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都市蔓延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H2NCH2COOH留言 | 貢獻2020年5月27日 (三) 05:50 大型商場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鳳凰城都會區英語Phoenix metropolitan area郊區鳥瞰
墨爾本市附近的區域

都市蔓延(英語:urban sprawl),或稱郊區蔓延suburban sprawl),俗稱攤大餅,是指郊區都市化過程中,都市人口大幅向外發展,侵佔都市邊緣的鄉郊地區並形成低密度、單功能,且通常依賴小汽車的社區。該術語除了描述特定形式的都市化過程外,也常常涉及其社會和環境上的後果。儘管歐洲環境署目前使用「都市蔓延」(urban sprawl)一詞,但歐洲大陸常用「邊緣都市化」(peri-urbanisation[1][註 1])一詞來表示類似的過程。關於什麼構成蔓延以及如何量化蔓延存在廣泛的分歧,例如一些評論員僅用每英畝的居住單元數來衡量蔓延,但其他人將其與非中心化(沒有明確定義的中心的人口擴散)、不連續性(蛙跳式發展,如下定義)和功能分離等聯繫起來。

「都市蔓延」一詞常常是政治化的,幾乎總是帶有負面含義,批評者認為蔓延造成環境退化、加劇空間分異、破壞現有都市地區的活力,並衝擊了審美底線。由於該術語帶貶義,很少人會公開支持都市蔓延,而該詞亦已成為呼籲對都市增長實施管理的口號。[2]

定義

該圖顯示了美國波士頓-華盛頓都市帶表現出的的都市蔓延,其遠郊也燈火通明

都市蔓延的定義各不相同,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承認該術語有失準確。[3]Batty等人將蔓延定義為「不協調的增長:無視後果的社區擴張,簡而言之,無計劃、漸進的都市增長,通常被認為是不可持續的。」[4]Bhatta等人在2010年寫道,雖然對蔓延的確切定義存在爭議,但人們「普遍認為,都市蔓延的特點是無計劃和不均衡的增長模式,這是由多種過程驅動的,並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5]

Reid Ewing表明,蔓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徵中的至少一個的都市發展:低密度或單用途開發、條帶開發、分散開發和/或蛙跳式開發(建成區域穿插著空地)。[6]他認為,相對於特徵,指標是確定蔓延的更好的更好方法,這樣更靈活而不隨意。他建議使用「可達性(accessibility)」和「功能性開放空間(functional open space)」作為指標。[7]由於預設了蔓延是由負面特徵定義的,Ewing的方法受到了批評。[6]

什麼構成蔓延可能被認為是程度問題,並且在該術語的許多定義下總是有些主觀。[7]Ewing還認為,郊區發展本身並不構成蔓延,這取決於它所採取的形式,[7]而Gordon和Richardson認為該術語有時與郊區化同義,且帶貶義。[8]

矛盾的是,作為都市蔓延典型的洛杉磯都會區反而是美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例如,儘管人們普遍認為洛杉磯都會區是一個蔓延的都市,但它卻是美國最高密度的都會區,比紐約大都會區舊金山灣區更密集。[9][10][11]實質上,洛杉磯都會區的大部分都是以均勻的中低密度開發建設的,使得整個地區的平均密度更高。這與紐約、舊金山和芝加哥等都市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都市擁有極其緊湊、高密度的核心,但卻被極低密度的大面積地區所包圍。

國際上的蔓延案例常使人們對該術語的定義以及甚麼條件下都市增長會被認為是蔓延產生疑問。儘管大墨西哥城[12]德里國家首都轄區[13]北京等大都市地區相對更密集,也有混合功能,但往往也被認為是蔓延的。

特徵

儘管人們對蔓延的定義缺乏共識,多數定義都會將蔓延與以下特徵關聯起來。

單功能開發

單功能區劃一例(大溫尼伯地區地圖,1947)

