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族 (日本)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華族 |
假名 | かぞく |
平文式罗马字 | Kazoku |
華族是日本于明治維新后至《日本國憲法》頒布前(1868年-1947年)存在的貴族階層,包括來自公卿世家的“公家華族”、來自江戶時代各藩藩主的“大名華族”、對國家立有功勛的“勛功華族”、以及臣籍降下的“皇親華族”等。華族之出現始于1869年6月17日,而正式確立「華族制度」的《華族令》則制定于1884年7月7日。1947年5月3日,隨著《日本國憲法》(昭和憲法)生效,基於憲法第14條不承認華族和爵位制度,華族因此遭到全面廢除。明治敘爵之初,華族509家;至1945年日本投降時,共924家。以華族家庭人口平均6.4人計算,華族總數占日本總人口的萬分之一。而未達到華族標準的舊日本貴族,稱為士族,主要指當時的藩士。
概況
1869年,日本各地方諸侯版籍奉還之后,廢止原來的“公家”(公卿,142家)、“大名”(諸侯,285家)等稱呼,將其統稱為華族。1871年,日本取消舊身份制度,將國民分為四等:皇族、華族、士族、平民。華族成為僅次于皇族的貴族階層,享有許多政治、經濟特權。
1884年,日本頒布《華族令》,將華族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個等級,爵位世襲。其授爵基准為:
舊公卿中,主要依照各家家格:攝關家公爵;清華家侯爵;大臣家以及其他堂上家(羽林家、名家)中歷代較多升任大納言者伯爵;其他的堂上家(羽林家、名家、半家)子爵;明治維新后的新公家、公卿分家以及家格較高的兩門地下家(押小路家、壬生家)男爵。
舊大名中:將軍宗家公爵;御三家(尾張、紀伊、水戶德川家)、琉球王尚家與戊辰戰爭后年納稅額(收納高)15萬石以上的國守大名侯爵;御三卿(田安、一橋、清水)與戊辰戰爭后年納稅額5萬石以上的伯爵;其余明治維新前表高1萬石以上的大名子爵;所領1萬石以上的大名付家老、交待寄合,以及大名分家等男爵。
然后依據家族的歷史地位以及勤王功勛,爵位又有不同的調整。如屬清華家的三條家因三條實美的功績成為公爵;屬羽林家的中山家因中山忠能的功績以及身為明治天皇外祖父的身份成為侯爵;對馬藩主宗氏石高雖低,但因曆代承擔對朝鮮的外交工作而特授伯爵;公爵近衛家分家近衛秀麿因本家為五攝家首領,身份崇高而特授子爵等。
另外明治維新的功臣以及在歷史上對天皇盡忠的家族后代也都被封賜了爵位:如下級公卿岩倉家因岩倉具視的功績成為公爵;來自薩長土肥的原藩士與舊幕臣等則有32家授爵,如大久保利通與木戶孝允之子被授予侯爵;伊藤博文、黑田清隆、山縣有朋、西鄉從道、大山巖、井上馨、大木喬任、副島種臣、勝海舟等伯爵;森有禮、品川彌二郎、谷干城、伊東祐亨等子爵。南北朝中效忠南朝的大將新田義貞、名和長年、菊池武光的后代也被授予了男爵。華族中還包括在佛寺出家,明治維新后還俗的公家子弟(奈良華族)、神社中大社的世襲神職與淨土真宗系的世襲門跡,如東本願寺與西本願寺的兩大谷家均被授予伯爵,26家奈良華族被授予男爵等。
當時根據《華族令》冊封的各級貴族共509家,按爵位,公爵11家,侯爵24家,伯爵76家,子爵324家,男爵74家。
其中公爵分別是:
- 舊公卿中有資格擔任攝政、關白的“五攝家”(近衛家、鷹司家、一條家、二條家、九條家)
- 原幕府將軍德川宗家
- 明治維新中立下大功的三條實美、岩倉具視、毛利元德(長州藩主)、島津忠義(薩摩藩主)、島津久光(島津忠義之父,玉里島津家)
后陸續有伊藤博文、大山巖、山縣有朋、德大寺實則、西園寺公望、桂太郎、松方正義、原水戶藩主徳川圀順等晉升公爵,以及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被補授公爵,總計20家。
日韓合并後,義親王李堈以及李鍵、李鍝等李氏朝鮮宗室也被冊封為公爵。至1947年華族廢除時,尚存島津忠重、伊藤博精、鷹司信輔、德大寺實厚、岩倉具榮、二條弼基、桂廣太郎計七位參內的成年公爵。
侯爵則主要有:
舊公卿中屬“清華家”的久我、西園寺、德大寺、花山院、大炊御門、今出川(菊亭)、醍醐、廣幡八家(“九清華”的另一家三條家被冊封為公爵,德大寺和西園寺后來也分別晉升公爵);“羽林家”中的中山家;后來晉爵的公卿則有四條家(因為明治維新中四條隆謌的功績,屬羽林家)、嵯峨家(原正親町三條家,因明治維新中正親町三條實愛的功績,屬大臣家)與中御門家(因明治維新中中御門經之的功績,屬名家)。
武家中滿足授爵條件者共15家,其中島津家與毛利家敘任公爵,御三家中的水戶德川家后來也升為公爵;其余為:
- 尾張名古屋藩主德川家
- 紀伊和歌山藩主德川家
- 加賀金沢藩主前田家
- 安藝廣島藩主淺野家
- 備前岡山藩主池田家
- 因幡鳥取藩主池田家
- 筑前福岡藩主黒田家
- 出羽久保田藩主佐竹家
- 肥前佐賀藩主鍋島家
- 阿波徳島藩主蜂須賀家
- 肥後熊本藩主細川家
- 土佐高知藩主山內家
另有越前福井藩松平家與伊予宇和島藩伊達家則因為尊王倒幕的功績從伯爵被拔擢為侯爵。
其他被授予侯爵的還有原琉球王尚泰的尚家、“維新三杰”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與西鄉隆盛(1902年補授)的后代,以及舊宮家中陸續降為臣籍的久邇家、小松家、華頂家、山階家等皇親華族7家。
日韓合并后,4位李氏朝鮮王室成員李載完、李載覺、李海昌、李海昇;外戚尹澤榮(昌德宮李王繼妃尹氏之父)、朴泳孝(哲宗女婿)以及李完用(原總理大臣)等也被封為侯爵。
日本在二战战败投降后,华族在1947年日本国宪法施行后被废除,大部分华族成员被贬为平民,但时至今日,原华族成员和其后代在日本依旧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參考文獻
- 浅見雅男 《華族誕生-名誉と体面の政治》 中公文庫 ISBN 4122035422(華族誕生[永久失效連結])
- 浅見雅男 《華族たちの近代》 中公文庫、2007年 ISBN 4122048354
- 小田部雄次 《華族-近代日本貴族の虚像と実像》 中央公論新社[中公新書]、2006年 ISBN 4121018362
- 《明治・大正・昭和 華族のすべてがわかる本》 新人物往来社、2009年、ISBN 4404037287
- 千田稔 《華族事件録 明治・大正・昭和》 新人物往来社、2002年 ISBN 4404029764
- 千田稔 《華族総覧》 講談社現代新書 2009年 ISBN 4062880016
- 森岡清美 《華族社会の家戦略》 吉川弘文館 ISBN 4642037381
- 酒井美意子 《ある華族の昭和史-上流社会の明暗を見た女の記録》 講談社、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