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绿
中华民国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政府(沿革) |
政治 |
泛绿,也称绿军、绿营、泛绿军、泛绿阵营,是台湾政坛中与民进党意识型态相近的各种政党、团体、人士之总称,名称缘由自民进党党旗的主要颜色绿色,其主要特征是台湾本土意识鲜明。这种称法出现在台湾2000年总统选举产生首次政党轮替后,原本是媒体的权宜性用法,包括民进党、台湾团结联盟、建国党与其支持者,以及台教会、台独联盟等亲民进党之民间团体,后来被各界广为接受使用。泛绿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泛蓝。部分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成立的社运型第三势力政党(时代力量[1][2]、自由台湾党等)因为具有独派色彩,或是与民进党理念相近,而被部分人士划分为泛绿政党[3]。
“绿营”所指涉的是一种概略的意识型态,而非严谨具体的政治主张,被归类在绿营的各个政党、社团与个别人物,彼此间的政治理念也有程度不等的差异。大体而言,绿营强调台湾本土意识、反共、反对中国民族主义,以及倾向支持台湾独立,主张台湾正名、台湾优先、台湾民族主义、两国论与一边一国等,确保台湾自主于中国之外。经济政策与蓝营相较更接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混合思想,文化政策与蓝营相较更接近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混合思想。相对于当今掌控中国政局的中国共产党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推崇的中国民族主义,泛绿阵营强调台湾自由、民主、法治等价值。绿营所包含的范围较主张台独运动的人士更广泛,因此无法与台湾社会所称的“独派”画上等号。统派人士指责泛绿阵营妨碍两岸统一,并批评绿营的行为和作风。
绿营或蓝营皆非正式的组织,各党派也不曾实际筹组联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而有“深绿”、“浅绿”之分,此一概念经广泛引申包含“绿委”(泛绿阵营之立法委员,或直指民进党籍之立法委员)、“绿营支持者”、“绿营群众”、“绿皮蓝骨”(指拥有绿营党籍,但意识型态偏向泛蓝者)等用法。
此外,台湾的绿党社会民主党联盟承袭国际间绿党运动的环保主张,与泛绿阵营诉求相近,因此民进党2016年在艰困选区(国民党具优势的单一选区)礼让绿社盟的情形出现。
另外前总统李登辉卸任并离开国民党后,政治思想偏向强调台湾主体意识,并在台湾团结联盟等政治组织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成为台湾本土化运动重要的推动者。
政治立场
沿革
泛绿的前身在2000年政党轮替前主要是指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则主要承袭自戒严时期的党外,但民进党与“党外”并没有完全的承继关系,其中偏向统派的党外势力与多数社会运动人士并未加入民进党。
在1990年代,民进党在选举皆获得逾30%的支持率,但1996年总统选举,首次总统选举民进党落败,仅得21.1%,但因为当时发生台海危机,导致部分选民支持李登辉总统所致。
2000年总统选举,由民进党候选人、前台北市市长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成为台湾历史上首次的政党轮替。民进党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执政党,2004年总统选举,陈水扁总统以50.11%的得票率成功连任,但在民进党8年执政期间,绿营一直未能控制立法院,立法院继续由蓝营控制。
2008年立委选举,绿营失利,仅获得27个立委席次。同年总统选举,民进党失去执政权,由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
2008年第二次政党轮替后,前总统陈水扁因涉及贪污入狱,部份泛绿政党与社团依旧力挺陈水扁与其涉案的家人与团队,并笃信陈水扁是因为国民党的司法迫害而入狱,而被亲蓝媒体冠上支持陈水扁与其贪腐集团的臭名。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泛绿团体都支持陈水扁,但由于陈水扁作为第一位民进党总统,并实现首次政党轮替及民进党首次执政,他在绿营的人气与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因此抢救陈水扁成为许多民进党、台联人士,与独派团体的部分诉求之一。但在新任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党内领导地位巩固后,要求“放扁”的效应降低。
2012年总统选举,绿营再次失利,但在立法院成功增加席次。绿营在立法院一直为少数阵营,于2012年立委选举,绿营拥有约38%的立委席次,并代表约45%的选票。
2016年总统选举过后,民进党主席兼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当选首位女性总统,同日举行的立委选举,民进党也首次在立法院取得多数席次,取得立法院的控制权,同时再次成为第一大党;承袭太阳花学运、成立仅一年的时代力量大有斩获,总共夺得5席立委一跃成为第三大党,连同一位加入民进党党团的无党籍立委,泛绿阵营共取得74席,取得65%的议席。
