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8.163.203.106留言2018年9月28日 (五) 16:50 莱比锡:​ 擴增)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出生1685年3月31日儒略曆3月21日]
 神聖羅馬帝國艾森纳赫
逝世1750年7月28日儒略曆7月17日] (65歲)
 神聖羅馬帝國莱比锡
国籍神聖羅馬帝國(德国)
知名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大量康塔塔
所属时期/乐派巴洛克
学生/受影响人物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與作曲家韋瓦第韓德爾並稱巴洛克三巨匠,在音樂史上和莫札特貝多芬齊名。巴赫被認為是音樂史上最傑出、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六,次於第五名的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

巴赫出生于神聖羅馬帝國(今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埃森納赫(Eisenach)的一个音樂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樂长,在德國萊比錫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尽管他的音乐并没有开创新风格,但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複调技巧。他的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但由于音乐的风尚迅速转向为洛可可古典主义风格,巴赫的複调音乐被视为陈腐之物,其成就长时间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仅仅作为管风琴演奏家而闻名。

虽然莫扎特贝多芬等大作曲家均对巴赫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於1829年在柏林改編並指揮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震惊了音乐界。此后门德尔松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发掘、整理和推广,经过几代音乐家的共同努力,巴赫逐渐恢復了崇高的地位。

早年

童年

1685年3月21日(格里历3月31日),巴赫出生在神聖羅馬帝国艾森纳赫。他的父亲約翰·安布羅休斯·巴赫是镇上的音乐家,教巴赫小提琴羽管键琴叔叔们也是职业音乐家,包揽了从教堂管风琴宫廷作曲家、音乐家的职位。巴赫的叔叔,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1645年至1693年)教了巴赫关于管风琴演奏艺术。巴赫因此感到自豪,1735年左右,他起草了一份族谱,名為《音乐巴赫家族的起源》。

巴赫幼年进入艾森纳赫拉丁语学校,这里恰好也是200年前马丁·路德的母校。8岁開始巴哈学习圣经、诗篇、教义问答,特别德文拉丁文的福音书和使徒书;后在奥尔德鲁夫老修道院进一步学习莱昂哈德.胡特尔的《神学概论》。學校從早上六點上課到九點,下午一點恢復上課;冬天下午則多留一小時。巴哈在校成績不錯,顯然他歌喉很好,由只能唱讚美詩的詩班,升到週日在聖喬治教堂演唱經文歌和清唱劇的詩班。

奧德洛夫

巴赫的母亲死于1694年,他的父亲也在8个月之后随其母亲而去。10岁的巴赫成为了孤儿,并住进了位于奥德洛夫的長兄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與叔叔同名,1671–1721)家裡。在这裡,他模仿、学习并演奏音乐;而他哥哥,一个职业教堂管风琴师,繼續給予他在艾森納赫便開始的音樂教育,他教導巴哈彈奏大鍵琴,以及其他樂器的基本演奏技巧,還曾帶他參觀鎮上教堂裝設新管風琴的過程,這種種對未來巴哈對器樂的造詣與熟稔有很大影響。

巴哈也幫忙哥哥分擔家計,他的歌喉嘹亮細緻、音域很廣,表演所得的收入相當不錯,但他沒有放棄學習,繼續在奧德洛夫拉丁語學校上課,除了拉丁文,巴哈還學習正統的路德派教義,其哲學磨練了巴哈的智識,也為他將來創作的細膩與虔誠起了先聲。他還蒐羅一批為數可觀的神學著作,供閒暇時閱讀消遣。

他哥哥讓他接觸的作品有來自當時南德的大作曲家,也有來自北德的作曲家,也有法国人,例如让-巴普蒂斯特·吕利路易斯·馬贊德马兰·马雷,以及意大利人吉洛拉莫·弗列斯可巴迪。年轻的巴赫也许观摩学习了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巴赫的手稿表明了他曾经为他哥哥抄总谱,但是显然他的哥哥禁止他这样做,也许是因为觉得这样浪费了他的时间。

後來由於兄嫂又生了一個兒子,克里斯多夫的家庭很快便無法繼續扶養巴哈,家族也沒有人能提供他經濟上的援助,巴哈便在15歲時離開奧德洛夫的學校。不過,他由原學校的新任音樂教師賀達(Elias Herda)那裡聽說,200哩外的呂內堡,當地的聖馬可教堂有個專收窮人子弟的少年合唱團,這個團體共同領有一筆津貼,提供團員食宿。而由於賀達在介紹信中對巴哈歌喉的讚美,巴哈順利得到教堂許可。

呂內堡

1700年3月,巴哈與他的好友厄德曼(Georg Erdmann)同行前往呂內堡。他在聖馬可教堂設立的拉丁語學校繼續學業,並參與教堂的音樂生活。學校裡同樣教授拉丁文、希臘文邏輯修辭學神學。雖然唱詩班成員分到的零用金微薄,但巴哈靠著在婚喪典禮上獻唱及街頭表演的收入,還能勉強維持生活。

在巴哈迄今待過的教堂中,聖馬可的藝術和音樂傳承最為豐富。高聳的圓頂建築、巍峨的祭壇有著華麗奢侈的鑲嵌,而教堂的音樂同樣富麗堂皇。教堂的音樂圖書館裡典藏了自十六世紀中期以來豐富的手抄樂譜及印刷版本,曲目多達1,102首,包含175位作曲者。擁有如此可觀的樂作收藏,又有優秀的唱詩班,聖馬可發展出精緻的音樂傳統,巴哈在此既聽也唱,朝夕受教會音樂的薰陶;馬丁·路德創作的許多聖詠(chorale)後來給予巴哈創作的啟發並磨練了他和聲的技巧,而這種古老的音樂形式在巴哈未來無數的聲樂作品中得到改良與推廣。

