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 |||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校訓 | 博文約禮[1][2] | ||
創辦時間 | 1963年10月17日 | ||
學校類型 | 法定(公立)、研究型 | ||
監督 | 1997前:英屬香港總督 1997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 ||
校董會主席 | 梁乃鵬博士 | ||
校長 | 段崇智教授 | ||
副校長 | 華雲生教授(常務副校長) 霍泰輝教授、吳基培教授 張妙清教授、潘偉賢教授 吳樹培先生 | ||
教師人數 | 1,619 [3] | ||
學生人數 | 25,489[3] | ||
大學部人數 | 20,147[3] | ||
研究生人數 | 5,342[3] | ||
校址 | 香港新界沙田馬料水沙田市地段437號(大埔公路十一至十二咪左右(正門及崇基門);科學園路與澤祥街交界(東校門);澤祥街18號(沙田凱悅酒店及工商管理學院)) | ||
校區 | 新市鎮 | ||
總面積 | 134.4公頃(1,344,000平方公尺)[2] | ||
代表色 | |||
吉祥物 | 鳳凰[1] | ||
隸屬 | 英聯邦大學協會 東南亞高等教育協會 國際大學協會 亞太高校書院聯盟 八大公立大學聯盟(譯自:HK8)[4] | ||
網站 | http://www.cuhk.edu.hk/ | ||
|
香港中文大學(英語: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註 1],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頂級大學在香港的延續。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4]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歷史源流上最遠久的高等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併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5],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6][7][8][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10]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11]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12]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內的等高校的校長,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13] 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高[14],也是歷代神童出現最多的本地大學[15],其頂尖科系普遍收生成績為香港八所大學中最高。[16]
大學辨識
紋章與校徽
紋章(英語:Coat of Arms)又稱盾形紋章、袍徽,是一種特有的紋章設計,通常出現在紋章盾、外套或戰袍上(參考主欄目「紋章」)。中世紀的騎士使用它來辨認其身份。盾徽是由一個盾牌、支撐物、飾章及銘言組成。至今,它仍用來作為識別軍隊、教會等團體的世襲或繼承性標記,以彰顯貴族式的顯赫地位。[17]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後,校董會按大學條例經校長代表向英國倫敦的英國紋章院(College of Arms)申請授予紋章。
紋章院於1967年授予中大紋章,是香港第一所正式獲得完整紋章的大學。[18]翌年,原有校徽因應紋章中央部分盾徽設計而略為改動,成為現今校徽。
中大紋章與現時所用校徽大致相同,只是兩旁添加青色護盾獸麒麟。盾形校徽為「雙色回頭鳳」設計,該雙色訂為「gold」和「purpure」,意即金、紫兩色。
和香港大學不同,中大雖然是香港第一所正式獲得完整紋章的大學,但是一般卻是通常使用簡易版本的校徽(紋章中央部分),以體現中大追尋樸實的文化作風。
命名由來
創校校長李卓敏於1978年中大第十九屆頒授學位典禮上,曾解釋大學命名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原因。他指出有一個普遍解釋以為中文即是指中國文化,故此,中文大學是指傳揚中國文化的大學。他認為
“ | 「凡是大學都不可能脫離本身民族的背景。因此,中國或海外華僑創辦的大學都是中文大學……每一所大學都是溝通本國和外國文化的橋樑…那是理所當然的。」而香港中文大學特殊的地方在於中大是「專門為了一個特殊的使命而努力;這個使命就是把中國的資料吸收和融化到各個學科,予以發揚光大……簡而言之,香港中文大學是把中國文化的境界溶合到各學科的大學。」他並指出,大學校訓「博文約禮」中的第二個字「文」(也就是中文大學校名的第二個字)並不指狹義的文科,而是包括了一切學科,因此校訓更強調了中大校名的真正意義。他續認為:「凡是中國或海外華僑創辦的大學都是中文大學;但我們的大學卻是獨一的,因為英文名稱「The Chinese University」的「The」字用大寫T起頭,這就把本校的特殊使命表達出來了。」 | ” |
(節錄自1978年10月2日「中大新任校長就職及頒授榮譽學位典禮李卓敏博士講詞」)[19]
因此,香港中文大學中的「中文」含義不是「教授中文」、「專攻中文」,而是以研究學術為宗旨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使用「中文」於校名的目的是要區分於仿英式的香港大學[20],也即通過正名以宣示中大的使命並非是要成為香港另一間仿照英國大學的殖民地大學。
同時,香港中文大學的組成書院和創立人都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時,大陸地區易幟後流亡香港的著名學者、大儒和教會大學、私立大學。由於是來自清末和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陸,因此校名含有的「Chinese」體現了中大的特色。[21][22]
書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學是全港唯一設有書院制度的大學。成員書院共有九間,包括:中大創校前成立的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1986年創立的逸夫書院;以及於2006至2007年新增的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23]
中大實行「全民書院制」,所有全日制本科生和職員都有所屬書院,唯研究院獨立於中大書院制。書院各有宿舍、餐廳等設施。書院著重全人發展,舉辦各種活動,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訪計劃,研討會,師友計劃,社區服務,語文、資訊科技和領袖才能訓練,還有多種學生社團組織的課外活動。書院提供眾多非形式教育機會,與正規課程相輔相成,旨在培養學生的人際關係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責任感。學生更可善用獎學金和經濟援助計劃充分發揮個人成長的潛力。[24]
以下是由中大資訊處提供的《概覽及統計資料》(2016年):[25]
成員書院 | 成立年份 | 學生人數 | 教師人數 |
---|---|---|---|
崇基學院 | 1951年 | 3,184 | 411 |
新亞書院 | 1949年 | 3,308 | 378 |
聯合書院 | 1956年 | 3,196 | 268 |
逸夫書院 | 1986年 | 3,384 | 246 |
晨興書院 | 2006年 | 300 | 36 |
善衡書院 | 2006年 | 600 | 68 |
敬文書院 | 2007年 | 300 | 38 |
伍宜孫書院 | 2007年 | 1,200 | 92 |
和聲書院 | 2007年 | 1,359 | 74 |
校史
獨立書院時期
香港中文大學最初是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合併而成。這三所書院擁有各自的歷史源流。論歷史源流,以崇基學院最為久遠。中大所合併的書院的成立實緣於大陸地區易幟,大量民國優秀學者逃離大陸。由是,中大雲集了幾乎全部留港的當時民國最頂級的大儒、學者。
於1949年以前,中華民國政府時期大陸有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學學府。這些大學都是中華民國時期極為著名的高校,包括「東方哈佛」之譽的上海聖約翰大學,民國教會大學之首燕京大學,民國最著名的女子大學金陵女子大學,法律執民國牛耳的金庸母校東吳大學,南方第一名校的廣州嶺南大學,產生諸多優秀校友(例如國學大師南懷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執教的金陵大學。其中最早的大學成員成立於1845年。
該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學設有聯合董事會。大陸易幟後,十三所大學聯合董事會原想堅持留在共產政權下的中國內地,繼續基督教高等教育的角色,有所見證。惟很快看到大陸的政治形勢非常不樂觀,聯合董事會和香港教會領袖於是決定在香港合併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學為一所基督教大學。[26]
並於1951年聯合董事會在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會主席歐偉國、廣州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和香港教會團體帶領下合並民國政府時期大陸十三家基督教大學為崇基學院[27][28][29]。
崇基的教堂聖壇兩旁至今仍保留中華民國政府時期(1951年前)十三間基督教大學的校徽木刻。[30][31][32]
崇基學院的成立合併了中華民國政府時期設立於中國大陸的「13所基督教大學」,其於馬料水的校址,也是現今中大沙田校園的最初基礎。崇基學院體現的是美國文化的傳統。
崇基學院神學院為香港歷史源流最久遠的神學院,歷史源流可追溯至1864年,長老會在廣州花地設立之神學訓練學校,該校於1914年即與聖公會及循道公會之神學訓練學校合併為廣州協和神學院,於戰時曾先後與華中大學及嶺南大學合作。戰後聖公會、衛理公會與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共同創立香港協和神學院,而中華基督教會與循道公會則參加新加坡之三一神學院。
-
- 之江大學(1845年成立)
- 華中大學(1871年成立)
- 華西大學(1871年成立,前校長馬臨的母校)
- 上海聖約翰大學(1879年成立;中華民國時期的頂尖名校,有東方「哈佛大學」之美譽)
- 嶺南大學(1888年成立)
- 金陵大學(1888年成立,前校長李卓敏、國學大師南懷瑾、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執教)的母校)
- 東吳大學 (蘇州)(1900年成立,金庸的母校)
- 齊魯大學(1904年成立)
- 滬江大學(1906年成立)(粵劇泰斗唐滌生、徐志摩的母校)
- 華南女子文理學院(1908年成立)
- 金陵女子大學(1913年成立)
- 福建協和大學(1915年成立)
- 燕京大學(1919年成立;為中華民國時期和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輔仁大學並列的北方四大名校之一,被認為是中國教會學校之首[33][34],美國哈佛大學的哈佛燕京學社即以此校為名。)
