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穴寓言
洞穴比喻是古典哲學最著名的比喻之一。作者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公元前428/427–348/347)。柏拉圖在其理想國對話集第七卷的開篇,讓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文學化身)敘述了這個比喻。該比喻旨在闡明哲學教育,作為思想解放過程的必由之路,其意義所在。哲學教育的目的,是實現從物質世界,到純粹的精神世界的升華。前者是感官能認知的、可逝的物質世界,可以比作地下的洞穴,而後者則是不變的本體(存在)世界。儘管每個人實現這種升華的過程不同,但是因為都需要外界的幫助,所以它勢必也是一種集體的努力。蘇格拉底在先前的第六卷結尾處,講述了太陽比喻,以及線段比喻。作為這些比喻集的結尾和高潮,洞穴比喻不愧為柏拉圖哲學的基礎篇章。因為它闡明了柏拉圖的存在論和認識論的中心思想。
關聯性
在其理想國對話集第六卷里,蘇格拉底向他的談話對象Glaukon和Adeimantos(柏拉圖的兩個哥哥),解釋了哲學家必須滿足的倫理和智商方面的要求,從而能勝任研修高深的認識範疇,同時擔當政治領袖的責任。在第七卷中,他從哲學的角度詳細地闡明了,教育同無教育之間的區別所在。以及哲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為了更好地闡明這些觀點,他在文章的開篇,講述了洞穴比喻。Glaukon則形像化地設想出比喻的細節部分。
內容
蘇格拉底描述了一個地下洞穴住所,洞裡有一條寬闊的通道通向地面。這個山洞裡居住著終生被關押在那裡的囚犯。他們被捆綁著大腿和脖子坐在那裡,以致他們只能朝前看到洞穴的牆壁,而不能轉身回頭顧望。因此,他們永遠看不到背後的出口,也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出口。他們也不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囚犯。他們唯一能看到的是他們面對的牆壁。他們的住所被身後遠方高處燃燒的火炬照亮。囚犯只能看見這唯一的亮光,照亮著牆壁。但是看不見光源。在牆上他們只能看見光影。
監獄內部同火炬之間,有一堵不會遮擋光線的矮牆。沿著這堵牆壁,有人來回穿梭,搬運著不同的物品,包括一些用石頭和木頭做的人體和其他生物模型。這些物體高出那堵矮牆,但是他們的搬運者比牆低。其中的一些搬運者相互交談著,另一些則保持沉默。
由於囚犯面對洞穴牆壁,那些來回移動的物體,在牆上投射的陰影,被穴居人看見當作會移動的影子。但他們想到有人在搬運這些東西。當有人說話時,洞壁上的回聲,就如同那些影子自己在講話一樣。因此,囚犯以為那些影子會說話。他們把這些影像當作生物,把所有發生的事情理解為這些生物的行為。牆上演繹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都是真相,當然是真實的。他們從這些陰子中研發出一整套學問,試圖從它們的出場和動作中,找出一系列規律,並且預告將要發生地事情。那些預測最準確的人,還會得到嘉獎。
接著,蘇格拉底問Glaukon,如果給一名囚犯鬆綁,讓他站起來,轉身向出口望去,看見這些以往所見的影子的原型,能否想像這時會發生什麼?這個人可能會在強光刺激下痛苦不堪,產生錯亂。相比於過去熟悉的光影,他可能會認為屆時所看到的東西不是現實的。因此,他可能希望重新返回自己習慣的位置。因為他相信只有在洞壁上能看見真相。而不去會相信一個善意解放者的相反說教。
如果使用武力將鬆綁的囚徒從洞穴中拖出來,穿過對他來說陡峭難行的通道,來到地面,他也許會覺得特別彆扭,愈發神志錯亂。因為璀璨的陽光會使他睜不開眼,開始時什麼都看不見。慢慢地他也許會適應看見的新鮮事物。其過程也許是首先識別光影,然後是水中的倒影,最終才是人和事物本身。如果往上看,他也許會先習慣夜晚的星空,然後才是白天的日光,最後他也許才敢於直接目視太陽,從而感受太陽的獨特之處。只有這時他才能理解,太陽造就了光影。有了這些經歷和認識,他應該不再願意回到洞穴,去探究那裡的光影學問,獲取其它囚徒的讚譽。
如果他還是回到故地,那麼他肯定需要重新慢慢地適應洞穴里的黑暗。由此他肯定會在一段時間內,落後其它囚徒對後續光影估算能力。而洞裡其它的囚徒則會認為,他在上面把眼睛弄壞了。他們會嘲笑他,覺得離開洞穴顯然是樁舌本生意,根本不值得一試。如果有人試圖解放他們,把他們帶到地上,他們會殺了他。如果可能的話。
釋義
接著,蘇格拉底向Glaukon解釋,如何去理解這個比喻。地穴意味著
來到地面沐浴日光,隱喻
…
參見
參考文獻
- 《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理想國』柏拉圖 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