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松照庵留言 | 貢獻2020年1月2日 (四) 08:11 与拉丁势力的和解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米海爾一世
伊庇魯斯專制君主
阿爾巴尼亞培拉特城堡由紅磚組成的米海爾一世畫押
統治1205 – 1214/15
前任
繼任狄奧多羅斯·科穆寧·杜卡斯
出生1170
逝世1214年末或1215年
子嗣弗蘭德斯的尤斯塔斯之妻,名字不明
狄奧多拉
君斯坦丁
瑪利亞
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 (私生)
全名
米海爾一世·科穆寧·杜卡斯·安傑洛斯
王朝科穆寧·杜卡斯王朝
父親約翰·杜卡斯
宗教信仰正教會

米海爾一世·科穆寧·杜卡斯,拉丁化譯名科穆寧努斯·杜卡斯 (希臘語Μιχαήλ Κομνηνός Δούκας, 或 阿爾巴尼亞語:Mikhaēl Komnēnos Doukas ),現代文獻或作「米海爾一世·安傑洛斯」,但從未被他使用過[1],是伊庇魯斯專制國的建立者及第一代統治者。其在位時間約從1205年至1214/15年間他被弒殺為止。

米海爾一世約出生於1170年,他是阿萊克修斯一世的後裔,並且是伊薩克二世·安格洛斯阿萊克修斯三世的堂親。他的事業起步於1190年,當他於第三次十字架東征時被作為人質時。他隨後於1190年代及1200年至1201年擔任過米拉薩與美拉努迪翁總督。在後來的任期中,他發動了針對阿萊克修斯三世的叛亂,但被擊敗並被迫流亡至塞爾柱突厥人處。在1204年由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並圍困君士坦丁堡而造成的混亂中,他投靠了蒙菲拉托侯爵博尼法斯一世。不過,米海爾很快拋棄了這名十字軍領袖並來到了伊庇魯斯地區並自立為王。顯然他是通過與當地權力人物的女兒或遺孀的通婚而達成這一成就的。

米海爾的主政使得伊庇魯斯成為了希臘人在拉丁十字軍下的避難所與抵抗中心。根據一些現代學者,在同一時期,米海爾或許曾領導過伯羅奔尼撒地區希臘人對十字軍失敗的抵抗運動,這一抵抗於孔都拉斯橄欖林戰役中被擊潰。而根據另外的見解,米海爾或許於1207及1209年在伯羅奔尼撒領導過反十字軍運動,以免自己的領土遭到入侵並鞏固自己的政權。很快,米海爾便與教宗意諾增爵三世展開了談判並與拉丁帝國以及威尼斯共和國締結了條約。與此同時,當他贖回了遭到廢位的阿萊克修斯三世時,米海爾統治的合法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根據後世的史官記載,阿萊克修斯賜予了米海爾及其後代伊庇魯斯世襲的統治權。

至1210年,米海爾自身已經足夠安全,使得他能夠對拉丁薩洛尼卡王國發動進攻。他與保加利亞人結盟,但遭到了拉丁帝國皇帝佛蘭德斯的亨利的干預,米海爾很快倒向了拉丁帝國以免薩洛尼卡落入保加利亞人手中。1212年,他已經從薩洛尼卡的倫巴底貴族手中奪取了色薩利大部。同時,他的軍隊曾短暫地奪取了薩洛那爵士領。隨後米海爾繼續征戰並於1213至1214年時試圖從威尼斯人那裡光復蒂拉吉翁和克基拉島,但在嘗試繼續推進至澤塔時遭到挫敗。在他睡著後,米海爾很快被暗殺了。他的繼承人是其同父異母的兄弟狄奧多羅斯·科穆寧·杜卡斯

