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大地震
關東大地震的震央位置 | |
日期 | 1923年9月1日11:58:32(JST) |
---|---|
震级 | Mw7.9[1],8.0[2]或8.2[3](日本内阁府) Mw 8.1(USGS)[4] Mj 7.9(JMA)[5] |
震源深度 | 15千米(USGS)[4] 25千米[6] |
震中 | 日本神奈川縣相模灣西北80公里 |
影響地區 | 日本東京府、神奈川縣、千葉縣以及靜岡縣 |
最大烈度 | 震度6[5] |
海嘯 | 12米:静冈县田方郡热海町 |
傷亡 | 死亡失蹤人數142,800人 傷者103,733人 |
關東大地震,又稱關東大震災(日语:関東大震災〔關東大震災〕/かんとうだいしんさい Kantō dai shinsai ?)是一場在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日本時間上午11時58分,發生在日本關東平原的地震災害,矩震級高達8.1[4],震源深度15千米,震央位於神奈川縣相模灣的伊豆大島,屬於上下震動型的強烈地震。這次地震影響範圍包括了東京府(今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以及靜岡縣,又稱為東京大地震。這次地震持續的時間眾說紛紜,介於4至10分鐘。關東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時間12時1分與3分又分別發生規模7.3與7.2的餘震,這三次地震合計持續5分鐘以上。
這次地震對東京、橫濱這兩個日本大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受災範圍廣及整個關東地方[7]。關東大地震的破壞力相當驚人,將93公噸重的鎌倉大佛塑像震移,該地距離震央超過60公里,導致塑像向前滑動大約兩英尺[8]。
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估計大約介於100,000至142,000人(包括大約40,000人失踪,被推定均已死亡)之間。是大日本帝國期間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根據鹿島建設的研究報告顯示,直到2005年9月為止,總共有105,000人證實死於關東大地震[9][10][11]。
傷亡
- 死亡人數、失蹤人數:約14萬2千8百人(官方統計死亡者約105,000人)
- 避難人數:至少190萬人以上
- 倒塌建築物:約12萬8,266棟
- 火災燒毀之建築物:約44萬7,128棟
由於關東大地震發生在中午,當時許多人正在用火煮飯,導致許多地方都發生大火,增加損傷和死亡人數。由於日本北部能登半島附近沿海的颱風帶來的強風,導致大火迅速蔓延,一些大火逐漸席捲整個城市。許多人因為他們的腳陷在熔化的柏油路裡而遇難,然而最大單一傷亡災難發生在陸軍本所被服廠跡地(現在的横網町公園),當時大約38,000人擠進東京市中心這一個空曠的空地,被後來引起的火災旋風燒死。由於地震造成水管破裂,火災發生後,本來火勢就難以控制,可是地震帶來的衝擊波又在這一地區激起了巨大的狂風,失火地區馬上變成了一片火海,風助火勢越燒越烈。不僅如此,狂風還把火種向四面傳播。火種傳播到哪裏,哪裏便燃起沖天大火。工廠在燃燒,醫院在燃燒,監獄在燃燒,學校在燃燒,居民住宅在燃燒……統統都在燃燒。整個東京被烈火吞沒,仿佛天在燃燒,地也在燃燒。烈火蔓延之快,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在烈火蔓延過程中,凡遇易燃、易爆物品,不是發生大爆炸,就是火焰沖天。由於大部分地區的房屋已在大火前被地震差不多夷平,所以大火可以暢行無阻。東京等地的消防隊傾巢出動,準備同火魔搏鬥,但由於地下自來水管道遭到破壞,根本找不到水源。消防隊員自然無法赤手空拳同大火搏鬥,消防車和救護車進入火場後都寸步難行。
