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民歌
「校園民歌」運動起源於1970年代台灣大學校園,於1990年代完全結束。此運動初期以貼近「民眾」生活以及思考「民族」(包括台澎金馬與中國的人群)意識自詡為「『民』歌」。但是後來受到人質疑其既非台灣『民』歌,也不是中國『民』歌,因而應稱為「校園民歌」。
發展歷史
- 在1970年代之前,台灣年青人喜愛的音樂主流為西洋音樂,聆聽和演唱以國語(北京話、北平官話、「普通話」)作詞的歌曲,被認為跟不上流行。197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活動,觸發了年青人面對自我文化,開始萌發「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想法,並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
- 1970年代,今是有限公司與歌林股份有限公司音樂出版部合作製播《金曲獎》節目,由中國電視公司播出,主旨是鼓勵優良歌曲創作;1981年至1983年,天鼎傳播公司製播歌詞歌曲創作比賽節目《大學城》,由台灣電視公司播出;這兩個節目帶動了台灣的校園民歌風潮。
- 1975年,楊弦和胡德夫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被視為是台灣現代民歌發展的開始。當時著名的民歌手尚有王海玲、王夢麟、蘇來、胡德夫、楊祖珺等人。王海玲以民歌手身份在各大學校園演唱並灌錄唱片時,僅是一個北一女的高中生。
- 龍的傳人是台灣校園民歌的代表性作品,作者為侯德建,首唱者為李建復。此曲是在1978年美國宣佈將於次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的背景所寫下。這首歌的唱片尚未上市時,就在青年們間傳唱不已,後來也成為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歌曲之一。歌手王力宏和「糯米糰」樂團也曾改編這首歌曲和歌詞。
- 除了校園演唱之外,廣播人陶曉清也是台灣民歌發展的重要推手。她開放自己的節目,讓年青的音樂創作者有一個發表的平台。1977年,陶女士邀請楊弦、吳楚楚、韓正皓、胡德夫等四位民歌手灌錄了唱片《我們的歌》,大大帶動了校園民歌風潮。之後,新格唱片公司推出金韻獎,海山唱片公司創辦民謠風;這兩項民歌創作比賽,將民歌帶向商業化。這些在民歌獎項中脫穎而出的創作者,為以後的台灣唱片市場打下基礎。
風格轉變
民歌運動早期歌詠山水、青春,旋律清新自然、歌詞樸素,並有濃厚的中國風和大學校園氣味,包括中國景物懷詠、古典文學意識等等。早期有葉佳修、蘇來、李建復、劉藍溪、邰肇玫、施碧梧、王海玲、陳明韶、邱晨、趙樹海等歌手,後期的齊豫、潘越雲、鄭怡、林佳蓉、黃韻玲、包美聖、許景淳、施孝榮、王夢麟、銀霞、丘丘合唱團、木吉他合唱團等。
作曲做詞者則有靳鐵章、畢心一、畢奐一、林建助、許翰君、陳雲山、黃大城、王新蓮、吳楚楚等民歌主力。
1970年代後期,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人心鼓動,在侯德建、羅大佑、李泰祥的介入,民歌運動有了質的躍進,與初期的淳樸無瑕多了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此時大量的歌詞是名家的詩作,如三毛、余光中、席慕容 、蔣勳等臺灣本土作家,而隨著侯德建、羅大佑、李泰祥、李壽全的作品的流傳,民歌運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過整個民歌運動仍舊缺乏以台灣本地常民語言--鶴佬話來創作的作品,僅有的例外是「正月調」和「拼元宵」等少數曲目。這種發展路線與台灣1990年代後的政治氣氛和文化主流的轉變背道而馳,決定了民歌運動必然衰敗的命運。
沒落
民歌運動的沒落因素可以分列如下:
1. 社會商業化、現代化的進展。此趨勢使「校園民歌」的環境開始改變,唱片業者以獲利為導向,美歐影音產品大舉進入台灣,「校園民歌」單薄的技術水平和樸素的內容變得難以與時代和市場趨勢相搭配,各唱片公司以大量商業行銷包裝流行歌手傾銷市場。商業化趨勢也使大學校園早期的社會文藝孤島地位被分割瓦解,所謂「校園」民歌的最後基地--大學校園也不復存在。1982年金韻獎停辦,海山唱片結束營業,預示了民歌運動的這一命運。