沒多久巴哈也變聲了,但他仍保有教堂的獎學金,且擔任三位器樂師傅的助手,並繼續磨練他畢生最熟練的樂器:小提琴、管風琴、大鍵琴。在這段日子巴哈對樂器結構與特性的知識以及樂器的演奏技巧有了飛躍性的成長。巴哈此時認識了聖約翰教堂的管風琴師貝姆(Georg Böhm),貝姆早年即與巴哈家族結識,巴哈早期作品深受其影響。

1701年的暑假,巴哈步行30哩到漢堡,聆聽聖凱薩琳教堂的琴師萊茵肯(J. A. Reincken,也是貝姆的老師)彈奏管風琴,還聽到北日耳曼的著名琴師呂北克(Vincenz Lübeck)的演奏,這給年輕巴哈帶來強烈震撼,此後他多次舊地重遊。

回到呂內堡後,巴哈也受到法國文化的洗禮。在聖馬可教堂一所專為貴族子弟附設的學校(Ritterakademie),充斥法國傳來的新奇想法;學校裡的學生流行以法語交談、排演法國戲劇並以法國音樂伴奏,還聘請曾受教於盧利,呂內堡伯爵的樂師湯姆沙耶(Thomas de la Salle)擔任舞蹈老師。在旁聽後,巴哈下了不少功夫接近法國文化,尤其音樂。沙耶對巴哈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帶他到策勒(Celle)欣賞管弦樂團和管風琴的演奏,並接觸了如庫普蘭等法國作曲大師的相關作品,這是巴哈音樂兼容並蓄的開端。

音樂事業

初到威瑪、阿恩施塔特到慕豪森(1703~1708年)

1703年1月,在从圣迈克尔毕业,并被拒絕一個位於桑格劳森的管风琴師職位後不久,巴赫被約翰·恩斯特公爵(Johann Ernst III,酗酒者,與其兄威廉共治,但無實權)聘用,在威瑪一个教堂擔任場地音樂家。他的角色並不十分清楚,但很顯然還包括一些與音樂無關的僕役工作。他在威瑪待了7个月,全面学习了从阿尔卑斯山脉另一侧传来的新颖的音乐表现形式—音响色彩组合,发展了非凡的管风琴(即兴)演奏技艺。之后,巴赫被邀请到阿恩施塔特的圣博尼费斯教堂,為其新完工的管風琴作檢查,並舉辦了啟用音樂會。在这个位于魏玛西南大约40公里的古老小镇,巴赫家族与当地居民建立着良好往来。1703年8月,他接受了在该教堂的风琴师的职位,这个工作体面但并不繁重,而且能得到一份不错的薪水。

良好的环境和对音乐热情的雇主并没有缓解年轻的管风琴师和当局之间的紧张关系。巴赫显然是对合唱团的水平不满,但更严重的是,1705年至1706年,他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拜訪了伟大的风琴师和作曲家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並參與他在北德呂貝克聖馬利亞教堂的音樂會。此次拜訪布克斯特胡德的旅行,來回需要各徒步约400公里,他请了30天的假,却离职4个月,且未通知雇主,这成为他在1706年1月宗教法庭上被指控的“罪状”之一。这趟超过预期计划时间的旅程,强化了布克斯特胡德對对巴赫早期风格的影响,也顯示了在巴赫心目中布克斯特胡德的重要性。巴赫想成为布克斯特胡德的助手和接班人,但不希望娶他女儿,而这显然是一个條件。

据1705年8月的法庭记录,巴赫曾经被牵扯进一个争执事件:

1706年巴赫得到了一个在米爾豪森圣布拉乌斯的風琴師职位,並待了好幾年。在那裡顯然有更好的薪酬、更高的地位,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更好的唱诗班。4个月之后,1707年,巴赫成为米尔豪森的布拉希斯基希的管风琴师;同年,和他的第二代堂姐瑪莉亞·芭芭拉·巴赫英语Maria Barbara Bach(1684年10月20日—1720年7月7日)结婚。

巴哈此時已是經驗豐富的管風琴師,有資格監督教堂受損樂器的修復工作。他仔細檢查聖布拉烏斯的管風琴後鉅細靡遺指出各種構造的損壞或缺失、如何進行細部修理、如何改善音色,巴赫提議將教堂的管风琴翻新,雖然費用昂貴,但教堂和米爾豪森市政府都予以核准。作为回报,巴赫为1708年的新地方议会成立开幕儀式精心制作了喜庆的清唱剧上帝是我的國王,BWV71》(Gott ist mein König, BWV 71)。地方议会很高兴巴赫对他们的丰厚回报,在之后的几年里又两次让巴赫指挥演奏它。

儘管巴哈音樂造詣出眾,他在慕豪森仍遇到一些問題——神學思想的爭議。教堂的牧師佛尼(J. A. Frohne)是虔信派信徒,強調基督徒生活須以奉獻、服從為上,這與主張極端智性的路德派可說是背道而馳。虔信派信友渴求性靈、神聖和重生,他們擔憂在儀式中過度使用音樂藝術的話,會增加世俗的誘惑。教堂的前任管風琴師又是保守音樂風格的捍衛者,巴哈創新的音樂風格自然不太受歡迎,當地人將巴哈的革新樂風冠上「世俗化」、「野蠻」等字眼,年輕而有想法的巴哈自然很難接受,他不敢相信虔信派竟能禁絕一切複雜、有內涵的音樂表現。

威瑪時期(1708~1717年)

