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氏中喙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87.194.242.21留言2007年12月23日 (日) 18:5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安氏中喙鯨
與人類體型的對比
與人類體型的對比
保护状况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鯨目 Cetacea
亞目: 齒鯨亞目 Odontoceti
科: 喙鯨科 Ziphiidae
屬: 中喙鯨屬 Mosoplodon
種: 安氏中喙鯨 M. bowdoini
二名法
Mesoplodon bowdoini
Andrews, 1908

安氏中喙鯨(學名Mesoplodon bidens)已知的研究資料極少,可能在南極聚合帶(Antarctic Convergence)北方呈環極區分布。在其分布範圍內有35次以上的發現記錄,但全部都是擱淺的個體,大部分在紐西蘭澳洲發現。命名者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曾擔任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他在任內以此博物館的委託者與捐獻者George S. Bowdoin之名為此物種命名。

基本資料

其他俗名:

  • 英:Bowdoin's Beaked Whale、Deepcrest Beaked Whale
  • 法:MÉSOPLODON DE ANDREW、MÉSOPLODON DE BOWDOIN
  • 西:BALLENA DE PICO DE ANDREW、ZIFIO DE ANDREW

出生時身長體重:1.6m;體重未知

最大身長體重紀錄:雄-至少4.5m、雌-4.9m;體重未知

壽命:未知

外型特徵

安氏中喙鯨的體型粗壯,額隆平坦,嘴喙短而粗,巨大的下顎在中段形成明顯的拱起。背鰭小,呈三角形,尖端圓鈍,位於背部中央後方。成年雄鯨下顎可見2顆外露的巨大牙齒,側面寬闊但相當扁平,位於距下顎尖端約20公分處。

安氏中喙鯨的體色普遍呈暗灰至黑色,僅嘴喙前端與下顎為白色,部分個體在眼睛前方有淺色斑塊。成年雄鯨背部有淺灰色的「馬鞍」saddle,為一橫跨背部中線、外觀大致呈馬鞍狀的斑紋,常會延伸至身體側面。),由噴氣孔後方延伸至背鰭。一般認為雌鯨的嘴喙顏色比雄鯨來得深,背部呈石板一般的灰色,腹部與側腹則是較淺的灰白色。成年雄鯨的體表常有長條直線狀傷痕,可能是其他雄鯨造成。無論雄鯨或雌鯨皆有因雪茄鮫(cookiecutter shark)攻擊留下的橢圓形傷痕。

分布

安氏中喙鯨僅分布於南半球,可能在溫帶緯度(南緯32度至南緯54度30分之間)海域呈環極區分布。擱淺記錄已知在澳洲南部、紐西蘭、麥加利群島(Macquarie Islands)、福克蘭群島、與垂斯坦昆哈(Tristan da Chunha)。在南印度洋克革倫群島(Kerguelen Islands)與祕魯的發現記錄可能是其他中喙鯨的誤認。

習性、生殖、食性

由於沒有可信的海中目擊記錄與群體擱淺,科學家對其社會結構、習性或生殖、覓食的習慣幾乎完全不明。位於紐西蘭海域的族群,其繁殖季似乎自夏季至秋季。

現狀

安氏中喙鯨的數量不明。未曾有被捕殺的記錄,也沒有因漁業活動而造成死亡的跡象。

參考書目

1. Pieter A. Folken, Randall R. Reeves, etc. / illustrated by Pieter A. Folkens, 《Guide to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Alfred A. Knopf, 2002: p286-287. ISBN 0-375-41141-0

2. Mark Carwardine / illustrated by Martin CammDorling, 《DORLING KINDERSLEY HANDBOOKS: WHALES, DOLPHINS AND PORPOISES》, Dorling Kindersley, 1995: p116-117. ISBN 0-7513-2781-6

3. James G. Mead, 《Beaked Whales of the Genus Mesoplodon》, edited by Sam H. Ridgway and Sir Richard Harrison, F.R.S. 《Handbook of Marine Mammals, Volume 4: River Dolphins and the Larger Toothed Whales》, Academic Press, 1989: p349-430. ISBN 0-12-588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