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濱縣
里弗赛德县 Riverside County | |
---|---|
县 | |
河濱縣歷史法院大樓 | |
河濱縣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位置 | |
加利福尼亞州在美國位置 | |
坐标:33°44′N 115°59′W / 33.73°N 115.98°W | |
國家 | 美國 |
州份 | 加州 |
區域/都會區 | 內陸帝國 |
成立 | 1893 |
語源 | 因位于圣安娜河河畔 |
縣治 | 里弗赛德 |
最大城市 | 里弗赛德 |
政府 | |
• 監事會監事 | 監事 |
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 | 2,189,641人 |
时区 | 太平洋標準時間(UTC-8) |
• 夏时制 | 太平洋夏令時間(UTC-7) |
網站 | countyofriverside.us |
「河濱縣」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中国大陸 | 里弗赛德县 |
臺灣 | 河濱郡 |
港澳 | 河邊縣 |
里弗赛德县(英語:Riverside County)或称河滨县,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一個縣,東鄰亞利桑那州。面積18,915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數字,共有人口2,189,641人。縣治為河滨市。
河濱郡與隔鄰的聖貝納迪諾縣共同組成所謂的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當地簡稱I.E.,華僑時稱「愛伊」),是一個位於南加州內陸地區、約有4百萬人口的都會區,也是南加第二大的都會區。[1]
歷史
河濱縣成立於1893年5月9日,縣名來自位於聖安娜河畔的縣治河滨,意為「河邊」。
居住於河濱縣一帶的原住民為露伊斯諾人(Luiseño people)、卡班魯人(Cupeño people)和卡维拉人[2]。於1850年,首批加州27個縣份成立。而河濱縣的領土原屬於洛杉矶县和聖地牙哥郡。於1853年,洛杉矶县東部獨立成為聖貝納迪諾縣。在1891年和1893年之間,一些新的郡於加州相繼成立。但河濱縣的成立還不能實現。1893年5月9日,經過多年的爭辯,河濱縣終於由聖貝納迪諾縣和聖地牙哥郡中獨立。[3]
河濱縣是行車線的發源地。而行車線的概念是由祖恩·麥卡羅爾博士於1915年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並於同年於河濱縣作測試。河濱縣亦是民權運動於美國的一個重大的發聲點。[4]
地理
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河濱縣總面積為7,303.13平方英里(18,915.0平方公里),其中有7,207.37平方英里(18,667.0平方公里),即98.69%為陸地;95.76平方英里(248.0平方公里),即1.31%為水域[5]。河濱縣的外形為長條狀。
毗邻县
國家保護區
- 克利夫蘭國家森林公園(部份)
- 科切拉谷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 約書亞樹國家公園(部份)
- 聖貝納迪諾國家森林公園 (部份)
- 聖羅莎和聖哈辛托山國家紀念碑
地理
聖貝納迪諾縣是內陸帝國的其中一部份。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聖貝納迪諾縣的面積為20,105平方英里(52,070平方公里),其中有20,052平方英里(51,930平方公里),即99.7%為陸地;53平方英里(140平方公里),即3%為水域。[6]。
聖貝納迪諾縣的面積稍微比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和罗得岛州的總面積大,是美國本土面積最大的縣。聖貝納迪諾縣是南加州內唯一一個與兩個州(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相鄰的縣,並且是加州兩個與兩個州相鄰的縣之一(另外一個是加州的莫多克县,與俄勒冈州和内华达州相鄰)。
建制市
自治体(市/镇) | 成立年份 | 区域 | 人口(2018) |
---|---|---|---|
班寧(Banning) | 1913 | 中部 | 31,253 |
博蒙特(Beaumont) | 1912 | 中部 | 49,241 |
布萊斯(Blythe) | 1916 | 东部 | 19,959 |
卡利梅薩(Calimesa) | 1990 | 中部 | 8,937 |
峽谷湖/坎宁蕾克(Canyon Lake) | 1990 | 埃伊(西南) | 11,267 |
大教堂城/卡西德勒尔城(Cathedral City) | 1981 | 科切拉谷(东部) | 54,902 |
科切拉(Coachella) | 1946 | 科切拉谷(东部) | 45,839 |
科洛納(Corona) | 1896 | 埃伊(西北) | 168,819 |
沙漠溫泉/迪澤特郝特斯普林斯(Desert Hot Springs) | 1963 | 科切拉谷(东部) | 28,885 |
東谷/伊斯特威爾(Eastvale) | 2010 | 埃伊(西北) | 64,822 |
赫米特(Hemet) | 1910 | 中部 | 85,275 |
印第安維爾斯/印第安井(Indian Wells) | 1967 | 科切拉谷(东部) | 5,440 |
印第奧(Indio) | 1930 | 科切拉谷(东部) | 91,240 |
朱魯帕谷(Jurupa Valley) | 2011 | 埃伊(西北) | 108,393 |
埃爾西諾湖/蕾克埃爾西諾(Lake Elsinore) | 1888 | 埃伊(西南) | 68,183 |
拉昆塔(La Quinta) | 1982 | 科切拉谷(东部) | 41,535 |
門尼菲(Menifee) | 2008 | 埃伊(西南) | 92,595 |
莫雷諾谷(Moreno Valley) | 1984 | 埃伊(西南) | 209,050 |
穆列塔(Murrieta) | 1991 | 埃伊(西南) | 114,985 |
諾科(Norco) | 1964 | 埃伊(西北) | 26,610 |
棕櫚沙漠/帕姆迪澤特(Palm Desert) | 1973 | 科切拉谷(东部) | 53,185 |