新亞書院於1949年由國學大師,後獲選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錢穆;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唐君毅;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教育部農業教育委員會專任委員、國立貴州大學農學院院長張丕介等人創立。書院初創時期經費不足,後進院長親赴臺灣求助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蔣總統於1950年命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雷震赴港調研,中改會於同年12月11日舉行會議,決議「支持錢穆在港創辦之新亞學院,請由教育部予以協助」。而後,蔣總統允諾從總統府辦公費項下每月撥款港幣三千元支持新亞書院辦學,資助至1954年新亞書院獲美國雅禮協會撥款後停止。
新亞書院獲多名當代大儒雲集教學,每人都足以成為一代宗師,包括中華民國國軍少將、臺灣東海大學教授徐復觀;中華民國憲法之父張君勱;臺灣學術泰斗牟宗三(傳承弟子,臺灣東海大學首屆榮譽教授蔡仁厚也為新儒家重要人物);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教育部次長吳俊升;民國著名詩人和書法家曾克端;歷史學家、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林部長左舜生;甲骨文專家、中華民國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前所長董作賓;國學家饒宗頤;中華民國廣東省政府委員、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推薦人羅香林;現代哲學家李天命;佛學大家羅時憲、霍韜晦[35] 。
其中唐君毅、牟宗三和勞思光被喻為「香港人文三老」,俱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新亞書院為當代新儒家的重鎮。新儒學八大家中多數是新亞書院教授或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如哲學系的劉述先教授)。(參見欄目儒家、當代新儒家)書院以中文教學,並教授官立學校所缺乏的中國文化課程,並因而獲視為中國儒學的復興基地,以及宋代書院文化的延續。
錢、唐、張諸位先生以復興中國文化為己任,一生反共,奉中華民國為正朔。1949年,把新亞書院的校慶定於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之日,並在新亞書院高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1960年,香港政府教育司署禁止新亞書院於中華民國國慶兼校慶期間高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是為著名的「國旗事件」。錢穆為了此事,特地提早一個月回校斡旋。翌年,新亞書院將校慶由10月10日改成9月28日孔子誕辰日。1963年,新亞書院加盟香港中文大學,終在馬料水現址落戶安家。
聯合書院是1956年成立的第三所書院。這是戰後早期少數可供「中文中學」畢業生升學的學校,校方開設以社會科學、工商管理為大宗的課程,致力滿足香港社會、工商業界的需要。教育方針與專門培育殖民地文官的香港大學洽成互補,以致數任港大政治系主任皆為聯合出身。
書院前身均為廣州、上海或鄰近地區南移的私立大學,包括上海大夏大學(大學董事長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中華民國政府國防部部長及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院長何應欽)、私立廣州大學,與香港有密切淵源。[36]聯合書院的特色在於英式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1961年,香港政府委任了中文大學籌備委員會,並考慮五個選址作建校。包括香港島、尖沙咀威菲路軍營(現為九龍公園)、龍翔道、清水灣道、以及沙田南端近紅梅谷。
到1962年12月,籌委會向港府提交總結報告書,建議在顯徑邨現址撥地近250畝(即約96公頃)予大學本部、新亞及聯合建校。不過由於涉及拆遷顯田、上徑口兩條鄉村等各種因素,紅梅谷建校的計劃於創校後短時間內被推翻,並改於馬料水崇基山建校。[37][38]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成為當地第二所大學,學校設文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而中大的誕生,亦突破了近500年來只允許一所高等學院存在的英國殖民的鐵律,既是大英殖民史的分水嶺,也是20世紀亞洲地區「非殖民化」的表徵之一。[7]
籌辦期間,社會大眾就叫這所大學做「中文大學」。[39]其也突出了英屬香港既有權力體制中「華洋有別」的矛盾,成功掀起了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成功終結英文壟斷官方語言地位的局面。[6]因此,現任校長沈祖堯亦指:「香港中文大學是帶著中國的人文精神而創校的。它希望把中國介紹給世界,也把世界介紹給中國,所以是一個中西合璧、古今結合的大學,人文跟科技兼有。」[40]前任校長金耀基教授亦明確指出香港中大作為學術機構,而非類似香港大學的「公務員培訓所」的定位。[41]
里程碑
(註:中大的「學院」名稱可用於學術學院(Faculty)或專業學院(School),行政架構上學術學院比專業學院高。另外,中大成員書院「崇基學院」(Chung Chi College)亦以「學院」為名,實際是一所書院。)
- 1963年:10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立,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合併組成。關祖堯爵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李卓敏博士出任第一任校長。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典禮於香港大會堂舉行。成立三個學術學院:文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
- 1964年:訂定校訓「博文約禮」。舉行第一任校長就職及頒授榮譽學位典禮。頒授第一屆學士學位。
- 1965年:成立教育學院(School of Education),是中大第一個專業學院(School),初期只提供一年制教育文憑課程,1987-88學年升格為學術學院。[42] 成立校外進修部(1994年易名為校外進修學院,2006年起正名為專業進修學院)。
- 1966年:成立研究院,成為香港首所研究院。
- 1969年:大學本部辦事處遷入沙田校園現址。成立中國文化研究所。頒授第一屆碩士學位。
- 1973年,新亞書院遷入中大沙田校園。
- 1974年:工商管理學院成立,成為中大第四所學術學院。
- 1976年:香港立法局通過香港中文大學改制方案,中大將採取單一制行政結構,即各書院只負責學生福利等工作,其餘權力悉數移交大學中央。新亞書院校董會九名成員(錢穆、唐君毅、李祖法、沈亦珍、吳俊升、徐季良、劉漢棟、任國榮、郭正達)以此違反中文大學之「聯邦制」本意為由,集體辭職抗議。
- 1980年:首辦博士學位課程。
- 1981年:醫學院成立,成為中大第五所學術學院。它是香港第二所醫學院。中大首辦兼讀學士學位課程。
- 1984年:推行「本科課程暫取新生」計劃,即以中學會考成績為「暫取入學」的衡量標準,以大學預科課程之後的高等程度考試為入學確認標準,希望從而脫離香港中等敎育制度對大學四年制的牽制。這一措施雖然遭到政府和部分敎育界反對,但實行之後證明十分成功。吸引到很多成績優秀的中五畢業生報讀[44]。
- 1987年:馬臨校長退休,高錕教授接任第三任校長。
- 1989年:大學教務會通過大學本科學程採用「彈性學分制」,允許中七入學的學生在3年內豁免修讀24學分,即只須讀99學分即可畢業。「彈性學分制」在1991年開始實施。[46]
- 1991年:開始實施「彈性學分制」。建築學系成立。醫學院下成立中大醫學院護理學系(2002年更名為「那打素護理學院」),為香港最早開設的大學本科護理學系[47]。 工程學院成立,成為中大第七所學術學院。
- 1992年:醫學院下成立藥劑學院(School of Pharmacy),是香港首個創辦藥劑學學士全日制課程的學院。[48]
- 1993年:工商管理學院下成立會計學院(School of Accountancy)。中大校友評議會成立。
- 1994年:中大絕大部份學系於1994年正式改行三年本科的學制。
- 1995年:香港國際互聯網交換中心於中文大學成立,成為全港互聯網訊息的核心。
- 1996年:高錕校長退休,李國章教授接任第四任校長。
- 1997年:利漢釗博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
- 1998年:全港首批內地本科生到中大就讀。工商管理學院下成立酒店管理學院(2002年正名為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理學院下成立中醫學院(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2013年轉為醫學院下)。
- 1999年:醫學院下成立公共衛生學院(2009年正名為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imary Care))。社會科學院下的新聞與傳播系升格為新聞與傳播學院學院(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 2000年:成立中醫中藥研究所。
- 2003年:鄭維健博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
- 2004年:金耀基校長退休,劉遵義教授接任第六任校長。
- 2005年:開設環球商業本科生課程。成立中大法律學部(2008年升格為法律學院)。學部於2006年始開辦法學本科及研究生課程。
- 2006年:隨著香港大學教育改行四年制,中大亦重新於2012年開辦四年制的大學課程,本科生人數將會在2012年急升。故此,中大在2006年起開始籌建五所新書院,以迎接在2012年新增的3,000多名本科生。
- 2008年:8月1日法律學部升格為法律學院,成為中大第八所學術學院。
- 2010年:沈祖堯教授接任第七任校長。
- 2012年:9月,開始四年制新本科課程。
- 2013年:康本國際學術園開幕。
- 2018年:1月1日,沈祖堯教授離任,段崇智教授成為第八任校長。
行政與架構
正如所有其他香港的大學,大學校監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後設校長一職。作為一所書院聯邦制的大學,一般人或會對中大的行政架構並不太清楚。大學目前擁有八所學院及九所成員書院,每一所學院或書院均由其院長帶領,前者負責編制各學位的學術課程,而後者則向學生提供膳宿及書院博雅教育輔導。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之初,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均保有相當的權力,如能夠各自安排不同的學系及學科內容。但到1976年,香港政府修改大學條例,將不同書院的權力收歸大學中央。現時的成員書院只專責非形式教育,如提供學生宿舍等。[59]中大近年推行全民書院制,除了研究院師生職員外(研究院獨立於中大書院制),所有教職員和學生都有所屬書院。
為了容納因本科課程在2012年恢復四年制而增加的3,000多名本科生,大學陸續宣布成立新書院。2006年,中大校董會通過接受合共2.7億元的捐款,以成立晨興及善衡兩間新書院,以應付恢復四年制的需要。新書院預計分別錄取300人和600人。[60] 2007年,中大校董會通過接受由葉克勇、伍宜孫慈善基金會及不記名捐款人分別捐出的1億元、1.7億元及1.5億元的捐款,以成立另外三間新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三間書院計劃分別錄取300人至最多1200人。[61][62]
