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萬和宮 (台中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ommyliu168留言 | 贡献2018年4月4日 (三) 16:49 字姓戲:​ 修飾語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萬和宮
犁頭店媽祖廟
萬和宮前殿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臺中市
南屯區萬和路一段51號
主神天上聖母
例祭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聖誕)
建立时间1726年(雍正四年)
地圖
地图
萬和宮
建成时间 清朝雍正4年(1726年)
公众参观開放時間:每日06:00-22:00
參觀費用:免費
官方名称萬和宮
類型登錄等級:國定三級古蹟
登錄種類:臺灣閩南式建築

萬和宮(亦稱犁頭店聖母廟),1684年初建,為臺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係因當地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區內)而得名,奉祀湄洲天上聖母(俗稱媽祖、老大媽),為臺中市的四大媽祖廟之一。

歷史

  •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相傳萬和宮聖母神像由張國(後任台灣北路營參將)自福建湄洲恭請護船來台,神像安置犁頭店,初建小祠祭祀。
  • 1726年(雍正四年)9月20日,由時居犁頭店地區的等十二大姓氏集資擴建,大廟建竣,定名為萬和宮
  • 1960年代,時任南屯區區長林劉連炳與台中市議員林錫三、地方士紳廖朝樹及南屯里里長陳舜仁等人籌組,成立「財團法人臺中市萬和宮」。
  • 1985年11月27日,內政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萬和宮登錄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 1991年2月5日萬和宮文化大樓動工,1993年6月落成啟用。
  • 1997年8月16日,成立「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
  • 1999年,臺中市政府斥資四千餘萬元進行古蹟修復工程,2001年底修復完成。
  • 2002年10月29日,舉行「三級古蹟工程竣工啟用及天上聖母等眾神尊入火安座大典」。
  • 2004年10月24日,於萬和宮文化大樓五樓設立「麻芛文化館」,為台中市第一座民間地方文化館。
  • 2008年8月12日,台中市文化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萬和宮傳統慶典中的「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登錄為民俗類(風俗)的無形文化資產
  • 2012年6月19日,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今臺中市文化資產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萬和宮傳統慶典中的「萬和宮字姓戲」與「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登錄為民俗類(信仰)的無形文化資產。

祭祀

萬和宮的建築。
萬和宮內正閩南三川式的建築。
正殿
  • 主神:天上聖母
    • 老大媽(鎮殿媽祖)
    • 老二媽(1803年雕塑,相傳為廖姓)
    • 聖二媽(1886年雕塑)
    • 聖三媽(1886年雕塑)
    • 聖老二媽(1976年雕塑)
  • 配祀:
後殿
後殿東廂
後殿西廂
列位尊神

建築

廟宇

萬和宮為福建地區傳統建築風格,為早期漳泉六府人士開發台中盆地,做了最好見證。

文化大樓

地下室為餐廳、一樓為辦公室、二樓為會議廳、三樓為圖書館、四樓為文物館、五樓為麻芛文化館。頂樓作為「眺望樓」,西望大肚台地,東眺台中市區。

麻芛文化館

麻芛文化館是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接受文建會指導,定位為地方歷史暨常民文化館。

  • 展示內容:分為南屯的歷史軌跡、黃麻輝煌史、珍品典藏、麻芛文化在南屯、創意藝廊
  • 開放時間:每逢農曆初一及十五,以及周休假日開放參觀,由導覽志工隊派員解說服務。

特色

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

大魚池烈美堂與萬和宮1944空照圖

1803年(嘉慶8年)11月,特別增塑「老二媽」神像一尊。相傳妝佛完畢後,舉行開光點眼儀式,正好有西屯大魚池一位少女廖品娘突然去世,其魂魄飛往萬和宮,卻在廟中與賣針線化妝品的女紅商人相遇,商人不知道其已經逝世,回程時轉告其父母。廖母趕至萬和宮探尋,見「老二媽」神像眼中墜下一顆淚珠,遺留於臉頰,知道她愛女已羽化,並成為媽祖的分靈[1]

此傳聞被列為犁頭店媽祖神蹟之一,也與西屯大魚池結下不解之緣。自嘉慶年間後,西屯廖氏稱老二媽為「老姑婆」(廖姓媽祖[2][3])。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三年一次恭迎「老二媽」回娘家大魚池烈美堂敬拜,成為當地習俗之一。

字姓戲

相傳1824年(道光4年),「老二媽」於旱溪媽祖遊庄至南屯例行接駕並相隨遶境南屯地區。「老二媽」神轎遶境回返時,突然重如萬鈞而無法抬入廟内,經擲筶得示以演「字姓戲」娛神代替遶境,每年自農曆3月21日起,由各字姓舉行三獻禮以及演梨園戲請媽祖觀賞,獲首肯,神轎才順利入廟。

自此從1825年(道光5年)農曆3月21日起開演字姓戲。21日為漳洲戲、22日廣東戲(即潮州、嘉應州、惠州等)、24日泉洲戲、25日汀洲戲,接著是各姓氏的字姓戲、謝神戲與兵仔戲,持續一、兩個月,迄今歷代不斷,已成為地方重要傳統民俗活動。至此信眾陸續增加,早期的十二字姓,已增至廿八字姓。

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

犁頭店穿木屐躦鯪鯉(踩木屐震醒鯪鯉),是台灣南屯地區端午節的特有活動。相傳犁頭店在風水上是「鯪鯉穴」,此區也是重要稻作地區;而穿山甲在土中活動可翻鬆土壤以利農耕,但因其具冬眠習性。

為使其翻動使耕作順利,進而帶動地區一年的發展,於是當地發展出穿著木屐來回重踏地上,發出巨大的劈啪聲響,彷彿真能震醒穿山甲一般的習俗。隨後發展成每年端午節不同於其他地區划龍舟的穿著長木屐競賽活動,顯示台中市南屯地區農業社會的特殊風俗。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陳彥斌. 《台中媽祖蔭台灣》.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 31. ISBN 9789861783697. 
  2. ^ 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台中市文化資產處
  3. ^ 一個台中的動人故事~『老二媽』傳說,政治可以不一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