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董福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b07:a96:25f:d9ec:4e0d:f253:b72e留言2020年1月14日 (二) 16:43 參考文獻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董福祥
大清甘肅提督
籍貫宁夏固原
族裔漢族
字號字星五
出生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四(1840年1月8日)
宁夏固原
逝世光緒三十四年正月初九(1908年2月9日)(68岁)
金积堡

董福祥(1840年1月8日—1908年2月9日),星五宁夏固原人。中国清朝末年武卫后军指挥官。左宗棠西北陆军系统出身。

生平

董出生于当地袍哥会首领家庭。同治元年(1862年)同治回亂时,率众割据甘肃安化(今甘肃庆阳),以保境安民为号召,既反对清朝军队,也反对回族军。其父为地方哥老会首领。同治三年(1864年),董福祥被推举为陇东一带地方团练的首领,张俊李双良等人副之,与各支回民军划分活动边界,共同抗击清军。到同治七年(1868年),董福祥自封为陕甘自卫总团大元帅,手下号称三十万,控制区域南及延安,北达伊克昭盟,东起绥德,西至环县、固原。

1868年冬,原在陕西境内活动的捻军進入山西,清朝政府遂命令尾追其而来的湘军北上攻打董福祥。董率部围攻绥德数次均失败,被迫转入防御。1869年,湘军将领刘松山任陕西各部清军总指挥,以一点开花,中心突破的战法直接突破董的外围防线,大胜董军于瓦窑堡。2月,董全军投降清军,所部改编为董字三营,立即投入对马化龙的战斗中。

其後,董率军勇猛作战,很快打消了左宗棠刘松山等人对其的疑虑。1869年12月11日,董在攻打吴忠的战斗中亲身肉搏,虽受伤不下火线,为夺取吴忠立下头功,左于是同意正式将董字三营编入官军序列,成为刘松山手下的一支劲旅。1870年2月14日,在金积堡战役中,刘松山不听董福祥的劝告,亲往马化龙营中受降,不料中弹身亡,临终前他将侄子刘锦棠托付与董福祥,董遂忠心辅佐刘锦棠。1871年3月2日,马化龙在被围将近两年後投降,被刘、董以藏匿武器的罪名处死。董其後受命镇守金积堡,将其建设为自己的老本营。

1872年,董随刘锦棠前往河西参加对马占鳌的战斗,被提拔为参将。董在战斗中对敌军十分凶残,“以鲜血染红顶子”这句名言便是出自董之口。

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率军前往新疆平定阿古柏的割据势力,董作为其主力之一担当前锋重任,被提升为总兵。董行军途中遇到沙尘暴,但其率部依然前进,一举击败白彦虎,攻克吐鲁番迪化玛纳斯等地,收复北疆,董因功被提升为提督。三年(1877年),左宗棠进军南疆,董福祥率部急行军翻越天山,跋涉1200多里,用开花大炮突袭攻克达坂城,接着又连夜追击攻克托克逊,打开了大军进入南疆的门户。次年1月,新疆除伊犁外,宣告占领全境。董被叙为战功第一,加封云骑尉世职,任阿克苏总兵。十六年(1890年),擢升喀什噶尔提督,总统南疆军事,十七年(1891年)调任乌鲁木齐提督。董福祥在新疆驻守近三十年,除了抵抗各方势力在新疆的干预外,他重视新疆水利建设,曾开挖玉龙河灌溉良田。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董晋尚书衔,奉命率在新疆期间招募的甘军入卫北京,屯驻蓟州一带,受到慈禧的接见和赏识。二十一年(1895年),甘肃河州湟中等地又爆发回族和撒拉族的农民起义,董福祥被任命为甘肃提督,率部进剿,平定叛乱后加封为太子少保,赏赐骑都尉世职。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后,董福祥部编入荣禄下辖的北洋军,担任武卫后军统领。二十五年(1899年),董福祥复任甘肃提督。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爆发,慈禧太后為加強宮廷保安,召董福祥入京。6月9日董福祥率部进入北京,驻守永定门。6月11日,董部奉命開入永定門,剛好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乘車欲出城郊,去探望經清廷總理衙門批准到使館區保衛日本使館的日本警衛隊24人,董軍營官喝問「何人」,杉山彬據實回答,然未說完已被營官抽刀刺殺,其屍體被甘軍肢解,並剖腹取出腑臟,塞入馬糞,再棄於路旁。[1]杉山彬死後,慈禧太后派榮祿啟秀到日本使館致歉,並召端郡王載漪及董福祥面斥。董以如懲罰他則恐甘軍嘩變為由威脅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本想擬諭旨懲兇的計劃也只好作罷。事後,載漪稱董是了不起的好漢。[2]

