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塞爾維亞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206.123.191.246留言2019年10月24日 (四) 02:04 1990年代前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中國-塞爾維亞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中國

塞爾維亞
代表機構
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
代表
大使 陳波大使 米蘭·巴切維奇[1]

中國-塞爾維亞關係塞爾維亞語Односи Србије и Кине羅馬化:Odnosi Srbije i Kine)是指中國塞爾維亞的外交關係。塞爾維亞的前身南斯拉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即予以承認,但是在蘇南交惡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選擇站在蘇聯一邊,導致兩國關係十分緊張。雖然兩國於1955年1月2日正式建交,但是兩國關係依然十分冷淡,並於1958年因南斯拉夫抵制蘇聯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之首一事再次交惡,一直持續到1977年南斯拉夫總統狄托訪華後關係才正常化。中國在貝爾格勒擁有大使館,並在普里什蒂納設有一辦公室。而塞爾維亞在北京擁有大使館,並在上海設有一總領事館。

歷史

1990年代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的1948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就通過了一項關於蘇南交惡的決議,表示支持蘇聯為首的共產黨情報局。中共中央在決議中譴責南共「執行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內外政策」,聲稱南共「陷入了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泥潭」。11月7日,《人民日報》還發表了《論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文章,批評南斯拉夫。1949年8月28日,毛澤東批評南斯拉夫狄托政府是「美帝國主義的幫凶」。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全面倒向蘇聯,與南斯拉夫的關係中斷。

1950年10月,南斯拉夫發表聲明,指責中國參加韓戰是「服務於蘇聯教條主義的霸權利益」,攻擊中國「武裝干涉朝鮮半島內政」,同時斥責中國積極執行蘇聯的「反南政策」,並且在聯合國投票贊成對中國禁運。

1952年中國國內開展大肅托運動,南斯拉夫被當作托派典型加以批判。《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譴責南共中央「企圖把自己的托洛茨基式政策強加給相鄰的較為弱小的兄弟國家和兄弟黨」。

1955年1月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南斯拉夫暫停了在國際場合下攻擊中國的立場。

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中,狄托公開支持匈牙利總理納吉·伊姆雷,並在蘇聯出兵匈牙利後通知納吉到南斯拉夫駐匈牙利大使館避難。狄托認為匈牙利事件是「進步分子」的反抗,提出了是「南斯拉夫模式」得勝,還是「蘇聯模式」得勝的問題。此舉遭到積極支持蘇聯出兵的中國方面的公開譴責。之後狄托為維持與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雪夫剛剛緩和下來的關係,又改口聲稱蘇聯出兵匈牙利「實屬必須」。

1957年11月7日,南斯拉夫方面故意缺席了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十月革命40周年慶祝大會,並拒絕在當年的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宣言上簽字。1958年4月,南共七大上提出的《綱領草案》明確否定「社會主義陣營以蘇聯為首」的觀點。赫魯雪夫對此極為惱火,指示各國共產黨對南共進行批判。5月5日,《人民日報》以紀念馬克思誕辰140周年之名,發表了《現代修正主義必須批判》的社論。該社論繼續肯定了1948年6月共產黨情報局通過的《關於南斯拉夫共產黨狀況的決議》,把狄托稱為「美帝國主義的應聲蟲」。

針對中國的批判,6月15日,狄托在伊斯特里亞半島拉賓發表的演講中聲稱:「中國領導人再次服從於蘇聯的指揮棒發表反南言論,就像他們在1948年所做的那樣。」事後,中南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雙方均撤回了駐對方國家的大使。在往後的各種國際場合下,中國代表往往在南斯拉夫問題上與蘇聯方面同進退,經常與蘇聯代表同時退席抗議南斯拉夫方面在外交場合下發表的反蘇言論。至此,南斯拉夫重新開始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奉行全面反華政策。同時兩國亦在意識形態方面公開論戰。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狄托聲稱中國的做法是「對全世界的威脅」,「有害於亞洲和平」。此後,南斯拉夫開始改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在許多刊物上刊登台灣使用的中華民國國旗,把台灣稱為「中國」,稱蔣介石為「中國總統」。他們希望與台灣建立直接聯繫,並把聯繫提高到大使級關係,並鼓勵台灣當局對中國大陸採取行動。中國政府對此採取嚴厲的報復措施,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長期奉行孤立南斯拉夫、排斥南斯拉夫參與國際事務的政策。

1959年西藏發生武裝叛亂,南斯拉夫《政治報》、《戰鬥報》等報刊聲稱西藏是一個「獨立國家」,認為中國當局「徹底剝奪」了給予西藏的「自治權」。

1960年4月22日,為紀念列寧誕辰90周年,中共中央發表了《列寧主義萬歲》、《沿著偉大的列寧的道路前進》和《在列寧的革命旗幟下團結起來》三篇文章,指名批判南斯拉夫。

