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记忆
短时记忆(英语:Short-term memory)是记忆的一种类型。与长时记忆相比,短时记忆对信息的储存时间较短,信息储存的容量也很有限。
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
短时记忆最重要的特征是信息保持时间相当有限。在未经复述的条件下,大部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通常在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有时也被称为电话号码式记忆,如同人们查到电话号码后立刻拨号,通完了话,号码也就随即忘掉。
如果想要将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长期保持,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复述--可以大声进行,也可以是无声的——通过内部言语形式进行。
短时记忆的容量
与短时记忆有关的第二个关键概念是它的容量,又叫记忆广度(memory span)。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发表了一篇题为《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种限制》的论文,根据复述3至12位随机排列数字表的实验结果,发现信息一次呈现后,被试能回忆的最大数量——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个单元。幼儿的记忆广度更为有限,通常是4±1个单元。中国学者测定的短时记忆广度是:无关联的汉字一次能记住6个,十进位数字为7个,线条排列为5个。
记忆广度还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及人们对材料的编码加工程度有关。若识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为人们所熟悉的,记忆广度将会增加。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容量有限,这时如果插入新的识记活动,信息超出容量,或者未加复述,信息都会很快衰退被遗忘,而且无法恢复。但是如果加以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因此,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应用
短时记忆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打字员看稿打字,翻译人员从听到译,都是靠短时记忆的功能进行操作。之后,并没有保持的必要,则被迅速忘记。
参见
参考
- Atkinson, R. C. & Shiffrin, R.M. (1968): Human mem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 - In K.W. Spence & J.T. Spence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2. London: Academic Press.
- Davelaar, E. J., Goshen-Gottstein, Y., A., A., Haarmann, H. J., & Usher, M. (2005): The demise of short-term memory revisited: empirical and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recency effects. Psychological Review, 112, 3-42.
- Lehrl, S., & Fischer, B. (1988):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ir rol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9, 883 - 896. ([1])
- Miller, G. (1956): "神奇的数字7, Plus or Minus Two",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63 pp. 81-97 [2]
- Schacter, D. L. (1997): Searching for Memory: The Brain, the Mind和the Past. ISBN 046507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