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
姓氏 | |
施 | |
《百家姓》第23位 | |
2: |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
3: |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
4: |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
郡望 | 吴兴郡 |
施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3位。施字的歷史起源有組織生產工作的意思,進而形成了「施姓」。[1]
起源
施姓起源有三說:
- 出于姬姓,為鲁惠公之子施父後人,《姓纂》曰:『鲁惠公子施父尾生施伯,伯孫傾叔生孝叔,惠公五代孫也,因氏焉,漢有博士讐。』
- 出于百工之造旗者,起源於子姓,是商朝後裔。《左傳》上說,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為衛侯,負責管理商朝遺民,其中就有“施”姓。
- 出于夏時之施國(即現今之湖北省恩施市)。
郡望
分布
施姓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前,在江苏,福建和臺湾等地是大姓。 根據文獻《元和姓纂》和《中國姓氏大全》以及施姓族譜記載,周文王四子,也就是武王之弟周公旦被封于魯國,也就是今山東曲阜一帶,周公旦因輔國未能前往,由其子伯禽代任魯侯。魯侯曆七世至魯惠公,其子恒,賢德有才華,任"門下丁公府椽,流譽他方,四國歸仁,遂以(他方)二字合成一文為施,食采于鮑,封為施國。恒號施父"。施父魯惠公也就成為華夏施姓之始祖。,
中国大陸移民至臺灣大致有三次高潮,施姓是隨著這一移民潮遷入臺灣的,他們大多來自福建泉州地區,尤以晉江縣為最普遍。
第一次是明末清初鄭氏時期。明崇禎年間鄭芝龍招募大批沿海農民到臺灣墾荒,其中大多是泉州人。繼而其子鄭成功率軍攻打驅逐荷蘭人,占領臺南,隨鄭氏赴臺灣的將士和百姓更是數以萬計,他們大多是泉州人,其中包含一些施姓民眾,例如施琅家族。這時期的中國大陸移民大多居住在今臺南市、高雄市、彰化縣一帶。
第二次是施琅攻打下臺灣時期,施琅是晉江衙口人,衙口是潯海支派施姓的聚居地,此為潯江施姓。
施琅平台後,因戰功卓著,在臺南置有將軍鄉。於是,福建沿海人民大量湧入臺灣,隨施琅來臺灣的晉江施姓親屬和族人不計其數。如施琅其子施世驥、施世驃、施世驊,侄施世驤、施世祿;族人施瑋、施瑤、施璿、施肇勳、施啟秉等。施世驃,十五歲隨父出征,因有戰功授左都督,累遷廣東陸路提督,後調任福建水師提督,擒獲海盜有功,受康熙嘉獎,康熙六十年,台灣朱一貴起義,施世驃統兵剿滅。 施琅的後裔多在臺灣定居。族人施啟秉以軍功授左都督,後任提督軍門,駐鳳山,後裔成為臺灣的望族:長子施世榜,鳳山縣學拔貢生,襲職兵馬司副指揮,康熙五十八年,集眾興修水利,即臺灣有名的八堡圳。八堡圳又名施厝圳,引水築圳,東西八十餘裏,灌一百零三莊,約一萬九千餘甲,圳道縱橫於彰化縣八堡之野,為清代全台第一大水利工程,惠及台民,功德無量,連橫《台灣通史》有其專傳。次子施世魁為鳳山縣武生;四子施世黻為諸羅縣武生,康熙乙酉科鄉試第四十七名武舉。
康熙年問臺灣科舉初創,施姓族人還有多人[谁?]為儒生、武生。
第三次移民潮是在乾隆、嘉慶時期。晉江在福建東南沿海,與台灣隔海相望。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朝政府批准晉江的蚶江(今屬石獅市)與臺灣的鹿港"對渡"。八年後又開放蚶江與淡水河口的八裏岔"對渡",所謂"對渡"就是對口貿易。期間,中國大陸沿海人民大量移民臺灣,據一些施姓族譜記載,其時施姓相率赴臺者不在少數,此為蚶江施姓。
施姓族人自中國大陸移居臺灣後,現今臺南市、彰化縣、淡水區、高雄市、臺北市等地皆有大量施姓族人聚居,但是,人數最多、最集中的是鹿港和臺南。臺南施姓主要聚集區分布在現今臺南市安平區、安南區、中西區、以及新營區一帶居多。
鹿港施姓祖先主要來自福建晉江前港或後港,堂號也因此分為「錢江衍派」(前港)與「潯海衍派」(後港)。
