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程飛彈條約
美利堅合眾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銷毀中程和中短程飛彈的條約 | |
---|---|
類型 | 核裁軍 |
簽署日 | 1987年12月8日 |
簽署地點 |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白宮 |
生效日 | 1988年6月1日 |
生效條件 | 由蘇聯和美國批准 |
失效日 | 無限期[1] |
簽署者 | 蘇聯:戈巴契夫總書記 美國:里根總統 |
《中程飛彈條約》(英語: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俄語:Договор о ликвидации ракет средней и меньшей дальности),全稱《美利堅合眾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銷毀中程和中短程飛彈的條約》(英語:Treaty between the U.S.S.R. and the U.S.A.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Intermediaterange and Shorter-range Missiles)),簡稱《中導條約》,是指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之間簽訂的各自銷毀中程飛彈的公約。
背景
1962年古巴危機前,美國和英國分別在西歐地區和英國部署大量中程飛彈,對蘇聯形成威脅,其力量與蘇聯相較占優勢。古巴危機後,美國按與蘇聯的秘密協議撤出部署於南歐和東亞的陸基的中程飛彈,英國也隨之裁撤了陸基中導,僅保留對蘇威脅較低的投擲核自由落體炸彈的轟炸機,和以北極星飛彈為主力的潛射核力量。70年代潛射技術提升,潛射彈道飛彈射程與精度增強,再次對蘇形成威脅,蘇聯在本國和東歐部署SS-20飛彈,以對付美國的潛射彈道飛彈系統。隨後美國希望籍此契機在歐洲重新部署中程飛彈,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表示支持,而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和後來的法國總統密特朗則另有看法。
1979年12月,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倡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理事會通過決議,敦促美國儘快同蘇聯舉行武器談判;否則北約將在西歐部署飛彈。1981年9月24日,美蘇雙方開始洽談[2]。
條約簽訂
1981年11月30日,美蘇雙方在日內瓦先後進行過6輪談判,共110次會議,談判陷入僵局。1983年11月,美國開始在英國、義大利和聯邦德國部署飛彈,蘇聯中斷了中程飛彈、中歐裁軍、美蘇戰略核武器等一系列談判。1985年1月8日,美、蘇外長在日內瓦達成的協議,同年3月美、蘇舉行了包括戰略武器、中導和太空武器在內的一攬子裁軍談判。1986年10月,美國總統隆納·雷根和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在冰島會晤,雙方同意消除歐洲全部中程飛彈。1987年,戈巴契夫同意中程飛彈與太空武器分開解決,並接受「全球雙零點」方案。1987年11月,雙方外交部長在日內瓦擬定《中導條約》草案。1987年12月8日,里根和戈巴契夫在華盛頓簽訂了《中程飛彈條約》[3]。
內容
《中程飛彈條約》條約共十七條,規定雙方須全部銷毀所擁有的中程飛彈及其發射裝置和輔助設施、中短程飛彈及其發射裝置和輔助設施。美蘇雙方不得再生產、試驗中程飛彈和中短程飛彈。雙方都擁有就地核查的權利[4]。根據條約,美、蘇雙方將銷毀2611枚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飛彈,其中美國為859枚,蘇聯為1752枚[2]。
影響
《中程飛彈條約》是戰後美蘇雙方談判歷史上達成的第一個真正減少核武器數量,並徹底取消一個核武器等級的條約。條約的簽訂對國際關係的緩和具有重大影響[2][5]。該條約導致中國成了冷戰末期全球唯一能出口該類型飛彈的國家。並直接導致1988年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目前唯一一筆中程飛彈國際貿易。
中導條約中對巡弋飛彈歸類問題。對於美方擁有的「戰斧」式AGM/UGM/BGM-109巡弋飛彈是否屬於中程飛彈蘇美雙方有一定分歧,蘇方認為按射程此類飛彈也應歸於中導而在銷毀之列,美方則認為這類亞音速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相比速度有數量級的差別,不應屬於戰略性武器。雙方最終妥協的結果,是空射和陸基的AGM和UGM-109歸於中導後被銷毀,而美國海軍力保手中的BGM-109,稱其所擁有的BGM-109配置反艦引導搭載常規彈頭,屬遠程反艦飛彈而非中程飛彈而得以豁免。蘇聯解體後美國又很容易地將這批BGM-109改回可搭載核彈頭的對地攻擊用途。1991年海灣戰爭前,海軍擁有的BGM-109也到了存儲期末端,原本已不準備再重開生產線補充,以消耗庫存的目的不計生產成本搭載常規彈頭對伊發射了288-291枚並擔任首輪攻擊,而後發現與戰機需冒被擊落和人員傷亡的風險相比,巡弋飛彈反而有高性價比的潛力,(類似的,德國在二戰末期也發現昂貴的V2比平均執行20-30次轟炸任務即會被擊落的Ju-88可能成本更低且避免了人員損失),于是之後又著重以降低成本為目的改進了BGM-109工藝後重新生產。無論如何中導條約在蘇聯解體後執行和核查力均大減。