早年

米海爾是至尊者約翰·杜卡斯的私生子。[2]他的父系祖父母是君士坦丁·安傑洛斯以及狄奧多拉·科穆寧娜,阿萊克修斯一世之女。米海爾的叔叔安德洛尼卡是未來拜占庭皇帝伊薩克二世·安格洛斯阿萊克修斯三世的父親,所以米海爾與兩位皇帝是堂兄弟關係。[1][3]儘管有親緣關係,米海爾從未使用過安傑洛斯這個姓氏,但一些現代學者會將其用在他本人和他的王朝名稱上。在少數存世的本人筆跡和一些封印上顯示其名字為「米海爾·杜卡斯」或「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顯然這是為了強調米海爾自己與顯赫的杜卡斯家族以及科穆寧家族的關係,而非安傑洛斯家族的災難性統治。唯一使用「安傑洛斯」這個姓氏的中世紀文獻是後來敵視米海爾的親巴列奧略王朝史家以及伊庇魯斯專制國在拜占庭帝國繼承問題上的對手。[4][5]

米海爾的確切出生日期不明,唯一相關的信息是尼基塔斯·霍尼亞提斯的記載,其記錄了米海爾於1201年尚是一個「年輕人」。[2] 希臘學者君士坦提諾斯·瓦爾索斯將他的出生日期定在約1170年。[6] 史料初次提及米海爾是在1190年2月14日,當他和其他帝國宗室一起作為人質被送到正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經過拜占庭領土的紅鬍子腓特烈處。[7][8] 米海爾後來於伊薩克二世在位末期擔任過小亞細亞米拉薩和美拉努迪翁的總督。[9][10] 許多學者認為他曾持有「尊者(σεβαστός)」的頭銜,但呂西安·斯提爾農則不這麼認為,因為他並沒有在其他文獻中被提到使用過這個頭銜。[11] 阿萊克修斯三世於1200年曾再次任命米海爾為同一省份的總督。[12] 季米特里奧斯·波列米斯在其有關杜卡斯王朝的研究中宣傳他於1200年的任命是由阿萊克修斯四世下達的。[9] 但正如瓦爾索斯所稱,波列米斯在此處明顯犯了錯誤。[13] 1201年初,不知為何,米海爾發動了對皇帝的叛亂。阿萊克修斯三世於當年夏季討伐並擊敗了米海爾。後者被迫逃亡至魯姆蘇丹蘇萊曼沙阿二世的宮廷里請求避難。在服務蘇丹期間,他曾率領土耳其人侵犯大門德雷斯河谷附近的拜占庭領土。[12][14]

Medieval miniature showing a fortress assaulted by riders on the right and a fleet of galleys on the left
14世紀早期描述十字軍攻打君士坦丁堡的小畫

根據參與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學者及《君士坦丁堡征服記》的作者微勒哈度因的喬弗里的記載,當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軍攻陷時,米海爾正在城內。這可能是因為他在阿萊克修斯三世退位、伊薩克二世和其子阿萊克修斯四世於1203年至1204年復辟後得以從放逐中回歸的緣故。[15] 米海爾隨後投靠了蒙菲拉托侯爵博尼法斯一世,後者當時獲得了薩洛尼卡王國作為封地,還在瓜分羅馬帝國期間獲得了希臘的主宰權。1204年,當博尼法斯向西行進並就封時,米海爾也跟隨前者去了。根據喬弗里的記載,博尼法斯信任米海爾,但米海爾則很快拋棄了他並去了伊庇魯斯,並在那裡自立,成為當地希臘人抵抗拉丁十字軍的領袖。[14][16]

米海爾在伊庇魯斯建立統治的過程並不明確。13世紀末寫成的阿爾塔的聖狄奧多拉聖人傳稱,阿萊克修斯三世曾任命他為伯羅奔尼撒的總督,而米海爾來自塞納切林家族的一個姻親(他們兩個都娶了梅利塞諾斯家族的堂親)當時是伊庇魯斯地區尼科波利斯的總督。當尼科波利斯的居民發動了對塞納切林的叛亂時,他曾向米海爾求助。米海爾急行軍至尼科波利斯,但塞納切林已經被本地人殺害。隨後,鑑於米海爾本人喪偶,他便娶了塞納切林的寡婦並繼承了他的職位。[15][17] 聖人傳這份史料儘管由於含有多處錯誤而被普遍認為是不準確的,其中這一部分的記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被微勒哈度因的記載所證實,後者宣稱他與當地一個巨頭的女兒結婚。[15][18] 顯然,米海爾從未被任命為伯羅奔尼撒的總督。但聖人傳中對該半島的描述致使現代學者懷疑他是否是在1205年夏季孔都拉斯橄欖林戰役中率領伯羅奔尼撒希臘人抵抗十字軍的那個米海爾。但這一普遍被接受的觀點已在更多由歷史學家雷蒙德-約瑟夫·勒納茨最近的研究中受到了質疑。他認為米海爾在尚未完全建立對伊庇魯斯的統治時離開並在伯羅奔尼撒參加戰鬥是極不可能的。因為如此一來,伊庇魯斯便會向博尼法斯敞開大門。不過勒納茨的確認為米海爾在之後幾年曾率軍進入伯羅奔尼撒(1207年-1209年)。[19][20]

