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
外觀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4年7月2日) |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英語: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也稱奧陶紀大滅絕(英語:Ordovician extinction),在地球歷史上五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中名列第二,發生在4.4億年前,其間約有85%的物種滅絕。根據化石資料研究,此時葉足動物門、腕足動物門、苔蘚動物門、頭足類、三葉蟲類、筆石類、濾食型浮游生物等動物大量減少。[1][2][3]
關於此次滅絕事件的原因有多種說法,得到普遍認同的是奧陶紀末期發生了冰期,海水溫度迅速下降了5度左右,從而導致了生物滅絕事件,而當時的火山頻繁噴發是溫度下降的原因之一。[4]當時可能有一顆10公里到12公里大小的天體撞擊了地球,其威力相當於100億顆廣島原子彈爆炸,巨大塵煙包裹了地球,地球進入早古生代大冰期(冰河期),許多無脊椎動物不能適應環境而滅絕。
根據2005年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及堪薩斯大學的科學家作出之共同研究結果,指出地球於4億5000萬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有可能是一顆極超新星釋出的伽馬射線暴引起的,其過程持續了十秒,並摧毀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層,使得太陽釋出的紫外線襲擊地球,導致地面及近海面的大量生物死亡,從而破壞食物鏈。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Gradstein, Felix, James Ogg, and Alan Smith, eds., 2004. A Geologic Time Scale 200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allam, A. and Paul B. Wignall, 1997. Mass extinctions and their afterma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ebby, Barry D. and Mary L. Droser, eds., 2004. The Great Ordovician Biodiversification Even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這是一篇與生物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