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英文學校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3月25日) |
慈幼英文學校 Salesian English School | |
---|---|
地址 | 香港筲箕灣柴灣道16號 |
类型 | 資助學校、男子中學 |
宗教背景 | 羅馬天主教 |
隶属 | 羅馬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 |
创办日期 | 1951年(小學部) 1956年(中學部) |
学区 | 港島東區 |
校長 | 陳鴻基神父 |
副校长 | 謝萃輝先生 黃永佳先生 |
学生人数 | 中學部 約1,100人 (27班) |
校园面积 | 5,800平方米 |
校訓 | 點燃火炬、照耀人群 拉丁語:Alere Flammam |
校刊 | 《進言 Larynx》 《萌》 |
分院 | 未有實行社制 |
学校网址 | http://www.ssshk.edu.hk/ |
慈幼英文學校(英語:Salesian English School)為羅馬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創辦的一所男子天主教中學,隸屬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位於香港港島筲箕灣柴灣道16號,毗鄰小學部慈幼學校。慈幼英文學校的主保聖人為真福李納德神父。校訓為“Alere Flammam”,中文為“點燃火炬,照耀人群”。
歷史
1941年,順應社會需求建立慈幼孤兒院,附設在慈幼會修院,即慈幼學校前身。1951年建立慈幼學校,設有小學和初中,1955年增设中学部,1956年增辦高中。
1959年,第一屆高中生參加香港中學會考。中學部校舍同年落成啟用,1960年由港督柏立基爵士主持揭幕儀式。1966年,動工興建室內操場及新校舍,並於1972年落成。1973年,首屆中七預科生畢業。1975年,中學部由私立學校轉為津貼學校。1976年,愛秩序灣村大火,木屋全數焚毀,學校主動借出室內操場及其他設備讓災民暫住。1996年再進行校舍擴建工程,耗資港幣2000萬元。2005年再於禮堂側加建四層新校舍。目前校舍面積有5,800平方米。
慈幼英文學校在1990年首次有學生(楊智恆)在中學會考取得九優一良成績,1993年學生何成恩則成為首位10A狀元。
1990年9月,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聘用首位女教員(1990年現今),打破創校35年的「全男班教員」傳統。[1]
校徽、校訓及校歌
校徽
- 校徽由火炬、紅帶、十架及校訓組成。底色為深藍,象徵樸素。作為慈幼會學校之一,慈幼英文學校以鮑思高預防教育法「理智、宗教、仁愛」教育青少年。
- 校徽被註有「Salesian School」的紅帶分開,左方的紅色十字架代表基督精神,右方的火炬象徵校訓,服務人群的精神。
校訓
校徽底的拉丁文為「Alere Flammam」,也是慈幼英文學校的校訓,要有服務人群的精神。而中文校訓則是「點燃火炬、照耀人群」。
校歌
The School Hymn
Music by Rev. W. Schmid, Words by C.J. Clark
“ |
All hail! Sa-le-sian School to thee! |
” |
中文版校歌
司馬榮神父作曲
“ |
維我鮑思高慈幼學校 |
” |
校外評價、班級結構及開設科目
校外評價
擁有超過63年優良傳統,採用中英文分班教學。學校注重學生學業、體育方面的發展,近年亦開始投入藝術發展,亦是校際朗誦節、校際音樂節的頒獎台常客,校舍面積達5,800平方米。在東區排名前10名內。家長通常會將此學校與金文泰中學、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衛理中學比較。[2]
班級結構
該校中一至中六各設4至5個班別,設有文、理、商科,不同班別根據選科採用適當授課語言。
開設科目