至於學術學院(Faculty)方面,目前八所成員為: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及法律學院。學術學院下設有專業學院(School)、學系(Department)及相關部門。
學術學院 | 成立年份 | 專業學院、學系 |
---|---|---|
文學院 | 1963 | 人類學系、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英文系、藝術系、歷史系、日本研究學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音樂系、哲學系、翻譯系 |
理學院 | 1963 | 生命科學學院; 化學系、數學系、物理系、統計學系 |
社會科學院 | 1963 | 建築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經濟學系、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政治與行政學系、心理學系、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學系 |
工商管理學院 | 1974 | 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市場學系 |
醫學院 | 1981 | 生物醫學學院、中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藥劑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 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化學病理學系、腫瘤學系、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微生物學系、婦產科學系、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兒科學系、精神科學系、外科學系 |
教育學院 | 1988 | 課程與教學學系、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育心理學系、體育運動科學系 |
工程學院 | 1991 |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電子工程學系、信息工程學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
法律學院 | 2008 |
除了八所學術學院外,中大還設有一所研究院,提供多項修課式及研究式碩士及博士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為第一所在中國內地設立分校、參與中國聯招程序的香港專上學院。2010年2月6日,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研議在龍崗區建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63][64]。經內地教育部批准,現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簡稱「港中深」[65],於2014年開始招生[66],此校雖有「香港中文大學」之名,但一般市民通常視之為另一所獨立內地院校。
中大與中國科學院合辦有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並獨資擁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該研究院除負責進行科學研究外,亦開辦深圳EMBA課程,但該課程招生仍由沙田校園負責)。[67]
研究所
法國遠東學院
法國遠東學院(法語: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簡稱EFEO)是法國一所專門研究南亞、東南亞和東亞文明的國家機構,研究範圍涉及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考古學、藝術、文獻學等。法國遠東學院有兩項成果最引人注目。第一是對柬埔寨吳哥窟的研究和考察。而另一個是漢學方面的成果。許多著名的法國漢學家如沙畹、伯希和(法國敦煌學專家)、馬伯樂等都曾長期供職於該學院。該學院源於1898年為了研究西貢市(今胡志明市)一帶的風土文化,由當時的法屬印度支那總督杜梅下令創立的「法國印度支那古跡調查會」(或譯作「法國印度支那考古學調查會」),由法國金石銘文與文藝學院負責學術監督。1900年更名為法國遠東學院,並於1901年開始出版《法國遠東學院學刊》(Bulletin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該學院於1902年將總部設於河內,於1950年代因越法戰爭關係遷至巴黎。學院在12個亞洲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7個中心。法國遠東學院香港中心也即香港中文大學的法國遠東學院中心(法語: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Université chinoise de Hongkong)。[68] 該中心坐落於香港中文大學本部的中國文化研究所內。[69]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該中心為香港中文大學與星雲法師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合作,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致力於人間佛教相關學術研究、交流及推廣。[70]
學術泛論
教學和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以卓越的學術水平知名。大學現時以「中國研究」、「生物醫學」、「信息科學」、「經濟與金融」及「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為五大重點研究領域。[71]香港政府提出的18個重點研究項目,香港中文大學佔了7個。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各個高校中,具有最多港科院院士的機構, 其經常參與頂尖的科學研究,例如,中大是唯一參與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計劃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時空波動 — 引力波」的香港高校。[72]。中大的教授和學生的團隊學術競賽表現突出。例如,於「環球創新醫學工程設計大賽」,中大的教授和學生的團隊憑着內窺鏡手術機械人贏得金獎[73];由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生組成的團隊StreeTalk,在上海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SODA)中,憑「深度學習下的城市影像分析」項目,從212件作品中勝出,獲頒SODA種子獎。[74]
授課語言
中大是港英政府為成立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大學,香港法例《香港中文大學條例》亦表示中大的「主要授課語言為中文」[75]。雖然中大聲稱「自創校以來一直堅持中英雙語的教育方針」[76],但現時大部分學系皆只提供英語為主的核心科目,部份院系(如醫學院及法律學院)更只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77]。
圖書館
大學圖書館系統於1963年創校時成立,迄2015年中大實體藏書量約達2,650,044冊、電子書4,053,751冊;共約700萬冊。而期刊有8,853種,另加電子期刊132,996種。中大圖書館是香港各大學中其中一個最大的圖書館系統。[78]
大學圖書館目前共有七所成員。除大學總館外,有三所為學科圖書館:醫學、法律及建築學特別圖書館。而新亞、聯合及崇基亦各自擁有一所內藏跨學科讀物的分館。
此外,原屬美國領事館新聞處轄下之美國圖書館也歸於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美國研究圖書館(American Studies Library),該館系於1993年將大部份藏書遷移到香港中文大學港美中心,後交大學圖書館系統管理,其位於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二樓。館藏包括Professor James Meriwether 所贈之威廉福納特藏及美國研究特藏,為亞洲最完備之美國研究特藏。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分館名稱為:[79]
- 大學圖書館(1965年成立)
- 崇基學院牟路思怡圖書館(1951年成立)
- 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1949年成立)
- 聯合書院胡忠多媒體圖書館(1956年成立)(包括:美國研究圖書館(1993年成立))
- 李炳醫學圖書館(1980年成立)
- 建築學圖書館(1994年成立)
- 利國偉法律圖書館(2004年成立)
國際獎項得主
中大現為香港唯一擁有諾貝爾獎得主(專任)駐校任教的大學,也是唯一一所具有獲得菲爾茲獎、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等國際頂級獎項校友的香港高等學府;中大教授在其他領域也獲得其地位等同於諾貝爾獎的國際獎項。
諾貝爾獎得主有:
- 高錕(中大電子系創辦人、講座教授及前校長)
- 楊振寧(物理系講座教授)
- 詹姆斯·莫理斯(晨興書院院長)
- 羅伯特·蒙代爾(「歐元之父」、博文講座教授)[80]
- 作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英語: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縮寫IPCC)之重要成員劉雅章教授(中大1974年物理系校友)與其他成員包括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一起獲頒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81]
另外,還有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林語堂[82]、趙振開(北島)[83]以及獲提名諾貝爾醫學獎的李卓皓。[84]
其他重要獎項得主有:
- 菲爾茲獎(即數學諾貝爾獎)及沃爾夫數學獎得主丘成桐(中大校友,講座教授);
- 圖靈獎(即計算機科系的「諾貝爾獎」)得主姚期智(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 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即人文諾貝爾獎)得主余英時(中大新亞書院校友,前中大新亞書院校長兼前大學副校長)[85][86];
- 法國法蘭西學院漢學儒蓮獎(國際漢學最高榮譽)得主[87]饒宗頤(中大新亞書院早期教授,前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偉倫榮譽藝術講座教授、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休講座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顧問、崇基學院榮譽院務委員、新亞書院榮譽院務委員)、李克曼 (Pierre Ryckmans)(新亞書院校友)[88][89][90];
-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喻為諾貝爾獎預測指標)[91]、的里雅斯特獎(Ernesto Illy Trieste Science Prize)、[92]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93]得主盧煜明(中大醫學院講座教授);