大火燃起後,許多被壓在廢墟、瓦礫中的倖存者被大火活活燒死,一些有幸逃脫地震災難的人被大火濃煙熏倒,及後被烈火燒死。關東大地震時間並不長,可是地震後的大火卻一連燒了三天三夜。慌亂的人群離開居民區及火場,擁向室外的空曠地帶。街道、廣場、公園、海灘、學校的操場等地,都成為人們逃避大火的避難場所。一時間,許多空曠地帶裡擠滿了人群。直到9月3日上午,一家軍用被服廠擁有一個與體育場相仿的空地,裡面擠滿了幾萬名避難者。這裡的四周還未起火,暫時還算是安全地帶。然而大火從四面八方向這裡迅速撲來,包圍了被服廠。困在包圍圈中的災民亂成一團,即使不被大火燒死,也被踩死了。由於所有的出口都被烈火封死,被困的避難者無路可走,很多人缺氧窒息而死。在這裡避難的32000人無一倖免。
淺草區一帶,幾乎全部毀滅,公園池水都燒乾。而園內有觀音堂,殿壁都是木製,最易引火,竟無一隻椽一片瓦受損。難民被火包圍,群眾聚集在這裡的達3萬餘人,堂內外到處都擠滿了人,大家同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結果都倖免此難。在將近整整兩天之後才撲滅大火,許多逃到避難所或防空洞的市民在大火中喪生,大火也是這次地震最大的傷亡主因。
東京皇宮在地震後也發生火災,但是大正天皇安然無恙。當關東大地震發生的時候,大正天皇和貞明皇后正在日光,因此沒有任何危險。這次地震也造成多位皇室成員死亡,時年17歲的閑院宮載仁親王第四個女兒寬子女王、身在藤澤市的東久邇宮稔彦王第二個兒子師正王與鎌倉的賀陽宮邦憲王第二個女兒佐紀子女王都因房屋倒塌而身亡。
東京市區內許多建築物遭到嚴重破壞,包括淺草的凌雲閣在內。而興建中的丸之內內外大樓崩塌,導致300多名員工被壓死。大蔵省、文部省、內務省、外務省、警視廳等政府機構建築物、帝國劇場、三越百貨日本橋本店、文化與商業設施皆遭到巨大的破壞,作為銀座標誌的銀座磚瓦街也遭到震毀,原本的西洋風街道和洋房變成瓦礫堆。位於神田神保町的東京帝國大學圖書館與松廼舍文庫也發生火災,許多重要書籍遭到焚毀。
許多房屋遭到山崩掩埋或被沖走,尤其是在神奈川縣西部沿海的山區和丘陵地區。報告顯示大約有800人死於這種災難。在小田原市西部根府川村的火車站根府川站,山崩將一列搭載超過100名旅客的列車與整個車站和村莊推入海中。一個海嘯在幾分鐘之內到達部分海岸地區,侵襲相模灣海岸、房總半島、伊豆群島和伊豆半島東海岸。並記錄到浪高達到10公尺的海嘯,海嘯也導致鎌倉市海岸大約有100人死亡,江之島堤道則估計有50人遇難。當時英國文學學者暨文藝評論家廚川白村在鎌倉也因海嘯而橫死。在這次地震中總共超過570,000間房屋遭到毀壞,並有1,900,000人無家可歸。一些民眾搭乘船舶遠離關東地區,疏散至關西地區的神戶[12]。關東大地震的破壞估計造成10億美元以上的損失(在当时的貨幣價值衡量)。關東大地震之後總共記錄到57次餘震。
在地震發生的時候,正好有一個強大的颱風襲擊東京灣地區。一些科學家,包括美國國家氣象局C·F·布魯克斯認為颱風導致大氣壓力減少,加上海上的風暴潮導致壓力突然增加,對一個已經充滿斷層可能是引發大地震的因素。地震和颱風估計總共造成99,300人死亡,另外共有43,500人失踪。
地震後的騷亂
日本政府內務省在9月2日宣布東京府轄管的五個郡實施戒嚴,並於翌日將戒嚴令擴及整個東京府和神奈川縣[13],下令所有警察局長以維持秩序與安全為第一要務。
新聞與謠言
地震發生後眾多民眾感到恐慌混亂,許多謠言在受災地區內外傳播。當時,報紙上刊登了一些令人感到混淆的文章,包括東京和日本內閣遭到毀滅、整個關東地區沉入大海當中、伊豆群島因為火山爆發遭到破壞及一個巨大海嘯抵達內陸赤城地區等許多新聞。
關於朝鮮人的報導
震災後
當時市面上有多篇報紙報導聲稱日本朝鮮族在災難中犯下縱火和搶劫等案件,並稱他們打算破壞下江戶川橋等市內多條橋樑[14][15][16][17],更有報導稱有中國人和聾啞的日本人被朝鮮人殺傷[13][18][19]以及有朝鮮人打算在火藥庫放火[20]。這些報導出現在9月2日至6日的《大阪朝日新聞》、《東京日日新聞》、《河北新聞》等報紙中,其中《大阪朝日新聞》在9月3日的報章中指有貧窮朝鮮人在橫濱地區進行不當行為[13],同日《東京朝日新聞》出版的號外亦稱該社的記者目擊朝鮮暴徒在横濱及神奈川前往八王子方向放火[13]。這些報導引起了社會大眾的憤怒,朝鮮人因而在東京和橫濱遭到大規模暴力鎮壓[21]。
騷亂與調查
