少部分新建材后,北移数米依原样重建[3]:44,门牌为“七堵区光明路23号”[a]。并在周围兴建七堵铁道公园,建立“七堵铁道公园”石碑与火车意象造景,并在旧月台南侧放置200、300、400与600四种小型货柜车[17]。在保留地方文化特色外,更提供游客一个兼具文化与休憩功能的景点[18]。车站原址则改建为车道涵洞出入口[3]:44[13]:27。2010年7月28日旧站房由基隆市文化局指定为历史建筑。
旧站房建造的年代不详[7],现场解说牌仅称其为1900年代落成[b],但另一面解说牌称站房建于1912年。旧站房为日式木造风格,属于和洋混合建筑[注 2]。屋顶覆以木造淋雨板与日式黑瓦[21]:58,具有切妻造的样式[b],东侧形成入母屋造样式[注 3],与香山车站同为铁路局现存车站仅有的两例[5]:20。偏西的入口上方建有博风板且向两侧延伸屋檐。站房月台侧伸出屋檐形成回廊,并延至西侧,加上东侧的仓库空间与入母屋造顶,形成不对称的外貌。部分墙壁内层用桂竹片编成十字型的篱笆,以黄麻秆固定,然后裹上稻秆与黏土的混合物。分别涂上一层砂与黏土和白灰合成的涂料后,最后在外层涂上白灰与绒麻。窗户采用日式横拉窗,开窗面积大,室内采光良好[21]:58。整修后的站房仍保留营运时使用的中、英文站名与铁路局标志灯箱。站房原为浅绿色涂装,经过1995年整修后,外墙改漆为白色。同时黑瓦屋顶换为铁皮,入母屋造结构遭到破坏,站房外围的木栅栏亦遭拆除,换成一堵水泥墙,古朴风貌尽失[5]:20、21。站房东侧新建的厕所也造成一定的不协调感。[11]:20
站房内部西侧为候车室,东侧为办公空间。候车室西侧墙壁窗户上悬挂前站停用前的时刻表,一旁直立挂着旧式的木造书报夹。东侧墙壁开通售票口,售票口下伸出平台,上方展示墙壁的建筑结构。天花板四个角落皆有通风口。办公室西侧墙壁为售票口内侧,同样延伸出平台,且下方附有四个抽屉与橱柜。东侧则有两个储藏室。屋顶故意不铺设天花板,展示由七组洋小屋组桁架构成的屋顶结构。
停用前的七堵前站具岛式月台一座,在月台与站房间无天桥与地下道,必须跨越铁轨乘车[5]:21。站房连接月台的通道搭有遮雨棚(不包括跨越铁轨的部分),两侧有花圃装饰。
|
七堵后站
1972年七堵调车场启用后,铁路局将七堵车站分拆为前、后站,其中七堵后站用以停靠南下列车。七堵后站于1970年开工兴建,1971年完工启用,同年2月南下、北上列车临时迁移至后站营运,1972年北上列车迁回前站营运,前、后站业务正式分拆[14]。后站站房为具倾斜屋顶的灰色水泥建筑。因铁路路基较道路为高,旅客必须由一楼进出车站,上二楼购票后至三楼月台搭车。[4][注 4]
2005年七堵调车场改建完成,同时南下列车也改为行经新站房,北上列车则暂时不变。七堵后站随之停用,并于8月将站房拆除[14]。并在长兴地下道内设置临时出入口。
营运状况
客运
目前为一等站。为铁路局纵贯线对号快车(自强号,莒光号)的主要发车起点和终点车站,且为东西部干线跨线之对号快车的驾驶员交接与交班车站。
早期只停靠停靠平快车与普通车,且因七堵地区人口稀少,故乘客不多。1972年至1979年6月间,实施铁路电气化,施工期间影响行车运转,列车延误致部分旅客流失。又因1978年国道一号通车,造成双重冲击,长途旅客大幅下降。为争取客源,于1984年增停复兴号。近年来因高速公路拥挤,及新购电车加入营运,旅客数量有所回升。2007年七堵~八堵间三轨化竣工,自此前站裁撤。南下、北上列车分别停靠前、后站造成搭车不便之现象因而解决。同时新站启用后,增停多班对号列车。2008年起新站第一月台启用,且隔年接下来陆陆续续4个月台开放使用。2008同年配合铁路局调整列车时刻大改点,西部干线对号快车列车始发、终点车站正式由松山车站移转七堵车站,由七堵车站正式取代松山车站。2013年新站西出口启用。[22]
本站开放使用悠游卡、一卡通及icash 2.0付费。[23]
停靠列车
- 普悠玛号
