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國之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Duchuan1024對話 | 貢獻2019年8月21日 (三) 15:13 张丹红事件:​ 修正笔误)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台徽
國家/地區 德國
擁有者德國公共廣播聯盟及德國政府資助
啟播日期1953年5月3日
播出地區全球各地
總部地點 德國柏林
 德國波恩
網站頻道官方網站
收看方法

德國之聲(德語:Deutsche Welle,德文縮寫為「DW」)是按《德國之聲法案》設立,並由德國政府提撥預算資助的宣傳機構,是德國廣播電視聯合會(ARD)的成員,前身為西德政府設立的廣播公司。總部設於波恩柏林。在60多個國家共有1500多名正式員工與1500多名自由員工,與波恩及柏林的同事合作製作廣播、電視以及互聯網的資訊服務。以29種語言播出廣播節目,以德語英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播出電視節目。內容上側重國際時事,也包含介紹德國,以及德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雙邊交流。

德國之聲網站是德國之聲多媒體、互動的網上服務項目。德國之聲網站以30種語言提供有關德國、歐盟以及國際的時事新聞、背景報導。德國之聲中文網每天更新時事、經濟、文化和體育新聞,提供包括如何留學德國以及歐洲旅遊等信息,並提供部分被中國大陸當局禁止出版圖書的在線閱讀,但不提供德國當局禁止出版圖書的在線閱讀。

德國之聲的官方數據指出,該公司每週在世界各地觸及1億5700萬名閱聽眾。

概況

德國之聲從1953年5月3日開始廣播節目,至2003年主要的駐地在萊茵河畔的科隆。2003年值德國之聲成立50周年之際,德國之聲的廣播部和網絡部搬遷到德國舊都波恩以前的政府區。德國之聲的電視節目在柏林製作。

資金來源

總體來說,德國之聲的資金來自於納稅人,每年德國之聲從德國聯邦政府得到撥款。也就是說,德國之聲的經費並非來自廣播電視用戶的收費。在有限的範圍內德國之聲可以提供一定的廣告時間。

2003年,德國之聲的經費大約為2.77億歐元。經費支出的具體詳情記載於每年的年度報告之中。德國之聲的目標和計劃也在中期計劃報告中詳細說明。自1999年以來,聯邦政府不斷縮減開支,德國之聲也受到影響,不得不採取裁員,縮減短波廣播語種等一些節約措施。但是,德國之聲也看到互聯網發展的前途,並逐漸擴充德國之聲網站的內容和語種,並開發除新聞之外其他的互聯網服務項目。

歷史

波恩的德國之聲播報中心(背景大樓是德國郵政大樓)
德國之聲女播報員在德累斯頓
德國之聲電視部(DW-TV)

早在1924年就出現了「德國之聲有限公司」,這是一個德國所有地區的廣播聯合機構,座落在柏林。但是這和1953成立的「德國之聲」毫無干係。德國之聲於1953年5月3日首次以短波播出德語節目。當年的德國聯邦總統特奧多爾·豪斯向「在全世界的同胞們」問好。幾周之後,也就是1953年6月11日,德廣聯的成員簽署合約成立共同的德國之聲短波節目。這個節目首先由當年的北德廣播公司負責,之後又由座落在科隆的西德廣播公司接管。該公司的台長對德國之聲的節目負責。一年之後,德國之聲啟動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節目。

1960年通過立法「德國之聲」正式成為獨立的廣播電台。1962年起,德國之聲陸續擴充其他語言豐富廣播節目。1990年,隨着兩德統一,原民主德國柏林國際廣播電台終止對外廣播。該電台的一些工作人員和其播出頻率和播出設備被德國之聲採納。

兩年之後,也就是1992年4月1日,德國之聲在柏林以德語和英語播出DW-TV電視節目。該電視節目通過衛星播出,在以後的幾年內不斷擴充。現在德國之聲共有5個電視頻道,分別為DW-TV(英語頻道,面向全球播出)、DW-TV Arabia(阿拉伯語頻道)、DW-TV Español(西班牙語頻道)、DW-TV Deutsch+(美洲頻道,每天播出20小時德語節目和4小時英語節目)和DW-TV Deutsch(德語頻道,面向亞太及歐洲播出)。

1994年,德國之聲以www.dwelle.de的網址推出網站,這在德國所有公法性的媒體中開了首例。

2003年德國之聲從科隆遷址到波恩。據2002年德國之聲年度報告中報道,此次搬遷的費用為1500萬歐元

現況

經費削減對德國之聲造成很大的影響。2004年,削減的金額就達到了75萬歐元。德國之聲重新進行內部結構重組,並調整節目的方向和重點,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政治氣候和媒體市場的需求。最近,通過立法,德國之聲的網站DW-World正式與廣播、電視並立,成為德國之聲多媒體的三大支柱之一。德國之聲網站的重點語言是:德語、英語、華語、俄羅斯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阿拉伯語。德國之聲2014年上任台長是彼得·林堡(Peter Limbourg)。德國之聲已於2011年10月30日停止除非洲、亞洲以外的短波廣播。

部門

中文部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成立於1965年3月7日,目前有近20名工作人員,並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一個通訊員網絡。德國之聲中文部通過信件、電話、電郵與聽眾聯繫,並於2006年開通手機短訊平台。2018年開始,德國之聲在台北設立亞洲辦公室。

中文廣播

中文廣播每天通過互聯網向全球各地的華人華語播音60分鐘。德國之聲中文節目以國際時政為主要內容,此外還有文化地理歷史等專欄節目。

亞洲廣播

德國之聲在斯里蘭卡、新加坡、韓國都建有發射台,斯里蘭卡的發射台設在亭可馬里(Trincomalee),有一部400千瓦中波發射機,3部250千瓦的短波發射機,新加坡的發射台有100千瓦的短波發射機,韓國的金堤發射台有250千瓦的短波發射機。