當時自警団在城市、城鎮和整個村莊中設置路障並盤查路人。因為朝鮮人的口音與日本人不同,例如“G”或“J”的發音,所以自警團選出一些字彙當作示播列來區分異己,因為無法正常發出這些音的人大多被視為朝鮮人;其中一些人被要求離開,但是許多人遭到毆打或殺害。此外,也有很多人也被誤認為朝鮮人,例如來自溫州的中國人、琉球人與一些說區域性方言的日本人都被當作朝鮮人處置。被殺害的中國人超過七百人,溫州當地後來於1993年建立一座紀念碑以悼念這次事件[22][23]。不過,當時的橫濱市鶴見警察署署長大川常吉也對300名朝鮮人進行了保護,驅散1000名群眾,更為此當眾喝下被指有毒的井水以證其清白[19]。横須賀鎮守府也遵照戒嚴司令部的命令設立朝鮮人避難所[24]。根據吉野作造的調查,大約有2613名朝鮮人在事件中遭到殺害[25],獨立新聞 上海分社社長金承学則認為受害人數是6661人(此數字包括失蹤人口在內)[26]。根據日本內務省警保局調査[27],有231名朝鮮人遭到杀害,43名朝鲜人受伤,3名中國人与59名日本人遭到误杀,43名日本人遭到误傷[26]。
日本軍方和政府在得知傳言後對部分內容有所懷疑,故開始調查,並發現部分內容純屬誤傳。於是,9月3日早上當局於市內張貼告示澄清[28]。8日,東京地方裁判所檢事正南谷智悌否定了部分流言的真確性,不過亦證實了確有朝鮮人犯罪的事件發生[29]。10月開始,政府起訴了362名自警團成員,指他們涉及殺人、殺人未遂、傷害致死、和傷人等四項罪名[30],自警團後於11月被強制解散。[31]
事後
2013年,《朝鮮日報》發布了一篇名為「關東地震90年還原日本人屠殺朝鮮人真相」的報導,該報導聲稱在9月1日發生地震當晚,「日本警方開始散佈朝鮮人正在殺人放火以及朝鮮人在井水裡下毒等謠言,並在翌日以更快的速度傳開。」,並稱日本軍人和警察積極散佈朝鮮人犯罪的謠言是「毫無根據」,更指「多區警署署長公然表示允許殺害朝鮮人」,又引述「持有槍械的戒嚴軍和各地自發組建的3600多個自警團在大街上『屠殺朝鮮人』」、「日本軍人、警察和平民均參與了大屠殺」[32]。2003年,《证言集》的作者西崎雅夫指出:「日本政府隐藏了在关东大地震的时候军队或警察介入朝鲜人屠杀時直接杀死朝鲜人的事情,而当时一般群众因为相信朝鲜人在杀人放火,认为军队在保护自己,故日本军队在處決朝鲜人時都高呼‘万岁’。」,又指控日本政府在當時製造謠言、使用酷刑和輕判日本人,而且「正在逐渐忘记过去引起战争的原因。」[33]該年8月31日在东京明治大学举行的学术发表会上还有人認為,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媒体实际煽动了对韩国人的大屠杀,如《东京每日新闻》发行了题为“不服从日本的朝鲜人四处放火”的号外等[34]。大韓民國國家紀錄院公開的資料指出,日本當局動用了警察和消防隊伍等公權力屠殺朝鮮人,犧牲者之中包括未滿10歲的兒童,甚至還有2歲嬰兒[35]。有韓國學者更公開保存資料,照片顯示當時有許多女屍被發現時其下半身是裸露的[36][37]。
日本內閣府於2007年發表調查報告,當中包括了對當時流言和報導的調查[38]。
屠杀华侨案
虐杀朝鲜人的同时,自卫团趁着屠杀的动乱,抢劫和杀害中国华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00多名中国人在这次屠杀事件中遇害[39][40][41]。
东京大岛町是浙江温州华工聚集地,地震发生后,数百名日本“青年自警团”团员、警察和军人手持枪械拥至大岛町八丁目华人所住的林合吉客栈,强迫华工交出财物后,将客栈内174位华工骗至空地乱砍乱杀,当场杀死173人,只有头部遭受重创、一只耳朵被乱刀砍下的黄芝连幸存[41]。该次惨案是当时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集体屠杀,在日本外务省记录上被称作“大岛町事件”[39][41]。接着,日本军国主义暴徒趁混乱之际,对聚居在东京大岛町一带的温州、青田籍旅日华工进行屠杀,700多名华工被害,史称“东瀛惨案”[39][41]。
王希天是来自长春的公费旅日留学生,震后,他听闻“东瀛惨案”,只身一人骑自行车去出事地点访查。9月12日凌晨3时许,日军中队长大尉佐佐木、中尉垣内八洲夫二人,奉戒严司令部长官之命,把王希天残杀于龟户町逆井榜旁,时年27岁[39]。王希天被垣内八洲夫在背后齐肩一刀斩去,面庞、手、脚都被斩碎,另被掠走身上的10元7角钱和自来水笔[41]。
