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讯号
Wow!讯号是美国天文学家杰里·R·埃曼(Jerry R. Ehman)在1977年8月16日检测到的一个明显的窄频无线电讯号,当时他使用的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电波望远镜。这个信号的特征显示并非是来自类地行星和太阳系内的信号,并且大耳朵完整且持续观测了72秒钟,但是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这种讯号,并且当谈到SETI的成果时,许多媒体都会聚焦在此一事件上。
惊讶于这个讯号与星际讯号天线选单中使用的是如此吻合,Ehman在电脑打印机的报表上圈出了这个讯号,并在旁边写上了“Wow!”,而这个注记就成为这个讯号的名称。
报表的解读
圈起来的字母代码6EQUJ5描述信号变化的强度,每一个空格表示介于0至0.999…,数字1-9表是相对应地带编号的强度(从1.000到9.999…),强度在10.0以上的用字母来表示(A相当于强度在10.0到10.999...,B是11.0至11.999…,依此类推)。因此U的数值在30.0至30.999…,是这架望远镜曾经检测到的最大值。在这种情况下的强度是无单位的信噪噪声比,是在数分钟之前这个频带上的平均值[1]。
两个不同的数值的频率分别是:1420.356MHz(J. D. Kraus)和1420.456MHz(J. R. Ehman),两者与氢线1420.406MHz的差异都小于50KHz。
讯号的位置
大耳朵望远镜的两个号角形馈电器指向天空的方向略有不同,并且会随着地球自转而改变,因此要精确的订出大耳朵搜寻到讯号的位置,事实上是很复杂的工作;Wow!讯号只有其中的一个号角收到而另一个没有收到,虽然资料已经处理过,但若不是两个号角同时收到的讯号,是不太可能精确的定出位置,因此它的赤经有两个可能的位置:
- 19h22m22s ± 5s(正号角)
- 19h25m12s ± 5s(负号角)
赤纬则明确的测定为 −27°03′ ± 20′。这些数值都是以B1950.0历元表示的[2]。
转换成J2000.0 历元,相对应的赤经为:
- RA= 19h25m31s ± 10s 或 19h28m22s ± 10s,和赤纬
- Del.= −26°57′ ± 20′。
这个位置在天球上的人马座,大约在亮度5等的人马座 χ恒星集团的南方2.5度。
时间变化
大耳朵望远镜是固定着随着地球自转扫掠天空。依据地球自转的速率和大耳朵的观测窗口,大耳朵对任何一个点的观测时间都是72秒钟。因此一个来自地球之外的讯号,将只会被记录到72秒钟,并且讯号会逐渐增强,而在第36秒时会显示出讯号最强 - 讯号抵达大耳朵的观测窗口中央位置,然后强度就会开始衰减。
因此,Wow!讯号的长度不仅正好是72秒钟,并且其强度变化也符合来自地球之外的讯号模式[3]。
讯号重现的搜寻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号角接收到的讯号,隔三分钟后,另一个号角也会收到,但是这一次没有[3]。Ehman在收到这个讯号之后,每个月都尝试用大耳朵再次接收这个讯号,但是都没有成功[4]。
在1987年和1989年,Robert Gray使用在橡树岭天文台的META阵列搜寻这个讯号,但是也未能再侦测到[4]。
在1995年和1996年,Gray 也使用比大耳朵更强而有力的甚大天线阵进行搜寻[4]。
Gray和Dr. Simon Ellingsen之后在1999年使用塔斯马尼亚大学性能更好的霍伯特26m 无线电望远镜再度搜寻这个讯号[5],在原讯号位置的附近进行了6次14小时的观测,但依然没有侦测到任何与Wow!讯号相似的讯号[3]。
可能解释
2017年,安东尼奥·巴黎(Antonio Paris)认为Wow!讯号可能由一个或两个途经太阳系的彗星266P/Christensen和P/2008 Y2 (Gibbs)所产生。他认为彗星靠近太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氢云,就是这些氢云产生了Wow!讯号[6][7][8]。然而,这一理论引起其他学者强烈的批评,包括大耳朵电波望远镜研究团队成员,因为更详细的分析表明这些彗星在当时并不在号角观测范围。此外,彗星在这些频率下未发出无线电讯号,并且没有解释为什么在一个号角中可以观察到彗星,但在另一个号角中却没有观测到彗星[9][10] 。
盖亚任务对讯号可能的来源区域观测超过3,000颗恒星,发现距离地球最近的20颗恒星位于388至1,000光年之间。
相关条目
- 类星体CTA 102:在进一步的观测这是个类星体之前,是尼古拉·卡尔达肖夫(Nikolai S. Kardashev)相信有外星人的密码讯号传送的天体,并且是SETI工作在早期广泛报导的天体。
- LGM-1
- SHGb02+14a无线电信号
参考资料
- ^ Ehman, Jerry. Explanation of the Code "6EQUJ5" On the Wow! Computer Printout. [2006-06-12].
- ^ Gray, Robert; Kevin Marvel. A VLA Search for the Ohio State 'Wow'.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46 (2): 1171–1177. doi:10.1086/318272.
- ^ 3.0 3.1 3.2 Shostak, Seth. Interstellar Signal From the 70s Continues to Puzzle Researchers. Space.com. 2002-12-05.
- ^ 4.0 4.1 4.2 Alexander, Amir. The 'Wow!' Signal Still Eludes Detection.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7).
- ^ Gray, Robert; S. Ellingsen. A Search for Periodic Emissions at the Wow Local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78 (2): 967–971. doi:10.1086/342646.
- ^ Paris, Antonio. Hydrogen Clouds from Comets 266/P Christensen and P/2008 Y2 (Gibbs) are Candidates for the Source of the 1977 “WOW” Signal. 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 1 January 2016 [13 June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June 2017).
- ^ Paris, Antonio. Hydrogen Line Observations of Cometary Spectra at 1420 MHZ. Journal of the Washington Academy of Sciences. 1 April 2017, 103 (2) [13 June 2017].
- ^ https://arxiv.org/abs/1706.04642
- ^ Dixon, Robert S, Dr. Rebuttal of the claim that the "WOW!" signal was caused by a comet. NAAPO. North Americ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13 June 2017].
- ^ Emspak, Jesse. Famous Wow! signal might have been from comets, not aliens. New Scientist. 11 January 2016 [13 June 2017].
外部链接
- Ehman, J. R. (2007). The Big Ear Wow! Signal (30th Anniversary Report)
- Location on Google Sky
- location on Your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