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
太极拳是武术一大派系,被归类为内家拳。名字出现于1852年,即道光(1821-1851)之后,由曾经学习杨露禅及赵堡陈清萍之徒弟武禹襄最早提出,他说得到了清王宗岳著之《太极拳论》。
武氏太极拳及赵堡陈清萍的传人指出武禹襄(1812-1880)从未拜杨露禅为师。据说武禹襄当时在赵堡只逗留了月馀时间。
武禹襄以后,‘陈家沟拳术’的历史改变了;演变出(太极拳)历史,加入了王忠岳,蒋发等人物。民国袁世凯后,又有太极拳创自武当派张三丰之说。
简介
太极拳行拳时讲究松沉圆活,主要后发制人,注重观察了解对手(听劲),通过引导而不是抵抗对手的发力(捋劲),和改变占位来使对手的进攻落空,同时让对手暴露弱点,然后自身蓄力和发力进行反击。
1984年中国政府为了推广体育,而编创了二十四式的简化太极拳(大部份是取自杨氏太极拳),作为标准套路及比赛用途。
历史源流考证
陈王廷的陈家沟拳术中的长拳内容,大部份是取自明戚继光 著作的“拳经”再加入红拳和炮捶(请参考唐豪著作及陈家沟家传拳术著作)。而戚继光的“拳经”也是综合多家拳法集编而成的。 陈王廷的‘拳’ 传到第十四代陈长兴,让外姓人杨露禅学了;后更传到了北京。杨传武禹襄,后武前往陈家沟寻真;正式追随入赘赵堡的‘陈家沟第十五代’陈清萍学习(阙漏武式太极与赵堡渊源)。此后武氏后人将原来的陈家沟拳术作出了一些修改简化,定名为太极拳。
太极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拳取名其义也。太极拳将阴阳五行与中医理论融入武术技击之中。
近代考证
有关太极拳的起源与始创人,从辛亥革命后众说纷纭。一说宋代的张三峰,但是自宋、元、明三代并无史料可查。此说其实是抄袭清初黄黎洲 为内家拳家王征南 (明遗民)而撰《王征南墓志铭》之部分内容。墓志铭中之资料是根据高辰四所写王征南言行而成。墓志铭文中以为“内家拳”(不是指太极拳)起于宋张三峰,又说“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可见其言荒诞,更加拉扯上宋徽宗,故不足信也。又说张三丰是(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但又记有"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均未有创太极拳之说。
据近代武术史名家顾留馨、唐豪的考据,现代流行的太极拳应是由陈王廷所创之“陈家沟长拳”,现称“陈氏太极拳”衍演出来的诸多分枝,所根据是引用《陈氏家乘》陈王廷自述词中模糊的一句话“闷来时造拳”,顾留馨是陈氏传人。徐震在其著作〈太极拳考信录〉理面否认张三丰创拳说,仅判断王宗岳可能是目前太极拳的确定源头,所根据是引用孙禄堂《太极拳学》自序。孙禄堂及徐震亦是杨氏传人。
据杨氏太极拳长辈说太极拳源于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举例如武氏太极拳的《太极拳小序》说:“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无历史佐证);例如摘自《杨氏太极拳真传,2006年出版》里的《太极拳经》,称张三丰著,王宗岳解(并无提供历史佐证)。又如1921年许禹生著之‘太极拳势图解’说张三丰系宋徽宗时人,传拳术至元世袓时山西王宗岳(岳) (无历史佐证)。王宗岳(不知多少年后)传河南蒋发(无历史佐证),蒋发至陈家沟传陈长兴(无历史佐证),但是还有很多杨氏太极拳传人认为真正的太极拳,是杨氏传人将陈氏家传的拳术改革加上其他元素融合而成。
未经历史考证证实之人物
- 蒋发为未经历史考证证实之人物(可能是虚构人物)[1],一说是明代万历人,有说是陈王廷仆人,有说蒋发是王宗岳之徒儿,也有说是陈长兴的师父,陈长兴在陈家沟学习祖传之长拳系拳术。杨露禅后人称杨露禅曾追随蒋发习技得太极拳谱。
- 王宗岳亦为未经历史考证证实之人物。陈长兴之徒孙(?)武禹襄(师父杨露禅)(阙漏武式太极与赵堡的渊源,武禹襄亦未拜师),称拥有王宗岳之《太极拳论》,做成未有拳先有论之故事。
- 《王征南墓志铭》仅提及王宗之名字,未见有王宗岳(岳)。内容更加没有论及《太极拳论》。王宗是明嘉靖间张松溪之内家拳先祖,当然不是指清时之王宗岳。
- 王宗岳之名字见于袁世凯时期(1929年)发行的《清史稿·王来咸(即王征南)传》。
民初历史
