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菩薩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ntinous Hermes留言 | 贡献2019年4月10日 (三) 11:50 斷肉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菩薩戒梵語bodhisattva-śīla,菩薩尸羅戒),大乘佛教菩薩菩薩道時遵守的戒律,為尸羅的一種,又叫大乘戒佛性戒。有《梵网经》的梵网菩萨戒、《瑜伽师地论》的瑜伽菩萨戒、《菩萨璎珞本业经》的菩萨十重戒等种类。汉传佛教也称之为三聚净戒梵語bodhisattva-saṃvara,菩薩凈戒),爲菩萨戒种种戒条的三个概括。

概论

声闻乘、缘觉乘的戒律重在事相,而菩萨戒的戒律重在菩提心。菩萨戒有二大来源,出自《瑜伽師地論》的“四重四十三轻戒”,和出自《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些戒律无非是从佛性智慧所發,故未必如声闻缘觉二乘重事相,也不同于二乘“尽形寿受持”,但对是否违反菩提心则十分看重,因菩提心无尽故、菩萨戒无尽,故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受持。

汉传佛教中,将菩萨戒总结爲三大类,因為戒的精神及戒相乃是為令眾生無漏清淨,所以稱為“淨戒”[1],即三聚淨戒,或叫三聚戒菩薩毘奈耶[2],分别是:

  1. 攝律儀戒:以禁防為體
  2. 攝善法戒:以勤勇為體
  3. 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以勤勇為體

菩萨璎珞本业经》也有菩萨十重禁戒的说法,即“十重四十八轻戒”中的“十重日语十重禁戒”,分别是:

  1. 不杀生,不可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众生
  2. 不偷盗,不可偷盗乃至一针一草
  3. 不婬,不可与一切有情行淫事
  4. 妄语,不可犯大、小妄语
  5. 不酤酒,不可买卖
  6. 不说四众过,不说在家居士男、女二众,和出家僧伽比丘、比丘尼二众的七逆十重罪过。
  7. 不自赞毁他,不可称赞自己功德,讥讽、传扬他人过恶
  8. 不悭吝、加毁,不可在他人请求佈施錢財或佛法时,悭吝不予,且加以毁辱
  9. 不嗔心不受悔,不可生嗔心辱、击众生,且他人说悔求谅时不接受
  10. 不毁谤三宝,不可毁谤

漢傳佛教

在漢傳佛教中,菩薩戒有二大傳統,第一個傳統來自於瑜伽行唯識派的《菩薩地持經》(出自《瑜伽師地論》中)“四重四十三轻戒”,最早由曇無讖傳入[3];第二個傳統則來自《大梵網經》的〈菩薩戒經〉“十重四十八轻戒”,相傳由鳩摩羅什傳入[4]。其中以《大梵網經》為主流。

天監十八年五月梁武帝敕寫《出家人受菩薩戒法卷第一》,其〈序〉中詳記本戒法所依據的經典以及編撰旨趣[5][6]

「戒本宗流,大抵有二:一出菩薩地持經,二出梵網經。……後有求那跋摩於祇洹寺,譯出菩薩善戒經。地持、善戒,大意相似,曲細推檢,多有不同。......世間所傳菩薩戒法,似欲依二經(地持經、梵網經),多附小乘行事。撰菩薩戒法,乃有多家。鳩摩羅什所出菩薩戒法。高昌曇景口所傳受菩薩戒法。羅什是用梵網經。高昌云彌勒所集(地持經),亦(用)梵網經[7]。長沙寺玄暢所撰菩薩戒法[8]。京師又有依優婆塞戒經撰菩薩戒法。復有依瓔珞本業經撰菩薩戒法。復有依觀普賢行經撰菩薩戒法。粗是所見,略出六家。......今所撰次,不定一經。隨經所出,採以為證。於其中間,或有未具,參以所聞,不無因緣。不敢執己懷抱,妄有所作。唯有撰次,是自身力集,為在家出家受菩薩戒法」。

歷史發展

漢傳佛教菩薩戒之起源:

