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妙法蓮華經》(梵文:सद्धर्मपुण्डरीकसूत्र Sad-dharma Puṇḍárīka Sūtra),簡稱《法華經》,法華三部經之一,其餘兩部經為《無量義經》與《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ṇḍárīka 意译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法的洁白、清净。Sūtra 意為「經」,故此經之全名為《妙法蓮華經》。[1]
《妙法蓮華經》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全文共二十八品,前十四品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說一乘之果。《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的教法,佛陀弘法《法華經》和《涅槃經》共八年,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示所有眾生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天台宗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槃之最後一時。
版本
《法华经》成立年代约公元前後,最晚不迟于公元200年,因为龙树菩萨(公元150年-250年)的著作《中论》、《大智度论》已引用本经文义。另外《大泥洹经》、《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诸经皆列举本经经名,并援引经中文义。[2]
梵文本
已发现有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写本40余种。这些写本大致可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所属的写本大致为11世纪以后的作品。在基尔基特地区发现的克什米尔体系本,多数属于断片,从字体上看,一般是5~6世纪的作品,比较古老。在新疆喀什等几个地区发现的大多数也是残片,内容与尼泊尔系的抄本比较接近,从字体上看,大致是7~8世纪的作品。
漢傳版本
漢譯版本共有四種,但現存只有三種:包括西晉竺法護所譯的十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的七卷《妙法蓮華經》,隋闍那崛和達摩笈多所譯的七卷《添品妙法蓮華經》。
其中以鳩摩羅什譯本最為通行,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餘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册,經號262。只有鳩摩羅什譯本包涵了《提婆達多品》,《添品妙法莲华经》将《提婆达多品》并入《见宝塔品》。梵文本沒有這一品。《正法华经》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偈颂部分。其原因是《正法华经》是竺法護从梵文本译出,而《妙法莲华经》由鳩摩羅什从龟兹文译出。[3]
藏文本
藏译本为日帝觉和智军所译,题名《正法白莲华大乘经》,1924年河口慧海对照梵本日译出版,名《藏梵传译法华经》。
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梵文《妙法莲华经》贝叶写本,成书于公元1082年(宋朝元丰五年),为尼泊尔那瓦尔廓特·塔库里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羯罗提婆时期。这是一部距今几近千年的相当古老的写本,全经共有137页,274面,每片贝叶约长54厘米,宽5厘米,每片大小相差无几,全经内容完整。
日本版本
聖德太子於552年將佛教引入日本,其所著之三經義疏, 即包含法華經(其餘2部為勝鬘經及維摩經), 並自行造了「一大乘」之思想。
法華宗旨
在大乘佛教興起的時代,有了以「聲聞」、「緣覺」為二乘,以「菩薩」為大乘的說法。《法華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結集的代表作品,提出「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三乘為一乘(佛乘)。以「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權)說,「二乘」終究要以成佛為最終目標,開啟「迴小向大」的門徑,這是一種嶄新的學說思想,也是本經主旨所在。
科判
二十八品之中,智者大師將序品至安樂行品為止的前十四品稱為「迹門」,從地涌出品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為止的後十四品稱為「本門」。
各品大意
- 第一序品:是本经的总序,佛说无量义经后,入无量义处三昧,天上降下种种妙华,佛的眉间白毫放大光明。弥勒菩薩因疑發问,文殊師利菩薩作答:过去诸佛宣说《法华经》前,皆现此瑞。暗示佛说此经之殊胜处有别于他经,唤起大众的注意。
- 第二方便品:此品与寿量品,是《法华经》的兩大中心,为本经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称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解难入,佛说诸佛究竟了知诸法实相——「十如是」。为令声闻、缘觉二乘人断苦缚,得涅槃,佛以方便力,曾分说三乘之教,今日所说才是佛的真实教法。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緣,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 第三譬喻品:自此品至* 第九「授學无學人記品」为止的七品,是将方便品內容进一步以譬喻及因缘加以说明。本品说明舍利弗最先领解佛意,故被授记为华光如来。佛将三界譬喻为火宅,将三乘喻为「羊、鹿、牛三车」,将一佛乘喻为「大白牛车」,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车一车」之喻,显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的深义。
- 第四信解品: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目犍连,于上品领解佛意。佛更说「长者穷子」喻,佛喻为大慈悲的长者,三乘譬喻为穷子,导出「于一乘道,随宜说三」的结论。
- 第五药草喻品:佛应四人之请,更以「三草二木」将人天二乘譬喻为大、中、小药草,将上根、下根菩萨喻为大树和小树,将佛的平等智慧譬喻为一味之雨。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长短诸种草木,悉受一味之雨而润泽成长,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 第六授记品:授大迦叶等四人將來成佛之记。
- 第七化城喻品:先说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听讲《法华经》而转为菩萨沙弥,后乃成佛。次说「化城喻」,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为入佛智慧、最終成佛。
- 第八五百弟子授记品:富楼那为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记。次说「系珠喻」,五百弟子虽都怀有佛种,但未开悟,由烦恼覆藏,如衣里藏有宝珠,但因不知,故处于穷困之境。
- 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阿难、罗睺罗为上首。
- 第十法师品:佛在世或灭度后,凡随喜听闻《法华经》者均授予成佛的记别。又举出修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本經的「五种法施」和供养本经的「十种」功德。说谤法者之罪,并说凿井喻。