台南市新營區施姓祖先主要源自中國大陸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衙口,亦即現今之龍湖鎮衙口,是為潯江(潯海)派。新營區施姓主要以世居該地的施水金家族為主。施水金原為新營街區漁市商人,後娶原新營中華路世家許家大千金夜好為妻,共生子七人、生女四人,除六子文堅早逝外,其餘子女均有大發展;其次子施文琮曾任新榮中學董事長,曾任扶輪社社長、地區副總監,為新營地區地方仕紳;施水金家族後代子孫有多人取得美國博士學位或中國博士學位、或在美國、中國大陸等地定居發展,內外孫多人為美國籍,分布在美國東西兩岸,枝繁葉茂,生養眾多。
歷史名人
- 施夷光 - 又稱西子,西施也;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 施之常 - 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
- 施讐 - 西漢著名經學家
- 施延 - 東漢太尉
- 施然 - 後為朱治養子而改姓朱,三國時期東吳將領。
- 施姬 (陳宣帝) - 南朝陳宣帝陳頊的妃子[2]。
- 施肩吾 (唐朝) - 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廬)人。元和十五年(820年)進士。晚年曾率領族人移居澎湖[3]。861年,在澎湖去世[4]。
- 施肩吾 (五代) - 字希聖。自號華陽子。江西九江人。
- 施全 - 宋代為岳飛被殺而刺殺秦檜未果的義士,
- 施宜生 - 宋金時福建邵武(一說浦城[5])人。因罪脫離南宋,在金任官,海陵王完顏亮攻宋前曾經出使南宋,正史記載其因向南宋洩露金軍情報而被處死。
- 施耐庵 - 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著名小說家。《水滸傳》作者。
- 施惠 - 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南曲戲劇家。著作有《幽閨記》等。有人認為《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即施惠[6][7]。
- 施琅 - 明末清初軍事家,為清廷收復明鄭台灣之功臣,獲康熙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台南市建有廟宇祭拜之。
- 施世綸 - 施琅子,官至漕運總督;小说《施公案》主人公。
- 施世榜 - 施琅族侄,清代臺灣重大水利工程——八堡圳的創建者。
- 施朝榦 - 清朝政治人物、詩人
- 施瓊芳 - 台灣台南人,進士、詩人,與其子施士洁同為大清國進士,為當時有名之進士父子檔。
- 施士潔 - 台灣台南人,進士、詩人,與其父施瓊芳同為大清國進士,為當時有名之進士父子檔。
- 施九緞 - 清治時期臺灣彰化人,綽號「公道大王」,影響當時重大民變——施九緞事件的關鍵人物。
現代名人
- 施安娜:原為國泰港龍空勤主席,二零一九年白色恐怖籠罩下,二零一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國泰港龍航空公司因施小姐在臉書支持逆權活動( 反送中公眾活動)而被解僱,施小姐現時參與社會活動
- 施今墨 - 醫學家
- 施乾 - 台灣日治時期台北縣滬尾辨務署(今淡水區)人,為愛愛寮(今台北市私立愛愛院)的創辦人。
- 施江南 - 台灣彰化鹿港人,醫生,1947年3月初擔任二二八事件的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不久於事件中遇害。
- 施明德 - 中华民国前立法委员,民主进步党前主席
- 施蛰存 - 中國現代派作家、文學翻譯家、學者
- 施濟美 - 中國現代女作家
- 施福珍 - 台灣著名童謠創作者
- 施光南 - 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
- 施叔青 - 台灣彰化鹿港人,知名作家,其妹李昂亦為作家。
- 施寄青 - 臺灣教師、作家與女權運動人士
- 李昂 (作家) -台灣彰化鹿港人, 原名施淑端,台灣小說家。
- 施肇基 - 江蘇省蘇州人,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家
- 施思明 - 江蘇省蘇州人,中國著名外交家,世界衛生組織創始人之一,並曾出任聯合國醫監。
