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普通话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ceus0shrifter留言 | 贡献2019年2月25日 (一) 13:34 (改进 无引用的 别称)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普通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Template:CHN-ML
区域
母语使用人数
8.48亿[1]
语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加坡
 联合国
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语言代码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cmn
ISO 639-6cosc (普通話)

普通话,亦称标准汉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汉语通用语[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与汉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官话方言区最为类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指“普遍”和“共通”的意思[3]

192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标准化汉语,称为中华民国国语。1932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成为国际人士学习中文的主要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将“国语”改称为“普通话”[3][4]。“普通话”的称呼后来也使用于港澳地区中华民国则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华语”。当前“国语”一词于中国大陆仍普遍应用于影视娱乐行业,尤其在谈及影视作品时亦多以“国语版”指代外语电影动画等作品的现代标准汉语配音版本。

普通话的语言学特征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普通话是一种被选做标准语的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区北京官话京师片。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方言音为标准音,但普通话并不等同于北京话。普通话的标准依靠各种语言文字规范而确立,但实际上,每个汉语使用者说普通话必然带着自身的地方特色(即使是北京人也不例外),没有人能始终完全依照规范来讲普通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通话不是任何汉语使用者的母语,它可以看做是一种用于交流的人造语。

按现时中国大陆的普通话考试标准来看,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差别主要有:

  • 北京话的轻声、儿化很多,而普通话较少。历届普通话考试标准中,必须读轻声和儿化的词汇数量有下降的趋势。南方人说普通话几乎不使用儿化。
  • 北京话有很多懒音、吞音等现象,如“中央电视台”读如“装电台”,这种读法普通话是不可以出现的。
  • 部分过于地方特色的北方方言词汇不属于普通话。如用于“搞、弄”义的“整”字,不属于普通话,《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标注为方言。
  • 部分南方汉语词汇进入普通话。如“打的”(搭的士)原为粤语,现已进入普通话,《现代汉语词典》已经将其看做普通口语词汇对待。词典尚未收录的,近年来年轻人与媒体普遍使用的如“吐槽”、“抓狂”(愤怒)、“赞”(好)、“咖”(角色)等词也来自闽南语台湾话

现今的普通话标准趋向于读音从俗,2016年开始征求意见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吸收了很多俗读。

由于全国各地民众的母语各不相同,在使用普通话的时候带有各自地方特色,成为“地方普通话”,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看做是普通话之下的次方言。多数情况下,这些地方普通话可以互通,并不影响理解。

管理机构

普通话的管理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委),该机构定期对普通话进行审核读音、确定字形等工作。

普通话国家标准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是普通话最权威的工具书[5][6],其中,新华字典是由钱玄同的学生、北大中文系主任魏建功主编,1950年8月国家出版总署组建新华辞书社出版。

而《现代汉语词典》是国务院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于1956年2月6日开始编纂,并在1978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7]。1956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成立[8],历经八年编成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及“续编”、“三编”,1963年合并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总表初稿》,奠定了普通话语音规范的基础。198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重新组织成立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开展了第二次普通话审音工作,以《总表初稿》为基础,形成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此表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布[9],是普通话语音的国家标准。2011年10月28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建新一届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成立[10]

历史

普通话大抵可追溯到元、明、清时期,为三朝首都时,以北方音调为基础而形成的语言(当时北京被称为南京或燕京)。

东晋起,南京音以古中原雅音的正统嫡传身份受到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推崇,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流传到周边国家,比如传入日本的“吴音”,便是当时的南京话。

大元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大元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汉语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根据研究,其天下通语依据的仍然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音(音)[11]。元代盛行杂剧和散曲,这是两种接近口头语言的新的文学形式。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都来自大都,使用燕京腔调,他们的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反映出当时使用北方官话的面貌,如《经典大典》的著作编写,反映出一般有效交流的语言工具仍以北方话为主体[12][13][14]。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普通话,是近代普通话形成的原始基础。

明朝开始称官方语言为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正音(称为“中州音”),形成汉语共同语系统,称为“正音”,并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当时的“南京正音在明代占据重要地位”,这就是通行中国直至近代的下江官话。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官话仍以南京音为官语,南京音调又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张卫东等学者认为“明代官话有南北两支的差别”,而以南京官话为主导。明、清时代因作为汉语正音,南京话相对比较稳定。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中国话,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

长久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清末中国切音新字的创制者卢戆章,仍然倡议以南京话为“各省之正音”。近百年来,南京城区语言的格局发生了较多变化。历史上的下江官话与今日的扬州话最为接近。

清末的官话

从明清定都北京的关系,腔调逐渐染上以北京语音和北方话的腔调,经过时间生成了北方官话,清中叶起逐渐流行起来,官方要求各级书院的正音教学,也是为推行共同语而设。

“普通话”一词一般被认为是清末从日本引入的名词。1902年,学者吴汝纶日本考察,日本人向他建议中国应该统一语言时,曾提到“普通话”。1904年,秋瑾留学日本时,曾组织一个“演说联系会”,内容提到普通话。1906年,著名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曾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成“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并定义普通话为“各省通行之话”。

武昌起义后,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意义展开辩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定,应使用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也强调普通话是教给儿童的语言,并应推广,在方言区域须特别注意正音工作。