伊庇魯斯的統治者

以阿爾塔為基地,米海爾將其控制地域拓展到了伊庇魯斯地區大部,包括當今阿爾巴尼亞的許多國土。他很快建設了一個北起都拉齊翁,南至納夫帕克托斯,東鄰薩洛尼卡拉丁王國,西、北與威尼斯共和國領土相交,東北與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相鄰的獨立政權。[21] 他與當地阿爾巴尼亞人以及弗拉赫人首長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他們為米海爾的軍隊提供了可靠的人力。[22]

歷史編纂中,米海爾所建立的國度通常被稱為「伊庇魯斯專制國」,長久以來米海爾都被認為是第一個自稱專制公的伊庇魯斯統治者。根據猜測,米海爾可能是在贖回被廢的阿萊克修斯三世後由後者賜予了該頭銜的。[23][24] 事實上,現代研究者已經證明不僅米海爾,連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和繼承者狄奧多羅斯·科穆寧·杜卡斯都未曾擁有此頭銜。 而米海爾的私生子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於1230年代成為了第一個擁有專制公頭銜的伊庇魯斯統治者。將伊庇魯斯政權稱為「專制國」的例子最初出現在14世紀的西方文獻中,而非來自拜占庭。[25][26]

與拉丁勢力的和解

Map of the Balkans and Asia Minor, with the Latin states in yellow, Venetian possessions in green, the Greek states in red, and the Seljuks and Bulgarians in brown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拉丁王國與希臘繼承者國家形勢圖,約1210年。

伊庇魯斯與尼西亞帝國以及其他希臘裔拜占庭帝國繼承者成為了希臘人抵抗拉丁統治的中心。 [27] 米海爾的主要憂慮是拉丁十字軍政權和威尼斯共和國造成的威脅。[22] 十字軍劃分拜占庭帝國的條約中,伊庇魯斯被分給了威尼斯共和國。然而,儘管威尼斯於1205年占領了都拉齊翁並於1207年占領了克基拉島,基於海權的威尼斯共和國對內陸並沒有興趣。[5][28] 為了在拉丁攻勢下保全自己,米海爾展開了與教宗意諾增爵三世的協商。他暗示了將自己境內的正教會與羅馬天主教合一的可能性。但雙方的關係並非一帆風順。在1209年8月17日教宗致米海爾的一封信件中,教宗要求「羅馬帝國的米海爾·科穆寧」允許天主教的都拉齊翁大主教使用其在米海爾領土內的大主教領不動產,如果米海爾真的是教宗的僕人的話。儘管如此,與教宗的談判仍然讓米海爾取得了教宗的好感,並爭取了寶貴的時間。[29][28] 根據勒納茨,米海爾似乎還曾向薩洛尼卡王國朝貢並稱臣。[30]

儘管進行了外交操作,根據意諾增爵三世於1210年秋的信件來看,米海爾仍與微勒哈度因的喬弗里一世,亞該亞親王以及它手下的男爵們展開了交鋒。信件並未給出更為細節化的描述。現代研究者將這一情況與米海爾在孔都拉斯戰役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更有可能地,他於1207年至1209年為了救援遭圍困於科林斯衛城阿爾戈斯科林斯統治者利奧·斯古羅斯而發動的一場失敗的戰役相關聯起來。[19][31] 傳統上,數位學者,例如卡爾·霍普夫安托寧·本進一步將斯古羅斯的繼承者,領導十字軍反抗運動的阿爾戈斯領主狄奧多羅斯當做是米海爾的同父異母兄弟狄奧多羅斯·科穆寧·杜卡斯。然而,這一假設既沒有證據,且當時狄奧多羅斯正在事奉尼西亞皇帝狄奧多爾一世[28][32]