單功能開發是指商業、住宅、公共機構和工業區相互分離的情況。大片土地專用於單一用途,並被開放空間、基礎設施或其他屏障相互隔離。其結果是,人們居住、工作、購物和休閒的地方相隔甚遠,以致於步行、公共運輸和騎行都變得不可能,因此所有這些活動通常都需要汽車。[14]不同土地用途的混合程度通常被用作研究該主題的蔓延指標。[5]

根據這一標準,中國的都市化可以稱作是「高密度蔓延」,這一看似自相矛盾的說法是新都市主義學者彼得·卡爾索普提出的。他解釋說,儘管中國普遍採用高層住宅的模式,但中國的超級小區(巨大的住宅街區)在很大程度上是單功能的,被寬闊的幹路圍繞,這使都市的不同功能被相互分離,形成了對行人不友好的環境。[15][16]

職位蔓延和空間錯配

蔓延的巴西聖保羅都市中的交通堵塞。根據《時代雜誌》,聖保羅的交通擁堵為世界最嚴重。[17]

職位蔓延(job sprawl)是都市蔓延和依賴汽車的社區的另一種土地利用上的表現。其定義為低密度、地理上分散的就業模式,其中一個都市圈內的大多數工作都位於主要都市的中央商務區(CBD)以外,並且越來越多地分佈於郊區。這通常是都市投資減少的結果,許多美國郊區主要依賴汽車的通勤模式使得就業地實現了地理自由,同時許多公司也希望選址在通常成本更低且具有擴展潛力的低密度地區。空間錯配英語Spatial mismatch與職位蔓延和經濟環境正義英語environmental justice有關。空間錯配是指由於職位蔓延和交通選擇的不足以形成往郊區的反向通勤英語reverse commute,使貧困的都市居民(主要是少數族裔)難以獲得入門級工作。

人們已用各種方式記錄並計量了職位蔓延。結果顯示,在美國大都市地區,職位蔓延的趨勢越來越明顯。[18]布魯金斯學會發表了多篇有關該主題的文章。2005年,作者麥可·斯托爾英語Michael Stoll將職位蔓延簡單地定義為距CBD半徑5英里(8.0公里)以上的工作,並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對這一概念進行了測量。[19]其他一些研究更詳細地在圍繞CBD劃分圈層來衡量這一概念,其中包括Edward Glaeser在2001年發表的一篇文章[20]和Elizabeth Kneebone在2009年發表的文章,這些文章表明,蔓延的都市的周邊地區正在獲得就業崗位,而靠近CBD的地區正在失去就業崗位。[21]兩位作者在CBD周圍35英里(56公里)的半徑內劃分了3個地理圈層:3英里(4.8公里)或更短、3到10英里(16公里)和10到35英里(56公里)。Kneebone的研究顯示,2006年全國最大的都市圈在全國范圍內的明細如下:位於內圈的工作佔21.3%,位於3-10英里環的工作佔33.6%,而位於10-35英里環的工作佔45.1%。與之相比,1998年的數值分別為23.3%、34.2%和42.5%。研究表明,CBD的就業佔比正在萎縮,職位增長集中在大都市圈的郊區和遠郊。

低密度

都市蔓延常被描述為低密度開發英語land development。「低密度」的確切定義是有爭議的,但一種常見模式是大片土地上的獨棟別墅英語Single-family home。建築物通常樓層較少,間隔較遠,由草坪景觀道路停車場隔開。對低密度的具體衡量是與文化有關的;例如,在美國,每英畝2-4間房子可能被認為是低密度的,而在英國,8-12間房子仍然被認為是低密度的。因為更多的汽車使用,更多的土地需要規劃為停車場。低密度開發對許多社區的影響是,建成區或「都市化」的土地面積增長速度快於人口的增長速度。