該校為響應教育局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中一採用循環平衡班級結構,即2011-2012年度中一為四班:2012-2013年度中一為五班:2013-2014年度中一為四班。慈幼小學學生成績理想而操行良好的同學會直升原校。
校舍
慈幼學校校舍位於柴灣道上,校舍建築群分為三部分,包括中學部、小學部及慈幼修院。
小學部
小學部為裝飾風藝術及包豪斯式建築,屬於1940年代流行的建築風格,在香港曾經風靡一時,但現時以香港內的學校建築而言已絕無僅有。
中學部
而中學部校舍則由四部分組成,包括舊校舍主翼、舊校舍新翼、新校舍大樓及上操場[3],各部分由8道主要樓梯連接,新校舍大樓及舊校舍大樓每樓層均有一條天橋接駁,而新校舍大樓地下室內操場則與舊校舍大樓小食部及飯堂連接。
由於慈幼會修院擴建聖母樓,雖令大操場範圍縮小,但依然相當寬敞,現時大樓外亦設置“DON BOSCO”字樣的巨型擺設,成為不少慈幼仔“打卡”拍照留念的地標。
校舍佔地5,800平方米,設有課室、特別室、禮堂等均有空調設備,並設有LCD投影機及屏幕。設有政府撥款的電梯,為肢體傷殘人士提供便利。
校舍設施
* 31間課室
|
* 校務處
|
聖若望·鮑思高神父像
慈幼英文學校為了紀念榮主救靈的聖若望·鮑思高神父,於2006年鑄造了一尊聖鮑思高神父石膏製立像,並於由陳鴻基神父主持開幕典禮,現安置在學校大操場的正前方。
校方組織
該校設有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家長教師會(Salesian English School(Secondary Section)Parent - Teacher Association,簡稱SES(SS)PTA)、慈幼中學鮑思高同學會(Hong Kong Salesian School Old Boys' Association,簡稱SSOBA)及慈幼學校旅加(安大略)同學會(Salesian School(Ontario)Alumni,簡稱SSOA)。
學生組織
學生會
慈幼英文中學學生會採用內閣制,每屆內閣任期由該年度交職儀式舉行後至下年度新一任幹事會就職為止。交職儀式於每年11月第一個上課日前舉行。下設幹事會、外務組、培育組、宣傳組及校報編輯組。近年,其會務除了爭取校內外福利,亦開始開設售賣店及物資借用站,以及積極參與聯校活動,提升慈幼在學界交際的參與度。設有專用室:學生會辦事處
截至2018-19年度,至今共30屆內閣獲選任學生會。
歷屆學生會內閣列表(從2010年代)如下,1990-2000年代內閣不在此列。
- 2010-2011: Pioneer
- 2011-2012: Brotherhood
- 2012-2013: Knight
- 2013-2014: Testament
- 2014-2015: Vision
- 2015-2016: WolfPack
- 2016-2017: Collegium
- 2017-2018: Cohesion
- 2018-2019: Innovate
學生會附屬校報編輯組
學生會附屬校報編輯組,負責《進言》(英語:Larynx)編輯工作,亦會舉辦活動。《進言》內容包括反映同學意見、學校政策、專訪及報導學生活動等。
編輯組雖然隸屬於學生會,但總編輯無須向該屆學生會會長匯報進度,亦無須交代《進言》內容,屬學生會內相對獨立的部門,總編輯只須向負責編輯組的導師交代即可。
以往,《進言》跟市面上的報章無異,並以單色印刷。直至近年,《進言》的訂裝形式大大改變,由報章轉變為雜誌形式,讓學生易於保存。自2005至2006年度,《進言》正式踏入全彩色印刷時代。
學生代表大會
學生代表大會,簡稱“代大”,由各班學生組織領袖(班長、課外活動代表、校紀律領袖生代表及班紀律領袖生代表)組成。為負責學生會選舉及補選事宜及監察學生會幹事會之運作的組織,對學生會年中及年末財政報告及計劃進行審核,由整體代表進行投票決定通過法案或提出質疑,向學生會幹事問責。
大會幹事包括由主席、副主席、秘書、財政組成,由大會各成員互選充任。大會幹事當選後,除離校、辭職或被罷免外,得留任至任期屆滿為止。
學生會籌選小組
學生會籌選小組,負責籌辦學生會內閣選舉,及審核參選內閣的教師提名及法定團體支持証明等事務,隸屬於學生代表大會。
校紀律領袖生
校紀律領袖生,隸屬於訓育組,以首席校紀律領袖生為會長,為管理學校紀律及校紀律領袖生的組織。會員包括學校所有校紀律領袖生。設有專用室校紀律領袖生聯會事務室。
