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地穴寓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Fustein留言 | 貢獻2018年1月6日 (六) 18:56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洞穴比喻是古典哲學最著名的比喻之一。作者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公元前428/427–348/347)。柏拉圖在其理想國對話集第七卷的開篇,讓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文學化身)敘述了這個比喻。該比喻旨在闡明哲學教育,作為思想解放過程的必由之路,其意義所在。哲學教育的目的,是實現從物質世界,到純粹的精神世界的升華。前者是感官能認知的、可逝的物質世界,可以比作地下的洞穴,而後者則是不變的本體(存在)世界。儘管每個人實現這種升華的過程不同,但是因為都需要外界的幫助,所以它勢必也是一種集體的努力。蘇格拉底在先前的第六卷結尾處,講述了太陽比喻,以及線段比喻。作為這些比喻集的結尾和高潮,洞穴比喻不愧為柏拉圖哲學的基礎篇章。因為它闡明了柏拉圖的存在論和認識論的中心思想。

地穴寓言示意圖

關聯性

在其理想國對話集第六卷里,蘇格拉底向他的談話對象Glaukon和Adeimantos(柏拉圖的兩個哥哥),解釋了哲學家必須滿足的倫理和認知(區別於感受)方面的要求,從而能勝任研修高深的認識範疇,同時擔當政治領袖的責任。在第七卷中,他從哲學的角度詳細地闡明了,教育同無教育之間的區別所在。以及哲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為了更好地闡明這些觀點,他在文章的開篇,講述了洞穴比喻。Glaukon則形像化地設想出比喻的細節部分。

內容

蘇格拉底描述了一個地下洞穴住所,洞裡有一條寬闊的通道通向地面。這個山洞裡居住著終生被關押在那裡的囚犯。他們被捆綁著大腿和脖子坐在那裡,以致他們只能朝前看到洞穴的牆壁,而不能轉身回頭顧望。因此,他們永遠看不到背後的出口,也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出口。他們也不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囚犯。他們唯一能看到的是他們面對的牆壁。他們的住所被身後遠方高處燃燒的火炬照亮。囚犯只能看見這唯一的亮光,照亮著牆壁。但是看不見光源。在牆上他們只能看見光影。

監獄內部同火炬之間,有一堵不會遮擋光線的矮牆。沿著這堵牆壁,有人來回穿梭,搬運著不同的物品,包括一些用石頭和木頭做的人體和其他生物模型。這些物體高出那堵矮牆,但是他們的搬運者比牆低。其中的一些搬運者相互交談著,另一些則保持沉默。

由於囚犯面對洞穴牆壁,那些來回移動的物體,在牆上投射的陰影,被穴居人看見當作會移動的影子。但他們想到有人在搬運這些東西。當有人說話時,洞壁上的回聲,就如同那些影子自己在講話一樣。因此,囚犯以為那些影子會說話。他們把這些影像當作生物,把所有發生的事情理解為這些生物的行為。牆上演繹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都是真相,當然是真實的。他們從這些陰子中研發出一整套學問,試圖從它們的出場和動作中,找出一系列規律,並且預告將要發生地事情。那些預測最準確的人,還會得到嘉獎。

接著,蘇格拉底問Glaukon,如果給一名囚犯鬆綁,讓他站起來,轉身向出口望去,看見這些以往所見的影子的原型,能否想像這時會發生什麼?這個人可能會在強光刺激下痛苦不堪,產生錯亂。相比於過去熟悉的光影,他可能會認為屆時所看到的東西不是現實的。因此,他可能希望重新返回自己習慣的位置。因為他相信只有在洞壁上能看見真相。而不去會相信一個善意解放者的相反說教。

如果使用武力將鬆綁的囚徒從洞穴中拖出來,穿過對他來說陡峭難行的通道,來到地面,他也許會覺得特別彆扭,愈發神志錯亂。因為璀璨的陽光會使他睜不開眼,開始時什麼都看不見。慢慢地他也許會適應看見的新鮮事物。其過程也許是首先識別光影,然後是水中的倒影,最終才是人和事物本身。如果往上看,他也許會先習慣夜晚的星空,然後才是白天的日光,最後他也許才敢於直接目視太陽,從而感受太陽的獨特之處。只有這時他才能理解,太陽造就了光影。有了這些經歷和認識,他應該不再願意回到洞穴,去探究那裡的光影學問,獲取其它囚徒的讚譽。

