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徐友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18年9月8日 (六) 13:3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beta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徐友渔(1947年),四川成都人。哲学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成就在于分析哲学政治哲学文革研究。中国大陆知名公共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新公民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从2015年11月开始在纽约新学院任驻院学者。[1]

生平

徐友渔1947年生于四川成都,1977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杜任之以及分析哲学家、维也纳小组成员洪谦

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至今。期间1986—198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师从当代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达梅特迈克尔·杜米特)。后亦曾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帕尔梅客座教授。该职位是提供给“专注于广泛和平重要领域的国际杰出研究人员”。

2010年6月,许志永滕彪王功权黎雄兵李方平徐友渔张世和老虎庙)发起《公民承诺》倡议书,期待中国公民意识能够更加普遍,共同支持保护公民的权利[2]。徐友渔也是新公民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2014年5月因参加“六四研讨会”被传唤和刑拘,其他被捕人士包括人权律师浦志强﹑人权活动家胡石根80后作家刘荻以及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3]。徐友渔承认是他发起5月3日的六四研讨会,开会地点在郝建住处。[4]同年6月5日获得释放。[5]

由于他的杰出研究工作和贡献,2014年获奥洛夫•帕尔梅奖,其颁奖词:

2014年奥洛夫•帕尔梅奖授予中国哲学教授徐友渔,以表彰他坚持民主和言论自由原则的工作。
   徐友渔关于自由、社会公正和人权的呼吁,是他在中国进行的抗争,但具有普遍意义。
   徐友渔出生于1947年,居住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多年。他作为一位投入的中国公民和政治哲学家,要求尊重宪法保障的自由。2008年,他是《零八宪章》最引人瞩目的签署者之一。他一直致力于中国社会民主化的工作,谴责将任何形式的暴力作为一种政治手段。
   徐友渔在国内外备受推崇,2001-2002年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奥洛夫•帕尔梅客座教授,该位置是提供给“专注于广泛和平重要领域的国际杰出研究人员”。
   徐友渔通过他的研究和倾向对话的论文,为中国的和平民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工作

徐友渔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学术领域对分析哲学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地位。1994年出版的著作《“哥白尼式”的革命》于1995年获“金岳霖学术奖”;1996主持完成并与陈嘉映周国平等合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与哲学》在当代汉语语言哲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1999年于香港出版的《形形色色的造反》被称为是研究红卫兵问题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为亲历大陆社会风云并于恢复高考后首批进入学术的知识分子,他同同辈学人一样,对时代有着深刻的体会,对传统有着深入的反思。在学术有所积累和造诣后,徐友渔致力于将分析哲学之逻辑经验(实证)的方法和精神融入中国当代现实,并在学术上开始关心社会、政治与民生问题。1995年后其兴趣发生了明显转移,学术重心转向对当代英美政治哲学的研究,迄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开始就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大革命文化传统主义宪政共和等时代焦点问题发声,投注了极大的勇气和热忱,并贯之以启蒙理性自由主义立场。徐友渔掌握四门外语,良好的数学背景以及有素的逻辑训练,使得他的努力富有成效并引人注目。2004年,徐友渔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5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6]

徐友渔的观点倾向社会自由主义,也是学界最早对后现代思潮的负面作用有所揭示的学者之一。

著述

著作

  • 《“哥白尼式”的革命》,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获1995年金岳霖学术奖。
  • 《罗素》,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
  • 《精神生成语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 《形形色色的造反》,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
  • 《告别20世纪》,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 《蓦然回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 《自由的言说》,长春出版社,1999年
  • 《直面历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 《人文立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
  • 《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合著

  • 《语言与哲学》,三联书店,1996年

主要论文作品

  • 精神和文化记录片断,《花城》,1999.1月号
  • 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开放时代》,1999.5月号
  • 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文化定位,《现代与传统》,1996.3,总第10期
  • 昆德拉哈威尔与我们,《上海文学》,1998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