- 史明 - 台灣台北士林人,本名施朝暉,筆名史明,臺羅,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領袖之一,台獨團體「獨立台灣會」的創始人。
- 施啟揚 - 台灣彰化鹿港人,當代法學家,曾任中華民國司法院院長。
- 施俊吉 - 台灣彰化鹿港人,經濟學者,現任台灣行政院副院長。
- 施能傑 - 台灣彰化鹿港人,美國匹茲堡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現為台灣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
- 施振榮 - 台灣彰化鹿港人,台灣宏碁集團創辦人暨總裁。
- 施永青 - 香港企業家
- 施萬浤 - 台灣台南人,黑道人士,曾任天道盟太陽會會長,現任天道盟盟主。
- 施崇棠 - 台灣彰化鹿港人,華碩電腦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
- 施正榮 - 澳洲籍企業家,尚德电力公司创始人及原董事长,前中国大陆首富。
- 施仁毅 - 香港企業家,智傲互動娛樂集團董事總經理
- 施南生 - 香港傳媒人
- 施鴻志 - 台灣台南人,前立德大學創校校長、國立成功大學總務長、都市計畫學系教授。
- 施水環 - 台灣台南人,在台灣白色恐佈時期被國民黨政府殺害。
- 施治明 - 台灣台南人,原籍安南區,前台南市市長。
- 施純仁 - 台灣台中大甲人,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台灣衛生署署長。
- 施文彬 - 台灣歌手
- 施人誠 - 台灣音樂人
- 施易男 - 台灣演員
- 施景心 -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最年輕之副理,曾成功舉辦華南100晚宴
- 施金典 - 臺灣棒球選手、教練,曾效力於中華職棒義大犀牛隊,球員時期守備位置為三壘手,現為二軍守備教練。
- 施一公 - 河南郑州人,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施光訓 - 台灣彰化縣鹿港人,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國際長、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校長, 興國管理學院校長,現任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主要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培育國際金融家
- 施孝榮 - 屏東魯凱族原住民,台灣歌手。
- 施綺蓮一瑞典籍華人,前香港亞洲電視臺女演員,曾演出《中環英雄》( 一九九一年),《 新武則天外傳》( 一九九四年)等等,目前已淡出演藝圈。
- 施慧敏 - 中華民國海軍中將,前中華民國海軍司令部委員、中華民國國防部軍務辦公室副主任、中華民國高雄市榮民之家主任、中華民國國軍退輔會副秘書長與欣湖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地名
- 施家湾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下辖的村
参考文献
- ^ https://kknews.cc/history/3ej8rko.html
- ^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一. 《隋書》.
- ^ 《台灣通史》記載:“及唐中葉,施肩吾始率其族,遷居澎湖。肩吾,汾水人,元和中進士,隱居不仕,有詩行於世。其題澎湖一詩,鬼市鹽水,足寫當時之景象。”
- ^ 齊己《過西山施肩吾舊居》說施肩吾:「鶴見丹成去,僧問栗熟來。」宋代黃伯思《東觀餘論》卷下《跋施真人集後》亦云:「肩吾隱豫章西山,莫知其終,江右人至今傳以為仙。」
- ^ 元好問. 施內翰宜生. 《中州集》. 金.
- ^ 無名氏《傳奇會考標目》:「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
- ^ 曹晋杰、朱步楼,《施耐庵新证》,学林出版社,1987年4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