台灣廣播

德國之聲在台灣也使用調頻中波落地播出。如花蓮的FM97.3和台北的AM1494,現由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轉播。

爭議

張丹紅事件

2008年8月4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四天,時任德國之聲中文部副主任的張丹紅受邀參加德國電視二台一訪談話節目時,宣稱中共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成功「使四億人脫貧」,說明「中國共產黨比世界上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在實踐人權宣言第三條方面的貢獻都要大」。[1]此前的7月24日,張丹紅在德國電視二台節目中談到西藏時表示,中共「為保護西藏文化做了很多事情」等。德國《焦點》雜誌稱張丹紅「向中國共產黨獻媚」,表示張違反「德國之聲」的宗旨,張丹紅因這兩次的「不實」言論停職。[2]

此事之後,中共黨媒一邊倒地指責「反華情緒」和「反華勢力」,説張丹紅「因言獲罪」與西方標榜的「新聞自由不符」。麾下人民網聲稱,德國之聲標榜客觀公正,但自從2008年張丹紅因言論被免職事件之後,改組後的德國之聲中文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抨擊與日俱增,上萬份中文報道「遭審查」。並且不再像以往那樣每周刊出讀者反饋。而以往的讀者反饋,批評德國之聲的評論佔有很大的一部分[3]環球網聲稱,德國議會插手此事被親中者斥為「是要搞新聞檢查」[4]。不過也有中國大陸媒體報道稱張丹紅在任職期間,也發表過不少「反華言論」,呼籲公眾理性看待該事件[5]

2008年9月,詩人徐沛批評張丹紅用流利的德語講出中宣部論調,正如德國社會民主黨議員Dieter Wiefelspütz德語Dieter Wiefelspütz所形容的「獨一無二的災難」[6][7][8],並且譴責張丹紅在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正發生時還美化中共[9]

何清漣在2008年11月接受阿波羅網採訪,談到張丹紅先是於2005年3月邀請何女士在德國之聲發表評論,後因中共新聞機構的意見,在當年8月出爾反爾稱何女士沒有資格在德國之聲發表評論。在2008年8月張丹紅公開為中共辯護被揭露之後,10月7日德國之聲中文部主任馮·海因又邀請何清漣女士為中文部寫評論。此時正好是德國國內就張丹紅事件對德國之聲報道傾向質疑之際,何女士認為馮·海因的邀請明顯帶有利用異議人士為德國之聲信譽背書的嫌疑,感到受到侮辱,認為德國之聲缺乏自愛自重,以本身功利主義立場去推想他人,是對他人人格的侮辱。[10]

2008年12月,張丹紅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中回應何清漣的指控,指出何清漣的說法「完全是謊言」。稱「我通知何清漣不能寫評論最遲是2005年秋,何清漣甚至認為更早,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對我們的指責是2006年11月,中間相隔一年多的時間,而且是我給何清漣寫郵件在先。這樣顛倒時間上的順序如果不是有意的,那麼在接受採訪時以自己的推測為依據,最起碼也可以說是不嚴肅;如果是有意而為,那簡直就是無恥了。」[11]

華人編輯被停職事件

2011年在德國之聲工作的王鳳波(任職九年)、 朱虹(任職二十三年)、李琦(任職十一年)、王雪丁(任職十二年)四名資深華人編輯被停職。他們隨後發表公開信,稱他們是「2008年『中國論戰』遲來的犧牲品」,並指責德國之聲暗箱操作,踐踏新聞自由。[12]

短波廣播停播

德國之聲短波中文廣播已於2013年1月1日起停播。


德國之聲學院

德國之聲學院(德語:DW Akademie) 是德國之聲媒體開發、媒體諮詢和記者培訓的國際中心。它為全世界的合作夥伴和客戶提供多種多樣的媒體培訓和咨詢項目。它與廣播機構、媒體組織和大學合作,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和轉軌國家,以促進自由和獨立的媒體。這項工作主要是由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資助[13]。其他資助來自德國外交部以及歐盟

德國之聲學院的新聞培訓計劃是一個為期 18 個月的青年記者課程,提供德國之聲製作內容以下三個領域的編輯訓練: 廣播、電視和網絡。它針對來自德國以及有德國之聲傳播對象地區中有抱負的記者。[14]

波恩大學波恩-萊茵-錫格應用技術大學合作開設的"國際媒體專業"碩士課程,即在德國之聲學院進行。為期四學期的課程將媒體開發、媒體管理和通訊等學科集於一體。研討會以英語和德語舉行,而且該學位目標為來自發展中國家和轉軌國家的媒體代表。

Carsten von Nahmen於2018年9月成為德國之聲學院的負責人。自2017年2月起,他一直擔任德國之聲駐華盛頓的資深記者,並且在此之前,從2014年起擔任德國之聲副總編輯和主要新聞部門的負責人。格拉姆施(德語:Christian Gramsch德語Christian Gramsch)於2013年11月至2018年5月擔任德國之聲學院的主任,並且在此之前,他擔任德國之聲的多媒體區域總監。他接替了前德國之聲學院主任Gerda Meuer德語Gerda Meuer,其曾擔任德國之聲廣播節目的副總編輯,且更早之前曾為多家媒體機構工作,並擔任過Inter News service的特派記者。捨費爾(德語:Ute Schaeffer德語Ute Schaeffer)自 2014 年起擔任德國之聲學院的副負責人,並曾任德國之聲的總編輯。[15]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