巴哈在這樣的背景下根本沒有發揮才華的空間,而這時他接到薩克森—威瑪公爵威廉.恩斯特(William Ernest)的邀請,聘他擔任宮廷樂師及管風琴師,取代年老體衰的艾菲爾(Johann Effler),公爵希望巴哈為他寫作大量的禮拜音樂。1708年6月,巴哈前往威瑪通過試奏後,寫了封語帶尖酸的辭職信給教堂當局,抱怨處境、神學問題,與薪資難以餬口等。辭職後,巴哈還是與慕豪森維持不錯的關係,仍繼續監督聖布拉烏斯教堂的管風琴修復工程。

到了威瑪,巴哈薪資一夜倍增,在慕豪森的問題不復存在,因為公爵是虔誠的路德派信徒,同時熱愛音樂,雖然其擁有許多路德教徒的宗教美德,但處理政事卻是相當獨裁,所幸公爵未將他的意願強加在巴哈的創作上。巴哈在威瑪的地位不但崇高,且有充分的空間發展他對「完善規範的教堂音樂」的想法,因為公爵堅決不容許如慕豪森的宗教理念衝突上演。

這段日子巴哈家庭洋溢著喜悅。巴哈乍到威瑪其妻芭芭拉便生下長女(Catherina Dorothea Bach);兩年後,1710年11月,長男威廉.弗里德曼(Wilhelm Friedemann Bach,慣稱W. F. 巴哈)出生;三年後,芭芭拉生下一對雙胞胎,早夭;1714年3月,卡爾.菲利浦.艾曼紐(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慣稱C. P. E. 巴哈,其教父為泰雷曼)出生。W. F. 巴哈與C. P. E. 巴哈後來成為著名音樂家。

威瑪宮廷禮拜堂裝置的管風琴,儘管才剛剛更新過,但巴哈仍說服公爵裝置一套鐘組,後來乾脆要求重新裝修。巴哈對管風琴結構的知識日益精熟,常有人請他檢查損壞的樂器或試奏修理過的樂器。巴哈的名聲因著他對樂器的瞭解與精湛的演奏技巧而逐漸遠播,鄰近城市經常聘請他去演奏。當哈雷的管風琴師出缺時,巴哈再度想要換個環境;而哈雷教堂當局馬上對這個提議感興趣,他們草擬了一份要求頗多的合約,但寫薪水始終令巴哈不滿意。當巴哈在考慮哈雷的職缺時,公爵再度給他加薪,加強了巴哈續留威瑪的決心;這令哈雷當局很惱火,指責巴哈以哈雷的機會為籌碼,迫使老東家加薪挽留,但巴哈回信給教堂當局,否認他有任何玩弄手段的念頭。如同在慕豪森一般,巴哈依舊與哈雷保持好的關係,後來哈雷的新管風琴於1716年完成時,巴哈也受邀前往試奏,並得到皇家級的禮遇。

1714年,巴哈升為樂長,也就是唱詩班指揮(另一樂長為樂團指揮)。當時樂團指揮的兒子德雷西(Johann Wilhelm Drese)負責宮廷裡的一切世俗音樂,巴哈則自願每個月提供一齣清唱劇;而在此階段巴哈的管風琴曲創作量居各階段之冠,作品也臻至成熟,他成為歐洲最具代表性的管風琴演奏家兼作曲家。他的演奏之高妙,很快便染上傳奇色彩,與巴哈同時代的某人在聆聽完他在卡塞爾為皇太子(未來的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演奏後寫道:

「他的雙腳彷彿長了翅膀般在腳踏板上飛馳,有力的音符如雷般響遍整個教堂,太子對巴哈的神技讚嘆不已,一曲既畢,餘音尚繞樑之際,便脫下指上戴著寶石戒指,送給巴哈。」

在威瑪的時日,巴哈還領導一批訓練有素的歌者和樂手,這是一個小型的巴洛克式樂團,而他自己則演奏小提琴帶領整個樂團,因此在作曲之餘還能培養指揮經驗。同時地,巴哈仍對其他音樂家的作品非常感興趣並苦心鑽研之,義大利作曲家(科雷里托雷里、韋瓦第等人)的作品尤其得到他的青睞並對他產生深刻的影響(當時義大利的曲式與風格常為他國音樂家所師法)。巴哈摻揉了義式簡潔平穩的風格與德式稜角分明的傳統,並輔以本土的對位法特質,使他在創作時更注重主題和樂曲的簡化,屬於他自己的音樂正在形成。此時對他最有影響的是威尼斯樂派的韋瓦第,巴哈將韋瓦第的許多作品改編為管風琴或大鍵琴獨奏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韋瓦第,巴哈也改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恩斯特王子(Prince Johann Ernst,酗酒者約翰之子)是有名的音樂收藏家與業餘作曲家,他常與巴哈一同切磋,巴哈在他的影響下(可能透過他收藏的作品)改編許多作曲家(韋瓦第、泰雷曼、馬切羅兄弟、恩斯特王子本人)的作品為鍵盤樂曲(收錄於BWV 592-596, 972-987)。不斷的學習使巴哈的作品愈趨成熟,擺脫了他過去曾讓聽眾困惑的複雜風格,同時往他門下求教的學生也日益增多,巴哈為他們寫了《管風琴小曲集》(Orgelbüchlein)。在威瑪的九年當中,巴哈寫出許多傑出的管風琴作品。

但好景不常,巴哈這次又陷入與他毫不相關的爭論中。公爵的繼承人,也就是他的姪子奧古斯都(Ernest Augustus I),也是個性格獨斷之人,與公爵行事作風大不相同,兩人經常發生爭執。他們的部屬處境為難,尤其是巴哈,他一直負責教導奧古斯都彈琴,還時常為他演奏,甚至逗留在他的城堡裡寫曲。當公爵耗盡耐性後,他宣布禁止所有樂師為他姪子演奏,而巴哈犯了他的倔脾氣,他無視命令而為奧古斯都的生日親自填詞譜曲,創作一首清唱劇。公爵很生氣,於是藉機報復,當老樂長德雷西逝世時,他刻意忽略巴哈轉而聘任才華遜色許多的小德雷西。巴哈似乎為表達對此事的不滿,從此停止寫作清唱劇。