總體密度往往會因「蛙跳式發展」而降低。「蛙跳式」指的是住宅小區之間的空間關係(或沒有關係):這些開發項目通常被大片的綠化帶(即大面積開發的土地)分隔開,其平均密度甚至遠遠低於局部測量的每英畝土地的低密度。這在北美是20世紀和21世紀出現的,其成因是開發商要提供小區的基礎設施作為開發條件這一慣例。[22]通常情況下,開發商必須留出一定比例的開發用地供公眾使用,包括道路、公園和學校。當一個地方政府在一個特定的地點建造所有的街道時,城鎮在擴張時可以不受阻隔,形成連貫的交通系統,因為政府有徵收地產的權力。而私人開發商通常沒有這樣的權力(儘管他們有時能找到願意幫忙的地方政府),而且往往選擇在他們要開展建設時恰好正在出售的地塊上進行開發,而不是繼續等待更合適的地塊。

有跡象表明,宗教促進的低密度發展可能是都市蔓延的一個因素。[23][24]

農用地轉化為都市用地

蔓延占用的土地通常是緊挨著都市的肥沃農業用地;現代的都市蔓延已消耗了大量的高產農田、[25]森林、荒漠等其他郊野地區。[26]在美國,地產的賣方可以利用同類財產交換英語like-kind exchange免徵資本利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來節稅,即用出售的所得在其它地方購買農地,該交易就會被視為「互換」或同類資產的交易,無需繳稅。都市蔓延因此得到了美國稅制的隱性補貼。[27]在中國,農用地被超前地轉為都市用地,導致原農用地空置以預留給未來的發展,最終導致都市蔓延。[28]

住宅小區

加拿大安大略省米爾頓的蔓延。該照片顯示的是典型的加拿大遠郊開發的模式,不過近來業內正在嘗試減少這種模式的開發。

住宅小區(在美國稱為「housing subdivision」)是完全由新建住宅組成的大片用地。新都市主義建築公司Duany Plater-Zyberk & Company英語Duany Plater-Zyberk & Company稱,住宅小區「有時被開發商稱為村莊、城鎮和鄰里,這是一種誤導,因為這些術語指的並不是純居住的地方。」[29]

在北美,住宅小區通常都有很多彎路和死路。這些小區可能只提供少數幾個出入口,導致無論多短距離的出行,都不得不湧入郊區系統的幹路。[29]在中國,雖然住宅區密度較大,但長期以來遵循的「通而不暢,順而不穿」的居住區道路設計原則也導致了類似的情況。

草坪

因為蔓延的出現意味著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土地,房主有更多的土地可供支配,二戰後,住宅草坪的開發在郊區變得常見,尤其是在北美,但並不僅限於北美。[30]20世紀初,鄉村俱樂部和高爾夫球場的出現象徵著美國草坪文化的興起。[31]現今草坪在郊區的發展中占據了相當大比例的土地,對都市的蔓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30]

大型商場

在都市蔓延的地區,商業通常與其他用途分開。在美國和加拿大,購物中心通常採用條帶狀(strip mall)的形式,指的是共用一個停車場的建築群,通常建在商業性的大容量道路旁。在英國,類似的開發模式被稱為「購物公園」(retail park)。主要由大盒子商店英語big box store品類殺手英語category killer組成的大型購物中心在美國有時被稱為「動力中心」(power center)。這些項目往往密度很低;建築是單層的,有足夠的停車空間和裝卸貨車輛的通道。這一特點反映在寬敞的停車場和人行道的景觀,以及醒目的零售設施標誌。一些條帶狀購物中心正在轉型為生活時尚中心英語Lifestyle center (retail),對公共區域和設施(廣場、咖啡館)進行投資,並將租賃店鋪的經營範圍從日用品轉為休閒購物。

