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
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為香港國際機場首座客運大樓。大樓佔地57萬平方米,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航廈建築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有關紀錄於2008年被面積達98萬平方米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打破。大樓內設登機櫃位、接機區及香港機場購物廊。機場客運廊(即登機閘1-80 及511-530)也位於一號客運大樓的建築內。
香港國際機場的一號客運大樓由英國著名建築師霍朗明(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有55,000平方米的玻璃幕牆及117,000平方米的地毯。客運大樓的設計靈感來自飛行概念,呈Y字型,盡量使乘客方便而設計,包括簡單清晰的指示牌、3公里長的自動行人扶手電梯、無人駕駛鐵路等,令旅客可快捷方便地穿梭整棟大樓。設計亦使旅客能使用最短的時間,可以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往返市區,因此除於大樓旁設有機場快綫外,也設有地面運輸中心,提供機場巴士服務、的士服務、酒店專車泊位等。一號客運大樓先後兩次進行擴建,西北客運廊於2000年1月啟用,而擴建後的東面大堂則於2004年落成,另外一號客運大樓南北兩側均預留擴建空間。
為配合香港法例,2007年起客運大樓非禁區部份已列為禁煙區。而客運大樓設有殘障人士輔助設施,亦達至國際標準。電訊盈科所提供的免費Wi-Fi覆蓋整座一號客運大樓,任何人士皆可免費使用。[1][2]
設施
非禁區
- 3/F - 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附有巴士總站、的士站、酒店接送車上落客站)、停車場穿梭巴士站
- 4/F - 非開放區
- 5/F - 接機大堂:商店、銀行服務、食肆、中國旅行社、行李托管、酒店專車櫃台、報案中心、會合點、酒吧;機場站往市區月台;天橋連接富豪機場酒店
- 6/F - 航空公司辦公室、香港政府部門辦公室、機管局辦公室、失物認領處、診所
- 7/F - 旅客登記大堂:旅客服務中心、商店、銀行、食肆、超額行李託運、中華旅行社、報案中心、機場郵政局、祈禱室:機場站抵達機場/往博覽館月台
- 8/F - 離境夾層:食肆
- 8/F - 暢航路:機場巴士(由市區出發)落客站、車輛落客區
五樓及七樓均設有用洗手間及嬰兒室。
禁區
- 1/F - 旅客捷運系統月台(來回一號客運大樓東大堂,西大堂(第40-80閘口)、中場客運廊、二號客運大樓及海天客運碼頭)
- 2/F - 行李處理區
- 3/F - 機場運作控制中心
- 4/F - 往北衞星客運廊接駁巴士、地面遙距登機閘口、停機坪
- 5/F - 抵港層:轉機登記處
- 6/F - 離境層:登機閘口、髮廊、公用候機室、航空公司貴賓室、免費上網設施、休憩區、兒童遊戲區、銀行服務、郵箱、食肆及商店
- 7/F - 離境層:沐浴設施、公用候機室、航空公司貴賓室、食肆、商店及小禮堂
四樓、五樓、六樓及七樓均設有洗手間及嬰兒室。
旅客離境路線
現時,使用一號客運大樓的旅客從機場站或暢航路的落客區進入一號客運大樓後,便會經通道進入位於第七層的旅客登記大堂,以辦理航空公司的登機及行李寄艙手續。旅客在完成手續後,則會通過在南北兩側的離境通道,經出境及保安檢查後進入禁區,離境旅客可通過扶手電梯前往第六層的登機閘口登機。
旅客抵港路線
一號客運大樓的第五層設有大型接機大堂,為抵港旅客提供服務。
旅客通過入境檢查、提領行李,並進入接機大堂後,即可經過通道到達機場快線往市區列車月台;或沿接機大堂的中央通道離開,前往第三層機場地面運輸中心。旅客能在該處乘坐巴士、的士或酒店接送車。
樓內設施
- 機場客運廊