可這回他對奧古斯都的友誼卻有了實質的回報。奧古斯都在1716年與柯騰公爵里奧波德王子(Leopold, Prince of Anhalt-Köthen)的妹妹聯姻,當柯騰宮廷的指揮辭職後,里奧波德自然而然想到雇用巴哈。而巴哈也對新的工作機會滿懷憧憬,於1717年8月接受王子的邀請,支領薪水後不久便舉家遷至柯騰。清楚巴哈才華的威瑪公爵知道他與奧古斯都及里奧波德的交往,拒絕接受他的辭呈,但巴哈死纏爛打,公爵甚至氣得把巴哈關了快一個月才將他釋放。12月,巴哈終獲自由,便啟程前往柯騰,追尋事業的另一個起點。

柯騰時期(1717~1723年)

里奧波德王子年紀比巴哈輕,為人有節度,並且頗有音樂素養,能奏多種樂器。但他是喀爾文教派的信徒,禮拜儀式中僅使用簡單的聖詠,這意味著宮廷樂師主要負責世俗音樂,著重器樂,而非教會音樂或管風琴曲。這對巴哈的創作而言是個大轉向,不過這樣的挑戰在未來也同時是巴哈進化的動力。

巴哈在柯騰的職位備受尊敬,擔任宮廷樂團指揮,薪水高達400塔勒(日耳曼各邦的貨幣購買力不盡相同,巴哈薪水在此相當於朝廷高官)。自從王子21歲接掌宮廷後,花了不少心血恢復宮廷裡的音樂風氣,雇用的樂師從3名增至17名,因此巴哈上任時接管的便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樂隊。王子懂音樂且待巴哈有禮而親切。巴哈遇上一群優異的音樂家和識才的東主,激盪出大量出色的樂曲,尤其是器樂。在柯騰,喀爾文和路德教派的衝突嚴重,但巴哈似乎已經學到教訓,他不為自己的信仰傾向作表態。王子的父親在世時,准許路德派在柯騰設立教堂和學校,因此巴哈的家庭可以在週日上教堂,讓孩子接受他認同的信仰和教育,巴哈也更能全心投入他的事業。此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为高产和未受干扰的时期。

就在巴哈到了柯騰沒多久,他再一次錯失與韓德爾見面的機會。韓德爾原先已在英國定居,但在1719年他回到日耳曼尋找優秀的歌手,並回到哈雷探視母親,而哈雷離柯騰僅有20哩路程。古代交通及資訊不發達,巴哈一聽說韓德爾返鄉的消息,便立即兼程趕路去哈雷,希望能與之見上一面,遺憾的是韓德爾已返回英國。

巴哈在這段時間發覺他的長子W. F. 巴哈有優異的音樂稟賦,於是花了不少心思盡力栽培他。巴哈寫作《給W. F. 巴哈的鍵盤小冊》(Klavierbüchlein für W. F. Bach)即是獻給他的長子,內容井然有序的教導年幼的孩子彈奏鍵盤樂器,從說明音譜記號開始,帶領初學者由基本曲目一路登堂入室,直到領略較高深的作品。而這本書其實也包含了部分的《平均律鍵盤曲集》和全套的《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全書不僅是訓練技巧,曲目的結構與聆賞性也有高度水準。

然而這段日子也並非全是風平浪靜,1720年5月,巴哈和王子一同前往卡斯巴德(Karlsbad)溫泉療養地,7月回到柯騰時,妻子芭芭拉不幸離世,留下四個小孩。芭芭拉帶給巴哈十幾年美好的家庭生活,巴哈雖然難過,但仍意識到自己擁有得天獨厚的創作環境,不能就這樣沉湎於悲傷的情緒中,應該更不懈的繼續創作教會音樂,把內心的信仰表達出來。因此,那一年漢堡的聖詹姆斯教堂(St James Church)邀請巴哈角逐管風琴師的職位,巴哈不禁心動並登程赴會,雖然他因為柯騰的事務沒能在指定日期試奏,但他精湛的琴藝漢堡市民有目共睹,並博得大師萊茵肯的讚美。但後人不太清楚為何巴哈沒有得到漢堡的職位,當局似乎很有意要聘請他,但漢堡有個不成文的陋規,即某些特定職位的合格人選必須付一筆錢,才能取得職位,巴哈顯然無法忍受。

巴哈並沒有把漢堡的事情看得太重,仍忙於新的創作。1721年3月,他將精心創作的六首管弦樂協奏曲獻給布蘭登堡總督路德維希(Christian Ludwig),推測應該是巴哈在卡斯巴德遇到總督時,接受其委託創作的,雖然公爵未曾演出過它,但事實上這套作品已先在柯騰宮廷演奏過了。此即著名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巴哈在柯騰時期之前沒有機會與足夠資源(完善的管弦樂團)創作協奏曲,此時正能全心發揮。此曲的配器雖是舊式的大協奏曲,樂章結構卻採韋瓦第式的快、慢、快,語言精鍊,曲風和諧且洋溢著光彩,似乎流露出柯騰宮廷生活的自持與歡樂。在此期間巴哈也創作了前兩首的《管弦組曲》(BWV 1066-1067)。

