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坟时代
外观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2年2月22日)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古墳時代 |
假名 | こふんじだい |
平文式罗马字 | kofun jidai |
日本历史 |
---|
古墳時代,為大和時代的一個階段,日本繼彌生時代之後的時代,從西元300年開始,迄於西元600年,因當時統治者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古墳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日本本州島南部,以奈良、大阪為主,北海道則未發現。此一時期的墳墓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溝,“前方後圓”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墳的周遭圍繞著中空的黏土塑像,這些筒狀土製人偶有可能是殉葬用,稱之「埴輪」。建築這些墳墓須花費大量財力,只有少數的統治階級能夠負擔,目前發現有七十一座,以鑰匙孔形的古墳最常見,大阪的大仙陵古墳,又名“仁德天皇陵”據悉為全世界最大的古墳。古墳裏通常有許多銅鏡、珠寶等陪葬品,到了後期還有兵器和鎧甲。
古墳時代又分前、中、後三期。自8世紀初開始,火葬流行,古墳逐漸式微,並開啟了佛教建築的時代;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也於此時相繼編成,從而進入日本的歷史時代。古墳時代中後期,因有大量馬匹骨骼出土,故有騎馬民族征服論,提出大和國後期的國王(继体天皇)是朝鮮人,但日本歷史有相反的說法,是神功皇后征新羅生下應神天皇,即是神道教中的八幡。此一時期渡來人自朝鮮半島、中國吳越和中原地區大量來日,引進先進的技術,奠下发展基础,佛教也於此时由百济引入。
時期區分
3世紀後期到4世紀初期稱為古墳時代前期,4世紀後期稱為古墳時代中期,而6世紀、7世紀稱為古墳時代後期。
前期
約3世紀後期。前期的古墳的石室大體是豎穴式,大部份是首長墓,以壺形土器、器台形土器面貌出現。
- 當時的主要王墓
- 奈良縣櫻井市、箸墓(はしはか)古墳(被認為是邪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古墓、第一個王墓。280米の前方後円墳、造営は3世紀後半説)
- 奈良縣櫻井市、大和古墳群的西殿塚古墳(219米)
- 奈良縣櫻井市、柳本古墳群的行燈山古墳(242米、伝崇神陵)
- 奈良縣天理市、柳本古墳群之涉谷向山(しぶたにむかいやま)古墳(伝景行陵、310米)
- この時期の王に準じる規模と内容の主な墳墓
- 奈良縣櫻井市、櫻井茶臼山古墳(280米)
- 奈良縣櫻井市、メスリ山古墳(240米)
- 主要首領的墳墓
中期
5世紀前期、王墓等級的大型前方後圓墳出現在奈良盆地與河内平野地區、這時候巨大化的人物埴輪(人偶)出現在墳墓四周。
晚期
古墳時代晚期,受朝鮮半島古墳的影響,開始出現橫穴式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