1960年5月,美國空軍一架U-2偵察機入侵蘇聯領空被擊落,狄托發表聲明,聲稱蘇聯「製造了大規模糾紛」,此舉遭到支持蘇聯立場的中國方面的公開譴責。

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南斯拉夫站在印度一邊公開指責中國。狄托聲稱,「中印兩國的劃界工作在本世紀初就以眾所周知的麥克馬洪線的形式完成了」,「中國卻企圖用武力修改與印度的邊界,這是對印度的侵略」。

1963年9月6日,中共中央以《人民日報》編輯部的名義發表了《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嗎?》(簡稱「三評」),又一次批判狄托。這篇文章不僅由毛澤東審定,而且毛澤東還對文章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並作了許多重要的修改。文章除譴責狄托當局「充當反蘇、反華的急先鋒」外,還列舉了狄托政府自1953年到1963年所制定和頒布的有關扶持私人資本、私人企業發展的各種政策和法規,認為這些政策和法規的實施,不僅使南斯拉夫「城市私人資本主義」獲得迅速發展,而且使「農村資本主義勢力迅速泛濫」。文章說,這是狄托「實行資本主義復辟的一個重要方面」。此外,文章還認為狄托已經把無產階級專政蛻變為「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專政」。文章由此得出結論:南斯拉夫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1989年六四事件中,南斯拉夫政府公開譴責中國政府的鎮壓行動。南共聯盟中央主席團聲明指:「對所發生的悲慘事件和無辜的人員犧牲表示遺憾」,並憂慮中國經濟政治改革被終止,「希望中國通過政治努力和公開對話消除危機,並同所有民主的進步力量一起保證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繼續下去。」南斯拉夫外交部長布迪米·隆查爾指出:「經濟開放及其後果之間的衝突已經影響中國社會政治趨勢,它們沒有受到所有人同等程度的珍視」,「無論哪種發展思想在中國佔上風,中國的事態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其國際關係,這個國家正面臨著艱難的日子」。

1990年代至今(科索沃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科索沃戰爭期間支持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反對北約轟炸南斯拉夫[2][3],對美軍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非常不滿[4]。中國反對北約干預科索沃事務,擔心鼓勵在西藏新疆的分離主義[5]。由於中國長期在科索沃等問題上支持塞爾維亞,加上兩國多有合作,中塞兩國也被形容為「鐵哥們」。[6]中國外交部對科索沃單方面宣佈獨立表達嚴重關切[7][8][9][10]。中國至今仍拒不承認科索沃的獨立

經貿關係

中國是塞爾維亞在亞洲區域內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兩國貿易2006年為7億8810萬美元,當中塞爾維亞出口625萬美元。

塞爾維亞主要向中國出口天然橡膠、橡膠產品、機械設備、軟木、木材等。而中國則主要向塞爾維亞出口機械設備、製造業產品、衣物、鞋製品、紡織、化學品及大宗物品。 2006年,塞爾維亞確認參與在上海市世博

2014年1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塞爾維亞,並參與了卜平大橋的通車儀式[11]

文化關係

兩國根據1957年6月7日在北京訂立的協定維持教育及文化的合作。孔子學院貝爾格勒在2006年8月設立。

戰略夥伴

塞爾維亞與中國於2009年8月簽署戰略夥伴協議[12]。協議內容廣泛,包括互相尊重領土統一、為貿易、文化、技術、科學交流等[13]

參見

參考文獻

  1. ^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 ^ Warren I. Cohen. 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 a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5th edition. New York, New York, USA; West Sussex, England, U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261.
  3. ^ Suisheng Zha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New York, New York, USA: M. E. Sharpe, Inc., 2004. Pp. 60.
  4. ^ Warren I. Cohen. 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 a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5th edition. New York, New York, USA; West Sussex, England, U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261.
  5. ^ Suisheng Zha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New York, New York, USA: M. E. Sharpe, Inc., 2004. Pp. 60.
  6. ^ 【大使看中國】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鐵哥們兒」般友誼史上最好,央視網
  7. ^ China 'deeply concerned' over Kosovo independence: govt. AFP. 2008-02-18 [2008-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5). 
  8. ^ Foreign Ministry Spokesperson Liu Jianchao's Remarks on Kosovo's 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02-18 [2008-07-18]. 
  9. ^ China reiterates support for Serbia. B92. 2009-04-07 [2009-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8). 
  10. ^ Na Kosovu se brane principi. Novosti. 2009-06-16 [2009-06-20] (塞爾維亞語). 
  11. ^ Premier Li to open Chinese-built bridge in Belgrade. news.xinhuanet.com. 2014-12-19 [22 December 2014]. 
  12. ^ China, Serbia sign strategic cooperation deal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8-22.
  13. ^ Zajednička izjava Srbije i Kine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