- 勒諾多文學獎(法語:Prix Renaudot)、奇諾·德爾·杜卡世界獎 (法語: Prix mondial Cino Del Duca)得主李克曼 (Pierre Ryckmans,比利時著名漢學家,新亞書院校友)[94];
- 金花環獎(Golden Wreath Award)(國際詩歌界最權威獎項之一)、瑞典蟬獎(Cikada Prize)[95]得主北島(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 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電影)得主汪長智(六十年代中大崇基學院的校友);
- 保羅‧埃爾德斯數學大獎(Paul Erdős Award)得主岑嘉評講座教授(香港奧數之父,爲香港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96];
- 晨興數學獎(華人菲爾茲獎)、陳省身獎、新世界數學獎、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陳省身獎、代數表示論國際會議獎、博士論文金獎[97]得主魏軍城講座教授、雷樂銘教授(獲獎者還包括多位研究助理、博士學生、本科學生; 中大數學系為其中一個世界領先學系[98],獲取甚多國際數學獎項)。
在團體獎項方面,建築系的新型抗震夯土農宅項目曾獲得世界建築節年度建築大獎(「建築界奧斯卡」)得主的[99][100]。
年度獎項:
- 校方曾獲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英語:MIT Technology Review)年度突破性科學進展(2015)[101]。
- 全球頂尖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年度最受矚目研究文章」中,十項研究中,有兩項是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教授領導的研究。在這十篇當選的研究文章中,更只有這兩項研究是由亞洲學府的研究人員所領導。[102]
大中華地區獎項
香港羅德學人
羅德獎學金是根據施素‧羅德爵士(Sir Cecil John Rhodes)的遺願於1902年創立的獎學金,是一個世界級的獎學金,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美譽,得獎者被稱為「羅德學人」(Rhodes Scholars)。不少國際領導人和傑出學者都曾獲頒羅德獎學金,當中包括前美國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前澳洲總理霍克(Bob Hawke),以及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彭思教授(Andrew Michael Spence)等。
羅德獎學金於1986年引入香港後,每年在港挑選一名大學畢業生為獎學金得主,獲得者將可前往牛津大學深造,羅德學人的評定標準則除了優秀的學術表現之外,還包括個人特質、領導能力、仁愛理念、勇敢精神、和體能運動。遴選過程非常嚴謹,申請者必須經過多次的個人面試及集體討論,並與遴選委員會成員共晉晚膳,應對交流,且必須獲牛津大學錄取。[112]
由1986年2016年,中大共有14名學生榮膺羅德學人,數目是香港院校之冠。[113] 歷屆中大的羅德獎學金得獎者包括:
- 1987年,黃淑慈(英文系)[114]
- 1992年,梁偉絲(英文系)[115]
- 1994年,王鳴峰(工商管理系)[116]
- 1996年,王澤基(電子工程系)[117]
- 1998年,李珮珊(電子工程系)[114]
- 1999年,許達仁(英文系)[114]
- 2000年,黎穎瑜(社會學系)[118]
- 2002年,駱敏賢(中國語文及文學系)[119]
- 2004年,馮思宇(翻譯系)[114]
- 2005年,陳曉彤(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120]
- 2007年,張天羽(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121]
- 2008年,吳紹倫(心理系)[122]
- 2010年,鄭華哲(醫學院)[123]
- 2016年,戴漪晨(分子生物技術學系)[113]
大學評估
學術界評估
- 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學術評審報告」(RAE):與僅計算英文發表的期刊數量和靠問卷調查所獲的主觀成分偏重的商業、報刊QS、THS、USNews排名不同;也與注重理工科科研成果的上海交大的排名不同,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學術評審報告該評審報告全面審核大學的所有學系,包括生物科學的研究成果,也包括社會科學範圍內的建築、創意、人文和美術,乃至工程、商業和教育等專業學科的各種語言發表的成果。[124]
院校 | 香港政府評核各大學國際領先研究的數量 |
---|---|
香港中文大學 | 198個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
香港科技大學 | 191個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
香港大學 | 187個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
(備註:來源見附註;統計可得以上數據)
- 依據RAE香港特別熱門科目學術評審:
1.1 醫學科目學術評審:
院校 | 教員數目 | 最高四星級研究成果數目(備註) |
---|---|---|
香港中文大學 | 245教員 | 10個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醫學)(沒有牙醫)) |
香港大學 | 331教員 | 13個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醫學與牙醫的總數) |
1.2 法律科目評估:
香港政府的評審報告指出:港大屬最熱門的科目「法律」的研究水平被成立僅約10年的中大法律學院大幅超越。[125]
院校 | 2006 | 2014 |
---|---|---|
香港中文大學 | 100%達「國際水準」 | 64%國際領先、卓越水準;0%劣等(U級) |
香港大學 | 86.48%達「國際水準」 | 46%國際領先、卓越水準;3%劣等(U級) |
- 路透社(學術創新)排名:香港中文大學於香港排名第一。
院校 | 2016[126][127] | 2017[128] |
---|---|---|
香港中文大學 | 1 (亞洲排名第21位) | 1 |
香港大學 | 3 (亞洲排名第56位) | 2 |
香港科技大學 | 2 (亞洲排名第30位) | 3 |
香港理工大學 | 4 (亞洲排名第66位) | 4 |
院校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
清華大學 | 1 | 1 | 1 | 1 | 1 | 1 |
北京大學 | 7 | 5 | 5 | 4 | 4 | 2 |
國立臺灣大學 | 2 | 2 | 3 | 3 | 7 | 9 |
香港中文大學 | 5 | 6 | 7 | 5 | 5(是年並列) | 4 |
國立清華大學 | 3 | 3 | 2 | 2 | 3 | 3 |
香港大學 | 6 | 4 | 6 | 6 | 5(是年並列) | 6 |
- ARWU上海學術排名:
院校 | 排名第1的年度次數 |
---|---|
香港中文大學 | 9年(連續於2007 - 2015) |
香港大學 | 8年 |
香港科技大學 | 3年 |
[137][138][139][140][141][142][143]
- 《香港專業教育網》於2000年所作的調查,中大擁有最多學科專業獲評為「最佳」[146]。
羅德獎學金得主數目
羅德獎學金被譽為本科學生的諾貝爾獎,反映學生質素。[147]中大學生榮膺羅德學人數目為全港大專院校之冠[14]
院校 | 羅德獎學金得主數目 |
---|---|
香港中文大學 | 14名學生(最高)[14] |
香港大學 | (參見上列引用) |
中大對排名的立場
不像其他香港的大學,中大取向類似日本的大學沒有刻意管理學校以追隨這些非學術私企商業QS、THS、USNews等排名, 此也導致這些報刊排名將中大排得偏低(日本的大學排名也奇低[148],即使學術水平非常高(日本是世界第八大諾貝爾出產國))。中大這種『清高』理念也受到相當的非議,因為反而是這類非學術兼帶商業性的排名在普羅大眾的報刊發表,而影響巨大[149][150][151][152][153],但中大前任校長劉遵義和沈祖堯仍指:
“ | 每一個大學應該有自己的定位,然後發揮它的作用,而不是單去追求排名。[154][155] | ” |
與香港大學的競爭
本科能進入哪間大學是重要指標。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和大陸中學學生最難被取錄進入本科的香港的兩間大學(中大、港大)之一。
在70-80年代沒有香港科技大學前,能依循六年制中學通過H-Level考入四年制的港中大和依循七年制中學通過A-Level考入三年制的港大的本科學生總數只有1 - 2%[156] ;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 |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是至1991年為止,香港僅有的兩間大學。當年中學生約17萬,而能進入兩間大學的僅僅為大約1% - 2%;競爭異常激烈,大學生素質也非常優秀。即在1991年前,一般只有各中學的狀元才能在香港讀到大學」。 | ” |
中大和港大因此一直被認為是香港最頂尖的大學,地位等同於中國大陸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台灣的國立台灣大學(參見主欄目大學競爭)[157]。
中大和港大一直是在香港互相競爭的大學。[158]前校長李國章更將和港大的競爭白熱化;明言香港人熱衷的香港大學在國際學術界上「聞所未聞」(國際學者的聲譽排名中香港唯一入榜的是香港中文大學[159]);並指出香港政府應該重點栽培學術性的香港中文大學成為唯一的精英大學。[160]。
中大、港大經常如英國兩大高校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般舉辦學術和體育的「兩大對抗賽」,包括香港兩大校長盃足球賽[161]、香港兩大划艇賽[162]、辯論比賽[163]。
於2003年非典爆發最嚴重的是威爾士親王醫院 - 中大的教學醫院,故醫護團隊中,中大校友處於抗疫最前線。最著名的犧牲的醫生是中大校友謝婉雯醫生。中大團隊首先破解非典的致病機理。[164]之後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港大校長徐立之帶領香港大學醫學院團隊再發現非典型肺炎SARS(沙士)冠狀病毒;同時香港中文大學的鍾尚志院長、沈祖堯教授團隊則成功找出非典爆發源頭。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為香港第一等級大學,學生代表香港幾乎所有領域的精英。媒體常見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哪間比較好的討論[165]。一般來說,香港中文大學偏重學術研究,多名教授曾獲國際頂級嘉獎,也盛產最多羅德獎學金的本科學生;而依據香港大學自己做的問卷調查香港民意主觀感受和商業QS等排名則以香港大學最高。
在2017年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共有六位狀元。其中五位選擇入讀香港大學的醫學院;而「超級狀元」(也即香港會考第一名)選擇讀香港中文大學的醫學院(研究醫學)。
地區認受性
- 於評核實際工作表現的「本港僱主最願意聘用的大學畢業生」的2016年調查中,港中文名列香港第一[166]。
- 由法國學者(University of Franche-Comté、Paul Sabatier University)調查國際聲譽的排名(WPRWU)中,唯一上榜的香港的大學是香港中文大學[171]。