職級及工作
職級 | 工作 |
---|---|
首席校紀律領袖生(Head Prefect) | 管理各組校紀律領袖生(Prefect)組織與策劃領袖生之執法行動並 代表學校出席聯校領袖生會 |
高級校紀律領袖生(Senior Prefect) | 處理該組校紀律領袖生(Prefect)當值事宜 於校門駐守,檢查學生儀容 |
校紀律領袖生(Prefect) | 管理同學 |
生涯規劃組
生涯規劃組,前身為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其前身於2003年成立,後於2016年改稱及重組。生涯規劃組負責處理學生升學及就業問題,為他們提供指導及建議。每年舉辦不同活動,如MBTI測試、JUPAS選科講座、畢業師兄分享等,改組後更推出「P-PLANNER」讓學生認識自我,了解升學途逕(包括學生對升學問題的誤會) 及如何踏出社會。在升輔組時期,每逢中午及放學時段,均有升輔領袖生在「升輔室」當值,為同學解答升學及畢業問題,在改組後解散,並全由相關老師負責,升學問題支援服務相較重組前大大改善,更具針對性。
中六級畢業班籌委會
中六級畢業班籌委會,負責籌備畢業班謝師宴、畢業班音樂會、畢業班康樂活動、致送禮物予學校、畢業班同學告別儀式及出版畢業班同學錄紀念刊等,本會成立是為中六級級內同學製造更多美好的回憶及報答師恩為目的。幹事包括由主席、副主席、文書、財政、康樂、總務組成,由每班四位代表互選充任。
每年中六級同學的最後上課天,該校靈德育組亦會特別為同學籌備一個惜別會。在惜別會中,校長會向中六畢業班的同學作出鼓勵及訓勉。同時,藉著重溫校園生活的片段、祈禱及祝福歡送中六同學,讓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另外,於學制變更前,原稱為中五級畢業班籌委會。
圖書館學會
圖書館學會,負責管理圖書館事務及圖書館員,隸屬於圖書館事務組。
校園電台(已解散)
曾有校園電台,須反映同學意見、學校政策及報導學生活動。曾設有專用室慈幼電台事務室,但已拆除。
多媒體類別
- 多媒體製作組,前身為校園電視台,在不少學校大型活動進行拍攝,例如:陸運會、瞻禮、畢業典禮等,工作主要為報導學生活動。另外,近年亦積極參與校外比賽,多次獲獎。製作組更與時並進,積極引入近年流行的航拍技術,高空俯瞰拍攝,令製作質素提升不少。
- Everyday English為英文部轄下校網“English Channel”的英文媒體。由2014年開始在各大學校活動,以英語進行介紹及訪問,其成員主要為初中學生,高中學生會成為幕後監製及撰稿者,同時亦需要指導及培訓成員。
各善會列表
- 慈青輔祭會 - Altar Boys Sodality
- 雷鳴道善會 - Versiglia Sodality
- 鮑思高善會 - Don Bosco Sodality
- 多明我善會 - Dominic Savior Sodality
活動
傳統瞻禮
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每個學年都會舉行傳統學校瞻禮及感恩祭,每個瞻禮都會有特定主題和意義,同時亦是對學生進行身心靈教育的機會。每學年定期舉行的瞻禮及感恩祭如下:
- 聖母無原罪慶日瞻禮 暨餘興節目 (全體同學參與):每年12月8日
- 鮑思高慶日暨感恩節 (全體同學參與):每年1月31日
- 聖母進教之佑瞻禮 (全體同學參與):每年5月24日
- 聖母升天慶日瞻禮:每年8月15日
音樂節
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每個學年都會按照傳統舉行音樂比賽,邀請校外音樂界著名人士擔任評審。高中 (中五及中六級別) 賽事,通常便會成為中六級臨別的重要活動,讓中六級學生於臨別前聚首一堂,歌唱勵志及感人歌曲,為其校園生活畫上句號,成為美好回憶。
校內體育比賽
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每個學年都會舉行3次大型校內體育比賽,如下:
- 越野賽:通常在每年12月中,於鯉魚門公園度假村舉行。
- 水運會:通常在每年9月中,主要於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舉行。
