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小虎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Ula0601留言 | 贡献2018年3月10日 (六) 13:26 描述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小虎鲸
小虎鲸与人的大小比较
小虎鲸与人的大小比较
保护状况

数据缺乏 IUCN 3.1[1]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鲸目
亚目: 齿鲸亚目
科: 海豚科
属: 小虎鲸属
种: 小虎鲸
二名法
Feresa attenuata
格雷,1875年
小虎鲸的分布
小虎鲸的分布

小虎鲸拉丁语学名:Feresa attenuata)是鲸目海豚科中一种体型比较小、海上也比较少见的动物,属于小虎鲸属Feresa),是该属内唯一的一种。牠的名字来源是因为牠骨骼外形与虎鲸类似,但是体形比虎鲸小。小虎鲸攻击性强。在夏威夷南非被圈养的两群小虎鲸甚至有攻击人员和其他海豚的纪录,但是在日本被驯养的小虎鲸群没有发生这个现象。在鲸豚搁浅复健的救援中,小虎鲸往往也是需要特别注意人员安全的种类。

到1950年代内人类对小虎鲸的了解仅有两具大英博物馆中的颅骨。最早对牠们的描写来于1874年约翰·爱德华·格雷的描写。1954年一名日本鲸学家报道了1952年本州的捕鲸人描写的“罕见的海豚”。他写道他考察的个体的颅骨与博物馆中的一样,而其体型类似虎鲸,由此产生了小虎鲸这个名称。

小虎鲸学名中的attentuata是拉丁语“楔”的意思,指的是从头部到尾部身躯逐渐变细的样子。

描述

小虎鲸是体长约2.2-2.4米 (最大2.6),初生体长约80公分,体重约150~180公斤(最大225),在海上很容易被与其它海豚混淆,尤其是与瓜头鲸混淆。小虎鲸的身躯健壮,深色,尤其额部的颜色特别深。头圆,没有突出的吻,成年个体长有白色的唇线。体侧的颜色比较浅,身体尚有刮痕或其他咬痕,腹部往往是白色的并于胸口具有锚状般的花纹。背鳍高位与身体中央,稍微镰状的,胸鳍稍长末端呈圆钝型,尾鳍中央有缺刻。 上颚有8-11对与下颚11-13对,牙齿成圆锥状,相当具咬与撕裂的能力。在分类上,小虎鲸与瓜头鲸,伪虎鲸,领航鲸,虎鲸等同属于海豚科的黑鲸类(Blackfish)。

小虎鲸居住在全球的热带与亚热带海域,常出没在水深较深处,尤其是500-2000米以上。台湾宜兰海域偶能见到小虎鲸成群出没,花莲与台东及绿岛与兰屿及屏东垦丁近海则每年约可目击1~2次。西南海域(台南高雄与屏东近岸则于春季有小虎鲸群体靠岸或是迷航的事件[2],台湾西部有多次搁浅活体复健的纪录。2018年2月高雄港再次发生小虎鲸群体迷航,几经搜救单位与海巡协力带领出港仍有部分返回,陆续于三月初有十余只不幸死亡,有2只个体胃内有塑胶垃圾[3]

小虎鲸在全球都有集体搁浅的事件,而台湾高雄海域则在1995.2003与2005年2月有多次连续小虎鲸群体进出港湾的迷航纪录[4],(有部分个体死亡). 但外观与身体健康状况目测均正常,并排除了天气与中毒与渔业冲突等其他可能性,并无法判断搁浅主因,但水下噪音或其他人未知的干扰是尚无法排除的。

小虎鲸总是成群活动,一般每群有10至30头动物,偶尔也会观察到100只以上的大群体。小虎鲸游泳速度慢,根据国外小虎鲸装设卫星发报器的观察,平均时速约2.7-3.1公里。在野外,小虎鲸通常较少与船只互动,水面的动作也较少。可观察到牠们进行浮窥、尾鳍与胸鳍拍水等行为,总体而言是比较不活跃的鲸豚; 白天常可见到整群浮在海面上休息的行为。

目前根据搁浅的小虎鲸胃内容物,主要在夜晚吃鱼类与鱿鱼等头足类,但也有野外观察小虎鲸有攻击、杀死和吃其它小型海豚的纪录。小虎鲸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资讯都鲜为人知,和其他的鲸豚一样长寿命且晚成熟,大约2米的母鲸有泌乳的纪录达到性成熟。仅有夏威夷海域对于当地的小虎鲸有较多研究,显示小虎鲸个体之间的关系相当稳定,同伴间的关系长达十余年以上[5]

数量和威胁

小虎鲸在野外很少被观察记录。至今为止对于其数量的唯一粗略估计是在东热带太平洋的数量为38,900头。但是小虎鲸在世界三大洋的温暖海域均有分布,印尼,斯里兰卡与夏威夷和日本均可目击。偶尔渔网中的捕获说明牠们终年生活在斯里兰卡小安的列斯群岛附近的印度洋中。在大西洋中在西海岸北到南卡罗莱纳州以及在东海岸塞内加尔均有发现。小虎鲸在许多区域都受到流刺网的混获影响, 也有受到部分国家直接捕猎的威胁,而有多次集体搁浅的纪录。在巴西海域,则发现血液中的重金属汞含量高,可能受到海域污染的影响。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