- 顺行停靠:288、280、282、432次;逆行停靠:271、273、283、447次。
- 太鲁阁号
- 停靠:278、285次。
- 自强号
- 西部干线除109、129次外皆停靠;东部干线顺行停靠204、208、404、484、272,274、170、172、176、180、284次;逆行停靠175、177、181、275、427、473次。
- 莒光号
- 除观光团体列车、71、72、73、605次外,皆停靠。
- 复兴号
- 区间快车
- 皆停靠。
- 区间车
- 皆停靠。
- 目前平溪线列车在本站出入或折返,无办理客运业务,大部分列车必须至瑞芳车站搭乘。
旅客人次
年度 | 日均进站旅次(人) |
---|---|
1998 | 3,168 |
1999 | 3,168 |
2000 | 2,946 |
2001 | |
2002 | 2,417 |
2003 | 2,302 |
2004 | 2,273 |
2005 | 2,477 |
2006 | 2,897 |
2007 | 3,560 |
2008 | 3,955 |
2009 | 4,506 |
2010 | 4,704 |
2011 | 5,118 |
2012 | 5,344 |
2013 | 5,619 |
2014 | 5,871 |
2015 | 5,853 |
2016 | 5,788 |
货运
1960年代七堵地区煤炭盛产,七堵车站运输货源以煤为主,销售至水泥厂与台湾电力公司。煤矿资源由矿物局依各煤矿产量,分配销售吨数,再由调度总所统筹指定运输所用的煤斗车。另外也运输联华食品七堵厂生产的麦片、军品与铁路物料。[22]
1970年代货物运输逐渐增加,七堵车站为因应货柜运输,于1973年成立七堵货柜站。于七堵~高雄港间行驶货柜列车,每日北上、南下计8列次,每列车牵引平车23车,载运40呎货柜23只,20呎货柜46只。但在国道通车后,部分货柜公司将货柜转为船运或公路运输,使货物运输逐渐减少。1980年北回线通车后,主要运输水泥、石灰石与硅石。1983年花莲轮停航后取代其业务,运输进口大理石与中华纸浆厂生产的纸浆。[22]
车站周边
交通路线学校政府单位
设施 |
观光景点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其他
|
交通资讯
公车
邻近车站
- 废止营运模式
- 现行营运模式
附注
- ^ “刘铭传铁路”是作为清朝台湾铁路代称的概念名词,但其实与现今基隆至新竹段的纵贯铁路,重叠的部分不多。[3]:18
- ^ 日治时期的车站建筑可分为四种形式。样式建筑(Mannerism)即新古典主义建筑,出现于1900年~1920年间。仍保存尖塔、拱窗与柱式装饰[19]:132。建材以砖木结构为主[20]:176,但已开始使用较进步的混凝土、钢骨与玻璃等材料。既模仿古希腊与古罗马样式,也模仿哥特式建筑[19]:132;和洋折衷建筑出现于1920年~1940年间。外观以许多大块的立方体构成。以钢筋混凝土构成,外表贴面砖。入口墙面略为高起;兴亚帝冠建筑出现于1940年~1945年间。样式与折衷建筑相似,但顶部配上大尖顶。细部装饰则具有日本风格;和洋混合建筑出现于各个时期。外墙为木制淋雨板,屋顶铺以黑瓦。[20]:176
- ^ 入母屋造顶自中国歇山顶发展而来,是日式建筑建筑常用的屋顶形式。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斜脊构成[12]:151,在屋顶左右两端的山墙处形成梯形的屋檐。
- ^ 后站站房刚启用时系于一楼售票,二楼则为候车室与剪票口。[14]
参考
- ^ 郑玮奇. 基隆輕軌採用Tram-train系統 行駛路線圖曝光.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3-17 [2017-03-19].
