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槟榔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
演化支: |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
目: | 棕榈目 Arecales |
科: | 棕榈科 Arecaceae |
属: | 槟榔属 Areca |
种: | 槟榔 A. catechu
|
二名法 | |
Areca catechu L., 1753
| |
槟榔的种植生产量分布 |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别名傧郎、宾门、螺果、仁频、仁榔、洗瘴丹、仙瘴丹[2],与椰子同属棕榈科常绿乔木,主干可长至廿米。“槟榔”一词源于马来语“pinang”[来源请求]。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分布区域涵盖亚洲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热带地区、东非及大洋洲。
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米。茎直径约15公分,6-9枚叶簇生于茎的顶端。果实外皮坚硬,内含多粒槟榔子。采收期约八月底到处理晒干”咀嚼时可以蒟叶包覆,亦可生吃。槟榔花亦可其口感若要好需种植于亚热带海拔400~900米,在这个海拔范围所生长的槟榔其价格也最高。
成分
槟榔具有生物碱,包括槟榔碱(主要)和槟榔次碱,槟榔果实含有浓缩单宁(原花青素),此原花青素尚未证实具有抗老化“自由基”的作用,咀嚼果实有些微成瘾性,萃取物已证实有抗抑郁效果。槟榔吃后会面红耳赤,如醉酒一般,苏东坡写过“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暗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的诗句。槟榔碱曾被用来治疗寄生虫(绦虫、钩虫、蛔虫、蛲虫、姜片虫等),但具有致癌性。
致癌物质
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依据新有的研究证据,确定了槟榔子属于第一类致癌物[3],证实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槟榔子也会致癌。
倒吊子槟榔
“倒吊子槟榔”跟一般槟榔的大小颜色一样,唯一的不同在于一般槟榔都是朝下生长,但是“倒吊子槟榔”是朝上生长,虽然只有生长方向不同,但许多人误食“倒吊子槟榔”后会很快出现中毒症状,死亡率也不低。[4]
一般都认为“倒吊子槟榔”的生物碱含量高出一般正常生长方向的槟榔许多,但台湾高雄医学院实际将“倒吊子槟榔”以及一般槟榔进行分析,却意外的看不出两者的槟榔碱含量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倒吊子槟榔会致命”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5]
用途
可作药用,中医认为可以利尿消积,可防治寄生虫、消化不良。也常被当成娱乐性药物。[来源请求]
文化习俗
除了入药外,亚洲有许多地区,例如台湾、湖南、海南、广西、四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度,均有嚼食槟榔的风俗。[来源请求]
印度
古时,槟榔是佛教供奉时不可或缺的圣品。《文殊师利问经卷上》:“佛告文殊师利,有三十五大供及以可味香和槟榔杨枝浴香”。佛教高僧认为,吃槟榔可治病,唐代玄奘当年在印度那烂陀寺留学取经,可以享受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并供给大人米一升。[6]
中国大陆
中国南方久有服用槟榔抵御寒冷、驱除湿热的习俗,韩愈、柳宗元、苏轼、黄庭坚、朱熹、刘伯温等都有食槟榔的纪录。[来源请求]
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若柱。其颠近上未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瘣焉。因坼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又生棘针,重累其下,以御卫其实。剖其上皮,空其肤,熟而贯之,硬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下气,宿食消谷。
槟榔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自嫩及老,采实啖之。以扶留藤、瓦屋灰同食之,以祛瘴疠。安南人自嫩及老彩实啖之,以不娄藤兼之瓦屋子灰,竞咀嚼之。自云交州地温,不食此无以祛其瘴疠。广州亦啖槟榔,然不甚于安南也。”
槟榔原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有记载如下:“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薰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去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
湖南
湖南人嚼干壳槟榔,消费群体基本为男性。湖南槟榔最早始于湘潭,有俗谚称:“湘潭人是个宝,口里含根草”,又有一句“槟榔配烟,法力无边;槟榔泡酒,永垂不朽。”湖南省槟榔协会打出的口号是:“槟榔在口,精神抖擞。”由于湖南本地不产槟榔果,大量槟榔均从热带地区海南岛、泰国和台湾输入,再由本地加工。即食型槟榔分为干壳和加工之后两类,以后者为主。干壳槟榔即不做其他加工直接咀嚼食用,加工后干壳槟榔程序,其制作大体有四道主要程序即煮熟、烘干、外壳上糖(焦糖)、去籽。
根据湖南省槟榔协会的报导,湖南省境内的槟榔相关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潮汕地区
潮汕人有称橄榄为“槟榔”者。正月拜年时,主人端零食盘谓客人“请槟榔”,其实是让客人吃盘中的橄榄。大概因为橄榄跟槟榔一样可以清洁口腔,而又可登大雅之堂的缘故[7]。
台湾