維吉尼亞州盧瑞英語Luray, Virginia沃爾瑪超級中心

在都市擴張的地區,另一種重要的零售發展形式是大型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與條帶狀購物中心不同,它通常為單體建築,周圍是停車場,內有多個商店,通常由一個或多個百貨公司「錨定」(Gruen和Smith,1960)。其功能和大小也不同於條帶狀商場,營業範圍幾乎完全聚焦於休閒購物,而非日用品。大型購物中心也傾向於服務更廣闊的地區的消費者,需要更高水平的基礎設施,如較好的公路可達性、超過一百萬平方英尺(約100000 m²)的用地。大型購物中心往往對附近都市市中心的購物場所不利,因為大型購物中心是市中心的替代品(Crawford,1992)。一些市中心已經透過自建購物中心來應對這一挑戰(Frieden和Sagelyn,1989)。

在北美,若投資者預計當地的人口會增長,交通將會更繁忙,就會早早地在地產價格尚低的地區建立快餐連鎖店,這樣能為未來的發展樹立一個先例。埃里克·施洛瑟英語Eric Schlosser在他的《快餐國家》一書中指出,快餐連鎖店加速了郊區的擴張,並以其廣闊的停車場、浮華的招牌和塑料建築為其定下了基調。Duany Plater Zyberk & Company認為,這強化了一種破壞性的增長模式,人們無休止地試圖擺脫無序蔓延,結果卻導致了更嚴重的無序蔓延。[29]

不良後果

  • 交通擠塞(因居民以小汽車出入為主)
  • 自然景觀受破壞
  • 改變農地用途
  • 郊區水質受污染,影響漁農業,危害動植物健康
  • 人口過多

註釋

  1. ^ 「peri-」為「周圍」之意;「urbanisation」和「urbanization」是英美拼寫的區別(見牛津拼寫),但「peri-urbanization」的用法在北美較罕見。該詞有時也譯作「半都市化」,但該概念容易與中國農民工進城問題混淆,此處按其原意譯作「邊緣都市化」。