- 陸運會:通常在每年10月頭,分初賽及決賽兩日,於[灣仔運動場]]舉行。
- 學生會舉辦體育活動:包括(足籃)四角賽、慈幼會聯校邀請賽等,舉辦時間由學生會自定。於2017年,時任學生會為秉承慈幼“機波”傳統,首次舉辦機波大賽。
多元學習活動月/日
於2007-2008學年學校首次舉行多元學習活動月,整月的上課時間有所調整,上午早會、班主任時間及兩節小息皆縮短,且外每課節由40分鐘縮短至35分鐘,每天常規課堂於1時完成。下午2時開始,便進行多元學習活動,例如運動講座、體育活動及語文活動等等。
由2008-2009年度起多元學習活動月,更改為多元學習活動日。每年舉行2次,於下午時段安排學生參與多元學習活動,例如樂施會講座、參觀警署、衛生教育展覽、環保探索活動、入境事務處及消防局等等。
其他活動
例定活動
- 9月下旬:公益服飾日
- 10月下旬:秋季旅行(初中一級別的旅行目的地均由學校決定,而初中二以上級別的旅行目的地由各班會決定)
- 12月中:學校推廣日(供同區小六學生到校參觀)
- 1月下旬:舊生回校日
- 2月:宗教週
- 4月:語文雙週
- 5月:頌親恩晚會
- 7月上旬:畢業典禮
特別活動
- 六十五週年校慶活動 (2016):開放日,包括英語音樂劇“Without Dream”,由溫卓妍編劇及填詞,利用時代交錯方式演繹鮑思高神父與時下年輕人面對前路的處境,配合當年校慶主題 “慈幼夢工場 - 宏揚鮑聖夢,點亮慈幼心”。
- 香港藝術節聲光會影計劃:於2017年,香港藝術節挑選慈幼為參與學校,讓學生透過聲音及光表達訊息,及感受當中的奇妙關係,繼而為學校及社區製作一件大型藝術裝置。活動由英文瀚主導,並邀請了美國藝術家Jen Lewin到訪學校參觀,在同學講解下欣賞展品,及其後為同學進行工作坊。
- 商校計劃:學校生涯規劃組與企業合作,給予畢業同學於文憑試後到企業實習的機會,例如服裝、物流、酒店等範疇。
課外活動
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有50多個學會和興趣小組,均隸屬於課外活動聯會,分宗教、服務、音樂、體育和學藝五大類別。此外,亦參加多項校際或聯校活動和比賽。
興翼橋的歷史
興翼橋是慈幼英文學校校門外的行人天橋 的俗稱,以記念神長校監陳興翼神父於1978年力促政府興建,區內居民對興翼橋亦相當熟悉,有不少回憶。四十年來,學生非常依賴興翼橋返校離校,一直保護慈幼學生安全渡過柴灣道,因此慈幼學生對屹立柴灣道四十年的興翼橋有一定感情。
後於2018年發生「興翼橋事件」,興翼橋橋身被一部重型吊臂車未收起的吊臂撞毀,被撞至嚴重變形,惟幸好當時沒有行人及學生使用,未有造成傷亡。[4] 事後被全港媒體廣泛報道,涉事司機的責任問題被網民廣泛討論,司機更需要面臨逾數百萬元的巨額賠償。翌日,具四十年歷史的興翼橋開始被清拆,終結其四十年的使命,不少慈幼師生對此亦感到惋惜。
學校有一名老師任教33年,笑稱已使用興翼橋4萬多次。當年由於趕工興建天橋,落橋位處於學校正門,令通道狹窄,加上慈幼師生極需要能夠橫過柴灣道的天橋,有校友提議政府若有重建「新興翼橋」,可考慮提升天橋的規格,加建上蓋及無障礙設施,以及將落橋位改動。[5] 於同年5月31日,在校方與政府的會議上,政府官員宣佈接納小組意見,將行人天橋的落腳點改為向筲箕灣道的方向,而不會遮擋學校正門,測量和初步設計的工作亦已做好。興翼橋修建工作預計將於2019年八月底完工,並在2019年九月開學之前投入運作供公眾使用。 [6]
著名校友
教育界
- 陳繁昌教授,JP,BS,MS,PhD: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助理署長
- 范耀鈞教授,BBS,JP:香港浸會大學前副校長
- 何炘基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榮休副校長
- 賴寶山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外科學系系主任及教授,並擔任威爾斯親王醫院外科名譽部門主管及新界東聯網外科統籌專員,以及香港外科醫學院外務副主席
- 曲廣運教授:香港大學骨科及創傷學系主任
- 吳嘉名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及生物分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及,化學物品企業聯盟主任
