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之战
维也纳之战 | |||||||
---|---|---|---|---|---|---|---|
大土耳其战争及奥斯曼-哈布斯堡战争的一部分 | |||||||
1683年9月12日之维也纳之战 | |||||||
| |||||||
参战方 | |||||||
法兰克尼亚 士瓦本 哥萨克盖特曼国 |
奥斯曼帝国 克里米亚汗国 特兰西瓦尼亚 瓦拉几亚 摩尔达维亚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扬三世·索别斯基 查理五世 馬可·德阿維亞諾 | 卡拉·穆斯塔法 | ||||||
兵力 | |||||||
70,000人 | 138,000人 | ||||||
伤亡与损失 | |||||||
4,000人被杀 | 15,000人被杀 |
维也纳之战(德语:Schlacht am Kahlenberg、波兰语:Bitwa pod Wiedniem或Odsiecz Wiedeńska、土耳其语:İkinci Viyana Kuşatması、乌克兰语:Віденська відсіч(Viděns'ka Vidsič))发生于1683年9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與波蘭立陶宛聯邦聯軍對围困维也纳两个月的奥斯曼帝国军队進行的一場解圍之戰。这场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行动的戰役被視為奧斯曼帝國向外擴張的句點,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
背景
攻占维也纳城早已是奥斯曼帝国的战略抱负,因为其联锁控制着多瑙河(黑海到西欧)南欧与陆上(东地中海到德国)贸易路线。在此由显要的科普鲁律家族支持的第二次围攻期间前(第一次发生于1529年),奥斯曼帝国执行了大量的后勤准备,包括修建通往神圣罗马帝国与其后勤中心的桥与道路,运输来自全奥斯曼帝国各地的弹药、火炮与其他资源到这些中心并进入巴尔干半岛。1679年起瘟疫已在维也纳肆虐。[1]
经过
这场大规模的战争由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率领的波兰-奥地利-德意志军队获得胜利,他们打败了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领的奥斯曼帝国军队。
奥斯曼帝国军队于1683年7月14日开始围困维也纳,军队大约有138,000人(虽然大部分并没有参与战斗,而且当中只有50,000名具作战经验的士兵,其余是作支持的兵员)[2]。当中决定性的一战发生于9月12日,神圣联盟有70,000人的援军抵达,对抗奥斯曼军队。
联军由以下的军队组成:
- 约翰三世的30,000名波兰军队(立陶宛人未有参与战斗)
- 查理五世率领的18,500名奥地利军队
- 瓦尔德克的佐治·腓特烈亲王率领的19,000名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军队
- 约翰·乔治三世率领的9,000名萨克森军队
而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约翰三世是这支联军的主帅。
聯軍在9月12日抵達維也納,但是他們沒有立刻進攻圍城中的奧斯曼人,而是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小心的移動位置,選擇有利的地形。在幾波試探性的交鋒後,約翰三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並大約在下午三點後下令全軍衝鋒。
由於穆斯塔法的疏忽,奧斯曼人幾乎沒有準備任何野戰防禦工事來應付援軍從背面來的攻勢,使得以步兵為主的奧斯曼部隊,必須在毫無屏障的開闊地形上直接承受波蘭騎兵的正面攻擊,奧斯曼部隊陣型完全瓦解,往東方潰退。
結果
1683年的維也納戰役被史學家公認為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的關鍵。奧斯曼帝國在過去雖然也曾吃過敗仗,但除了1571年的勒班陀戰役外從沒有受過如此慘重的打擊,從此以後帝國在歐洲被迫轉攻為守。戰役結束後,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巴沙被蘇丹穆罕默德四世處死,但蘇丹本人也在四年後因為第二次莫哈奇戰役的失敗而被廢黜。
这场战役是中欧的多个王国与奥斯曼帝国持续300年的争斗以来的一次转折点。維也納之戰後,由教宗英諾森十一世主導的第五次神聖同盟對奧斯曼帝國發起了長達16年的大土耳其戰爭。奧斯曼帝國在戰爭中節節敗退,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逐步从奥斯曼帝国中夺回匈牙利南部和特兰西瓦尼亚,当中并消灭了大量奥斯曼军队。1699年,雙方簽訂和約,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擴張。
参见
注释
- ^ Nähere Untersuchung der Pestansteckung, page 42, Pascal Joseph von Ferro, Joseph Edler von Kurzbek, royal publisher, Vienna 1787.
- ^ Türkenbelagerung - Die Heere. Wien-Vienna. [2006-08-28] (德语).
参考数据
- Bruce, George. Harbottle's Dictionary of Battles.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1.
- Cezary Harasimowicz "VICTORIA" Warsaw 2007, novel ISBN 978-83-9255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