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柯罗连科
弗拉基米尔·柯罗连科 | |
---|---|
出生 | Vladimir Galaktionovich Korolenko 1853年7月27日 Zhitomir, Volhynian Governorate, 俄罗斯帝国 |
逝世 | 1921年12月25日 波尔塔瓦, 乌克兰Ukrainian SSR | (68歲)
簽名 |
弗拉基米尔·加拉克季奥诺维奇·柯罗连科(乌克兰语:Володи́мир Галактіо́нович Короле́нко,俄语:Влади́мир Галактио́нович Короле́нко,英语:Vladimir Galaktionovich Korolenko,1853年7月27日—1921年12月25日)俄国作家,记者,人权活动家。著有根据自己在西伯利亚流放经历所写的多部短篇小说,最著名的是《盲音乐家》。晚年的柯罗连科对于布尔什维克政权有一定的批评。
Early life
柯罗连科生于俄罗斯帝国沃利尼亚省的日托米尔(今乌克兰日托米尔市)[1]父亲是区法官,柯罗连科后来追忆父亲在法官行业中如同堂·吉诃德,正直诚实,从不收取贿赂。[2][3]。按照D.S. Mirsky的说法,直到1862年1月起义之后,家庭才必须选择国籍,他们选择了俄国。[4] 1886年柯罗连科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凭借微薄的收入辛苦将三个男孩两个姑娘抚养大。[5]
教育和第一次流放
柯罗连科先后在日托米尔和罗夫诺就读[3] 在罗夫诺就读的最后一年,他发现了尼古拉·涅克拉索夫和伊万·屠格涅夫作品。"是那时,我发现了我真实的祖国,同时发现了俄语文学的世界。 first and foremost, Russian literature," he later wrote. 他也引用Taras Shevchenko和Ukrainian folklore作为重要的影响自己的作品[2]
1871年柯罗连科被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学院录取,但1873年因贫困退学。 but after a year spent in utmost poverty had to leave in early 1873 due to financial problems.[3] 1874年他前往莫斯科,加入莫斯科农林学院。1876年,他因为在于人民性上出名,反对逮捕一名学生而被学院开除,先后被流放到沃洛格达和喀琅施塔得where the authorities agreed to transfer him, answering his mother's plea.[2]1877年8月,科研科进入圣彼得堡,国家矿业资源大学就业,他加入了Narodnik group.8个月后,他被自己视为朋友的第三局奸细告发,先后被流放到基洛夫,维什涅沃洛茨基区(在这里被关进监狱了六个月) 和托木斯克。最终他被获准在彼尔姆居住。[2]
文学生涯
科罗连科的第1部短篇小说,是半自传体的《探索者生活断片》,描写了纳罗迪克年轻人绝望的寻找他社会和灵魂的认知[1] 这部小说于1879年7月发表在圣彼得堡的Slovo 杂志上,[3]。另一个短篇《奇妙的姑娘》,写于牢房之中,以手抄本形式流行于1893年发表于伦敦[6]。
1881年8月,克罗连科拒绝对新上任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宣誓效忠。因此被流放到更远的萨克哈共和国[3][7] 之后的三年,他在仅有275人的,雅库斯克阿木嘎地区居住,在这里他进行手工劳动,同时学习当地的风俗和历史,He spent the next three years in Amga, a small settlement 275 versts from Yakutsk, 流放生活,带给了克罗兰和丰富的写作资料,当1885年,他被允许在诺夫格罗德定居时,就开始整理这些资料[3]在当地科罗连科成为当地社会运动的中心,根据历史学Semyon Vengerov的研究,他吸引了一些基建分子与当地专制机关的错误进行斗争.[5]
1885年发表的《马卡尔的梦》使柯罗连科声名鹊起[6]这一故事描述了一个垂死的农民做到的有关天堂的梦。这部作品和《坏公司》,《木头木乃伊》[8] 组成了他的短篇小说集《素描和故事》的第一部[2] 1886年,他也发表了自己最为人知的短篇小说(Слепой музыкант),[8] 《盲音乐家》,在作家生前这本小说重版了15次,他的英译本于1896~1898年之间出版[3]。1890年,他发表了《巴甫洛夫村记事》准确揭示出当时俄国农村封建宗法制的瓦解。
1893年,柯罗连科发表了《素描与故事》的第二部,包括一部分有关西伯利亚的故事和作者在伏尔加河的游历。其中的一篇《索科尔岛人》受到安东·契诃夫的赞誉,契诃夫在1888年1月9日的信中说,这是近年来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具有完美的音乐结构[6][9]1893年,克罗连科作为作者,参观了芝加哥博览会,写了中篇小说《语言不通》"Bez yazyka" (Без языка, Without Language, 1895) 小说描绘了一个没有文化的乌克兰农民,在美国挣扎求生,英语也不会说的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和惨无人道。[7][10]。