董福祥所率的甘軍是西北地區融合了汉族士兵和穆斯林士兵的军队,战斗力较强,因为在新疆地区战事的卓越表现,受到慈禧太后、端王、莊王等支持義和團的當政派的支持。但是与日后逐渐掌权的袁世凯派系不和,在庚子事变期间有人认为甘军常與禁軍及義和團一起在京城濫殺無辜、縱火搶掠,但缺乏确凿证据,[3][4]

6月20日,清廷命令榮祿攻打使館區,榮祿因怕當替罪羊負責任,先是裝病交出兵權,後因懿旨難違,便命沒有大炮只有土炮的董福祥部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而按下自己有德式裝備的武衛中軍。董部甘軍自6月20日至6月23日一連四天每日發炮三百多發,但無法對使館區造成大損害。[5]6月25日,榮祿奉旨停攻使館,並派人送西瓜蔬菜等慰問品到各國使館,又派人假扮走私販將大量先進德製後膛槍等軍火入使館以加強使館區的防衛。6月28日,甘軍又恢復攻擊,其後打打停停五十餘日直至8月14日,始終未能攻下使館區。[3]

8月14日,八国联军自通州攻打北京,董福祥率军在广渠门英国军队作战,下午2时,广渠门被攻占,董后撤至东便门朝阳门正阳门一带继续抵抗,禁軍潰敗。董福祥從彰儀門撤走,撤走時縱兵搶掠。[6]8月15日,慈禧携光绪帝西逃,董福祥担任随扈大臣,保护慈禧的安全。10月26日抵达西安

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期间,董福祥被八国指控为“首凶”,要求清政府将其处死。慈禧因其护驾有功,百般回护,最终以革职永不叙用论处。董对此一决定非常不满,一度计划自行招募军队赴山西继续战斗。慈禧恐其破坏和谈,令光绪帝赐其手书“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要求他守时待变,以图再举,董方才回宁夏金积堡隐居。董福祥占有宁夏平原肥沃耕地千顷,在吴忠、张家口、包头等地有自己的商号。在西安也建有规模较小的董府。他在金积堡营花费20万两白银建造董府,是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府邸建筑。分为外寨和内寨两部分,共占地4万多平方米。内寨为私人府邸,外寨为3000余人的“董字三营”亲兵驻守。现在仅存1万多平方米的内寨,为三宫六院的格局,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10-2015年的建筑修复期间,府内大量砖雕和建筑构件被盗,原有彩绘被覆盖了劣质油漆,遭到破坏。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初九,董于宁夏吴忠金积堡董府死去,终年六十九岁,遗嘱将全部积蓄四十万两白银上缴国库,充实军饷。清政府迫于外国压力和袁世凯的阻挠,未为其举行仪式,也没有赐予谥号,仅在其家乡竖立“董少保故里碑”一座。金积堡原建有董福祥祠,对联为”万里封侯,威震铁塞;一代名将,望重银川。“文化大革命时期,其墓葬被挖开盗掘,文物丢失。

參考文獻

  1. ^ 柴萼《庚辛紀事》存档副本.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2. ^ 《清史稿·董福祥傳》
  3. ^ 3.0 3.1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ISBN 9573235145
  4. ^ 清.羅惇曧,拳變餘聞
  5. ^ 當時《字林西報》專欄
  6. ^ 清.羅惇曧.《庚子國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