- 當中被劃分為多個區域,總共設立有49個停機位,設立於停機坪上的停機位則有27個,而貨運停機坪的停機位則有36個。中央客運廊的一個停機位(23號)和西北客運廊的四個停機位(60、62、64和66號),建設了兩道不同高度的登機橋,及東面客運廊(15號)由原來的兩道登機橋所修建成為的三道登機橋,可以供予新一代的大型飛機空中巴士A380停泊。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於2005年10月特別為到小型客機設置了專用的N20登機橋[3](即20號登機閘口)。另外,用作顯示各閘口航班狀況的提示板亦改為液晶顯示屏。
- 北衛星客運廊及第一中場客運廊均不屬於機場客運廊的範圍。
- 閘口分佈:
客運廊 | 閘口號碼 |
---|---|
南客運廊 | 1-4 |
北客運廊 | 15-19 2 |
中央客運廊1 | 20-36 2 |
西南客運廊1 | 40-50 |
西北客運廊1 | 60-71 |
北衛星客運廊4 | 501-506、508-510 2 |
東大堂(北面遙距停機位登機閘口) | 511-513 |
東大堂(南面遙距停機位登機閘口) | 520-525 |
中場客運廊4 | 201-219、228-230 5 |
- 註明:
- 前往西南客運廊、西北客運廊、中央客運廊後半部分的旅客,可以在通過離境檢查後的東大堂車站乘搭旅客捷運系統前往西大堂以縮短步行距離。
- 北客運廊及中央客運廊原有15至22號閘口將於2019年3月28日改為5至12號閘口,而北衛星客運廊原有501至506、508至510號閘口將於2020年第二季「天際走廊」啟用後改為13、15至22號閘口,並在原有接駁巴士的地點增置遙距停機位14號閘口,取代原有507號閘口(原有507號閘口已於2019年初停用,將成為「天際走廊」的一部份[4])。
- 西北客運廊的68至71號登機閘口曾經設有一雙層設計,亦即離港層設有樓梯前往抵港層(5樓),讓離港旅客可以利用經玻璃分隔的抵港登機橋登機,希望以此促進乘客登機的效率。抵港層登機閘口曾經以72至75號閘口的名義運作,但是實際上該批閘口與68至71號登機閘口同時連接相同的登機橋,即68與72號閘口為同一登機橋,69則與73號閘口共用等,如此類推。然而,由於原來安排成效不彰,加上安排有可能引致保安問題,機場管理局最後取消了72至75號閘口的設立,原址則被拆除。
- 北衛星客運廊及中場客運廊均不屬於機場客運廊的範圍。
- 中場客運廊的228-230號閘口為遙距停機位登機閘口。
目前使用狀況
翻新工程
2019年1月,機管局公佈斥資約90億港元翻新一號客運大樓的候機廊、天際走廊和東大堂美食廣場等地方,預計於2021年底完成。工程內容如下:
- 候機廊加入自助登機系統,並透過面容辨識完成登機程序,取代人手核對證件資料
- 49道登機閘口會設計為12種主題區,當中包括娛樂科技、親子及休閒等
- 陸續翻新108個公眾洗手間,洗手盆採用「三合一」設計,其中男洗手間廁尿兜上加設有仿照飛機窗口設計的顯示屏
- 興建200米長的「天際走廊(Sky Bridge)」連接一號客運大樓及北衛星客運廊
- 2019年3月28日起,現時的15至22號閘口,改為5至12號。當2020年「天際走廊」啟用後,北衛星客運廊的501至506、508至510號閘口,改為13、15至22號閘口,並在原有接駁巴士的地點增置遙距停機位14號閘口,取代原有507號閘口(原有507號閘口將成為「天際走廊」的一部份[4])。[6]
圖集
-
中央客運廊一景
-
抵港層
-
禁區內的美食廣場
-
香港機場購物廊
-
一號客運大樓轉機櫃檯
-
行李認領資訊告示牌
-
政府貴賓候機室
-
一號客運大樓近登機閘口1號
-
一號客運大樓登機閘口
參考資料
- ^ 電訊盈科新聞稿:電訊盈科與香港國際機場攜手合作 推出覆蓋機場全域的免費Wi-Fi無線上網服務
- ^ PCCW WiFi
- ^ 香港國際機場:客運貨運航空交通
- ^ 4.0 4.1 [1]
- ^ 新航線!飛泰國又多個選擇啦!只限11月出發,來回曼谷$650 – 埃及航空,2018年11月2日
- ^ 面容辨識不需登機證 自助登機閘口明年登場. am730. 2019-01-11 [201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