- 李偉樂:香港教育國際(上市編號:1082)副主席兼行政總裁
- 吳文正教授:全球首位時裝設計研習博士,聯合國時裝顧問,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及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香港文化博物館顧問
- 范國樑:現為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及美國《實驗和腫瘤治療醫學》雜誌-主編輯
- 王國煇:九龍工業學校校長
- 游紹永:香港大學明德學院會計學教授
- 錢志安:香港教育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學系副教授
- 鄭振發: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退休校長
- 吳祖南:香港大學地理系副教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
- 鄭利明: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九龍城區區議員
醫護界
- 賴寶山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外科學系系主任及教授,並擔任威爾斯親王醫院外科名譽部門主管及新界東聯網外科統籌專員,以及香港外科醫學院外務副主席
- 曲廣運教授:香港大學骨科及創傷學系主任
- 林文傑教授:世界眼科組織主席、香港浸會大學創意研究院創院院長
- 鄭智聰醫生:香港大學瑪麗醫院感染控制主任暨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糸副教授
司法界
財經界
- 郭炳江,SBS,JP: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上市編號:0016)前联席主席
- 郭炳聯: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上市編號:0016)主席
- 郭炳湘,JP: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上市編號:0016)非執行董事
- 鄭家純,GBS: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上市編號:0017)及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上市編號:0659)董事會主席
- 梁伯韜:香港投資銀行家,CVC Capital Partners董事合伙人,主席-大中華區。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花旗環球金融亞洲區高級顧問,電訊盈科大股東
- 陳昆:強泰控股(上市編號:1395)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福建省政協委員
- 黃敦義:嘉華集團副企業事務總監,前警務處助理處長
科技界
工程界
演藝界
- 冼杞然:資深影視製作人
- 林振強(已故):著名填詞人兼專欄作家、漫畫家、資深廣告撰稿員
- 馬國明:無綫電視著名藝員
- 李國麟:無綫電視資深藝員
- 郭富城:香港著名唱跳歌手,演員
- 吳錫輝:前副廣播處長
- 葉世榮:香港樂隊Beyond鼓手
- 李璨琛:「香港製造」主角,演員
- 唐季禮:著名電影導演
- 余世騰: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評員、香港戲劇協會舞台劇獎評審委員及致群劇社幹事會主席
- 吳 晉: 香港著名指揮家及小提琴家
- 范振鋒:新城電台唱片騎師,節目主持
- 方柏翹:有線電視足球評述員
- 劉家輝:著名武打演員
- 吳家輝:香港電台DJ、電視主持、演員
- 麥子豪:香港歌唱組合Sun Boy'z成員,英皇娛樂集團合約藝員
- 謝英偉:無綫電視節目製作監製(其中一個負責節目為兄弟幫)