- 由香港大學自己進行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結果,2004-2016年期間,香港中文大學在「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中名列第二。惟此調查由於「自己評論自己」且屬於完全主觀的調查而被質疑:「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在某些學科上在學術界中的口碑優於香港大學,但在「最佳大學排名榜」中兩大卻落後於港大,真叫人匪夷所思!香港專業教育網和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主持人皆有欠中立性,鍾庭耀為港大民意研究中心主任,亦即是港大教員之一,而港大在這個排名中每次都名列第一,一個港大教員對自己的「上司」作評核,中立性絕對成疑。」[172]。原嶺南大學副校長及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饒美蛟撰文指出[173]:前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用了「妖言惑眾」四字斥責時美真與鍾庭耀二人多年來採用的民調與大學排名方法。
- 收取「神童」上,中大幾乎囊括歷代香港的理科神童 [15],包括:
-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的數目(譽為「本科諾貝爾獎」;反映出教育出的學生優秀程度)為香港各大學之冠。[14]。
- 收錄「考試尖子」數目上,經常性地港大第一;個別年份中大第一[175]。
- 頂尖科目普遍收生成績中大略高於港大。
特色景點
校園生活
模板參量錯誤!(代碼36)
|
起居設施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各個大學中佔地最大的大學(亦是香港面積第三大的單一地段,僅次於愉景灣的649公頃及香港國際機場的1255公頃),範圍橫跨沙田區及大埔區(39區部分屬於大埔區),且至今仍然是唯一具有專屬港鐵站直達的大學。(香港大學站尚非「專屬」地鐵站;其還為香港大學附近地區提供交通網絡。)
- 體育設施
香港中文大學有各類運動設施[176]供教職員及學生使用(亦是全港唯一擁有兩個田徑場的大學),包括大學體育中心、夏鼎基運動場、嶺南運動場、水上活動中心、書院體育館、籃球練習場身室、壁球室、康樂室、網球場、游泳池、籃球/排球兩用場、射箭練習場。其中,夏鼎基運動場是每年4月舉行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體育科實習考試指定試場。
- 邵逸夫堂
邵逸夫堂為一個可以容納1,438人的演奏廳,可供音樂、戲劇、舞蹈等演出以及電影、講座、典禮、集會和考試等活動使用。駐有專業及具經驗的前、後台工作人員。歡迎校內及校外人士租用舉辦文化活動。[177]
- 大學保健處
位於大學校園中央的保健路的「大學保健處」,提供一系列醫療服務,包括門診、身體檢查、專科、護理、配藥、化驗、物理治療和牙科服務。
- 飯堂
香港中文大學有多個學生飯堂和職員飯堂遍佈校內,共30餘間。
- 學生飯堂
- 范克廉樓學生膳堂
- 范克廉樓咖啡閣
- 范克廉樓快餐店
- 蘭園
- 李卓敏基本醫學大樓小食店
- 女工合作社小食店
- 崇基學院眾志堂學生飯堂
- 新亞書院學生餐廳(在樂群館梁雄姬樓)
- 逸夫書院學生飯堂(在國楙樓低座)
- 逸夫小廚
- 聯合書院學生膳堂(在張祝珊師生康樂大樓)
- 聯合書院思源館
- 善衡書院餐廳及咖啡閣(在何善衡館)
- 晨興書院宴會廳
- 晨興書院咖啡閣
- 伍宜孫書院學生飯堂
- 和聲書院學生飯堂
- 敬文書院學生飯堂
- 李慧珍樓咖啡室
- The Stage
- Cafe 12
- Cafe 330
- 職員飯堂(部分餐廳非職員也可以光顧)
- 新亞書院雲起軒職員飯堂(只限已申請此飯堂會籍的教職員及新亞書院校友,以及其陪同人士)
- 崇基學院紫荊閣職員飯堂(已於2017年9月起易手並重新開業,所有人士均可入座)
- 聯合書院聚賢軒職員飯堂(只接受學生以團體預訂方式入座,教職員不在此限)
- 逸夫書院涵碧軒職員飯堂(只限教職員預訂入座)
- 范克廉樓教職員餐廳(又名中菜館,所有人士均可入座)
- 大學賓館教職員餐廳(已停業,改建為伍宜孫書院健身室如日坊)
- 伍宜孫書院教職員餐廳(只限教職員預訂入座)
- 蘭苑(位處崇基學院,所有人士均可入座)
- 威爾斯親王醫院職員餐廳
- 范克廉樓見龍閣(大學宴客專用)
- 學生宿舍
中文大學逾半學生可獲安排宿位。9所成員書院(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逸夫書院、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共有30幢宿舍,連同醫學院所提供的宿位和6幢研究生宿舍,提供了逾8,400個宿位。學生事務處來港生組轄下的國際生舍堂(前身為教職員宿舍五六苑,以及職工宿舍;前者採用高級公務員宿舍標準興建)於2005年啟用,可容納420名本地、非本地及交換生。晨興書院、善衡書院及敬文書院為三所進行「全宿共膳」政策的書院。
- 教職員宿舍
在崇基學院1956年遷入後,已有為教職員先後建造六幢宿舍。而在1970年代校園整體建成時,由於交通不便,加上有不少教職員來自外地(尤其是台灣、美國),校方當時就興建了合共十幢教職員宿舍(1970至1978年入伙,一至六苑按教職員所屬書院分配:第一苑及沒有興建的第二苑屬崇基學院,第三及第四苑屬聯合書院,第五及六苑屬新亞書院),全部以高級公務員宿舍標準興建。而在1981至1995年間,校方另建了九幢教職員宿舍,使大學曾一共有25幢教職員宿舍。然而,教資會後來推展新教職員薪津福利政策,以現金津貼永久取代部分宿舍,第一苑、第五至九苑及科學園路校門宿舍因而被分別改建,使目前教職員宿舍只餘19幢。
- 賓館
大學賓館現設於昆棟樓,兼作研究生宿舍;而原先的大學賓館,已重建成伍宜孫書院(一座保留,易名如日坊;二座拆卸重建成書院東翼)。
- 購物
大學書店為位於康本國際學術園的大學書店(由商務印書館營運);另有「女工同心合作社」(小食檔,由女工與中大基層關注組合營)、百佳超級市場及一所理髮店。校方另於富爾敦樓設「紀念品銷售處」。
- 銀行
香港中文大學本部富爾敦樓一樓設有恆生銀行分行,崇基學院龐萬倫學生活動中心設有東亞銀行分行,新亞書院樂群館梁雄姬樓地下設有東亞銀行的自動櫃員機。另外大學站內分別有渣打銀行、匯豐銀行及中國銀行之自動櫃員機提供。
校內交通
香港中文大學校內有穿梭校巴和穿梭小型校巴,由交通處管理。教學日除設有穿梭校巴,亦有轉堂校巴行駛,共有十條路線(部分車輛由交通組派出,其他由陽光巴士及強記旅運承辦;以往外判部分車隊全由強記旅運承辦)。穿梭小型校巴(分南北行,北行往第十苑,南行往大學站;此服務由2017/18學年起,由陽光巴士改為強記旅運營辦)一律收費港幣$5,被中大學生稱為「富貴巴」。
中大校內主要的穿梭校巴站包括:大學站、康本園、大學體育中心/善衡書院、邵逸夫堂/科學館、馮景禧樓、大學行政樓、聯合書院、新亞書院、逸夫書院、敬文書院、39區。
以往,曾有來往大學站和香港教育學院的校巴行駛,中文大學英文研究與教育(中大和教院合辦)的主修生可以免費乘搭,唯此安排已於2008年連同課程取消,目前只供教育大學學生(教大開放日時可供公眾乘搭)使用。
在2007年9月,校方曾推出新收費政策,不論是否教學日,均向非持有學生證或職員證之人士收取$3車費,此政策包括向在中大校園工作的外判員工收費,引起爭議,學生會發動「巴·不得」運動。其後發現校方並無權於校巴收費,校方已於同年10月取消新收費政策。
目前,雖然校方已在校巴及車站註明「只准中文大學學生及教職員乘搭校巴」及「交通組人員有權檢查是否持證」,但普通人仍可照舊乘搭校巴,不受阻撓。
常規穿梭校巴 校職員及學生專車,只在星期一至六服務(公眾假期除外) | ||
---|---|---|
1A | 本部線 | 大學站 → 大學體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大學站 |
1B | 大學站 → 賽馬會研究生宿舍 → 大學體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賽馬會研究生宿舍 → 大學站 | |
2 | 新聯線 | 大學站廣場 → 大學體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馮景禧樓 → 聯合書院 → 新亞書院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大學站 |
3 | 逸夫線 | 康本國際學術園 → 大學體育中心 → 科學館 → 馮景禧樓 → 三、四苑 → 逸夫書院 → 敬文書院 → 十五苑 → 聯合苑 → 和聲書院 → 逸夫書院 → 三、四苑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大學站 |
4 | 環迴線 | 康本國際學術園 → 環迴東路 → 敬文書院 → 39區 → 敬文書院 → 十五苑 → 聯合苑 → 和聲書院 → 逸夫書院 → 三、四苑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大學站 |
8 | 西部線 | 39區 → 敬文書院 → 聯合苑 → 和聲書院 → 逸夫書院 → 三、四苑 → 大學行政樓 → 科學館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三、四苑 → 逸夫書院 → 39區 → 敬文書院 → 環迴東路 → 大學站 |
N | 晚間線 | 大學站 → 賽馬會研究生宿舍* → 大學體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三、四苑 → 逸夫書院 → 39區 → 敬文書院 → 十五苑 → 聯合苑 → 和聲書院 → 逸夫書院 → 三、四苑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賽馬會研究生宿舍* → 大學站 |
轉堂校巴 校職員及學生專車,只在教學日服務 | ||
5 | 上行線 | 崇基學院教學樓 → 大學體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馮景禧樓 → 聯合書院 → 新亞書院 → 三、四苑 → 逸夫書院 → 敬文書院* |
6A | 下行線 | 敬文書院 → 聯合苑 → 和聲書院 → 三、四苑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大學站廣場 → 崇基學院教學樓 |
6B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大學站廣場 → 崇基學院教學樓 | |
7 | 逸夫書院 → 三、四苑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大學站廣場 → 崇基學院教學樓 | |
穿梭校巴 校職員及學生專車,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服務 | ||
H | 假日線 | 大學站 → 大學體育中心 → 邵逸夫堂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三、四苑 → 逸夫書院 → 39區* → 敬文書院 → 十苑 → 十五苑 → 聯合苑 → 和聲書院 → 逸夫書院 → 三、四苑 → 新亞書院 → 聯合書院 → 大學行政樓 → 善衡書院 → 大學站 |
收費穿梭小巴 開放予公眾人士乘搭,只在星期一至六服務(公眾假日除外) | ||
穿梭小巴 (票價:$5) |
上行:大學站 → 王福元樓 → 崇基教職員宿舍 → 教研樓一座 → 大學保健處* → 大學圖書館 → 馮景禧樓 → 三、四苑 → 和聲書院 → 聯合苑 → 十五苑 → 十苑/十一苑 下行:十苑/十一苑 → 十五苑 → 陳震夏宿舍 → 三、四苑 → 大學行政樓 → 大學保健處* → 何善衡工程學大樓 → 教研樓一座 → 崇基教職員宿舍 → 何添樓 → 康本園 → 大學站 |
註:黑底白字代表只有部分班次途經該站。
大學管治架構
職稱(中文) | 職稱(英文) | 人物 |
---|---|---|
監督 | Chancellor | 1997前:時任英屬香港總督 1997後: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