不过,台联仅取得2.5%的得票率,失去所有席次形同泡沫化;承袭太阳花学运的“绿党社会民主党联盟”亦仅取得2.5%的得票率,在地方选区亦全部落选。台联及绿社盟均无法取得任何不分区席次。
政治主张
泛绿的政治立场系基于台湾主体意识,认为台湾事务与台湾前途均仅由台湾人民以选举和公民投票自决等方式决定,以台湾在政治上获得完整主权并摆脱中国外在箝制为目标,使其成为一独立自主的国家。此外也主张对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所犯下的罪行实现“转型正义”(公开审判与赔偿)、尊重绝对民权、党内政治多元化、维持台湾文化多样性、台湾本土价值优先;对外态度一直是亲美日,近年来也走向反中,反中共立场也在强化。
由于中国国民党过去的威权统治,一些泛绿支持者不认同中华民国,乃至有厌恶态度,认为由中国来到台湾的中国国民党是“外来政权”统治的延续,只是中华民国殖民台湾时期。(一些泛绿人士认为在1996年总统直接民选前,所有在台湾的统治政权都是外来政权,差别只在于统治能力)。
泛绿认为台湾人在血统上跟中国人有差异(移民来台的汉人因为渡台禁令,来台者几乎都是单身男子,为取得土地等资源曾大规模地跟母系社会的台湾原住民混血)。许多泛绿人士厌恶中国人认同,会以激烈的言语嘲讽及反击中国民族主义,但大多数还是认为台湾人具有华人血统,如华裔台湾人观念。但也有泛绿人士认为台湾人的主要血统还是原住民平埔族(汉化后的原住民),具南岛民族血源,移民至台湾的大多是单身男子,只有带入部分汉人血统及文化[4][5][6]。与海外亲蓝(国民党)反台独、亲中共人士和国家、以及支持中国统一的海外华人相互厌恶,但一般与反共、台湾、非中国籍(如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华人关系较佳。
相较于泛蓝,泛绿的政治主张强调人权与普世价值,较强调照顾基层民众、弱势团体的利益,重视环保、生态议题,认同社会福利政策等[7][8],深得年轻选民的支持。[9][10][11]
与泛蓝的差别
在许多泛绿人士眼中,过去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法西斯党、纳粹党等独裁政权一样,但是由于自身的权力不足,以及国民党当局为维持台湾政局上的平衡,因此难以清算其独裁罪恶;除了不断在立法院提出相关法令及追讨国民党不当党产外,并借此在选举期间号召争取民众支持,但泛蓝持反对意见。
不少泛绿和泛蓝认为中国必须先推动民主,中共必须结束一党专政、平反六四事件,再谈是否要统一。
泛绿人士对中华民国是现时对内冷待,对外大致上是将中华民国作为反中和台湾国家政权象征的重要工具。部分泛绿人士对中华民国的国号也会给予一定的尊重,自2000年以来以中华民国是台湾,使中华民国为台湾现行的国号,作为执政基础。现时泛绿与大部份的泛蓝人士皆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压中华民国的国际空间,认同台湾的未来必须由二千三百万台湾人决定,而非中共及中国大陆所谓“包含台湾人在内的所有13亿中国人”决定。
对国旗与国号的态度
因国旗左上角是中国国民党党旗,泛绿部分对中华民国国旗的态度是对内冷待,但对外(例如国际场合)则乐见之,原因在于中华民国代表台湾的主权,并以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抗衡。2008年11月时任中国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参加第二次江陈会谈,有许多泛绿公职人员拿国旗向陈云林呛声,绿委管碧玲则在立法院向时任行政院长刘兆玄献上一面国旗,表达抗议[12]。亦有另一方认为中华民国国旗与中华民国国号代表中国流亡政权,应该予以废除,并更改国号及国旗更换为“台湾国旗”。
对两岸问题的政经态度
泛绿对两岸间的经贸利益之重视,并不如对台湾主权的重视。不过部分泛绿人士不反对以欧盟模式跟中国大陆进行统合(前提是台湾必须为获国际承认的主权独立国家)。而在1990年代前,泛绿为了争取更多中间台湾选民的支持,刻意淡化内部台独的声音,当时国民党的官方政策仍为反共,甚至与中共关系不差,不少党内高层更曾到中国大陆访问;泛绿过去也有亲中派,在解严前与中共关系相对较佳;但泛绿对台湾主权尊严与国家安全的坚持与中共对台湾的主权立场有所冲突,使泛绿在解严后与中共关系渐行渐远。
当2000年民进党取得执政权,时任总统陈水扁在5月20日首次就职演说时曾宣布四不一没有,不触动统独问题。但是此主张并未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的友善回应[1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不认为陈水扁已经放弃了台独。在未获得中国大陆的友善回应之下,陈水扁政府放弃了四不一没有的主张,转而于2002年提出两岸“一边一国”论点,加强论述台湾有别于中国之外的独立性(场合使用中华民国(台湾))。
在2000年民进党执政初期,政策上的宣示是“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后期的宣传则转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强本西进,根留台湾”,反对台商对中国大陆过度的投资策略。但是不论是较为保守的“戒急用忍”或是相对积极的“强本西进”两种路线,皆因中国大陆坚持其一个中国政策,导致2000年政党轮替后之两岸谈判仅限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主因为中国大陆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的存在,加上民进党维持主张台独的意识形态,中共故意跳过执政的民进党政府,直接与在野的国民党发展关系。此一情况造成泛绿阵营至今在此议题上几无任何发展空间。