這段時日巴哈也完成了《平均律鍵盤曲集》的第一部分(24首),他以前奏曲與賦格的形式,針對每一個調性,分大小調創作樂曲。事實上,根據作品原文直接翻譯,巴哈應是為某種「優律」(Wohltemperierte)而作,而此調律法究竟為何,一種說法是在不另調音的情況下,任意轉換各調。此作的風格與複調技巧非常多樣,每首曲子各有千秋,也奠定巴哈在鍵盤樂器創作上的地位。此作是在現代調性體系建立後,第一部完整使用所有調的鍵盤曲集,也是將調性理論付諸實踐的作品中,最有影響力的一部。

此時守鰥的巴哈需要再找個伴,協助他教養孩子。芭芭拉去世18個月後,1721年12月,巴哈再婚,娶年僅20歲的安娜·玛德莲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原姓Wilcken)为妻,她的父親是位宮廷小號手,母親也具音樂背景,她本人則是歌手,薪水有巴哈的一半。透過文獻,史家對安娜的了解較芭芭拉為多。安娜共懷孕13次,但只有6個活到成年,包含後來也成為知名音樂家的約翰·克里斯多福·弗里德里希(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慣稱J. C. F. 巴哈)及約翰·克里斯蒂安(Johann Christian Bach,慣稱J. C. 巴哈)。巴哈夫妻倆感情深厚,同為專業音樂家的身分也使他們更為親近,兩人的好感情可由他們共同完成的兩本《給安娜的筆記本》(Notenbüchlein für A. M. Bach)看出。

愜意的時光並不長久,巴哈再婚後一星期,里奧波德王子與他的堂妹亨瑞塔(Friederica Henrietta)成婚,音樂不復為柯騰宮廷的基調,因為公主對音樂沒有絲毫興趣,也可能是因為公主擔心王子流連於音樂生活,會冷落了她。巴哈愈發覺得在這裡難以容身,後來他也許再度發覺自己的志趣是做個教堂樂師,也許是為了兒子的教育規劃,巴哈開始為下一步打算。

莱比锡(1723年~)

1722年6月,莱比锡圣多瑪斯教堂音樂指揮库瑙(Johann Kuhnau)在擔任了該職務21年後逝世。市議會討論繼任人選時首先想到泰雷曼,他剛受聘為漢堡的樂長,由於他曾於萊比錫擔任管風琴師,市民相當推崇此決議。但泰雷曼卻以與萊比錫的合同要挾漢堡當局為他加薪,市議會撲了空。此前巴哈並未申請這個職位,因為他和泰雷曼是舊識。稍後巴哈應徵時,與其競爭者有四人,包括聖多瑪斯學校的校友,現任達姆城(Darmstadt)宮廷樂師的格勞普納(Christoph Granpner)。中選者是格勞普納,但他因為東主不肯放人且予以加薪挽留,於1723年5月放器萊比錫的職務後舉薦巴哈。

當局願意聘用巴哈,但態度較消極。他們並不看重巴哈的管風琴技藝,因為指揮不需要這項技能;而巴哈的作品大多未出版,當局不清楚他在作曲上的才華;知名度方面,巴哈在當時當地仍差了泰雷曼與格勞普納一截;且巴哈沒有正式學歷,當局對此相當感冒。儘管巴哈已是音樂全才,卻難獲得學院肯定。當局擔心舊事重演,要求巴哈先得到公爵的免職書。王子雖然不捨但並沒有阻撓巴哈,為他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免職書。得到許可後,巴哈便申請該職務並獲選。而當選後巴哈還得簽署許多文件和通過神學測驗,確認其思想沒有問題才能上任,但耗時之長、手續繁瑣以及數名議員曾反對聘用巴哈,種種跡象都顯示巴哈過去的經歷仍被當局所質疑。

聖多瑪斯教堂唱詩班指揮(也身兼聖多瑪斯合唱學校的音樂教職,因為學校為教堂提供儀式的歌者)在萊比錫的地位非同小可,相當於全城大小教堂的音樂總監,幾世紀以來,擔任此職務者莫不是備受景仰的音樂家。但這個職務也沒那麼好勝任,它的頂頭上司包括學校、市議會和教堂當局;市議會裡的成員包含3個市長、2個副市長與10個助理;教堂則有權管理一切宗教儀式,神學和音樂都在管轄之列。巴哈在柯騰悠閒慣了,如今他的雇主是一班各有意見的官僚,往日的禮遇不再,巴哈為了理念的奮鬥才正要開始。而酬勞方面,新職位的起薪還不到巴哈在柯騰的四分之一,這些得另外仰仗婚喪、教學的酬勞才補得過來。巴哈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是錯,但最終兩個因素說服巴哈接受新的挑戰:萊比錫有聖湯瑪斯學校與名聲顯赫的萊比錫大學,可以提供他的兒子良好教育;而巴哈自己似乎也有心在教堂音樂上繼續深造。6月巴哈正式就職,他讓他的三個兒子進入聖多瑪斯學校就學,並都加入唱詩班,學習鍵盤樂器和樂理。但是巴哈發現學校一片混亂,學生人數多到不堪負荷,年邁的校長厄內斯提(Johann Heinrich Ernesti)對學生與老師難以管束,且學校硬體設施貧乏,無法提供住宿生足夠床位,唯一的教室得容納三班的學生,還得充當餐廳。在惡劣環境與繁重的婚喪外務下,學生常是虛弱不堪。而學校生活作息非常刻板,連巴哈都得嚴格遵守。巴哈的家庭便是在這樣一團亂的學校的校舍中生活。

遺憾的是,在巴哈舉家遷往萊比錫之前,里奧波德王子年輕的妻子卻去世了,這看似能使巴哈回頭,但他已下定決心離開。儘管王子沒有慰留巴哈,但他和王子的情誼並未因此改變,巴哈經常回到柯騰演奏音樂,王子兩年後再娶,巴哈曾為其新婚夫人獻上一首祝賀生辰的清唱劇。然而王子卻於1728年11月英年早逝,柯騰的宮廷音樂盛景不再。1729年3月,巴哈最後一次探訪柯騰,指揮《马太受难曲》的片段作為王子喪禮上的音樂,當時此作尚未公開演奏。

