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运动
登山运动(Mountaineering)是以攀登至顶峰为目标的运动,广义的登山运动不限制所登山岳的高度、攀登的方式、使用的器材等等,而狭义的登山运动则指利用专门的装备和技术攀登一定海拔范围的山峰。
历史
起源
登山运动的起源难以考证。人类在其生产生活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翻越山脉,而且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到高处欣赏景色,开阔眼界,也成为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中国古代的“登高”传统就可以看做是这样的一种活动。
现代的登山运动,国际上一般认为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欧洲。1760年,瑞士物理学家霍勒斯-本笃·索绪尔为了研究高山植物,出重金悬赏登顶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或提供攀登路线的人,但是一直无人问津。直到1786年,一位叫帕卡德的医生和当地采石工人巴尔玛一起登上了勃朗峰。次年8月,由巴尔玛做向导,霍勒斯-本笃·索绪尔亲自率领一支20多人的登山队登顶勃朗峰,证实了一年前的首攀。这一事件被视为现代登山运动诞生的标志,1786年也被认为是登山运动的诞生之年。[1]
发展[2]
19世纪,登山运动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1854年至1865年这段时间,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登山运动发展迅猛。这期间人类登顶了阿尔卑斯山地区所有的4000米以下的高峰。1857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登山组织--登山俱乐部。1865年,一支登山队登上了当时被认为无法登顶的马特洪峰。这一时期被称为登山运动的黄金时期。
19世纪后期,冰斧等攀登工具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人们攀登的能力,扩大了攀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进入20世纪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国家如德国、苏联等国都十分重视山地作战技能和战术,在战后他们的经验使得登山运动又产生了新的发展。新技术的使用使得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成为可能。
1950年到1964年期间是登山运动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1950年6月3日,来自法国的毛里斯·赫尔佐格(Maurice Herzog)和路易斯·拉施纳尔在1950年6月3日登上安纳布尔纳峰,人类首次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这期间人类前后登顶了全部14座8000米以上高峰。这一时期的登山运动开始向几个方向发展:
- 追求攀登高海拔山峰;
- 阿尔卑斯式登山的复兴和低海拔技术型山峰的攀登;
- 商业登山的出现和向导行业的发展。
各地登山活动
此章节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台湾
台湾因地形特殊,面积三万六千平方公里,超越三千米山头两百余座,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岛屿。北回归线横贯其间,纬度低但山高,兼有亚热带、温带、寒带生态。生物多样性也是全球平均百倍。
原住民居住山地,但对山顶常视为神圣领域而少进入。日治时期,日人以玉山、雪山高度高过富士山、命名新高山、次高山。日籍学者受源自欧洲的登记热潮影响,以文明登顶名衔,探勘、整理台湾岛上的动植物。民间也成立社团,登山活动也拓展到民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登山活动暂时沉寂。
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对登山活动并不支持。但民间延续日治时期基础,仍然持续高山攀登。
1946年5月4日,由日治台湾山岳会干事平泽龟一郎暂代主席,开会决议将相关会务委任台籍会员,平泽并转交一支冰斧及两条登山绳索,做为传承象征,移交后,会名仍称“台湾山岳会”。
1947年5月,台北市参议会议长周延寿及蔡礼乐、谢永河等,发起组织“台湾省山岳会”,并接管日治时期成立,却因战争而停顿的台湾山岳会,此即“中华民国山岳协会”前身。
1953年,救国团举办大专生“玉山登峰探险队”,这可能是战后第一次有组织的学生高山登山活动。
1969年2月15日,曾任“中国青年登山协会”总干事的韩漪,创办《野外》杂志(1987年12月停刊)。
1971年7月,由清华大学柏盛亨领队的登山队,一行在奇莱山区遭遇台风大雨,不幸有5人罹难。
1971年10月,岳界中央山脉大纵走活动,北队由南湖群峰,南队由卑南主山起步,在七彩湖会师。
