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光复新村

坐标24°02′41″N 120°41′40″E / 24.044632°N 120.694546°E / 24.044632; 120.69454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cuk1203留言 | 贡献2020年5月13日 (三) 09:15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臺灣戰後時期的有形文化資產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4°02′41″N 120°41′40″E / 24.044632°N 120.694546°E / 24.044632; 120.694546

光复新村民权路及公车亭

光复新村位于台湾台中市雾峰区坑口里,其历史可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了防止战争时一次就将政府机关摧毁,因此推动“疏迁计划”,把台湾省政府迁到台湾中部。1956年于雾峰建立的光复新村成为战后台湾第一个新市镇,作为省府员工之宿舍,次年于南投市建立中兴新村。历经921地震精省后,住户于2000年代陆续迁出。2010年代台中市政府以青年创业基地(圆环右侧,共提供70个单元)进行专案修缮[1];而圆环北侧闲置的房舍也形成已结扎的野生聚落。[2]

历史

  • 1956年,为防止战争时一次被摧毁全部的政府机构,所以台湾省政府决议迁到台湾中部。疏迁计划除了政府机关,还包括了公务员及家属,因此政府规划了两座新市镇,1956年于台中雾峰建立“光复新村”成为战后第一个新市镇
  •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晃倒了无数老旧房舍,造成许多居民伤亡,光复新村住户因此大量迁移。村内光复中小学校舍几乎全塌,操场受车笼埔断层挤压隆起数米。原光复国中旧校地及公所运动场被教育部规划成“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 2005年光复新村收到政府通知限期搬迁,待住户完全迁出后,光复新村这块十公顷国有土地,将被切割成28块腾空标售。
  • 2009年6月,仍有7户人家因拆迁补偿问题未搬,已迁出的居民仍常回来散步、买菜,充满不舍。居民及雾峰当地文史工作者,希望透过“文化资产保存法”向地方政府争取光复新村原地保留,作为文化及建筑史博物馆。
  • 2012年1月,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指定为“文化景观”登录,该区面积9.8公顷,并于同年9月通过公告,是台中市第一个文化景观[3]
  • 2014年,台中市政府开始执行“摘星创业基地”计划,逐步修缮房舍,陆续引入复合式主题文化创意产业,辅导青年进驻创业。

建筑

光复新村为省政府教育厅、卫生处、印刷厂员工的眷属宿舍。资金为美援提供,并由当时的建设厅副厅长刘永楙到英国考察,带回最新的“花园城市”设计概念,将工作、居住区合一,设计低人口密度、高比率绿地的生活空间。住户最多时达四百多户,内部公共设施完善,有学校、公园、市场等,环境清雅,街道整齐。村内具有台湾第一座雨水、污水分流的下水道系统,在台湾的都市建筑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

九二一大地震后三年,居民再度意识到闲置宿舍再公共化的价值,希望以社区生活博物馆,引入艺术家的文化创意,让光复新村脱离“省府宿舍”的宿命,转化成与地震博物馆相互辉映。然而,精省后的“光复新村”分属中央各部主管,计有财政部、卫生署、教育部,使得管理与再利用均不易推动,同时,在法令限制下,社区居民也无法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做出变更,生活环境因此更加恶化。

影剧取景

交通

台中市公车
路线号码 营运区间 经营业者 备注
50 新民高中九二一地震园区 统联客运
59 新民高中-旧正 统联客运
201(原100路线) 新民高中亚洲大学 台中客运
107 黎明新村-旧正 台中客运
国道三号台74线

参考

  1. ^ 摘星青年、筑梦台中
  2. ^ 雾峰光复新村~猫的乐园
  3. ^ 雾峰光复新村省府眷舍.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4. ^ 校园敢死队.台湾电影网
  5. ^ 陈建志,〈中部〉光复新村 中国电视剧取景自由时报,2012-06-28
  6. ^ 陈建志,光复新村 中国电视剧取景自由时报,2012-06-27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8-1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