- 梁韋曦:知名日本地下偶像團隊經理人
- 梁材遠:無綫電視監製兼製作部經理
- 周博賢:香港音樂創作人(1984年初中)
政界及公共事業界
- 鄭家富:前立法會議員(新界東)[7]
- 陳志全:立法會議員(新界東),香港人網行政總裁,人民力量主席
- 鄭利明博士:何文田社區發展動力主席,西九新動力執委,城大電子工程系的副教授
- 程國灝:香港警務處前高級助理處長
- 楊 彧:民協副主席、深水埗區荔枝角南區議員[8]
體育界
- 張子岱:足球員,1960至70年代叱咤香港球壇的球星,曾效力英格蘭甲組聯賽球隊黑池,是歷來首位加盟歐洲頂級聯賽的華人球員
- 張子慧:足球員
- 麥景皓:前香港乒乓球隊代表成員
- 張宇傑:前香港乒乓球隊代表成員
- 甄德祥:九零香港乒隊成員
- 鄭雨滇:前香港賽馬會自由身騎師,其騎師牌照在2017年被香港賽馬會撤銷
- 陳炎新:前香港足球員
傳媒及文化界
其他
校友每月活動
每個月的第二及第四個星期天下午三點半:足球比賽。
歷任校長
校長 | 任職年份 | |
---|---|---|
1 | 余佩麒神父 Fr. Tiberi ERCOLE | 1951-1959 |
2 | 馬耀漢神父 Fr. Alexander Ma Yiu-hon | 1959-1965 |
3 | 沈基昌神父 Fr. John Sen | 1965-1972 |
4 | 劉曉明神父 Fr. Ignatuius Lau | 1972-1977 |
5 | 劉戩雄神父 Fr. Joseph Lau | 1977-1980 |
6 | 何國漳神父 Fr. Joseph Ho | 1980-1989 |
7 | 蘇志超神父 Fr. Joseph So | 1989-1998 |
8 | 吳炳誼神父Fr. Andrew Ng | 1998-1999 |
署理 | 蘇志超神父 Fr. Joseph So | 1999 |
署理 | 林煜泰先生 Mr. Peter Lam | 2000-2001 |
9 | 李益僑神父 Fr. Thomas LEE | 2001-2007 |
10 | 林煜泰先生 Mr. Peter Lam | 2007-2010 |
11 | 杜玉燕女士 Ms. Josephine To | 2010- |
軼事
- 慈幼中學部及小學部學生都稱「慈幼仔」。[10][11]
- 慈幼英文學校校門外的行人天橋俗稱「興翼橋」,以紀念神長校監陳興翼神父於1978年力促政府興建,方便同學安全橫過柴灣道。
- 於2018年初,興翼橋橋身被一部重型吊臂車未收起的吊臂撞毀,被撞至嚴重變形,未有造成傷亡。翌日,具四十年歷史的興翼橋開始被清拆,終結其四十年的使命。新行人橋現正重建,未來的上落橋位置設在中學正門附近。
- 校方為紀念65週年校慶,推出紀念版棒球褸,是根據前屆畢業學生為畢業訂製的棒球褸作為藍圖,並被納入為指定校服服飾之一,現時亦受不少學生歡迎。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 節錄自2000-2001年度慈幼學校五十周年金禧校慶紀念特刊
- ^ 慈幼英文學校. 學校大全 www.bookofschool.com.
- ^ 舊校舍主翼、舊校舍新翼、新校舍大樓及大操(場)等名稱均為學生間使用,而校方則稱作A座(舊校舍新翼)、B座(舊校舍主翼)、C座(新校舍大樓)及上操場,但由於官方稱呼過為含糊,以及不被廣泛使用,因此不為學生所用。
- ^ 【一柱擎天】吊臂車未收臂撼行人天橋 柴灣道來回全封. 蘋果日報. 2018-01-20.
- ^ 【吊臂撞橋】「興翼橋」有段故 慈幼舊生促重建. 蘋果日報. 2018-01-21.
- ^ 興翼橋修復完成 將於2019年9月重新使用.
- ^ 典型慈幼仔——鄭家富. 信報財經新聞. 2013-05-20.
- ^ 八方相當年:民協新生代楊彧讀中學已反戰 - 李八方. 香港蘋果日報. 2018-1-16 [2019-3-4].
- ^ Yuen Tin Yau's birthdate & alma mater, print screened on 2019-4-14
- ^ 慈幼學校宗教科[永久失效連結]
- ^ 慈幼仔高呼:我要學界桌球賽!Sportsoho 運動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