校董會主席 | Chairman of the Council | 梁乃鵬博士 |
校董會副主席 | Vice-Chairman of the Council | 利乾先生 |
校長 | Vice-Chancellor / President | 段崇智教授 |
常務副校長 | Provost | 華雲生教授 |
副校長(對外事務及大學拓展)
|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External Affairs and Institutional Advancement)
|
霍泰輝教授
|
副校長(學生及校友事務)
|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Student and Alumni Affairs)
|
吳基培教授
|
副校長(研究) |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Research) | 張妙清教授 |
副校長(教育) | Pro-Vice-Chancellor / Vice-President (Education) | 潘偉賢教授 |
副校長(行政) | Vice-President (Administration) | 吳樹培先生 |
合併各書院前至1977年中大改制時的中大各書院歷任校長
- 崇基學院
- 第1任(1951-1954):李應林教授
- 第2任(1955-1960):凌道揚教授
- 第3任(1960-1975):容啟東教授
- 第4任(1975-1976):Prof. Robert N. RAYNE
- 第5任(1976-1977):譚尚渭教授
- 新亞書院
- 第1任(1949-1965):錢穆教授
- 第2任(1965-1969):吳俊升教授 (原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教育部次長)
- 第3任(1969-1970):沈亦珍教授
- 第4任(1970-1973):梅貽寶教授 (原燕京大學代校長)
- 第5任(1973-1975):余英時教授
- 第6任(1975-1977):全漢昇教授
- 聯合書院
合併各書院後的中大歷任校長
- 第1任(1963-1978):李卓敏教授,經濟學家。
- 第2任(1978-1987):馬臨教授,生物化學家。
- 第3任(1987-1996):高錕教授,光通訊工程學專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 第4任(1996-2002):李國章教授,醫學家(著名外科學系講座教授、曾任中大醫學院院長)。
- 第5任(2002-2004):金耀基教授,社會學家。
- 第6任(2004-2010):劉遵義教授,經濟學家。
- 第7任(2010-2017):沈祖堯教授,醫學家。
- 第8任(2018-):段崇智教授,生物醫學專家。
校友
- 校友組織:[178]
-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
-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友會
-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友會
-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友會
- 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校友會
-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畢業生會
-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校友會
- 香港中文大學兼讀學士學位課程校友會
學生會
由於中文大學成立時,3間成員書院都有各自的學生會,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至1970年代才正式成立。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均是中大學生會的當然會員。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包括「幹事會」、「學生報」、「校園電台」等組織,而傳媒報道的「中大學生會」通常是指「幹事會」。以上組織皆由「代表會」負責監督,但其組成方式與前三者不同,前三者由中大學生投票選出(選舉由代表會舉辦),代表會則由按書院直選的民選代表和每所書院學生會會長及代表會主席擔任的當然代表組成。2017年,中大學生會成立「司法委員會」,司法委員由司法委員推薦小組遴選、代表會提名、學生會會長委任。
中大學生會自成立以來,經常就學校政策對校方和政府表達意見,如「反四改三運動」、「殺系事件」、「哭中大事件」及「保樹立人」等,也曾聲援1989年在北京的學生運動,創立中國民運基金。
社會關係
持續及專業進修
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於1965年成立,在1994年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並於2006年起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CUSCS。學院秉承服務社會提供優質持續專業教育的使命,配合著香港發展步伐及不同行業人士的進修需求,課程日趨多元化,2005至06年開設的課程約2000項,學生人數逾40,000人。
香港中文大學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在新亞書院(New Asia College)及美國雅禮協會(Yale-China Association)的支持下創辦於1963年。一直負責大學本科生及國際生的普通話及廣東話課程。2005年起陸續通過大學擴展教育課程局(UEXB)申請各種證書及文憑課程,公開讓香港巿民修讀,也是本港所有大學中,唯一提供普通話/粵語證書課程中最大的大學教學單位。居港中外人士及來自七十多國的漢語研修生修讀本所學分課程、證書課程和暑期密集課程人數每年超過2000人。
香港國際互聯網交換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國際互聯網交換中心的營運者。香港互聯網的中樞位於國際互聯網交換中心所在的碧秋樓。[179]
創新科技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是大學與業界溝通的橋樑,中心鼓勵雙方作多方面交流,並促成合作,使得大學研究成果用諸於社會。
為促進與業界的溝通,創新科技中心經常統籌大學各研究隊伍在本地以至區域性的科技展覽中參與展出,藉以提供社會與研究隊伍之間的直接溝通平台。2008年,創新科技中心更把大學科研成果接觸面伸展至國際海外的展覽當中,如在意大利舉行的R2B 2008國際展覽會,就是一次與世界各地科研機構及業界接觸交流的好機會。
中大50年校慶
中文大學慶祝50周年金禧校慶,以「中大五十.關懷」為主題舉辦連串活動,活動強調校友及師生參與,以及鼓勵「中大人」明年參與50小時社會服務。校長沈祖堯明言,活動旨在讓師生及校友聚首,不搞像港大百周年校慶典禮般邀請國家領導人出席,高官亦僅限中大校監。
中大民運
香港中文大學一直是香港學運的中心。
2014年,針對全國人大常委會為香港行政長官選舉設定了提名委員會及高門鑑的框架後,香港專上學生聯會聯同本港廿五間大專院校認為常委會的決定屬於篩選,而非真正的民主選舉,因此於2014年9月22日開始,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百萬大道及烽火台,展開學生罷課作為不合作運動的第一波,並成為雨傘革命的導火線。[180]
電影中的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廣闊,景色優美。任教中大的詩人余光中在《春來半島》一文中寫到:
“ | 春天鮮花盛放,中大草坡上杜鵑 一片迷霞錯錦,看得人心都亂了」;他研究室窗下的宮粉羊蹄甲,「雨中清鮮,霧中飄逸,日下則暖熟蒸騰,不可逼視,整個四月都令我蠢蠢不安。 | ” |
中大及對面的雍雅山房因此是香港電影中粵語片和國語片經常性的取景場地。國語片例如曼波女郎(取景於崇基學院),改編自小說的邵氏電影《小樓殘夢》[182]。電視劇例如幻海奇情。現代香港電影取景於中大的包括近期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英語:The Midnight After)[183]。
中大的校友在電影界舉足輕重,包括:鍾景輝(香港戲劇協會會長)、許冠文(香港演藝人協會主席)、劉天賜(無線電視其中的一位主要製作人、編劇、導演)、王晶(無線電視其中的一位主要編劇以及商業化電影的代表性導演)、唯美派導演、攝影何藩、編劇李敏、新晉導演黃修平以及助荷里活片商拍攝多部國際巨片(如《蘇絲黃的世界》,《奪寶奇兵》,《鐵金剛》(007),《職業特工隊III》)的香港沙龍電影有限公司的電影界翹楚汪長智[184]等。
公共交通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About CUHK - Mission & Vision, Motto & Emblem. CUHK. [2014-07-17].
- ^ 2.0 2.1 概覽及統計資料2008 (PDF). 香港中文大學. [2009-07-02] (中文(香港)).[失效連結]
- ^ 3.0 3.1 3.2 3.3 3.4 3.5 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概覽及資訊統計2016. Iso.cuhk.edu.hk. [2016-06-30].
- ^ 香港中文大學網頁——大事紀要. 香港中文大學. [2013-11-22].
- ^ 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
- ^ 6.0 6.1 廢墟中大:中大認同的(後)殖民解讀[原載《中大四十年》].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4-01-15].
- ^ 7.0 7.1 李敏剛. 李敏剛:中大前世,香港今生-讀周愛靈《花果飄零:冷戰時期殖民地的新亞書院》.
- ^ 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憶錄》,廣角鏡出版社發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
- ^ 《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
- ^ CAP 1109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rdinance. CAP 1109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rdinance. Department of Justice, HKSAR. [21 April 2014].
- ^ 內地生常見問題.
8)主修科多以英文授課。
- ^ 香港中文大學網頁——中大光彩紀事. 香港中文大學. [2013-11-22].
- ^ Distinguished Faculty Members(著名的教職員). [2013-12-01].
- ^ 14.0 14.1 14.2 14.3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當選2016年度羅德學人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Cpr.cuhk.edu.hk.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15.0 15.1 周荻恩. 【神童今昔】細數香港歷代神童 七歲數學天才做肉類切割員. 香港01. 2017-01-13 [2017-09-05].
- ^ 何敬淘. JUPAS 改選 一稿睇清八大收生分數最高最低科目. 香港01. 2017-05-21 [2017-09-05].