在两岸三通中最有象征意义的客运直航中,泛绿偏向支持直航限制使用少数国际机场,并以国防安全、浪费建设经费、阻碍桃园机场成为转运中心,以及多机场直航实际上无法方便旅客为由反对台北松山机场等国内机场直航;并希望能废除松山机场,原因在于废除松山机场对台北都会区的都市规划有益,预期可提升台北都会区的竞争力。另外泛绿对货运直航及互换延远权的支持度高于客运直航,因为货运直航对台湾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客运直航、互换延远权则等同将直航视为国际航线,具有宣示“一边一国”的政治意义。
对外态度
泛绿的国际外交主要以台湾主权独立于中国大陆为目标,“结盟世界民主国家,对抗共产中国”为基调,主张在友好同盟的理念下拓展对外关系。在政党轮替前,泛绿与泛蓝合作争取台湾的国际空间;在政党轮替后,在对美关系上由于泛绿高估美国及泛蓝对台支持,缺乏外交经验及外交官员大多亲蓝,对美等涉外关系上时有歧异甚至外交纷争(如返联公投)。前总统陈水扁执政时期民进党政府借由总统直选及公民投票等民主程序的手段为后盾,以政府形式重新规划泛绿在美国政治活动的战略。国防政策大体上承袭国民党时代的政策(如泛蓝反对的军购案是国民党执政时代提出的,而泛蓝在执政后转而支持军购案);外交政策则是维持亲美日,同时希望能成功调整过去的金援外交手法、以转向为帮助邦交国基层人民。
泛绿与中国民族主义(即大中华主义、统派)者相互厌恶。中国民族主义者厌恶泛绿支持台独、敌视中国的观念,而泛绿基于台湾民族主义或自由主义的观念而厌恶统派。泛绿也认为台湾给予部分华侨相当优惠,台湾人没有华侨拥有的外国籍以避免统一后的危机,故华侨敌视台独很不恰当,此观念也引起双方不满。另外,泛绿也指责华侨高估台独的战争风险,低估统一在国际关系方面对台的负面影响,因为如果台湾被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对抗美国的前线。另外,泛绿对中国大陆的民运人士如王丹多半友善。
泛蓝指控泛绿阵营在陈水扁执政后期路线,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个“麻烦制造者”,其执行的台独政策不仅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强硬的反弹,也让中华民国的传统盟友美国措手不及,在国际上引来美国、欧盟、日本与俄罗斯强烈的公开反对[14],外交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泛绿则认为泛蓝反军购、轻视国防与外交、弱化敌我意识,以及亲中的作法,对台湾主权造成真正的伤害。
泛绿不少支持者也亲美,例如泛绿看到美军来台就感到安心。泛绿在反对扩大美国牛肉进口时,还特别强调此非反美[15],甚至质疑泛蓝故意以过度让步来分化台美关系,或以扩大进口增进泛蓝利益而非台湾利益[16]。但是泛绿也有声音指出,美国对台支持率大减,例如反对台独公投,与中国大陆政权妥协,抛弃台湾。忧心反转泛绿民意绝对亲美的态度,前例是南韩光州事件[17]。
此外,泛绿亦与日本的关系十分良好,不少泛绿的支持者排斥中国民族主义,抗拒中国历史观,加上台湾日治时期的史观争议,部分泛绿认为日本对台湾的经济及工业发展作出不少贡献。不过,党外势力的本省支持力量来自于日治时代非暴力反日派的支持力量,曾经具有相当的中国情怀[18],只是因为国府迁台后的作为,使得走向反中及相对亲日。对比中国国民党掌政的国民政府两蒋时期所出现的白色恐怖及台湾省戒严令等,泛绿的支持者对日本观感良好。泛绿支持加强与美日的关系,以抗衡中国大陆政府.
参考文献
- ^ 【政治事】时代力量十席“紧箍咒” 套到民进党
- ^ 黄国昌:需承诺共推重要改革
- ^ 超越蓝绿?台湾社运型政党前进立法院
- ^ 民谣证实来台闽客生活不易,娶妻不也易,10夫共1妻
- ^ 沈建德. 血統獨立.
- ^ 马关条约与台湾意识的形成
- ^ 民主进步党. 綠色執政品質保證.
- ^ 票投公義憐憫 善盡公民責任. 台湾教会公报. 2012-01-06. 参数
|newspaper=
与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帮助) - ^ 台湾总统选举首投族倾向支持绿营 抗拒亲中,美国之音, 2016-1-14
- ^ 外媒眼中首投族:天然独又重视正义,民报 (2014年), 2016-1-15
- ^ 日本电视台:年轻人用选票传达“台湾人意识”,苹果日报 (台湾), 2016-1-16
- ^ “立院,上演爱国旗秀”联合报 2008.11.04
-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 就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 [2000年5月20日].
- ^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国安(析) 096-005 号
- ^ 策动反美?民进党:蔡英文会司徒文盼重新协商,但非反美
- ^ 反毒牛数万人上街呛 谢长廷批马为绿卡出卖台湾
- ^ 韩国人的反美情结
- ^ 彭明敏,1984,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忆录。Irvine,Calif.:台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