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虎門大橋

座標22°47′33″N 113°36′30″E / 22.79250°N 113.60833°E / 22.79250; 113.6083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Lovin346對話 | 貢獻2018年7月4日 (三) 09:57 首段:​ 坐标显示在标题处)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虎門大橋
從鎮遠炮台的山上俯看虎門大橋
座標22°47′33″N 113°36′30″E / 22.79250°N 113.60833°E / 22.79250; 113.60833
承載G9411 莞佛高速
機動車道,雙向六車道
跨越珠江口
地點東莞虎門廣州南沙交界處
設計參數
橋型懸索橋
建築材料混凝土
全長4,588米(15,052英尺)
闊度30米(98英尺)
最大跨度888米(2,913英尺)
橋下淨空60米(197英尺)
歷史
施工單位廣東省公路工程總公司
開工日1992年10月28日
總造價30多億元人民幣
開通日1997年6月9日
統計
日交通量14.19萬輛(2016)[1]
通行費40元人民幣(一型車,其他詳見正文)
地圖
地圖

虎門大橋是一座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中部、橫跨珠江的懸索橋,距廣州約42公里。虎門大橋跨越珠江出海口的虎門水道和蒲州水道,東連東莞市虎門鎮,西通廣州市南沙區。虎門大橋是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京珠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樞紐,是溝通珠江出海口兩岸的粵東粵西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大型跨江懸索橋。由於珠江口經濟高速成長,不堪交通負荷,2013年起姊妹橋虎門二橋也投入建設,預計2019年通車。

歷史

遠觀虎門大橋
虎門大橋位於虎門威遠炮台的上方

1980年代,珠江三角洲高速發展,兩岸的經濟聯繫越加頻密;但當時珠江口西岸的中山珠海江門澳門等城市與東岸的深圳香港等城市之間的汽車往來仍然需要繞道廣州市區。1991年5月6日,虎門汽車輪渡正式通航,結束了珠江出海口兩岸陸路交通需要繞道廣州市區的歷史。開通年車流量即達每天7000輛,直至虎門大橋通車前虎門輪渡的車流量躍升到每天1.5萬輛,候渡時間有時長達6-7小時,已經不能適應珠三角經濟發展的需要。霍英東當時與多個財團捐款建造虎門大橋,使江門一帶往東的行程縮短近102公里,毋須繞道廣州,之後又興建客運碼頭,使香港至南沙的航程只需1小時15分鐘。

虎門輪渡通航一年後,1992年10月28日,虎門大橋開始動工。在歷經四年多後,這座由中國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設計,廣東省公路工程總公司施工的大型橋樑最終於1997年2月中旬全程合龍,於5月1日試通車,總投資額為30多億元人民幣。6月9日正式通車,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等均有出席,虎門大橋的橋名是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當日中國郵電部發行「虎門大橋建成通車」紀念郵資片一枚以示紀念。1999年4月18日通過中國交通部組織的竣工驗收。

1998年日均車流量就達到10,000輛次以上,2004年上升到39,176輛次,2009年最高峰達67,890輛[2]

2012年1月18日,廣深沿江高速一期通車,從虎門大橋可經廣深沿江高速前往廣州。

地形

虎門大橋在江東岸穿越威遠山,其上保留有清朝軍營遺址,畫面中兩條纜索為虎門大橋東岸的主纜

虎門大橋的橋址兩岸為低山丘陵地帶。東岸是虎門的威遠山,沿山分佈有威遠炮台、靖遠炮台、鎮遠炮台等古炮台,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之一。西岸是南沙的南北台。江中心為上橫檔島和下橫檔島,兩島均分佈有古炮台。整個江面寬約3.5公里,從東岸的威遠山到江中心上橫檔島的水道稱為虎門水道,最大水深21米,從江中心上橫檔島到西岸的水道稱為蒲州水道,最大水深19米。