- 第十一见宝塔品: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证明释尊所说真实不虛。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咸集,开多宝佛塔。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尊同座。
- 第十二提婆达多品:说如来往昔求法,师事阿私仙得闻妙法。又授提婆达多成佛记。文殊入龙宫说《法华经》,八岁龙女闻经即身成佛,证明《法华经》功德广大。
- 第十三劝持品:药王、大乐说和兩万菩萨,各各发愿弘扬《法华经》。被授记的五百阿罗汉及学无学八千人,以及八十万亿那由他无数菩萨,皆誓愿弘此經典。
- 第十四安乐行品:文殊请问末世持经方法,佛告以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并以转轮圣王髻中明珠罕見授人来譬喻佛不輕易讲说经中最尊最胜的《法华经》。
- 第十五从地涌出品:六万恒沙菩萨及其眷属从地涌出,大众疑惑,不知此等恒河沙数菩萨为谁之弟子?从何处而来?此为佛开显「久远实成」佛果的序曲。
- 第十六如来寿量品:释尊说明「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而其中间乃至今生,皆是方便示现。又说「佛寿长远」、「佛身常住」。以良医之譬喻说明为救众生而示现方便。佛实际上是「常在灵鹫山」、「常住说此法」,为使众生不起懈怠之念,故示现灭度。此品旨在说明佛陀「寿命之无量」、「教化之无量」、「慈悲之无量」及「救济之无量」。
- 第十七分别功德品:说明与会者闻法获益之多,和五品弟子功德。
- 第十八随喜功德品:是继上品所说者,说明听闻、讲述此经的广大功德。
- 第十九法师功德品:明五种法师的功德,得六根清净神通力。
- 第二十常不轻菩萨品:说明常不轻菩萨,以随喜行,得清净六根,说《法华经》,以此显示赞叹本经功德。
- 第二十一如来神力品:佛出广长舌相,放毛孔光。以此神力,为嘱付灭后传此经,捷要地说此经功德。此经所在之处就是道场,诸佛在此处成道、转法轮,并在此处涅槃。
- 第二十二嘱累品:此品为对诸菩萨「总付嘱」,三摸众菩萨顶而嘱付之。
- 第二十三药王菩萨本事品:自此品开始到第二十八劝发品,详说佛灭后弘此经的必要及弘经的功德。本品举出药王菩萨过去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臂供养,以报答听日月净明德佛讲《法华经》之恩。
- 第二十四妙音菩萨品:叙述变现34身,说《法华经》的妙音菩萨,从东方净光庄严国来到灵鹫山,礼拜释尊及多宝佛塔,以显宣说《法华经》的重要意義。
- 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无尽意菩萨请问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因緣,佛为说14種无畏,32種应化身等种种功德。
- 第二十六陀罗尼品:菩萨及天神等,各各说咒护持受持《法华經》者。
- 第二十七妙庄严王本事品:述说药王、药上二菩萨的往昔事跡,他們为净藏、净眼二王子時,劝父母归依其师云雷音王佛,使他们听講《法华经》的大善因缘,以显示遇佛、听《法华经》之难得。
- 第二十八普贤菩萨劝发品:佛为普贤说佛灭度后得《法华经》的四个方法。普贤发愿护持受《法华经》者。
《法华经》为弘揚佛陀的真實精神,采用了偈颂、譬喻(法華七喻)等,赞叹永恒的佛陀(久远实成之佛),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由于行文流畅,词藻优美,在佛教思想史、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是自古以来流布最广的经典[來源請求]。
參考文獻
引用
- ^ 新譯妙法蓮華經. 張松輝注譯. 三民書局. 2000. ISBN 978-957-14-3112-3.
- ^ Paul Williams.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 Routledge. 1989年: 142. ISBN 978-0-415-02536-2.
- ^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言:昔炖煌沙门竺法护。于晋武之世。译正法华。后秦姚兴。更请罗什。译妙法莲华。考验二译。定非一本。护似多罗之叶。什似龟兹之文。余捡经藏。备见二本。多罗则与正法符会。龟兹则共妙法允同。
来源
- Cole, Alan (2005). Text as Father: Paternal Seductions in Early Mahayana Buddhist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pters 2 and 3 of this work present a close reading of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the Lotus Sūtra.
- Pye, Michael (1978). Skilful Means - A concept in Mahayana Buddhism. London, UK: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ISBN 978-0-7156-1266-8. 2nd edition: Routledge 2003.
- Shinjo Suguro (1998): Introduction to the Lotus Sutra, Jain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978-0-87573-078-3
- Tanabe, George J.; Tanabe, Willa Jane (ed.) (1989). The Lotus Sutra in Japanese Cultur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ISBN 978-0-8248-1198-3. [II, 15]
- Tola, Fernando, Dragonetti, Carmen (2009). Buddhist positiveness: studies on the Lotus Sūtr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 ISBN 978-81-208-3406-4.
- Yuyama, Akira (1970). A Bibliography of the Sanskrit-Texts of the Sadharmapuṇḍarīkasūtra. Faculty of Asian Studies in Association With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ustralia.
外部連結
- An 1884 English translation by H. Kern from the Sacred Texts Web site
- Article that comments on the Lotus Sūtra, including origin and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Sutras
-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the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
- The Threefold Lotus Sutra translated by Bunno Kato retrieved 08/07/2013
- The Lotus Sūtra translated by Tsugunari Kubo and Akira Yuyama (2009) retrieved 08/07/2013
- 法華經數位資料庫
- MBSC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 中華民國正念動中禪學會
- 明昆長老《南傳菩薩道》
- 西田龙雄:〈关于西夏语翻译的《法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