2. 民歌作者與演唱者的星散。基於前述政治、社會原因與個人的生涯規劃,校園民歌運動的主要人物、歌手畢業後出國深造、服兵役造成了人才斷層,音樂風格後繼無人。若干知名民歌手如侯德建、齊豫、羅大佑等轉赴香港與大陸發展,多數人則完全終止創作和演出,轉入廣播界(如鄭怡)甚至海外而銷聲匿跡,台灣「校園民歌」運動的時代遂全面結束。時至今日,「校園民歌」成為台灣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期出生人士懷舊的象徵,並留存於KTV與偶爾懷舊的音像製品市場中。
3. 政治氣氛轉變。1980年代末期起,隨著政治上的組黨、解嚴與本土化(去中國化為其激烈的一種形式)運動興起,台灣的大學與知識界氣氛轉向批判中國文化霸權、爭論鄉土文學與中華文化,「校園民歌」中隱藏的中國風格與單純清新的文學氣息與新興的草莽氣息格格不入,遂漸式微。
著名的校園民歌分類例舉
歷史上台灣「校園民歌」主題根據分析,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中國詩詞:釵頭鳳(包美聖演唱)
- 台灣常民生活:雨中即景(趙樹海、王夢麟、黃大城演唱)、酒干可賣無?(蘇芮演唱)、外婆的澎湖灣(潘安邦演唱)、鄉居記趣(葉佳修演唱)、正月調(簡上仁演唱)、鹿港小鎮(羅大佑演唱)、拼宵夜(木吉他合唱團)
- 流浪、告別與回歸:橄欖樹(李泰祥作品,齊豫演唱)、浮雲遊子(陳明韶演唱)、曠野寄情(李建復演唱)、就要揮別(楊芳儀、許曉菁演唱)、匆匆的走、再別康橋、露莎蘭(蘇格蘭民謠,楊芳儀)、告別憂傷(蔡藍欣演唱)
- 自然詠歎與懷想:秋蟬(楊芳儀、徐曉菁演唱)、小貝殼(邰肇玫演唱)、小草(王夢麟演唱)、聽泉、守住這一片陽光(林佳蓉 (台灣)、許淑絹演唱)、七月涼山、露莎蘭(蘇格蘭民謠,楊芳儀、許曉菁演唱)、蝸牛與黃酈鳥(銀霞演唱)、夕陽伴我歸(陳淑樺演唱)、蘭花草(銀霞演唱)
- 愛情:你那好冷的小手(銀霞演唱)、小秘密(銀霞演唱)、風告訴我(陳明韶演唱)、如果(施碧梧演唱)、神話(羅吉鎮、李碧華演唱)、偶然(卓秀琴演唱)、木棉道(王夢麟演唱)、拜訪春天(施孝榮演唱)、小茉莉(包美聖演唱)、忘了我是誰(王海玲演唱)、阿美阿美(王夢麟演唱)、離開你走近你(王夢麟演唱)、風中的往事(王新蓮演唱)、生命中的陽光(木吉他合唱團)、歡顏、走在雨中、陽光和小雨(潘安邦演唱)、守著陽光守著你、天天天藍(潘越雲演唱)、忘了我是誰、恰似你的溫柔(蔡琴演唱)、為何夢見他(丘丘合唱團)、野百合也有春天、夢的衣裳(李碧華演唱)
和「校園民歌」相關的學術研究與重要史料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只收入專書,書籍篇章及期刊論文不收入)
- 蔡明振,2004,「時代樂府」:民國六○年代﹝七○年代﹞校園民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劉季雲,1996,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 馬世芳主編,1995,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陶曉清總監。台北:滾石文化。
- 苗延威,1991,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余光中詩、楊弦曲,1975,中國現代民歌集。台北: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 張釗維,1991,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1970年代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_____,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台北:時報文化。
- _____,2003,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灣現代民歌運動史。台北:滾石文化。
外部連接
这是一篇與历史或歷史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