2007年,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司令尼古拉·索洛夫佐夫將軍聲稱俄羅斯準備重啟生產中短程飛彈。[5][6]2017年起俄國總統普京態度轉趨強硬,因為美國採用陽奉陰違的方式違反條約,且開始有眾議員要求川普退出條約,俄國認為包含一些大氣層內美國無人機其實與中程導彈無異,且30年來俄國銷毀1800枚以上美國只銷毀800枚,是在佔便宜。
而中導條約最攸關利益且推動方是歐洲諸國,因為當時歐洲多國已有可投擲核彈的超音速戰術轟炸機,在中短程距離上與中導相比並無太大劣勢。隨著蘇聯裝備SS20,美國希望聯邦德國(當時的西德)做出表率,在歐洲部署潘興2與陸基戰斧巡弋飛彈,使於古巴危機而被迫撤出歐洲的中程飛彈重返歐洲,加強歐洲對蘇聯的遏制。對此英國支持而法國另有打算。當時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對美國的設想雖有不同看法但難以直接反對:在設想美俄互打核戰爭的狀況下,若是用洲際飛彈互射,歐洲不一定是捲入國,但若是中程短距導彈戰爭,歐洲成為戰場和爭奪地的風險大增。因此以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為主要推動力量,歐洲希望避免陷入美蘇核競賽,極力促成中導條約,一方面消除蘇聯中導對歐威脅,另一方面阻止美國在歐洲再次部署中導。[7]
參見
參考來源
- ^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Intermediate-Range and Shorter-Range Missiles. 核威脅倡議組織. 2016-06-22 [2016-08-16] (英語).
- ^ 2.0 2.1 2.2 销毁中程导弹,美国让苏联处处吃暗亏. 寧夏網(轉自《參考消息》). 2007-11-29 [2009年6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24日) (中文(簡體)).
- ^ 1987年12月8日 美苏领导人签署中导条约. 人民網. 2008年12月8日 [2009年6月28日] (中文(簡體)).
- ^ 盧敬利. 俄军方称可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中程导弹. 新華網. 2007年10月26日 [2009年6月28日] (中文(簡體)).
- ^ 5.0 5.1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司令称准备重启中短程导弹生产. 新華網. 2007-10-29 [2017-03-05] (中文(簡體)).
- ^ Денис Жуков; Ольга Соколик. Россия дала «асимметричный» ответ. РБК daily. 2007-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0).
- ^ 央視官方頻道-美俄互信破滅
相關文獻
- Bohlen, Avis; Burns, William; Pifer, Steven; Woodworth, John. The Treaty on 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History and Lessons Learned (PDF) (報告).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12 [16 August 2016].
- Davis, Lynn E. "Lessons of the INF Treaty." Foreign Affairs 66.4 (1988): 720-734. in JSTOR
- Garthoff, Raymond L. The NATO Decision on Theater Nuclear Force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983, 98 (2): 197–214. JSTOR 2149415.
- Giles, Keir; Monaghan, Andrew. European Missile Defense and Russia. Carlisle Barracks, PA: 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 Press. 2014. ISBN 1-58487-635-2.
- Haass, Richard. Beyond the INF Treaty: Arms, Arms Control, and the Atlantic Alliance.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8. ISBN 978-0-819-16942-6.
- Legge, J. Michael. Theater Nuclear Weapons and the NATO Strategy of Flexible Response (PDF) (報告). RAND Corporation. 1983 [15 August 2016].
- Rhodes, Richard. Arsenals of Folly: The Making of the Nuclear Arms Race. New York, NY: Vintage. 2008. ISBN 978-0-375-7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