  • 據《續高僧傳》卷一記載:波羅末陀、或稱拘那羅陀,華譯真諦三藏,西天竺人(西印度),五代十國梁大同十二年東來中土,時年三十餘歲。受梁武帝好遇,逢國難而往北齊、後赴東魏,在這之間,真諦法師述譯金光明經攝大乘論唯識論、、等。另有求受菩薩戒者,唯譯本僅『菩薩戒經二十二品』,擬返西攜大乘經論再來支那,以補缺憾,然遇風暴船翻未果。
  • 又據 僧肇法師於《梵網經》序:五代十國、大秦姚興 弘始三年,天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華譯童壽),以持菩薩戒故,偏誦此一心地法門品。以此品略明菩薩戒相,是故天竺(印度)持菩薩戒者無不皆誦。于當時有沙門慧融、道祥等八百餘人,請法師鳩摩羅什授菩薩戒。遂於逍遙園(或云長安草堂寺),共學士、沙門,手執梵文,翻譯經論五十餘部,唯此梵網經由鳩摩羅什自誦出而共譯之;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薩心地品第十,專明菩薩行地。是時慧融和道祥及三百人等,從筆受亦同誦持,即受菩薩戒,人各誦此品,以為心首。師徒義合,敬別錄此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說戒相,獨為一卷,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卷】。欲使仰希菩提者,追踪以悟理故,冀於後代同聞焉。說此為依【《梵網經》 心地品第十】受菩薩戒之始。
  • 另據《高僧傳》第二卷記載:曇無讖(曇摩懺)或名曇無懺,中天竺人,六歲喪父,隨母傭織氈毯為業。先受學於沙門達摩耶舍(譯為法明),後遇白頭禪師,授以樹皮涅槃經本。曇無懺並明解咒術,被稱為大咒師。後又往罽賓國,齎大涅槃前分十卷、并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等,但其國多學小乘不信涅槃,乃東適龜茲,不久又復進到姑臧、止於傳舍,時相當於北宋時期。當時有張掖沙門道進,欲從懺師受菩薩戒,懺云:汝且先悔過(譬喻淨器,才能裝入甘露)。道進乃竭誠懺悔七日七夜,至第八日詣懺師求受,懺師忽大怒。道進更思惟:「是我業障未消嗎?」,乃戮力三年,且禪且懺,道進即於定中見釋迦文佛與諸大士授己戒法,而同那一夜有十餘人相同夢見與道進一樣的情境。道進欲詣懺師說之,未及至數十步,懺驚起唱言:「善哉!善哉! 已感戒矣,吾當更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前為說戒相。 時沙門道朗亦同感夢中境、求為法弟,又從道進受戒者千餘人,傳受此戒法迄至于今。 另有別記云:《菩薩地持經》應是伊波勒菩薩傳來此土,後由曇無懺所傳戒。

禪宗

四祖道信禪師作有《菩薩戒法》。北宗的《大乘無生方便門》亦記載神秀所傳菩薩戒儀,當中認為「菩薩戒是持心戒,以佛性為戒性」,末後跏趺坐念佛看心淨。學者研究後認為神秀的戒儀與天台宗慧思[9]的《受菩薩戒儀》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更為簡要,而不重戒條細則[10]

敦煌本《壇經》中記有南宗惠能授「無相戒」之內容,其戒儀順序與神秀不大相同,依次是:見自三身佛、發四弘誓願、無相懺、受無相三歸依戒、末後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學者討論到惠能的無相戒,以為無相戒是南宗禪門獨創的弘戒法門,結合了《金剛經》的中道思想,與《維摩詰經》的戒律觀[10]

神秀的佛性戒和惠能的無相戒,一般認為導源於《大乘梵網經·心地戒品》的思想[11]

斷肉

佛法傳來中國初期,不管是王法或是當時的戒律並未明訂要求僧人斷肉,不過不少僧人已採行蔬食而不食肉。如《梁高僧傳》記「蔬食永歲」、「蔬食精苦」、「蔬食布衣」、「蔬食有德行」等。《廣弘明集.慈濟篇序》南朝齊國沈約〈究竟慈悲論〉亦記載:「昔《涅槃》未啟,十數年間,廬阜名僧已更蔬食者矣」[12]

梁武帝頒布詔令要求僧尼斷酒肉前,中國未有強制要求僧人素食之規範。在《廣弘明集.慈濟篇》中,載有梁武帝親頒〈斷殺絕宗廟犧牲詔〉、〈斷酒肉文〉」,第一次提出禁止僧尼「食一切肉」的主張,並要以「王法治問」的強制措施嚴加管制[12]。不過,〈斷酒肉文〉中記載天監16年5月舉行斷酒肉會議,梁武帝依據大乘佛教《大般涅槃經》經文,要求僧眾奉行斷肉素食,當時部份執律的律師僧人就質疑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13][14][15]

