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一党优势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anspot留言 | 贡献2020年4月5日 (日) 17:12 亞洲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党优势制(英語:dominant-party systemone-party dominant system)是形容一個國家由某政黨透過民主選舉制度下,長期勝出而得以達到穩固執政之政局情境。通常發生在共和制的发展中国家。此種政黨通常在立法機關國會)中連續數次取得大多數議席,又或贏得總統選舉。雖然一黨獨大(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與一党專政在形式上有某些類似特徵,但絕不應被混淆,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屬於一黨專政。一般而言,一黨獨大制較有競爭,因為在关乎政權的中央選舉中會有數個政黨角逐權力及議席,但選舉結果卻是由一個大政黨長期壟斷執政權。此外,一黨多元制英语one-party pluralistic system也被視為一党优势制的變體。

特徵及利弊

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國內的政治局勢相當穩定,而政策的落實亦較長久,因為國家政策不受政黨輪替而經常改變。亦由於政黨在國會中取得多數議席,政府提出的法案較易得到立法機關通過,行政效率較高。其次,執政黨推出的政策會相對溫和,這是因為執政黨需要向中間派靠攏,以圖在選舉贏取多數議席。相反在野黨為了區別與現時執政黨的不同,可能會提出一些較激進的主張,以爭取公眾注意。

隨著一黨獨大長期於國家體制運作,會較容易導致黨國體制的出現。除此之外,由於執政黨長期把持權力,會造成自滿、自大甚至貪腐的現象。再者,此制是以弱小而無作為的在野黨為特徵。如果執政黨不再視反對黨為有實力的權力競爭對手時,則對反對黨不再重視,導致腐化。最後,由於某政黨長期掌握執政地位,將侵蝕民主精神,因為選民會變得害怕改變,而支持理所當然的執政黨,最後導致各黨之間缺乏競爭,加深執政黨的腐化和自滿的問題。

例子

亞洲

歐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  萨摩亚人權保護黨從1982年開始,除了1986年至1987年短暫失去政權之外,其餘時間均為薩摩亞的執政黨。

参见

註釋

  1. ^ 兩者容許雙重提名設定,即候選人同時參選單一選區及名列政黨比例代表名單,一旦在單一選區獲勝,就從名單中剔除、順位遞補;若落選可依政黨得票分配席次「敗部復活」。其公式以該單一選區落選者得票數除以該單一選區當選者得票數。政黨可將不同單一選區候選人在名單中排同一優先順位,以單一選區落選但惜敗率高者取得席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