如果他還是回到故地,那麼他肯定需要重新慢慢地適應洞穴里的黑暗。由此他肯定會在一段時間內,落後其它囚徒對後續光影估算能力。而洞裡其它的囚徒則會認為,他在上面把眼睛弄壞了。他們會嘲笑他,覺得離開洞穴顯然是樁舌本生意,根本不值得一試。如果有人試圖解放他們,把他們帶到地上,他們會殺了他。如果可能的話。

釋義

隨後,蘇格拉底向Glaukon解釋,如何理解這個比喻。洞穴是人體感官所能及的世界的化身。它表示人類所處的普通環境,人們通常會把這個環境同存在的整體等量齊觀。上升至日光,則代表靈魂從可逝的世界,提升到「精神境界」,即只有精神領會的認知世界。柏拉圖以此表示不變的主意,即他的主意學範疇里的、各種物質現象的原始形象和榜樣。在這些純精神物中,善良的主意占據著最高的地位,相應於洞穴比喻中的太陽。對話中的蘇格拉底確信,為了能獲得善良的主意,必須受到外在的大力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在私人或者公眾生活里,理智地行事。  

但是,與此同時蘇格拉底強調,他此地所表示的,僅僅是一種猜測或者希望,而不是確切無疑的知識。儘管他按照Glaukon的願望,表述了自己的觀點。但是只有上帝曉得是否正確。

這樣他也表明了,他自己並未上升至善良的主意。從而他不是在敘述自己的經驗,而只是在談論設想。

最後,蘇格拉底指出,誰如果回到洞穴中,就如同從上帝的關注角度,被遣返回人類的苦難生涯。對此他一開始可能還會不適應。所以他會在自己無法理解的環境裡,顯得笨拙和可笑。如果穴居的囚犯更能體諒的話,他們也許會明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視力障礙。一種出現在從光明走向黑暗的時候;另一種出現在一個人,從黑暗被拋入光明的時候。類似情況也適用於人的靈魂。當一個人經過一段過渡時期後,迷失在一種截然不同的經驗範圍內,無法認識某個事物的時候。當事人這時不應當受到嘲笑。因為這可能是由於他來自能識別真相的光明世界,一下子置身於不習慣的黑暗氛圍;或者從比較無知的環境,闖入一個相對明了的世界,從而使他感到眩暈。這兩種相互對立的原因,可能導致同樣的結果,從而對有關局勢的判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接下來蘇格拉底敘述的,是關於哲學教育。它被看作是一種「轉換」(periagōgḗ)的藝術。它的目的是把靈魂從黑暗引向光明,亦即從可逝的世界,轉換至完整的存在,最終使其能看到善良的主意。這種精神的上升,只有一個長期孜孜不倦的哲學家能做到。蘇格拉底強調說,就像穴居者的眼睛只能跟著整個身體一起轉動那樣,他們用來理解事物的靈魂器官,也不能單獨而只能同整個靈魂一起,實現面向存在世界的轉換。即便是那些不合理的靈魂部分,也需要重新定位。為此所需的教育培養途徑,在蘇格拉底的談話中得到了詳細的描述。他首先歸納了不太重要的課程,如體育、音樂,然後依次列舉了哲學入門所需的算術、平面幾何、空間幾何、天文和和聲學等研修課。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的是,採用根據哲學觀點的恰當的方法,而不是照葫蘆畫瓢按經驗辦事,而是以理論為基礎尋求普遍規律。否則無濟於事。在此之後才能開始辯證法的學習,走上方法論的哲學真理探索之路。

如果一個哲學家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當然想長久地停留在這個高端領域。但是他卻不得不重新回到那個「洞穴」,因為他對同胞的命運有責任,他們還停留在地洞裡,需要他的幫助。因為他尚有公平正義的美德(柏拉圖稱之為公平同理心),所以他認為這麼做是對的。

參見

參考文獻

  • 《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理想國』柏拉圖 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