巴哈既然是萊比錫的音樂總監,便須負擔監督各教堂音樂事務的職責。聖多瑪斯教堂精緻的建築、內部擺設與管風琴配置,令巴哈對教堂的音樂安排格外熱心。巴哈初到萊比錫的幾年,不斷努力創作樂曲供教堂使用,至少為整個教會禮儀年提供五套的清唱劇,總數約有295首,但留存後世者不多。他也勤於創作隆重的城市葬禮所需的經文歌、市民音樂,以及為耶穌受難的聖週五盛大禮儀寫作受難曲。

在这里他创作了最伟大的宗教作品《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和《圣母讚主曲》,宗教剧及大多数的教会清唱剧。1729年他组织了著名的莱比锡大学音乐社,由职业歌手和学生组成,每周举行音乐会。领导该组织一直到1737年,1739-1743年又继续领导。

逝世與身後

巴哈的健康狀況一日不如一日,他很可能在1749年中之前已一度中風。而大概也是從此時起,萊比錫市議會便開始討論一旦巴哈去世,該選誰為繼任人選。德勒斯登宮廷的一名官員布爾伯爵(Count von Brühl)推薦哈爾(Gottlob Harrer)為下任聖多瑪斯教堂唱詩班指揮,於1749年6月8日舉行試演會。

儘管巴哈的身體並沒差到隨時會去世的地步,然而由於遺傳、過度操勞和照明不足等等因素,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巴赫患有白內障,視力逐漸喪失,1749年幾乎已經全盲。1750年,英國著名的眼科庸醫泰勒(Chevalier John Taylor,他在1758年也替韓德爾治療)剛好途經萊比錫,替巴哈的眼睛動了兩次手術,但都沒有成功。巴哈依然掙扎著創作新樂曲,後來他的視力一度奇蹟似的恢復(史家認為這是迴光返照),但十天後,也就是該年的7月28日,仍過世於嚴重高燒導致的二次中風,隨後在萊比錫舉行葬禮。

市議會至此對巴哈的死無動於衷,給予巴哈生前的評價極為普通。令人驚訝的是井井有條的巴哈竟沒有留下遺囑,他死後房屋由九個在世的子女與遺孀安娜均分。市議會當局似乎有意苛扣給付遺孀的救濟金,而似乎也只有C. P. E. 巴哈在這段時間給予繼母安娜實質的幫助,提供J. C. 巴哈所需的教育。安娜從此在貧民救濟院度過餘生,直到1760年2月也隨巴哈而去。

C. P. E. 巴哈對父親的描述

C. P. E. 巴哈(以下簡稱大巴哈,小巴哈常指J. C. 巴哈)是巴哈精心培育的兒子之一,作為前浪漫時期的代表人物,也是多感風格(德文:Empfindsamer Stil)的開創者,對海頓等後輩多有影響,執十八世紀中期新音樂之牛耳。有關巴哈的生平及成就多記載於他與阿格力寇拉(Johann Friedrich Agricola)合撰的老巴哈之訃聞裡。

按照他的說法,巴哈在作曲方面是無師自通的。他沒上過任何作曲方面的課程,所以從青年時代起,他就開始研究很多有影響的作曲家的作品並從中學習。這主要經由對音樂的聆聽,閱讀,抄寫,複製,加工,模仿和對作曲媒介,形式,種類的研究。大巴哈還仔細追憶:

「虔誠的他以自己額外的努力形成了自己風格……僅僅是模仿其他作品,他在青年時代就已經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賦格作曲家……經過許多演出……沒經過系統性學習的他已經掌握了管弦樂隊的訓練和指揮。」

「當父親指揮時,非常在乎精確,對節拍及音準的掌握幾乎到了驚人的地步。也因此他對調音相當在意,不只他個人的樂器,整個管弦樂團亦如是,所以他總親自調音。他對管弦樂團的配置非常清楚,因此他很善於運用各種空間。有個故事可以說明之:

一回,他來柏林看我,我帶他參觀新的歌劇院,他立刻指出這建築物的優缺點,我指音樂演奏的音效而言。我帶他去看壯觀的大廳,還爬上沿著廳堂上端而建的長廊,他瞧了天花板,沒作任何檢查,便斷言建築師無意間創造偉大的功業,但沒人能點破這道理:若有人在矩形大廳的某個角落,貼著牆向上輕聲低語,另一個站在對角線角落只要臉朝著牆便可清楚聽到對方說的話,但房裡其他人卻什麼也聽不到.....這是拱形天花板造成的效果,父親卻一眼就能看出。」

「他對於每樣弦樂器的潛質了解透徹,由他的作品便可看出這點,曾有位偉大的小提琴手告訴我,沒有任何曲子比父親的無伴奏小提琴曲更適合鍛鍊小提琴手的琴藝。他對和弦的了解實在高妙,他曾不只一次在為三重奏伴奏時,心情極佳的情況下靈機一動——同時確定作曲者不會發脾氣,利用先前數字低音的部分,將整個曲子引導為四重奏,讓作曲者當場目瞪口呆。」

歷史性、風格與创作

巴哈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像貝多芬那樣直接扭轉之後的音樂走勢,而是直接體現在他對音樂這門藝術所展開的可能性以及集他以前的音樂成就(巴洛克音樂)之大成。他的音樂創作受到多方面影響,包括義大利的器樂協奏曲和奏鳴曲,北德管風琴學派的管風琴音樂,新教聖詠,法國的羽管鍵琴音樂等等。