- 吴图南(1884年-1989年)于九岁时(1893年)成为吴鉴泉的首名徒弟。吴图南说宋书铭曾与杨少侯比试,杨胜(?)。吴图南先生的《太极拳研究》说张三丰的师父是火龙真人,名贾得昇。后人也有照录吴氏的说法,真是愈说愈神奇了。
传媒材料
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及电影《太极张三丰》即援用以上传说来发展故事情节。 当代人们用于养生所习练的,则以杨氏太极拳及《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最多,动作和缓优雅,有强身延年的功效。
杨氏太极拳源自陈长兴陈家沟拳术(包括长拳、红拳、炮捶),据此发展出“杨露禅偷拳”的故事,电视《太极宗师》也是描写杨露禅学拳的经过。
太极拳内容及相传歌谱
太极十三势
《打手歌》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黏连随不丢顶。
《太极拳经》(摘自《杨氏太极拳真传》,声称为张三丰著)
顺项贯顶两傍松 束肋下气把裆撑 威音开劲两捶争 五指抓地上弯弓
举步轻灵神内敛 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宜右有虚实处 意上寓下后天还
拿住丹田练内功 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 缓应急随理贯通
忽隐忽现进则长 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慢手快皆非似 四两拨千运化良
极柔即刚即虚灵 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乃缜密 待机而动如猫行
掤捋挤按四方正 采挒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 进退顾盼定五行
派别
- 陈氏太极拳
- 杨氏太极拳
- 熊氏太极拳熊养和先生,揉合杨家老架及江南派太极拳所传下之功架
- 熙阳掌由唐殿卿依照太极拳架散手所创,由熊养和先生传至台湾
- 武氏太极拳
- 吴氏太极拳
- 孙氏太极拳
- 八卦太极拳
- 董氏太极拳
- 郑子太极拳
- 赵堡太极拳——
- 太极十二动
- 玄门太极拳
- 宗岳门太极拳
健康好处
- 正骨骼
- 宣肺
- 健肠胃
- 促回圈
- 利脑养性
研究者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促进老年人平衡控制,灵活性和心肺功能和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研究报告还说能减少疼痛、紧张和焦虑。其他研究显示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正常人并对那些经历冠状动脉手术的人有术后恢复有利。并有益于避免心脏衰竭,血压高、心脏病、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
另外还太极拳可以减轻年轻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患者。太极拳的舒缓动作所燃烧的热量甚至超过冲浪、接近滑雪。太极拳提高免疫系统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一直表现发病率降低焦虑、抑郁、情绪不安整体,(见以下引文研究)。 一项试验研究已发新证据显示,太极拳及相关气功有助于减轻糖尿病。[1]
最新研究证明,太极拳的练习增强免疫系统,对老年人抵抗带状疱疹有帮助。这项由UCLA的Michael Irwin博士领导的研究,其结果出现在四月号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上。[2]
参考书籍
- 许禹生著,《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出版。
- 吴图南著,《太极拳之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 唐豪著,《少林武当考》。
- 徐哲东(徐震)著,《国技论略》。
- 沈一贯著,《搏者张松溪传》。
- 明张时彻等编,《宁波府志.张松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