棕櫚泉/帕姆斯普林斯(Palm Springs) | 1938 | 科切拉谷(东部) | 48,375 |
佩里斯(Perris) | 1911 | 埃伊(西南) | 79,133 |
蘭喬米拉/米拉牧场(Rancho Mirage) | 1973 | 科切拉谷(东部) | 18,336 |
里弗賽德/河邊市/河邊市(Riverside) | 1883 | 埃伊(西北) | 330,063 |
聖哈辛托(San Jacinto) | 1888 | 中部 | 48,867 |
特曼庫拉(Temecula) | 1989 | 埃伊(西南) | 114,742 |
懷爾多馬(Wildomar) | 2008 | 埃伊(西南) | 37,280 |
人口
调查年 | 人口 | 备注 | %± |
---|---|---|---|
1900 | 17,897 | — | |
1910 | 34,696 | 93.9% | |
1920 | 50,297 | 45.0% | |
1930 | 81,024 | 61.1% | |
1940 | 105,524 | 30.2% | |
1950 | 170,046 | 61.1% | |
1960 | 306,191 | 80.1% | |
1970 | 459,074 | 49.9% | |
1980 | 663,166 | 44.5% | |
1990 | 1,170,413 | 76.5% | |
2000 | 1,545,387 | 32.0% | |
2010 | 2,189,641 | 41.7% |
2010年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河濱縣擁有2,189,641居民。河濱縣的人口是由1,335,147(61.0%)白人、140,543(6.4%)黑人、23,710(1.1%)土著、130,468(6.0%)亞洲人(2.3%菲律賓人、0.8%華人、0.7% 越南人、0.6%韓國人、0.5%印度人、0.2%日本人、0.1% 柬埔寨人、0.1%寮國人、0.1%巴基斯坦人)、6,874(0.3%)太平洋岛民、448,235(20.5%)其他種族和104,664(4.8%)混血构成。聖貝納迪諾縣總共擁有995,257(45.5%)西班牙裔和拉丁美洲人。[7]
2000年
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8],河濱縣擁有1,545,387居民、506,218住戶和372,576家庭。[9]。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里214居民(每平方公里83居民)。河濱縣擁有584,674間房屋单位,其密度為每平方英里81間(每平方公里31間)。河濱縣的人口是由65.6%白人、6.2%黑人、1.2%土著、3.7%亞洲人、0.3%太平洋岛民、18.7%其他種族和4.4%混血构成。而西班牙裔或拉丁美洲人佔了人口36.2%。而在65.6%白人當中,有9.2%為德國人、6.9%英國人和6.1%愛爾蘭人。於1,545,387居民當中,有67.2%母語為英語和27.7%為西班牙語。[10]
在506,218住户中,有38.90%擁有一個或以上的兒童(18歲以下)、56.5%為夫妻、12.0%為單親家庭、而有26.4%為非家庭。其中20.7%住户為獨居,9.3%為同居長者。平均每戶有3.0人,而平均每個家庭則有3.5人。在1,545,387居民中,有30.3%為18歲以下、9.2%為18至24歲、28.9%為25至44歲、18.9%為45至64歲以及12.7%為65歲以上。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33歲,而每100個女性就有99.1個男性。而每100個成年女性(18歲以上)就有96.8個成年男性。[11]
河濱縣的住戶收入中位數為$42,887,而家庭收入中位數則為$48,409。男性的收入中位數為$38,639,而女性的收入中位數則為$28,032。河濱縣的人均收入為$18,689。約10.7%家庭和14.2%人口在貧窮線以下。
參考文獻
- ^ Kelly, David. Inland Empire's growth to continue. Los Angeles Times. April 10, 2008 [July 8, 2009]. ISSN 0458-3035.
- ^ Native American Indian Resources web site; Federally Recognized California Tribes
- ^ Fitch, pages v–viii.
- ^ Manfred Berg and Martin H. Geyer; Two Cultures of Rights: The Quest for Inclus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Modern America and Germ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 Census 2000 U.S. Gazetteer Files: Counties. United States Census. [201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6).
- ^ Census 2000 U.S. Gazetteer Files: Counties. United States Census. [201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6).
- ^ "2010 Census P.L. 94-171 Summary File Data".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 ^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8-01-31].
- ^ (英文)Population Profile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英文)Census 2000 gateway
- ^ Resident Population Data: Population Chang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0-12-23 [2010-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