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斯特凡·格奧爾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Poem對話 | 貢獻2020年7月12日 (日) 03:50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斯特凡·喬治
出生1868年7月12日
普魯士王國賓根
逝世1933年12月4日
瑞士羅卡諾
職業詩人
語言德語
國籍 德國
民族日耳曼族
體裁詩歌
代表作《阿卡伯爾》《靈魂之年》《戰爭》

斯特凡·安東·喬治(德語:Stefan Anton George,1868年7月12日—1933年12月4日)德國詩人翻譯家[1]

生平

斯特凡·喬治1868年生於普魯士王國萊茵省賓根的彼得希海姆(今屬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他的父親斯蒂芬·喬治是一個酒店負責人以及酒商。[2]
他的學校教育還算成功,1888年畢業之後,他待在巴黎與倫敦,在此期間,他出席了詩人斯特芬恩·馬拉梅的周二晚會。1891年他去了維也納旅行,在維也納,他第一次遇到了胡戈·馮·霍夫曼史塔
1890年,他在二十歲時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詩集。他創辦了一個重要的文學雜誌《布拉特藝術》,並在此擔任編輯一職。他在流行文學界以及喬治·克萊斯圈的學術界有一定名氣。這個圈子裏包括一些當時的先鋒青年作家(如弗里德里希·古恩多夫、路德維希·克拉格斯)。他還是一個同性戀者,曾經勸一個青年朋友像自己一樣生活。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預言德國將會戰敗,1914-1916年間他為此創作了哀歌《戰爭》。戰後,面對戰爭帶來的滿目瘡痍,他大哭了一場。
1933年後,納粹想要接管約瑟夫·戈培爾為他提供的新皇家藝術學院,但遭到了他的拒絕。也錯過了事先準備好的65歲生日會。為了彌補這次生日會的遺憾,他去了瑞士旅行,在羅卡諾去世。

作品風格

喬治的詩歌的特點是具有貴族精神;他的詩歌有一種比較正式的風格,使用抒情的語調和語言,往往晦澀難懂,並且受到了希臘的古典形式影響,在反抗方面有德國文學現實主義傾向。他相信詩歌的目的是發現與世界的距離。他認為藝術為了藝術的緣故,他的曾是法國象徵主義運動的有許多關係的堅定倡導者,他在與它的許多代表,如馬拉美保羅·魏爾倫有所接觸。

喬治是19世紀的德國現代主義之間的重要橋樑,儘管他接受了當時的許多批評。他嘗試了使用各種詩意米,標點符號,晦澀的典故和排版進行創作。喬治的「同性戀」反映在作品如阿卡伯爾和愛情詩上,他專門找到他的熟人天才少年馬克西米利·克朗博格,被他稱為「馬克西明」,他認為這是人類的一種最神聖的行為。喬治的性慾,與他的詩意工作的相關性已經被當代批評家,如托馬斯·卡勞夫瑪麗塔·凱爾森-勞里茲討論。

阿卡伯爾是喬治的最喜愛的作品之一,不過也是他奇怪的。標題是參考自筋疲力盡的羅馬皇帝埃拉伽巴路斯。喬治也是一個重要的翻譯家。他把但丁莎士比亞波德萊爾的作品翻譯成德語。

1927年,喬治獲得歌德獎

作品列表

  • 《讚美詩集》1890: Hymnen
  • 《朝聖》1891: Pilgerfahrten
  • 《阿卡伯爾》1892: Algabal (1892)
  • 《靈魂之年》1897: Das Jahr der Seele
  • 《地毯的生命》1899: Teppich des Lebens
  • 《胸針》1901: Die Fibel
  • 《工作與時日》1903: Tage und Taten (譯自赫西俄德《工作與時日》)
  • 《第七圈》1907: Der siebente Ring
  • 《星之聖約》1913: Der Stern des Bundes
  • 《戰爭》1917: Der Krieg
  • 《新世界》1928: Das neue Reich

參考資料

  1. ^ Stefan George Facts, information, pictures | Encyclopedia.com articles about Stefan George http://www.encyclopedia.com/topic/Stefan_George.aspx#1-1G2:3404702441-full
  2. ^ George, Stefan - Zeno.org http://www.zeno.org/Literatur/M/George,+St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