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
外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4年6月14日) |
餐食系列 |
餐 |
---|
餐 |
組成及菜 |
相關條目 |
早餐是在早上享用的餐,通常是廣義上可以理解為睡醒後的第一餐。「早餐」(breakfast)一詞,字面之解釋為「打破禁食」(break fast)。故在英語世界中,會出現如前述的理解,又或(雖然此解釋較少用)代表一種由傳統早餐食品(例如雞蛋,麥片及香腸)所組成,全日均可食用的餐膳。
世界各地的早餐食品均有不同,惟通常都會包括一種具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穀類、麥片、蔬果等,配上一種含高蛋白質的食品(如雞蛋,肉類及魚類),再加上一種飲料(如茶、咖啡、豆漿或果汁等)。咖啡、茶、果汁、早餐穀類、熱香餅、香腸、煙肉、甜麵包、新鮮蔬果、雞蛋、蘑菇、焗豆、鬆餅、蛋糕或配上牛油/植物牛油/果醬的吐司,皆為常見的早餐食物。
營養專家指出,人從前一晚的晚餐到早上起床前,至少有約10小時未進食,因此早餐為一天最重要的餐膳。種種研究亦發現,不吃早餐的人擁有新陳代謝及體重問題的比例遠較常人為高。
詞源
漢語白話文的「早餐」、日語的「朝食(ちょうしょく)」、德語的「Frühstück」和丹麥語的「morgenmad」都是「早上的餐」的意思。
而英語的「breakfast」、法語的「déjeuner」(現指午餐)和西班牙語的「desayuno」均是打破禁食的意思。
各國早餐
亞洲和中東
- 中國
- 各地早餐不盡相同,常見的有粥、豆漿、豆花、煎餅果子、大餅雞蛋、燒餅里脊、麵茶、胡辣湯,配以油條、包子、饅頭、雞蛋、粢飯等;也有麵食,武漢熱乾麵、蘭州拉麵就是當地人的主要早餐。有時會上茶樓吃點心,飲品通常是豆漿或茶。一些地區亦有羊肉湯、牛肉湯、燒餅、烙饃作為早餐,各地早餐幾乎全部為中式早餐並充滿當地特色。豆漿饅頭基本上已普及全國。為提高國民體質,推行學生奶計劃。受西方影響,也有以西餅、麵包、牛奶、咖啡等為早餐。
- 台灣
- 早上通常分為西式早餐和中式早餐,但都經過改造充滿台灣特色。西式主要有各類吐司、三明治、漢堡、法式燒餅、貝果、可頌、軟法、佛卡夏、丹麥吐司,而中式則以豆漿、包子、饅頭、燒餅、蛋餅、蘿蔔糕等中式麵點商品為主。然中西式早餐界線並不明顯,常可見西式早餐店兼賣豆漿或蘿蔔糕等。此外,清粥小菜等也是許多老一輩台灣人的早餐選擇,細部特色東西部、北中南各有差異,閩客習慣亦不盡相同。台灣的早餐文化中,中西式連鎖型早餐店非常盛行可算是一大特色。
- 香港
- 早餐通常為中式早餐、西式早餐和港式早餐,上班族通常會選擇在快餐店、茶餐廳或粥店購買早餐進食。中式早餐通常是粥、油條、豬腸粉、炒麵等,也有人到茶樓或酒樓飲早茶。西式早餐通常有經過改良的英式早餐,港式茶餐廳里通常售賣本地化的餐點,如湯通粉、方便麵,附送飲料。近幾年便利店亦開始售賣輕便早餐。
- 朝鮮半島
- 不同於大中華地區,早餐通常是在家食用,傳統的韓式早餐包含米飯、各種泡菜和湯品(如大醬湯、牛肉湯等),類似正餐簡化版。但近年來,在韓國也多了許多可外食早餐的食堂及輕食店(但仍屬少數),除了韓式早餐店也有西式早餐店。
- 日本
- 不同於大中華地區,早餐通常是在家食用或在便利商店購買,常見的有麻糬、飯糰、味噌汁、納豆、生蛋、綠茶、白飯以及烤魚等,類似正餐簡化版。但在中部地區名古屋一帶則有流行咖啡店點飲料奉送麵包甜點,一般日式咖啡店也有西式早餐販售。
- 新加坡
- 早餐通常會是肉骨茶或豆漿。與馬來西亞類似。
- 馬來西亞
- 較為多元化,選擇種類多。常見的有馬來式早餐椰漿飯(nasi lemak)及馬來糕點、印度式早餐印度煎餅(roti canai)、中式早餐、西式早餐、快餐及當地特色小吃等等:根據個人喜好選擇
- 越南
- 老百姓一般吃各種帶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如:牛肉河粉,順華牛肉豬腳米粉等。越南三明治是很受大學生們享用因為其方便於攜帶,飲料一般是咖啡,豆漿。在咖啡廳通常都有出售各種早餐套餐。
歐洲和美國
這些國家的人通常會吃麵包或糕餅為早餐,飲料通常是果汁、茶、鮮奶或咖啡。
- 德國
- 麵包配以果醬、燻肉,奶或咖啡。
- 法國和南歐
- 吃一些脆的糕點,並喝白咖啡或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在古典的定義中,香煙亦是法式早餐的一部分。法國傳統對早餐並不重視,這可以從法語中早餐——「petit déjeuner」(小午餐),看得出來。
- 瑞典
- 脆皮麵包和魚。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