1923年10月,在全国强烈抗议怒潮的压力下,新任中国驻日代办施履本向日本外务大臣伊集院彦吉提出严重抗议,日本人对此先是矢口否认,随即承认这只是误杀。中国政府随即派专使王正廷等,赴日调查。1924年4月24日,日本横滨地方法院对此次事件进行判决:总共赔偿700多名死难者和伤者20万日元,其中1万日元指定给王希天家属。但赔偿始终未有具体执行。随着多次战争爆发,此次“东瀛事件”逐渐被淡忘[42]。
援助
在關東大地震發生之後,許多國家提供醫療用品與捐款予日本政府。美國、英國、中國、奧地利、德國、比利時和秘魯等國都捐獻救災物資。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地震發生後立即派出救援队,也是当时第一个抵达灾区的国际援助队。當時海军李鼎新总长调派军舰两艘,载运粮食急驶往横滨拯救灾民,并电上海总商会召集巨商及慈善机关,设法捐助大批款项汇东急赈。闻总商会已议定派商船十只,载运食物、药品分赴东京、横滨、神户等处接济。北平、天津、成都等地成立救灾团体,演艺界筹款筹物,梅兰芳还进行了义演,红十字会救护队赴日救灾。
前清朝皇帝溥儀在得知地震消息後,立即表示要捐款給日本政府。根據溥儀外籍帝師莊士敦回憶錄的紀錄,溥儀回應道:“並沒有什麼政治動機,我們真正對日本感到同情。”[43]。
墨田區的横網町公園在關東大地震中估計有38,000人死於火災旋風。目前在該公園內設有佛教風格的紀念館暨博物館,紀念館內陳列一個台灣佛教徒捐贈的鐘、一個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京大空襲的受害者,與遭到私刑殺害的朝鮮人。
影響
震災後的不景氣
由多家事業所廠房嚴重損壞所導致的失業人口激增,加上政府政策處理上的問題,引致1927年的昭和金融恐慌。
耐震建築與不燃化
在震災中,大部份磚造房屋倒塌毀壞,且當時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建築物為數不多。其中,由建築師内藤多仲設計,在震災發生前三個月完工的日本興業銀行總行基本上沒有損壞,成為各界高度關注耐震建築的標準。
1924年(大正13年),大日本帝国政府改正了原本1919年公布,並於次年開始施行的《市街地建築物法》,成為日後《建築基準法》的標準。
由震災造成的火災引燃了密集的木造建築,導致當地傷亡慘重,因此於災後重新進行行政區劃整理。在地震發生之後,後藤新平組織了一個涵蓋東京的公路、鐵路和公共服務等網絡的重建計劃,東京市內的公園全部被作為可以容納民眾避難的處所,並為公共建築物制定嚴格的建築標準。
鐵道省汲取木造車廂被燒毀的教訓,研發較安全的鋼製車廂,並於1927年全面更換。
遷都討論
東京在受到這次大地震的破壞後,一些政府官員曾考慮遷都其他地方的可能性,甚至討論到新首都的可能地點(包括京城府近郊的龍山、加古川與八王子市等地)[44][45][46],但是後來在9月12日復興東京的詔書宣佈後[47],遷移首都的構想遭到否決。不過震災導致大量人口移居大阪,使得1920年代大阪人口一度超越東京。詳見大大阪時代(ja:大大阪時代)。
進口車輛數目激增
1923年(大正12年),日本全國據統計有12765輛汽車。
1924年(大正13年),震災後該數字激増為24333輛[48]。
1926年(大正15年),該數字為40070輛[49]。
1929年,經濟大蕭條發生,該數字仍持續逐漸增加中。
文化傳播
谷崎潤一郎等關東圈文化人士移住到阪神地區;因震災而失業的東京天婦羅職人移居日本各地;關西風的黑輪開始在關東傳播[50]。
軍事
尚在橫須賀海軍工廠改裝中的航空母艦「天城」受損,龍骨嚴重變形扭曲,遭到報廢解體。
海外
美國設計師法蘭克·洛伊·萊特計算東京帝國飯店可以承受地震侵襲,但事實上該建築仍受震災影響;不過因為該建築承受之地震作用力仍在預期內,所以持續使用到1968年為止。美國駐日大使館在地震中遭破壞,導致美國駐日大使賽勒斯·伍茲搬到飯店辦公。
防災日
日本政府在1960年宣布9月1日為一年一度的「防災日」(當天也是關東大地震37週年),提醒人們準備預防地震災害的重要性;在每年的這一天,日本各地學校會默哀地震所造成的傷亡,並進行防災避難演練。
注釋
- ^ Most Destructive Known Earthquakes on Record in the World. U.S. Geological Surve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1).