結構

虎門大橋行車道(2011年2月26日)
航拍虎門大橋

虎門大橋及其連接線工程全長15.76公里,由太平特大型互通立交、太平特大橋、白花山1號和2號隧道、南面山隧道、威遠互通立交、大石蝦高架橋、威遠高架橋、虎門大橋、南沙互通立交、深灣高架橋和深灣水庫橋組成。其中虎門大橋主橋長4.588公里,引道總長11.172公里。虎門大橋按高速公路的標準設計建造,橋面為雙向六車道,設中央分隔帶、路緣帶和緊急停車帶,淨寬30米。設計晝夜通車量為10萬輛次,車速限速為80公里/小時。

虎門大橋的主橋由主航道橋和輔航道橋組成。主航道橋為「加勁鋼箱梁懸索橋」,是中國大陸首座現代懸索橋。主航道橋從東岸虎門的威遠山一直到江中心的上橫檔島,跨越整個虎門水道,跨度為888米,通航淨高60米、寬300米,可通航10萬噸級的巨輪。輔航道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1997年落成時為世界跨度最大的連續剛構橋。輔航道橋從江中心的上橫檔島一直到西岸南沙的南北台,跨越整個蒲州水道,中間三跨的跨度分別為150米、270米、150米,通航淨高40米、寬160米。

互通樞紐及服務設施

地區 里程 類型 名稱 連接 備註
東莞市 0 km (29)樞紐 太平 G4G15G9411 廣深高速公路
百達大道
麒麟西路
7.40 km (35)出入口 威遠 S3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
海戰館路
廣州市
南沙區
14.20 km (42)出入口停車場加油設施修車站餐廳 南沙 興業路
港前大道北
樞紐 坦尾 G4WG9411 廣珠北線高速公路
G4W 廣珠東線高速公路
1.000 英里 = 1.609 千米;1.000 千米 = 0.621 英里
    並行路段    已關閉/取消    限制進入    未開放

通行費

虎門大橋建成初期採用開放式收費方式收費,主線收費站位於南沙,共有40條收費車道。2005年12月19日,虎門大橋主線收費站撤銷,虎門大橋的收費方式由開放式轉變為封閉式,使珠江口東岸的廣深高速公路虎崗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與西岸的中江高速公路江鶴高速公路廣澳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七條高速公路實現聯網收費。

虎門大橋按汽車類別收取不同的通行費,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和五類共5個收費檔次。太平至威遠(未跨江)橋段的收費標準分別為人民幣10元、15元、20元、30元和35元;太平至南沙(跨江)分別為40元、60元、80元、120元和130元;太平至亭角(跨江)分別為40元、60元、80元、120元和140元。[3]

虎門二橋

2009年3月26日,廣東省交通廳宣佈「虎門二橋」已批准立項,以緩解虎門大橋巨大的交通壓力。新橋從番禺東涌至東莞沙田跨越珠江,位置大致在虎門大橋上游的11公里處。

備受關注的廣東虎門二橋項目2013年12月29日正式動工,起自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連接廣州南二環高速公路廣澳高速公路,經番禺區石樓鎮,止於東莞市沙田鎮,接廣深沿江高速公路,全長12.89公里,全線採用橋樑方案,按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橋樑寬度40.5米,設計時速100公里。項目預計投資約12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9年通車。

參考資料

  1. ^ 袁佩如. 虎门大桥:世纪大桥献礼香港回归. 南方日報. 2017-06-27 [2018-07-14]. 
  2. ^ 《虎门大桥累矣 虎门二桥来也》. 中國廣州南都網(2009年3月27日). 2011-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29日). 
  3. ^ 《虎门大桥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表》. 廣東省物價局(2009年1月6日). 2011-03-14. [永久失效連結]
  1. 謝競:《虎門大橋設計與施工》,《土木工程學報》,1997年30卷4期。
  2. 王迎軍,朱桂新:《虎門大橋工程運營狀況簡介》,《廣東公路交通》,2000年C00期。
  3. 林榮有,鄭玉書:《虎門大橋施工綜述》,《橋樑建設》,1995年2期。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