1209年夏,當拉丁皇帝弗蘭德斯的亨利平息了倫巴底男爵們在塞薩洛尼基的叛亂並將薩洛尼卡王國收入囊中後,米海爾向他派遣使節並建議結盟。亨利並懷疑米海爾是否由衷地請求結盟,但還是有條件地向伊庇魯斯派出了大使,要求米海爾宣布自己是拉丁帝國的臣屬。通過米海爾的長女與亨利皇帝長兄尤斯塔斯的聯姻以及作為嫁妝的三分之一的領土,米海爾得以避免直接宣布稱臣。亨利接受了他的提議,在尤斯塔斯與米海爾之女聯姻後,兩國簽署了和約。[30][33] 終於,在1210年初,米海爾的使節,策爾尼孔主教狄奧多羅斯以及西美昂·庫納勒斯與威尼斯都拉齊翁公爵馬力諾·瓦拉萊索會面並協商了一份條約。6月20日,條約以口頭髮誓的形式被確認。由此米海爾接受成為威尼斯的附庸,通過由威尼斯總督皮耶特羅·齊亞尼頒布的憲章,米海爾以威尼斯封臣的形式擁有其土地。米海爾給予了威尼斯人極大的貿易特權以及稅款豁免,就像他們在曼努埃爾一世時期的金璽詔書中享有的特權一樣。米海爾保證加快向威尼斯的穀物出口並在威尼斯船隻於伊庇魯斯海岸沉船時發動提供幫助。此外作為其臣屬的象徵,米海爾須每年分兩期向威尼斯都拉齊翁公爵上貢42里特拉重的拜占庭金幣,並每年各向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和威尼斯總督上貢一匹織錦緞。[30][34]


參考來源

  1. ^ 1.0 1.1 Talbot 1991,第1362頁.
  2. ^ 2.0 2.1 Polemis 1968,第91頁.
  3. ^ Loenertz 1973,第362頁.
  4. ^ Polemis 1968,第91 (notes 8, 9), 92頁.
  5. ^ 5.0 5.1 Nicol 2010,第3頁.
  6. ^ Varzos 1984,第669頁.
  7. ^ Loenertz 1973,第363頁.
  8. ^ Varzos 1984,第670頁.
  9. ^ 9.0 9.1 Polemis 1968,第92頁.
  10. ^ Varzos 1984,第670–671頁.
  11. ^ Stiernon 1963,第293頁.
  12. ^ 12.0 12.1 Varzos 1984,第671頁.
  13. ^ Varzos 1984,第673 (note 20)頁.
  14. ^ 14.0 14.1 Loenertz 1973,第364頁.
  15. ^ 15.0 15.1 15.2 Varzos 1984,第673–674頁.
  16. ^ Varzos 1984,第673頁.
  17. ^ Loenertz 1973,第365–366頁.
  18. ^ Loenertz 1973,第367頁.
  19. ^ 19.0 19.1 Loenertz 1973,第377–381, 388–391頁.
  20. ^ Fine 1994,第66–67, 69–70頁.
  21. ^ Varzos 1984,第674, 679頁.
  22. ^ 22.0 22.1 Fine 1994,第66頁.
  23. ^ Nicol 2010,第2頁.
  24. ^ Varzos 1984,第676頁.
  25. ^ Stiernon 1959,第122–126頁.
  26. ^ Fine 1994,第68–69頁.
  27. ^ Varzos 1984,第679頁.
  28. ^ 28.0 28.1 28.2 Fine 1994,第67頁.
  29. ^ Varzos 1984,第680頁.
  30. ^ 30.0 30.1 30.2 Loenertz 1973,第375頁.
  31. ^ Varzos 1984,第679–680頁.
  32. ^ Loenertz 1973,第374, 390–391頁.
  33. ^ Varzos 1984,第681頁.
  34. ^ Varzos 1984,第681–682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