參考文獻

  1. ^ 宋代倫. 城市边缘|亚洲边缘城市化:复杂多元的面貌. 澎湃新聞. 2017-06-06. 
  2. ^ James, Paul; Holden, Meg; Lewin, Mary; Neilson, Lyndsay; Oakley, Christine; Truter, Art; Wilmoth, David. Managing Metropolises by Negotiating Mega-Urban Growth. Harald Mieg and Klaus Töpfer (編). Institutional and Social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Routledge. 2013. 
  3. ^ Audirac, Ivonne; Shermyen, Anne H.; Smith, Marc T. Ideal Urban Form and Visions of the Good Life Florida's Growth Management Dilem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December 31, 1990, 56 (4): 470–482 [May 21, 2015]. doi:10.1080/01944369008975450. p. 475.
  4. ^ Batty, Michael; Besussi, Elena; Chin, Nancy. Traffic, Urban Growth and Suburban Sprawl (PDF). UCL 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Working Papers Series. November 2003, 70 [May 17, 2015]. ISSN 1467-129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26). 
  5. ^ 5.0 5.1 Bhatta, B.; Saraswati, S.; Bandyopadhyay, D. Urban sprawl measurement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Applied Geography. December 2010, 30 (4): 731–740. doi:10.1016/j.apgeog.2010.02.002. 
  6. ^ 6.0 6.1 Chin, Nancy. Unearthing the Roots of Urban Sprawl: A Critical Analysis of Form, Function and Methodology (PD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Working Papers Series. March 2002, 47 [April 19, 2015]. ISSN 1467-129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4). 
  7. ^ 7.0 7.1 7.2 Ewing, Reid. Is Los Angeles-Style Sprawl Desirab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7, 63 (1): 107–126 [April 17, 2015]. doi:10.1080/01944369708975728. 
  8. ^ Gordon, Peter; Richardson, Harry. Are Compact Cities a Desirable Planning Go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7, 63 (1): 95–106 [April 26, 2015]. doi:10.1080/01944369708975727. 
  9. ^ Growth in Urban Population Outpaces Rest of Nation, Census Bureau Reports. US Census. [October 20, 2013]. 
  10. ^ Barragan, Bianca. Los Angeles is the Least Sprawling Big City in the US. Curbed. Vox Media. [25 January 2017]. 
  11. ^ Eidlin, Eric. What Density Doesn’t Tell Us About Sprawl. ACCESS.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9 January 2017]. 
  12. ^ Monkkonen, Paavo. Do Mexican Cities Sprawl? Housing Finance Reform and Changing Patterns of Urban Growth. Urban Geography. 2011, 32 (3): 406–423. doi:10.2747/0272-3638.32.3.406. 
  13. ^ India Can't Afford to Get Urbanization Wrong. CityLab. [2018-06-27] (美國英語). 
  14. ^ Frumkin, Howard (May–June 2002). Urban Sprawl and Public Health.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trieved on February 7, 2008.
  15. ^ Peter Calthorpe. China chokes on high-density sprawl. Public Square: A CNU Journal.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 July 7, 2016. 
  16. ^ Peter Calthorpe. Urbanism and Global Sprawl. Can a City Be Sustainable?. State of the World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2016: 91–108. ISBN 978-1-61091-756-8. doi:10.5822/978-1-61091-756-8_7. 
  17. ^ Andrew Downie. The World's Worst Traffic Jams. Time. April 21, 2008 [September 4, 2014]. 
  18. ^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Trends in America's Metropolitan Regions. Smart Growth. Washington, D.C.: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2016-07-27. 
  19. ^ Stoll, Michael A. Job Sprawl and the Spatial Mismatch between Blacks and Job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Metropolitan Policy Program. 2005 [January 22,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6, 2008).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20. ^ Glaeser, Edward. Job Sprawl: Employment Location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Metropolitan Policy Program. 2001 [January 22,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5). 
  21. ^ Kneebone, Elizabeth. Job Sprawl Revisited: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Metropolitan Employmen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09 [January 22,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22, 2010).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22. ^ DeGrove, John and Robyne Turner (1991), "Local Government in Florida: Coping with Massive and Sustained Growth" in Huckshorn, R. (ed.)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Florida.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Gainesville.
  23. ^ Allam, Zaheer. Theology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Cham: Springer. 2020. ISBN 978-3-030-29673-5. OCLC 1120695363. 
  24. ^ Scarrow, Ryan. Graves or people. Nature Sustainability. September 2019, 2 (9): 787. ISSN 2398-9629. doi:10.1038/s41893-019-0383-2 (英語). 
  25. ^ Krannich, Jess M. Modern Disaster: Agricultural Land, Urban Growth, and the Need for a Federally Organized Comprehensive Land Use Planning Model. Cornell Journal of Law and Public Policy. 2006, 16 (1): 57 [June 8, 2015]. 
  26. ^ Hasse, John E.; Lathrop, Richard G. Land resource impact indicators of urban sprawl. Applied Geography. 2003, 23 (2–3): 159–175. doi:10.1016/j.apgeog.2003.08.002. 
  27. ^ David Kocieniewski. Major Companies Push the Limits of a Tax Break.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6, 2013 [January 7, 2013]. Wit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ransactions a year, it is hard to gauge the true cost of the tax break for so-called like-kind exchanges, like those used by Cendant, General Electric and Wells Fargo. 
  28. ^ Fang, Yiping; Pal, Anirban. Drivers of urban sprawl in urbanizing China – a political ecology analysis.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2016-07-07, 28 (2): 599–616. ISSN 0956-2478. doi:10.1177/0956247816647344 (英語). 
  29. ^ 29.0 29.1 29.2 Duany, Andres; Plater-Zyberk, Elizabeth; Speck, Jeff. Suburban Nation: The Rise of Sprawl and 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Drea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2001. ISBN 9780865476066. 
  30. ^ 30.0 30.1 Steinberg, Ted. American Green: The Obsessive Quest for the Perfect Law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6. ISBN 978-0393329308. 
  31. ^ Jenkins, Virginia Scott. The Lawn: A History of an American Obsession. Washington: Smithsonian Books. 1994. ISBN 978-156098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