研究音樂史的人常不免發現巴哈的出現其實是非常有趣的,無論是時間點或地點。巴哈可以說是知名的巴洛克作曲家中最晚出生的,他的生卒年又剛好卡在不易受古典樂派影響的時段;而他的出生地及後來的活動範圍幾乎是在德語區的中心。綜合時空間因素,他可以相對輕易的將法國(盧利、庫普蘭)、德國(布克斯泰烏德帕海貝爾)、義大利(科雷里、老史卡拉蒂、韋瓦第)這廣大區域前輩們的音樂造詣集為一家。雖然當時有一個背景與巴哈相似的人也在嘗試統合前人的音樂——泰雷曼,縱使他在那個時代受到歡迎,但其作品缺乏對往後時代的通透性和啓發性,現代音樂研究通常認為他作品的質量比大不如巴哈,因而不為人所熟知。

當然不只鎔鑄各家為一,巴哈還具備強大的作曲技巧,在橫向的音符排列方面縝密而富變化,這使主題長而不冗,轉調後的展開詩意優雅,令人神迷,樂譜看上去複雜但卻很動聽。他的曲風體現了德式的務實,使用卻不濫用義式升降樂段音階及法式抒情的技巧,提升音樂的藝術性而不使之成為譁眾取寵的技術。不只旋律精緻,巴哈在縱向的各聲部整合也堪稱神奇,他在長時間的作曲生涯多方試驗磨練出其複調技巧。聲部之間雖快慢屬性不同,卻能同時和諧進行且不失和聲性,就像齒輪雖緊密扣合卻能不斷轉動,可用一台精密儀器來形容巴哈的音樂,且這台儀器還可持續擴大。他把這種技巧從鍵盤樂器推廣到更多聲部的協奏曲與大型合唱,創造一種恢宏、多層次又兼具和諧的藝術。

用「音樂全才」來形容巴哈相當貼切,巴哈在音樂藝術這項領域的總體表現通常令後世難以追趕。不光是作曲,巴哈的鍵盤樂器演奏技巧幾乎獨步當時,他還推廣了當時較少人用的五指彈奏法;而他的弦樂器演奏可能媲美許多同時代的義大利大師,這點從他的小提琴、大提琴與魯特琴作品可以看出,他對弦樂器的語法理解深刻,其作品對弦樂器的複調技巧大有貢獻,這類樂曲幾乎是站在最高技巧性與聆賞性的分水嶺上。巴哈對其他樂器也涉獵頗多,從構造到各種樂器的聲音特性和語法,對於人聲亦是如此;他又利用高超的配器技巧與對位法,將各種聲音融會,並令其在合作中仍能發揮自己的特色,這種對大型作品的掌控力,在巴哈的管弦樂曲和宗教合唱作品中都能發現。巴哈並不因為他的時代缺乏龐大且完備的管絃樂團而放棄對作品厚度的追求,事實證明,他以聲樂加入作品,也取得了堪與後世比擬的厚實感。而從他兒子的描述中,巴哈對調音的執著、以及對於樂團演奏失誤的高敏感度,顯示巴哈應該擁有絕對音感。

家庭成员

1707年,巴赫和他的堂姐瑪莉亞·芭芭拉·巴赫英语Maria Barbara Bach(1684年10月20日—1720年7月7日)结婚,生有7个孩子,4个活到成年:

1720年,Maria去世,巴赫再结良缘,1721年娶了安娜·玛德莲娜·巴赫。生有13个孩子,6个活到成年:

作品

巴赫的作品的目录中,使用的BWV,是德文“Bach Werke Verzeichnis”的缩写,意譯即“巴赫作品目录”。这个分类体系由沃尔夫冈-史密德(Wolfgang Schmieder)完成于1950年。此分类法依据是体裁,而非作品的创作年代。此方法被應用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私人出版較不盛行的巴洛克時代,例:韓德爾(HWV)、泰雷曼(TWV)、盧利(LWV)等等。

巴哈作品良率高,除了部分實驗性質的管風琴與大鍵琴作品,都是值得欣賞的佳作。在此巴哈的重要作品及更細的分類會被展開於小標題下。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幾十年來的不斷研究,BWV當中的少部分作品已被推定非巴哈所作,故BWV不直接等同於巴哈全作品。

