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曲,源自粵劇清唱的表演方式[1],後來經過了大八音班時期,結合了嶺南一帶的大調、小調、粵謳、龍舟歌、木魚歌、南音,以音樂伴奏,唱說戲文的表演藝術。[2]清道光年間,大八音班把粵劇以唱說方式傳入嶺南。同治年間,被稱為「瞽目師娘」或者「瞽姬」的失明女藝人為主導了粵曲。民國初期,「女伶」開始登上曲壇,取代了「瞽目師娘」。粵曲與粵劇互相吸收音樂的養分,最終發展成今天的模樣。[3]
著名粵曲名伶
參見
参考文献
- ^ 《粵曲歌壇話滄桑》:“香港有些廟的香火鼎盛,自然可以請戲班,有些廟經濟能力較差,便只能請傀儡戲,情況再差的,就請大八音來唱戲。”
- ^ 廣州市志
- ^ 同醉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