1896年,柯罗连科将自己的家庭迁往圣彼得堡。开始担任民粹派报刊《俄罗斯财富》的主笔。几年后,柯罗连科深受压力导致的精神不正常之苦,返回波尔塔瓦居住,在这里他恢复了创作的热忱,并完成了西伯利亚短篇小说系列,于1903年发表了《素描和故事》的第三部[3]。此时的柯罗连科已经颇具盛名,高尔基不止一次称他自己的老师之一。
柯罗连科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但是1902年当[[马克西姆·高尔基\\被驱逐时,柯罗连科和契诃夫都主动辞去了科学院院士。[3]1905年秋天,克罗地亚科开始创作,自传,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 (История моего современника),这本书部分受到了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的影响。fashioned to some extent after Alexander Hertzen's My Past and Thoughts.[4]自转的第4部分一直未完成,直到科联科去世之后,1922年才出版,1914年出版了克罗里克全集[1]
主要作品
《勇敢的姑娘》(1880)塑造了一位具有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的青年女革命者形象。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Tyunkin, K.I. Foreword. The Works by V.G. Korolenko in 6 volumes. Pravda Publishers. Ogonyok Library. Moscow, 1971. Vol. 1, pp. 3-38
- ^ 2.0 2.1 2.2 2.3 2.4 Katayev, V.B. Короленко, Владимир Галактионович. Russian Writers, Biobibliographical Dictionary. Vol. 1. Prosveshchenye, Moscow. 1990 [16 November 2015].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Korolenko Timeline // Основные даты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а. The Selected Works by V.G. Korolenko. Prosveshchenye, Moscow. 1987 [16 November 2015].
- ^ 4.0 4.1 Mirsky, D.S. Korolenko. The History of Russian Literature from Ancient Times to 1925 // Мирский Д. С. Короленко // Мирский Д. С. История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с древнейших времен до 1925 года / Пер. с англ. Р. Зерновой. London: Overseas Publications Interchange Ltd, 1992. - С. 533-537.
- ^ 5.0 5.1 Vengerov, Semyon. Короленко, Владимир Галактионович at the Russi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 ^ 6.0 6.1 6.2 Selivanova, S. Commentaries. The Works by V.G. Korolenko in 6 volumes. Vol 1. Pp. 481-493
- ^ 7.0 7.1 Steve Shelokhonov. Vladimir Galaktionovich Korolenko. - Biography at www.imdb.com
- ^ 8.0 8.1 Selivanova, S. Commentaries. The Works by V.G. Korolenko in 6 volumes. Vol 3. Pp. 325-333
- ^ The letters by Anton Chekhov. Vol.2, pp. 170-171 //Чехов А. П. Полн. собр. соч. и писем: В 30 т. Письма. - М., 1975. Т. II. С. 170--171
- ^ Selivanova, S., Tyunkin, K. Commentaries. The Works by V.G. Korolenko in 6 volumes. Vol 6. Pp. 383-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