台湾将槟榔当成娱乐性药物使用的历史悠久,与南岛语系各民族相同,台湾原住民长期有嚼食习惯,也在祭典等场合使用。台湾咀嚼槟榔的风气非常盛行,曾被戏称为“台湾口香糖”,保守估计台湾嗜嚼槟榔的人口每年花费于槟榔超过千亿新台币。
根据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于2017年的统计资料,槟榔是台湾种植面积最大的果品,面积广达4万2661公顷,是排名第二的香蕉的2.5倍,占果品总种植面积的23%,年产量达10万2165公吨[8]。种植槟榔对台湾的山坡地水土保持造成危害,而台湾传统的槟榔食用方法,如添加石灰等,也将嚼食槟榔的致癌性加强。
台湾人食用槟榔果(俗称菁仔,含致癌物质槟榔素及槟榔碱[9])比较普遍的添加物有荖叶、荖花(雌性荖叶的花穗,含弱致癌物质黄樟素[10])、熟石灰及香料如儿茶素等[11]。分有白灰槟榔(包叶槟榔)、红灰槟榔(中间夹荖花、红灰。红灰为熟石灰加入甘味料、调味品、香料或中药而成)。
2007年6月29日至7月4日,高雄工商展览中心举办“台湾槟榔文化博览会暨槟榔西施产业学术论坛”,是台湾首次出现以槟榔为主题的文化博览会。高雄工商展览中心董事长林钦盛说,槟榔是“台湾绿宝石”,全台湾的槟榔产业高达两百万人,策展目的是找回台湾人对槟榔的记忆、重新认识槟榔,“不要再误以为槟榔会亡国。”高雄市政府卫生局长韩明荣则反驳:“吃槟榔会致癌,已毋庸置疑。”[12]
盛行率
嚼食槟榔在台湾常被视为中下阶层的表现,与相关的文化(如槟榔西施、随地吐槟榔汁、满口红槟榔汁)俱难登大雅之堂;都会区的比例亦低于乡村、女性远少于男性,但青少年嚼食率愈来愈高。
以下为台湾县市18岁以上的槟榔嚼食率(6个月以内曾经嚼食过的即算在内,资料来源为行政院卫生署):
项目 | 从未嚼食过槟榔或只嚼过1-2次(%) | 嚼食过槟榔但已戒除(%) | 最近六个月曾经嚼食过(%) |
---|---|---|---|
合计 | 85.7 | 6.7 | 7.6 |
性别 | |||
男 | 72.8 | 13.0 | 14.3 |
女 | 98.6 | 0.4 | 1.0 |
年龄别 | |||
18-29岁 | 93.9 | 2.2 | 5.6 |
30-39岁 | 83.7 | 5.8 | 10.6 |
40-49岁 | 79.7 | 9.1 | 11.3 |
50-64岁 | 83.7 | 9.7 | 6.7 |
65岁以上 | 90.0 | 7.5 | 2.5 |
现住地县市别 | |||
台北市 | 91.9 | 4.1 | 4.0 |
新北市 | 87.4 | 5.6 | 7.0 |
台中市 | 86.3 | 6.6 | 7.1 |
台南市 | 85.7 | 4.8 | 9.5 |
高雄市 | 86.1 | 7.0 | 6.9 |
基隆市 | 88.0 | 6.3 | 5.7 |
新竹市 | 92.3 | 3.4 | 4.3 |
嘉义市 | 91.0 | 4.2 | 4.8 |
桃园市 | 84.8 | 8.1 | 7.1 |
新竹县 | 82.2 | 8.5 | 9.3 |
苗栗县 | 88.3 | 3.7 | 8.0 |
台中县 | 84.4 | 5.2 | 10.4 |
彰化县 | 81.9 | 9.9 | 8.2 |
南投县 | 85.6 | 8.6 | 5.8 |
云林县 | 72.9 | 6.5 | 10.7 |
嘉义县 | 79.8 | 7.9 | 12.3 |
台南县 | 78.7 | 7.3 | 14.0 |
高雄县 | 84.7 | 6.0 | 9.3 |
屏东县 | 87.1 | 6.4 | 6.5 |
宜兰县 | 82.7 | 4.2 | 13.1 |
花莲县 | 58.9 | 11.2 | 29.9 |
台东县 | 75.0 | 10 | 19.2 |
澎湖县 | 92.2 | 4.2 | 3.6 |
注:
- 资料来源为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管制药品管理局与国家卫生研究院共同规划办理之“民国98年国民健康访问暨药物滥用调查”。
- 有关嚼食槟榔系依据样本个案面访问卷资料,偶而应酬时才嚼食亦算“有嚼食”,“已戒嚼者”需超过6个月未嚼食。
参看
参考文献
-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5-4.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17 June 2016.
- ^ 槟榔别名 - 《事物异名录·药材·槟榔》荃)
- ^ 致癌食物也是分等级的吗?很多常吃的食物竟是一级致癌物. WebMD. [2018-12-08] (中文(中国大陆)).
- ^ 倒吊子檳榔植物鹼高出兩倍 誤食會要命. ETtoday新闻云. 2012年9月26日.
- ^ 倒吊子槟榔致命原因成谜 高医展开研究[永久失效链接]
-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
- ^ 趣说槟榔:潮汕人缘何把吃橄榄说成“食槟榔”. 红网. [2017-10-03].
- ^ 黄天如. 水果王國果品種植面積最大的竟是檳榔!每年近3000人死於口腔癌. 风传媒. 2018-07-24 [2018-07-24] (中文(台湾)).
- ^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于2003年8月发表专论公布“槟榔果实本身即是第一类致癌物”,亦即槟榔果实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风险。
- ^ 认识槟榔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04-15.
- ^ 岚谷的天地: 槟榔面面观(一):前言与槟榔成分
- ^ 〈槟榔博览会 辣妹吸客〉,2007年6月30日《苹果日报》(台湾)
外部链接
- 槟榔 Binglang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槟榔 Binglang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大腹皮 Dafupi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槟榔 Bing Lang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大腹皮 Da Fu Pi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