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薩迦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貢獻2018年4月19日 (四) 13:00 (补救0个来源,并将1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1.6.5))編輯。這可能和當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薩迦派藏語ས་སྐྱ་པ་威利轉寫sa skya pa),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薩迦」一詞的藏語意思是灰白色,因為此派主寺薩迦寺建立之處土色灰白,故名。因主寺圍牆上塗有象徵密宗三大怙主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之智慧、慈悲和力量的紅、白、黑三色條紋,故常被稱為花教。他們的宗教領袖被稱為薩迦法王。主張顯密兼修,先顯後密。不禁娶妻。

在佛教哲學上,薩迦派特別注重「道果」教授,「道果法」是最重要的教義之一。此外,「時輪金剛法」和「金剛持法」的體系傳承在薩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時輪金剛法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歷史

薩伽派在11世紀時由昆·貢卻傑布(一譯昆·滾曲傑波、款·貢卻傑布)創始,教主由昆氏(一譯款氏)家族世襲。由其子貢噶寧波發揚廣大。著名的「薩迦五祖」(其中前三位並未出家,稱為白衣三祖,後兩位是僧人,稱為紅衣二祖):

1244年,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應蒙古皇子闊端邀請赴涼州會談,為元朝統一西藏作出了重要貢獻。後來,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國師、帝師,領總制院事,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務。1268~1351年,在元朝政府的支持下以宣政院的名義統治全藏,建立薩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權——薩迦王朝,其寺院及勢力波及到康區安多各地。還傳播到廓爾喀(今尼泊爾)、布嚕克巴(今不丹)、哲孟雄(今錫金)及今俄羅斯卡爾梅克共和國。元泰定元年(1324年),薩迦寺分出細脫(一譯希托)、仁欽崗、拉康、都卻(一譯迪卻)4個拉章。薩迦派採取血統和法統兩種傳承方式。元代以後,產生俄爾(一譯鄂爾)、貢噶、察爾(一譯擦爾)3個支派。

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封薩迦派高僧貢噶扎西(漢籍中稱昆澤思巴)為大乘法王(俗稱薩迦姑瑪、薩迦法王)。明朝中期,細脫、仁欽崗、拉康3個拉章傳承斷絕,都卻拉章則再分為彭措和卓瑪2個頗章,兩房的長子輪流擔任薩迦法王。現今的薩迦法王為崔津法王和達欽法王。

著名寺院

三大寺:

還有西藏貢噶縣的貢噶曲堆寺、林周縣的那爛陀寺,四川德格縣的更慶寺/貢欽寺、若爾蓋縣的求吉寺,青海玉樹縣的結古寺、稱多縣的尕藏寺,甘肅迭部縣的白古寺卓尼大寺,境外有錫金的結蔡寺等。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