- ^ 行谷佑一; 佐竹健治; 宍倉正展. 南関東沿岸の地殻上下変動から推定した 1703 年元禄関東地震と1923 年大正関東地震の断層モデル (PDF).
- ^ 首都直下のM7クラスの地震及び相模トラフ沿いのM8クラスの地震等の震源断層モデルと震度分布・津波高等に関する報告書 (PDF).
- ^ 4.0 4.1 4.2 M 8.1 - near the south coast of Honshu, Japan. USGS.
- ^ 5.0 5.1 過去の地震津波災害. 日本气象厅.
- ^ 1923年関東地震の震源の深さについて (PDF). 日本气象厅.
- ^ Hammer, Joshua. (2006). Yokohama Burning: the Deadly 1923 Earthquake and Fire that Helped Forge the Path to World War II, p. 278, citing Francis Hawks, (1856).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of an American Squadron to the China Seas and Japan Performed in the Years 1852, 1853 and 1854 under the Command of Commodore M.C. Perry, United States Navy, Washington: A.O.P. Nicholson by order of Congress, 185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Senate Executive Documents, No. 34 of 33rd Congress, 2nd Session.
- ^ Great Buddha: blog
- ^ The 1923 Tokyo Earthquake. [2007-02-22].
- ^ Thomas A. Stanley and R.T.A. Irving. The 1923 Kanto Earthquake. 2001-09-05 [2007-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4).
- ^ Charles D. James, Charles D. The 1923 Tokyo Earthquake and Fire (PDF). 2002-10-08 [2007-02-22].
- ^ "All Ships Aiding Relief,"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9, 1923; WNET/PBS, Savage Earth: The Restless Planet video/broadcast television program
- ^ 13.0 13.1 13.2 13.3 中央防災会議. 1923 関東大震災【第2編】. 内閣府. 2008-03 [2014-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 『関東一帯を騒がした鮮人暴動の正体はこれ:放火殺人暴行掠奪につぎ橋梁破壊も企てた不逞団 (記事差止め昨日解除)』その1 東京時事新報1923.10.22
- ^ 『関東一帯を騒がした鮮人暴動の正体はこれ : 放火殺人暴行掠奪につぎ橋梁破壊も企てた不逞団 (記事差し止め昨日解除)』その2 東京時事新報1923.10.22
- ^ 報知新聞1923年9月5日号外
- ^ 報知新聞1923年10月20日
- ^ 師岡康子, ヘイト・スピーチとは何か, 岩波書店, 2013-12-20, ISBN 978-4-00-431460-8
- ^ 19.0 19.1 関東大震災における朝鮮人虐殺――なぜ流言は広まり、虐殺に繋がっていったのか. 株式会社シノドス. 2014-11-10 [2014-11-17].
- ^ 『現代史資料 第6巻-関東大震災と朝鮮人』みすず書房
- ^ Hammer, pp. 149-170.