-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Homepage.ntu.edu.tw.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CUHK's Coat of Arms香港中文大學紋章. Iso.cuhk.edu.hk. 2013-10-04 [2017-05-23].
- ^ Alumni Matters Issue. Cloud.itsc.cuhk.edu.hk.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名大學不中立 | 蘋果日報 | 果籽 | 名采 | 20100608. Hk.apple.nextmedia.com.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五十年鉤沉 – 中大五十年. Cuhk50.org (2015-07-26).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博文約禮——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 科學公園. Ikexue.org (2015-11-24).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中大簡介
- ^ 獨特的書院制度
- ^ 中大資訊處:概覽及統計資料
- ^ 尋找基督教大學精神──由崇基禮堂十三校徽說起. Christiantimes.org.hk (2016-01-30).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文兆堅(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香港之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文兆堅. [2013-11-23].
- ^ 吳梓明:〈五十年來崇基學院的基督教教育〉,CSRCS Occasional Paper, no. 4(Feb 2001),頁1
- ^ 邁進中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三十年, 1963-1993,頁7-8
- ^ About – 崇基學院校牧室 Chung Chi College Chaplaincy. Cco.cuhk.edu.hk (2017-05-14).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沙田廟宇丨香港旅遊景點丨沙田觀光景點丨假日好去處丨香港沙田凱悅酒店. Hongkong.shatin.hyatt.com.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我們的書院 - 崇基學院簡介. 崇基學院. [2013-11-23].
- ^ 梁文道. 开卷八分钟:消逝的燕京,大学的灵魂. 鳳凰網讀書. 2012年5月21日.
- ^ 人民政協報. 哈佛燕京學社建立標誌燕京大學躋身世界一流. 華夏經緯網. 2013年9月6日.
對於燕京大學「教會大學之首」、「世界一流大學」的地位都作出了肯定......其一,是因為燕大在國民政府教育部所舉行的考試中的表現:1928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行14個私立大學的特別考試,兩個燕大的學生得了最高分,而學校一、二年級水準和不及格人數與其他大學相比較,燕大也處於最好的水準。其二,是因為在同一年,美國加州大學對亞洲高等院校的學術水準進行調查,結果燕大被列為全亞洲最好的兩所基督教大學之一,並認定燕大的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美國的研究生院攻讀學位。
- ^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早期教師. 新亞書院. [2014-04-28].
- ^ 邁進中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三十年, 1963-1993,頁7-8
- ^ Final Report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paratory Committee. Enclosure 1 of the Government Records Service file. doi:HKRS163-9-240 請檢查
|doi=
值 (幫助). - ^ 小魚@頽設作業. 崇基史地誌略補遺. [2017-11-01].
- ^ 創校時,校董會決定這個稱呼。見〈聞問切〉專欄,《明報》,香港:明報報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27日
- ^ 專訪沈祖堯校長. CUHK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Office. [2014-01-15].
- ^ 大公報(2003-09-20):邁向國際一流中文大學40年金耀基:大學精神比撥款重要. Crycu.blogspot.com. [2017-05-23].
- ^ 教育學院簡史
- ^ 書院簡史
- ^ 44.0 44.1 中大十大事件選舉結果. [2013-11-23].
- ^ 教育學院簡史
- ^ 為甚麼學分制? 中大學生報, 2011-07-28
- ^ 那打素護理學院簡介
- ^ 藥劑學學士課程簡介
- ^ 香港中文大學宣佈停課.
- ^ 中文大學成功找出SARS病毒源頭. 香港中文大學.
- ^ 我們的書院:晨興書院
- ^ 我們的書院:善衡書院
- ^ 我們的書院:敬文書院
- ^ 54.0 54.1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決定成立兩所新書院-敬文書院及伍宜孫書院
- ^ 我們的書院:伍宜孫書院
- ^ 我們的書院:和聲書院
- ^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決定成立和聲書院
- ^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升格為學院 中大新聞稿, 2010-01-15
- ^ 香港中文大學條例(1109章).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17-03-18].
- ^ 中大校董會宣佈成立善衡和晨興書院. 香港中文大學. [10/01-2014].
- ^ 中大校董會宣佈成立敬文和伍宜孫書院. [10/01-2014].
- ^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決定成立和聲書院. [10/01-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5).
- ^ 中大與中國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研議建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
- ^ 用十年為深圳辦世界一流名校南方都市報
- ^ [1] 学校官网简介:认识中大 (深圳)]. [10/01-2014].
- ^ 教育部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开信息). [10/01-2014].
- ^ University Extension in Shenzhen. Szdo.cuhk.edu.hk. [2017-05-23].
- ^ http://www.efeo.fr/base.php?code=31
- ^ http://www5.cuhk.edu.hk/ics/index.php/zh/ics-efeo-centre-c
- ^ http://www.cuhk.edu.hk/arts/cshb/
- ^ 五大重點研究領域小冊子. 香港中文大學. [2013-11-23].
- ^ http://www.cpr.cuhk.edu.hk/emotion/2016/3/indexe.html#a2
- ^ 開發內窺鏡機械人減刺穿風險 中大團隊奪金 - 東網即時. Hk.on.cc.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jMIT˛Őś¤šÜSODAşŘ¤lźú - ť´ä¤ĺś×łř. Paper.wenweipo.com (2017-01-09).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香港法例第1109章《香港中文大學條例》弁言(e)節
- ^ 香港中文大學的使命及願景
- ^ 香港中文大學雙語政策委員會,《雙語政策委員會報告書》,2007年7月10日更新。
- ^ (中文) 概覽及統計資料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Lib.cuhk.edu.hk.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中大圖書館手冊 (PDF).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10/01-2014].
-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羅之父」蒙代爾出任中大博文講座教授今天於中大開講分析金融危機.
- ^ https://www.cpr.cuhk.edu.hk/sc/press_detail.php?id=1660
- ^ Nomination List.
- ^ 北岛多次进入诺文学奖终审名单有时仅差一票惜败.
- ^ https://www.weiming.info/zhuti/Biology/31577217/
- ^ News fro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普林斯頓大學. [2014-04-25].
- ^ 人文诺贝尔奖得主余英时.
- ^ JAO Tsung-I,Offic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Lettres.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France. [2014-07-10].
- ^ http://www.cpr.cuhk.edu.hk/emotion/2015/18/indexe.html#a1
- ^ Président du département de chinois de l’Université chinoise de Hong Kong.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France. [2014-07-10].
- ^ http://www.cpr.cuhk.edu.hk/cutv/detail/637
- ^ The 2016 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s | Clarivate Analytics. Stateofinnovation.com.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中大盧煜明教授榮獲世界科學院頒發「的里雅斯特獎」 表揚其對人類健康的貢獻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Cpr.cuhk.edu.hk (2012-09-26).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中大盧煜明教授奪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Cpr.cuhk.edu.hk.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中國文化的傳承與開拓: 香港中文大學四十周年校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 Google 圖書. Books.google.com.hk. [2017-05-23].
- ^ 北島獲金花環獎和蟬獎 | 明報月刊. Mingpaomonthly.com. [2017-05-23].
- ^ 港奧數之父岑嘉評冀精英離「譜」發展 - 星島日報. Std.stheadline.com. 2017-03-06 [2017-05-23].
- ^ 中大三學者獲國際數學獎 大公報, 2016-08-26
- ^ 中大數學系年輕精英囊括多個國際知名數學獎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Cpr.cuhk.edu.hk. [2017-05-23].
- ^ 中大奪世界建築節年度建築大獎 中大新聞稿, 2017-11-27
-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1128/00176_070.html
- ^ Liquid Biopsy - MIT Technology Review. Technologyreview.com (2015-02-18). Retrieved on 2017-05-23.
- ^ http://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id=2685
- ^ Press Releas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3-05-16 [2015-05-23].
- ^ Press Releas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2-03-29 [2015-05-23].
- ^ Press Releas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07-05-2015 [2015-05-23].
-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特首祝賀盧煜明教授獲科學大獎. News.gov.hk. 2016-09-19 [2017-05-23].
- ^ 最新回應. 中大盧煜明獲首屆未來科學大獎 - 星島日報. Std.stheadline.com. 2016-09-20 [2017-05-23].
- ^ 謝佳珍. 表彰貢獻 總統贈勳余光中白先勇. 中央通訊社. 2015-12-17 [2015-12-22] (中文).
- ^ 中華民國104年11月12日總統令.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5-11-12 [2015-12-22] (中文).
- ^ 余光中教授
- ^ 中大博文講座教授白先勇教授親臨主講《紅樓夢》
- ^ 中大45周年校慶講座「下一站牛津:羅德學人在中大」成功舉行
- ^ 113.0 113.1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當選2016年度羅德學人
- ^ 114.0 114.1 114.2 114.3 聯合書院的羅德學人
- ^ 牛城雨絲下的羅德學人.
- ^ 資深大狀王鳴峰遊刃庭內庭外
- ^ 經濟初哥變博士 勤思考拼搏致富
- ^ 黎穎瑜接任勞福局政助 東方日報, 2013-10-26
- ^ 中大女生獲羅德獎
- ^ 中大女生獲羅德獎學金讀牛津碩士 星島日報, 2005-05-21
- ^ 中大工管女生當選二零零七年度羅德學人
- ^ 中大心理學系高材生當選二零零八年度羅德學人,全港首位拔尖學生獲此殊榮
- ^ 心懷疾苦的羅德學人
- ^ http://www.ugc.edu.hk/eng/ugc/activity/research/rae/rae2014.html
- ^ 港大法律學院的研究項目僅有46%達三星至四星的「卓越標準」,遠低於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的64%,更有3%研究屬劣等的「U級」[2]
- ^ 存档副本. [2016-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1).