1955年10月,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明定普通话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新中国的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5年11月4日,解放军发出《关于在军队中推行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实现语言规范化的通知》。1955年11月17日,教育部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定义普通话为“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5],并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6]

1999年,中国大陆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截至2014年,虽然中国大陆政府极力推广普通话,但仍有30%人口[17](约4亿人)[18]无法用普通话交流。

推广

中国大陆许多地方非官话的其他汉语语言依然盛行[19],政府认为不利于各地交流,因此极力推广普通话[20],然而却在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的地方受到阻力,被认为是消灭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21]

文化品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网站指,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通过调研采集为普通话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留下了历史性资料。[22]人民日报》声称,滦平县的名头是“普通话之乡”,并指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是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选择的普通话语音采集地。[23]但是,不过该说法目前暂未发现有学术证据支持。实际上,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并不只是语音而已,滦平当地口语仍使用不少非普通话的词汇[24]

普通话与中华民国国语的差异

根据台湾《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及大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两岸的字音有差异[25]

发音差异例字
国语 普通话 康熙字典 例子 广韵反切推导北京官话文读音[26]
bó、pāi 血泊
huò hè、huò 丘壑
guā guā、gē 蜗牛 guā
yáo xiáo yáo 混淆 xiáo
chè zhé chè 南辕北辙 zhé
zhé 没辙
xiào [注 1] jiào jiào 发酵 jiào
guā guā guā、
kuò、
huó
搜括 guō
kuò 包括
kuò 括约肌
[注 2] 赏赐
[注 3][注 4] chí 堤封 chí
dī、qí 河堤
堤之
yái 山崖
nián nián nián 粘姓 nián
zhān 粘贴
zhān [注 5] 肠粘连
企业
kuǐ
huì huì huì、
guā、huó
会话 huì
huǐ 一会儿
kuài kuài kuài 会计 kuì
guì 会稽
shèng shèng shèng 千乘、万乘 shèng
chéng 上乘[注 6]大乘
chéng shéng、zhèng 乘坐 chéng
未收录 垃圾 未收录
jí、è 垃圾 [注 7]
车骑、坐骑
骠骑
骑乘
jiè gài jiè、
jì、jiá
芥蓝 jiè
jiè 芥菜
zòu zhòu zhòu、
qū、jù
步骤 zhòu
[注 8] xié 携带 huí

注释

  1. ^ 原将[jiào]列为又读音,《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将其并入[xiào]。
  2. ^ 原将[cì]列为白读音,[sì]列为文读音;《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将两者合并为[sì]。
  3. ^ 原将[dī]列为又读音,《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将其并入[tí]。
  4. ^ 做动词“盖堤防”、“滞水”之意时,如“堤之”,原念做[dì],《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将其并入[tí]。
  5. ^ 《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增列此音为粘的白读音,但只用于“肠粘连”一词。
  6. ^ 台湾口语中仍习惯发为[chéng]。
  7. ^ “垃圾”本字为“擸𢶍”,念作[là-sà],写作“垃圾”为误字[27]。而“圾”字本身是“岌”的异体字,“岌”的推导现代汉语发音为[yì]。
  8. ^ 原将[xié]列为白读音,[xī]列为文读音;《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将两者合并为[xī]。

参考文献

  1. ^ 一张图告诉你 使用人数最多的23种语言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 [2016-08-10]. 
  3. ^ 3.0 3.1 张奚若. 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中国语文. 1955年, (第12期). 
  4. ^ 王东杰. 官话、国语、普通话:中国近代标准语的“正名”与政治. 学术月刊. 2014, (2): 168页. 
  5. ^ 普通话朗诵字音要准确
  6. ^ 新华正音词典
  7. ^ 《现代汉语词典》又有新版
  8. ^ 审音委员会[永久失效链接]
  9. ^ 审音 为普通话定标准“腔”. [2016-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10. ^ 普通话审音工作通讯2011年第4期(总第4期)[永久失效链接]
  11. ^ 胡安顺. 音韻學通論.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ISBN 9787101032970. 
  12. ^ CaoGuangshun.and Dandan Chen. 2009. Yuan baihua teshu yuyan xianxiang zai yanjiu [Reexamination of the special features in Yuan baihua]. Lishi Yuyanxue Yanjiu[Historical Linguistics Study] 2:108-123.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3. ^ 周德清 《中原音韵》1324年初版
  14. ^ 曹广顺 2013《元白话语言性质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元白话语言性质再研究 /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15. ^ 新中国的推广普通话工作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7-01-13.
  16. ^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56年2月20日. 
  17. ^ 我国仍有30%人口不会说普通话
  18. ^ 教育部:中国有4亿人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19. ^ 方言与文化的宏观研究
  20. ^ 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21. ^ (殷言快语)方言保护
  22. ^ 河北省滦平县积极打造普通话文化品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6年4月26日 [2018年5月23日]. 
  23. ^ 滦平人咋没地方口音.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15日 [2018年5月19日]. 
  24. ^ 滦平方言趣味多 管太阳叫“老爷”. 网易. 2014年8月8日 [2018年7月6日]. 
  25. ^ 黄沛荣. 兩岸語文比較. 1999-08-04 [201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26. ^ 董同龢. 漢語音韻學. 王守京发行. 1968. 
  27. ^ 萧旭. “垃圾”考. 复旦大学. 201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外部链接

参见

Template:现代标准汉语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