在天監18年5月,梁武帝推行〈出家人受菩薩戒法〉。距梁武帝頒布斷酒肉詔令一年後,梁武帝開始推廣《梵網經》菩薩戒。由於《梵網經》中包含斷酒肉的規定,再加上他倡揚菩薩戒非常成功。從此以後,《梵網經》菩薩戒中斷肉的規定成為中國佛教的特色[13][16]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的菩薩戒有兩個傳承,第一個傳承來自《虛空藏菩薩經》(寂天入菩薩行論》與《學處要集》),第二個傳承來自無著菩薩地論》(同樣出自《瑜伽師地論》之中)。

参见

參考來源

  1. ^ 《大乘莊嚴經論》卷8〈17 度攝品〉:「菩薩有三聚戒。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初戒以禁防為體。後二戒以勤勇為體。諸菩薩一切時恒守護故。離戒及善趣者。謂不著得戒及不求愛果故。」 (CBETA, T31, no. 1604, p. 630, c13-16)
  2. ^ 《法門名義集》:「三聚淨戒 一切惡無不斷。是攝律儀戒。一切善無不修。是攝善法戒。一切眾生無不度。是攝眾生戒。此三聚戒者菩薩道。」
  3. ^ 菩薩戒義疏:「地持經。相傳是彌勒說。原本是燈明佛說。蓮華菩薩受持。次第三十餘菩薩傳化。後有伊波勒菩薩。應迹託化傳來此土。然地持是曇無讖所譯。疑讖即是伊波勒。」
    菩薩戒本:「當覺慈氏尊,今說三聚戒,菩薩咸共聽」
  4. ^ 菩薩戒義疏:「梵網受法。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受戒法。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轉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什師傳來。」
  5. ^ 顏尚文. 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 東方宗教研究: 43–89. 
  6. ^ 諏訪義純. 敦煌本「出家人受菩薩戒法巻一序」について 智顎述・灌頂記「菩薩戒義疏」との関連を中心として! (PDF). 
  7. ^ 菩薩戒義疏:「高昌本者....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廣。......已三說受一切(地持)菩薩律儀戒竟。次說(梵網)十重相竟。......自齊宋已來多用此法。......復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
  8. ^ 菩薩戒義疏:「故別有暢法師本。此出曇無讖而小廣地持」
  9. ^ 按呂姝貞 〈慧沼《勸發菩提心集》的戒律思想初探 〉一文,本書雖題為慧思撰,但在《續高僧傳》卷十七、《大唐內典錄》卷五、《佛祖統紀》卷二十五等所載慧思之著作中,均未見著錄。僅在《傳教大師將來臺州錄》、《天台宗章疏》及《大唐國法華宗章疏目錄》諸錄中始有記載。
  10. ^ 10.0 10.1 高毓婷. 北宗神秀菩薩戒研究. 
  11. ^ 釋印順. 中國禪宗史-第二節 東山門下的種種相. 
  12. ^ 12.0 12.1 方廉豐. 中國素食文化與漢傳佛教關係之研究 (PDF). 
  13. ^ 13.0 13.1 徐立強. 梁武帝制斷酒肉之主張與中國佛教素食文化之關係.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000. 
  14. ^ 《斷酒肉文》:二十三日。會其後諸僧尼或猶云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其月二十九日。又勅請義學僧一百四十一人義學尼五十七人。於華林華光殿使莊嚴寺法超。奉誠寺僧辯。光宅寺寶度等三律師。昇高座御席地施座。餘僧尼亦爾。
    制旨問法超等三律師曰。古人云。止沸莫若去薪。息過莫若無言。弟子無言乃復甚易。但欲成人之美使佛種相續與諸僧尼共弘法教。兼即事中亦不得默已。故今集會於大眾前。求律中意。聞諸。
    僧道律中無有斷肉法又無懺悔食肉法
  15. ^ 《斷酒肉文》:問佛般泥洹時。優波離既親在坐。云何律文不斷食肉。
    答此是接續前近教。
    問若言接近教。近教亦不明食肉。且涅槃前迦葉已持修行不食肉。法律若異此。則非優波離律。是異部家律。云何用此講說以化群僧。
    僧辯不復奉答。
  16. ^ 聖嚴法師《律制生活》佛教的飲食規制:制斷肉食,皆出大乘經律,小乘國家未能見到大乘經律,故未斷除肉食,也是很難怪的,我們不必攻擊他們。“即在我們中國的佛教,從東漢開始,直到梁武帝時,所有的僧侶弟子,均未斷除肉食,到了梁武帝捨信佛,聽了《涅槃經》以後,便極力主張素食,從他本人開始,並勸一切僧俗佛子,皆斷肉食,他以朝廷的力量,來影響社會,所收的效果,自然很大。從此之後,中國佛教的素食主義,也就形成風尚了。”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