- ^ 青年参考
- ^ 日本暴徒殘害溫州人的歷史記錄——寫在“東瀛血案”八十周年. [2009-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8月11日).
- ^ 草鹿『一海軍士官の反省記』179頁
- ^ 朝鮮罹災同胞慰問班の一員から聞いたという伝聞(「朝鮮人虐殺事件」吉野作造 『現代史資料(6) 関東大震災と朝鮮人虐殺』P357)
- ^ 26.0 26.1 姜徳相『新版 関東大震災・虐殺の記憶』 青丘文化社
- ^ 「大正12年9月1日以後ニ於ケル警戒措置一斑」,内務省警保局
- ^ 『東京震災録』 東京市役所編・刊、1926年、P292、303、305
- ^ 報知新聞1923年10月20日
- ^ 福田村事件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05-14.(香川人権研究所)
- ^ 在日韓人歴史資料館ホームページ
- ^ 關東地震90年 還原日本人屠殺朝鮮人真相 朝鮮日報(2013.08.30 14:37)
- ^ 为迎接关东大地震90周年出版《证言集》的日本人西崎雅夫:“日本军组织性地介入了屠杀朝鲜人”
- ^ 关东地震90年:日办防灾演习,韩追悼大屠杀
- ^ 南韓公開關東大地震遭屠殺朝鮮人名單 中時電子報
- ^ 駁斥日竄改教科書 學者曝光關東大地震屠殺韓僑照片 ETtoday 新聞雲
- ^ ho, jee. Released photos appear to show Korean victims of past Japanese massacre. Yonhap News. 2013-02-03 [2016-11-02].
- ^ ・第14回「1923(大正12)年関東大震災 」、No.40(2007年7月号)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0-13.
- ^ 39.0 39.1 39.2 39.3 日本关东大地震中国700名援救华工惨遭屠杀
- ^ 胡万程:当中国人伸出援手时,日本政府正砍下屠刀
- ^ 41.0 41.1 41.2 41.3 41.4 90年前东瀛惨案:关东大地震后 中国人遭屠杀
- ^ 日本关东大地震中国700名援救华工惨遭屠杀(2)
- ^ 『紫禁城的黄昏(下)』莊士敦著 中山理譯 祥傳社2005年
- ^ 『今村均回顧録』今村均、芙蓉書房、1980年
- ^ 『遷都 - 夢から政策課題へ』八幡和郎、中央公論社、1988年
- ^ 京城遷都論
- ^ 關東大地震詔書(大正12年9月12日) 關東大地震詔書
- ^ 『外国車ガイドブック1991』p.196
- ^ 『外国車ガイドブック1980』p.44
- ^ おでんの変遷とこれから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7-02.、紀文食品、2013年6月18日閲覧。
參考資料
- Clancey, Gregory. (2006). Earthquake Natio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Japanese Seismic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20-24607-1; ISBN 978-0-520-24607-2(cloth)
- Hammer, Joshua. (2006). Yokohama Burning: The Deadly 1923 Earthquake and Fire that Helped Forge the Path to World War II.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SBN 0-7432-6465-7; ISBN 978-0-7432-6465-5(cloth)
- Heilbrun, Jacob. "Aftershocks,"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17, 2006.
- Nyst, M. and T. Nishimura,F. F. Pollitz, and W. Thatcher. (2005). "The 1923 Kanto Earthquake Re-evaluated Using a Newly Augmented Geodetic Data Se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 Scawthorn, Charles, John M. Eidinger and Anshel J. Schiff. (2006). Fire Following Earthquake. Reston, Virginia: ASC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Publications. ISBN 0-7844-0739-8; ISBN 978-0-7844-0739-4(cloth)
外部連結
- 「1923年關東大地震」平成18年7月中央防災會議専門調査會報告書
- 關東大地震照片(国立科学博物館地震資料室)
- 特集:關東大地震(鹿島建設)
- 關東大地震照片與地圖
- 東京關東地方大地震大正12年(1923年)9月2日~5日記録(兵庫縣篠山市)
- 關東大地震照片資料(京都府立綜合資料館)
- 大地震資料美國地質調査所)
- 關東大地震資料Online photo gallery by A. Kengelbacher
- 關東大地震資料影片
- 關東大地震A Brown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
- USGS地震資料
- 關東大地震後日本人殺害韓國人的資料Article from Korean newspaper
- 關東大地震資料
- 日本人殺害韓國人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