  • 頌讚曲,BWV 1-224,又叫康塔塔(Cantatas)
    • 教會康塔塔(Sacred Cantatas)(1-200)
    • 世俗康塔塔(Secular Cantatas)(201-216),包括咖啡清唱劇(211)
    • 作者不詳的康塔塔(Doubtful Cantatas)(217-224)
  • 大型合唱宗教作品,BWV 225-249
    • 經文歌(Motets)(225-231)
    • b小調彌撒(Mass in b minor)(232)
    • 四闋短彌撒(Missa Brevis)(233-236)
    • 五首聖哉經和一首垂憐經(Sanctus and Christe eleison)(237-242)
    • 聖母讚主曲(Magnificat)(243)
    • 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244)
    • 約翰受難曲(St John Passion)(245)
    • 路加受難曲(St Luke Passion)(246),大部分非巴哈所譜寫
    • 馬可受難曲(St Mark Passion)(247),文本留存但樂譜散佚,部分被重建
    • 聖誕神劇(Christmas Oratorio)(248),為六闋康塔塔所組成
    • 復活節神劇(Easter Oratorio)(249)
  • 众赞歌,BWV 250-438,又叫四聲部聖詠(Four-part Chorale)
    • 婚禮聖詠(Wedding Chorales)(250-252)
    • 186首聖詠(253-438)
  • 歌曲與詠嘆(Songs and Arias),BWV 439-524
    • 出自謝梅利歌本(Schemelli Songbook)(439-507)
    • 出自安娜的筆記本(the second 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508-518)
  • 管风琴音乐,BWV 525-748
    • 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s)(525-530)
    • 前奏、觸技、幻想曲與賦格的組合作品(531-581)
    • c小調帕薩喀利亞舞曲與賦格(Passacaglia and Fugue)(582)
    • 三重奏(Trios)(583-586)
    • 雜集(587-591)
    • 改編自其他作曲家的協奏曲(Organ Arrangement)(592-597)
    • 踏板練習曲(Pedal Exercise)(598)
    • 聖詠前奏曲(Chorale Prelude)(599-771)
  • 键盘音乐,BWV 772-994
    • 二聲部與三聲部創意曲(Two- and Three-Part Inventions)(BWV 772-801),各15首
    • 四首二重奏(802-805)
    • 英國組曲(English Suites)(806-811)
    • 法國組曲(French Suites)(812-817)
    • 雜組曲(818-824)
    • 六首組曲(Six Partitas)(825-830)
    • 法式風格組曲(Overture in the French Style)(831)
    • 組曲與多首組曲樂章(832-845)
    • 平均律鍵盤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846-893),共兩冊,各24首
    • 前奏、賦格、觸技與幻想曲(894-923)
    • 九首小前奏曲(924-932),出自給W. F. 巴哈的鍵盤筆記本(Klavierbüchlein für W. F. Bach)
    • 六首小前奏曲(933-938)
    • 五首小前奏曲(939-943)
    • 賦格與小賦格曲(944-962)
    • 奏鳴曲與奏鳴曲樂章(963-970)
    • 義大利協奏曲(Italian Concerto)(971)
    • 改編自其他作曲家的協奏曲(972-987)
    • 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988)
    • 義式詠嘆變奏曲(Aria variata alla maniera italiana)(989)
    • 雜集(990-994)
  • 鲁特琴音乐,包括組曲、前奏曲、賦格,BWV 995-1000
  • 室内乐,BWV 1001-40
    • 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1001-1006),奇數號為奏鳴曲,偶數號為組曲
    •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Cello Suites)(1007-1012)
    • 無伴奏長笛組曲(Partita for solo flute)(1013)
    • 為小提琴和大鍵琴的奏鳴曲(1014-1019)
    • 為小提琴和其伴奏樂器的作品(Works for accompanied violin)(1020-1026)
    • 為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和大鍵琴的奏鳴曲(1027-1029)
    • 為木管(flute or recorder)和鍵盤樂器的奏鳴曲(1030-1035)
    • 三重奏鳴曲(1036-1040),1036號之作者推定為C. P. E. 巴哈,1037號之作者推定為巴哈門生郭德堡
  • 管弦乐,BWV 1041-71
    • 小提琴協奏曲(1041-1043)
    • 三重協奏曲(Triple Concerto)(1044)
    • 遺失的康塔塔之序曲(Sinfonia)(1045)
    • 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1046-1051)
    • 大鍵琴協奏曲(Harpsichord Concertos)(1052-1065)
    • 管弦組曲(Orchestral Suites)(1066-1069)
    • 作者不詳的組曲(1070)
    • 某作品的早期版本(1071)
  • 卡农和赋格曲(散),BWV 1072-1126
    • 音樂的奉獻(The Musical Offering)(1079)
    • 賦格的藝術(The Art of Fugue)(1080)

较著名的作品

对后世的影响

巴赫死后数十年间,仅仅被认为是较次要的作曲家,其作品也多被当成练习曲使用。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上演《马太受难曲》,宣告“复兴巴赫”运动的开始。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多推崇巴赫,蕭邦的24首前奏曲與他的晚年作品中對位法的使用、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最終樂章等,就是受到巴赫的啓發。到了20世纪,由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巴赫风格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参见

参考文献

  • Mendel, Arthur (1999), The New Bach Reader,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0-393-31956-3.
  • Wolff, Christopher (1983), The New Grove: Bach Family, Papermac, ISBN 0-333-34350-6.
  • 杨薇, 巴赫的性格与音乐风格:《音乐探索》,2011年第2期.
  •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1997),巴赫传,中国和平出版社:第四章 年轻的塞巴斯蒂安学艺,P52,ISBN 9787801018151.
  • Tim Dowley (1987), Bach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Omnibus Press, ISBN 0-7119-0262-3.

阅读建议

  1. Baron, Carol K. (2006-06-09). Bach's Changing World: Voices in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ISBN 1-58046-190-5.
  2. Boyd, Malcolm (2001-01-18). B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4222-5. http://www.amazon.com/dp/0195142225.
  3. Eidam, Klaus (2001-07-03). The True Life of J.S. Bach. Basic Books. ISBN 0-465-01861-0. http://www.amazon.com/dp/0465018610.
  4. Geck, Martin (2006-12-04). Johann Sebastian Bach: Life and Work. Harcourt Trade Publishers. ISBN 0-15-100648-2. http://www.amazon.com/dp/0151006482.
  5. Hofstadter, Douglas (1999-02-04). 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Basic Books. ISBN 0-465-02656-7. http://www.amazon.com/dp/0465026567.
  6. Schweitzer, Albert (1967-06-01). J. S. Bach (Vol 1).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21631-4.
  7. Spitta, Philipp (1997-07-03). Johann Sebastian Bach: His Work and Influence on the Music of Germany, 1685–1750 (Volume II).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27413-6.
  8. Stauffer, George (February 1986). J. S. Bach As Organist: His Instruments, Music, and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53-33181-1. http://www.amazon.com/dp/0253331811.
  9. Williams, Peter (2007-03-05). J.S. Bach: A Life in Mus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87074-7. http://www.amazon.com/dp/0521870747.
  10. Wolff, Christoph (September 2001). Johann Sebastian Bach: The Learned Musician.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0-393-32256-4. http://www.amazon.com/dp/039332256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