- ^ Ewalt, David. Asia’s Most Innovative Universities. Reuters. 2016-08-30 [2017-05-23].
- ^ http://www.oal.cuhk.edu.hk/2017/06/30/cuhk-ranked-top-innovative-university-in-hong-kong-for-the-second-year-in-a-row/
- ^ 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Greater_China_Ranking/Greater_China_Ranking2017.html%20
- ^ 最好大學網. 2017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Zuihaodaxue.com. 2018-01-25 [2018-01-25].
- ^ 兩岸大學排名 中大膺香港第一 - 星島日報網頁. Std.stheadline.com. 2015-09-23 [2017-05-23].
-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清華第一中大第五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 D150922. Topick.hket.com. 2015-09-22 [2017-05-23].
- ^ 最好大學網. 2016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Zuihaodaxue.com. 2016-10-18 [2017-05-23].
- ^ http://www.cuhk.edu.hk/chinese/aboutus/cuhk-rankings.html
- ^ 最好大學網. 2015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_最好大学网. Zuihaodaxue.com. [2017-05-23].
-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分析.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4 [2015-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3).
- ^ ×îºÃ´óѧÍø. 2016Öйú´óѧÅÅÃû_Öйú×îºÃ´óѧÅÅÃû_ÖйúÁ½°¶ËĵشóѧÅÅÃû_ÊÀ½ç´óѧѧÊõÅÅÃû_×îºÃ´óѧÍø. Zuihaodaxue.com. [2017-05-23].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06. 上海交通大學. [2014-02-25].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0. 上海交通大學. [2014-02-25].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1. 上海交通大學. [2014-02-25].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3. 上海交通大學. [2014-08-15].
-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京清華五連霸 -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on.cc. [2017-05-23] <span style="font-family: sans-serif; cursor: default; color:var(--color-subtle, #54595d); font-size: 0.8em; bottom: 0.1em; font-weight: bold;" title="連接到(中文)網頁">((中文)).
- ^ EMPAcc-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Snai.edu. 2004-09-03 [2017-05-23].
- ^ 2013中国港澳台最佳大学排行榜揭晓,香港中文大学最受6A状元青睐. 《中國校友會網》. [2014-01-16].
- ^ 2013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大学排行榜揭晓,北大清华最受状元青睐. 《中國校友會網》. [2014-01-16].
- ^ 香港最優秀大學綜合排名榜調查及統計報告. 香港專業教育網. [2014-07-30].
- ^ 存档副本. [2016-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9).
- ^ 日本大学排名下降是为什么 - 51offer让留学更简单. 51offer.com. [2017-05-23].
- ^ 要提升中大排名. 《蘋果日報》. [2014-07-30].
- ^ Holmes, Richard. So That's how They Did It. Rankingwatch.blogspot.com. 2006-09-05 [2010-09-16].
- ^ 泰晤士報大學排名調查方式不周延. 《聯合報》. [2014-02-25].
- ^ 明報新聞網. News.mingpao.com. [2017-05-23].
- ^ 梁亦華. 誤信教育排名榜如盲人瞎馬. 《香港經濟日報》. [2014-02-25].
- ^ 《東方早報》專訪沈祖堯校長(23.2.2012)—— 「大學應為社會守望相助的榜樣」.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2014-02-25]. 參數
|title=
值左起第27位存在換行符 (幫助) -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090512/00176_032.html%7Ctitle=中大校長劉遵義則表示教育是長期耕耘大學的使命是作育英才、創造知識、造福社群,不應着眼於排名%7Cpublisher=《東方日報》
- ^ 香港大學入學率 - 香港知識一網通. Overview.hk. 2011-06-02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31).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autogeneratedcc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2016-08-07 13:55:52  . Ïã¸Û´Óœwºíïã¸Ûöðîä´Óœwää‚€ºã£¿ - ±Šöª¾W. Twnews.siliconeoil.cn. 2016-08-07 [2017-05-23].
- ^ http://perso.utinam.cnrs.fr/~lages/datasets/WRWU/theta_PR.php
- ^ 昔日言論針對港大 李國章揶揄「對港大聞所未聞」 | 即時新聞 | 要聞 | 20151029. Hk.apple.nextmedia.com. [2017-05-23].
- ^ 兩大校長盃足球賽 中大港大雙冠軍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Cpr.cuhk.edu.hk. [2017-05-23].
- ^ 兩大傳統賽艇賽 港大八人艇三連霸 – 體路 Sportsroad. Sportsroad.hk. [2017-05-23].
- ^ 教聯會. 【辯論宗師】鄧飛︰中大是氣宗,港大是劍宗. Hkfew.org.hk. [2017-05-23].
- ^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article/20180311/57929608
- ^ http://www.zuihaodaxue.com/news/20171124-498.html
- ^ 僱主最愛畢業生 港大跌至第四 民意排名亦急挫 鍾庭耀:校委風波影響. 蘋果日報. [2016-07-07].
- ^ 平均年薪最高為中大及港大,兩校畢業生年薪分別有23.8萬元及23.6萬元. 大公報. [2016-07-25].
- ^ 截至去年12月底數字,去年畢業的大學生,以中大生平均年薪最高,達到23.8萬元,其次港大的23.6萬元,排第三位是教育學院23.4萬元,科大只排「梗頸四」,畢業生平均年薪19.9萬元。. 蘋果日報. [2016-07-25].
- ^ 繼香港大學畢業生薪酬創新高後,中文大學去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亦非常理想,在已公布就業數據的五所院校中,畢業生平均月薪最高院校,達15,228元,稍勝港大四十元. 基督教週報. [2016-07-25].
- ^ 港大 VS 中大 一幅圖睇晒8大院校起薪點. 經濟日報. [2016-07-25].
- ^ http://perso.utinam.cnrs.fr/~lages/datasets/WRWU/theta_PR.php
- ^ http://www.boxun.com/news/gb/taiwan/2008/08/200808141140.shtml
- ^ http://www.inmediahk.net/node/55400
- ^ ¯«µ£¥S§Ì»ô¸õ¯Z ¡u¦°¤éªì¤É¡v¤J¤¤¤j - »´ä¤å¶×³ø. Paper.wenweipo.com. 2015-09-01 [2017-05-23].
- ^ 明報通識網 L.I.F.E. Life.mingpao.com. [2017-05-23] <span style="font-family: sans-serif; cursor: default; color:var(--color-subtle, #54595d); font-size: 0.8em; bottom: 0.1em; font-weight: bold;" title="連接到(中文)網頁">((中文)).
- ^ 運動設施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04-10.
- ^ 邵逸夫堂. 邵逸夫堂.
- ^ 校友組織. Alumni.cuhk.edu.hk. 2017-04-08 [2017-05-23].
- ^ Lee, Danny. "Hong Kong's internet exchange offers snoopers rich pickings."(print title: "Web hub offers snoopers rich pickings")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hursday 27 June 2013. Retrieved on 27 June 2013.
- ^ "[3]."(print title: "學聯:1.3萬大專生罷課")東方日報. 23 September 2014. Retrieved on 23 September 2014.
- ^ https://yickemen.wordpress.com/2012/07/29/%E3%80%8A%E5%B0%8F%E6%A8%93%E6%AE%98%E5%A4%A2%E3%80%8B%EF%BC%88197479%EF%BC%89/
- ^ by Ttzonline20. 小楼残梦 - Video Dailymotion. Dailymotion.com. [2017-05-23].
- ^ HK 港生活. 坐《紅VAN》 走入電影中的大埔 | 港生活 - 尋找香港好去處. Hk.ulifestyle.com.hk. 2014-10-15 [2017-05-23].
- ^ 沙龍電影家族爆爭產 - 太陽報. The-sun.on.cc. 2010-06-19 [2017-05-23] <span style="font-family: sans-serif; cursor: default; color:var(--color-subtle, #54595d); font-size: 0.8em; bottom: 0.1em; font-weight: bold;" title="連接到(中文)網頁">((中文)).
- ^ 旺角西洋菜南街 — 大埔太和邨. 16seats.net. 2014-01-01 [2017-05-23].
- ^ 旺角亞皆老街 — 大埔及上水. 16seats.net. 2015-07-01 [2017-05-23].
- ^ 青山道欽州街 — 大埔及上水. 16seats.net. 2017-04-01 [2017-05-23].
- ^ 上水及大埔 > 佐敦道. 16seats.net. 2014-08-01 [2017-05-23].
- ^ 銅鑼灣鵝頸橋 — 大埔及上水. 16seats.net. 2017-01-24 [2017-05-23].
- ^ 觀塘同仁街 — 落馬洲. 16seats.net. 2016-03-20 [2017-05-23].
附註
參考書目
- 《與中大一同成長》,陳方正主編,中文大學出版社,ISBN 962-201-969-2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民間校史:
- 中大為何命名為「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法例第1109章香港中文大學條例
- 迷你中大網典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學 - v won won - Picasa網路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