台湾岳界选出一百座超过三千米的山峰,命名台湾百岳。台湾登山活动除社会人士,在各级学校间也普遍成立社团,蔚为风尚。
台湾登山好手挑战境外各洲顶峰,在企业界支持下也多所进展。
1972年12月5日,林文安、蔡景璋、邢天正及丁同三等,于羊头山顶庆祝“百岳俱乐部”成立。
1976年7月,政治大学登山队发起人之一陈远建,创办《户外生活》杂志(1986年停刊)。
1976年,台大登山社吕志广等发现松萝湖后,延续自百岳开拓精神的中级山探勘,逐渐成社内主流。
1978年,户外生活图书公司出版《台湾百岳全集》,由谢文诚主笔,带动“百岳登峰”登山热潮。
2006年到2009,由伍玉龙、江秀真、黄致豪、谢颖溯、陈仲仁、黄博政等登山好手组成欧都纳世界七顶峰攀登队,完成世界七顶峰的攀登。[3][4]
2009年5月19日,攀登队队员伍玉龙、江秀真与黄致豪于中午12时35分登顶世界最高(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5]
中国大陆
参与者
中国高校登山团体[6]
- 北京大学山鹰社[7]:成立于1989年4月1日,是中国大陆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社团口号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现已发展成为北京大学第一大社团,在全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 清华大学山野社[8]:其前身是清华大学学生科学考察协会,成立于1994年10月13日,2003年5月5日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学生山野协会,简称山野协会。
- 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其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登山队,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支业余登山队。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官方组织,并非一个学生社团,故登山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职业登山队员,包括李致新、王勇峰,王富洲、次洛等。中国登山协会中很多骨干队员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 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前身为中国农业大学登山社,成立于2003年12月4日,以著名登山家、原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为名誉社长。2005年11月25日正式更名为峰云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凌峰社:北航凌峰社成立于2001年6月22日,原名北航攀岩俱乐部,后更名为凌峰社。
- 中国人民大学自游人户外运动协会:成立于2002年9月,人大登山队为其核心组织。
- 厦门大学登山协会[9]:成立于2002年3月16日,是福建首家以登山等户外运动为主体活动的学生社团。
- 北京工业大学峻野登山协会:创建于1997年,其下属的北工大登山队是中国大陆继北大、清华之后的第三支大学生登山队。
- 西南交通大学磐石社:创建于2012年。
- 西安交通大学利涉大川登山社:成立于2009年,前身为登山爱好者团体“绿野游狼”
- 上海交通大学野外生存协会[10]:成立于2002年10月。协会的宗旨是将户外运动介绍给同学,让更多同学体验户外运动的魅力。主要组织徒步、攀岩、定向、登山、攀冰等活动。协会的口号是“行诸山野,立命天地”。
向导与教练
目前中国国内唯一培养高山协作和高山向导的专业学校是成立于1999年7月10日的西藏登山学校。
参考文献
- ^ Cox, Steven M. and Kris Fulsaas, ed. (编). Mountaineering: The Freedom of the Hills 7. Seattle: The Mountaineers. 2003-09. ISBN 0898868289.
- ^ 董范 陈刚 牛小洪. 登山运动 (M) 1.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625-2401-4.
- ^ 勇氣,在山盡頭:全球七頂峰攀登紀實. 博客来. [2018-10-25].
- ^ 總統接見歐都納世界七頂峰攀登隊. 中华民国98年06月18日.
- ^ 台灣第一隊/3勇士登珠峰 完成7頂峰壯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10-25].
- ^ 存档副本. [200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3). 中国高校登山队_乐途旅游网
- ^ 山鹰论坛. 北大未名.
- ^ 探险 (BraveHeart). 水木社区.
- ^ 厦大登协. 厦大登协. [2020-04-14].
- ^ 交大野协. 交大野协. [2020-04-14].