- ^ 国营台湾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表6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Table 6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中華民國112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Statistical report of Taiwan Railways -2023- (报告). 国营台湾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20–31. 2024年6月 [2024-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2) (中文(台湾)及英语).
- ^ 3.0 3.1 3.2 李钦贤. 《圖解台灣鐵道世紀》. 晨星. 2016. ISBN 9789864431700.
- ^ 4.0 4.1 縱貫線(基隆至竹南). 看桥工房. 2005年4月12日 [2017年7月2日]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戴震宇. 《臺灣的老火車站》. 远足文化. 2001. ISBN 957304935X.
- ^ 6.0 6.1 6.2 6.3 6.4 6.5 6.6 戴震宇. 《臺灣的鐵道》. 远足文化. 2002. ISBN 9868015472.
- ^ 7.0 7.1 7.2 7.3 铁猫. 七堵車站. 铁猫=铁道与猫的完美结合. 2013年11月14日 [2017年7月8日] (中文(台湾)).
- ^ 8.0 8.1 刘铭传《拟兴修台湾铁路折》
- ^ 9.0 9.1 庄展鹏、王明雪. 《台北古城深度旅遊:古城門·老街·近代建築》. 远流. 2000. ISBN 9573241463.
- ^ 10.0 10.1 國定古蹟環景導覽 - 新竹火車站. 中华民国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官网. [2017年7月4日] (中文(台湾)).
- ^ 11.0 11.1 11.2 11.3 李钦贤、洪致文. 《臺灣古老火車站:Taiwan historic train stations》. 玉山社. 1996. ISBN 9579361282.
- ^ 12.0 12.1 李泰昌、李敏子、何良正、吴瑞益、金梅玲、陈辉阳、崔静萍、蔡学忠. 《台灣的古蹟:北台灣》. 远足文化. 2004. ISBN 9867630521.
- ^ 13.0 13.1 13.2 13.3 李钦贤、谢秋霞. 《台灣原味車站輕鬆蹓》. 玉山社. 2010. ISBN 9789866789793.
-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驿站之旅. 七堵後站. 驿站之旅. [2017年7月10日] (中文(台湾)).
- ^ 七堵前站將熄燈 百歲老員工不捨. TVBS官网. 2007年1月18日 [2017年7月23日] (中文(台湾)).
- ^ 七堵調車場及七堵車站工程. 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 [2017年7月13日] (中文(台湾)).
- ^ 台鐵小貨櫃 形式200/300/400/600. Blair's 铁道摄影. [2017年7月8日] (中文(台湾)).
- ^ 七堵鐵道紀念公園. 中华民国行政院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官网. [2017年7月8日] (中文(台湾)).
- ^ 19.0 19.1 李干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远流. 2003. ISBN 9573238381.
- ^ 20.0 20.1 李干朗、俞怡萍 . 《古蹟入門》. 远流. 1999. ISBN 9789573249573.
- ^ 21.0 21.1 徐逸鸿. 《圖說日治台北城》. 猫头鹰. 2013. ISBN 9789862621738.
- ^ 22.0 22.1 22.2 車站簡介. 中华民国行政院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官网. [2017年7月9日] (中文(台湾)).
- ^ 臺鐵多卡通電子票證乘車營運規則. 中华民国行政院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官网. [2017年7月9日]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